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算力基础设施

搜索文档
数字经济板块上半年表现亮眼,数字经济ETF(560800)本月以来新增规模同类居首!
新浪财经· 2025-07-31 14:41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动态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931582)下跌0.19%,成分股涨跌互现,用友网络涨停(10%),深信服上涨7.11%,寒武纪上涨4.42%,财富趋势领跌,北方华创、指南针跟跌 [1] - 数字经济ETF(560800)报价下修至0.8元,盘中换手率2.87%,成交额2222.41万元,近1周日均成交2203.05万元,排名同类基金第一 [1] - 数字经济ETF本月规模增长2146.01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前1/3 [1] 行业趋势与市场热点 - 数字经济板块上半年表现强劲,AI算力基础设施、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等细分领域涨幅均超15%,远超上证指数2.76%的涨幅 [1] - 预测显示全国运营商算力投资2025年增速超20%,头部互联网企业未来3年AI投入将超5000亿元 [1] - AI资本开支周期处于上行阶段,云厂商资本开支维持高位,英伟达为核心的算力产业链业绩强劲且加速出货,驱动算力基础设施需求释放 [2] 指数构成与权重股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聚焦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及数字化应用领域,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3%,包括东方财富(10.51%)、中芯国际(6.34%)、北方华创(5.12%)等 [2] - 权重股当日表现分化:寒武纪涨4.42%,海光信息涨0.80%,科大讯飞涨1.32%,而北方华创跌3.43%,豪威集团跌1.56% [3] ETF产品信息 - 数字经济ETF(560800)跟踪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场外联接基金包括鹏扬中证数字经济主题ETF发起式联接A(015787)和C类(015788) [5]
昊志机电:上半年再创佳绩,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45.08%
证券时报网· 2025-07-28 23:2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3亿元,同比增长14.21% [1]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421.51万元,同比大幅增长45.08% [1] - 主轴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7.17%,其中外驱加工中心主轴、加工中心电主轴、数控雕铣机主轴、PCB钻孔机主轴和成型机主轴销售增长显著 [1] - 导轨和丝杆产品销售同比增长39.17%,精密研磨丝杆进入国产品牌第一梯队 [1] 业务驱动因素 - AI算力基础设施需求快速增长,叠加消费电子终端升级推动PCB产业结构性增长,公司专用加工设备销售提升 [1] - 国产化替代加速及消费电子技术创新为公司产品拓展市场提供支撑 [1] - 国产功能部件在中高端数控机床渗透率提升带动导轨和丝杆销售增长 [1] 战略扩张与技术突破 - 公司横向扩张至数控机床、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核心功能部件领域,上半年机器人核心部件收入1221.03万元,同比增长127% [2] - 全球首推谐波减速器振动量纲标准体系,实现振动峰值降低60%、传动精度提升66.7% [2] - 具备年产15万套谐波减速器及3000套协作机器人的生产能力 [2] 研发与未来规划 - 储备及研发产品包括RV减速器、摆头、高速风机产品、传感器等 [3] - 股权激励目标显示2025年净利润不低于1.2亿元或2024-2025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8亿元,2026年目标1.8亿元或三年累计3.6亿元 [3] - 公司将持续升级产品性能并开发新产品以拓宽应用领域 [3]
6 月乘用车零售数据良好,多家公司发布预盈公告
搜狐财经· 2025-07-10 16:16
市场表现 - 昨日市场一度逼近3500点 虽挑战失败但与上周五不同 [1] - 超过4200家公司上涨 全行业普涨 仅银行板块下跌 [1] - 科技领域AI算力基础设施和新能源光伏领涨 光模块+光伏组合表现亮眼 [1] 行业动态 - 科技板块中工业富联 华工科技等公司被提及 [2] - 新能源板块中海大集团 大金重工等公司被提及 [2] - 光伏板块被单独列为领涨领域 [1][2] 市场趋势 - 冲击3500点过程中供给侧发力 消费内需和科技板块酝酿蓄势 后续潜力可观 [1] - A股和港股在全球市场具有价格优势 未进入高估区域 [1] 热点新闻 - 香港推动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 [1] - 七部门加快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1] - 6月乘用车零售数据表现良好 [1] - 多家公司发布预盈公告 [1] 交易数据 - 今日无大额限售解禁 [1]
英伟达高歌猛进重登全球市值榜首,微美全息(WIMI.US)AI催生算力需求爆发
搜狐网· 2025-06-17 14:37
英伟达市值登顶与AI芯片市场 - 英伟达市值达3.46万亿美元,超越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上市公司 [1] - Blackwell系列AI芯片销售预期远超市场预期,缓解投资者对中国市场份额下滑的担忧 [1] - Blackwell系列预计创下史上最强劲AI芯片销售纪录,推动AI算力基础设施市场指数级增长 [1] Blackwell系列AI芯片表现 - Blackwell系列包含Blackwell与Blackwell Ultra架构芯片,取代Hopper架构成为业绩最大贡献力量 [3] - 公司加大Blackwell架构AI GPU产量,Blackwell Ultra架构产能将在第二季度快速扩张 [3] - 公司将AI芯片作为整套AI计算机系统提供,加速部署更复杂且性能更强大的AI技术 [5] AI算力基础设施影响 - 英伟达主导AI算力基础设施领域,芯片组件对开发和运行AI大模型至关重要 [6] - 公司硬件和软件产品阵容组合让客户能够购买更大规模产品 [6] - AI算力基础设施预计将改变全球经济 [5] AI算力产业链发展 - AI大模型发展初期算力板块率先受益,满足训练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 [6] - 国内外资本市场对AI算力产业链关注度持续升温,产业突破性进展或不远 [6] - AI训练成本大幅下降,推理端Token成本骤减,推动生成式AI应用发展 [10] 微美全息AI布局 - 微美全息在AI驱动算法领域布局已久,打造通用、标准、高性能AI计算芯片 [8] - 公司研发全息云平台,具备高精度、高算力、高兼容性等优势 [8] - 平台整合高端芯片、基础软件和云服务,构建垂直细分领域生态 [8] AI行业前景 - 英伟达并行架构适用于AI和高性能计算,保持高速增长并重回市值第一 [11] - AI与云计算或迎来更强产业催化剂驱动,有望再创新高 [11] - AI应用呈现爆发趋势,进一步推升推理算力需求 [8]
剑桥科技“一边冲上市一边减持”被投资者质疑,业绩大幅波动
搜狐财经· 2025-06-16 09:06
上市计划与行业背景 - 剑桥科技于5月中旬递表港交所主板,拟冲刺A+H上市,旨在增加募资并拓展国际化业务[2] - 综合OWCD行业全球销售收入从2020年71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12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15%[2] - 公司以5.02亿美元销售收入位列全球综合OWCD行业第五位,市场份额4.1%,是少数实现光模块、PON设备及无线网络接入设备全板块覆盖的市场参与者[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7.84亿元、30.85亿元和36.50亿元,同比变化+29.66%、-18.46%和+18.31%[5] - 同期归母净利润1.71亿元、9501.8万元和1.67亿元,同比变化+154.93%、-44.59%和+75.42%[5] - 2024年毛利率20.9%,权益回报率7.0%,资产回报率3.4%[5] - 2024年一季度收入8.94亿元(+5.18%),净利润3143.36万元(+21.11%)[6] 业务结构 - 2024年收入构成:宽带解决方案55.7%、无线解决方案28.8%、光连接解决方案13.5%[7] - 海外市场收入占比从2022年82.9%提升至2024年92.6%[7]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高速光模块市场需求爆发(数据中心扩容及AI算力建设)以及5G网络部署和家庭宽带升级需求[6] 研发与产品进展 - 2022-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2.70亿元、2.76亿元和3.20亿元,占收入比重7.1%-8.9%[8] - 已完成400G/800G硅光新产品量产,1.6T硅光新产品预计2025年送样量产[9] - 800G LPO产品测试结果良好,正推进800G和1.6T LPO/LRO产品迭代[9] 股东减持与市场反应 - 控股股东计划2025年6-9月减持不超过804.13万股(占总股本3%),减持原因为"自身业务需要"[14] - 公司回应减持与港股发行无直接关联,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10][11] - 6月初股价连续三日累计涨幅超20%,公司澄清无未披露重大信息[14]
重组新规发布后首单吸收合并交易出炉 消息刺激 计算机板块走强
深圳商报· 2025-05-27 01:15
公司合并公告 -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正在筹划换股吸收合并,海光信息将通过发行A股股票方式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募集配套资金 [1] - 两家公司股票自5月26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1] - 此次交易为重组新规发布后首单吸收合并交易 [1] 公司业务与产业链 - 中科曙光在高端计算、存储、云计算等领域具有深厚积累 [1] - 海光信息专注于国产架构CPU、DCU等核心芯片设计 [1] - 海光信息是中科曙光业务的上游企业 [1] 财务数据 - 海光信息2023年营收91.62亿元(同比增长52.4%),归母净利润19.31亿元(同比增长52.87%) [2] - 中科曙光2023年营收131.48亿元(同比下滑8.4%),归母净利润19.11亿元(同比增长4.1%) [2] - 海光信息2024年一季度营收24亿元(同比增长50.76%),归母净利润5.06亿元(同比增长75.33%) [2] - 中科曙光2024年一季度营收25.86亿元(同比增长4.34%),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30.79%) [2] 股权结构 - 中科曙光为海光信息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27.96% [2] - 中科曙光控股股东为北京中科算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6.36% [2] - 中科曙光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2] 政策背景 - 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于2024年5月16日发布 [2] - 新规明确了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的锁定期要求,并建立简易审核程序 [2] - 简易审核程序适用于上市公司之间换股吸收合并等两类交易 [3] - 适用简易审核程序的重组交易无需证券交易所并购重组委审议,证监会5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3] 行业影响 - 计算机板块5月26日整体走强,中科信息、浪潮软件等多只个股涨停 [1] - 分析师认为此次合并有利于集中优势资源,加强协同效应 [3] - 在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背景下,合并有望加快产品迭代、强化渠道销售 [3]
【广发宏观王丹】出口订单带动5月EPMI反弹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5-20 20:48
战略性新兴产业EPMI分析 - 5月EPMI环比上行1.6个点至51.0,显著超季节性(2014-2024年5月环比均值为-3.5个点),主因金融政策提振微观预期及中美关税下调[1][4] - 绝对景气度仍偏低,51.0为历史同期第三低,仅高于2022年(48.9)和2023年(50.7)[7] - 7大细分产业中仅3个位于景气扩张区间,与4月持平[8] 分项指标表现 - **产需修复**:出口订单环比大幅上行10.8个点,带动生产(+1.8)、产品订货(+2.9)同步改善,产需比例从4月2.6降至1.5[8][9] - **价格压力**:购进价格和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下降1.3和1.7个点,连续多月走弱[8][13] - **投资收缩**:研发活动和新产品投产环比降2.1和0.1个点,3-5月持续下行[8][13] - **就业微升**:就业指标环比小幅上行1.1个点[8] 细分产业分化 - **景气改善行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环比+9.9点)、新材料(+6.7)、高端装备(+4.8)、节能环保(+2.0),出口订单反弹为主因[14][15] - **弱势行业**:生物产业出口订单连续两月下降(4月-19.3点后5月再降0.9点),景气度偏离季节性均值达-12.4点[14] - **出口驱动**:高端装备(+13.2点)、节能环保(+22.7)、新材料(+21.0)出口订单增幅显著[15] 制造业PMI前瞻 - 美东/美西航线集装箱运价周环比涨5.3%/2.2%,叠加EPMI出口订单反弹,预示制造业PMI将改善[13] - 传统部门开工率多数回升: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环比+3.4点,PVC开工率+1.0点,纺服产业链江浙织机开工率+4.7点[13] 政策信号 - 发改委提出6月底前下达"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并强调整治"内卷式竞争",后续需关注供需两端政策细则[15]
政策催化不断,通信ETF(515880)逆势上涨超2%
搜狐财经· 2025-05-14 09:53
通信行业近期表现 - 通信板块逆势上涨,博创科技涨停,新易盛、联特科技、太辰光等多股高涨,通信ETF(515880)逆势上涨超2% [1] - 2024年申万通信指数成分股实现营业总收入25381亿元,同比增长4.41%,归母净利润2070亿元,同比增长6.8%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6380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521亿元,同比增长7.0% [1] 行业增长驱动因素 - 光模块/光器件领域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0%/123%,物联网领域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3%/48% [2] - 政策支持如《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规定》和《上海市关于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若干措施》为行业提供新机遇 [1] - 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商高股息价值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2] 通信ETF概况 - 通信ETF(515880)跟踪中证全指通信设备指数,涵盖通信设备领域上市公司证券 [2] - 基金重仓个股包括中际旭创、中兴通讯、工业富联等行业领先公司 [2] - 中美关税缓和为海外业务占比较高公司带来积极影响 [2]
广合科技泰国工厂进入试产阶段,预计6月投产
巨潮资讯· 2025-05-13 16:59
泰国工厂进展 - 泰国广合3月底完成设备联调联试并开始试生产 核心客户审厂按计划推进 [2] - 泰国工厂产品定位为数据中心服务器及交换机用高多层PCB 产能爬坡周期较长 预计6月正式投产 [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37.34亿元(同比+39.43%) 净利润6.76亿元(同比+63.04%) [2] - 2025年Q1营收11.17亿元(同比+42.41%) 净利润2.4亿元(同比+65.68%) [2] - 黄石工厂2024年Q4实现月度盈亏平衡 2025年产能预计提升至6亿元 力争全年扭亏 [2] 业务结构 - 2024年服务器PCB业务收入27.05亿元 占总营收77.7% 其中AI类产品占比超20% [3] - 广州两厂通过技改新增年产能约6亿元 2025年总产能预计达40亿元 [3] 研发与供应链 - 累计申请专利418项 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3项 在多高层PCB及高阶HDI领域取得技术突破 [2] - 一季度铜、玻纤布等原材料价格波动 但高速材料板料成本稳定 通过锁汇和降本措施对冲压力 [3] 海外布局 - 海外业务收入占比71.84% 直接出口美国仅占0.12% 服务器PCB属关税豁免清单 短期无实质影响 [2] - 计划完善上游材料供应链的海外产能配套 加速全球化布局分散风险 [2]
中天科技(600522):Q1营收扣非净利润改善,在手订单充足趋势向上
中泰证券· 2025-05-09 20: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整体业绩符合预期,2025Q1营收扣非净利润改善,展望Q2业绩环比有望提升;能源网络在手订单充足,500KV海缆实现零的突破;积极开展空芯光纤研发并取得突破进展,海外需求有望提升;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35.63亿元/46.02亿元/54.8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04元/1.35元/1.61元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收480.55亿元,同比增长6.63%;归母净利润28.38亿元,同比降低8.94%;扣非归母净利润25.45亿元,同比降低4.78% [5] - 2025年一季报实现营收97.56亿元,同比增长18.37%;归母净利润6.28亿元,同比降低1.33%;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45% [5] 分业务情况 - 光通信及网络营收80.94亿元,同比降低11.19%,毛利率25.14%,同比降低1.98pct,或因上游直接原材料成本增加 [5] - 电网建设营收197.85亿元,同比增长18.18%,毛利率15.15%,同比增长0.18pct [5] - 海洋系列营收36.44亿元,同比降低2.59%,毛利率24.45%,同比降低2.20pct,或因海工船新下水,产能利用未打满 [5] - 新能源营收70.03亿元,同比降低2.85%,铜导体营收83.80亿元,同比增长19.38% [5] 订单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23日,能源网络领域在手订单约312亿元,其中海洋系列约134亿元,电网建设约140亿元,新能源约38亿元 [5] 技术突破与项目进展 - 2024年自主创新的±525kV直流海缆通过预鉴定试验,2025年中标阳江三山岛海风项目,实现500kV超高压三芯交流海缆、±500kV直流海缆工程应用双项“零突破” [5] - 海洋工程领域,“中天31号”、“中天39号”系列工程装备为海洋业务增长贡献新动力 [5] - 海外拓展成功签约东南亚等国家多个油气平台项目 [5] - 陆缆领域规划了±640kV直流电缆、500kV交流电缆的研发,高压电缆与特种导线等产品实现欧洲主流电网公司的认证突破,并取得年度框架合同 [5] - 光纤光缆领域积极开展空芯光纤及光缆联合研发取得突破进展,非骨架带缆产品在中国移动市场取得第一份额,馈线配件在中国铁塔2024年馈线配件产品采购项目中位列首位 [5] - 光模块领域成功推出低功耗400G DR4硅光模块,800G光模块研发工作有序推进 [5] 盈利预测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45,065|48,055|55,767|62,979|70,353| |增长率yoy%|12%|7%|16%|13%|1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117|2,838|3,563|4,602|5,487| |增长率yoy%|-3%|-9%|26%|29%|19%| |每股收益(元)|0.91|0.83|1.04|1.35|1.61| |每股现金流量|1.33|1.21|1.34|1.57|1.52| |净资产收益率|9%|8%|9%|11%|12%| |P/E|15.5|17.0|13.6|10.5|8.8| |P/B|1.5|1.4|1.3|1.2|1.0| [2] 资产负债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货币资金(百万元)|17,015|19,735|25,301|30,825| |应收票据(百万元)|384|558|630|704| |应收账款(百万元)|14,728|16,650|18,321|20,282| |预付账款(百万元)|728|475|536|598| |存货(百万元)|5,719|3,952|4,449|4,998| |合同资产(百万元)|190|216|222|225| |其他流动资产(百万元)|2,934|2,963|3,403|3,876|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41,508|44,333|52,640|61,284| |其他长期投资(百万元)|64|73|82|91| |长期股权投资(百万元)|1,866|1,866|1,866|1,866| |固定资产(百万元)|10,658|9,723|8,965|8,362| |在建工程(百万元)|536|636|636|536| |无形资产(百万元)|1,095|1,052|1,032|1,023| |其他非流动资产(百万元)|2,598|2,597|2,600|2,602| |非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16,816|15,948|15,182|14,480| |资产合计(百万元)|58,324|60,281|67,822|75,764| |短期借款(百万元)|2,267|97|226|335| |应付票据(百万元)|4,867|4,991|5,992|6,659| |应付账款(百万元)|6,650|7,127|8,039|8,970| |预收款项(百万元)|0|2|1|1| |合同负债(百万元)|3,374|2,794|3,488|4,121| |其他应付款(百万元)|530|530|530|530|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百万元)|395|395|395|395| |其他流动负债(百万元)|1,505|1,605|1,690|1,761|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19,590|17,541|20,362|22,772| |长期借款(百万元)|1,983|2,907|3,676|4,523| |应付债券(百万元)|0|0|0|0| |其他非流动负债(百万元)|937|937|937|937| |非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2,919|3,844|4,612|5,459| |负债合计(百万元)|22,509|21,385|24,974|28,231|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百万元)|34,994|38,086|42,052|46,754|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821|810|795|778|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35,815|38,896|42,847|47,532|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58,324|60,281|67,822|75,764| [7] 利润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48,055|55,767|62,979|70,353| |营业成本(百万元)|41,139|47,513|53,595|59,800|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174|207|247|269| |销售费用(百万元)|1,249|1,394|1,449|1,407| |管理费用(百万元)|754|948|945|915| |研发费用(百万元)|1,944|2,342|2,393|2,673| |财务费用(百万元)|13|-221|-352|-333| |信用减值损失(百万元)|-119|-90|-85|-80| |资产减值损失(百万元)|-171|-110|-90|-90|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百万元)|-200|-173|-180|-174| |投资收益(百万元)|471|375|421|488| |其他收益(百万元)|463|463|463|463| |营业利润(百万元)|3,231|4,051|5,235|6,232| |营业外收入(百万元)|25|26|23|24| |营业外支出(百万元)|43|43|47|44| |利润总额(百万元)|3,213|4,034|5,211|6,212| |所得税(百万元)|384|482|623|743| |净利润(百万元)|2,829|3,552|4,588|5,469|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9|-11|-15|-1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2,838|3,563|4,602|5,487| |NOPLAT(百万元)|2,841|3,357|4,277|5,176| |EPS(摊薄)(元)|0.83|1.04|1.35|1.61| [7] 现金流量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4,130|4,577|5,360|5,188| |现金收益(百万元)|4,200|4,795|5,577|6,380| |存货影响(百万元)|-612|1,767|-497|-549| |经营性应收影响(百万元)|-1,384|-1,734|-1,714|-2,007| |经营性应付影响(百万元)|1,829|602|1,913|1,598| |其他影响(百万元)|98|-853|82|-234|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883|-150|-362|-270| |资本支出(百万元)|-1,642|-587|-564|-532| |股权投资(百万元)|-158|0|0|0| |其他长期资产变化(百万元)|917|437|202|262| |融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497|-1,707|568|606| |借款增加(百万元)|-979|-1,246|898|955| |股利及利息支付(百万元)|-1,116|-1,083|-1,313|-1,600| |股东融资(百万元)|20|0|0|0| |其他影响(百万元)|578|622|983|1,251| [7]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成长能力:营业收入增长率|6.6%|16.0%|12.9%|11.7%| |成长能力:EBIT增长率|-14.3%|18.2%|27.4%|21.0%| |成长能力:归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8.9%|25.5%|29.2%|19.2%| |获利能力:毛利率|14.4%|14.8%|14.9%|15.0%| |获利能力:净利率|5.9%|6.4%|7.3%|7.8%| |获利能力:ROE|7.9%|9.2%|10.7%|11.5%| |获利能力:ROIC|8.9%|9.9%|11.3%|12.0%|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38.6%|35.5%|36.8%|37.3%| |偿债能力:债务权益比|15.6%|11.1%|12.2%|13.0%| |偿债能力:流动比率|2.1|2.5|2.6|2.7| |偿债能力:速动比率|1.8|2.3|2.4|2.5| |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0.8|0.9|0.9|0.9| |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06|101|100|99| |营运能力:应付账款周转天数|54|52|51|51| |营运能力:存货周转天数|47|37|28|28| |每股指标(元):每股收益|0.83|1.04|1.35|1.61| |每股指标(元):每股经营现金流|1.21|1.34|1.57|1.52| |每股指标(元):每股净资产|10.25|11.16|12.32|13.70| |估值比率:P/E|17|14|11|9| |估值比率:P/B|1|1|1|1| |估值比率:EV/EBITDA|173|150|128|11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