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垄断审查
icon
搜索文档
积极落实元首通话共识,充分发挥磋商机制作用,中美马德里会谈达成框架共识
环球时报· 2025-09-17 07:00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萧达 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王逸】当地时间9月14日至15 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以及贸易代表格里 尔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谈。双方以两国元首通话重要共识为引领,就双方关注的经贸问题进行了坦 诚、深入、富有建设性的沟通,就以合作方式妥善解决TikTok相关问题、减少投资障碍、促进有关经贸 合作等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双方将就相关成果文件进行磋商,并履行各自国内批准程序。在会谈结束 后中方代表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表示:"中方之所以 同意与美方达成相关共识,是因为我们经过评估判断,这种共识符合双方的利益。"与此同时,许多国 际媒体注意到,在中方表态中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中方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将坚决 维护国家利益和海外中资企业的合法权益。多名中国学者16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 球渴望确定性和稳定性的时刻,中美马德里会谈达成基本框架共识,不仅将促进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 定、可持续发展,也向全世界发出了积极信号,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 " 坦诚、深入、建 ...
美股异动丨英伟达盘前跳水跌超2%,遭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决定实施进一步调查
格隆汇· 2025-09-15 19:39
英伟达(NVDA.US)盘前跳水跌超2%,报173.9美元。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消息,近日,经初步调 查,英伟达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和《市场监管总局关于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英伟达公 司收购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反垄断审查决定的公告》,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决定对其实施进一步调 查。 ...
英伟达收购迈络思一案 市场监管总局决定实施进一步调查
南方都市报· 2025-09-15 17:27
彼时市场监管总局评估认为,此项经营者集中对全球和中国GPU加速器、专用网络互联设备和高速以太网适配器市场,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 果。 据南都此前报道,2024年12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英伟达公司开展立案调查。 英伟达于1998年在美国设立,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主要从事图形处理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被收购方迈络思,于1999年在以色列设立,在美 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主要从事网络互联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19年3月10日,交易各方签署协议,英伟达拟收购迈络思全部股份。集中完成后,迈络思成为英伟达的全资子公司。 南都讯记者黄莉玲李玲根据9月1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消息,经初步调查,英伟达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和《市场监管总局关于附加限制性 条件批准英伟达公司收购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反垄断审查决定的公告》,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决定对其实施进一步调查。 根据申报方提交的附加限制性条件承诺方案,市场监管总局要求英伟达、迈络思和集中后实体履行如下义务: (一)向中国市场销售英伟达GPU加速器与迈络思高速网络互联设备时,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进行搭售,或者附加任何其他不合理的交 ...
海南机场股价微跌0.77% 反垄断审查通过助力收购美兰空港
金融界· 2025-08-08 01:39
股价表现 - 8月7日股价报3.85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03元,跌幅0.77% [1] - 当日成交量为117.2万手,成交金额达4.5亿元 [1] - 盘中最高触及3.89元,最低下探至3.82元,振幅1.8%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9亿元,归母净利润1亿元 [1] - 主营业务涵盖机场运营管理、航空地面服务、商业零售等多个领域 [1] 资本运作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公司收购海南美兰国际空港股份有限公司2.38亿股内资股,交易总价23.39亿元 [1] - 成功发行5亿元公司债券,票面利率2.25%,期限5年 [1] 资金流向 - 8月7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39亿元,占流通市值的0.4%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2.51亿元,占流通市值的0.71% [1]
李嘉诚服软了,主动邀请大陆介入,巴拿马运河港口中美联合收购?
搜狐财经· 2025-08-02 18:56
交易背景 - 长江和记实业计划出售旗下43个海外港口,分布于欧洲、中东、东南亚,最敏感的是巴拿马运河的两个码头 [3] - 交易买方最初由美国贝莱德和瑞士-意大利航运巨头MSC牵头的财团组成 [3] - 巴拿马运河港口是全球最敏感的战略资产之一,控制这些港口等于掌握全球航运咽喉 [3] 交易转折点 - 中国政府明确反对将巴拿马运河港口交由美资主导,要求交易不得绕开中国反垄断审查 [7] - 长江和记宣布延长与贝莱德财团的谈判窗口期,同时决定邀请中国大陆主要战略投资者加入财团 [9] - 中国大陆投资者基本确认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中远集团) [9] 交易各方立场 - 李嘉诚最初试图保持"中立"甚至"脱钩",但最终必须面对中国监管的现实 [12] - 长和系在中国内地有大量业务,坚持只卖给美国人将面临全面封杀风险 [12] - 港口业务高度依赖中国出口,交易必须考虑中方战略利益 [12] - 最终方案为三方妥协:贝莱德和MSC仍为大股东,中远集团入局共管 [14] 战略意义 - 交易涉及全球航运咽喉要道控制权,具有重大地缘政治意义 [3] - 美国曾试图"收回"巴拿马运河,但最终必须接受中国国企共管 [14] - 交易结果体现中美在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博弈平衡 [14]
博弈145天后,李嘉诚态度转变,长和突发公告,与贝莱德谈判终止
搜狐财经· 2025-07-31 22:48
交易背景与进展 - 长江和记实业结束与贝莱德财团145天独家谈判期 拟邀请中国内地重要战略投资者共同接手其全球港口资产 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1] - 该战略调整被视为对监管压力的直接回应[1] 监管态度与中方立场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警告交易各方不得规避反垄断审查 未获批准前不得实施集中[3] - 外交部两度表态 7月28日强调"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7月18日已表明"反对经济胁迫和霸凌行为"[3] - 中方警告已产生效果 央企中远集团正寻求加入财团并要求获得平等股东身份[3] 中远集团战略诉求 - 要求在对中国船只调度、费率和安全审查的决策中拥有"一票否决权"[3] - 主张数据访问权和超额利润分配权[3] - 核心诉求直指航运命脉安全 可反制"咽喉锁喉"风险 巴拿马运河是中国连接美洲东海岸的必经之路[5] 地缘政治风险考量 - 巴拿马运河承担全球6%海运贸易量 美国多次以"国家安全"为由施压巴拿马政府甚至威胁武力接管[5] - 若交易完全由美资主导 长和可能面临中美双重制裁风险[5] - 引入中资可向中美双方展示"中立性"以换取操作空间[5] 商业利益与资产保全 - 长和在内地资产规模达300亿港元 占全球资产25%[5] - 若执意推进原交易 其在华能源、地产项目可能遭遇系统性限制[5] - 美资财团默许中资加入是为避免交易彻底流产 交易需通过全球12个司法管辖区反垄断审查[7] 战略价值与行业影响 - 中资在关键节点享否决权可削弱美方"供应链脱钩"执行力 为自身长远发展留出缓冲带[7] - 贝莱德仍可通过港口智能管理系统和物流网络获取长期收益 核心目标仍是全球基础设施布局[7] - 该交易将商业交易转化为战略安全支点 涉及全球航运关键节点控制权[7]
博弈145天后,李嘉诚态度转变,长和邀请“国家队”进场,承诺未获批绝对不卖
搜狐财经· 2025-07-29 09:58
长和港口资产交易战略调整 - 长和经过145天谈判后决定将全球港口资产出售给中资企业 这一决策标志着李嘉诚职业生涯的战略调整 也是中国国家经济实力在全球资本市场的体现 [1] - 交易最初计划出售给贝莱德等外资财团 但中方通过反垄断审查等法律手段施压 最终促成中资企业加入 [3] - 引入中远集团作为平等股东 赋予其关键决策权和否决权 既保障商业利益 也强化国家安全防线 [4] 巴拿马运河控制权的国际博弈 - 巴拿马运河作为全球海运枢纽 其控制权涉及国家安全 美国多次以"国家安全"为由施压 试图遏制中国影响力扩张 [3] - 长和评估中美双重压力风险后 选择与中资合作规避潜在制裁 同时平衡国际投资者关系 [4] - 特朗普政府曾主张收回巴拿马运河 但面临中资企业的坚决反击 未来国际关系影响值得关注 [7] 交易各方的战略考量 - 贝莱德财团妥协允许中资参与 以降低12个司法管辖区反垄断审查的政治阻力 维持全球基础设施布局目标 [6] - 中远集团通过获得否决权 确保中国能源和粮食运输安全 应对美国"咽喉锁喉"威胁 [4] - 李嘉诚通过风险对冲策略 在维护国家利益与商业利益间取得平衡 保持国际市场独立性 [6] 中国经济政策导向的体现 - 交易转折反映中国对核心利益的坚决捍卫 外资需适应"国家利益优先"的新常态 [9] - 外交部明确表态维护主权和安全 显示中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自信与韧性 [6] - 案例预示只有与国家战略协同的资本 才能在全球经济动荡中获得发展空间 [9]
李嘉诚卖港口最新进展
盐财经· 2025-07-28 17:36
长和港口转让交易进展 - 长和与财团的独家商期已届满 但仍在讨论邀请中国内地主要策略投资者加入财团[2] - 为获得监管批准 财团成员和交易架构需变更 公司预留充分时间达成新安排[3] - 公司强调在未获所有相关监管批准前不会进行任何交易[4] 交易背景与细节 - 长和拟向贝莱德牵头的财团转让23国43个港口 总价值228亿美元[7] - 交易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港口资产[7] 社会舆论与政府反应 - 网友批评交易"漠视国家利益" 港澳办转载《大公报》评论文章《莫天真 勿糊涂》[8][9] -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质疑"商人无祖国"观点 暗示交易涉及国家利益[9] - 外交部回应称反对经济胁迫行为 但未直接证实调查传闻[9] 监管审查情况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表示将依法审查该交易 保护市场公平竞争[11] - 反垄断二司负责审查经营者集中行为 包括数字经济领域交易[11] 公司最新声明 - 长和强调交易将严格合法合规 完成需满足多项条件包括监管部门批准[13] - 原定股东会说明计划推迟 但公司主动回应股东和媒体关切[13]
李嘉诚,港口交易重大调整!公司宣布:将邀请中国内地投资者加入财团
新浪财经· 2025-07-28 16:59
长和港口转让交易进展 - 长和与财团的独家商期已届满 但仍在讨论邀请中国内地主要策略投资者加入财团[1] - 为获得监管批准 财团成员及交易架构需变更 公司预留充分时间达成新安排[1] - 公司强调在未获所有监管批准前不会进行任何交易[1] 交易背景信息 - 3月4日长和公告拟向贝莱德财团转让23国43个港口 含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 总价值228亿美元[3] 舆论与监管动态 - 3月中国港澳办转载评论文章 质疑交易"漠视国家利益" 引发网友强烈批评[4] - 3月17日梁振英发文暗指香港商人需重视国家利益[4] - 3月18日外交部回应称反对经济胁迫行为 但未直接证实调查传闻[4] - 3月28日市场监管总局回应将依法审查交易 保护市场公平竞争[5] 公司最新声明 - 5月12日长和公告强调交易需满足法律监管批准等条件 绝不可能违规进行[7]
李嘉诚,重大突发!
券商中国· 2025-07-28 09:30
港口出售交易调整 - 长和与财团的独家磋商期已届满 但仍继续讨论 拟邀请中国内地主要策略投资者加入财团 [2] - 为使交易获得监管批准 财团成员及交易架构将进行变更 公司预留充分时间达成新安排 [4] - 公司强调在未获所有相关监管批准前不会进行任何交易 [5] 交易背景与市场反应 - 3月4日长和公告拟向贝莱德牵头的财团出售23国43个港口 总价值228亿美元 [8] - 近期长和股价持续走强 7月28日涨0.94%至53.95港元/股 较4月低点累计涨幅达49% [7] 监管审查动态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二司表示将依法审查该交易 保护市场公平竞争 [11] - 外交部多次回应称将依法维护公共利益 反对经济胁迫行为 [9][11] 公司声明与进展 - 5月12日长和声明交易必须合法合规 完成条件包括监管批准及股东同意等 [11] - 7月18日外交部回应若中远集团未参与交易可能被阻的传闻 称不掌握具体情况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