Workflow
OLED显示屏
icon
搜索文档
三星连续8年参展,不断实现展品变商品 “进博会是全球创新落地中国的桥梁”
人民日报· 2025-11-07 06:03
进博会平台价值与公司战略 - 进博会作为连接全球创新与中国需求的精准接口,公司连续8年参展并将展品转化为商品[1] - 公司以人工智能为驱动引擎,全面展示在显示技术、智能家电、半导体、移动通信及物联网等领域的创新成果[1] 产品与技术展示 - 折叠屏手机从2019年的前沿概念发展为成熟产品,最新款W26在铰链设计和轻薄度上实现突破[2] - 显示技术从首届进博会的QLED 8K电视升级至本届首款115英寸Micro RGB电视[2] - 推出人工智能家庭解决方案"AI Home",冰箱具备食材识别、语音开门和高效温控等AI功能[2] - Galaxy AI计划在2025年底前推广至超4亿台设备,提供即圈即搜等便捷交互功能[2] - Galaxy Ring智能指环通过内置传感器实现健康监测和个性化建议[3] - AI洗烘一体机采用热泵技术实现衣物深层洁净与色彩保护,并能自动释放潮湿空气[3] 中国市场本地化策略 - 公司致力于打造贴合中国用户的使用体验,手机产品接入国内主流人工智能大模型[3] - 进博会被视为全球创新落地中国的桥梁,公司产品是对中国消费者生活方式的积极回应[3] 在华投资与供应链建设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计在华投资近550亿美元,其中尖端产业投资占比近90%[4] - 2018年在天津投建全球领先的MLCC工厂并于2021年实现量产,满足5G、电动汽车等领域需求[5] - 后续在天津引入OLED显示屏生产线和小型电池生产基地[5] - 发挥链主作用,在天津引导供应商洁美科技投入基膜生产线实现一体化生产转型[5] - 在苏州协助供应商江新安电器提升零部件质量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5] - 通过技术指导助力苏州群策科技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绿色供应链建设[5]
好屏何以获得好评?——2025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观察
新华网· 2025-11-05 00:00
大会概况与核心主题 - 2025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于11月3日至4日在成都召开,主题聚焦于“一块好屏”背后的产业生态圈 [1] - 48家国内外新型显示产业链企业携最新产品、技术和应用场景亮相,系统展示配套完善、协作共赢的产业生态 [1] AI与显示产业融合 - 人工智能正在加速与显示产业融合,推动产业从单一的硬件制造向智慧终端、场景生态升级,显示产业进入“AI+泛显示”的融合发展新周期 [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AI+战略”,聚焦“产品、制造、运营”,构建显示全链路的智能体系 [2] - AI技术一方面赋能生产制造,另一方面融入面板产品设计,极大拓展显示面板的应用空间 [2]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OLED显示屏正从手机向电脑、车载设备等中大屏幕应用场景延展,各大面板厂加速布局高世代线 [6] - 中国面板企业不再只是跟随,而是在未来显示技术上承担起创新责任,技术引领将抢占弯道超车新机遇 [6] - 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出采用半导体光刻工艺的智能像素化技术,其8.6代OLED线建设进展顺利,预计2027年实现量产 [6] - 多应用喷墨薄膜沉积平台等高端国产显示装备首发,标志着我国显示产业制造装备正迈向国产化、高端化新阶段 [7] 产业生态与集群发展 - 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已形成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产业集群,以四川为例,产业配套率超过45% [9] - 大会期间13个新型显示产业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达157.4亿元,涉及产业链各环节 [9] - 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解决了Micro-LED巨量转移、无缝拼接等核心技术难题,并牵头制定Micro-LED显示国际标准,旨在推动产业链协同与生态共建 [9]
我国发布8.6代OLED量产线高端装备,实现显示装备新突破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03 17:36
行业技术突破 - 三项应用于8.6代大尺寸OLED屏量产线的高端装备在成都正式发布,标志着显示装备领域获得新突破 [1] - 发布的三项高端装备分别为多应用喷墨薄膜沉积平台、国产首台套大片贴合装备以及国内首台套EHD点胶装备 [3] - 高端国产显示装备的问世有助于实现更大尺寸、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新型显示产品量产,标志着显示产业制造装备迈向国产化、高端化新阶段 [3] 市场应用趋势 - OLED显示屏正在从手机向电脑、车载设备等中大屏幕应用场景延展 [3] - “十四五”期间,新型显示产业链已由点状模式向链式模式全面升级,带动上游材料和装备大幅增长 [3]
陆家嘴财经早餐2025年10月29日星期三
Wind万得· 2025-10-29 06:39
"十五五"规划政策导向 - 明确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全要素生产率稳步提升、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等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2] - 提出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2] - 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6G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 - 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 - 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2] 科技创新与产业突破 - 英伟达发布将量子计算机与AI芯片连接的NVQLink系统,为新一代超级计算机铺路[3] - 英伟达与美国能源部合作开发七台新一代超级计算机,配备英伟达AI芯片[3] - 英伟达与斯泰兰蒂斯、Lucid Group、梅赛德斯-奔驰、Uber、Palantir等多家公司建立合作关系[3] - 六氟化钨供应商因钨价飙升通知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半导体制造商,将从明年开始将供应价格上调70%至90%[10] - 微软与OpenAI签署协议,微软将获得OpenAI重组后27%的股份,价值约1350亿美元[12] 资本市场发展与监管 - 证监会将抓紧研究谋划"十五五"时期资本市场战略任务,全面推进实施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6] - 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上交所将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适用第五套标准[6] - 上交所明确创新药研发再融资三大审核重点:项目必要性与可行性、信息披露充分性以及补流比例的合理性[7] - 公募基金2025年三季报前十大重仓股为宁德时代、腾讯控股、新易盛、中际旭创、阿里巴巴-W、立讯精密、工业富联、紫金矿业、中芯国际、贵州茅台[7] - 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双双启动港股IPO招股,均计划于11月6日挂牌交易,Uber可能向小马智行投资约1亿美元[7] 国际贸易与合作 - 中国与东盟签署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新增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竞争和消费者保护、中小微企业5个领域[4] - 中欧将于本周四在布鲁塞尔就稀土问题进行会谈,外交部希望欧方恪守支持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承诺[4] -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协议,推动日本对美国5500亿美元投资计划实施,其中1000亿美元用于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建造核反应堆[15] - 美国特朗普政府计划与韩国签署协议,加强双方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6G领域的合作[15] 金融与货币政策 - 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将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执行好各项已出台货币政策措施,持续释放政策效能[4] - 香港金管局发布《"数码港元"先导计划第二阶段报告》,继续推进政策、法律及技术等方面的前期准备工作[11] - 央行开展4753亿元逆回购操作,净投放3158亿元,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总体均衡平稳[19] - 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收盘报7.1006,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03个基点,盘中升破7.1关口,创下近一年新高[22] 行业与企业动态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监会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整体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5] - 亚马逊宣布将裁减近1.4万个岗位,涉及从物流、支付到视频游戏和云计算部门的各个职位[13] - 英伟达计划对诺基亚进行10亿美元股权投资,获得诺基亚2.9%股权,双方将在5G和6G网络软件以及AI基础设施领域展开合作[13] - 苹果公司计划在MacBook Air和iPad产品线升级显示器,配置类似iPhone的OLED显示屏,可能造成iPad mini涨价100美元[13] 宏观经济数据 -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0.5万亿元,同比增长5.6%[10] - 商务部重点监测的全国78个步行街和商圈客流量、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4.3%、4.4%[10] - 韩国第三季度GDP环比增长1.2%,增幅创2024年第一季度以来最高,超过韩国央行预期的增长1.1%[16] - 美国10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第三个月下降,从9月修正后的95.6降至94.6,为今年4月以来最低水平[16] 大宗商品与金融市场 - 国际贵金属期货收盘涨跌不一,COMEX黄金期货跌1.28%报3968.10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涨0.78%报47.14美元/盎司[20] - 美油主力合约收跌1.84%报60.1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跌1.6%报63.86美元/桶[20] - 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涨,道指涨0.34%,标普500指数涨0.23%,纳指涨0.8%,均续创历史新高[17] - 英伟达涨近5%,总市值逼近5万亿美元,领涨道指,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涨1.6%[17]
海康威视旗下一公司因申报不实被行政处罚
齐鲁晚报· 2025-09-23 10:56
公司违规行为 - 杭州微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2022年11月28日至2024年5月29日期间因进口7票货物品名和商品编号申报不实被处罚款人民币16.5万元[1] - 公司在2022年1月10日至2022年9月19日期间还涉及12票报关单申报不实但未被处罚[3][5] 商品归类问题 - 申报进口的19票货物实际均为OLED显示屏但错误申报为"液晶屏"或"触摸屏"[3][5] - 正确税则号列应为85249290(关税税率8% 增值税13%)但错误申报为8524919000(关税5%)和8524919090(关税5%)[3][5] 税款影响 - 12票报关单货物计税价格4585.95万元 漏缴税款155.46万元[5] - 7票报关单货物计税价格1070.28万元 漏缴税款36.28万元[5] - 合计漏缴税款达191.74万元[5] 公司背景 - 杭州微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7月21日 法定代表人凌在龙[13][14] - 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 为杭州海康微影传感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13][14] - 最终控股股东为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002415.SZ)[13] 经营业务 - 主营业务包括技术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制造、电子专用设备制造、物联网设备制造等[14] - 经营地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经济开发区求是路299号A1号楼2层[3][14]
怕了吗!?美国军方禁止购买中国OLED技术
是说芯语· 2025-09-22 12:10
法案核心内容 - 美国众议院通过一项修正案 禁止美国军方购买由中国或俄罗斯国有企业生产的数字显示技术 [1] - 该修正案是美国《国防授权法案》的一部分 法案以231票赞成对196票反对的结果获得众议院批准 [2] - 修正案将禁止五角大楼从美国对手政府支持的公司购买OLED显示屏 [2] 法案提出的背景与目的 - 提出修正案的议员表示 依赖来自敌对来源的技术构成国家安全风险 [2] - 这些技术是关键军事装备的支柱 从驾驶舱显示器到士兵佩戴的系统 对对手来源的依赖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和技术主权构成明显威胁 [2] - 修正案旨在确保美国不会依赖中国 俄罗斯等其他外国对手的显示器 [2] 法案后续流程与技术说明 - 包括该修正案在内的美国军方拨款措施仍需经参议院批准 [3] - 修正案的范围比之前的版本更广泛 之前的版本要求五角大楼审查是否应将几家中国公司添加到中国军事公司名单中 [3] - OLED显示屏即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具备超薄 广视角 高对比度 快速响应等优势 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 电视 智能手表 VR设备等领域 [3]
十年之后,复盘“中国制造2025”
观察者网· 2025-05-30 19:10
中国制造2025核心目标与政策支持 - 计划目标为到2025年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材料自给率达70%,2049年成为全球制造业领导者 [3] - 锁定十大高科技领域包括半导体、机器人、新能源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 [3] - 2015-2022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向十大优先行业投入超1.3万亿美元,半导体和新能源车领域占60%资金 [4] - 创新税收优惠年均增长28.8%,享受企业比例较2015年翻四倍 [3]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第三期规模达475亿美元,2025年新增82亿美元AI基金 [3] 新能源车领域突破 - 2022年国产新能源车占国内市场80%份额,比亚迪驱动电机国产化率近100% [4][5] - 比亚迪2022年全球销量第二,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优势使中国车价低欧美30% [5] - 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出口120万辆占全球65%,上汽MG品牌欧洲销量增87% [5] 高铁技术国产化进展 - 高铁信号设备国产化率达90%,刹车片领域天宜上佳和北京普兰分别占42%和20%份额 [6] - 复兴号高铁国产化率97%,仅高端滚珠轴承依赖日本NSK [6] - 2023年中国高铁里程4.5万公里占全球70%,中国中车全球市场份额45% [6] 新材料与机器人领域表现 - 万华化学聚氨酯全球份额25%居首,MDI技术打破杜邦垄断 [7] - 京东方OLED全球份额从2015年不足5%升至2023年18%,柔性屏技术部分超越三星 [7] - 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占全球52%,沈阳新松六轴机器人国产化率85% [7] 半导体与高端制造短板 - 2023年中国芯片企业全球收入占比仅1.9%,中芯国际14纳米以下芯片产量占全球2% [8] - 光刻机100%依赖进口,高端医疗设备市场75%被进口品牌占据 [8][9] - C919飞机国产率60%,发动机完全依赖CFM International [9] 产能过剩与贸易摩擦 - 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产能900GWh超实际需求50%,宁德时代利润率从15%降至8% [11][12] - 美国2018年对相关产业加征500亿美元关税,2023年升级半导体出口管制 [11] - 中国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收入1.39%,低于美国的4.9% [13] 新兴领域国际竞争 - 大疆消费级无人机全球份额75%,迫使3DR和Parrot退出市场 [12] - 华为和中兴2023年分列全球电信设备市场第一和第四,5G基站国内份额89% [12] - 中国在流式细胞术设备份额仅3%,高端设备核心部件100%进口 [14] 技术合作与信息壁垒 - 2023年中美联合科研论文数量下降20% [14] - 量子通信技术推测有突破但细节不明,因信息封锁 [15]
Counterpoint Research:2025年Q1中东和非洲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7%
智通财经网· 2025-05-29 11:17
市场概况 - 2025年Q1中东和非洲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7%,结束连续两个季度下滑趋势 [1]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斋月和复活节节日需求、设备供应扩大及温和通胀 [1] - 5G手机市场份额达33%,增速最快的是400-499美元价位段机型 [6] - OLED显示屏渗透率提升至42%,6.5英寸以上大屏手机需求增长 [7] 品牌表现 Samsung - 出货量同比增长15%,市场领先地位稳固 [12] - 产品策略从103款精简至76款,聚焦高质量机型 [12] - 在400美元以上高端市场及Galaxy A系列中端市场表现稳健 [12] - 将沙特和阿联酋作为全球分销枢纽 [12] Transsion集团 - 市场份额从29%提升至32%,旗下TECNO同比增长31% [12] - TECNO增长得益于中端市场促销和零售渠道优化 [12] - itel在50-74美元市场占据52%份额,其他价位表现不佳 [12] - 面临中国品牌竞争加剧的挑战 [12] Xiaomi - 出货量同比下降2%,但LTE机型同比增长27% [13] - 平均售价下降12%,主因50-99美元低端市场销量增长 [13] - 计划强化中端机型竞争力应对市场竞争 [13] Apple - 出货量同比增长4%,市场份额升至6% [13] - 新款iPhone 16e(起售价599美元)推动增长 [13] - 沙特和阿联酋市场通过分期付款方案促进高端机型销售 [13] 技术趋势 - 5G普及受零部件成本下降、运营商投资及政府数字化建设推动 [6] - 用户需求向高分辨率、大屏幕及长续航设备倾斜 [7] - 高端市场(800美元以上)在淡季仍保持韧性 [6]
车载显示行业推荐:科技赋能车载面板,重塑智能座舱体验新维度
东北证券· 2025-05-27 15: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势 [5] - 对京东方精电和深天马 A 均给予“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汽车产业变革下车载显示行业前景广阔,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推动其发展,传统供应链合作模式变化,大陆屏厂具竞争优势,推荐关注京东方精电和深天马 A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车载显示重塑智能座舱新体验 - 车载显示屏按位置分仪表、抬头、后视、中控和后排显示器,功能为驾驶辅助与娱乐,技术从模拟向数字发展,未来新型显示技术和智能化功能将更广泛应用 [16][17] - 汽车座舱从机械化向智能化阶段发展,组件性能、功能和娱乐属性不断提升,交互形式从物理按键向触控、语音转变,未来座舱域将以域控制器为中心 [21][25][29] - 车载显示屏产业链由原材料、上游、中游、下游构成,各环节紧密协作保障产品从原材料到整车应用 [30] - 车载显示呈大屏化、多屏化趋势,大尺寸屏整合信息、提升视觉效果,多屏布局满足不同需求;传统 a - Si LCD 被 LTPS LCD 取代,柔性与异形化趋势凸显,OLED 技术优势明显 [34][36][37] 车载显示增长动能充足 - 全球汽车市场 2023 年复苏,2024 年继续增长,新能源汽车销量高歌猛进,中国成最大市场,新兴市场增长强劲;汽车电子成本占比上升,中国汽车电子和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增长 [44][47][50] - 2024 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量增长,a - Si LCD 是主流但 LTPS LCD 加速渗透,其出货量和尺寸增长显著,价格高于 a - Si LCD,未来车载屏幕出货量将低个位数增长,高端产品双位数增长 [54][55][62] 大陆屏厂赢得竞争优势 - 6 代及以上产线切割效率高、成本低,大陆面板厂高世代线产能占比提升,在 8 代及以上产线产能优势突出,车载 a - Si LCD 显示屏在 8 代线切割,大陆厂商具优势 [65][68] - 2019 - 2024 年中国大陆厂商车载显示市占率提升,日本、中国台湾和韩国厂商下滑,京东方和深天马出货量排名靠前,大尺寸和高端屏幕市场大陆厂商竞争力增强,未来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71][74][78] 京东方精电 - 京东方精电是全球车载显示龙头,发展经历探索期、确定车载方向、与京东方合作、车载业务跨越发展阶段,2024 年车载显示收入占比 94% [89][90][94] - 2016 - 2024 年总收入增长,2023 年收入持平、2024 年增长,2023 年归母净利润下滑、2024 年仍下滑,毛利率和净利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未来有望回升,运营效率提升,有息负债率下降 [96][97][103]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目前股价低估,给予“买入”评级 [111] 深天马 - 深天马是中小尺寸显示面板龙头,聚焦消费品和专业显示市场,拥有多条生产线,在多个细分市场出货量排名领先,AMOLED 手机面板市占率提升 [114][116][118] - 公司营收稳定,归母净利润近两年下滑后 2024 年减亏,毛利率触底回升,获政府财政补贴,研发投入高,资本开支下降,现金流好转 [130][132][140]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目前估值低且基本面优化,维持“买入”评级 [144] 新型显示技术在车载中的应用展望 - 全息投影技术通过干涉和衍射原理实现“空间立体成像”,让汽车向“智能移动空间”跃迁,如蔡司车载全息方案 [147] - 近场投影技术将图像投射至近距离表面,突破传统屏幕限制,国内光峰科技有布局 [149]
美联航新飞机波音787-9客舱配备OLED显示屏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5-15 18:03
美联航客舱升级 - 美联航公布新波音787-9客舱内部设计 所有舱位配备OLED显示屏 [1] - Polaris Studio套房位于商务舱第一排 空间比普通商务舱座椅大25% 配备27英寸4K OLED显示屏 [2] - 标准商务舱配备19英寸4K OLED显示屏 Premium Plus豪华经济舱配备16英寸4K OLED显示屏 普通经济舱配备13英寸4K OLED显示屏 [2] 行业趋势 - 沙特阿拉伯利雅得航空为其波音787-9机队全舱位配备4K OLED显示屏 经济舱13.3英寸 高级经济舱15.6英寸 商务舱及商务精英舱32英寸 [2] - 美联航是继加拿大航空、利雅得航空和冰岛航空之后 最新一家为机舱配备OLED显示屏的航空公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