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健康(00241)

搜索文档
阿里健康(00241) - 2021 - 中期财报
2020-12-17 20:08
电商平台与自营业务 - 公司已在天猫平台承接管理或开设超过100家品牌旗舰店[5] - 公司通过全渠道推进医药自营业务、天猫医药平台业务及新零售业务[5] - 阿里健康自营业务年度活跃消费者超过6,500万,较半年前增长1,700万[7] - 阿里健康自营业务与阿斯利康合作,首推抗癌原研药产品[7] - 天貓醫藥平台商品交易總額(GMV)超過人民幣554億元,同比增長49.7%[8] - 天貓醫藥平台年度活躍消費者超過2.5億,較半年前增長超過6,000萬[8] - 天貓醫藥平台已服務於超1.8萬個商家,較半年前增加近4,000家[8] - 阿里健康新零售模式覆盖24个城市,提供30分钟送达、7*24小时送药服务[9] - 天猫医药平台业务具有广阔的增长空间,公司将持续深耕和扩展新品类,满足多元化用户需求[11]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74.0%,达到71.62亿元人民币,主要得益于医药电商平台业务和医药自营业务的快速增长[28][29] - 医药电商平台业务收入达到9.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4%[30] - 医药自营业务收入达到60.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7%,其中线上零售自营OTC收入占医药自营业务收入的61.7%[31] - 公司2020年中期收入为7,162,03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95] - 公司2020年中期毛利为1,860,31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95] - 公司2020年中期净利润为278,554千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亏损7,629千元人民币[95] - 公司2020年中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267,62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3%[97] - 公司2020年中期运营开支为1,629,20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95] - 公司2020年中期产品开发开支为229,44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95] - 公司2020年中期非流动资产总值为2,829,63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7] - 公司2020年中期流动负债总值为2,679,77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7] - 公司2020年中期母公司普通股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为人民币2.17分,去年同期为亏损0.01分[95] - 公司净资产从2020年3月31日的5,202,515千元增长至2020年9月30日的14,437,640千元,增长幅度显著[98]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5,269,145千元增至14,467,672千元,增长显著[98] - 公司发行新股获得资金8,918,584千元,主要用于资本运作[100] - 递延税项负债从19,829千元增至37,325千元,增长88.2%[98] - 租赁负债从37,725千元减少至21,436千元,减少43.2%[98] - 公司通过股权激励费用支出147,156千元[99] - 公司购回股份支出12,256千元[99] - 公司行使认股权获得资金59,978千元[100] - 公司已归属之奖励股份转让予雇员支出75,459千元[100]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566,400千元,同比增长19.1%[101] - 公司除税前溢利为324,441千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5,628千元大幅增长[101] - 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4,396,292千元,主要由于原到期日超过三个月的定期存款增加[102] - 公司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8,957,393千元,主要由于发行新股所得款项[102]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513,277千元,同比增长207%[102]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6,951,558千元,同比增长396%[103] - 公司于获取时原到期日超过三个月的非抵押定期存款为4,754,351千元,同比增长2146%[103]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医药自营业务、医药电商平台业务、医疗健康服务业务及追溯及数字医疗业务[104]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报告按照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并与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财务报告一并阅读[105] - 公司通过信托购买、管理及持有股份奖励计划项下的股份,信托的资产及负债计入中期简明综合财务状况表[105] - 公司通过合约协议控制若干实体,这些实体被视为公司的附属公司,其财务报表已由公司合并计算[106] - 公司首次采纳经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第9号、第16号等,但这些修订对公司财务状况及表现无影响[108][109][110] - 公司因新冠疫情获得租金减免人民币187,000元,已通过终止确认部分租赁负债作为可变租赁付款入账[111] - 公司主要经营医药自营业务、医药电商平台业务、医疗健康服务业务及追溯及数字医疗业务,未呈列分部资料[112]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總收入為7,162,031千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4.0%[113][116] - 醫藥自營業務收入為6,036,024千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5.7%[116] - 醫藥電商平台業務收入為925,383千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1.4%[116] - 醫療健康服務業務收入為175,929千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3.4%[116] - 追溯及數字醫療業務收入為24,695千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0.3%[116] - 銷售產品收入為5,709,524千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4.5%[119] - 提供服務收入為1,452,507千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1.9%[119] - 銀行利息收入為62,068千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72.3%[120] - 政府補助金收入為14,570千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37.7%[120] - 銷售商品成本為4,516,205千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0.6%[125] - 公司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所得税费用总额为人民币45,887,000元,较2019年同期的13,257,000元大幅增加[126] - 公司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0217元,较2019年同期的每股亏损人民币0.0001元显著改善[129] - 公司2020年9月30日的应收账款为人民币356,399,000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319,278,000元有所增加[130] - 公司2020年9月30日的应付账款为人民币1,351,018,000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973,060,000元大幅增加[134] - 公司2020年9月30日的已发行普通股为13,452,625,292股,较2020年3月31日的12,074,135,224股有所增加[136]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行使认股权数目为12,062,750份,较2019年同期的3,592,250份显著增加[137] - 公司于2020年4月9日向Ali JK发行860,874,200股股份,认购价为每股9.38港元,总现金代价为8,075,000,000港元(约人民币7,280,678,000元)[137] - 2020年8月5日,公司通过配售协议成功配售498,753,118股新股份,配售价为每股20.05港元,所得款项总额为10,000,000,000港元,净额为9,964,200,000港元(约人民币8,917,172,000元)[138]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尚未行使的认股权为23,008,000份,加权平均剩余合约期限为7.45年[142] - 2020年9月30日,公司每份认股权和每个受限制股份单位的平均公允价值分别为人民币4.28元和人民币9.23元[141] - 公司股份于2020年9月30日的公允价值范围为9.34港元至11.13港元,预期波幅为65%,无风险利率为0.5%[143]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授出的认股权公允价值按二项式模式估计,行使价范围为18.66港元至19.94港元[143] - 公司于2020年9月30日尚未行使的受限制股份单位数目为83,439,000个[141] - 公司于2020年9月30日已授出认股权及受限制股份单位的余下归属期介乎3个月至48个月不等[142] - 公司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成本为6,077千元,同比增长20.3%[146]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为68,092千元,同比增长28.2%[146] - 产品开发支出为62,786千元,同比增长53.3%[146] - 公司向Ali JK Nutritional Products Holding Limited发行860,874,200股股份,支付8,075.0百万港元代价[148] - Ali JK ZNS集团在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为公司贡献收入87,193千元,利润52,316千元[148] - 公司收购杭州易心堂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现金代价为15,785千元[149] - 杭州易心堂在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为公司贡献收入2,609千元,亏损1,446千元[153] - 公司收购七间药房,购买代价约为14,000千元[154] - 七间药房在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为公司贡献收入2,282千元,亏损185千元[154] - 来自阿里巴巴集团相关实体的互联网信息及其他相关服务收入为144,311千元,同比增长56.9%[156] - 来自阿里巴巴集团的共享服务收入为120,280千元,同比增长153.5%[156] - 来自阿里巴巴集团的营销服务收入为135,405千元,同比增长75.2%[156] - 来自阿里巴巴控股一附属公司的物流及仓库服务收入为102,439千元,同比增长126.3%[156] - 来自支付宝的支付服务收入为30,992千元,同比增长77.5%[156] - 就医疗器械、健康产品、成人产品以及医药及健康服务来自天猫主体的技术服务收入为372,571千元,同比增长62.5%[156] - 向淘宝集团提供的外包及增值服务收入为47,070千元,同比增长5.9%[159] - 与Ali JK/Antfin的认购协议金额为7,280,678千元,同比增长264.5%[159] - 公司与阿里巴巴控股续签2021年共享服务协议,自2020年4月1日起至2021年3月31日止为期一年[162] - 公司与阿里巴巴控股续签2021年广告服务框架协议,自2020年4月1日起至2021年3月31日止为期一年[162] - 公司与阿里妈妈、优酷续签2021年代理协议,自2020年4月1日起至2021年3月31日止为期一年[162] - 公司与杭州菜鸟续签2021年物流服务框架协议,自2020年4月1日起至2021年3月31日止为期一年[162] - 公司与支付宝续签2021年支付服务框架协议,自2020年4月1日起至2021年3月31日止为期一年[162] - 公司与天猫主体续签2021年至2023年框架技术服务协议,自2020年4月1日起至2023年3月31日止为期三年[163] - 公司与淘宝控股续签2021年委托服务框架协议,自2020年4月1日起至2021年3月31日止为期一年,期间向淘宝集团收取服务收入人民币50,744,000元[166] - 公司与淘宝中国续签2021年溯源服务框架协议,自2020年4月1日起至2021年3月31日止为期一年[167] - 阿里健康中国与淘宝中国软件签订租赁协议,月租约为人民币776,000元,租期自2019年4月15日至2021年3月31日[168] - 公司与淘宝控股签订软件服务框架协议,服务费自2020年5月5日至2021年3月31日[168] - 公司附属公司弘云久康转让嘉美在线45%股权,总现金代价约为人民币53,042,000元[168]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应收关联方款项为人民币71,359千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132,215千元有所下降[170]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应付关联方款项为人民币3,553千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2,462千元有所增加[170] - 公司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人民币29,917千元,较2019年同期的31,185千元有所下降[171] - 公司金融资产账面值为人民币675,293千元,公允价值为人民币675,293千元[173] - 公司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权益投资公允价值为人民币148,682千元[176] - 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人民币508,698千元[176] - 公司以现金向來未來注资人民币216,000,000元,并通过转让熙牛医疗80%股权作出实物出资人民币28,800,000元[180] - 公司持有來未來30%股权,增资后來未來的注册资本增至人民币19,569,471元[180] - 公司金融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070,890千元,其中应收票据为人民币32,171千元[179] - 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人民币865,263千元[179] - 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权益投资为人民币173,456千元[179] - 公司无任何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179] - 公司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在第一级与第二级之间无转移,亦无自第三级转入或转出[179] 健康管理与医疗服务 - 公司通过“慢病福利计划”、医师药师咨询服务、“中国家庭安全用药计划”等提供全面的在线健康管理服务解决方案[5] - 公司致力于建立可信赖的普惠医疗服务体系,以技术和业务模式创新为手段[5] - 公司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打造全链路和全渠道的健康产品供应和新零售体系[5] - 公司通过与上游优质品牌商和大型经销商的合作,提升供应链效率[5] - 公司愿景是为10亿人提供公平、普惠、可触及的医药健康服务[5] - 公司继续大力发展医疗健康产品销售业务,推动本地医疗信息化进程的改革升级[5] - 公司通过聚合优质供给,为有健康需求的用户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综合健康管理平台[5] - 公司积极打造以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5] - 阿里健康在廣州市實現線上醫保購買部分藥物的試點[10] - 阿里健康與超過4萬家O2O聯盟商家、27個上游品牌方深化合作[10] - 公司推出“安全 AI 用药系统”和“家庭云药箱”,通过全链路供给体系和专业质控体系提升客户服务体验[11] - 公司与阿里生态伙伴紧密联动,引入新流量和渠道,构建用药本地服务网络,推进城市医保项目落地[12] - 公司签约提供在线健康咨询服务的医生超过39,000人,较半年前增加近10,000人[13] - 公司推出独立医疗健康服务APP“医鹿”,提供一站式在线医疗健康服务,包括问诊咨询、挂号、疫苗预约等[13] - 支付宝医疗健康频道签约医疗机构超过35,000家,其中二、三级医院超过4,000家,覆盖27个省700家三甲医院医保支付[15] - 2020年4-9月期间,支付宝医疗健康频道累计净活跃用户数超过3.3亿[15] - 公司与超过2,700家公立和民营体检机构合作,提供多元化检测方式,覆盖100多个城市的核酸检测服务[15] - 公司发布“疫苗服务平台2.0”,提供全品类疫苗的登记、预约、智能规划等服务,提升疫苗管理和内容宣教能力[15] - 阿里健康已发起组织18场国际学术网络研讨会,促进中外医学专家学术交流[16] - 阿里健康通过数字化能力帮助13家医院、450多名医护人员提高业务水平[16] - 阿里健康在疫苗在线预约平台领域探索,致力于打造中国领先的疫苗在线预约平台[18] - 阿里健康与熙牛医疗合作,为浙大一院打造全国首个基于云架构的智慧医院信息系统[20] - 阿里健康在浙江省天台县上线智慧云医共体,推动县域医疗数字化[20] - 阿里健康“码上放心”追溯平台在疫苗生产企业的覆盖率达到100%[24] - 阿里健康将继续助力政府和行业合作伙伴在医疗服务侧的数字化升级[22] - 阿里健康通过智慧医院信息系统和区域医疗健康新基建,推进分级诊疗落地及县域医共体建设[23] - 医疗健康服务业务收入达到1.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3%[32] - 追溯及数字医疗业务收入达到2469.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3%[33] - 公司在疫苗生产企业的
阿里健康(00241) - 2020 - 年度财报
2020-06-29 21:16
疫情防控服务 - 阿里健康迅速推出疫区免費在線問醫、送救命藥上門、醫護人員和患者家屬心理援助等服務[6] - 阿里健康上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指南、疫情地圖、湖北地區線上義診服務等[7][8] - 阿里健康推出「買藥不出門」、「疫情防控藥品全城查詢」、「密接查詢」等便民服務[9][10] - 阿里健康聯動藥企、物流、志願者等合作夥伴,為1,300萬湖北慢病病人送救命藥[11] - 阿里健康在數十家基層醫院接入CT影像AI輔助新冠肺炎篩查技術[13] - 阿里健康組織中國抗疫英雄醫生為世界各地的一線醫生和護士提供抗疫實戰經驗分享[13] - 阿里健康聯合阿里雲、達摩院輸出新冠肺炎AI診斷技術助力全球醫院抗擊疫情[13] - 阿里健康開通全國「核酸檢測」平台促進復產復工[13] 醫藥電商業務 - 天猫医药平台商品交易总额(GMV)达到人民币835亿元,年度活跃消费者超过1.9亿[14] - 公司推出「慢病福利计划」,为慢病人群提供专属「云医生」、原厂直供药品、个性化用药指导等一系列慢病管理服务[14] - 公司的「30分钟送達、7*24小時送藥」服務已經覆蓋了14個城市[14] - 公司的「碼上放心」成為全國首個符合國家疫苗和藥品追溯標準要求的第三方追溯平台[14] - 公司積極拓展與上游優質品牌商的合作,並進一步加強與醫藥滋補保健品牌商和國內大型醫藥經銷商的業務合作[18] - 公司已獲授權在天猫醫藥平台承接管理或開設超過80家品牌旗艦店[18] - 天貓醫藥平台商品交易總額(GMV)超過人民幣835億元[20] - 天貓醫藥平台的年度活躍消費者超過1.9億,較半年前增長超過3,000萬[20] - 自營業務在疫情期間保持高速增长,第四季度仍然保持高速增长態勢[24] - 成為全國首家開展跨境電商醫藥產品業務的試點企業,取得先發優勢[24] - 持續提升倉儲物流、客服、質控等配套系統能力,用戶複購率顯著提升[24] 互聯網醫療業務 - 公司推出「放心購藥」計劃,全國慢性病患者可在天貓醫藥電商平台上購買處方藥[11] - 公司的「碼上放心」成為全國首個符合國家疫苗和藥品追溯標準要求的第三方追溯平台[14] - 公司研發的數字口腔正畸AI引擎、腦癫痫AI引擎、動態心電AI引擎、慢阻肺AI引擎在線下醫療機構、院外醫療服務平台等領域逐步推廣應用[14] - 本集團O2O處方藥業務全面上線,實現線上覆診和處方開方合規[22] - 通過阿里健康網絡醫院為用戶提供多方位的在線健康諮詢服務[25] - 與支付寶深化合作,在支付寶上設立獨立的醫療健康頻道[25] - 浙江省互聯網醫院平台成為國家樣板工程,在疫情期間發揮先鋒作用[26] - 上線"援鄂義診通道",為湖北居民提供免費互聯網問診服務[26] - 組織了全球新冠肺炎醫學分享交流活動,聯合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醫院及專家資源[27] - 推動實現線上渠道的醫保支付突破,在全國首次實現從"互聯網覆診+處方在線流轉+醫保在線支付+藥品配送到家"的全鏈路服務[28] - 聯合支付寶在濟南率先創新試點並跑通全國首個基於醫保電子憑證的互聯網醫療模式[28] - 加大對互聯網醫療業務的投入,持續實現目標用戶群體的拓展[28] - 持續優化將患者從線上導流及線下上行到平台的核心業務鏈路,不斷升級前期已經實現的全流程線上化處方流轉模式[29] - 在前期已經取得突破的在線醫保支付項目的基礎上,與支付寶密切合作,在更多地區推動實現線上渠道的醫保支付[29] - 上線新冠核酸檢測服務,在全國上百城市提供服務[30] - 疫苗預約服務已經覆蓋全國數十個大中型城市,與多家疫苗企業建立合作關係[31] 智慧醫療業務 - 本集團通過控股的熙牛醫療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致力於研發和打造為醫療機構提供覆蓋醫療、公共衛生和管理全業務流程、線上線下全服務場景一體化的智能健康雲平台[35] - 本集團的智能健康雲平台產品已經在全國數個省份成功中標,建立可觀的項目儲備[35] - 本集團將基於在實踐中積累的技術和經驗,繼續助力政府和行業合作夥伴進行醫療服務的信息化升級改造[35] - 本集團將通過已經取得初步成果的腦健康篩查等體檢篩查產品,以及包括癲癇腦電等AI引擎的應用,助力改善醫療資源供給,降低醫療服務成本[35] - 本集團將通過智能健康雲平台產品在已有項目的成功上線運營,打造標杆項目,以此為基礎,未來在中國區域數字醫療新基建市場的廣泛落地使用[35] 產品追溯業務 - 本集團持續推進自主開發的「碼上放心」追溯平台業務發展,該平台可處理千億級碼量大數據,並支持數十萬企業使用者[36] - 截至報告期末,在本集團「碼上放心」平台入驻並續約的藥品生產企業數量在中國藥品在產生產企業總數的占比繼續保持在90%以上,其中疫苗生產企業的覆蓋率已達到100%[36] - 本集團取得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認證,成為全國首個符合國家疫苗追溯標準要求、藥品追溯標準要求的第三方追溯平台[36] - 本集團啟動了醫療器械行業追溯業務,成為國家醫療器械唯一識別系統首批試點單位並位列三大發碼機構之一[36] - 本集團為超過1,500個品牌提供追溯體系服務,並與美贊臣、惠氏、雅培、雀巢等知名奶粉品牌達成合作[36] - 本集團在貴州省實現全國首個疫苗追溯全省份、全鏈路覆蓋[36] 財務表現 - 本集團醫藥電商平台業務收入達到人民幣1,170,333,000元,同比增長69.6%[40] - 本集團醫藥自營業務收入達到人民幣8,133,945,000元,同比增長92.4%[41] - 本集團互聯網醫療業務收入達到人民幣38,420,000元,同比增長221.2%[42] - 本集團消費醫療業務收入達到人民幣214,287,000元,同比增長67.1%[43]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本集團錄得毛利人民幣2,231,380,000元,較去年增加67.6%[45] - 履約支出為人民幣1,098,254,000元,較去年增加92.0%,主要由於B2C零售業務收入增長迅猛[46] - 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為人民幣722,720,000元,較去年增加58.9%,主要由於增加了流量獲取費用[47] - 行政開支為人民幣219,973,000元,較去年增加21.5%,主要由於業務快速增長導致後台支援成本等增加[48] - 產品開發支出為人民幣252,843,000元,較去年增加15.4%,主要由於研發人員增加[49] - 其他收入及收益為人民幣161,269,000元,較去年增加140.6%,主要由於利息收入、財政補貼及聯營公司處置收益增加[50] - 其他開支為人民幣33,768,000元,較去年增加1249.6%,主要由於以公允價值計量且變動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損失增加[51] - 財務費用為人民幣21,965,000元,較去年減少21.5%,主要由於向阿里巴巴集團借款已全部償還[52] - 應佔合資公司虧損為人民幣12,737,000元,較去年增加[53] - 應佔聯營公司虧損為人民幣21,295,000元,較去年大幅增加2247.9%,主要由於聯營公司處於發展初期或轉型階段[54] -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由2019年3月31日的人民幣280,371,000元增加至2020年3月31日的人民幣2,594,981,000元,增加825.6%[59] - 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流量淨額為人民幣583,615,000元,主要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除所得稅前利潤人民幣9,094,000元[62] - 投資活動所得現金流量淨額為人民幣1,345,385,000元,主要由於贖回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所得現金淨額人民幣1,357,034,000元[63] - 融資活動所得現金流量淨額為人民幣328,814,000元,主要由於增發新股所得人民幣2,000,580,000元[64] 公司治理 - 朱順炎先生獲委任為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及提名委員會主席[84][85] - 沈滌凡先生辭任執行董事及首席執行官[85] - 根據股份獎勵計劃,董事會可全權酌情選擇僱員或任何其他人士參與計劃,並釐定股份獎勵的數目[90] - 根據股份獎勵計劃授出的股份總數不應超過於採納日期已發行股份的3%[90] - 公司股東已於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及2019年批准重續特別授權,以授出股份獎勵[90]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已授出但未行使的股份獎勵涉及114,439,841股股份[91]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仍可根據2019年特別授權授出涉及332,852,242股相關股份的股份獎勵[91] - 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73.69%的股份[104] - Perfect Advance Holding Limited持有本公司25.71%的股份[104] - Innovare Tech Limited持有本公司10.21%的股份[104] - Alibaba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本公司35.92%的股份[104] - Ali JK Nutritional Product Holding Limited持有本公司37.77%的股份[104] - 公司為阿里巴巴集團的主要股東和關聯人士[121] 關聯交易 - 本公司與阿里雲簽訂了雲計算服務協議,年度上限為人民幣50百萬元[107,108] - 本公司與淘寶集團簽訂了委託服務框架協議,年度上限為人民幣210百萬元[109] - 2021年物流服務框架協議的年度上限為人民幣450百萬元[113] - 2021年平台服務框架協議的年度上限為人民幣651百萬元[111] - 與阿里巴巴集團簽訂共享服務協議,為期一年,年度上限為人民幣250百萬
阿里健康(00241) - 2020 - 中期财报
2019-12-18 20:00
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 - 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2%,为医药健康产业的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5] - 中国医药健康市场规模持续稳步增长,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支出领跑消费支出增长[5] - 2019年新《药品管理法》取消网络销售处方药限制条款,推动药品追溯体系建设[6] - 2019年国家医保局将“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纳入现行医疗服务价格政策体系,配套医保支付政策[7] - 国家发改委牵头发布《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2019–2022年)》,提出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7] 公司业务发展 - 阿里健康积极跟进政策,探索“互联网+医药健康”领域的新发展机遇和商业机会[7] - 天貓醫藥平台報告期內商品交易總額(GMV)超過人民幣370億元[10] - 天貓醫藥平台年度活躍消費者超過1.6億[10] - 線上自營店年度活躍消費者超過3,700萬[12] - 公司已獲授權在天貓平台承接管理或開設超過70家品牌旗艦店[9] - 公司累計幫助超過200萬名患者尋找稀缺藥品[9] - 公司新增佛山、重慶中心倉庫,五倉配送全國[12] - 公司致力於在線慢病和常見病複診購藥服務的加速發展[11] - 公司自營業務收入繼續保持高速增長[12] - 公司將積極準備慢病和常見病複診及購藥業務[13] - 公司通過菜鳥聯盟合作顯著提升偏遠地區的覆蓋程度[12] - 公司新零售模式已覆盖10个城市提供30分钟送达和7*24小时送药服务,并在120个城市推出1小时达的急送药服务[14] - 公司与西万拓旗下品牌合作,通过天猫平台提供远程定制助听器服务,打通线上线下渠道[14] - 公司“码上放心”追溯平台已覆盖超过90%的中国药品生产企业,疫苗生产企业覆盖率达100%[16] - 公司消费医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74.4%,涵盖医美、口腔、疫苗、体检等多个板块[18] - 公司推出天猫医美“焕新计划”,推动医美行业数字化营销平台建设[18] - 公司在口腔行业创新推出“口腔夜诊所”服务模式,解决供需时间不匹配问题[18] - 公司在疫苗领域实现“疫苗预约服务电商”+“疫苗生态合作”双引擎布局,与多家国际疫苗企业保持合作[18] - 公司在体检领域通过多端运营战略,巩固了互联网体检领先平台地位[18] - 公司未来将继续推进医药新零售与其他业务模式的融合创新,推广在线医保支付购药模式[15] - 公司未来将致力于消费医疗业务的渠道建设、内容运营和优质品牌拓展,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19] - 截至2019年9月末,公司签约提供在线健康咨询服务的执业医师、执业药师和营养师合计超过27,000人,其中主治、副主任及主任医师超过18,000人[20] - 截至2019年9月末,支付宝已签约医疗机构数超过11,000家,其中二级和三级医院数量超过300家[21] - 2019年9月,在支付宝医疗健康服务的月度活跃用户数超过1,700万[21] - 截至2019年9月底,浙江互联网医院平台已有超过130家包括三甲医院在内的医疗机构入驻,实现浙江省所有地级市的全覆盖[21] - 2019年10月,公司与浙江省衢州市政府共建的衢州慢病管理平台正式发布,是全国首个慢病管理在线医保支付平台[22] - 公司通过支付宝上线了国内首个基于互联网技术建设的移植随访平台,致力于改善国内器官移植术后管理困境[22] - 公司将继续以支付宝为重要阵地,加强与蚂蚁金服体系内资源优势和业务协同,扩大支付宝医疗健康服务的用户群体[23] - 公司将推进浙江省互联网医院平台和衢州慢病项目的发展壮大,并向更多地区推广[24] - 公司通过技术助力政府和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为居民提供普惠、便捷的智慧医疗服务[25] - 浙江省居民電子健康卡平台已發放超過2,600萬張電子健康卡,覆蓋浙江省所有地級市[26] - 公司研發的腦電癲癇AI引擎已在多家醫院落地試點應用,並得到國內權威專家認可[27] - 公司自主研發的臨床輔助決策支持系統(CDSS)已與全國超過20家醫療機構簽約商用[27] - 公司2019年9月30日止六個月收入為4,116,846千元,同比增長119.1%[30] - 公司2019年9月30日止六個月毛利為1,031,660千元,同比增長95.0%[30] - 公司2019年9月30日止六個月毛利率為25.1%,較2018年同期下降3.1個百分點[30] - 公司2019年9月30日止六個月經調整後利潤淨額為139,527千元,同比增長1,230.6%[30] - 公司將繼續推進浙江省「兩卡融合」工程和在线医保支付服务的开通[29] - 公司计划推广「健康余杭智慧云」项目经验至更多区域的城市医疗大脑建设[29] - 公司未来将拓展CDSS、口腔数字化、脑电癫痫AI等产品在更多医疗机构的商业化应用[29] - 公司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人民币4,116,846,000元,同比增长119.1%[31] - 医药电商平台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539,991,000元,同比增长139.8%[31] - 医药自营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3,435,166,000元,同比增长114.6%[31] - 消费医疗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110,664,000元,同比增长274.4%[32] - 线上健康咨询等创新服务项目收入达到人民币12,072,000元,同比增长202.7%[32] - 公司毛利为人民币1,031,660,000元,同比增长95.0%,毛利率下降至25.1%[32] - 履约支出为人民币467,029,000元,同比增长89.8%,占医药自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下降至13.6%[32]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为人民币333,252,000元,同比增长112.5%[32] - 产品开发支出为人民币135,138,000元,同比增长30.3%[34] - 其他收入及收益为人民币63,922,000元,同比增长255.2%[35] - 公司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调整后利润净额为人民币139,527,000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0,486,000元大幅增加人民币129,041,000元[40] - 公司2019年9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658,998,000元,较2019年3月31日的人民币280,371,000元增加848.4%[43] - 公司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475,639,000元,主要归因于持续经营业务的除所得税前利润净额[46] - 公司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359,333,000元,主要由于赎回以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所得现金净额[47] - 公司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268,283,000元,主要由于向阿里巴巴集团和蚂蚁金服增发新股所得[48] - 公司2019年9月30日的借款总额为人民币10亿元,较2019年3月31日的人民币17亿元有所减少[49] - 公司2019年9月30日的现金及其他流动财务资源余额大于借款总额,故无资本负债比率[49] - 公司2019年9月30日并无重大或然负债,且无质押任何资产以换取银行贷款及银行融资[49] - 公司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全职雇员人数为884人,较2019年3月31日的808人有所增加[51]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的总员工成本为人民币356.6百万元,较2018年同期的256.2百万元增长39.2%[51] - 公司于2019年9月30日的短期投资约为人民币1,109.7百万元,占公司总资产的13.8%[52] - 公司因短期投资交易实现公允价值收益约人民币17.2百万元[52] - 公司采用人民币作为其呈列货币,以有效反映其在中国之运营[50] - 公司并无外汇对冲政策,但管理层将继续密切监察汇率波动,并采取适当措施以将外汇风险维持最低[50] - 公司于2019年6月9日委任徐宏先生为非执行董事,黄一绯女士为独立非执行董事[54] -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的有效期至2024年11月23日止,根据该计划授出的认股权有效期为十年[55] - 公司于2019年9月30日仍有涉及合共11,037,507股相关股份的股份奖励可授出,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092%[55] - 公司董事沈滌凡先生持有8,190,000股未行使的认股权,行使价为7.24港元[56] - 汪強先生持有1,170,000股受限制股份单位和4,000,000股认股权,其中450,000股受限制股份单位已归属[56] - 王磊先生持有7,491,000股认股权和1,141,000股受限制股份单位,其中321,000股受限制股份单位已归属[56] - 公司雇员持有总计38,037,641股受限制股份单位和27,821,332股认股权,部分已归属或失效[56] - 2018年6月7日公司股票收市价为7.34港元[57] - 2017年10月9日公司股票收市价为4.01港元[57] - 2015年9月4日公司股票收市价为5.02港元[57] - 2016年7月28日公司股票收市价为5.55港元[57] - 2016年4月27日公司股票收市价为5.23港元[57] - 2017年2月1日公司股票收市价为3.59港元[57] - 2017年2月21日公司每股股份收市价为3.62港元[58] - 2017年6月13日公司每股股份收市价为3.92港元[58] - 2017年8月2日公司每股股份收市价为3.63港元[58] - 2017年10月9日公司每股股份收市价为4.01港元[58] - 2018年1月31日公司每股股份收市价为4.09港元[58]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汪强先生已归属525,000个受限制股份单位[58]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王磊先生已归属1,629,500个受限制股份单位[58] - 公司使用二项式模式估计认股权之公允价值,涉及预期波幅、预期股息、行使倍数、无风险利率及预期没收比率等输入值[59] - 沈涤凡先生拥有9,860,000股股份权益,占公司股本0.08%[62] - 王磊先生拥有14,820,077股股份权益,占公司股本0.12%[62]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67.55%的股份,共计8,120,539,215股[70] - Perfect Advance Holding Limited持有公司25.82%的股份,共计3,103,816,661股[70] - Innovare Tech Limited持有公司10.95%的股份,共计1,316,811,347股[70] - Alibaba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公司36.77%的股份,共计4,420,628,008股[70] - Ali JK Nutritional Products Holding Limited持有公司30.78%的股份,共计3,699,911,207股[70] - Uni-Tech International Group Limited持有公司6.47%的股份,共计777,484,030股[70] - 公司于2019年7月12日发行302,976,000股股份,总现金代价为2,272,320,000港元,认购价为每股7.5港元[73] - 公司董事会于2019年4月8日至2019年6月9日期间不符合上市规则第3.10(1)条、第3.10A条、第3.21条及第3.25条的规定[76] - 公司自2019年6月9日起至2019年9月30日已完全符合上市规则第3.10(1)条、第3.10A条、第3.21条及第3.25条的规定[77] - 公司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已由审核委员会及核数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审阅[78] - 公司2019年中期收入为4,116,84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9.1%[82] - 公司2019年中期毛利为1,031,66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5.0%[82] - 公司2019年中期期内亏损为7,629千元人民币,同比减少91.5%[82] - 公司2019年中期全面收益总额为75,850千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亏损687千元人民币[83] - 公司2019年中期非流動資產總值为2,821,96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84] - 公司2019年中期流動資產總值为5,191,21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1%[84] - 公司2019年中期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为2,658,99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8.4%[84] - 公司2019年中期流動負債總值为2,991,391千元人民币,同比减少7.5%[84] - 公司2019年中期流動資產淨值为2,199,82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42.5%[84] - 公司2019年中期資產總值減流動負債为5,021,78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7%[84] - 公司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净资产为4,956,615千元人民币,较2019年3月31日的2,736,826千元人民币增长81.1%[85] - 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从2019年3月31日的11,677千元人民币增加至2019年9月30日的65,173千元人民币,主要由于新增租赁负债48,364千元人民币[85] - 公司股本从2019年3月31日的102,898千元人民币增加至2019年9月30日的105,636千元人民币,增长2.7%[85] - 公司库存股份从2019年3月31日的-25,052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19年9月30日的-12,087千元人民币,减少51.8%[85] - 公司综合储备从2019年3月31日的2,716,673千元人民币增加至2019年9月30日的4,927,098千元人民币,增长81.4%[85][87] - 公司发行新股获得1,368千元人民币的权益增加[86] - 公司购回股份导致权益减少10,861千元人民币[86] - 公司以股份支付之酬金开支增加100,466千元人民币[86] - 公司行使认股权导致权益增加21,089千元人民币[86] - 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475,639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302,333千元人民币增长57.3%[89] - 公司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359,333千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806,116千元人民币,显著改善[89] - 公司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268,283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259,608千元人民币略有增长[8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2,103,255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755,825千元人民币增长178.3%[89]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447,361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319,081千元人民币增长85.5%[89] - 公司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减少142,797千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增加99,585千元人民币[88] - 公司存货增加367,377千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减少75,000千元人民币[88] - 公司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增加529,698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05,873千元人民币增长157.3%[88] - 公司业务收购支出为18,012千元人民币[89] - 公司注资合资公司支出为99,500千元人民币[89] - 公司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导致使用权资产增加73,087千元人民币[100] - 公司租赁负债增加68,301千元人民币,总负债相应增加68,301千元人民币[101] - 公司选择不确认租期在12个月或以下的租赁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而是按直线法确认租赁付款为开支[98] - 公司采用修订追溯采纳法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调整2019年4月1日保留盈利期初结余[96] - 公司通过合约协议控制实体,包括控制投票权、监督财务及营运政策,并合并计算其财务报表[94] - 公司延迟一个季度记录联营公司及合资公司应占溢利或亏损,因其财政年度与公司不同[94] - 公司选择在财务状况表分开呈列使用权资产,并按香港会计准则第36号进行减值评估[98] - 公司采用单一方法确认及计量所有租赁的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但低
阿里健康(00241) - 2019 - 年度财报
2019-06-09 18:21
业务与盈利增长 - 阿里健康集团收入和毛利同比高速增长[6] - 阿里巴巴集团持续的业务注入和蚂蚁金服的战略合作为公司下一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6] - 公司通过收购阿里巴巴集团医疗器械及保健用品、成人计生、隐形眼镜、医疗及健康服务类目实现天猫医药馆全类目覆盖[6] - 公司年度商品交易总额(GMV)突破595亿元人民币,年度活跃消费者超过1.3亿[6] - 收入增加108.6%,达到人民幣50.96億元[35] - 醫藥電商平台業務收入增長296.8%,達到人民幣6.90億元[36] - 醫藥自營業務收入增長91.3%,達到人民幣42.27億元[37] - 消費醫療業務收入增長275.5%,達到人民幣1.28億元[39] - 毛利增長103.9%,達到人民幣13.31億元,毛利率為26.1%[41] - 經調整後利潤淨額為人民幣121,729,000元,較去年大幅增加人民幣113,729,000元,主要是醫藥電商平台服務和醫藥自營業務保持快速成長並呈現規模效應,同時消費醫療業務也開始貢獻利潤[51] 消费者提供质优价美的产品和服务 - 公司注重推动消费医疗市场和产品规范化,向用户提供安全、专业、透明的医疗健康服务[8] - 公司致力于通过互联网技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效率[8] - 公司在105个城市推出"急送药"服务,持续加码O2O事业[6] - 公司沉淀十年的药品、疫苗追溯技术和查询平台"码上放心"持续向社会公众开放[6] - 公司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打造全链路和全渠道健康产品及服务的供应和新零售体系[12] - 公司已与阿斯利康、赛诺菲、默克、辉瑞等多家知名国际药企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12] - 公司运营的天猫医药馆2019财年商品交易总额约595亿元人民币,年度活跃消费者超过1.3亿[13] 提供更好的医药健康服务 - 公司积极与政府、医院、科研院校等外部机构合作,探索以信息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基础的智慧医疗业务[8] - 公司希望通过改善医疗资源供给、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来助力国家医改[8] - 公司秉承"让健康触手可得"的使命,持续在大健康领域夯实业务基础并做好前瞻性布局[11] - 公司为天猫国际平台和天猫超市部分健康类目提供外包及增值服务,有助于丰富商品品类[13] - 公司在杭州、北京、广州、深圳和武汉等5个城市提供"30分钟送达、7*24小时送药"服务[18] - 公司已在全国105个城市推出"急送药"服务,未来将在更多城市铺开[18] - 公司与东阿阿胶等OTC品牌深化合作,打通线上线下,提供全渠道、多场景服务体验[18] - 公司已战略投资多家区域龙头连锁药店,未来将与线下合作伙伴深化合作[18] 开展健康知识教育 - "码上放心"追溯平台入驻的药品生产企业占中国在产生产企业总数超过85%[20] - 公司医学智库"医知鹿"已提供超过2,500条内容百科,日均阅读人数逾百万[27] 维护员工权益,提供良好的薪酬福利 - 集团於2019年3月31日的全職員工人數為808人,總員工成本為人民幣550.7百萬元[61] - 採用股份獎勵計劃為員工提供適當獎勵報酬[74] - 全職員工數目由2018年3月31日的484名增加至2019年3月31日的808名[74] 保障员工职业健康,实施员工培训 - 本集團積極採取措施盡量減少廢棄材料及能源消耗,以保護天然環境[72] - 本集團持續致力優化其服務質素及提供更佳客戶體驗[75] 完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 - 本集團致力於為行業合作夥伴提供互聯網技術和服務工具及平台[69] 依法履行合同,公开公平公正采购 - 與本集團主要供應商之穩固關係對管理供應鏈、應對業務挑戰及遵守監管規定至關重要[76] 节能减排,管理排放物 - 本集團積極採取措施盡量減少廢棄材料及能源消耗,以保護天然環境[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