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健康(00241)
搜索文档
速递|阿里健康推出“科学减重标准” 助力超重人群科学管理体重
GLP1减重宝典· 2025-07-04 18:19
全民减重趋势 - 国家推动减重行动,将体重管理提升为公共卫生课题,强调超重与肥胖对健康的重大影响[2] - 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34.3%、肥胖率16.4%,即每3个成年人有1人超重,每6个成年人有1人肥胖[5] - 体重超标与200多种慢性疾病相关,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5] 科学减重标准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与阿里健康联合发布"科学减重标准",提供营养管理、运动干预、药物治疗的规范方案[3] - 减重应依据BMI数值:BMI≥28为肥胖人群,BMI≥24为超重人群且伴有相关合并症需干预[7] - 科学减重设定阶段性目标:3个月至少瘦3%、6个月至少瘦5%[7] - 标准强调个性化方案和长期健康管理,非无门槛瘦身指南[7] 企业减重服务 - 阿里健康联合礼来、信达、银诺等药企推出科学减重计划,提供一对一专属医生答疑和药师服务[9] - 阿里健康与众安保险合作推出"不瘦必赔"服务,为用户提供最高5000元保障[12] - 公司基于慢病管理专业积累,旨在解决用户信息不对称和方法不科学的核心问题[9]
港股收盘 | 恒指收跌0.64%失守两万四 创新药、光伏股走高 阿里健康领跌蓝筹
智通财经· 2025-07-04 16:52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跌0.64%或153.88点,报23916.06点,全日成交额2678.08亿港元,全周累跌1.52% [1] - 恒生国企指数跌0.45%,报8609.27点,全周累跌1.75% [1] - 恒生科技指数跌0.33%,报5216.26点,全周累跌2.34% [1] - 建银国际认为港股短期缺乏牛市催化因素,但维持下半年乐观判断 [1] 蓝筹股表现 - 阿里健康跌6.64%,报4.22港元,拖累恒指3.04点,阿里巴巴发行120亿港元零息可交换债券,初始交换价6.23港元较配售价溢价48% [2] - 信义光能涨4.73%,报2.88港元,贡献恒指0.91点 [2] - 中国生物制药涨2.75%,报5.6港元,贡献恒指2.45点 [2] - 友邦保险跌4.42%,报69.15港元,拖累恒指53.96点 [2] - 创科实业跌3.11%,报85.8港元,拖累恒指6.35点 [2] 热门板块 医药股 - 荣昌生物涨15.01%,报67.8港元;基石药业-B涨13.07%,报5.19港元;康方生物涨9.43%,报116.1港元 [3] - 国家医保局等发布16条措施支持创新药发展,花旗预计2025年下半年行业将迎多重催化剂 [4] - 康方生物PD-1/VEGF双抗AK112或与阿斯利康达成150亿美元合作,开源证券看好PD-(L)1/VEGF双抗赛道景气度 [4] 光伏股 - 信义能源涨15%,报1.38港元;凯盛新能涨8.39%,报5.17港元;协鑫科技涨6.67%,报1.12港元 [5] - 工信部明确推动光伏落后产能退出,交银国际预计后续针对性政策将出台 [5][6] 稳定币概念 - 国泰君安国际涨10.62%,报4.27港元;胜利证券涨9.25%,报6.38港元 [6] - 香港《稳定币条例》8月1日生效,开源证券认为产业大趋势已至 [6] 黄金股 - 潼关黄金跌4.59%,报2.08港元;赤峰黄金跌4.27%,报25.8港元 [7] - 美国非农数据强劲打击降息预期,中信建投提示金价或回撤风险 [7] 热门异动股 - 小鹏汽车-W跌6.56%,报69.1港元,G7车型售价下探至19.58万元起 [8] - 万国数据-SW涨6.09%,报32.25港元;新意网集团涨7.59%,报7.94港元,受英伟达GB200量产及AI算力需求增长推动 [8] - 极兔速递-W涨5.49%,报7.69港元,里昂看好其承接TikTok Shop东南亚包裹量增长 [9] - 哔哩哔哩-W涨5.31%,报172.5港元,天风证券看好《三谋》游戏中长期价值及出海潜力 [10]
异动盘点0704|安井食品首挂上市早盘平开,大洋集团一度暴涨近 75%,Datadog大幅高开涨近 10%,英伟达再创新高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7-04 12:13
港股市场表现 - 云顶新耀再涨超3%,展示AI+mRNA平台及可逆BTK治疗膜性肾病优异数据 [1] - 航空股集体回落,中国国航跌3.21%,东方航空跌2.88%,南方航空跌1.79% [1] - 容大科技跌超13%,因接获厦门中院民事起诉 [1] - 九兴控股涨超3%,机构认为其订单饱满且品牌下单积极 [1] - 中烟香港涨超4%,机构关注其全球化及中烟资产注入进程 [1] - 大洋集团暴涨近75%,拟溢价90%配股净筹3439万港元 [1] - 方舟健客拉升逾10%,其APP登顶6月AppStore中国医疗免费榜 [1] - 黄金股集体走低,赤峰黄金跌4.64%,潼关黄金跌4.13% [2] - 今海医疗科技涨超3%,与戴维医疗合作拓展全球内窥镜市场 [2] - 数据中心股走高,万国数据涨超7%,新意网集团涨超6% [2] - 宁德时代涨超4%,与印尼合作项目动工并拓展至储能领域 [2] - 友邦保险跌超5%,市前现多宗大手成交涉及267亿港元 [2] - 小鹏汽车跌超4%,G7售价19.58万元起较预售价下探 [2] - 创新药概念股走高,荣昌生物涨8.48%,康方生物涨6.5% [2] - 西锐跌超7%,控股股东出售4.78%股份 [3] - 多点数智高开近15%,正在筹备申请稳定币牌照 [3] - 脑机概念股集体高开,南京熊猫电子涨14.9%,微创脑科学涨11.11% [3] - 阿里健康低开近5%,阿里发行120亿港元零息可换债 [3] - 安井食品首挂上市平开,为中国速冻食品行业龙头 [3] 美股市场表现 - 新思科技涨超4%,美方撤销针对中国的出口限制 [4] - Olo大涨超13%创年内新高,与Thoma Bravo达成收购协议 [4] - 脑再生科技涨超121%,年内涨幅近180倍 [4] -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再升逾130%,四个交易日暴涨超29倍 [4] - 英伟达涨超1.3%,股价触及历史新高 [4] - Lucid Group涨超5%,Q2销量3309辆同比增长38%创纪录 [4] - 猫途鹰涨超16%,激进投资者Starboard Value入股超9% [4] - 比特币概念股延续涨势,Circle涨超6%,Strategy涨超0.4% [5] - Datadog高开涨近10%,将取代瞻博网络成为标普500成分股 [6]
2分钟,20cm涨停!
中国基金报· 2025-07-04 11:15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报3462 99点,微涨0 05%,深证成指跌0 35%至10498 14点,创业板指跌0 31%至2157 38点[3] - 全A市场涨跌分化明显,上涨股票1193只,下跌股票4050只,成交额达1901 61亿元[3][4] - 沪深300指数微涨0 03%,中证500指数跌0 34%,中证1000指数跌0 55%[3] 行业板块表现 领涨板块 - 钢铁板块涨幅居首达1 55%,柳钢股份4连板,凌钢股份涨停,盛德鑫泰涨5 08%[5][10][11] - 煤炭板块涨1 13%,银行板块同步上涨1 13%,浙商银行、浦发银行等创年内新高[5][16][17] - 光伏概念股活跃,亚玛顿、亿晶光电3连板,艾能聚涨7 22%,工信部强调规范行业竞争[7][8] 弱势板块 - 日用化工板块跌1 78%,精细化工跌1 61%,化纤行业跌1 31%[5] - 恒生科技指数跌1 69%,阿里健康领跌恒指成份股,跌幅达7 08%[6][7] 个股异动 - 杭州园林开盘2分钟即20%涨停,南凌科技同样20cm涨停[20][22][23] - 医药生物板块爆发,热景生物涨14 57%,广生堂涨10 75%,塞力医疗4连板[12][13] - 港股医药股跟涨,荣昌生物涨10 18%,圣诺医药-B涨25 73%[14][15]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光伏玻璃头部企业计划7月起集体减产,硅料企业推进产能整合以改善供需[9] - 唐山环保限产启动,约半数钢企收到通知,光大证券认为将促进行业利润修复[11] - 国家医保局出台创新药支持措施,覆盖研发至支付全链条,荣昌生物等创新药企受益[15]
恒生科技指数盘中一度跌近2%,阿里健康跌超7%。
快讯· 2025-07-04 10:17
恒生科技指数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盘中一度下跌近2% [1] 个股表现 - 阿里健康股价跌幅超过7% [1]
港股开盘 | 恒生指数低开0.7%,阿里健康(00241)跌近5%
智通财经网· 2025-07-04 09:40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低开0 7%,恒生科技指数跌0 75%,阿里健康跌近5%,友邦保险跌近2% [1] - 恒指过去一个月在23000-24000点区间震荡,呈现结构性上涨而非普涨格局 [1] 港股后市展望 - 中泰国际预计2025年及2026年恒生指数每股盈利分别增长8 5%及8 3%,2025年下半年在政策与美元流动性改善背景下有望延续强势 [1] - 中金指出当前风险溢价与乐观情绪已与去年10月初高点相当,需更多催化剂推动进一步乐观 [1] - 光大证券认为短期港股可能震荡,长期因互联网、新消费、创新药等稀缺资产及低估值具备较高配置性价比 [1] 市场驱动因素 - 中信证券预计优质企业赴港上市将提升港股资产质量及流动性,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三季度或震荡向上,四季度或迎业绩上修契机 [2] - 汇添富基金认为下半年港股或"震荡上行+结构分化",宏观政策聚焦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南向资金全年净流入或突破万亿元 [2] - 海外区域性资金对港股关注度上升,若基本面改善外资配置比例有望从低位回升 [2]
恒指低开0.70%,报23900.69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75%。阿里健康跌4.9%,小鹏汽车跌近2%,腾讯、美团、网易、小米等跌超1%。
快讯· 2025-07-04 09:25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低开0 70%报23900 69点 [1]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 75% [1] 公司股价变动 - 阿里健康跌幅最大达4 9% [1] - 小鹏汽车下跌近2% [1] - 腾讯美团网易小米均下跌超1% [1]
阿里健康(00241):受益医药电商稳健增长趋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8 21: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考虑公司较为乐观的增长前景,给予公司 FY26 36x PE 估值,对应目标价 5.91 港币 [5][6][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互联网医疗进入稳健发展阶段,线上医药零售渗透趋势或将加速,医药 B2C 电商平台市场空间拓展将拉动公司业绩增长 [1] - 医药电商平台并表广告营销资产后形成协同效应,背靠阿里集团获优质资产注入提升价值 [6] - 医药自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布局向医药零售上游延伸 [6] - 基于阿里集团 AI 能力积极探索 AI+医药布局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阿里健康:平台+自营稳步增长,母公司多次注入优质资产 - 公司业务分为医药自营、医药电商平台、医疗健康及数字化服务业务,2025 财年医药自营业务营收占比 85.4%,电商平台业务占比 11.7% [17] - 阿里巴巴集团多次注入优质资产,持股比例超 63%,提升公司价值 [20][24] 医药电商:行业稳健增长,公司盈利质量持续改善 行业:政策陆续放宽、线上化购药趋势仍在 - 行业政策推动线上医保渗透率提升,互联网医疗市场中长期将稳步增长 [27] - 医药电商核心品类渗透率稳步提升,营养保健品和家用医疗器械线上渗透率持续爬坡,药品线上零售渗透率低但增速将加快 [30] 阿里健康:自营+平台业务盈利能力均有望持续改善 - 医药电商平台业务 GMV 及用户 ARPU 稳健增长,2025 财年营收 35.9 亿,同比+54.0%,平台运营与广告业务协同效应强 [31] - 医药自营业务盈利能力改善,2025 财年营收 261 亿,同比+10.0%,业务从重规模转向重盈利质量 [32][40] - 电商平台业务收购广告资产后协同效应拉动增长,预计 2025 - 2026 年保持两位数同比增长 [36] - 医药自营业务向医药零售上游延伸,与多家药企合作,有望提升在药品零售环节价值链中的占比 [43] 竞争格局:竞争有望趋缓,B2C 和 O2O 形成分野 - 2025 年互联网医疗电商竞争或趋于平缓,O2O 即时零售在药品领域增长但品类受限,短视频直播电商与 B2C 平台竞争强度趋缓 [45] - 与京东健康相比,阿里健康依托第三方物流,背靠淘天平台流量有优势,更倾向培育电商平台 3P 业务 [49] 创新业务:布局云医院及云基建,增长空间广阔 - 医疗健康及数字化服务业务虽 2025 财年营收约 8.9 亿、同比略有下滑,但后续增长空间大 [52] - 云医院业务核心小鹿中医已形成规模,依托母公司流量平台入口低成本拓客 [52] - 追溯码业务远期有望带来十亿级营收,目前对公司创新业务贡献有限 [55] - AI 对公司业务影响包括日常运营提效和独立 AI 应用,辅助诊疗工具落地需较长时间 [58] 财务梳理:从高速增长到保持稳健,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 2018 - 2021 财年依托阿里生态流量抢占医药电商线上化红利,2022 - 2025 财年增速换挡,从重规模转向重盈利 [60] - 2021 财年净利润转正,2022 年受竞争影响亏损,2023 年后盈利能力持续修复 [63] - 三项费用率在规模效应下稳中有降,履约费用率后续仍有下降空间 [66] 股价复盘及盈利预测 股价复盘:从医保政策、行业竞争、疫情扰动,到业绩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 2020 至 2021 年上半年股价因疫情和政策利好上涨,2021 年下半年后因竞争和监管股价及估值下修 [71] - 2022 年后消化高估值,2023 年注入优质资产后扭亏为盈,2024 - 2025 财年盈利能力提升,股价回暖 [71] 盈利预测 - 预计医药电商平台业务 FY26 - 28 保持 10%以上 3 年营收 CAGR,自营业务保持 8%以上 3 年营收 CAGR,数字化服务业务营收增速稳定 [74] - 预计履约费用率下降,销售、研发、管理费用率稳定,给予公司 FY26 36x PE 估值,对应目标股价 5.91 港币 [78][79]
AI视角下互联网“大厂病”系列之:阿里健康的问题、根源与解决方案
搜狐财经· 2025-06-26 17:08
阿里健康发展历程与战略定位 - 公司2014年通过收购中信21世纪54.3%股份正式进军医药电商,并更名为阿里健康[2] - 早期战略聚焦医药O2O,2016年联合65家连锁药店成立"中国医药O2O先锋联盟",构建"在线问诊-处方-配送"闭环[2] - 2017年后业务重心转向B2C,阿里巴巴分四次注入天猫健康资产(2017/2018/2020年),2023年B2C业务收入占比达88%[3][5][8] 战略漂移原因分析 - 集团规模扩张导向:四次资产注入使营收从2016年0.57亿港元激增至2023年267.63亿港元,但导致低毛利B2C业务依赖[8] - 管理层执行偏差:2018年后O2O资源被抽调转向天猫整合,2020年进一步强化商业化致O2O边缘化[11] - 资源协同不足:菜鸟物流仅参与个别案例,日常配送依赖第三方;未有效整合阿里云技术及线下医疗资源[11] 运营能力短板 - 物流劣势:仓库数量39个(京东健康22+450个),冷链覆盖200+城市(京东300+),配送时效落后[13] - 供应链效率:SKU达7800万但用户转化率低,3亿用户规模下收入仅为京东健康(1.72亿用户)的一半[14] - 服务质量:医鹿APP日均问诊量1.1万次,用户投诉回复率0%,ARPU为京东1/3[14] 监管合规风险 - 广告违规:2024年因未审查保健食品广告被罚45万元,2022-2024年多次受罚[16] - 追溯系统缺陷:2025年"码上放心"平台批号显示错误,与国家药监局数据不同步[17] - 处方药漏洞:存在未核实病历即开具10盒处方药的案例,违反《处方管理办法》[17] 转型建议 - 商业模式创新:构建"医药+服务+数据"立体模式,投资区域药店作前置仓,复制铂生生物"药品追溯-患者管理"一体化案例[18] - 技术整合:利用菜鸟航空冷链(碳纤维冷箱/氢能动力)提升配送效率,嵌入阿里云ET医疗大脑强化AI诊断[20][21] - 组织重构:成立独立医疗事业群,引入医疗背景高管,采用区块链升级追溯系统[21][22] 运营优化路径 - 物流协同:整合菜鸟资源实现三四线城市"30分钟送达",优化库存管理算法[26][27] - 用户服务:转型医鹿APP医疗属性,开发AI辅助诊断和健康管理订阅服务[27][28] - 合规体系:建立AI广告审核工具,实现药品追溯数据实时同步,直连医院处方系统[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