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健康(00241)
搜索文档
2025进博会:阿里健康与阿斯利康深化战略合作 共推数字化慢病管理
环球网· 2025-11-06 18:27
图:阿里 健康自营事业部商采负责人倪凯先生(右)和阿斯利康中国电商及一码通业务总监施承辰先生(左)代 表签约 签约仪式由阿里健康自营事业部商采负责人倪凯与阿斯利康中国电商及一码通业务总监施承辰代表完 成。阿斯利康中国助理副总裁、心血管、肾脏及代谢事业部代理负责人王丽丽在致辞中表示,期待未来 双方在多产品领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聚焦患者教育与全程管理,实现更全面的战略协同。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报道 记者 李文瑶】11月6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阿里健康与全球生物制药 企业阿斯利康正式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呼吸、代谢、心血管等慢性病重点领域深化协 同,围绕创新药物可及性、数字化患者管理、精准医疗服务等方面推进系统化合作,共同构建"以患者 为中心"的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 当前,我国慢性病防控形势严峻。《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3)》数据显示,中国18岁及 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达27.5%,糖尿病患病率为11.9%,但慢性病规范管理率普遍不足60%,医疗资源 不均与管理连续性不足成为突出挑战。 阿里健康自营事业部总经理、药品平台业务部总经理章泽指出,患者在院外常面临创新药获取难、 ...
阿里健康(00241)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1-04 10:15
FF30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10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阿里健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11月4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241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20,000,000,000 | HKD | | 0.01 HKD | | | 2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0 | | HKD | | | 0 | | 本月底結存 | | | 20,000,000,000 | HKD | | 0.01 ...
阿里健康(00241.HK):10月27日南向资金减持31.6万股
搜狐财经· 2025-10-28 03:38
南向资金对阿里健康的持股动态 - 10月27日南向资金减持阿里健康31.6万股 [1] - 近5个交易日累计净减持1594.2万股,均为减持日 [1] - 近20个交易日中有14天为减持日,累计净减持3513.2万股 [1] - 截至10月27日,南向资金持有阿里健康17.36亿股,占公司已发行普通股的10.76% [1] 阿里健康近期持股变动详情 - 10月21日持股17.46亿股,当日减持600.8万股,变动幅度-0.34% [2] - 10月22日持股17.42亿股,当日减持429.0万股,变动幅度-0.25% [2] - 10月23日持股17.38亿股,当日减持353.6万股,变动幅度-0.20% [2] - 10月24日持股17.37亿股,当日减持179.2万股,变动幅度-0.10% [2] - 10月27日持股17.36亿股,当日减持31.6万股,变动幅度-0.02% [2] 相关ETF市场表现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下跌1.37%,市盈率20.09倍,最新份额116.4亿份减少2.1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出2777.4万元,估值分位18.14% [4]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上涨5.14%,市盈率42.68倍,最新份额76.5亿份增加70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1.9亿元,估值分位61.81% [4] - 科创50ETF(588000)近五日上涨8.42%,市盈率176.46倍,最新份额483.2亿份减少6.8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出2.4亿元,估值分位97.88% [4]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上涨9.12%,市盈率124.44倍,最新份额3.5亿份减少60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638.0万元,估值分位91.59% [4][5]
互联网涨幅居前,银行、消费紧随其后,医疗陷入调整
格隆汇· 2025-10-24 12:10
恒生指数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探底回升,收盘上涨0.72% [1] - 互联网、银行、工商、科技、地产等行业涨幅居前 [1] - 大消费板块亦有不错表现 [1] 互联网行业表现 - 互联网板块探底回升,收盘上涨1.07% [3] - 美团大涨4.06%,阿里巴巴上涨1.67%,腾讯控股上涨1.52%,京东集团上涨1.5%,百度集团上涨1.22% [3] - 商汤、哔哩哔哩、金蝶国际等个股逆势收跌 [3] 银行业表现 - 银行板块开盘后拉升,全天维持强势,收盘上涨0.88% [3] - 邮储银行大涨4.59%,民生银行上涨2.39% [3] - 农业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多股涨幅均超过1% [3] 大消费行业表现 - 大消费板块探底回升,收盘上涨0.35% [3] - 臣子生物大涨6.68%,李宁上涨6.55%,金沙江中国上涨4.4% [3] - 美团上涨4.06%,美高梅上涨3.42%,阿里巴巴、华润啤酒、理想汽车等多股涨幅均超过1% [3] 医疗行业表现 - 医疗板块低开低走,尾盘小幅反弹,收盘下跌1.31% [3] - 石药集团下跌2.96%,中国生物制药下跌2.78% [3] - 翰森制药、三生制药、康方药业、阿里健康等多股跌幅均超过1% [3]
阿里健康:将发挥平台企业的责任 与政府、国际机构等共同守护女性健康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20 17:42
公司战略与倡议 - 阿里健康与联合国人口基金、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爱小丫基金共同发起“守护她健康,此刻请安心”女性健康关爱倡议 [1] - 公司以“SHE”框架指引女性健康业务,包括服务支撑、保障支持和观念革新 [1] - 公司计划发挥平台企业责任,与政府、国际机构及生态力量协同,将倡议转化为具体行动 [1] 业务重点与方向 - 公司通过服务支撑为女性提供全周期健康守护,通过保障支持为母亲与家庭构筑安全网,通过观念革新推动社会打破健康认知壁垒 [1] - 天猫健康将以女性全周期健康为中心,重点推动青春期女性的全面健康发展,并持续关注孕期与老年阶段妇女的健康服务保障 [1] - 公司致力于让每一位女性都能平等享有健康产品与服务 [1] 行业合作与生态构建 - 倡议呼吁深化公私合作伙伴关系,融合公共部门注重公平的使命与私营机构的创新力、规模优势和应变能力 [1] - 各方力量合力为女性的成长和发展打造健康环境,共同构建包容性创新解决方案 [1] - 构建女性健康的安心保障需要可持续的生态 [1]
港股科技股全线上涨,恒生科技指数涨近4%,百度、京东涨超5%,阿里巴巴涨超4%,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涨超3%





格隆汇· 2025-10-20 09:53
市场整体表现 - 港股科技股全线高开,恒生科技指数高开近4% [1] 公司股价表现 - 网易股价上涨超过6% [1] - 携程集团、百度集团、京东集团股价均上涨超过5% [1] - ASMPT、阿里巴巴、京东健康、舜宇、蔚来、快手、海尔智家、哔哩哔哩股价上涨超过4% [1] - 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金蝶国际、商汤、地平线机器人、小鹏汽车、美团、比亚迪电子、阿里健康股价上涨超过3% [1] - 腾讯控股股价上涨2.6% [1]
联合国人口基金携手阿里健康呼吁社会关注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
中国青年报· 2025-10-19 00:17
活动与倡议 - 联合国人口基金与阿里健康共同举办纪念活动并发起“守护她健康,此刻请安心”女性健康关爱倡议 [1][3] - 倡议呼吁关注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并深化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以构建包容性创新解决方案 [4] - 活动正值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举办30周年之际 [1] 中国妇女健康实践与成就 - 中国将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纳入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2024年艾滋病母婴传播率降至1.2% [3] - 2009-2024年中国开展免费宫颈筛查3.42亿人次 乳腺癌筛查2.45亿人次 [3] - 2012-2024年中央财政投入30.1亿元救助患病妇女 截至2025年6月18个省份为适龄女童免费接种HPV疫苗每年惠及约500万女童 [3] 女性健康消费趋势 - 妈妈们在线上购买健康产品时搜索行为发生变化 越来越多关注如“产后修复”等自身健康相关的词条 [3] - 准妈妈和妈妈们的购买行为不仅关注孩子健康也更关注自身健康 [3]
港股科技股集体走弱,恒生科技指数跌超2%





新浪财经· 2025-10-17 10:44
港股科技股市场表现 - 港股市场科技股集体走弱,恒生科技指数下跌超过2% [1] - 比亚迪电子跌幅最大,超过5% [1] - ASMPT、京东健康、中芯国际、商汤-W、金蝶国际、百度集团跌幅均超过3% [1] - 舜宇光学科技、金山软件、华虹半导体、阿里健康、腾讯音乐、阿里巴巴、美团跌幅均超过2% [1] 主要成分股关键数据 - 比亚迪电子当日跌幅5.50%,总市值874.69亿港元 [2] - 地平线机器人-W当日跌幅4.57%,但年初至今上涨132.22%,总市值1224.9亿港元 [2] - 京东健康当日跌幅3.66%,年初至今上涨120.28%,总市值1981.71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当日跌幅3.59%,年初至今上涨124.06%,总市值5700.05亿港元 [2] - 阿里巴巴-W当日跌幅2.23%,总市值3.01万亿港元 [2] - 美团-W当日跌幅2.23%,但年初至今下跌36.35%,总市值5900.49亿港元 [2] 市值与涨跌幅对比 - 华虹半导体年初至今涨幅最大,达到267.67%,总市值1381.42亿港元 [2] - 腾讯音乐-SW年初至今上涨99.77%,总市值2695.09亿港元 [2] - 商汤-W年初至今上涨61.74%,总市值932.04亿港元 [2] - 金蝶国际年初至今上涨73.27%,总市值524.61亿港元 [2] - 金山软件年初至今下跌3.64%,总市值452.06亿港元 [2]
阿里、京东、美团,争着「发钱」喊你减肥
36氪· 2025-10-16 22:13
资本市场动态 - 2025年GLP-1减重市场资金涌入盛况更胜从前,例如Kailera公司获6亿美元B轮融资[3] - 先为达生物、诚益生物、博瑞医药等公司先后递交IPO招股书,已上市公司如派格生物股价翻数倍[3] - 资本关注点从研发成功转向商业化落地效率,即产品销售能力[3] 市场竞争格局 - 国内已获批减重适应症的GLP-1注射类产品有5款,包括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等[4] - 后续有先为达生物、恒瑞医药的产品在排队上市,在研产品中密集进入II期、III期临床的多达数十款[8] - 院内市场存在处方开具门槛高、医院采购名额限制等挑战,新上市产品入院困难[4] 销售渠道转向 - 行业寻找新出口,互联网电商凭借强大覆盖能力成为重要销售渠道[5] - 电商平台被期待快速拉动消费习惯、降低转化门槛,为GLP-1产品开辟新销售路径[5] - 跨国药企态度转变,从偏保守、重视处方药合规到逐渐拥抱电商,例如诺和诺德被电商负责人亲自飞往海外总部游说[6] 电商渠道策略与成效 - GLP-1产品的营销“打法”完全消费品化,关注点从医生转向消费者,注重用户认知、选择与复购[7] - 电商铺货性价比高于传统入院,能将购买决策权从医生转向患者,更快促成交易并带动销量增长[8] - 诺和诺德、礼来等跨国药企与腾讯健康、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多家线上平台达成合作,国内药企如华东医药也表示在与电商合作[8] 电商营销活动 - 互联网“玩法”进入医药行业,例如美团买药与爱康集团推出“不瘦必赔”活动,最高赔偿金提升至1000元[9] - 京东买药秒送发起“快乐减重”活动,减重达标可得奖金;阿里健康联合保险机构提供“兜底保障”,最高赔付5000元[9] - 抖音与信达生物开展“自信而美”创作变现活动,任务包含浏览指定品牌活动页面并跳转至销售界面[10] 电商销售数据 - 美团买药平台上GLP-1药物销量于8月突破20万单,环比增长保持在25%[12] - 京东健康GLP-1类药物销售增速在3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诺和诺德[12] - 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上架后,7月到8月搜索量破百万,服务用户超3万人[12] - 阿里健康方面,每年有3亿用户在淘宝搜索减重相关信息[13] 企业投入与平台优势 - 企业舍得投入,例如信达生物进行价值21亿人民币的配售,计划将30%用于玛仕度肽的开发、营销和商业化,在获批前已花出9270万元[15] - 电商平台特点鲜明:京东健康胜在供应链配送能力和处方药运营经验,药品订单次日达率达99%;美团买药用户消费习惯高频、O2O快捷;阿里健康拥有广大女性人群和消费类产品流量池[15] - 冷链运输能力是竞争核心,京东健康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的医药冷链仓,美团买药则与顺丰合作空运发货[16] 服务整合与未来展望 - 平台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提供丰富服务及“伴侣产品”(如蛋白粉、维生素等)来吸引用户,例如美团买药的活动专区包含中医理疗、减脂塑形等多种体重管理项目[16] - 行业期待GLP-1市场是良性竞争下的百亿市场,京东健康预测到2030年GLP-1在减重领域规模将超300亿,互联网医疗渠道占超5成份额[6][17]
阿里、京东、美团,争着“发钱”喊你减肥
36氪· 2025-10-16 12:14
资本市场动态 - 2025年GLP-1减重市场资本涌入更盛从前,例如Kailera公司获得6亿美元B轮融资[1] - 先为达生物、诚益生物、博瑞医药等公司先后递交IPO招股书,已上市公司如派格生物股价翻数倍[1] - 资本关注点从研发成功转向商业化落地效率,即谁的产品销售能力更强[1] - 信达生物为玛仕度肽的开发、营销和商业化计划投入配售资金的30%,约16亿人民币中的30%[12]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已获批5款GLP-1减重注射药物,涉及信达生物、礼来、诺和诺德、仁会生物、华东医药五家公司[2] - 信达生物玛仕度肽于2025年6月获批,礼来替尔泊肽于2024年7月获批,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于2024年6月获批[2] - 后续恒瑞医药、先为达生物等公司产品在排队上市,数十款在研药物密集进入II期、III期临床,包括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6] - 行业竞争白热化,速度超出预期[6] 销售渠道变革 - 院内市场存在处方开具门槛高、医院采购名额限制等挑战,新药入院困难[3] - 互联网电商成为重要新销售渠道,药企期望其快速拉动消费习惯、降低转化门槛[3] - 电商平台GLP-1药物销售增长显著:美团买药8月销量突破20万单,环比增长25%;京东健康GLP-1类药物销售增速超30%[10] - 诺和诺德、礼来、华东医药等药企已与腾讯健康、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健康等线上平台达成合作[6] 营销策略转变 - 营销重点从临床数据、医生科普转向如何让消费者“知道、看见、选择、复购”,GLP-1的“打法”完全消费品化[5] - 电商平台推出创新营销活动,如美团买药“不瘦必赔”(最高赔1000元)、京东买药“快乐减重”(奖金封顶1000元)、阿里健康“兜底保障”(最高赔付5000元)[7] - 抖音与信达生物合作“自信而美”创作变现活动,直接引导至京东大药房销售页面,融合内容与电商[8] - 跨国药企态度转变,从偏保守、重合规到积极拥抱电商,某电商健康负责人曾亲自飞往诺和诺德海外总部洽谈合作[4] 电商平台核心竞争力 - 京东健康优势在于供应链配送能力(覆盖300多城市、药品订单次日达率99%)和处方药运营经验[13][14] - 美团买药优势在于用户高频消费习惯、O2O快捷,GLP-1药品与顺丰合作空运发货[13][14] - 阿里健康优势在于最广大的女性人群和消费品类流量池,每年有3亿用户在淘宝搜索减重相关信息[11][13] - 平台竞争延伸至整合上下游资源,提供如蛋白粉、维生素、中医理疗等“伴侣产品”和全面体重管理服务以吸引用户[14] 市场前景与驱动因素 - 京东健康预测,到2030年GLP-1在减重领域的市场规模将超过300亿元,互联网医疗渠道份额超5成[5] - 2025年国家“体重管理年”政策利好,大众对GLP-1产品的认知快速加深[4] - 电商渠道性价比高于传统入院,能将购买决策权部分转移至患者,更快促成交易带动销量[6] - 信达生物玛仕度肽上架后,仅7月到8月搜索量破百万,服务用户超3万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