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

搜索文档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报:光伏行业规范推动格局优化,产业链价格有望持续修复
兴业证券· 2024-11-26 12:47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投资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光伏行业规范推动格局优化,产业链价格有望持续修复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行业周观点 - 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光伏行业迎来又一里程碑。相关文件旨在引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我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文件严控新增产能电耗和水耗标准 [12] - 看好固态锂电池作为趋势性技术的产业前景,重点布局固态电池材料、生产设备 [12] - 风电企业加快出海步伐,海上风电开工改善预期加强,基本面弹性角度重点关注塔筒、海缆 [12] - 电网设备重点看好特高压、智能化、出海三个方向 [12] - 投资建议:光伏产业链催化不断,重点看好光伏新技术赛道,看好BC叠栅、少银无银技术的产业前景;持续看好锂电池龙头企业,看好固态电池相关材料与设备;海上风电有望迎来开工改善,持续看好塔筒、海缆;持续看好电网设备,重点关注特高压、智能化、出海;维持建议板块超配 [12] 2、行情回顾 - 上证综指本期(2024.11.18-2024.11.22)下跌1.91%,收盘于3267.19点。本周申万一级行业指数涨幅前三位分别为综合、商贸零售、纺织服饰,涨幅分别为5.08%、2.18%、0.06%;涨幅后三位分别为通信、食品饮料、社会服务,涨幅分别为-3.78%、-4.08%、-5.24%,电力设备在全部申万一级行业中涨跌幅位居第17位,涨幅为-1.66% [39] - 全周(2024.11.18-2024.11.22)电力设备概念细分板块涨跌幅前三的板块为电池化学品、锂电专用设备、风力发电,涨幅分别为3.13%、-1.10%、-1.41% [42] 3、行业跟踪 3.1、锂电产业链高频数据跟踪 - 本周(2024.11.18-2024.11.22)三元正极价格小幅上调,磷酸铁锂正极价格小幅回落,三元前驱体价格继续下滑,电解液及六氟磷酸锂价格小幅回升 [45] - 正极方面,三元正极价格受前期锂价上涨影响小幅上涨,其中5系动力型上涨0.98%,单晶622型上涨0.41%,三元前驱体价格受原材料价格回落的影响,小幅下跌,其中523型下跌1.55%,622型下跌3.50%,811型下跌1.23%,磷酸铁锂价格稳中略有降,其中动力型磷酸铁锂正极价格小幅下跌0.29%,储能型磷酸铁锂正极价格小幅下跌0.30% [45] - 氢氧化锂价格持平,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上涨0.50%,电解镍(1)价格上涨1.34%,硫酸镍(电池级)价格下跌1.83%,硫酸锰(电池级)价格持平,电解铜(1)价格下跌0.27% [45] - 负极方面,本周(2024.11.18-2024.11.22)材料价格持平 [45] - 隔膜方面,本周(2024.11.18-2024.11.22)料价格持平 [45] - 电解液方面,本周(2024.11.18-2024.11.22)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0.88%,电解液价格普遍上涨0.50%左右 [45] - 锂电池方面,本周(2024.11.18-2024.11.22)材料价格持平 [45] 3.2、光伏产业链高频数据跟踪 - 截至2024年10月,全国光伏当年累计新增装机量181.30GW,同比增长27.2% [60] - 2024年10月,全国光伏月度新增并网容量20.42GW,同比增加49.9% [64] - 2024年1-10月,全国光伏组件累计出口量为208.3GW,同比增加31.7%;2024年10月,全国光伏组件单月出口量为19.4GW,同比增加48.6% [66] - 硅料价格:截至2024年11月20日,硅料价格环比持平。其中,N型料价格4.0万元/吨,N型颗粒硅价格3.7万元/吨,中国产复投多晶硅料-9N价格3.5万元/吨,中国产致密多晶硅料-9N价格3.4万元/吨 [69] - 硅片价格:截至2024年11月20日,硅片价格环比持平。其中单晶硅片-182价格1.08元/片;单晶硅片-210价格1.65元/片;N型(130μm)-单晶硅片182价格1.02元/片;N型单晶(130μm)-210价格1.45元/片 [71] - 电池片价格:截至2024年11月20日,电池片价格环比持平。单晶PERC-182电池片均价0.275元/W,单晶PERC-210电池片均价0.28元/W,双面TOPCon-182电池片均价0.27元/W [73] - 组件价格:截至2024年11月20日,组件价格环比略降。双面单晶PERC-182价格0.67元/W,双面单晶PERC-210价格0.68元/W,双面TOPCon-182价格0.70元/W [77] - 玻璃价格:截至2024年11月20日,玻璃价格环比持平。3.2mm玻璃均价21.25元/平,2.0mm玻璃均价12.5元/平 [79] 3.3、风电产业链高频数据跟踪 - 风电行业装机量持续增长。2023年全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量为75.7GW,同比增加101% [86] - 2024年1-10月全国风电新增装机量为45.8GW,同比增长23%;2024年10月国内风电新增装机规模6.7GW,同比增长74% [88] - 2023年全年全国风电累计平均利用小时达到2225小时,同比增加0.2% [91] - 2024年1-9月,全国风电月度新增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567小时,同比减少6%。2024年9月全国风电月度新增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59小时,同比增加25% [96] 4、风险提示 - 宏观经济波动:若宏观经济波动较大,终端需求大幅下滑,将影响下游需求,整体行业面临业绩下滑的风险 [98] - 行业政策变化:若产业政策变动较大,政策支持力度减弱,则行业规模增速变缓,将直接影响行业内企业业绩 [98] -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下游需求是产业链增长的支撑,若下游需求减弱,则整个产业链的盈利将受到影响 [98] - 海外贸易政策变动:若海外贸易政策趋紧,则产品出口收益将会降低,将直接影响行业内企业业绩 [98]
威贸电子:单季营收利润同比下滑,业绩短期承压
兴业证券· 2024-11-24 19:18
报告投资评级 - 无评级 [4] 报告核心观点 - 单季营收利润同比下滑,业绩短期承压 [3] - 财务费用大幅增加,短期业绩承压 [5] 报告相关目录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Q1 - Q3,公司实现营收187.85百万元/同比+8.11%、归母净利润30.60百万元/同比+7.20%、扣非归母净利润27.10百万元/同比+1.69%;实现毛利率30.50%/同比+0.55pct,归母净利率16.35%/同比 - 0.15pct;2024年Q3,公司实现营收60.57百万元/同比 - 8.74%、归母净利润8.41百万元/同比 - 14.58%、扣非归母净利润7.38百万元/同比 - 16.25%;实现毛利率29.99%/同比+1.40pct,归母净利率13.96%/同比 - 0.96pct [1] - 2024年公司前三季度期间费率来看,销售费率1.37%/同比 - 0.86pct,管理费率7.65%/同比 - 0.03pct,研发费率5.43%/同比+0.30pct,财务费率 - 0.82%/同比+0.248pct;公司总资产周转率为0.37,较去年基本持平;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39.35百万元/同比 - 14.47% [5] - 2020 - 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2.32百万元、222.16百万元、202.07百万元、228.82百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9.77%、28.92%、 - 9.04%、13.2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42百万元、34.31百万元、34.78百万元、39.01百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 3.71%、16.61%、1.38%、12.17%;毛利率分别为34.13%、31.96%、29.12%、31.29%;ROE分别为17.36%、18.08%、11.15%、9.20%;每股收益分别为0.51元、0.60元、0.46元、0.49元;市盈率分别为14.01、20.97、16.26、34.44 [8] 公司基本信息 - 2024年11月19日,收盘价30.90元,总股本80.68百万股,流通股本27.07百万股,净资产435.81百万元,总资产502.86百万元,每股净资产5.40元,市值24.93亿元,对应PE(TTM)60.71倍 [2][6] - 公司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销售各类线束组件及注塑集成件,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家电、工业自动化、POS机与计量衡器、新能源汽车/汽车、大型印刷机、高铁、医疗设备等领域。发行人产品涵盖300多个系列、3000多种型号。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6项、软件著作权2项及多项非专利技术 [6]
军工板块2024年三季报总结:订单进度影响短期营收,需求有望逐步改善
兴业证券· 2024-11-24 14:59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4Q1 - Q3国防军工(中信)板块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负,在30个行业中排名靠后,但2024Q3国防军工(中信)指数上涨15.63%,涨跌幅排名第14,部分企业实际生产情况或优于报表情况,且导弹装备典型方向需求有望逐季修复[1][12][13][14][15][35] - 军品占比过半的111个标的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利润同环比减少,合同签订进度影响收入确认节奏,不过三季度毛利率较上年同期降幅收窄,下游毛利率较上一期持续提升,增值税政策边际影响减弱[1][33] - 细分方向中仅地面兵装方向2024Q3营收同比增长,其余方向营收和利润均同比下降,各方向静待修复[4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军工板块总体情况及行业比较 - 2024Q1 - Q3国防军工(中信)板块共实现营业收入2710.30亿元,在A股中营收占比0.52%;归母净利润176.33亿元,在A股中归母净利润占比0.40%,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 - 17.51%、 - 30.50%,在30个行业中分别排名第29、第25;截至2024年9月30日,板块总市值18080亿(在A股中总市值占比2.14%),市盈率(TTM,剔除负值)54.53倍,分别排名第18、第1;2024Q1 - Q3国防军工(中信)指数上涨3.26%,涨跌幅排名第17;2024Q3国防军工(中信)指数上涨15.63%,涨跌幅排名第14[1][12][14] 2、行业基本面及细分方向分析 2.1、军品占比过半111个标的统计:营收和利润同环比减少,合同签订进度影响收入确认节奏 - 111个标的2024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2612.48亿元,归母净利润190.64亿元,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 - 11.44%、 - 34.10%;2024Q3共实现营业收入809.85亿元,归母净利润46.89亿元,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 - 13.39%、 - 45.46%,环比分别 - 20.53%、 - 42.06%;2024Q3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中值分别为 - 10.81%、 - 38.15%,部分企业受合同签订、产品验收流程变化影响收入确认节奏[33] 2.2、细分方向分析:仅地面兵装方向营收同比增长,其余方向皆静待修复 - 将111个标的分为6个方向(航空、航天、舰船、地面兵装、通用配套、电子元器件),2024Q3仅地面兵装方向营收增速中值为16.22%,归母净利润增速中值为 - 41.59%,其余5个细分领域营收同比均下降,6个细分领域的归母净利润均下降[49] 2.3、三季度毛利率较上年同期降幅收窄,下游毛利率较上一期持续提升 - 2024Q3,111个军工标的毛利率中值为35.50%,较上年同期减少0.93pct,较上一期减少;毛利率较上年同期降幅相较于2023Q3期降幅(下降2.17pct)收窄了1.25pct;2024Q3毛利率较上一期降幅相较于2023Q3较上一期降幅(下降0.93pct)扩大了1.27pct;从公司类型来看,央企军工集团上市公司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下游企业毛利率近两年呈现提升趋势,中游和上游企业2024前三季度毛利率仍存在压力[1]
科技与互联网行业:AI手机深度,智能机迈入2.0时代
兴业证券· 2024-11-24 14: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重点公司苹果(AAPL.O)增持、谷歌 -A(GOOGL.O)增持、小米集团(01810.HK)买入、比亚迪电子(00285.HK)增持、高伟电子(01415.HK)买入[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手机将是消费者换机的增量驱动手机领域近几年缺乏重大创新难以驱动大规模换机AI手机功能与生态的演化或将带来使用体验的核心升级[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AI是消费者换手机的新理由 - 硬件性能提升遇到瓶颈期较难说服消费者买单根据艾媒预估2024年中国智能机消费者中有51%的用户更换周期已达3 - 4年[19] - 手机系统AI化将是未来几代手机更新中最大的变量自三星S24在今年1月发布了AI手机S24后行业对AI手机有了更多的路径思考[19] - AI手机有两大方向App拥有AI功能以及操作系统层面通过AI去实现交互功能[21] 2、AI手机系统化之路: 意图框架vs. 纯视觉 - 目前实现手机系统AI化有两条技术分支意图框架与纯视觉这两条技术路线的起步都需要依赖大模型对手机屏幕的理解与任务规划[25] - Ferret - UI作为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作用是帮助Apple Intelligence理解用户屏幕上的内容为Siri获得更好的上下文理解[26] - 谷歌推出类似屏幕理解模型ScreenAI用于理解UI和信息图表的类型和位置包括针对图表插图地图等信息图表的问题回答以及对UI上的元素进行注释摘要导航和问题回答[29] 3、各厂商AI手机进展 - 苹果的AI手机策略是将自身应用的AI功能做到极致同时搭好意图框架方案吸引应用厂商并与OpenAI合作将ChatGPT引入Siri弥补其模型能力较弱的问题[54] - 谷歌目前的AI手机策略是利用Gemini对安卓系统进行改造同时推广其意图框架方案并与海外手机厂商合作[68] - 三星在海外贴紧谷歌国内与百度字节美图等合作Galaxy S24系列打响三星AI手机第一枪[94] - 华为通过自研的意图框架与盘古大模型结合其小艺智能体能够支持多达23类的场景记忆感知通过大规模的AI推理能力确保任务的成功率达到90%[98] - 荣耀的AI手机战略侧重纯视觉方案辅以意图框架体系其纯视觉方案目前正与智谱AI合作[105] - 小米AI架构包括端云混合大模型架构自研大模型多垂类模型端侧感知引擎和记忆架构跨端执行引擎和全生态的物联网基建[111] - vivo在AI手机上同时尝试两种方案vivo意图框架体系与Phone GPT手机智能体但其在发布会中提及vivo的纯视觉方案并不是其目前主打卖点[115] 4、投资建议 - 硬件建议关注拥有开发者生态优势的苹果人车家带来更多生态感知数据的小米集团随着AI手机的普及硬件要求也将提升建议关注上游相关厂商[5] - 软件看好AI手机带来的大模型能力需求云端算力需求建议关注谷歌 -A百度集团金山云等[5] - A股产业链长期看好苹果产业链本轮核心在于模型的升级近期关注较为确定的NPI信息软板散热电池等ASP提升较大的方向重点推荐鹏鼎控股立讯精密蓝思科技领益智造[5]
光伏设备:提高新增产能准入门槛,光伏行业迎供给侧改革
兴业证券· 2024-11-24 13: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提高新增产能准入门槛,严控新增产能能耗和水耗标准,旨在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利好现有高效产能,鼓励发展新技术,推荐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的各环节头部企业,新技术角度利好相关新技术发展[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政策对产能的影响 - 《规范条件(2024年本)》与7月征求意见稿相比,在硅片和电池环节新增水耗要求,硅料环节加严能耗要求,提高新增产能准入门槛,如硅片环节新建和改扩建产能水耗低于540吨/百万片,电池环节低于360吨/MWp,硅料环节新建和改扩建项目还原电耗小于40kWh/kg,综合电耗小于53kWh/kg,比征求意见稿要求低4kWh/kg[1] 对现有产能的影响 - 从行业平均水平看,2023年切片环节耗水量为870吨/百万片,N型TOPcon电池水耗为600t/MW,异质结电池水耗为220t/MW,硅料还原电耗为43kWh/kg,综合电耗为57kWh/kg,均无法满足新规要求,行业新增和改扩建难度提升,利好存量高效产能和满足扩产条件的优秀技术企业扩大市场份额[1] 对新技术的影响 - HJT先进技术更容易满足标准条件要求,新规中对N型单晶硅片少子寿命等技术指标要求宽容度更高,而异质结单晶硅片少子寿命等指标相对更宽松,2023年异质结电池水耗为220t/MW可满足新规电池水耗标准,明确国家对新技术发展的鼓励态度[1] 投资建议 - 政策推动光伏行业供给侧改革,鼓励先进技术发展,严格准入条件有利于头部企业巩固行业地位、扩大市场份额,预计行业调整完成后回归供需平衡,先进产能竞争力更强,推荐通威股份、晶科能源、钧达股份、TCL中环等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的各环节头部企业,建议关注协鑫科技,新技术角度利好HJT及BC等新技术发展,建议关注迈为股份、隆基绿能、爱旭股份[1]
电科数字:经营质量继续提升,柏飞订单快速增长
兴业证券· 2024-11-24 10:42
报告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4]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稳健增长,部分业务订单高增长。2024Q1-Q3分业务看,数字化产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1%;行业数字化业务稳健增长,收入同比增长3%;数智应用软件业务收入增速同比增长53%,收入规模超去年全年规模;信创业务继续向好,新签合同金额28.33亿元,金额同比增长59%,超去年全年新签总额。同时,与华为的合作规模继续保持行业领先[3] - 费用率维持稳定,盈利能力小幅提升。2024Q1-Q3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增长8.76%;扣非归母净利润2.99亿元,同比增长10.67%,增速高于收入端。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7.84%、2.50%、4.64%,分别同比变动-0.18、+0.10、+0.13pcts。销售毛/净利率分别为19.54%、4.30%,分别同比提升0.24、0.17pcts,经营质量得到提高[3] - 柏飞电子订单高增长,发展前景可期。2024Q1-Q3柏飞电子新签订单同比增长34%。1)轨交领域,新签合同同比增长超50%,发展前景向好。2)半导体领域,已与多家半导体装备生产商达成合作协议。3)航天领域,公司在航空耗材组件模块上取得突破,预计未来一两年能够量产。4)低空领域,公司低空雷达信号处理机已实现批产。展望2024年全年,柏飞电子有望实现业绩端的较快增长[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市场数据日期为2024-11-21,收盘价为24.72元,总股本为682.42百万股,流通股本为609.90百万股,净资产为4533.29百万元,总资产为10358.66百万元,每股净资产为6.64元[1] 主要财务指标 - 2023-2026E营业收入分别为10001、10944、11934、12974百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3%、9.4%、9.1%、8.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7、562、634、710百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6%、13.1%、12.8%、12.0%;毛利率分别为20.3%、21.1%、21.5%、21.9%;ROE分别为11.0%、11.8%、12.3%、12.7%;每股收益分别为0.73、0.82、0.93、1.04元;市盈率分别为33.9、30.0、26.6、23.8[2] 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 - 2023-2026E流动资产分别为10425、11226、12376、13605百万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1000、978、1026、1063百万元,资产总计分别为11425、12204、13402、14668百万元;流动负债分别为6254、6747、7515、8317百万元,非流动负债分别为430、427、427、427百万元,负债合计分别为6684、7174、7942、8744百万元;股本分别为689、682、682、682百万股,资本公积分别为366、373、373、373百万元,未分配利润分别为3308、3527、3889、4281百万元,股东权益合计分别为4741、5029、5460、5925百万元;2023-2026E营业收入分别为10001、10944、11934、12974百万元,营业成本分别为7969、8632、9368、10136百万元,税金及附加分别为32、35、38、42百万元,销售费用分别为718、821、919、1038百万元,管理费用分别为288、328、358、389百万元,研发费用分别为439、547、597、649百万元,财务费用分别为-19、-53、-57、-74百万元,其他收益分别为41、45、50、55百万元,投资收益分别为-2、0、0、0百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分别为0、0、0、0百万元,信用减值损失分别为-35、-25、-25、-25百万元,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13、-10、-10、-10百万元,资产处置收益分别为4、2、2、2百万元,营业外收入分别为3、5、6、7百万元,营业外支出分别为1、1、1、1百万元,利润总额分别为571、649、734、822百万元,所得税分别为48、57、70、82百万元,净利润分别为523、592、664、740百万元,少数股东损益分别为26、30、30、30百万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97、562、634、710百万元[7] 现金流量表 - 2023-2026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7、562、634、710百万元,折旧和摊销分别为62、71、81、90百万元,资产减值准备分别为13、-9、20、21百万元,资产处置损失分别为-4、-2、-2、-2百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分别为0、0、0、0百万元,财务费用分别为9、-53、-57、-74百万元,投资损失分别为-2、0、0、0百万元,少数股东损益分别为26、30、30、30百万元,营运资金的变动分别为-570、21、-57、-23百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分别为144、617、640、748百万元,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分别为-118、-54、-126、-121百万元,融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分别为-230、-184、-114、-227百万元,现金净变动分别为-197、378、400、400百万元,现金的期初余额分别为2901、2722、3100、3500百万元,现金的期末余额分别为2704、3100、3500、3900百万元[7]
健友股份:盈利能力持续改善,海外制剂加速拓展
兴业证券· 2024-11-24 09:40
报告投资评级 - 给予“增持”评级[3][4] 报告核心观点 -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海外制剂加速拓展[4] 财务情况 2024年前三季度 - 实现收入30.88亿元(同比-1.72%),实现归母净利润6.06亿元(同比-27.8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48亿元(同比-33.41%) - 毛利率为41.41%(同比-7.99pp),净利率为19.62%(同比-7.10pp),销售费用率为6.27%(同比-3.55pp),管理费用率为3.93%(同比+0.58pp),研发费用率为7.00%(同比+0.23pp),财务费用率为2.36%(同比+4.43pp)[4] 单三季度 - 实现收入9.45亿元(同比+12.79%),实现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6.5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80亿元(同比-15.29%) - 毛利率为44.07%(同比-4.32pp),净利率为21.24%(同比-4.39pp),销售费用率为5.39%(同比-0.24pp),管理费用率为3.71%(同比0.60pp),研发费用率为4.43%(同比-2.96pp),财务费用率为6.00%(同比+3.53pp)[4] 业务情况 原料药业务 - 营收占比持续下降,从2019年占超过六成到2024年上半年占二成,对公司业绩的扰动持续减弱,价格在底部企稳回升,有望提升利润贡献水平[4] 制剂业务 - 建立了完整的北美市场销售渠道和运营经验,具备北美本地化营销策略实施能力,已和国内优秀企业在多个产品上合作 - 2024H1通过购买由Coherus公司研发的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YUSIMRY的美国FDA批件所有权属及其涵盖的该药品相关的所有专利、非专利技术及资产,成为中国首个拿到阿达木生物类似药单品入场券的药企[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4 - 2026年EPS分别为0.51、0.69、0.91元,对应2024年11月15日收盘价,PE估值分别为28.62、21.23、16.16倍[4]
天赐材料:全球化稳步推进,布局新技术保障长期增长
兴业证券· 2024-11-24 09:4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公司的投资评级为"增持",并维持该评级 [1][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Q3营收为34.13亿元,同比下降17.52%,归母净利润为1.01亿元,同比下降78.25% [2]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合计实现营收88.63亿元,同比下降26.90%,归母净利润为3.38亿元,同比下降80.69% [2] - 公司毛利率在2024Q3为17.90%,环比小幅下滑0.38pct,主要受电解液降价影响 [3] - 公司全球化布局稳步推进,美国和摩洛哥产能预计2026年底完成建设,有助于对接欧洲和北美客户需求 [3] - 公司前瞻布局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技术,预计2025年将具备中试产线,结构胶业务已覆盖头部电池厂商 [3] 财务数据 - 2024年11月13日收盘价为23.62元,总股本为1918.82百万股,流通股本为1385.02百万股 [1] - 公司净资产为13151.75百万元,总资产为23979.15百万元,每股净资产为6.85元 [1]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1亿元、13.32亿元、20.55亿元,对应市盈率为100.6倍、34.0倍、22.1倍 [4] - 2024E-2026E营业收入预计分别为12214百万元、16800百万元、21199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0.7%、37.5%、26.2% [5] - 2024E-2026E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451百万元、1332百万元、2055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6.2%、195.7%、54.2% [5] 行业与公司展望 - 电解液价格处于周期底部区域,随着下游需求增长,公司产能利用率有望修复,盈利能力有望回升 [3] - 公司全球化布局和新技术布局有望为公司长期增长提供驱动力 [3]
TCL科技:面板业务保持高盈利,业绩有望持续改善
兴业证券· 2024-11-24 09:39
报告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3][8] 报告核心观点 - 面板业务保持高盈利,业绩有望持续改善[3]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年11月18日收盘价为4.80元,总股本18779.08百万股,流通股本18098.13百万股,净资产53014.86百万元,总资产393795.23百万元,每股净资产2.82元[1] -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31.32亿元,同比下降7.54%;归母净利润15.25亿元,同比下降5.34%;扣非归母净利润7.29亿元,同比增长43.58%。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428.28亿元,同比下降10.73%,环比增长6.12%;归母净利润5.30亿元,同比下降58.29%,环比下降29.81%;扣非归母净利润1.70亿元,同比下降84.66%,环比下降65.19%。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0.01亿元,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3.68亿元[7] - 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17.68、36.44、76.99亿元,对应当前股价(2024年11月18日收盘价)PE为51.0倍、24.7倍、11.7倍[4][8] - 分业务来看,面板业务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69.56亿元,同比增长25.74%,实现净利润44.43亿元,实现经营净现金流198.38亿元。其中第三季度面板业务净利润约17.47亿元。光伏业务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5.82亿元,同比下降53.60%,实现净利润 - 64.78亿,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5.62亿元[5]
中科创达:经营环境环比改善,继续加码AI投入
兴业证券· 2024-11-24 09: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中科创达“增持”评级 [3][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Q1 - Q3公司营收36.94亿元同比降4.70%,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降74.92%;2024Q3营收12.94亿元同比降7.04%,归母净利润0.48亿元同比降78.17% [3] - 2024Q1至今3个季度营收分别为11.78、12.23、12.9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1%、 - 7.27%、 - 7.04%;2024年公司在整车OS等方面进取并推动全球业务 [3] - 2024Q1 - Q3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12%、9.36%、21.23%,分别变动 + 0.55、 + 0.29、 + 3.1pcts;2024Q3营收环比增5.8%,销售毛利率环比提升约2pcts [3] - 公司在智能OS领域积累深厚,持续加码端侧AI研发投入,布局智能创新赛道;2024Q1 - Q3研发费用7.84亿元同比增11.33% [4] - 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3.27/4.47/6.01亿元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市场数据日期为2024 - 11 - 20,收盘价57.96元,总股本460.01百万股,流通股本367.04百万股,净资产9585.93百万元,总资产11430.83百万元,每股净资产20.84元 [1] 主要财务指标 |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百万元)|同比增长|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同比增长|毛利率|ROE|每股收益(元)|市盈率| | ---- | ---- | ---- | ---- | ---- | ---- | ---- | ---- | ---- | |2023|5242|-3.7%|466|-39.4%|36.9%|4.9%|1.01|57.2| |2024E|5336|1.8%|327|-29.8%|36.2%|3.4%|0.71|81.5| |2025E|5965|11.8%|447|36.6%|36.4%|4.4%|0.97|59.7| |2026E|6657|11.6%|601|34.5%|36.6%|5.6%|1.31|44.4| [2]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3(百万元)|2024E(百万元)|2025E(百万元)|2026E(百万元)| | ---- | ---- | ---- | ---- | ---- | |流动资产|7664|7657|7971|8194| |非流动资产|3795|4028|4479|5082| |资产总计|11459|11685|12450|13276| |流动负债|1556|1588|1978|2296| |非流动负债|148|181|182|183| |负债合计|1704|1769|2160|2479| |股东权益合计|9755|9916|10289|10797| |负债及权益合计|11459|11685|12450|13276| [8] 利润表 |项目|2023(百万元)|2024E(百万元)|2025E(百万元)|2026E(百万元)| | ---- | ---- | ---- | ---- | ---- | |营业收入|5242|5336|5965|6657| |营业成本|3305|3405|3795|4223| |税金及附加|19|16|15|17| |销售费用|199|208|209|206| |管理费用|492|518|555|592| |研发费用|951|1080|1178|1270| |财务费用|-57|-11|-2|12| |其他收益|154|165|188|219| |投资收益|53|56|60|65| |营业利润|428|338|460|618| |利润总额|424|332|454|611| |净利润|395|310|424|570| |少数股东损益|-71|-17|-23|-3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66|327|447|601| |EPS(元)|1.01|0.71|0.97|1.31| [8]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3(百万元)|2024E(百万元)|2025E(百万元)|2026E(百万元)| | ---- | ---- | ---- | ---- | ---- | |归母净利润|466|327|447|601| |折旧和摊销|287|328|428|463| |资产减值准备|112|-109|8|11| |财务费用|6|-11|-2|12| |投资损失|-53|-56|-60|-65| |少数股东损益|-71|-17|-23|-31| |营运资金的变动|-51|187|-77|-52|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755|751|722|940| |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663|-575|-841|-1006| |融资活动产生现金流|-131|-103|211|107| |现金净变动|-44|72|92|41| |现金的期初余额|4667|4627|4699|4791| |现金的期末余额|4623|4699|4791|4832| [8]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3|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成长性:营业收入增长率|-3.7%|1.8%|11.8%|11.6%| |成长性:营业利润增长率|-44.5%|-21.0%|36.2%|34.2%| |成长性:归母净利润增长率|-39.4%|-29.8%|36.6%|34.5%| |盈利能力:毛利率|36.9%|36.2%|36.4%|36.6%| |盈利能力:归母净利率|8.9%|6.1%|7.5%|9.0%| |盈利能力:ROE|4.9%|3.4%|4.4%|5.6%|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14.9%|15.1%|17.4%|18.7%| |偿债能力:流动比率|4.93|4.82|4.03|3.57| |偿债能力:速动比率|4.38|4.31|3.57|3.15| |营运能力:资产周转率|47.3%|46.1%|49.4%|51.8%| |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267.3%|268.2%|302.1%|320.2%| |营运能力:存货周转率|390.0%|409.8%|439.2%|448.8%| |每股资料(元):每股收益|1.01|0.71|0.97|1.31| |每股资料(元):每股经营现金|1.64|1.63|1.57|2.04| |每股资料(元):每股净资产|20.79|21.17|22.03|23.21| |估值比率(倍):PE|57.2|81.5|59.7|44.4| |估值比率(倍):PB|2.8|2.7|2.6|2.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