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和(00001)
icon
搜索文档
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基建指数报1477.90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移动等
金融界· 2025-04-02 15:50
文章核心观点 介绍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基建指数的行情、表现、编制规则、持仓情况及样本调整规则等信息 [1][2] 指数行情与表现 - 4月2日上证指数低开震荡,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基建指数报1477.90点 [1] - 该指数近一个月上涨1.67%,近三个月下跌1.19%,年至今下跌1.19% [1] 指数编制规则 - 基于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综合指数样本和中证沪港深500指数样本,结合中证行业分类主题定义选取样本,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1000.0点为基点 [1] 指数持仓情况 - 十大权重分别为中国移动(11.52%)、长江电力(8.2%)、中电控股(2.91%)等 [1] - 持仓市场板块中,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50.71%、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37.59%、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11.70% [1] - 持仓样本行业中,公用事业占比43.31%、工业占比26.77%、通信服务占比26.59%、能源占比3.33% [2] 指数样本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调整时间与指数样本定期调整实施时间相同,下一个定期调整日前一般固定不变 [2] -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样本退市时剔除,样本公司发生收购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综合指数和中证沪港深500指数样本变动时相应调整 [2]
李嘉诚摊上事了!国家出手后,长和交易被叫停,事态已超出美掌控
搜狐财经· 2025-04-02 14:01
文章核心观点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长和集团出售港口给贝莱德财团一事展开反垄断调查,该交易牵扯中美博弈关乎中国海外航运安全,中国需立足长远提前布局保障海外航运安全,同时要妥善处理此交易树立正确榜样 [1][4][10] 分组1:交易情况 -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对长和集团出售港口给贝莱德财团一事依法展开反垄断调查 [1] - 长和下周不会和贝莱德签订合同,交易暂时搁置但未终止 [1] - 李嘉诚会想办法尽快套现离场 [1] 分组2:交易影响 - 交易不是单纯生意,背后牵扯中美博弈,关乎中国海外航运安全 [4] - 交易涉及的两座巴拿马运河港口若落入美国资本手里,中国船只在该黄金水道的航运安全可能受影响 [4] 分组3:应对措施 - 立足长远提前布局,寻找替代贸易路线 [5] - 中企控股和投资开发的智利钱凯港投入商业运营,可压缩亚洲到南美洲的货运时间且不受美国影响 [7] - 开发新航线,如中俄合作开发北极航线、中泰磋商建设“陆桥” [7] 分组4:调查意义 - 交易对中国构成一定风险,不妥善处理可能有人效仿李嘉诚 [10] - 中方出手调查是告诉商人生意不能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 [11]
长和速战速决,推进对美港口交易,中方已下令,暂停与李嘉诚合作
搜狐财经· 2025-04-02 11:25
文章核心观点 长和计划以228亿美元出售全球23个国家43个港口权益给贝莱德牵头财团,引发国际关注和中美地缘政治博弈,中国官方和舆论质疑其是否符合中国利益,政府指示国企暂缓与李嘉诚家族企业新合作,交易本质是中美战略竞争缩影,中国需维护供应链安全掌握国际规则话语权 [1][3][7] 交易情况 - 长和计划将全球23个国家43个港口权益以228亿美元出售给贝莱德牵头财团,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 [1] - 长和方面计划按原定时间表推进交易,预计4月2日前完成协议签署 [3] 各方反应 - 中国官方与舆论场质疑长和此举是否符合中国利益,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强调企业要算国家发展大账,香港特首表示交易须符合法律与国家安全要求 [1] - 新加坡管理大学副教认为企业需平衡商业利益与国家战略 [1] - 中国政府指示国有企业暂缓与李嘉诚及其家族有关联的企业开展新合作,现有合作项目不受影响 [3] 交易原因 - 美国政府施压,巴拿马政府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对长和经营权展开“违宪调查”,企业面临政治风险与舆论压力 [3] - 公司高管称交易纯粹出于商业考虑,有学者认为长和希望速战速决避免舆论压力和潜在损失,规避巴拿马港口政治风险 [5] 潜在影响 - 若贝莱德掌控的港口效仿美国对中国船舶征收高额“准入费”,中国商船将面临“全球围堵”困境 [1] - 美国企业接管巴拿马运河经营权,中国可能面临航运成本上升和数据安全等挑战 [5] 应对建议 - 中国政府应积极寻求替代方案,确保在关键航运通道中的利益和安全 [5] - 中国维护供应链安全需强化自身港口网络,在国际规则制定中掌握更多话语权 [7]
大反转来了?李嘉诚旗下长和突发公告:未作出决定
搜狐财经· 2025-04-02 02:32
文章核心观点 长和集团“未作决定”的公告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关注,这是逆全球化浪潮中中国资本的突围战,其分拆电讯业务等举措有望打破壁垒,合作共赢的浪潮将冲垮逆全球化的阻碍 [1][12][14] 走钢丝的商业帝国 - 长和集团左手掌控欧洲5G市场命脉,右手持有被审查的港口交易协议,公告是给西方资本设下的“无解棋局” [3] - 长和的基站渗透进伦敦金融城和米兰时装周,选择伦敦上市是“借鸡生蛋”,让举着“国家安全”大棒的政客哑火 [5] 双标游戏里的生死时速 - 西方媒体给长和贴上“资本外逃”标签,却遗忘黑石集团套现300亿的操作,存在双标 [5] - KKR拿下意大利电信被赞“市场经济的胜利”,长和分拆电讯业务被污名化为“数字殖民”,暴露冷战思维 [7] 破局者的“太极智慧” - 中国监管层策略刚柔并济,既未叫停争议交易又依法审查,既支持企业出海又用《数据安全法》保障 [7] - 长和若分拆电讯业务,可能打开“数字丝绸之路”新副本,用5G串联被意识形态割裂的世界 [9] 资本市场反应 - 中东主权基金暗盘扫货,新加坡淡马锡连夜开会,用真金白银投票,表明意识形态杂音是螳臂当车 [12]
港口争夺暗流涌动,长和交易触发警报,美国财团全球掠食术揭秘
搜狐财经· 2025-04-01 22:47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要求暂缓长和与美国贝莱德财团涉及43个港口的交易,该交易背后有美国地缘政治算计,长和面临两难抉择,这考验着企业家在资本逐利与国家战略安全间的格局与担当 [3][7][20] 交易情况 - 3月31日长和与美国贝莱德财团签约倒计时仅剩48小时时,中国市场监管总局依据反垄断法要求暂缓涉及43个全球战略港口的巨额交易,长和声明董事会未做最终决定,原定4月2日签约计划搁置 [3] - 资本市场反应敏感,长和系上市公司市值在11个交易日内蒸发超780亿港元,长和一家缩水323.6亿港元 [5] 贝莱德情况 - 贝莱德管理约10万亿美元资产,董事长与美国政要关系亲密,其收购关键基础设施暗含美国地缘政治算计,形成“资本 + 政治”复合打法,已被多国警觉 [9][11] 巴拿马运河及相关港口情况 - 巴拿马运河长约80公里,每年约6%的海上贸易、价值超2700亿美元的商品通过,约30%的中国远洋货物走此捷径,改道好望角航程延长近一万公里,成本暴涨两成以上 [12][14] - 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位于运河两端,2024年处理运河39%的集装箱货船,掌握这两港等于握住国际海运命门,战略意义超商业范畴 [16] 长和面临的抉择及各界看法 - 长和若强行推进交易面临国内质疑和监管处罚,若终止交易面临美方施压和巨额违约金,但违约条款或提供终止交易操作空间 [20][22] - 香港社会一边倒支持国家干预,各界呼吁商人有底气,不应向霸权主义低头,强调商人有国家,应将产业链安全等与国家命运融合 [20] 结语 - 李嘉诚和长和集团的抉择是中国企业家共同课题,企业家应平衡资本逐利与国家安全底线,在维护国家尊严的同时保全商业利益 [25]
中国人特别擅长和不爱的人结婚
虎嗅· 2025-04-01 22:11
文章核心观点 建议小玲主动找男朋友道歉请求原谅,追求自己的幸福,同时提醒要用心经营感情,并分享了在感情里被爱上三次的观点以及对婚姻的看法 [20][23][28] 小玲的感情状况及困惑 - 小玲谈了三年的男朋友因她背着相亲生气不理她,她意识到自己爱男朋友但不知怎么办 [2][4] - 朋友建议她继续相亲找条件更好的,她害怕失去男朋友 [5][6] 博主对小玲选择的分析 - 若听朋友继续相亲和不爱的人结婚,会加入“不爱俱乐部”,虽白天说服自己幸福,但夜晚会意识到不幸福,且会怀念爱的人 [7][10][11] - “不爱俱乐部”人数多,人们将和不爱的人结婚视为正常,但这很残忍,劝小玲的人是俱乐部资深会员 [13][14][19] 博主给小玲的建议 - 主动找男朋友道歉请求原谅,这是为自己追求幸福,之后要用心经营感情 [20][21][23] 感情中被爱上的三次 - 第一次是眼缘,基于颜值或举止谈吐被对方吸引,是感情开端 [29][30] - 第二次是爱上彼此品格、性格和人生态度,要认可欣赏对方,且要有生理性喜欢 [31][32][35] - 第三次是爱上和对方在一起的生活,需长时间相处,但不代表一定会发生,否则可能成为“不爱俱乐部”成员,导致离婚率暴涨 [36][37][42] 对婚姻的看法 - 无论结婚还是离婚都是好事,人生这场游戏只有勇敢者才配得到幸福,都需要勇气 [44][45]
李嘉诚放大招!长和电讯业务或分拆上市,估值冲刺1500亿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4-01 19:20
文章核心观点 长和集团宣布可能分拆全球电讯业务引发市场关注,该业务体量大但增速慢,分拆或为避险、套现和战略布局,市场反应不一,李嘉诚在下一盘全球资产分散化大棋,此次分拆结果未知且背后可能有更大动作 [1][3][7][9][11] 分组1:长和电讯业务情况 - 长和电讯业务体量庞大且复杂,覆盖欧洲六国、中国港澳及东南亚,去年贡献883亿港元收入,占集团总营收近两成 [1] - 长和电讯业务增速仅为2%,在5G和数字化浪潮冲击下力不从心 [3] 分组2:分拆原因及策略 - 分拆或为甩掉包袱、套现回血,选择伦敦上市因八成客户集中在欧洲,可贴近市场并避开中港两地监管敏感点 [3] - 分拆背后有三个关键原因,即避险、套现和战略布局,拆分后的电讯公司可独立融资,为“科技 +”战略腾出资金 [7] 分组3:分拆相关事件及市场反应 - 一个月前长和计划出售港口被港府“截胡”,随后迅速抛出电讯分拆计划,分拆后电讯公司估值最高可达190亿美元,可能成伦敦近年来最大IPO [5] - 长和公告含糊,是在放风试探,市场对此反应不一,乐观者认为分拆能让估值更透明,悲观者担心独立后公司生存问题,长和股价下跌 [7] 分组4:李嘉诚战略及后续猜测 - 李嘉诚在下一盘“全球资产分散化”大棋,此次分拆受大陆和港府监管影响,结果未知 [9] - 长和取消业绩发布会被猜测在“憋大招”,电讯业务可能是跳板,背后或有收购科技巨头或重组帝国的野心 [11]
长和拆分全球电信业务,李嘉诚还没死心!
搜狐财经· 2025-04-01 16:21
文章核心观点 长和集团拟拆分全球电讯业务资产及运营相关业务,或前往英国伦敦上市,这可能是为“港口交易”铺垫,目的是确保家族利益最大化,体现出其只追求自身利益而不顾国家利益的立场 [2][6][10] 分组1:长和集团资产拆分情况 - 长和集团可能交易或拆分上市全球电讯业务的资产和运营相关业务,但董事会还未做决定 [2] - 李泽楷旗下电信业务将全面拆分,准备前往英国伦敦上市 [2] 分组2:电信业务拆分上市原因 - 长和旗下电信业务主要市场在欧洲六国,资产也位于欧洲,英国伦敦是合适的上市地点 [4] - 为规避中美战略博弈风险,相互拆分资产两边押注,保证资产安全 [4] - 为“港口交易”铺垫,即便因“港口交易”遭大陆处罚,也能保留部分资产 [6] 分组3:李嘉诚商业行为特点 - 李嘉诚在大陆房地产市场主打“囤地”,高价套现,不在乎国家和城市发展,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8][10] - 李嘉诚坚持家族利益大于国家利益,在“港口交易”和拆分电信资产等事件上均体现这一立场 [6][10]
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基建指数报1461.15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电信等
金融界· 2025-04-01 16:03
文章核心观点 介绍4月1日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基建指数情况,包括指数点位、涨跌表现、编制规则、持仓等信息[1] 指数表现 - 4月1日,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基建指数报1461.15点 [1] - 该指数近一个月上涨0.52%,近三个月下跌2.31%,年至今下跌2.31% [1] 指数编制 - 中证沪港深主题指数系列基于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综合指数样本和中证沪港深500指数样本,结合中证行业分类主题定义选取样本,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1000.0点为基点 [1] 指数持仓 十大权重股 - 中国移动(11.6%)、长江电力(8.26%)、中国电信(2.96%)、中电控股(2.9%)、中国建筑(2.66%)、长和(2.66%)、中国移动(2.35%)、中国联通(2.15%)、中国核电(1.84%)、中国电信(1.83%) [1] 市场板块占比 -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50.81%、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37.51%、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11.68% [1] 行业占比 - 公用事业占比43.11%、工业占比26.78%、通信服务占比26.78%、能源占比3.32% [2] 样本调整 - 指数系列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调整时间相同,特殊情况进行临时调整,样本退市剔除,样本公司收购、合并、分拆等参照细则处理,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综合指数和中证沪港深500指数样本变动时相应调整 [2]
4大集团暴亏781亿,李嘉诚后悔晚了,长和宣布新消息,外交部发话
搜狐财经· 2025-04-01 13:53
文章核心观点 长和公布与美企贝莱德财团的43处港口交易后股价暴跌、市值蒸发,面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审查,若叫停将损失巨大,虽市场猜测资产重构,但公司在港口交易上我行我素,这桩交易引发多方批判,且卷入大国博弈,建议其以国家利益为重主动终止交易 [1][4][6] 分组1:港口交易影响 - 长和公布与美企贝莱德财团的43处港口交易后旗下各大集团股价暴跌,3月29日长实集团股价大跌6.98%,和黄医药暴跌7.95%,过去11个交易日长和累计跌幅超16%,市值蒸发323.6亿港元,长和系四大集团身价缩水781亿港元以上 [1] - 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下调长和评级,理由是“政治风险溢价正在飙升” [1] 分组2:公司回应与市场猜测 - 3月31日长和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董事会还未决定是否出售电讯业务,市场因长和亏损猜测其要进行资产重构、电讯业务可能拆分上市,公司急忙回应规避风险,对港口交易绝口不提 [3] - 李嘉诚回应港口交易批评声浪称“自己没有从政府得到丝毫特殊的权利”,言外之意是“不欠国家的”,表示港口交易是商业行为且势在必行 [4] 分组3:各方态度 - 港府多次约见长和实业有关代表商谈港口交易合理解决方案,港澳办多次转发《大公报》檄文,商务部专家、政界人士批判李嘉诚“在商不言强”,强调“商人无祖国是谬论” [4] - 美方发言人表态希望美企与长和达成交易以削弱中国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中国外交部强调坚决反对利用经济胁迫等手段损害他国正当权益的行为 [6] 分组4:交易前景与建议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港口交易进行审查,若构成反垄断或被叫停,李嘉诚无法套现190亿美元离场,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 [1] - 长和这桩交易已被大国博弈排除在外,若国家叫停,李嘉诚将损失数百亿港元及个人口碑形象,建议其在有关部门作出调查结论前以国家利益为重主动终止交易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