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阿里健康(00241)
icon
搜索文档
智通港股空仓持单统计|7月11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11 18:32
未平仓空单比排名 - 药明康德(02359)未平仓空单比最高达22.57%,持仓量从8717.47万股增至8734.54万股 [1][2] - 宁德时代(03750)未平仓空单比17.76%,持仓量从2631.99万股增至2768.85万股 [1][2] - 中远海控(01919)未平仓空单比14.27%,持仓量从4.06亿股增至4.11亿股 [1][2] - 赣锋锂业(01772)未平仓空单比12.80%,持仓量从5001.51万股增至5166.20万股 [2] - 山东黄金(01787)未平仓空单比12.77%,持仓量从1.09亿股增至1.10亿股 [2] 未平仓空单比增幅最大股票 - 阿里健康(00241)空单比增幅最大达4.45%,从6.97%增至11.42%,持仓量从11.24亿股激增至18.42亿股 [1][2] - 中国联塑(02128)空单比增加2.54%,从0.61%增至3.15% [1][2] - 香港中旅(00308)空单比增加2.02%,从1.58%增至3.60% [1][2] - 巨子生物(02367)空单比增加1.57%,从3.87%增至5.44% [2] - 马鞍山钢铁股份(00323)空单比增加1.10%,从3.34%增至4.45% [2] 未平仓空单比降幅最大股票 - 远东宏信(03360)空单比降幅最大达1.62%,从4.43%降至2.82% [1][3] - 众安在线(06060)空单比下降1.55%,从7.43%降至5.88% [1][3] - 荣昌生物(09995)空单比下降1.32%,从5.98%降至4.66% [1][3] - 长飞光纤光缆(06869)空单比下降0.96%,从5.00%降至4.05% [3] - 顺丰控股(06936)空单比下降0.84%,从4.61%降至3.77% [3] 数据更新说明 - 香港证监会每7天披露一次未平仓空单数据 [4] - 数据通过人工智能运算生成,可能存在误差 [4]
阿里健康(00241)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10 16:36
公司基本信息 - 朱順炎自2024年9月1日起由執行董事調任為非執行董事[4][148][150] - 公司核數師為安永會計師事務所[4] - 公司註冊辦事處位於Bermuda的Victoria Place 5th Floor, 31 Victoria Street, Hamilton HM 10 [4] - 公司香港主要營業地點在香港銅鑼灣勿地臣街1號時代廣場1座26樓[4] - 公司中國主要營業地點在北京朝陽區望京東園四區9號樓綠地中心30層[4] - 公司主要股份過戶登記處(於百慕達)是Ocorian Management (Bermuda) Ltd. [6] - 公司股份過戶登記分處(於香港)是卓佳證券登記有限公司[6] - 公司主要往來銀行包括中信銀行(國際)有限公司等[6] - 公司網站是http://www.irasia.com/listco/hk/alihealth/ [6] 业务线表现 - 天貓健康投入數億級資金聚焦「新人群、新商家、新增長」佈局三大行業風口[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平台签约执业医师、药师及营养师等专业人才近24万名[1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小鹿中医汇聚注册中医师14万名,形成覆盖全国的137家调剂中心网络[17] - 2025年3月19日,多部门联合颁布药品追溯码相关通知,码上放心平台推进全价值链覆盖[20] - 公司在医药电商业务场景实现全链路AI赋能探索,提升多场景运营效率并实现GMV增量[21] - “柠檬宝宝关爱行动”带动特医奶粉“以需定供”,超700人次罕病患者家庭登记需求,收集30000余罐奶粉需求[25] - “助听行动”在25个社区为5011位老人提供听力检测服务[25] - “助盲体检”为10个城市的500名视障人士提供定制体检服务[25] - 阿里健康追溯码项目开通服务生产企业1500余家、经营企业近7100余家,发送电子药检报告850余万份[25] - 公司升级发布“1–5–100公益计划”,推出“阿里健康公益林”计划,员工每完成3小时志愿服务公司种一棵树[2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天猫健康平台在线主营商家数同比增长35%至4.83万个,在线SKUs同比增长超91%至1.33亿[34][4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在线自营店自营SKU同比增长33.6%至123万,慢病用户人均DOT时长同比增长9%[35] - 药品次日达水平保持高位,次日送货上门服务拓展至13个城市[35][45] - 截至报告期末,签约提供在线健康咨询服务的执业医师、执业药师和营养师合计近24万[35] - 医药电商平台业务中,天猫健康平台年度GMV及年度活跃用户持续提升,广告业务收入同比高速增长[34][40] - 在线自营店年度活跃消费者数与ARPU持续增长[45] - 公司积极运营天猫健康类目的广告业务,赋能商家,提升品牌商经营服务能力,收入同比高速增长[39] - 公司通过国补资金支持,以“立减直补”等模式降低消费门槛,满足用户换新需求[2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与集团签约提供在线健康咨询服务的执业医师、执业药师和营养师合计增长至近24万[4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小鹿中医注册中医师增长至14万人,调剂中心增长至137家[47] - 码上放心平台已为1500余家药品生产企业、上市许可持有人及7100余家流通企业提供服务,累计发送电子药检报告850余万份[50] - “助听行动2024”公益活动为全国25个社区的5011位老人提供听力检测服务[56] - 天猫健康“助盲体检”公益项目为超10个城市的500名视障人士提供定制体检服务[5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总收入为305.9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2%,净利润额为14.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2%,调整后净利润额为19.4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6%,调整后净利润率从5.3%提升至6.4%[34] - 2025年集团收入为305.98292亿元,较2024年的270.26555亿元增加13.2%[60] - 2025年集团毛利为74.32091亿元,较2024年的58.95321亿元增加26.1%[60] - 2025年集团毛利率为24.3%,2024年为21.8%[60] - 2025年集团年度利润为14.32014亿元,较2024年的8.83136亿元增加62.2%[60] - 报告期内,医药自营业务整体收入达261.2442亿元,同比增长10.0%[61] - 医药电商平台业务收入达35.88499亿元,同比增长54.0%[64] - 医疗健康及数字化服务业务收入为8.85373亿元,同比下降7.6%[65] - 集团毛利为74.32091亿元,较同期增加15.3677亿元或26.1%,毛利率为24.3%,较同期上升2.5个百分点[66] - 集团经调整利润净额为19.49673亿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增加5.11745亿元[79] - 2025年和2024年经调整后利润净额分别为19.49673亿元和14.37928亿元[8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履约支出为25.67707亿元,较同期增加1.54495亿元或6.4%,履约费用占医药自营业务收入比例为9.8%,较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69]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为22.58374亿元,较同期增加4.8181亿元或27.1%,占集团总收入比例从6.6%上升至7.4%[70] - 行政开支为4.07432亿元,较同期增加0.47452亿元或13.2%,占集团总收入比例1.3%,较去年同期保持相对稳定[71] - 产品开发支出为7.20053亿元,较同期增加0.14671亿元或2.1%,占集团总收入比例从2.6%下降至2.4%[72] - 其他收入及收益为6.63236亿元,较同期之6.74755亿元下降[73] - 其他开支及亏损为5.14521亿元,较同期之3.63644亿元增加[76] 股份奖励计划相关 - 2024年股份奖励计划获采纳后,2014年股份奖励计划终止,已授出未行使的认股权及受限制股份单位仍有效[102] - 2014年股份奖励计划于2024年8月30日终止,终止后不得进一步提供或授出股份奖励,但已授出未行使的仍有效[157] - 公司于2024年8月30日采纳2024年股份奖励计划,条款与2014年大致相似[157] - 本报告日期,2014年股份奖励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139,612,447股,占已发行普通股约0.87%[163] - 2024年股份奖励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不超采纳当日已发行股份的10%(即1,609,173,626股)[163] - 2024年股份奖励计划向服务供应商授出股份奖励可发行总数不超采纳当日已发行股份的1%(即160,917,362股)[163] - 本报告日期,2024年股份奖励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1,609,132,826股,占已发行普通股约9.98%[164] - 截至授出日期12个月内,每名合资格参与者获授股份奖励已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数上限不超授出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169][170] - 若进一步授出认股权超1%限额,需股东在股东大会单独批准,相关参与者及联系人须放弃投票[169][170] - 股份奖励归属期一般不少于12个月,特定情况除外[176] - 公司可要求承授人支付1.00港元作为授出股份奖励代价,不可退回[176] - 认股权行使价不得低于授出日期收市价、前五营业日平均收市价、股份面值三者最高者[179] - 2014年股份奖励计划于2024年8月30日终止,2024年股份奖励计划为期10年至2034年8月29日[180] - 2024年4月1日,2014年股份奖励计划下按计划授权限额和服务供应商分项限额可授出股份分别为1,340,537,307股和135,332,785股,占已发行股份约8.33%和0.84%[180] - 自采纳2024年股份奖励计划起,2014年股份奖励计划可供授出股份数目为零[180] - 2025年3月31日,2024年股份奖励计划下按计划授权限额和服务供应商分项限额可授出股份分别为1,601,341,326股和160,917,362股,占已发行股份约9.95%和1.00%[180] - 报告期内,2014年和2024年股份奖励计划下已授出认股权及受限制股份单位可发行股份数占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的0.53%[181] 管理层及人员相关 - 黃一緋自2024年11月起獲委任為「產學研1+計劃」督導委員會成員[150] - 邵蓉博士擔任獨立董事的上海益諾思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於2024年9月3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150] - 拟于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膺选连任之董事,公司可在一年内免付赔偿(法定赔偿除外)终止其服务合约[155] - 报告期内公司无向董事支付薪酬,董事可根据2014年和2024年股份奖励计划获授股份奖励[156] - 沈涤凡先生2024年6月14日获授195.92万股认股权,行使价3.720港元,2025年3月31日未行使认股权共466.145万股[184] - 沈涤凡先生2024年6月14日获授78.37万股受限制股份单位,2025年3月31日未行使受限制股份单位共142.075万股,已归属27.0225万股[184] - 屠燕武先生2024年6月14日获授69.66万股受限制股份单位,2025年3月31日未行使认股权共75.125万股,未行使受限制股份单位共83.67万股,已归属7.5125万股[184] - 朱顺炎先生2024年6月14日获授174.15万股认股权,行使价3.720港元,2025年3月31日未行使认股权共773.4125万股[184] - 朱顺炎先生2024年6月14日获授69.66万股受限制股份单位,2025年3月31日未行使受限制股份单位共158.5299万股,已归属33.1176万股[184] - 沈涤凡先生2021 - 2024年各年获授认股权对应行使价分别为18.212、4.920、5.160、3.720港元[184] - 屠燕武先生2020 - 2023年获授认股权行使价分别为19.940、18.212、4.920、5.160港元[184] - 朱顺炎先生2020 - 2024年各年获授认股权行使价分别为19.940、18.212、4.920、5.160、3.720港元[184] - 沈涤凡先生2021 - 2024年各年获授受限制股份单位归属期均为自授出日起计四年内[184] - 朱顺炎先生2020 - 2024年各年获授认股权行使期均为自授出日起计十年内[184] - 本集团五名最高薪雇员中的三名获授认股权1718250份,其中已行使304626份,尚未行使1413624份[188] - 本集团五名最高薪雇员中的三名获授受限制股份单位1142850份,已归属339825份,尚未归属6793925份[188] - 2024年6月14日授出受限制股份单位5990900份,归属期自授出日起计四年内[188] - 本集团雇员(含关联公司雇员)获授认股权总计数量众多,如2015 - 2023年期间有多笔不同数量的认股授权,其中2022年6月15日授出3857344份[188] - 本集团雇员获授受限制股份单位总计数量较多,如2020 - 2022年期间有多笔不同数量的授出,其中2021年6月15日授出5606100份[188] - 2021年6月15日授出的部分认股权限行使价为18.212港元[188] - 2022年6月15日授出的部分认股权限行使价为4.920港元[188] - 2023年6月15日授出的部分认股权限行使价为5.160港元[188] - 2020年6月15日授出的受限制股份单位2130500份,已归属64000份,尚未归属2066500份[188] - 2021年9月15日授出的受限制股份单位2942986份,已归属795525份,尚未归属1224786份和922675份[18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认股权总计17,016,619股,已行使1,114,976股,已归属7,046,969股,尚未行使8,854,674股[19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受限制股份单位总计98,8
港股互联网ETF(159568)近1年净值上涨51.68%,AI赋能内容生产提效,互联网行业或开启新一轮增长周期
搜狐财经· 2025-07-10 14:18
指数表现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下跌0 06% 成分股涨跌互现 贝壳-W领涨5 71% 中国儒意上涨4 67% 狮腾控股上涨4 34% 金山软件领跌2 65% 医脉通下跌2 30% 阅文集团下跌1 96% [3] - 港股互联网ETF最新报价1 69元 近3月累计上涨14 51% [3] - 港股互联网ETF近1年净值上涨51 68%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6 33% [4] - 港股互联网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30 31% 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24 85%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9 04% 历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100 00% [4] 流动性及交易数据 - 港股互联网ETF盘中换手21 07% 成交6809 41万元 市场交投活跃 [3] - 港股互联网ETF近1年日均成交1 75亿元 [3] 产品特性 - 港股互联网ETF管理费率0 50% 托管费率0 10% 在可比基金中费率最低 [5] - 港股互联网ETF近3月跟踪误差0 052% 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5] - 港股互联网ETF成立以来夏普比率1 49 [5] - 港股互联网ETF成立以来相对基准回撤4 64% [5] 估值水平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最新市盈率21 74倍 处于近1年10 57%分位 估值低于近1年89 43%的时间 处于历史低位 [5] 行业动态 - 豆包"深入研究"功能开启测试 可快速处理复杂任务 如旅行攻略 购买决策 政策解读等 支持可视化网页和报告文档输出 [4] - 短视频平台如快手-W 字节跳动在多模态模型和AI应用领域布局 AI将助力内容生产提效 推动行业增长 [4] - AI营销逻辑在Applovin Meta 腾讯等公司财报中得到验证 [4] 指数构成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选取30家港股通互联网相关上市公司证券 反映行业整体表现 [5]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2 11% 包括小米集团-W 腾讯控股 阿里巴巴-W 美团-W等 [6]
阿里巴巴发债背后:规模未超越百度,阿里健康短期承压
雷峰网· 2025-07-10 08:43
阿里巴巴发行零息可交换债券 - 公司完成私募发行120.23亿港元、2032年到期的零息可交换债券,以阿里健康股票为换股标的,每股换股价6.23港元,较配售价溢价48% [2] - 债券类型为无抵押非次级债务,零息设计可节省利息支出,同时为投资者提供阿里健康的期权投资机会 [2][3] - 发行规模约15.32亿美元,低于百度2025年发行的20亿美元同类债券(携程换股溢价43%) [4] 资金用途与现金流管理 - 募集资金净额119亿港元拟用于云基础设施、国际商业业务及一般公司用途 [6] - 公司现金及等价物达5971.32亿元人民币,但面临3800亿元云/AI基建投入和650亿美元股份回购计划压力 [6][7] - 2025财年已回购10.78亿普通股(107亿美元)及可转换优先票据(12亿美元) [8] 对阿里健康的影响 - 短期利空:公告后阿里健康股价单日暴跌超10%,四个交易日累计跌6%,收盘价4.25港元 [13] - 长期利好:增加自由流通股流动性,溢价发行反映母公司对其业务增长的乐观预期 [11] - 阿里健康2025财年营收305.98亿元(+13.2%),调整净利润19.5亿元(+35.6%),但券商提示销售费用未达计划且行业竞争加剧 [11] 行业与公司战略 - 零息可交换债券发行门槛高,仅巨头公司具备能力,案例包括百度以携程股票为标的的类似操作 [4] - 公司资源整合趋势明显,如饿了么并入淘天集团,其他板块可能跟进集中 [11] - 云/AI基建投入加速,三年规划3800亿元超过去十年总和,反映AI需求超预期 [7]
阿里巴巴又一大动作,要融资120亿
搜狐财经· 2025-07-09 18:52
融资计划与资金用途 - 公司披露120亿港元融资计划,拟发行2032年到期的零息可交换债券,可交换为阿里健康股份或现金 [1][3] - 融资资金将用于支持云基础设施和国际商业业务发展 [4] - 阿里健康是公司并表子公司,持股比例约64%,债券发行后预计仍保持并表地位 [3] 财务状况与资本运作 - 近三年资产负债率呈上升趋势:35.94%(2023财年)、36.96%(2024财年)、39.58%(2025财年) [8] - 经营现金流净流入持续下滑:1977.52亿元(2023财年)、1825.93亿元(2024财年)、1635.09亿元(2025财年) [8] - 2023-2025财年频繁融资:50亿美元可转换票据(2023年5月)、26.5亿美元+170亿元人民币定息票据(2023年11月) [8] - 近期资产出售包括:高鑫零售全部股权(64.65亿港元)、银泰99%股权(74亿元) [7][8] 业务表现分析 淘天集团 - 2025财年收入4498.27亿元,同比仅增3%,增速放缓明显 [10] - 中国零售商业收入4255.26亿元(同比+2.68%),其中客户管理收入3223.46亿元(+6.03%),直营业务收入1031.8亿元(-6.54%) [10] - 中国批发商业收入243.01亿元,同比增长19% [10] - 经调整利润1962.32亿元,同比仅增1% [11] 国际数字商业 - 2025财年收入1323亿元,同比增长29% [13] - 国际零售业务收入1084.65亿元(+33%),国际批发收入238.35亿元(+14%) [13] - 调整EBITA亏损扩大至151.37亿元(上年同期亏损80.35亿元) [14] 其他业务板块 - 云智能集团收入1180.28亿元(+11%),调整EBITA 105.56亿元(+72%) [14][15] - 本地生活集团收入670.76亿元(+12%),调整EBITA亏损收窄至36.89亿元 [15] - 菜鸟集团收入1012.72亿元(+2%),调整EBITA 3.02亿元(-78%) [15] - 虎鲸文娱集团收入222.67亿元(+5%),调整EBITA亏损收窄至5.54亿元 [15] 阿里健康表现 - 2021-2025财年收入分别为155.35亿元、206.05亿元、267.82亿元、270.42亿元、305.98亿元,增速持续放缓 [6]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49亿元、-2.66亿元、5.33亿元、8.83亿元、14.32亿元 [7] - 规模显著落后京东健康(2024年收入581.6亿元,净利润41.62亿元) [7] 管理层变动 - 合伙人数量从26人减至17人,张勇、戴珊、彭蕾等9人退出 [18][19] - 蒋凡晋升为阿里电商事业群首席执行官,重回权力中心 [1][19] - 新任合伙人中包括樊路远、蒋凡、蔡崇信等核心高管 [18][19]
阿里美团爆发“补贴大战”引发市场关注,港股互联网ETF(159568)早盘翻红,市场交投活跃
新浪财经· 2025-07-07 11:56
市场表现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下跌0.46%,成分股涨跌互现,众安在线领涨5.52%,金蝶国际领跌4.29% [3] - 港股互联网ETF上涨0.06%,最新价报1.67元,近2周累计上涨1.21%,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2 [3] - 港股互联网ETF近1年净值上涨47.93%,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218/2897,居于前7.53% [4] - 港股互联网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30.31%,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24.85%,历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为100.00% [4] 流动性及交易数据 - 港股互联网ETF盘中换手20.01%,成交6364.52万元,市场交投活跃 [3] - 港股互联网ETF近1年日均成交1.74亿元 [3] 行业动态 - 阿里旗下饿了么与美团展开外卖大战,发放大量高额优惠券,引发抢券热潮,美团因订单量激增出现短时服务异常 [3] - 互联网行业进入新一轮投资周期,AI、出海、即时零售等方向成为热点 [4] 基金表现指标 - 港股互联网ETF成立以来夏普比率为1.49 [4] - 港股互联网ETF成立以来相对基准回撤4.64% [4] - 港股互联网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4] 跟踪精度及估值 - 港股互联网ETF近3月跟踪误差为0.052%,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5]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21.75倍,处于近1年10.94%的分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5] 指数构成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选取30家涉及互联网相关业务的港股通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5]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2.11%,包括小米集团-W、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美团-W等 [5]
阿里启动超百亿元融资
华尔街见闻· 2025-07-05 20:59
阿里巴巴融资策略 - 公司计划发行120亿港元2032年到期的零票息可交换债券,交换标的为阿里健康股份,即便全部交换仍保持对阿里健康的控股地位[1] - 此次融资是以阿里健康股权价值为锚的低成本融资方式,反映机构投资者对阿里健康未来股价的看好[1] - 债券主要面向亚洲主权基金、对冲基金等专业机构投资者,不会产生定期利息,赎回价格为100%本金[2] 阿里健康表现 - 阿里健康年初至今股价上涨40%,2025财年调整后净利润19.50亿元,同比增长35.6%,调整后净利润率从5.3%提升至6.4%[3][6] - 初始交换比率为每100万港元可交换16.05万股阿里健康股份,每股初始交换价格6.23港元,较公告日收盘价溢价37.83%[6] - 公司目前持有阿里健康约64%股份,强调交换后仍将保持其旗舰医疗健康平台地位[7] 港股市场环境 - 去年9月24日以来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超过40%,港股可交换债券发行活跃[1][4] - 百度3月发行157亿港元可交换债券,中国石化5月发行77.5亿港元可交换债券[5] - 港币计价可交换债券基准利率较美元低,融资更具优势[3] 战略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用于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际电商业务发展[11] - 公司宣布未来三年投入超3800亿元建设云与AI基础设施,阿里云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三位数增长[11] - 国际电商业务2025财年经调整EBITA亏损151.37亿元,预计未来几个季度损益会改善[11] 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季度,公司净现金为3664亿元,负债率在中国头部互联网公司中处于较低水平[9] - 淘宝闪购启动500亿元补贴计划,在12个月内对消费者和商家进行补贴[9] - 2024年5月完成50亿美元可转债,11月发行26.5亿美元和170亿元人民币债券,主要用于偿还债务和股份回购[10]
董明珠拟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首席资讯日报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05 12:17
机器人产业 - 广州黄埔区发布"人工智能+机器人"系列政策 最高给予1000万元扶持 旨在加速经济转型 [1]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发的全国首台FLASH放疗机器人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将在华西医院等机构开展 [5] 消费电子与智能硬件 - 小米车载磁吸纸巾盒因车规级材质成本高定价169元 雷军表示正推动降成本 [3] - 苹果iPhone中国销量两年来首增8% 市占率排第三 主要受益于电商折扣和以旧换新促销 [9][10] - 微信测试聊天记录自动备份功能 支持加密存储至外部设备 目前处于灰度测试阶段 [7] 医疗健康研究 - 国际研究显示细颗粒物污染显著增加非吸烟者肺癌基因突变风险 样本覆盖28个地区871名患者 [2] 旅游与消费 - 上海乐高乐园开园带动周边酒店预订量同比增3.5倍 民宿预订量增6倍 搜索量月环比增5倍 [4] 科技创新 - 中国科学家研发飞秒级超快电子源 实现13飞秒脉冲 突破传统技术瓶颈 [11] - 董明珠被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 项目涉及极端环境热泵空调技术 [6] 资本市场 - 阿里巴巴拟发行120亿港元零息可交换债券 借助阿里健康股价40%涨幅降低融资成本 [12] 汽车行业 - 小米YU7被质疑配置变更 官方回应系文案错误 未下单用户不获赔偿 [9]
阿里启动超百亿元融资
华尔街见闻· 2025-07-04 21:12
阿里发行可交换债券融资 - 公司计划发行120亿港元2032年到期的零票息可交换债券,交换标的为阿里健康股份,初始交换比率为每100万港元可交换16.05万股,每股初始交换价格6.23港元较公告日收盘价溢价37.83% [2][4] - 此次融资为低成本融资方式,反映机构投资者对阿里健康未来股价的看好,港币计价债券基准利率较美元更具优势 [2][3] - 发行完成后公司仍将保持对阿里健康64%的控股地位,并继续将其作为旗舰医疗健康平台和并表子公司 [4][5] 阿里健康业务表现 - 阿里健康2025财年实现调整后净利润19.50亿元,同比增长35.6%,调整后净利润率从5.3%提升至6.4% [4] - 年初至公告日前一天阿里健康股价上涨40%,但公告后连续两日累计跌幅超过9% [2][4] - 公司主营医药电商和医疗健康服务,是阿里在大健康领域的旗舰平台 [4] 港股可交换债券市场 - 2025年以来港股可交换债券发行活跃,此次120亿港元规模位居行业前列 [4] - 此前百度发行20亿美元(约157亿港元)可交换债券,中国石化发行77.5亿港元可交换债券 [4] - 此类债券吸引力取决于投资者对标的股前景的判断 [4] 阿里战略布局与财务状况 - 公司明确将募集资金用于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际电商业务发展 [8] - 未来三年计划投入超3800亿元建设云与AI基础设施,阿里云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三位数增长 [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净现金3664亿元,负债率在头部互联网公司中处于较低水平 [7] 电商业务动态 - 淘宝闪购启动500亿元补贴计划,未来12个月对消费者和商家进行补贴 [7] - 国际电商业务2025财年经调整EBITA亏损151.37亿元,预计未来几个季度损益将改善 [8] - 公司战略聚焦电商和AI两大核心,电商正加速拓展国际市场 [6][7]
速递|阿里健康推出“科学减重标准” 助力超重人群科学管理体重
GLP1减重宝典· 2025-07-04 18:19
全民减重趋势 - 国家推动减重行动,将体重管理提升为公共卫生课题,强调超重与肥胖对健康的重大影响[2] - 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34.3%、肥胖率16.4%,即每3个成年人有1人超重,每6个成年人有1人肥胖[5] - 体重超标与200多种慢性疾病相关,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5] 科学减重标准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与阿里健康联合发布"科学减重标准",提供营养管理、运动干预、药物治疗的规范方案[3] - 减重应依据BMI数值:BMI≥28为肥胖人群,BMI≥24为超重人群且伴有相关合并症需干预[7] - 科学减重设定阶段性目标:3个月至少瘦3%、6个月至少瘦5%[7] - 标准强调个性化方案和长期健康管理,非无门槛瘦身指南[7] 企业减重服务 - 阿里健康联合礼来、信达、银诺等药企推出科学减重计划,提供一对一专属医生答疑和药师服务[9] - 阿里健康与众安保险合作推出"不瘦必赔"服务,为用户提供最高5000元保障[12] - 公司基于慢病管理专业积累,旨在解决用户信息不对称和方法不科学的核心问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