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健康大药房

搜索文档
阿里健康(00241):受益医药电商稳健增长趋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8 21: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考虑公司较为乐观的增长前景,给予公司 FY26 36x PE 估值,对应目标价 5.91 港币 [5][6][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互联网医疗进入稳健发展阶段,线上医药零售渗透趋势或将加速,医药 B2C 电商平台市场空间拓展将拉动公司业绩增长 [1] - 医药电商平台并表广告营销资产后形成协同效应,背靠阿里集团获优质资产注入提升价值 [6] - 医药自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布局向医药零售上游延伸 [6] - 基于阿里集团 AI 能力积极探索 AI+医药布局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阿里健康:平台+自营稳步增长,母公司多次注入优质资产 - 公司业务分为医药自营、医药电商平台、医疗健康及数字化服务业务,2025 财年医药自营业务营收占比 85.4%,电商平台业务占比 11.7% [17] - 阿里巴巴集团多次注入优质资产,持股比例超 63%,提升公司价值 [20][24] 医药电商:行业稳健增长,公司盈利质量持续改善 行业:政策陆续放宽、线上化购药趋势仍在 - 行业政策推动线上医保渗透率提升,互联网医疗市场中长期将稳步增长 [27] - 医药电商核心品类渗透率稳步提升,营养保健品和家用医疗器械线上渗透率持续爬坡,药品线上零售渗透率低但增速将加快 [30] 阿里健康:自营+平台业务盈利能力均有望持续改善 - 医药电商平台业务 GMV 及用户 ARPU 稳健增长,2025 财年营收 35.9 亿,同比+54.0%,平台运营与广告业务协同效应强 [31] - 医药自营业务盈利能力改善,2025 财年营收 261 亿,同比+10.0%,业务从重规模转向重盈利质量 [32][40] - 电商平台业务收购广告资产后协同效应拉动增长,预计 2025 - 2026 年保持两位数同比增长 [36] - 医药自营业务向医药零售上游延伸,与多家药企合作,有望提升在药品零售环节价值链中的占比 [43] 竞争格局:竞争有望趋缓,B2C 和 O2O 形成分野 - 2025 年互联网医疗电商竞争或趋于平缓,O2O 即时零售在药品领域增长但品类受限,短视频直播电商与 B2C 平台竞争强度趋缓 [45] - 与京东健康相比,阿里健康依托第三方物流,背靠淘天平台流量有优势,更倾向培育电商平台 3P 业务 [49] 创新业务:布局云医院及云基建,增长空间广阔 - 医疗健康及数字化服务业务虽 2025 财年营收约 8.9 亿、同比略有下滑,但后续增长空间大 [52] - 云医院业务核心小鹿中医已形成规模,依托母公司流量平台入口低成本拓客 [52] - 追溯码业务远期有望带来十亿级营收,目前对公司创新业务贡献有限 [55] - AI 对公司业务影响包括日常运营提效和独立 AI 应用,辅助诊疗工具落地需较长时间 [58] 财务梳理:从高速增长到保持稳健,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 2018 - 2021 财年依托阿里生态流量抢占医药电商线上化红利,2022 - 2025 财年增速换挡,从重规模转向重盈利 [60] - 2021 财年净利润转正,2022 年受竞争影响亏损,2023 年后盈利能力持续修复 [63] - 三项费用率在规模效应下稳中有降,履约费用率后续仍有下降空间 [66] 股价复盘及盈利预测 股价复盘:从医保政策、行业竞争、疫情扰动,到业绩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 2020 至 2021 年上半年股价因疫情和政策利好上涨,2021 年下半年后因竞争和监管股价及估值下修 [71] - 2022 年后消化高估值,2023 年注入优质资产后扭亏为盈,2024 - 2025 财年盈利能力提升,股价回暖 [71] 盈利预测 - 预计医药电商平台业务 FY26 - 28 保持 10%以上 3 年营收 CAGR,自营业务保持 8%以上 3 年营收 CAGR,数字化服务业务营收增速稳定 [74] - 预计履约费用率下降,销售、研发、管理费用率稳定,给予公司 FY26 36x PE 估值,对应目标股价 5.91 港币 [78][79]
阿里健康2025财年营收306亿 产品开发支出7.2亿强化AI赋能
长江商报· 2025-05-21 07:37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营业收入305.98亿元,同比增长13.2% [1][2] - 2025财年净利润14.32亿元,同比增长62.2%,调整后净利润19.5亿元,同比增长35.6% [1][2] - 连续三个财年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 [1][4] - 2020财年至2025财年营收从95.96亿元增长至305.98亿元,复合增长率显著 [3] - 净利润从2020财年亏损658.6万元扭亏为2025财年盈利14.32亿元,波动中呈上升趋势 [3] 业务增长驱动 - 天猫健康平台年度GMV与活跃用户持续提升,在线商品数增长91%至1.33亿,主营商家数同比增长35%至4.83万个 [4] - 阿里健康大药房GMV健康增长,在线商品数同比增长33.6%至123万,活跃用户与自营会员数量提升 [4] - 广告业务赋能商家,平台商业吸引力增强 [4] - 医药自营业务收入261.24亿元,同比增长10%,医药电商平台收入35.88亿元,同比增长54% [5] 研发与创新投入 - 2025财年产品开发支出7.2亿元,用于AI技术研发、业务场景优化及数字化追溯业务 [1][5] - 依托阿里云算力优化深度学习模型,自主研发医药搜索推理模型,提升供应链效率与药品安全 [6] - 智能客服系统采用NLP和对话式AI技术,提供24/7医疗咨询服务 [6] - 小鹿中医上线AI辅助诊疗系统,基于DeepSeek大模型提升问诊效率与准确性 [7] - 码上放心追溯平台服务1500余家药品生产企业和7100余家流通企业 [7] 市场表现 - 2025年2-3月股价累计涨幅超60%,受港股科技板块回暖及AI医疗概念推动 [7] - 截至5月20日收盘价4.89港元/股,总市值787亿港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