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香港中华煤气(00003)
icon
搜索文档
香港中华煤气:城燃业务稳健,绿色能源成为公司业务增长的新亮点
国元国际控股· 2024-08-19 14:51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具体的投资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华煤气(0003.HK)2024年中期业绩表现稳健,核心利润同比上升2%,尽管总营收同比减少5.76%,但股东应占税后溢利同比下跌16%主要受去年上海燃气一次性影响因素影响 [3] - 内地城市燃气业务稳健增长,销气价差提升0.05元/方至0.5元/方,燃气销售量和客户数量均有所增加 [4] - 全年现金流入预计约90亿港元,足以支撑资本开支、派息和利息支出,公司着重控制资本开支,不会通过增加负债去提高派息 [5] - 绿色能源成为公司业务增长的新亮点,公司致力于推动氢能、可持续航空燃料和绿色甲醇市场的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的绿色甲醇生产厂产能预计未来数年可增至每年12万吨 [6] 主要财务指标 - 营业总收入:2023年为56,971百万港元,2024H1为27,49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率为-7%和-1.15% [2] - 归母净利润:2023年为6,070百万港元,2024H1为3,040百万港元,同比增长率为16%和63.2% [2] - EPS:2023年为0.33港元,2024H1为0.163港元 [2] - 每股股息:2023年为0.35港元,2024H1为0.12港元 [2] - 盈利派息比率:2023年为93%,2024H1为74% [2]
香港中华煤气(00003)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16 16:31
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业务核心利润为港币31.86亿元,同比增长2%[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额为274.962亿港元,同比下降5.8%[1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35.614亿港元,同比下降17.6%[1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16.3港仙,同比下降16%[1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17.75亿港元,同比下降11.3%[1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591.54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1.1%[20] - 2024年上半年统筹气量总计19亿立方米[9] - 2024年上半年城市燃气平均价差为人民币0.5元/立方米,较2023年同期增加人民币0.05元/立方米[9] - 水务及环卫业务售水量和污水处理量分别增加1.4%和5.9%,垃圾处理量增加13.7%[9] - 可再生能源业务上半年核心利润大幅上升57.5%至港币7亿零7百万元,整体营业额上升6.3%至港币105亿零1百万元[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港华智慧能源累计签约3.3吉瓦,并网2.1吉瓦[1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额为274.962亿港元,同比下降5.8%[1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35.614亿港元,同比下降17.6%[1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16.3港仙,同比下降16%[1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17.75亿港元,同比下降11.3%[1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591.54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1.1%[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燃气销售(已计燃料调整费)为港币21,296.3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1.8%[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可再生能源业务收入为港币754.8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70.3%[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地区燃气、水务、可再生能源及有关业务收入为港币5,470.9百万元[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内地燃气、水务、可再生能源及有关业务收入为港币20,518.7百万元[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绿色能源业务收入为港币348.3百万元[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为港币4,574.2百万元[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內溢利为港币3,561.4百万元[3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总营业额为291.78亿港币,同比增长约4.6%[3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56.87亿港币,同比增长约18.8%[3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43.19亿港币,同比增长约15.6%[38]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总资产为1602.45亿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19.78亿港币有所减少[3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香港外部客户带来的营业额为61.71亿港币,同比下降约3.5%[4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及其他地区外部客户带来的营业额为213.25亿港币,同比下降约6.4%[4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营业支出为231.61亿港币,同比下降约5.2%[4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净额为3.62亿港币,较2023年同期的12.69亿港币大幅减少[41] - 公司税项支出减少,2024年上半年税项为港币10.13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港币3.55亿元[43]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港币30.40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港币5.74亿元[46]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减少,2024年6月30日为港币102.4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港币3.2亿元[48] - 公司贸易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显示,0至30日账龄的应收账款减少,2024年6月30日为港币34.11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港币4.69亿元[50]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减少,2024年6月30日为港币47.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港币0.66亿元[51]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净流动借贷为港币134.73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港币98.73亿元增加[54]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长期借贷为港币379.92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港币388.58亿元减少[54]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可动用银行融资额为港币218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港币253亿元减少[54]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借貸總額為港幣600.84億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港幣577.69億元增加[56]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资本负债率为43%,较2023年12月31日的41%增加[57]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港华智慧能源已发行中期票據面值總金額達人民幣20億元,平均年息4.2%,平均年期4年[55]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熊貓債券賬面值為港幣5.38億元[55]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港华智慧能源可持續發展債券已發行面值為2億美元[55]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港华智慧能源可換股債券賬面值為港幣18.43億元[56]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港华智慧能源可持續發展債券已發行面值為2億美元[55] 业务增长 - 内地城市燃气销售量增长7%至186亿立方米[2] - 港华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可再生能源业务净利润大幅跃升至港币1.64亿元[2] - 内地城市燃气客户数目增加至逾4,139万户,同比增长7.3%[8] - 本港客户数目增加至约203万户,较2023年底增加7,678户[7] - 公司聚焦开发工业优质客户,上半年工业用气量增长3%[8] - 公司拥有超过4,100万内地家庭用户和200万香港家庭用户[11] - 公司预计2024年下半年内地城市燃气及天然气业务将持续增长[15] 股息与分红 - 公司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港币12仙[2] - 公司拟派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港币12仙,总金额为港币22.39亿元[45] 香港业务 - 本港燃气销售量基本持平为14,932百万兆焦耳[4] - 公司于将军澳堆填区开展全港首个“绿氢”试验项目,预计2025年投产,每天可生产约330公斤氢气[7] - 公司于2024年8月1日上调煤气收费4.8%[7] - 公司预计2024年香港燃气销售将保持平稳[15] - 公司计划将堆填区沼气转化为绿氢,并扩大生产设施,以加速香港的低碳转型[15] 可再生能源与绿色项目 - 绿色甲醇生产厂预计未来数年产能增至每年12万吨[12] - 怡斯萊(EcoCeres, Inc.)成功提高SAF的产能与产出占比[12] - 公司在SAF及绿色甲醇项目上已取得进展,未来计划进一步扩大产能[16] 社会责任与社区服务 - 煤气溫馨義工隊服务总时数超过100万小时,受惠人次超过850万[14] - 煤氣綠火焰能源科學家培育計劃共有逾20间小学和3,000位学生参加[14]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总额为438.26亿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413.77亿港币有所增加[2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负债总额为479.38亿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488.65亿港币有所减少[2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股东资金为572.69亿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598.53亿港币有所减少[2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净负债约为182亿港币,其中包括须于一年内偿还的借贷约221亿港币[22] - 公司于2024年6月与银行就两项总额为40亿人民币的银行授信进行续约,相关未偿还金额约33亿港币[22]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可赎回永续证券为0,而2023年12月31日为23.44亿港币[21]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衍生金融工具负债为86.2百万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2.1百万港币有所减少[21]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递延税项负债为67.43亿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69.24亿港币有所减少[21]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合資企業貸款及其他應付賬款为316.2百万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629.7百万港币有所减少[21]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非控股股東貸款及其他應付賬款为75.9百万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85.9百万港币有所减少[2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借贷为220.915亿港币,较未应用2020年及2022年修订本时减少了18.432亿港币[2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负债借贷为379.921亿港币,较未应用2020年及2022年修订本时增加了18.432亿港币[28]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流动负债借贷为147.094亿港币,重分类后为165.672亿港币[28]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非流动负债借贷为407.159亿港币,重分类后为388.581亿港币[28] - 公司截至2023年1月1日的流动负债借贷为196.809亿港币,重分类后为215.358亿港币[28] - 公司截至2023年1月1日的非流动负债借贷为396.231亿港币,重分类后为377.682亿港币[2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财务资产总额为480.11亿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500.68亿港币有所减少[30]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财务负债总额为18.16亿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20.84亿港币有所减少[30]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债务证券财务资产为27.5亿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26.31亿港币有所增加[30]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股本投资财务资产为274.28亿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281.82亿港币有所减少[30] - 公司持有的非上市股本投资公平值为港币7亿元[31] - 可换股债券的嵌入式衍生工具部分公平值为港币27,200,000元,股票价格预期波動性为39.5%[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第三级工具的财务资产期末余额为港币678.8百万元,财务负债期末余额为港币27.2百万元[33]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总资产为1602.45亿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19.78亿港币有所减少[39] - 公司2024年6月30日香港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60.78亿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359.81亿港币略有增加[40] - 公司2024年6月30日中国内地及其他地区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946.64亿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957.49亿港币有所减少[40] 业务重组与资产减值 - 公司进行业务重組,出售EcoCeres, Inc.部分股权,产生净收益约港币47亿元[42] - 业务重組导致多项资产减值,包括化工生产项目、汽车加气站及数据中心,分别减值港币7.32亿元、1.23亿元及2.94亿元[42] - 公司达成出售物流及煤炭投资协议,重新计量亏损港币6.59亿元[42] - 公司出售非上市股本权益投资,产生财务资产及衍生金融工具变现亏损港币17.58亿元,并确认应收贷款及预付款项减值损失港币8.59亿元[42]
香港中华煤气:公司未来发展战略明确,绿色能源转型实现突破
海通国际· 2024-07-26 08:01
公司投资评级和核心观点 - 香港中华煤气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为6.39港元 [3] -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明确,业务转型与市场扩张并行推进 [6][12] - 绿色能源转型实现突破,环保燃料市场布局取得初步成果 [5][9] - 财务表现稳健,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4][10] - 资本支出聚焦再生能源,投资策略体现长远发展考量 [5][11] 业务增长与市场扩展 - 公司在综合能源业务上实现稳步增长,内地城燃业务同比增长8% [4] - 公司在内地燃气项目和用户数均实现大幅增加,得益于公司在华东等区域的深耕和服务质量提升 [4] - 水务业务稳定增长,环境业务创新尝试拓宽了公司的业务范围和盈利模式 [4] 绿色能源转型 - 公司在EcoCeres业务重组后,成功开发并生产了SAF和HVO等环保燃料 [5][9] - 公司在内蒙古甲醇厂升级改造,利用废旧轮胎生产绿甲醇,获得ISCC认证 [5][9] - 公司在绿色能源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力得到体现 [5][9] 财务表现 - 公司通过提高经营效率,实现了核心利润和归母净利润的双位数增长 [4][10] - 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总资产、净资产和现金储备充足,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4][10] 投资策略 - 公司资本支出主要用于再生能源业务,特别是光伏项目投资 [5][11] - 公司未来5年计划减少100亿港元债务,持续优化资产结构和提高资本效率 [5][11]
香港中华煤气(00003)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3 16:39
公司业绩 - 公司2023年營業額为56,971百万港元,较2022年下降7%[14] - 公司2023年股东应占溢利为6,070百万港元,较2022年增长16%[14]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2.5港仙,较2022年增长16%[14] - 公司2023年每股攤薄盈利为31.6港仙,较2022年增长20%[14] - 公司2023年每股股息为35.0港仙,与2022年持平[14] - 公司2023年股东资金每股为3.21港元,较2022年下降2%[14] - 公司2023年股东数目为13,177,较2022年减少2%[14] - 公司五年内煤气销售量稳步增长,2023年达到30,000百万兆焦耳[15] - 公司五年内股东应占溢利稳步增长,2023年达到8,000百万港元[15] - 公司2023年營業額为56971.1百萬港元,較2022年下降6.6%[153] - 2023年除稅前溢利為9174.4百萬港元,較2022年增長12.1%[153] - 2023年股東應佔溢利為6070.1百萬港元,較2022年增長15.6%[153] - 公司于12月31日客户数目达到了2,019,656,较前一年增长了2.1%[154] - 燃气销售量为27,125百万兆焦耳,较前一年略有下降[154] - 公司營業額在2023年达到了56,971.1港币百万元,较前一年有所增长[154] - 公司除税前溢利为9,174.4港币百万元,较前一年略有下降[154]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6,070.1港币百万元,较前一年有所增长[154] - 公司资产净额为71,018.7港币百万元,较前一年有所增长[154] - 公司每股盈利为0.33港元,较前一年有所增长[154] 可持续发展 - 公司在可再生能源项目、氢能业务和可持续航空燃料领域取得了进展,包括354个可再生能源项目、氢燃料巴士应用、全球最大SAF生产商之一等[9] - 公司在ESG方面取得了积极成绩,包括明晟ESG评级、Sustainalytics ESG风险评级、碳中和承诺等[8] - 公司推动ESG倡议,成立ESG委员会监督管理工作,推出ESG节目、活动和科学家培育计划[10] - 公司在环保方面承诺碳中和,通过能源转型和创新实现碳中和目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引入零碳燃料等[10] - 集团致力于2050年或之前实现碳中和,推动ESG表现提升[25] - 集团预计2024年可再生能源项目将延续良好发展趋势[31] - 公司关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议题,将其纳入核心业务策略[105] - 集团致力于实现碳中和,保护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积极应对气候变化[106] - 集团承诺在2025年或以前实现两个目标: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10%,并每年减少1,000万吨温室气体排放[107] 技术创新 - 公司推出了港华智慧运行平台(TOP),用于检测、预防和减少甲烷泄漏,以确保管道安全[112] - 公司成立了可持续绿色能源办公室,致力于研究绿色能源业务、建立政商关系和拓展商机,为客户制定绿色能源解决方案[59] - 公司在2023年成功运用水平定向钻孔技术,在大欖涌水渠铺设管道,连接荃灣与屯門之间的中压管网,提高供气可靠性,覆盖区内超过2万个客户[69] - 集团在广州市建设了大型钢厂光伏电站,预计每年可提供3,000万度绿电[87] - 集团在深圳市启用了公共机构虚拟电厂,具有3.6兆瓦负荷和300千瓦实时调节能力[88] - 集团与腾讯云合作打造了智慧能源生态平台,推动水务及环保业务表现稳健[89] - 集团在内地设立了能源研究院,专注于氢能、储能、可再生能源等五大研发领域[90] 社会责任 - 公司与持份者合作开发创新、可持续和可负担的产品,重点关注社区康健服务、环境保护和青少年发展[114] - 公司在社区活动中表现突出,例如举办了“万粽同心为公益”活动,创下健力士世界纪录“线上线下最多人齐包粽”[115] - 公司与The Project Futurus合作举办了“流动五感大茶楼”活动,为长者提供传统的饮茶体验[116] - 公司推出了CulinArt 1862的运营模式,展示企业如何对环境和社区产生正面影响[117] - 公司与黑暗中对话(香港)基金会合作推动客户参与平等、共融和多元,举办“暗中烘焙”活动[119] - 公司与社福机构合作,承诺捐赠一万部智能控制器和智能煤气表给有需要家庭,以提升家居安全[121] - 公司与B.Duck小黄鸭合办了“煤气绿火焰未来实验室”,推广绿色能源,吸引了逾万人次参与[121] - 公司全力支持“共创明‘Teen’计划”,通过“煤气绿色之
不断开拓新能源业务,主营业务稳中有进
海通国际· 2024-04-10 00:00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燃气销售及相关服务,2023年燃气销售额达425.18亿港元,占总营业额比例为74.63%[2] - 公司业务重心逐渐转向内地市场,近年内地业务收入占比维持在75%左右,2023年内地及其他区域销售收入为449.82亿港元,占总营业额比例为78.95%[3][4] 财务表现 - 公司近年总营收CAGR为7.83%,2022年、2023年总营收分别为609.53亿港元、569.71亿港元,同比分别+13.80%、-6.53%[18] - 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60.70亿港元,同比增长15.66%[20] - 公司每股派息保持稳定,派息比例从77.00%上升至92.86%[22] 用户数据 - 公司预计2024年新增用户数目将保持稳定增速[24] 市场展望 - 各地股票的基准指数包括:日本 – TOPIX, 韩国 – KOSPI, 台湾 – TAIEX, 印度 – Nifty100, 美国 – SP500; 对于其他所有中国概念股 – MSCI China[47] - 海通国际股票研究评级分布显示,优于大市的占比为89.4%,中性为9.6%,弱于大市为1.0%[48] - 买入评级对应未来12-18个月内预期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10%以上,中性评级对应预期变化不大,卖出评级对应预期跌幅在10%以上[49] - 海通国际的评级分布中,买入、中性和卖出分别对应当前的优于大市、中性和落后大市评级[51]
香港中华煤气(0000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0 16:31
公司业绩 - 集团2023年全年燃气销售量为27,125百万兆焦耳,较上年度略微下降1%[1] - 内地城市燃气销售量较上年度上升8%,燃气客户增长7.8%[2] - 集团本年度股东应占税后溢利为港币60亿7千万元,较上年度增加港币8亿2千2百万元,增长16%[3] - 公司全年股东应占税后溢利为港币60亿7千万元,较上年增加港币8亿2千2百万元,增长16%[8] - 公司全年股东应占税后溢利为港币55亿7千万元,较上年增加港币2亿6千万元,增长5%[8] 股息分派 - 集团拟派末期股息每股港币23仙,全年股息将维持每股港币35仙[4] - 公司建议分派每股港币23仙末期股息予于2024年6月13日名列在公司股东名册的股东,全年共派股息每股港币35仙[9] 业务拓展 - 公司本年度投资约港币102亿元于生产设施、管道、厂房和其他固定资产,以拓展及配合本港和内地各项现有及新增业务的持续发展[8] - 集团2023年总售气量约为347亿立方米,较上年度增长8%[13] - 集团燃气客户增加至约4019万户,增长7.8%[13] 可再生能源业务 - 公司可再生能源业务取得佳绩,实现盈利,截至2023年底,集团已取得354个可再生能源项目,较之前一年增加171个,分布式光伏新增签约1.6吉瓦,新增并网1.2吉瓦[15] - 港华智慧能源累计拥有536个项目,包括城市燃气和可再生能源项目等,较上年度增加173个项目,股东应占溢利为港币15亿7500万元,较上年度大幅上升63.2%[15] 可持续发展 - 集团连续13年入选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评级由"AA"调升至"AA+"[18] - 集团制定了香港燃气的减碳策略,目标在2035年前将燃气使用的总碳强度降低36%[18] - 集团将在2023年起将"内部碳定价"和"ESG尽职审查"融入投资决策过程[18] 财务状况 - 集团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營業額为 56,971.1 百萬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3] - 集团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除税前溢利为 9,174.4 百萬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 - 集团每股盈利(基本,港仙计)为 32.5,较去年同期增长[23] - 集团每股盈利(摊薄,港仙计)为 31.6,较去年同期增长[23]
香港中华煤气(00003)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30 16:47
未经审计税后溢利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的未经审计税后溢利为港币36亿14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港币2亿3700万元,增长7%[4] 销售量 - 本港燃气业务上半年销售量为14,966百万兆焦耳,较去年同期微升0.6%[7] - 内地城市燃气销售量为17,454百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8.6%[5] 气源业务 - 公司在气源业务方面加快推进气源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新投产两口气井和建设储气能力接近4亿立方米的地下储气库[12] 碳中和目标 - 集团在2020年9月提出了"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已累计发展逾300个能源服务项目,将带动燃气与能源销售协同增长[13] 环保与可再生能源 - 集团已在多个省内城市与政府公共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14] - 集团在可再生能源业务方面深耕多年,致力协助内地工业园区和工商业客户实现零碳目标[16] - 集团新興環保能源业务在内蒙古自治区取得国际认可的可持续体系认证,满足新兴环保燃料市场需求[21] 智慧生活服务 - 集团延伸业务以"名气家"为品牌主体,聚焦智慧厨房场景,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推动集团业绩增长[18] - 名气家智慧生活服务云平台(TLC)会员总数累计达到1619万人,上半年处理燃气业务约1614万笔,同比增长17%[19] 业务展望 - 预计2023年业务展望:零售市道复苏,燃气销售量增长[35] 财务状况 - 公司资产净额为71,618.9港币百万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44] - 公司營業活動所得淨現金为5,215.9港币百万元,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45]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约为港币7,000,000,000元,主要由于短期借款的运用[49] 股息与股权 - 公司宣布派发本年度中期股息每股港币12仙[34] - 公司通过全资附属公司发行新永续资本证券进行现金集资,发行金额为3亿美元,用于再融资[105] 财务风险管理 - 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涉及市场风险、信贷风险和流动资金风险[55] 股份情况 - 公司股本在2023年6月30日为5,474.7百万港币,与去年同期持平[104] - 公司主要股东及其他人士持有的股份及相对应的百分比[148]
香港中华煤气(00003)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15 16:31
燃气销售情况 - 香港燃气销售量稳定,本港燃气销售量为14,966百万兆焦耳,较去年同期微升0.6%[1] - 内地城市燃气销售量约为175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上升近9%[1] - 本港燃气销售量为14,966百万兆焦耳,较去年同期微升0.6%,而爐具销售量则较去年同期上升4.2%[4] - 期内集团公用事业业务总售气量约为175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上升8.7%[7] - 集团期内整体燃气销售量约82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9.1%[16] 可再生能源业务 - 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光伏业务推展顺利,已落实发展91个零碳智慧园区项目[1] - 集团在可再生能源业务方面深耕多年,致力于协助工业园区和工商业客户实现零碳目标,设立港华能源研究院进行清洁能源前沿技术研发和产业投资[11] - 集团新兴環保能源业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生产部分生物燃料和低碳化学品以满足市场需求,整个作业及管理流程已获得可持续体系认证[14] - 集团已在22个省级地区发展多个优质可再生能源项目,光伏装机容量累计签约逾2.20吉瓦[16] 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未经审计集团税后溢利为港币36亿1千4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2] - 集团上半年股东应占税后溢利为11亿1千5百万港元,同比增长约7.1%[16] - 公司期內溢利為4319.5百萬元,較去年同期4056.5百萬元有所增加[26] - 公司每股盈利(基本,港仙計)為19.4港仙,較去年同期17.8港仙有所增加[26] - 公司期內全面收益總額為1595.6百萬元,較去年同期778.0百萬元大幅增加[27]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資產淨額為71618.9百萬元,較去年同期75138.7百萬元略有下降[29] - 公司流動負債淨額約為7000000000港幣元,主要由短期借貸所致[31]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之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摘錄自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綜合財務報表[32] - 集团的财务风险管理涉及市场风险、信贷风险和流动资金风险[36] - 集团的金融工具按公允价值计量,分为第一级、第二级和第三级[38] 公司业务及资产情况 - 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分部资产总额为162,051.1百万港币,其中中国内地部分资产为98,337.4百万港币[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香港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5,649,100,000港币,中国内地及其他地区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91,275,400,000港币[61] - 公司暂停股份过户登记,需在8月29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相关文件[77] 资本运作及融资 - 集团于2021年6月更新中期票据发行计划,将可发行金额调高至50亿美元[8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发行了面值总额为249亿1500万港元的人民币、澳元、日元、美元及港元票据[80] - 集团于2019年2月再次发行了3亿美元的永续次级担保资本证券,有助于强化财务状况[83]
香港中华煤气(00003)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4 16:46
公司使命与价值观 - 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的使命是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潔淨的智慧能源,履行社会责任,确保业务持续增长,提高股东投资回报[3] 公司荣誉与奖项 - 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在2022年获得多个奖项和荣誉,包括职业安全健康大奖、ESG大奖、工业献爱心表扬计划等[5]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成绩 - 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在2022年取得了多个环境、社会及管治方面的成绩,包括ESG评级、气候变化评分等[7] 公司能源转型与创新项目 - 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在能源转型方面取得商机,包括零碳智慧工业园区、香港氢能业务、有机废物资源利用等项目[8] 公司活动与赛事 - 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在2022年举办了第二届TERA-Award智慧能源创新大赛,收到来自41个国家或地区的275份参赛作品[9] 公司ESG战略与承诺 - 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在2022年推出了新的ESG战略,涵盖了六大领域,包括心系社群、推动中和、绿创未来、平衡生态、韧性思维等[11] 公司财务业绩 - 公司營業額达到港幣60,953百萬元,较2021年增长14%[16] - 股东每股基本盈利为28.1港仙,较上一年增长4%[16] - 公司煤气销售量在过去五年稳步增长,2022年达到27,398百万兆焦耳[17]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持续增长,2022年达到5,248百万港元[17] 公司客户与合作项目 - 集团客户数目于2022年底达到1,995,082户,较2021年增长2%[16] - 集团在香港及内地共取得28个省级地区的合作项目[14] 公司发展与创新 - 集团将继续注入创新元素,以保护环境为基础,为未来发展提供更广阔前景[19] - 集团将加大创新科研力度,保持业务核心竞争力[51] 公司内部管理与治理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李家傑博士、李家誠博士、何漢明、馮孝忠、鄭慕智、李國寶[54][55][56][57][58] - 公司在内地业务中积极发展燃气+热能业务,为工业客户和绿色能源产品提供服务[92]
香港中华煤气(00003)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17 16:31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年度集团股东应占税后溢利为港币52.48亿元,较上年度增加港币2.31亿元,上升约5%,每股基本盈利为港币28.1仙[2][5] - 2022年营业额为609.534亿港元,较2021年的535.637亿港元增长13.8%[21][33][35][36] - 2022年年内溢利为63.244亿港元,较2021年的62.257亿港元增长1.6%[21][35][36]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28.1港仙,较2021年的26.9港仙增长4.5%[21] - 2022年全面收益总额为4.282亿港元,较2021年的83.207亿港元下降94.8%[22] - 2022年非流动资产为1397.583亿港元,较2021年的1438.795亿港元下降2.9%[23] - 2022年流动资产为287.11亿港元,较2021年的241.879亿港元增长18.7%[23] - 2022年流动负债为435.228亿港元,较2021年的385.337亿港元增长12.9%[23] - 2022年资产总额减流动负债为1249.465亿港元,较2021年的1295.337亿港元下降3.5%[23] - 2022年非流动负债为498.078亿港元,较2021年的476.949亿港元增长4.4%[24] - 2022年权益总额为751.387亿港元,较2021年的818.388亿港元下降8.2%[24] - 2022年财务资产总额为68.53亿港元,2021年为75.52亿港元[28] - 2022年财务负债总额为4.483亿港元,2021年为15.219亿港元[28] - 2022年按公平值列账及在损益账处理的债务证券财务资产为2.484亿港元,2021年为2.842亿港元[28] - 2022年按公平值列账及在损益账处理的股本投资财务资产为45.37亿港元,2021年为47.634亿港元[28] - 2022年衍生金融工具按公平值列账及在其他全面收益处理的财务资产为3.043亿港元,2021年为3.339亿港元[28] - 2022年按公平值列账及在其他全面收益处理的债务证券财务资产为0.871亿港元,2021年为1.392亿港元[28] - 2022年按公平值列账及在其他全面收益处理的股本投资财务资产为16.762亿港元,2021年为20.313亿港元[28] - 2022年其他应付账款衍生金融工具财务负债为2.943亿港元,2021年为13.679亿港元[28] - 2022年12月31日财务资产为39.793亿港元,2021年为39.605亿港元;财务负债2022年为3.547亿港元,2021年为9.306亿港元[32] - 2022年已调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120.464亿港元,2021年为127.024亿港元,同比下降5.2%[35][36] - 2022年除税前溢利为81.836亿港元,2021年为83.807亿港元,同比下降2.3%[35][36] - 2022年集团于香港之外部客户营业额为124.878亿港元,2021年为117.289亿港元,同比增长6.5%[38] - 2022年集团于中国内地及其他地区之外部客户营业额为484.656亿港元,2021年为418.348亿港元,同比增长16%[38] - 2022年分布在香港之非流动资产总额(除金融工具外)为356.365亿港元,2021年为350.938亿港元,同比增长1.6%[38] - 2022年分布在中国内地及其他地区之非流动资产总额(除金融工具外)为973.448亿港元,2021年为1012.358亿港元,同比下降3.8%[38] - 2022年已使用之库存及物料为393.089亿港元,2021年为325.918亿港元,同比增长20.6%[39] - 2022年其他收益净额为5.31亿港元,2021年为亏损15.633亿港元[40] - 2022年按16.5%拨取的香港利得税准备8.155亿港元,2021年为7.415亿港元;按其他司法权区当地税率拨取的所得税准备2022年为8.376亿港元,2021年为10.669亿港元[42] - 2022年和2021年已派中期股息均为每股普通股12仙,金额为22.392亿港元;拟派末期股息均为每股普通股23仙,金额为42.918亿港元[43]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根据股东应占溢利52.479亿港元及年内已发行加权平均股数186.598700098亿股计算,2021年股东应占溢利为50.17亿港元[44] - 2022年就每股基本盈利之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52.479亿港元,每股摊薄盈利之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49.043亿港元;2021年两者均为50.17亿港元[45] - 2022年贸易应收账款为44.356亿港元,2021年为42.118亿港元;预付款项2022年为21.736亿港元,2021年为17.834亿港元;其他应收账款2022年为40.536亿港元,2021年为31.537亿港元[46] - 2022年贸易应付账款为42.727亿港元,2021年为41.209亿港元;其他应付账款及应计费用2022年为56.004亿港元,2021年为53.689亿港元;合同负债2022年为85.831亿港元,2021年为88.948亿港元[48] - 2022年租赁负债1年内到期为1.542亿港元,超过1年到期为2.74亿港元;2022年租赁负债利息支出为1890万港元,2021年为1350万港元[5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净流动借贷为港币63.87亿元,2021年为港币76.2亿元;长期借贷为港币396.23亿元,2021年为港币368.56亿元[56] - 2022年12月31日可动用银行融资额为港币214亿元,2021年为港币209亿元[56]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总额为593.04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551.11亿港元[58] - 2022年12月31日可换股债券债务部分账面价值为18.55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9.57亿港元[58] - 2022年12月31日银行及其他贷款为118.6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95.22亿港元[58] - 2022年12月31日银行长期贷款为82.95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02.21亿港元[58] - 2022年12月31日享有一年以内还款期的循环信用额或定期贷款融资协议金额为134.44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21.12亿港元[58]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到期日情况:1年内到期占33%、1至2年内到期占13%、2至5年内到期占36%、超过5年到期占18%;2021年12月31日分别为33%、13%、33%、21%[58]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率为38%,2021年12月31日为35%[59]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证券投资为2.22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6亿港元[61] 集团投资与项目情况 - 集团本年度投资港币83.21亿元于生产设施、管道、厂房和其他固定资产[5] - 截至2022年底,集团已於28个省级地区取得合共624个项目,2021年底共514个[2][8] - 截至2022年底内地城市燃气项目总数达315个,较2021年底的303个增加12个;2022年总售气量约321亿立方米,较上年度增长约3%;燃气客户约3729万户,较上年度增长约6%[9] - 金坛区地下储气库新投产2口气井,运营气量提升至2.77亿立方米[9] - 曹妃甸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最终接卸能力可达每年2000万吨,预计2023年投运;四川省威远县页岩气液化工廠部分产能2023年竣工投产[9] - 集团水务板块售水量较上年度增长约3%,污水处理有约10%的增量;苏州工业园区城市有机废物利用项目累计处理有机废物约50万吨,生产2200万立方米生物天然气[10] - 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区废水处理项目2023年第三季度投产[10] - 截至2022年底在24个省级地区取得183个可再生能源项目[11] - 集团与IDG资本成立总规模达人民币百亿元的零碳科技投资基金[11] - 港华智慧能源2022年新增119个项目,其中111个可再生能源项目、7个管道燃气项目及1个其他项目,截至2022年底项目总数为363个[13] 本港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全年本港煤气销售量约为27,398百万兆焦耳,较上年度下降1% [6] - 2022年本港炉具销售量较上年度上升约4% [6] - 截至2022年底,本港客户数目为1,995,082户,较上年度增加30,145户,上升约2% [6] - 2022年底本港煤气业务雇员2110人,客户1995082户,整体生产效率为每名雇员服务946个客户,较上年度上升1.4%[52] - 2022年底本港业务雇员总数2352人,上年度为2442人,全年人力成本为港币12.57亿元,较上年度增加港币1000万元[52] 内地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自1994年起在内地建立庞大客户资源及业务网络,未来将以城市燃气为核心拓展业务[7] - 截至2022年底内地城市燃气项目总数达315个,较2021年底的303个增加12个;2022年总售气量约321亿立方米,较上年度增长约3%;燃气客户约3729万户,较上年度增长约6%[9] - 2022年底内地及境外业务雇员总数约53870人,较上年度增加约1010人[52] 港华智慧能源相关情况 - 2022年度港華智慧能源股东应占税后溢利为港币9亿6千5百万元,较上年度下降约23%;2022年12月底集团持有港华智慧能源约21亿6千3百万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66.36%[13] - 港华智慧能源2022年新增119个项目,其中111个可再生能源项目、7个管道燃气项目及1个其他项目,截至2022年底项目总数为363个[13] - 2022年11月30日,港华智慧能源已发行中期票据面值总额达人民币20亿元,平均年息4.2%,平均年期4年[5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港华智慧能源受托人以约2989.7万港元购入696.5万股港华智慧能源股份[63] - 港華智慧能源拟退出上海燃气25%股本权益投资,对应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33333333亿元,注资额为人民币47亿元[51] 股息分配情况 - 拟派末期股息每股港币23仙[2] - 2022年已派中期股息每股港幣12仙,建議末期股息每股港幣23仙,全年共派股息每股港幣35仙[17] - 預計2023年度全年每股股息不少於2022年度所派發的中期及末期股息[17] - 董事会建议派末期股息每股港币23仙,议案将在2023年6月7日股东大会提出,如通过股息单6月26日寄出[53]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情况 - 2022年公司及旗下港華智慧能源獲MSCI上調ESG評級至A級,連續12年入選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在多個BSI中名列第一[15] - 2022年ESG高峰論壇吸引線上線下逾5000人參與[15] - 公司訂下2025年中期目標,將營運過程温室氣體排放減少10%(與2020年相比減少14萬噸),每年為環境減少1000萬噸温室氣體排放[16] - 2022年港華智慧能源首度發行2億美元可持續發展掛鈎債券[16] 其他业务相关情况 - 2003年公司与澳洲天然气供应商签25年长约,将气价锁定在相当于油价每桶25美元水平,自2006年供氣以来为用户节省超港币200亿元燃料费[6] - 2022年2月公司4日为落馬洲河套区方舱医院接通全长1.5公里的煤气管线[6] - 名氣家智慧生活平台(TLC)已拥有约1500万会员[12] - 公司在香港供應的煤氣中约一半成份是氫氣,將善用3700公里地下管道供應氫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