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LED显示屏
icon
搜索文档
十年之后,复盘“中国制造2025”
观察者网· 2025-05-30 19:10
中国制造2025核心目标与政策支持 - 计划目标为到2025年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材料自给率达70%,2049年成为全球制造业领导者 [3] - 锁定十大高科技领域包括半导体、机器人、新能源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 [3] - 2015-2022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向十大优先行业投入超1.3万亿美元,半导体和新能源车领域占60%资金 [4] - 创新税收优惠年均增长28.8%,享受企业比例较2015年翻四倍 [3]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第三期规模达475亿美元,2025年新增82亿美元AI基金 [3] 新能源车领域突破 - 2022年国产新能源车占国内市场80%份额,比亚迪驱动电机国产化率近100% [4][5] - 比亚迪2022年全球销量第二,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优势使中国车价低欧美30% [5] - 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出口120万辆占全球65%,上汽MG品牌欧洲销量增87% [5] 高铁技术国产化进展 - 高铁信号设备国产化率达90%,刹车片领域天宜上佳和北京普兰分别占42%和20%份额 [6] - 复兴号高铁国产化率97%,仅高端滚珠轴承依赖日本NSK [6] - 2023年中国高铁里程4.5万公里占全球70%,中国中车全球市场份额45% [6] 新材料与机器人领域表现 - 万华化学聚氨酯全球份额25%居首,MDI技术打破杜邦垄断 [7] - 京东方OLED全球份额从2015年不足5%升至2023年18%,柔性屏技术部分超越三星 [7] - 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占全球52%,沈阳新松六轴机器人国产化率85% [7] 半导体与高端制造短板 - 2023年中国芯片企业全球收入占比仅1.9%,中芯国际14纳米以下芯片产量占全球2% [8] - 光刻机100%依赖进口,高端医疗设备市场75%被进口品牌占据 [8][9] - C919飞机国产率60%,发动机完全依赖CFM International [9] 产能过剩与贸易摩擦 - 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产能900GWh超实际需求50%,宁德时代利润率从15%降至8% [11][12] - 美国2018年对相关产业加征500亿美元关税,2023年升级半导体出口管制 [11] - 中国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收入1.39%,低于美国的4.9% [13] 新兴领域国际竞争 - 大疆消费级无人机全球份额75%,迫使3DR和Parrot退出市场 [12] - 华为和中兴2023年分列全球电信设备市场第一和第四,5G基站国内份额89% [12] - 中国在流式细胞术设备份额仅3%,高端设备核心部件100%进口 [14] 技术合作与信息壁垒 - 2023年中美联合科研论文数量下降20% [14] - 量子通信技术推测有突破但细节不明,因信息封锁 [15]
Counterpoint Research:2025年Q1中东和非洲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7%
智通财经网· 2025-05-29 11:17
市场概况 - 2025年Q1中东和非洲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7%,结束连续两个季度下滑趋势 [1]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斋月和复活节节日需求、设备供应扩大及温和通胀 [1] - 5G手机市场份额达33%,增速最快的是400-499美元价位段机型 [6] - OLED显示屏渗透率提升至42%,6.5英寸以上大屏手机需求增长 [7] 品牌表现 Samsung - 出货量同比增长15%,市场领先地位稳固 [12] - 产品策略从103款精简至76款,聚焦高质量机型 [12] - 在400美元以上高端市场及Galaxy A系列中端市场表现稳健 [12] - 将沙特和阿联酋作为全球分销枢纽 [12] Transsion集团 - 市场份额从29%提升至32%,旗下TECNO同比增长31% [12] - TECNO增长得益于中端市场促销和零售渠道优化 [12] - itel在50-74美元市场占据52%份额,其他价位表现不佳 [12] - 面临中国品牌竞争加剧的挑战 [12] Xiaomi - 出货量同比下降2%,但LTE机型同比增长27% [13] - 平均售价下降12%,主因50-99美元低端市场销量增长 [13] - 计划强化中端机型竞争力应对市场竞争 [13] Apple - 出货量同比增长4%,市场份额升至6% [13] - 新款iPhone 16e(起售价599美元)推动增长 [13] - 沙特和阿联酋市场通过分期付款方案促进高端机型销售 [13] 技术趋势 - 5G普及受零部件成本下降、运营商投资及政府数字化建设推动 [6] - 用户需求向高分辨率、大屏幕及长续航设备倾斜 [7] - 高端市场(800美元以上)在淡季仍保持韧性 [6]
车载显示行业推荐:科技赋能车载面板,重塑智能座舱体验新维度
东北证券· 2025-05-27 15: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势 [5] - 对京东方精电和深天马 A 均给予“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汽车产业变革下车载显示行业前景广阔,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推动其发展,传统供应链合作模式变化,大陆屏厂具竞争优势,推荐关注京东方精电和深天马 A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车载显示重塑智能座舱新体验 - 车载显示屏按位置分仪表、抬头、后视、中控和后排显示器,功能为驾驶辅助与娱乐,技术从模拟向数字发展,未来新型显示技术和智能化功能将更广泛应用 [16][17] - 汽车座舱从机械化向智能化阶段发展,组件性能、功能和娱乐属性不断提升,交互形式从物理按键向触控、语音转变,未来座舱域将以域控制器为中心 [21][25][29] - 车载显示屏产业链由原材料、上游、中游、下游构成,各环节紧密协作保障产品从原材料到整车应用 [30] - 车载显示呈大屏化、多屏化趋势,大尺寸屏整合信息、提升视觉效果,多屏布局满足不同需求;传统 a - Si LCD 被 LTPS LCD 取代,柔性与异形化趋势凸显,OLED 技术优势明显 [34][36][37] 车载显示增长动能充足 - 全球汽车市场 2023 年复苏,2024 年继续增长,新能源汽车销量高歌猛进,中国成最大市场,新兴市场增长强劲;汽车电子成本占比上升,中国汽车电子和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增长 [44][47][50] - 2024 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量增长,a - Si LCD 是主流但 LTPS LCD 加速渗透,其出货量和尺寸增长显著,价格高于 a - Si LCD,未来车载屏幕出货量将低个位数增长,高端产品双位数增长 [54][55][62] 大陆屏厂赢得竞争优势 - 6 代及以上产线切割效率高、成本低,大陆面板厂高世代线产能占比提升,在 8 代及以上产线产能优势突出,车载 a - Si LCD 显示屏在 8 代线切割,大陆厂商具优势 [65][68] - 2019 - 2024 年中国大陆厂商车载显示市占率提升,日本、中国台湾和韩国厂商下滑,京东方和深天马出货量排名靠前,大尺寸和高端屏幕市场大陆厂商竞争力增强,未来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71][74][78] 京东方精电 - 京东方精电是全球车载显示龙头,发展经历探索期、确定车载方向、与京东方合作、车载业务跨越发展阶段,2024 年车载显示收入占比 94% [89][90][94] - 2016 - 2024 年总收入增长,2023 年收入持平、2024 年增长,2023 年归母净利润下滑、2024 年仍下滑,毛利率和净利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未来有望回升,运营效率提升,有息负债率下降 [96][97][103]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目前股价低估,给予“买入”评级 [111] 深天马 - 深天马是中小尺寸显示面板龙头,聚焦消费品和专业显示市场,拥有多条生产线,在多个细分市场出货量排名领先,AMOLED 手机面板市占率提升 [114][116][118] - 公司营收稳定,归母净利润近两年下滑后 2024 年减亏,毛利率触底回升,获政府财政补贴,研发投入高,资本开支下降,现金流好转 [130][132][140]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目前估值低且基本面优化,维持“买入”评级 [144] 新型显示技术在车载中的应用展望 - 全息投影技术通过干涉和衍射原理实现“空间立体成像”,让汽车向“智能移动空间”跃迁,如蔡司车载全息方案 [147] - 近场投影技术将图像投射至近距离表面,突破传统屏幕限制,国内光峰科技有布局 [149]
美联航新飞机波音787-9客舱配备OLED显示屏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5-15 18:03
美联航客舱升级 - 美联航公布新波音787-9客舱内部设计 所有舱位配备OLED显示屏 [1] - Polaris Studio套房位于商务舱第一排 空间比普通商务舱座椅大25% 配备27英寸4K OLED显示屏 [2] - 标准商务舱配备19英寸4K OLED显示屏 Premium Plus豪华经济舱配备16英寸4K OLED显示屏 普通经济舱配备13英寸4K OLED显示屏 [2] 行业趋势 - 沙特阿拉伯利雅得航空为其波音787-9机队全舱位配备4K OLED显示屏 经济舱13.3英寸 高级经济舱15.6英寸 商务舱及商务精英舱32英寸 [2] - 美联航是继加拿大航空、利雅得航空和冰岛航空之后 最新一家为机舱配备OLED显示屏的航空公司 [2]
超10亿,寰采星拟在浙江建设G8.6代FMM量产项目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4-07 17:07
寰采星投资建设高世代FMM量产线 - 寰采星拟投资超10亿元在浙江宁波建设G8.6代OLED用精密金属掩膜版(FMM)量产线 以满足国内面板企业对高世代FMM的需求 [1] - FMM是OLED蒸镀环节中的关键材料 对OLED显示屏的分辨率和成像质量至关重要 [1] - 随着国内面板产能提升 FMM供需平衡可能面临压力 国产替代需求日益增大 [1] 寰采星公司背景与技术能力 - 寰采星成立于2019年 是国内首家专注于OLED蒸镀用FMM产业化的企业 同时具备CMM和CVD Mask的量产能力 [2] - 2024年11月完成数千万元C轮融资 用于业务扩展 [2] - 已在G6代及以下OLED面板FMM领域建立全面自主技术和量产能力 [3] - 宁波F2工厂2024年底成功试产G8.6代FMM产品 技术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 [3] 行业发展趋势 - 消费市场对中大尺寸OLED需求强烈增长 各大面板厂纷纷布局高世代OLED产线 [1] - 韩国三星显示 国内京东方 维信诺等主要厂商已投资建设G8.6代OLED产线 [1] - 目前日商DNP主要向韩国厂商供应高规格FMM 国内面板厂在高端产品采购上可能面临困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