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医药(00460)

搜索文档
四环医药(0046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12:00
财务表现 - 期内公司总收益为人民币949.7百万元,同比下降10.0%(约人民币106.0百万元)[2] - 期内公司销售成本为人民币341.2百万元,同比上升10.8%(约人民币33.2百万元)[3] - 期内公司毛利为人民币608.5百万元,同比下降18.6%(约人民币139.2百万元)[3] - 期内公司经营溢利为人民币109.1百万元,同比下降25.4%(约人民币37.1百万元)[3] - 期内公司亏损为人民币68.0百万元,同比收窄42.8%(约人民币50.9百万元)[4] - 期内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36分[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为人民币949.7百万元,同比下降10.0%,其中医美分部收益同比增长66.4%至人民币322.8百万元[14] - 创新药及其他药品收益同比增长85.0%至人民币29.6百万元,主要得益于轩竹生物创新药安奈拉唑钠的上市[14] - 公司期内亏损人民币68.0百万元,同比下降42.8%,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33.4百万元,同比下降32.7%[1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949,69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0%[4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润为608,51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6%[4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109,10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3%[4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內虧損为67,958千元人民币,同比减少42.9%[4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非流動資產總額为4,786,54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2%[4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流動資產總額为6,740,09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4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淨流動資產为2,624,28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2%[45]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在2024年6月30日为7,410,833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428,628千元略有下降[46] - 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在2024年6月30日为2,321,567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291,604千元有所增加[46] - 公司净资产在2024年6月30日为5,089,266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137,024千元略有下降[46] - 公司期内亏损在2024年上半年为67,958千元,其中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3,424千元,非控股权益亏损为34,534千元[47] - 公司期内亏损在2023年上半年为118,940千元,其中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49,644千元,非控股权益亏损为69,296千元[4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19,212千元,同比减少42.0%[54][5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分部间销售总额为23,439千元,同比增长70.3%[54][5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不可分摊的其他收入为26,879千元,同比增长82.7%[54][5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销售医药及医美产品收入为949,697千元,同比下降10%[5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73,839千元,同比下降4.7%[5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医院服务收入为14,380千元,同比增长108.5%[5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经营租赁之租金收入总额为4,674千元,同比下降36.8%[5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出售分销权收入为7,028千元,同比增长396.3%[5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研发收入为767千元,去年同期无此项收入[5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政府补助为29,757千元,同比增长10.9%[6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出售一项投资物业的收益为10,930千元,去年同期无此项收入[6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财务开支为132,460千元,同比下降0.8%[6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附属公司股份的赎回负债利息开支为107,645千元,同比增长3.8%[64]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所得税总额为48,746千元人民币,其中即期所得税为43,291千元人民币,递延所得税为5,455千元人民币[66]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亏损为0.36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0.53元人民币有所改善[6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持有的按公平值计量的非上市股权投资为82,96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354,275千元人民币大幅减少[70]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持有的理财产品的公允价值为854,38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589,016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70]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贸易应收账款为537,12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393,211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72]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贸易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显示,3个月以内的应收账款为313,09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7,132千元人民币大幅增加[72]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贸易应收账款减值拨备为61,45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55,650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72] - 公司总收益为人民币9.497亿元,同比下降10.0%[81] - 销售成本同比增长10.8%,达到人民币341.2百万元,主要由于医美业务销售大幅增长[82] - 毛利同比下降18.6%,为人民币608.5百万元,毛利率从70.8%降至64.1%[83] - 其他收益净额同比上升72.1%,达到人民币60.4百万元,主要由于汇兑收益增加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84] - 分销开支同比上升0.5%,达到人民币213.5百万元,主要由于医美业务销售费用增加[85] - 行政开支同比上升13.2%,达到人民币240.3百万元,主要由于创新药子公司上市费用转入和应收账款坏账计提增加[86] - 研发开支同比下降33.5%,为人民币195.6百万元,主要由于多款产品完成三期临床并申请上市[87] - 经营溢利同比下降25.4%,为人民币109.1百万元,主要由于仿制药收益下降[89] - 除税后亏损同比下降42.8%,为人民币68.0百万元[93]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同比下降32.7%,为人民币33.4百万元[9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理财产品、已抵押存款及定期存款合计约人民币4,971.3百万元,现金流稳健[96] - 公司期内投资总额约为人民币3,911.7百万元,主要用于购买国有银行的财务计划产品[97] - 公司银行借款约为人民币1,086.7百万元,其他借款约为人民币73.6百万元,总借款额中89.1%为浮息借款[97] - 公司存货金额约为人民币475.4百万元,较去年减少14.7%,存货周转期为272日[98]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约为人民币1,350.2百万元,较去年增加19.0%,主要由于医美业务销售增长[99]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账面净值为人民币2,128.5百万元,较去年减少2.1%[100] - 公司无形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801.5百万元,较去年增加3.3%,主要由于三期临床项目投入[101]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约为人民币1,642.5百万元,较去年减少4.0%,主要由于仿制药业务预提销售费用减少[102] - 公司资本承诺总额约为人民币189.5百万元,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无形资产[105] - 公司资本开支总额约为人民币105.4百万元,其中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开支为人民币48.3百万元,购买或自研无形资产的开支为人民币57.1百万元[109] - 公司员工总数为2,648人,期内薪金总额及相关成本约为人民币311.6百万元,其中包括奖金及非现金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分别为人民币16.0百万元和人民币36.3百万元[113] - 公司所有现金等价物及银行存款均存放于中国若干信誉良好的金融机构及中国内地以外的优质国际金融机构,近期无欠款记录[106] - 公司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事项,且无其他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的计划[110] - 公司已采纳购股权计划及股份奖励计划,以奖励员工对集团营运及未来发展的贡献[112] - 公司功能货币为人民币,主要金融工具以人民币计值,预计外币汇率波动对集团营运无重大影响[107] - 公司定期审阅资本架构,确保财务资源足以支撑业务营运[108] - 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内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适用守则条文[114]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所有董事确认期内一直遵守该守则[115] - 公司一直遵守上市规则有关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的最低要求,其中一名须具备相应专业资格或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专长[116] - 公司以总代价约5.36百万港元回购10,000,000股股份,每股价格在0.52至0.56港元之间[119] - 公司持有10,000,000股库存股份,计划用于后续出售或转让[119] - 公司宣布派发中期现金股息每股人民币1.9分(相当于每股2.1港仙),将于2024年10月10日支付[120] - 公司将于2024年10月2日至10月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以厘定股东享有中期现金股息的权利[121] - 公司持有10,000,000股库存股份,这些股份不会收取中期现金股息[121] - 公司外聘核数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已审阅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财务资料[118] - 公司董事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由曾华光先生担任审核委员会主席[117] - 公司公告已在其网站及联交所网站刊登,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予股东[123] 医美业务 - 医美产品收益为人民币322.8百万元,同比上升66.4%(约人民币128.8百万元)[2] - 公司医美业务2024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3.2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4%[8] - 医美平台渼颜空间已有20余款产品获批上市,其中5款已上市销售,40余款产品处于报产审批或在研阶段[8] - 渼颜空间独家代理的Sylfirm X双波射频微针于2024年3月19日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8] - 渼颜空间覆盖超过360个城市及5,900家医疗机构,与65家医美连锁集团及67家区域核心单体大机构签署年度合作协议[9] - 中国医美市场预计未来几年内保持10%至15%的增长[7] - 公司通过医美+创新药双轮驱动战略,成功实现从仿制药企业向医美及生物医药领先企业的转型升级[8] - 医美平台渼颜空间共有60余款产品,其中20余款已获批上市,覆盖超过360个城市及5,900家医疗机构[17] - 医美业务板块收入达人民币322.8百万元,同比增长66.4%[18] - 渼颜空间通过8场学术会议赞助与合作、超过350场全国学术/实操培训会展示产品差异化价值[18] - 双波射频微针Sylfirm X于2024年3月19日获得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0] - Sylfirm X拥有25+篇临床文献证明其安全性及有效性[20] - 渼顏空間直營加上代理商團隊已增加至超過660人,其中70%以上的直營銷售人員來自國際領先醫美及醫藥公司[21] - 渼顏空間與65家醫美連鎖集團以及67家區域核心單體大機構簽署年度合作協議,全國重點核心醫院覆蓋較去年增加了220家至900家[22] - 渼顏空間在2024年上半年開展了4大系列活動,深入20+城市,鏈接200+機構和400+醫生運營[22] - 渼顏空間自2024年1月起開展「樂Young Club女神季」活動,實現了「鉑樂雙星」雙產品C端市場快速覆蓋和滲透[22] - 渼顏空間在2024年三至六月開展了8場針對鉑安潤®和樂提葆®聯合的雙產品區域案例分享會和注射技術實操會[23] - Sylfirm X黑曜雙波射頻微針於2024年3月19日獲得NMPA三類醫療器械批准,並在4場行業重量級醫美大會上亮相[23] - 渼顏空間在期內通過8場學術會議贊助與合作、超過350場全國學術/實操培訓會,覆蓋8,000名醫生[24] - 渼顏空間舉辦了超過350場全國學術/實操培訓會,覆蓋近3,000名注射和皮膚科醫生[24] - 渼顏空間完成了樂提葆®醫美應用專家共識、雙波射頻微針臨床應用專家共識等多項專業學術共識打造[24] - 渼顏空間將持續通過產品、銷售、市場和醫學四大方面提供優質產品和醫美服務,並加強與頭部醫美機構的戰略合作[25] - 医美产品分部在2024年上半年外部客户销售额为322,773千元,同比增长66.3%[54][55] - 医美产品分部在2024年上半年业绩为98,169千元,同比增长56.0%[54][55] 创新药及生物药业务 - 创新药及其他药品收益为人民币29.6百万元,同比上升85.0%(约人民币13.6百万元)[3] - 公司创新药及生物药业务有5款产品获批上市,仿制药业务有7个产品获批上市[8] - 轩竹生物创新药安奈拉唑钠肠溶片(安久卫®)在2023年6月获批上市,并在一年内覆盖全国超过600家医院,实现省份100%覆盖[10] - 轩竹生物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达希替尼片(XZP-3621)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若获批将成为公司第三个获批的创新药[10] - 惠升生物已有11款药物上市申请获批,其中包括1类创新药脯氨酸加格列净片(惠优静®)[11] - 惠升生物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在2024年6月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并于8月获批临床,I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入组[12] - 惠升生物的门冬胰岛素系列产品在期内全部以A类价格中选全国药品集中采购(胰岛素专项接续)[12] - 惠升生物的销售网络已覆盖全国31个省市,超过2,200家医院[12] - 创新药及其他药品收益同比增长85.0%至人民币29.6百万元,主要得益于轩竹生物创新药安奈拉唑钠的上市[14] - 创新药平台轩竹生物已有2个产品获批上市,其中1款已上市销售[17] - 生物药平台惠升生物已有13个产品获批上市,其中5款已上市销售[17] - 创新药及其他药品分部在2024年上半年外部客户销售额为29,595千元,同比增长85.4%[54][55] - 创新药及其他药品分部在2024年上半年亏损258,271千元,同比减少24.9%[54][55] - 轩竹生物是小分子和大分子领域具备全面创新药自主研發能力的中國生物醫藥領先企業,聚焦消化、腫瘤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重大疾病領域[26] - 轩竹生物擁有小分子化藥和大分子生物藥兩大研發體系,形成涵蓋小分子化藥、大分子生物藥、ADC等多種類型的產品管線[26] - 轩竹生物自主研發的1類創新藥「達希替尼片」(XZP-3621)上市申請獲國家藥品審評中心受理,適用於ALK陽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28] - 中國ALK陽性晚期NSCLC靶向藥物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1年的約人民幣34億元增長至2030年的約人民幣70億元[28] - 轩竹生物的吡羅西尼通過註冊現場核查和GMP動態檢查,國家藥監部門審評工作正常推進中,有望成為公司第2個獲批上市的自研創新藥[28] - 轩竹生物的XZP-3621治療ALK陽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NSCLC患者的客觀緩解率更高,安全性更好,且能夠穿過血腦屏障,對腫瘤腦轉移有效[28] - 轩竹生物自主研發的1類創新藥複達那非(XZP5849)與麗珠醫藥達成大中華地區獨家開發及商業化授權許可合作[29] - 複達那非即將開啟II期臨床研究,具有顯著改善前列腺增生症引起的下尿路症狀,並對勃起功能障礙、肺動脈高壓有良好治療作用[29] - 轩
四环医药(00460)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16:33
国家医保目录纳入 - 四款非PVC粉液雙室袋產品新增獲納入2023年國家醫保目錄,預計將加速市場滲透並對公司業績產生積極影響[38] - 軒竹生物自主研發的質子泵抑制劑創新藥安久衛®(安奈拉唑鈉腸溶片)獲納入2023年國家醫保目錄,預計將加快准入進院速度並對公司業績產生積極影響[39] - 2023年12月,轩竹生物自主研发的质子泵抑制剂创新药安奈拉唑钠肠溶片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预计将加速医院准入并推动销售增长[44] - 2023年12月,四款非PVC固液双室袋产品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预计将提升市场渗透率并推动销售快速增长[43] - 独家品种咪达唑仑口颊粘膜溶液及两款非PVC粉液双室袋产品于2023年1月被纳入2022年国家医保目录[75][79] 药品研发与上市 - 惠升生物研發的門冬胰島素注射液、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門冬胰島素50注射液獲國家藥監局頒發藥品註冊批件,為公司首個獲批上市的胰島素(類似物)藥物[40] - 四環醫藥研發的阿奇黴素幹混懸劑及鹽酸多巴胺注射液中標第九批國家集採,預計將提高終端市場份額並惠及廣大患者[41] - 轩竹生物研发的吡罗西尼单药用于HR+/HER2-晚期乳腺癌的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有望成为国内首个且唯一单药末线有效的CDK4/6抑制剂[42][47] - 惠升生物研发的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研究,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将与公司其他胰岛素产品形成协同效应[51][56] - 轩竹生物自主研发的吡罗西尼联合氟维司群治疗HR+/HER2-晚期乳腺癌的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III期临床结果显示显著统计学差异和临床意义[52][57] - 惠升生物研发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研究,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并计划年内申报减重适应症的IND[54][59] - 轩竹生物自主研发的安奈拉唑钠肠溶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成为国内首个完全自主研发的质子泵抑制剂[55][60] - 惠升生物研发的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为内地首款申报上市的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生物类似药[65] - 轩竹生物自主研发的吡罗西尼单药或联合醋酸阿比特龙和泼尼松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的II期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批准[53][58] - 惠升生物研发的甲钴胺片、硫辛酸注射液及磷酸西格列汀片获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批件,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糖尿病及并发症领域的竞争力[64] - Birociclib的II期临床结果于2023年2月提交至ASCO,并于6月在ASCO年会上展示,显示出其在克服内分泌治疗耐药性方面的潜力[67] - 惠升生物开发的Mecobalamin片剂和Thioctic酸注射液以及Sitagliptin磷酸片剂于2023年6月获得NMPA的药品注册批准[68] - 惠升生物开发的Insulin Degludec和Insulin Aspart注射液的NDA于2023年5月被NMPA接受,这是中国首个提交并被接受的胰岛素类似物[69] - 轩竹生物自主研发的Anaprazole钠肠溶片的II期临床试验患者招募于2023年4月完成,Birociclib的III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终点[70] - 轩竹生物研发的HER2/HER2双抗ADC药物XZP-KM501于2023年3月获NMPA批准开展临床试验,临床前数据显示其非劣效于Enhertu®(DS-8201)[73][77] - 吉林四环与上海旺实生物医药于2023年2月达成合作协议,生产供应抗新冠1类创新药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74][78] - 惠升生物的第四代德穀胰島素注射液新藥上市申請(NDA)獲國家藥監局受理[113][124] - 軒竹生物自主研发的XZP-6019药品获药监局批准进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试验[151][159] - 軒竹生物自主研发的PDE-5抑制剂复达那非获得肺动脉高压(PAH)适应症的临床试验批件[152][160] - 軒竹生物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XZP-5955片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153][161] - 惠升生物开发的糖尿病药物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155][163] - 本集团的利拉鲁肽项目完成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I期临床研究,并获得初步生物等效性结果[157][165] - 公司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物birociclib、XZP-3621和fadanafil在中国启动I期临床试验[191] - 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吡罗西尼”获得国家药监局I–III期临床试验批件[194][199] - 公司自主研发的专利新药复达那非获得国家药监局I/II/III期临床试验批件[196][200] - 公司自主研发的新药janagliflozin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准,用于糖尿病治疗[195] 融资与资本运作 - 惠升生物于2023年1月完成5.8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投后估值达55.8亿元人民币,资金将用于临床推进和生产设备购置[76][80] - 惠升生物完成A+輪融資5.8億元人民幣及A輪融資5億元人民幣,投後估值達55.8億元人民幣[112][123] - 軒竹生物完成B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6亿元人民币,由阳光人寿领投,多家知名投资机构跟投[142] 合作与授权 - 軒竹生物与HB Therapeutics合作,引进药物发现及筛选技术平台,共同开发三个创新的分子胶蛋白降解药物,并获得大中华地区的开发和商业化权益[139][146] - 軒竹生物与药明合联合作,针对创新肿瘤治疗药物KM501双抗ADC达成研发和生产服务合作[140][147] - 軒竹生物与SignalChem Lifesciences合作,获得AXL靶向抑制剂SLC-391在大中华区的独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利[150][158] - 惠升生物与博腾股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领域开展原料药开发和供应合作[156][164] - 公司与奥地利CROMA-Pharma GmbH成立合资企业,拓展中国医疗美容市场[194][198] - 公司代理的Croma玻尿酸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市[194][198] - 公司收购弘和制药(中国)有限公司100%股权,获得药品生产批文包括“回能”和“迈诺康”[192][193] - 公司收购北京瑞业制药有限公司39%股权,丰富和扩展产品资源[197] 医美与医疗器械 - 公司独家代理的注射用修饰透明质酸钠凝胶(Persnica™)于2023年获得NMPA颁发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84][89] - 渼顏空間與Bluepha Co., Ltd.簽署協議,共同開發PHA微球和生物製造再生醫用材料,並完成產品的研發、合規申報及商業推廣[91] - 渼顏空間獲得SYLFIRM X™(黃金微針)產品在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的獨家分銷權,標誌著集團首次佈局光電設備市場[92] - 渼顏空間自主研發的20款產品獲得醫療器械註冊證,包括醫用皮膚護理凝膠、重組III型膠原蛋白凝膠輔料、疤痕修復類產品等[95][102] - 四環醫藥自主研發的童顏水凝(嘉樂妍)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的醫療器械生產許可[120][131] 战略调整与业务剥离 - 公司计划剥离未达经营预期或不符合长期战略发展目标的仿制药及其他非核心医药或大健康类业务及资产,以专注于医美及生物制药两大战略板块[83][88] 上市与资本市场 - 軒竹生物提交A股上市申請並獲得受理,計劃在中國資本市場上市[96][103] - 四環醫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被納入滬港通下港股通股票名單[116][127] 抗感染药物 - 軒竹生物與上海醫藥達成獨家授權協議,在大中華區推廣兩款抗感染新藥百納培南和Plazomicin[99][106]
四环医药(0046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12:17
财务表现 - 公司年内总收益为人民币18.605亿元,同比下降14.7%(约人民币3.207亿元)[2] - 公司总收益为人民币1,860.5百万元,同比下降14.7%[16] - 公司2023年总收益为人民币18.605亿元,同比下降14.7%[151]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1,860,539千元,同比下降14.7%[59] - 公司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总收益为2,181,189千元人民币,其中仿制药贡献最大,达1,970,496千元人民币[72] - 公司2023年销售成本为人民币5.649亿元,同比下降18.6%[152] - 公司2023年毛利为人民币12.956亿元,同比下降12.9%,毛利率为69.6%,同比上升1.4%[153] - 年内毛利为人民币12.956亿元,同比下降12.9%(约人民币1.920亿元),毛利率为69.6%,同比上升1.4%[3] - 公司2023年经营溢利为人民币1.617亿元,去年同期为经营亏损人民币18.307亿元[160] - 年内经营溢利为人民币1.617亿元,去年同期为经营亏损人民币18.307亿元[3]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除税前亏损约为人民币161.3百万元,较2022年的人民币2,122.8百万元大幅下降[162] - 公司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161,260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2,086,341千元人民币显著改善[92] - 公司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的年内税项开支总额为96,427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96,794千元人民币大幅减少[92] - 公司年内所得税开支约为人民币96.4百万元,同比下降51.0%(约人民币100.4百万元),部分仿制药附属公司及医美分部仍有应课税溢利[163]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年度亏损约为人民币257.7百万元,同比下降88.9%(约人民币2,061.9百万元),主要由于2022年计提的非流动资产减值亏损减少[164] - 公司年度亏损为257,687千元,较去年2,283,276千元大幅收窄[60]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54.0百万元,同比下降97.2%(约人民币1,860.9百万元),主要由于医美及仿制药业务分部的盈利[165] - 年内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0.540亿元,同比下降97.2%(约人民币18.609亿元)[4] - 非控股权益方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203.7百万元,同比下降44.7%(约人民币164.7百万元),主要由于创新药业务分部亏损减少[166]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58分,较去年20.52分显著改善[60] - 二零二三年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58分,较二零二二年的20.52分大幅减少[107] - 公司2023年派付股息为298,560,000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315,530,000元人民币大幅减少[102] - 二零二三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为人民币3.2分,较二零二二年的1.3分有所增加[103]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192] 业务分部表现 - 仿制药销售收益为人民币13.988亿元,同比下降29.0%(约人民币5.717亿元)[3] - 仿制药分部收益为人民币1,398.8百万元,同比下降29.0%[16] - 公司2023年仿制药销售收益为人民币13.988亿元,同比下降29.0%[151] - 创新药及其他药品收益为人民币0.118亿元,同比下降80.6%(约人民币0.491亿元)[3] - 创新药及其他药品收益为人民币11.8百万元,同比下降80.6%[16] - 公司2023年创新药及其他药品收益为人民币0.118亿元,同比下降80.6%[151] - 医美分部收益为人民币449.9百万元,同比上升200.3%[16] - 公司2023年医美产品收益为人民币4.499亿元,同比上升200.3%[151] - 公司业务分为三个可报告经营分部:医美产品分部、创新药及其他药品分部、仿制药分部[68] - 医美产品分部外部客户销售额为449,884千元,创新药及其他药品分部为11,807千元,仿制药分部为1,398,848千元,总计1,860,539千元[71] - 医美产品分部分部间销售额为25千元,创新药及其他药品分部为24,966千元,仿制药分部无分部间销售[71] - 公司持续经营收益为1,860,539千元,分部业绩为医美产品分部91,763千元,创新药及其他药品分部(676,062)千元,仿制药分部564,300千元,总计(19,999)千元[71] - 公司不可分摊的其他收入为43,483千元,不可分摊的其他收益净额为3,140千元,不可分摊的费用为(100,030)千元,不可分摊的财务开支为(34,233)千元[71] - 公司分占使用权益法计算的投资溢利及亏损为(53,621)千元,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除税前亏损为(161,260)千元[71] - 2022年公司医美产品收益为149,780千元人民币,占总收益的6.9%[72] - 2022年公司在中国内地的收益为2,166,784千元人民币,占总收益的99.3%[72] - 2022年公司在美国的收益为14,405千元人民币,占总收益的0.7%[72] - 2022年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4,545,276千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内地占比99.7%[73] - 2022年公司客户合约收益为2,181,189千元人民币,与分部收益一致[74] - 2022年公司销售医药产品及医美产品的已确认收益为201,042千元人民币[78] 研发与创新 - 年内研发开支为人民币5.777亿元,同比下降38.3%(约人民币3.589亿元)[3] - 研发开支为人民币577.7百万元,同比下降38.3%[16] - 公司2023年研发开支为人民币5.777亿元,同比下降38.3%[158] - 研究及开发开支从2022年的936,581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3年的577,65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3%[85] - 公司创新药研发在ADC、GLP-1及双抗等领域取得进展,逐步实现国内上市[6] - 中国创新药在海外授权及申报上市取得突破性进展,迎来出海爆发[6] - 公司创新药业务加速发展,安奈拉唑钠肠溶片(安久卫®)于2023年6月获批上市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11] - 吡罗西尼联合氟维司群治疗HR+/HER2-晚期乳腺癌的NDA申请已提交并获受理,临床研究成果入选2023年ASCO和ESMO大会[11] - 公司推进3款全球领先创新药至临床阶段,其中XZP-KM602已获得美国FDA临床试验批准[12] - 公司糖尿病领域生物药业务取得进展,年内共有7款药物获批上市,包括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等[13] - 公司仿制药业务稳步推进,年内共有13个仿制药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注册批件[14] - 公司逐步剥离不符合长期战略发展目标的部分仿制药及非核心医药或大健康类业务及资产[14] - 公司拥有超过40款医美产品管线和超过60款创新生物药产品管线[15] - 公司拥有10余款III类及20余款II类自研医美产品,并在美国洛杉矶成立实验室进行创新技术引进及自主研发[21] - 公司在国内已建成两个生产基地,总面积达16,000平方米,规划了7条生产线[21] - 公司已完成A+轮融资,融资金额为人民币5.8亿元,投后估值为人民币55.8亿元[50] - 公司在12个月内完成A轮及A+轮融资,共计人民币10.8亿元[50] - 公司商业化产线产能超千万,中试产线运行灵活高效[49] - 公司已完成股改,正式更名为惠升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50] - 公司重点产品克林澳®成功从重点监控目录中移出,并有多款产品纳入国家医保目录[51] - 公司研发的13款仿制药年内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药品注册批件[51] - 公司已完成对仿制药业务的优化整合,加快剥离不符合长期战略目标的业务和资产[51] - 公司已完成对工艺及生产模块的组织融合和资源重组,提升工艺技术与现场生产管理专业化程度[49] - 公司已组建营销核心基础团队,涵盖市场、销售、营销运营等职能[49] - 公司已完成对产品管线的实地调研及制定产品组合的销售策略[49] - 公司脑卒中治疗药品在临床试验中纳入样本量最大,显著促进患者90天后功能恢复[53] - 公司脑卒中治疗药品在中国市场年终端销售额曾达到数十亿元[53] - 2020年中国卒中用药市场规模约690亿元[53] - 非PVC粉液双室袋输液产品在中国市场消费量常年高于100亿袋(瓶)[55] - 公司开发的咪达唑仑口颊黏膜溶液为国内首仿、国产独家,适用于3个月至18岁儿童[55] - 公司计划聚焦高增长医美领域及高价值创新药及生物制药领域,提升医美业务收入与盈利[57] - 公司计划加快创新生物药产品上市及对仿制药的产品迭代[57] - 公司计划优化整合仿制药业务,提升资源使用效率[57] - 公司致力于提升现金流创造能力,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58] 医美业务 - 公司医美平台渼颜空间通过3.0版本升级,实现医美销售收入大幅回升[8] - 渼颜空间销售渠道覆盖全国4700家医疗美容机构,头部500家医美机构覆盖率达100%[9] - 渼颜空间已上市及在研医美产品达40款,覆盖爱美人士全生命周期管理[9] - 渼颜空间荣获2023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总评榜卓越企业奖等多个行业奖项[10] - 公司医美平台渼颜空间通过3.0营销版本升级,成功实现销售收入大幅回升[19] - 公司拥有10余款III类及20余款II类自研医美产品,并在美国洛杉矶成立实验室进行创新技术引进及自主研发[21] - 公司与59家医美连锁机构及40家区域核心单体大机构签署年度战略合作协议,覆盖全国680家核心医院[22] - 代理商团队覆盖近2,300家医美中小机构,代理商团队销量同比增长103%[23] - 直营区域机构终端销量同比增长140%,销售网络覆盖全国超过350个城市及4,700家医疗美容机构[23] - 公司举办“至真美好 乐葆自然”活动,覆盖30城,50余家医美机构,推动医美合规化进程[23] - 玻尿酸铂安润®快速辐射全国50家标杆机构,迅速提升品牌声量和市场占有率[24] - 公司举办第二届乐提葆杯超级运营家大赛,吸引81家顶级医美机构参与,推动产品经营和客户管理优化[25] - 乐Young Club系列活动覆盖全国3万余名乐提葆会员求美者,助力机构实现精细化管理和运营增长[26] - 乐Young Club轮廓季活动发布后,来自20余座城市的120家机构快速加入,实现了顾客群体精细化管理和产品机构标准化运营[26] - 乐Young Club直播季活动中,微博医美全网十大医美达人连播10场,总曝光超过3,000万,总观看人数超过300万[28] - 乐Young Club直播季活动期间,微博话题“乐享年轻抗衰计划”浏览曝光超1亿,阅读量超5,000万[28] - 公司年内共计进行医学交流培训逾370场,覆盖医生逾1,800人,学术拜访及线上培训近200次[29] - 公司举办两届头颈部抗衰交流会,为后续新产品上市后医学培训与专家合作奠定基础[29] - 公司携手韩国秀杰出席第十届全国微创医学美容大会及“2023医美安全合规年”主题论坛,推动行业规范发展[29] - 公司作为乐提葆在中国的独家代理商,携国内近30名资深医美医生赴海外参加H.E.L.F全球年度学术研讨会[29] - 渼顏空間年內成功實現終端銷售大幅上量,並榮獲多項行業獎項,包括「2023中國醫療美容行業總評榜卓越企業獎」和「2023(行業)影響力品牌獎項」[33] - 渼顏空間旗下肉毒毒素樂提葆®榮獲「第三屆追光大賞」年度肉毒素品牌至臻大獎[33] - 渼顏空間目前上市及在研的醫美產品已有40多款,包括少女針、童顏針、黃金微針等中高端產品,基本完成顧客全生命週期管理[33] - 渼顏空間與談美空間共同完成三期面部注射年輕化應用系列課程,並舉辦多場醫生交流會議,推動醫美行業技術精進[30] - 渼顏空間在2023年7月助力「談美壩上美學空間」落地成都,並舉辦醫美新趨勢醫學大會[30] - 渼顏空間在2023年9月與談美空間共同舉辦第二期微滴注射技術臨床應用醫生交流會[30] - 渼顏空間在2023年11月成功舉辦第三期鉑安潤®面部年輕化應用醫生交流會[30] - 渼顏空間在東方整形美容藝術大會中分享肉毒毒素的創新性治療理念「空氣微滴應用」,為2024年核心技術推廣奠定基礎[31] - 渼顏空間主辦的「鉑樂雙星•輪廓塑美聯合注射實操衛星會」在世界抗衰老大會2023AMWC CHINA中啟幕,分享國際抗衰老醫學前沿技術[32] - 渼顏空間作為獨家合作夥伴,攜手開展首屆AMWC青年醫師醫研精英賽,吸引全國超百位青年醫生參與[32] - 渼顏空間將在2024年通過直營+代理雙模式驅動業務快速下沉渠道銷售網絡,以取得更好的業績[34] 创新药与生物药 - 公司创新药研发在ADC、GLP-1及双抗等领域取得进展,逐步实现国内上市[6] - 中国创新药在海外授权及申报上市取得突破性进展,迎来出海爆发[6] - 公司创新药业务加速发展,安奈拉唑钠肠溶片(安久卫®)于2023年6月获批上市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11] - 吡罗西尼联合氟维司群治疗HR+/HER2-晚期乳腺癌的NDA申请已提交并获受理,临床研究成果入选2023年ASCO和ESMO大会[11] - 公司推进3款全球领先创新药至临床阶段,其中XZP-KM602已获得美国FDA临床试验批准[12] - 公司糖尿病领域生物药业务取得进展,年内共有7款药物获批上市,包括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等[13] - 公司仿制药业务稳步推进,年内共有13个仿制药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注册批件[14] - 公司逐步剥离不符合长期战略发展目标的部分仿制药及非核心医药或大健康类业务及资产[14] - 公司拥有超过40款医美产品管线和超过60款创新生物药产品管线[15] - 公司拥有10余款III类及20余款II类自研医美产品,并在美国洛杉矶成立实验室进行创新技术引进及自主研发[21] - 公司在国内已建成两个生产基地,总面积达16,000平方米,规划了7条生产线[21] - 公司已完成A+轮融资,融资金额为人民币5.8亿元,投后估值为人民币55.8亿元[50] - 公司在12个月内完成A轮及A+轮融资,共计人民币10.8亿元[50] - 公司商业化产线产能超千万,中试产线运行灵活高效[49] - 公司已完成股改,正式更名为惠升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50] - 公司重点产品克林澳®成功从重点监控目录中移出,并有多款产品纳入国家医保目录[51] - 公司研发的13款仿制药年内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药品注册批件[51] - 公司已完成对仿制药业务的优化整合,加快剥离不符合长期战略目标的业务和资产[51] - 公司已完成对工艺及生产模块的组织融合和资源重组,提升工艺技术与现场生产管理专业化程度[49] - 公司已组建营销核心基础团队,涵盖市场、销售、营销运营等职能[49] - 公司已完成对产品管线的实地调研及制定产品组合的销售策略[49] - 公司脑卒中治疗药品在临床试验中纳入样本量最大,显著促进患者90天后功能恢复[53] - 公司脑卒中治疗药品在中国市场年终端销售额曾达到数十亿元[53] - 2020年中国卒中用药市场规模约690亿元[53] - 非PVC粉液双室袋输液产品在中国市场消费量常年高于100亿袋(瓶)[55] - 公司开发的咪达唑仑口颊黏膜溶液为国内首仿、国产独家,适用于3个月至18岁儿童[55] - 公司计划聚焦高增长医美领域及高价值创新药及生物制药领域,提升医美业务收入与盈利[57] - 公司计划加快创新生物药产品上市及对仿制药的产品迭代[57] - 公司计划优化整合仿制药业务,提升资源使用
四环医药(00460)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6 16:30
公司概况与战略 - 四環醫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創新為驅動的國際化醫美及生物製藥企業,擁有獨立的研發技術平台和全球化產品管線[2][3] - 公司致力於推進醫美及生物製藥雙輪驅動戰略,目標是成為中國領先的醫美及生物製藥企業[2][3] - 公司的主要營業地點位於香港灣仔會展廣場辦公大樓4905室[6] - 公司的獨立核數師為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註冊辦事處位於百慕達[6] - 公司计划通过“创新药+医美”双轮驱动战略,聚焦高增长医美领域和高价值创新药及生物制药领域,优化整合仿制药业务[91][92] - 公司将继续剥离盈利能力持续走低、受政策影响较大的传统仿制药业务及大健康业务,以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和整体盈利结构[91][92] - 公司计划在医美领域持续扩大产品和销售网络布局,寻找优质标的进行并购整合或产品代理引进,并加快医美新产品的研发、注册和上市[92] - 公司将进一步夯实向创新生物药企业转型的成果,加快创新生物药产品管线研发进展,并逐步落地研发业务子板块的独立分拆上市[92] - 公司将继续调整仿制药业务,剥离不达预期的仿制药、原料药及其他非核心大健康业务,转化为现金用于未来业务运营、并购或派息[92] - 公司相信通过“创新药+医美”双轮驱动战略的实施,资源分配效率和中长期财务水平将进一步提升,整体价值和抗行业周期风险能力也将大幅提升[93][94] 董事会与公司治理 - 公司於2023年4月1日進行了董事會成員變更,包括新任獨立非執行董事王冠先生和辭任的辛定華先生[5] 医美市场与政策环境 - 2023年上半年国内医美消费市场一季度实现高增长,二季度稳步增长,长期看医美渗透率持续增加将推动头部医美机构持续受益[7] - 2023年4月国家药监局发布新规,加快创新药上市许可申请审评,鼓励新药、儿童用药和罕见病用药的研发[7] - 2023年一季度国内医药市场收入增速为阶段最高,创新药加速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医保谈判步入深水区[7] - 2023年国内Biopharma研发投入持续快速增长,研发费用率接近部分MNC水平,创新药研发进入密集收获期[8] - 2023年随着疫情影响消散和医保控费政策成熟,医药制造业逐步恢复,国产创新药加速落地[9] - 2023年部分重磅创新药产品的上市将为创新药公司带来重要催化剂,推动业绩增长[9] - 多家企业正在加速创新药的新产品商业化进程[9] - 创新药从获批上市到进入医保的时间间隔持续缩短,越来越多的药企进入创新药收获期[7] - 创新+医保仍然是医药行业增长的核心动力,创新转型是制药企业维持良好发展趋势的必经之路[7] - 2023年国内医药市场在政策支持下,研发投入加大,创新药研发速度和品质明显提升[7] 研发与创新药进展 - 公司旗下惠升生物完成A+轮融资,投后估值为55.8亿元人民币[12] - 公司旗下子公司吉林四环与上海旺实生物医药科技达成合作,生产供应抗新冠创新药氫溴酸氘瑞米德韋片[12] - 公司旗下轩竹生物研发的XZP-KM501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用于治疗HER2阳性实体瘤[12] - 公司旗下轩竹生物研发的XZP-KM602和XZP-6877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12] - 公司旗下子公司澳康药业生产的咪达唑侖口頰黏膜溶液被纳入2022年国家医保目录[12] - 公司与联营公司北京锐业制药共同开发的两款非PVC粉液双室袋产品被纳入2022年国家医保目录[12] - 公司加速推进创新药及生物制药新产品的研发和商业化发展[11] - 公司旗下轩竹生物和惠升生物拥有丰富的创新生物药产品管线[11] - 公司旗下轩竹生物的在研1类新药吡罗西尼(Birociclib)II期临床研究结果于2023年6月4日在ASCO海报论文展示,I期数据显示其对HR+乳腺癌患者具有潜在疗效[13] - 公司旗下吉林汇康制药的艾司奥美拉唑钠原料药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与制剂共同审评审批结果为"A"[13] - 公司旗下轩竹生物的安奈拉唑钠肠溶片完成II期临床试验受试者入组,计划2023年底启动III期临床试验[13] - 公司旗下轩竹生物的吡罗西尼联合氟维司群治疗HR+/HER2-晚期乳腺癌的III期临床试验中期分析达到预期目标[13] - 公司旗下惠升生物的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为内地首款申报上市的该类药物[14] - 公司旗下惠升生物的甲钴胺片(0.5毫克)获国家药监局批准,视同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14] - 公司旗下惠升生物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14] - 公司旗下轩竹生物的安奈拉唑钠肠溶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标志着其首个药物获批上市[14] - 公司旗下轩竹生物的吡罗西尼联合阿比特龙和泼尼松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的II期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批准[15] - 公司旗下多家子公司在2023年1月至7月期间获得多个仿制药注册批准,包括多巴胺盐酸盐注射液、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和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等[16] - 轩竹生物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吡罗西尼单药或联合醋酸阿比特龙和泼尼松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的II期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17] - 惠升生物研发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研究,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17] - 2023年1月至7月期间,公司旗下子公司的多个仿制药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药品注册批件,视同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17] - 公司创新药板块的研发进展加速,多个自研新产品将于年内获批上市[18] - 轩竹生物和惠升生物在产品研发及新药上市申请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推动公司生物制药新业务板块的快速发展[18] - 轩竹生物的重磅产品吡罗西尼(Birociclib)用于治疗乳腺癌的CDK4/6抑制剂,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的一线治疗正在进行III期临床入组,联合氟维司群的二线治疗III期临床试验期中分析达到预期目标并于7月提交NDA申请[19] - 轩竹生物自主研发的安奈拉唑钠(Anaprozole Sodium)用于治疗成人反流性食管炎(RE)的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计划2023年底前启动相同适应症的III期临床试验[19] - 轩竹生物目前共有逾20个产品获批进行临床试验,另有十多个候选药物处于临床前研发阶段[19] - 惠升生物在糖尿病及并发症领域共有3款产品(4个品规)的上市申请已获批准,另有11款产品正在进行上市申请,包括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SGLT-2抑制剂加格列净片[19] - 惠升生物共有4款产品已进入临床中后期阶段,1款产品IND申请已获批(司美格鲁肽注射液),1款产品IND申请已提交并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19] - 四环医药集团正在逐步剥离和出售未达经营预期或不符合长期战略发展目标的部分仿制药及其他非核心医药或大健康类业务及资产[20][22] - 四环医药集团拥有40款医美产品管线及超过30款创新生物药产品管线,同时具备注册、生产、销售三大核心能力[23] - 四环医药集团是第一个将韩国肉毒毒素带进中国市场的企业,并快速完成了多个自研品种的注册[23] - 四环医药集团拥有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平台,具备良好的成本优势,能够快速实现产业化发展[23] - 四环医药集团拥有市场公认的强大医药学术营销能力,能够推动现有产品的快速渗透并赋予新上市产品极强的变现能力[23] - 公司旗下轩竹生物完成A轮及B轮融资共计人民币15.7亿元,投后估值达到人民币70亿元,并于2023年3月向上海交易所科创板提交上市申请[29] - 公司旗下惠升生物完成A轮及A+轮融资共计人民币10.8亿元,投后估值达到人民币55.8亿元[29] - 轩竹生物在乳腺癌治疗领域进行了全面布局,是国内乳腺癌赛道布局最全面的公司之一[46] - 轩竹生物已开发了20余款处于不同阶段的候选创新药产品,并建立了独立且完整的一体化研发体系[46] - 惠升生物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领域实现了全产品覆盖的领先地位[43] - 轩竹生物正在推进科创板分拆上市进程,并积极进行商业化布局[47] - 轩竹生物拥有25+在研创新药,专注于肿瘤、NASH、消化等治疗领域,管线布局完善且均衡[48] - 吡罗西尼(Birociclib,XZP-3287)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的一线治疗正在进行III期临床试验,入组进展顺利[50] - 吡罗西尼联合氟维司群的二线治疗III期临床试验中期分析达到预期目标[50] - 吡罗西尼联合醋酸阿比特龙和泼尼松治疗晚期和转移性前列腺癌的II期临床试验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50] - 吡罗西尼作为新型CDK4/6抑制剂,有望克服HR+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耐药问题[52] - 吡罗西尼单药对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有明显疗效[52] - 吡罗西尼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能够有效通过血脑屏障,预期对乳腺癌脑转移和脑癌患者有良好疗效[52] - 吡罗西尼在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公布了II期研究结果,获得全球业界高度认可[52] - 轩竹生物研发的XZP-KM602注射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用于晚期实体瘤治疗的临床试验,是国内首个且唯一的突变CD80-Fc融合蛋白[53][54] - XZP-6877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用于晚期实体瘤治疗的临床试验,是国内首个申报临床的DNA-PK抑制剂[55] - 轩竹生物自主研发的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XZP-KM501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用于HER2阳性中低表达等实体瘤治疗的临床试验,是国内首个申请专利的双抗-ADC[56][57] - XZP-3621用于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III期研究预计将在2023年第四季度达到期中预设临床终点[58] - 安奈拉唑钠肠溶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是国内首个且唯一一个完全自主研发的质子泵抑制剂[59][60] - 安奈拉唑钠肠溶片计划在2023年底前启动用于成人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的III期临床试验[60] - 轩竹生物已制定安奈拉唑钠肠溶片的商业化规划,并在营销体系搭建、团队建设、商业化策略、销售预测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安排[61] - 轩竹生物已完成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第二轮问询回复,并于2023年3月首次上会,6月召开专家咨询委员会[62] - 轩竹生物致力于开发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一类新药,专注于未满足的医疗需求,避免同质化竞争[62] - 惠升生物拥有超过200人的研发团队,产品管线涵盖近40款糖尿病及并发症药物[63] - 惠升生物在新型胰岛素类似物德谷胰岛素等核心品类的研发进展中处于领先位置[63] - 惠升生物在期内共有3款并发症化药仿制药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包括甲钴胺片、硫辛酸注射液、磷酸西格列汀片(共3个品种4个规格)[67][68] - 公司共有11款产品的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包括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SGLT-2抑制剂加格列净片、新型胰岛素类似物德谷胰岛素注射液等[67][68] - 惠升生物有4款产品处于临床中后期,预计今年下半年将申报Pre-NDA,包括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等[67][68] - 公司有1款产品IND申请已获批(司美格鲁肽注射液),1款产品已提交IND申请待受理(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67][68] - 惠升生物还有10余款药物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包括自主研发的双激动剂产品HSP012C、GLP-1创新药等[67][68]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于2023年6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研究,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I、III期临床同步进行中[72] - 司美格鲁肽2022年全球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2022年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为3.11亿美元[72] - 司美格鲁肽具有降糖、减重、心血管保护等多重优势,预计未来国际和国内市场将继续高速增长[72] - 惠升生物研发的德穀門冬雙胰島素注射液的上市申請已於今年5月獲得國家藥監局受理,是國內首款申報上市並獲得受理的德穀門冬雙胰島素生物類似藥[73][74] - 惠升生物的1類新藥加格列淨片上市申請已獲受理,目前處於發補階段,今年3月已遞交發補資料[75][76] - 2022年樣本醫院SGLT-2抑制劑產品的國內銷售額為人民幣36.76億元,比2021年增長48.24%[75][76] - 惠升生物自主研發的HSP012C已完成毒理批生產及動物預實驗,計劃於8月份開展正式動物實驗[75][77] - 惠升生物研發的德穀胰島素注射液的上市申請已獲得國家藥監局受理,是國內首款申報上市並獲得受理的德穀胰島素類似物[78][79] - 惠升生物研發的門冬胰島素系列產品(門冬、門冬30、門冬50)的上市申請已獲得國家藥監局受理,處於發補階段[78][80] - 惠升生物成功完成A+轮融资,融资额为人民币5.8亿元,整体投后估值为人民币55.8亿元[81] - 惠升生物在12个月内完成A轮及A+轮融资,总计股权融资人民币10.8亿元[81] - 惠升生物的商业化产线产能超过千万,中试产线实现灵活高效运行[81] - 惠升生物已获批上市的3个产品(4个规格)包括甲钴胺片、硫辛酸注射液和磷酸西格列汀片[81] - 惠升生物正在申请上市的产品包括加格列净片、门冬胰岛素、德谷胰岛素注射液等[81] - 惠升生物已完成股改,正式更名为惠升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为未来独立发展做准备[81] - 惠升生物的产品管线逐步落地,未来将成为中国糖尿病及并发症领域的领先企业[82] 医美业务 - 公司医美平台渼顏空間覆盖爱美人士全生命周期需求[11] - 渼顏空間通过3.0版本的销售升级,实现了医美销售收入的大幅回升,销售渠道已覆盖337个城市及超过4,000家医疗美容机构[18] - 渼顏空間独家代理的韩国Hugel的玻尿酸鉑安潤®产品与肉毒毒素樂提葆®形成“黄金组合”,获得医疗美容机构及消费者的认可[18] - 渼顏空間持续完善产能布局,推进生产基地的设立和生产线的完善,全面提升质量管理体系[18] - 渼顏空間已建成兩個生產基地,總面積達16,000平方米,規劃了9條生產線[33] - 渼顏空間銷售網絡覆蓋全國337個城市及超過4,000家醫療美容機構,對頭部500醫美機構的覆蓋率達100%[33] - 渼顏空間擁有超過40款自研+獨家代理的優質醫美產品,其中多個產品已獲批並將陸續上市[33] - 渼顏空間獨家代理的瑞士水光針、韓國黃金微針等海外優質醫美產品正在臨床及註冊中[33] - 渼顏空間自主研發的十餘款III類醫療器械產品預計將在未來兩年內陸續獲批上市[33] - 渼顏空間與北京藍晶微生物合資開發的基於PHA微球的再生醫學生物材料產品預計年底進入臨床[33] - 渼顏空間獨家代理的玻尿酸鉑安潤TM已上市銷售,並與肉毒毒素產品樂提葆®形成「黃金組合」[34] - 渼顏空間與49家醫美連鎖集團及32家區域核心單體大機構簽署年度戰略合作協議,覆蓋722家大中型醫美醫院及連鎖機構[34] - 渼顏空間推出「星火計劃」,利用代理商人力資源協助直營團隊深度服務中小醫美機構[34] - 渼顏空間在全國層面開展肉毒毒素樂提葆®臨床應用方案培訓232場,覆蓋1,000多名醫美醫生和諮詢師[35] - 渼顏空間與韓國Hugel公司合作,覆蓋全國600+醫生及運營,宣導肉毒毒素樂提葆®雙品規合規運營[36] -
四环医药(00460)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9 12:01
财务数据 - 期内的收益约为人民币1,055.7百万元,同比下降27.9%[2] - 期内的毛利约为人民币747.7百万元,同比下降25.5%[3] - 期内的醫美业务收益及分部经营溢利分别为约人民币194.0百万元及约人民币62.9百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6.8%及51.2%[4] - 期内的仿製藥业务收益及分部经营溢利分别为约人民币845.7百万元及约人民币356.7百万元,同比分别下降31.4%及47.8%[5] - 期内,总体研究及开发(「研发」)开支为约人民币294.0百万元,同比下降35.7%[6] - 期内的经营溢利约为人民币146.2百万元,同比下降28.1%[7] - 期内的虧損约为人民币118.9百万元[8] - 期内的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约为人民币49.6百万元,同比溢利下降222.8%(约人民币90.0百万元)[9] - 期内的每股基本虧損为人民币0.53分[9] - 二零二三年六月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3,734.0百万元,理财产品合共约人民币776.0百万元[10] 业绩总结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全球经济持续充满挑战,国内醫美消费市场短期内呈现高增长的回暖态势[12] - 二零二三年,国家鼓励新药研发,加快审评的同时,开始规范并聚焦提升制药企业的研发实力[13] - 一季度收入增速为阶段最高,随着集采、国谈等政策底显现,整个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开始企稳[14] - 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散、医保控费政策进一步成熟,医药制造业正在逐步恢复[16]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3年1月3日,公司旗下非全资附属公司惠升生物完成A+轮融资,投资人认购新增注册资本5.8亿人民币,完成后估值为55.8亿人民币[21] - 2023年1月26日,公司与联营公司北京锐业制药共同开发的两款产品,获纳入2022年国家医保目录[22] - 2023年1月27日,公司旗下子公司澳康药业生产的咪达唑侖口腮粘膜溶液获纳入2022年国家医保目录[23] - 2023年2月8日,公司旗下子公司吉林四环与上海旺实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就口服核苷类抗新冠1类创新药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的生产供应达成合作协议[24] - 2023年3月24日,公司旗下非全资附属公司軒竹生物研发的XZP-KM501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用于HER2阳性中低表达等实体瘤治疗的临床试验[25] - 2023年3月27日, 公司旗下非全资附属公司軒竹生物研发的药品重组人CD80突变体-Fc融合蛋白注射液与选择性DNA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均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用于晚期实体瘤治疗的临床试验[26]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正在加快製藥業務向創新藥進行升級,持續開展組織架構調整[45] - 本集团中期报告期末共拥有超过40款医美产品管线及超过30款创新生物药产品管线[46] - 公司逐步剝離與出售未達經營預期或不符合長期戰略發展目標的部分仿製藥及其他非核心醫藥或大健康類業務及資產[44] 其他新策略 - 本集团将持续落实醫美營銷3.0版本的落地,夯实产品销售成果,持续扩大在醫美领域的产品和销售网络布局,积极在境内外寻找优质标的进行并购整合或产品代理引进[119]
四环医药(00460)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5-23 21:30
减值虧損 - 本年度共计减值虧損人民幣1,727,119,000元[2] - 仿製藥分部的减值虧損金額为976,588人民幣千元[5] - 創新藥及其他藥品分部的减值虧損金額为314,455人民幣千元[5] - 不可分攤部分的减值虧損金額为436,076人民幣千元[5] - 本公司已终止若干项目,导致仿製藥分部减值虧損金額为3,912,000元[8] - 与仿製藥分部相关的减值虧損人民幣3,912,000元基于个别资产层面评估,不包含在基于现金产生单位的减值测试中[15] 估值方法 - 估值方法采用使用价值计算法,主要假设包括预测收益、毛利率、终端增长率和贴现率[9] - 管理层根据政策及经济环境特定前瞻性因素调整预测收益和毛利率[10] - 本年度管理层调整了收益和毛利的预测,主要因集中采购政策、产品纳入重点药品监控目录和疫情影响[14] - 与2021年相比,管理层未调整主要假设,但调整了收益和毛利的预测,主要受集中采购政策、药品监控目录和疫情影响[14] 公司董事 - 本公司的执行董事包括車馮升醫生(主席)、郭維城醫生(副主席兼行政總裁)、張炯龍醫生、陳燕玲女士及繆瑰麗女士[16] - 本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曾華光先生、朱迅博士及王冠先生[16]
四环医药(00460)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7 16:36
公司概况与战略 - 四環醫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並於2010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2] - 公司專注於高增長治療領域,包括醫美、腫瘤、代謝、糖尿病、心腦血管、現代中藥及工業大麻[2] - 公司致力於打造中國領先的醫美及生物製藥企業,堅持全速推進四環醫美及生物製藥雙輪驅動戰略[2] - 公司计划剥离并出售部分未达经营预期或不符合长期战略发展目标的仿制药及其他非核心医药或大健康类业务及资产,以专注于医美及生物制药两大战略板块[7] - 公司计划在2023年加速“医美+创新药”双轮驱动战略,聚焦高增长医美和高价值创新药领域,同时剥离部分业绩不佳的仿制药业务[98] - 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领先的医美和生物制药企业,并已做好充分准备[98] - 公司计划通过控股管理模式促进轩竹生物和惠升生物两大创新药平台的快速发展,并逐步实现分拆上市[193] - 公司仿制药业务已完成其“历史使命”,未来将逐步剥离盈利能力下降的传统仿制药业务[187] - 公司通过剥离非核心业务,提升资源分配效率,并优化估值体系[190] - 公司计划通过医美业务打造新的现金流引擎,确保收入规模、盈利、团队和网络覆盖的增长[192] - 公司将持续剥离未达预期的仿制药、原料药及其他非核心大健康业务,转化为现金用于未来业务运营、并购或派息[194] - 公司将继续保留具有高增长性或重点增长潜力的产品及业务,与医美业务一起作为稳定的现金收入来源[194] - 公司将在2023年加快分拆剥离未达经营预期或不符合长期战略发展目标的仿制药及其他非核心医药或大健康类业务和资产[196] - 公司将持续优化整合仿制药业务,剥离并出售部分未达经营预期或不符合长期战略发展目标的仿制药及其他非核心医药或大健康类业务及资产[197] 公司治理与高管变动 - 公司董事會成員包括執行董事車馮升醫生(主席)、郭維城醫生(副主席兼行政總裁)等[4] - 公司於2022年10月17日委任繆瑰麗女士為副行政總裁兼首席財務官[4] - 公司於2023年4月1日委任王冠先生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及審核委員會主席[4]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独家代理的注射用修饰透明质酸钠凝胶(商品名:铂安润®,PersnicaTM)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矩阵[8] - 公司通过渼颜空间与深圳易美及其原股东订立股权转让协议和增资协议,投资深圳易美,以在光电设备领域进行研发及生产[10] - 渼颜空间与瑞士SUISSELLE SA就水光针CELLBOOSTER®系列产品达成独家代理协议,获得该产品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的独家代理权[11] - 渼颜空间与北京蓝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共同开发PHA微球及基于生物制造的再生医学材料,标志着公司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布局[12] - 渼颜空间与韩国VIOL Co., Ltd.就SYLFIRM X™(黄金微针)产品达成独家代理协议,获得该产品在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的独家代理权,标志着公司在光电类设备市场的首个布局落地[13] - 渼颜空间自主研发的共二十款产品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包括医用皮肤护理凝胶、医用皮肤修复凝胶、重组III型胶原蛋白凝胶辅料等,丰富了公司的医美产品组合[14] - 公司自主研发的创新专利药“安纳拉唑钠”启动中国II期临床试验,产品“回能®”进入国家医保目录[48] - 公司收购新一代氨基糖苷类抗生素plazomicin的大中华区所有权益及知识产权[49] - 公司独家代理的韩国肉毒毒素产品“乐提葆®”获准在中国市场推出[53] - 公司自主研发的治疗糖尿病创新专利药加格列净启动中国III期临床试验[54] - 公司获得第三代EGFR抑制剂XZP-5809的I期至III期临床批件[56] - 公司旗下轩竹生物拥有超过25个在研产品管线,并已提交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申请[94] - 公司CDMO子公司获得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VV116的委托生产及供货合约[100] - 公司仿制药业务在2022年取得重大进展,包括克林澳从重点监控药品目录中移出[100] - 公司计划在2023年继续加强医美业务的渠道营销质量,推进规模与质量的同步升级[98] - 公司医美业务通过优化销售计划和渠道库存,预计2023年将成为集团业务增长的新引擎[97] - 公司医美平台渼颜空间成功升级至2.0营销版本,覆盖310个城市及超过3,500家医疗美容机构[115] - 渼颜空间在年内完成三个高效率、低成本生产基地的设立,总面积达16,000平方米,共设立10条生产线[115] - 公司引进韩国Hugel, Inc.的玻尿酸产品铂安润®及自研近20款Ⅱ类皮肤护理敷料类产品,均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115] - 公司与北京蓝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下一代再生材料PHA微球及基于生物制造的再生医学材料[115] - 公司自主研发的近20款皮肤敷料敷贴类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涵盖重组III型胶原蛋白凝胶敷料、皮肤修复敷料等[147] - 公司在国内设立三个生产基地,总面积达16,000平方米,设立10条生产线,覆盖预灌充类、冻干粉针类、有源设备和敷料等产品[148] - 公司医美业务完成2.0营销版本的业务升级,向成为国内领先医美企业的战略目标迈进[149] - 公司创新药及其他业务板块的经营性亏损为人民币1,400.2百万元,其中研发开支为人民币722.7百万元,同比增长21.3%[151] - 公司轩竹生物在肿瘤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并推进科创板分拆上市进程[150] - 公司惠升生物的第四代德谷胰岛素成为首个申报NDA的国产产品,巩固其在糖尿病及并发症领域的领先地位[150] - 公司旗下轩竹生物收购国内创新驱动型生物公司北京康明百奥新药研发有限公司[45] - 吉林惠升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开发的糖尿病药物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件[45] - 公司与重庆博腾制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开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领域的原料药和制剂[46] - 公司的利拉鲁肽项目完成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I期临床研究,并获得初步生物等效性结果[47] - 公司计划通过并购和产品代理引进扩大医美业务布局,并推进新产品研发、注册和上市[192] - 公司将在2023年加速双轮驱动战略,聚焦高增长医美领域和高价值创新药及生物制药领域[191] - 公司仿制药业务在2022年国家医保目录中新增两款产品,并成功将克林澳从重点监控目录中移出,预计将持续带来稳定现金流[186] - 公司已出售北京轩升100%股权,交易金额为1.18亿人民币,以优化资产结构并提升长期财务表现[189] - 公司计划在2023年维护和加强仿制药业务的现金流贡献能力,并在允许的情况下保持高分红策略[102] - 公司2022年仿制药销售收益下降24.2%至约人民币1,970.5百万元,占总收益的90.3%[199] - 公司2022年医美产品收益降低62.5%至约人民币149.8百万元[198] - 公司2022年创新药及其他药品收益增加47.5%至约人民币60.9百万元[199]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收益为2,181,18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2%[90] - 2022年公司毛利率为68.2%,同比下降11.8个百分点[90] - 2022年公司经营亏损为1,830,727千元人民币,净亏损为1,949,590千元人民币[90] - 公司总资产从2021年的14,495,623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2年的12,140,551千元人民币[90]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1年的5,682,425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2年的3,828,863千元人民币[90] - 公司存货周转期从2021年的359天下降至2022年的343天[90] - 公司2022年研发开支为936,58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90] - 公司旗下医美平台渼颜空间在2022年受疫情影响,产品销售未达预期[96]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除税前亏损约为人民币2,122.8百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溢利人民币496.0百万元由盈转亏,其中包含非现金的减值亏损约人民币1,727.1百万元[129] - 公司支付了共约人民币1,315.5百万元的股息,截至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加理财产品余额保持在约人民币4,791.9百万元[130] - 公司负债与权益比率为25.1%,持续维持低位[131] - 医美业务板块收入达人民币149.8百万元,同比下降62.5%,经营性利润为人民币3.6百万元[133] - 公司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收益降低28.2%至约人民币2,181.2百万元[198] 公司研发与创新 - 轩竹生物提交A股上市申请,旨在增强财务灵活性并支持业务快速增长[16] - 轩竹生物首个抗肿瘤药物氟维司群注射液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17] - 轩竹生物自主研发的安奈拉唑钠肠溶片新适应症II期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批准[18] - 轩竹生物与上海医药集团达成抗感染新药百纳培南及Plazomicin在大中华区的独家授权许可[19][20] - 轩竹生物与正大天晴康方达成联合治疗合作协议,共同开发AXL抑制剂与PD-1单抗的联合治疗应用[21] - 轩竹生物AXL抑制剂XZB-0004(SLC-391)胶囊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默示许可,具有巨大市场潜力[22] - 轩竹生物自主研发的HER2双抗XZP-KM257获批开展临床试验,标志着首个大分子药物进入临床开发阶段[23] - 惠升生物完成A+轮融资5.8亿元人民币及A轮融资5亿元人民币,投后估值达55.8亿元人民币[24] - 惠升生物第四代德谷胰岛素注射液新药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是国内首个德谷胰岛素类似物[25] - 惠升生物创新专利药加格列净NDA获国家药监局受理,是国内第二个SGLT-2抑制剂[27] - 惠升生物的門冬胰島素注射液、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和門冬胰島素50注射液的NDA已獲國家藥監局受理,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全品類門冬胰島素同步進行上市申請並被受理的公司[28] - 轩竹生物在非小細胞肺癌領域的首個產品XZP-3621獲國家藥監局批准開展臨床試驗[38] - 轩竹生物與美國HB Therapeutics, Inc.合作,引進藥物發現及篩選技術平台,共同開發三個創新的分子膠蛋白降解藥物[39] - 轩竹生物與SignalChem Lifesciences公司就高活性和高選擇性的AXL靶向抑制劑SLC-391在大中華區的開發和商業化權益簽訂合作和許可協議[41] - 轩竹生物自主研發的XZP-6019藥品獲藥監局批准進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臨床試驗[42] - 轩竹生物的重磅产品吡罗西尼用于治疗乳腺癌的CDK4/6抑制剂,已完成联合氟维司群的二线治疗III期临床入组[117] - 轩竹生物的治疗消化道溃疡适应症的新药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治疗成人反流性食管炎的适应症已获批开展II期临床试验[117] - 轩竹生物共有近10个产品获批进行临床试验,另有十余个候选药物处于临床前研发阶段[117] - 轩竹生物与SignalChem Lifesciences公司合作开发的AXL抑制剂XZB-0004国内IND申请已获批[118] - 公司已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提交申请并获批准分拆轩竹生物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申请上市[119] - 惠升生物年内成功完成A轮及A+轮融资,分别获得人民币5亿元和5.8亿元,总计10.8亿元,投后估值达到55.8亿元[120] - 惠升生物年内有9款药物的上市申请获受理,包括7款降糖药物和2款并发症药物,其中1类创新药SGLT-2抑制剂加格列净进入pre-NDA阶段[120] - 集团年内研发开支为人民币936.6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人民币68.5百万元,用于推动超过100款医美及生物制药产品管线的研发[127] - 集团拥有超过40款医美产品管线和超过60款创新生物药产品管线,具备注册、生产和销售三大核心能力[123] - 集团成功将韩国肉毒毒素引入中国市场,并快速完成多个自研品种的注册[123] - 惠升生物拥有近40款产品的产品管线,涵盖二代、三代、四代胰岛素及各类口服降糖药等[172] - 惠升生物年内共有五款重磅产品的NDA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一款重磅产品处于pre-NDA阶段,加速了产品管线商业化落地[173] - 惠升生物研发的第四代胰岛素类似物德谷胰岛素注射液的NDA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是国内首个申请并受理的国产第四代胰岛素类似物[173] - 惠升生物的SGLT-2抑制剂加格列净NDA已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是国内第二个申请并受理的国产1类创新SGLT-2抑制剂[175] - 惠升生物的门冬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以及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的NDA也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是国内唯一一家全品类门冬胰岛素同步进行上市申请并受理的公司[176] - 惠升生物的生物一期和生物二期规划产能过亿支,产能规划位居国内前列[177] - 惠升生物年内成功完成A轮及A+轮两轮融资,共融资人民币10.8亿元,投后估值达人民币55.8亿元[178] - 轩竹生物拥有近400人的研发团队,核心人员曾任职于BI、罗氏、百克生物等国内外领先药企,具备创新药自主研发能力[152] - 轩竹生物已开发20余款候选创新药产品,涵盖小分子化药、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抗体偶联药物等多种类型[153] - 轩竹生物在乳腺癌赛道布局最全面,拥有超过20个在研产品,涵盖肿瘤、NASH、消化等领域[154] - 轩竹生物的1类创新药吡罗西尼(Birociclib)正在进行III期临床试验,初步数据显示其具有Best-in-class潜力[154] - 轩竹生物自主研发的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KM501的IND申请已获受理,具有First-in-class潜质[155] - 轩竹生物的氟维司群注射液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将与吡罗西尼联合治疗晚期乳腺癌[157] - 轩竹生物的安纳拉唑钠肠溶片新适应症II期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其安全性及症状缓解均为同类产品最佳[160] - 轩竹生物成功获得XZB-0004胶囊的IND批准,用于晚期实体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试验[162] - 轩竹生物与SignalChem合作,获得XZB-0004在大中华区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162] - 轩竹生物与天晴康方达成联合治疗合作协议,探索XZB-0004与派安普利PD-1单抗的联合治疗应用[162] - 轩竹生物自主研发的XZP-KM257获得NMPA批准,用于HER2+中高表达的晚期实体瘤治疗的临床试验[164] - 轩竹生物与上药新亚达成独家授权许可,涉及两款抗感染新药百纳培南及Plazomicin的原料药和制剂[167] - 轩竹生物将获得人民币2,100万元的预付款,并有权收取最高不超过人民币4.19亿元的里程碑付款[167] - 轩竹生物提交了拟A股上市的申请,并收到受理通知[169] 公司市场与行业动态 - 四環醫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獲納入滬港通下港股通股票名單,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和專業投資者對公司的關注[29] - 本集團的五款產品(醋酸奧曲肽注射液、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片、磺達肝癸鈉注射液、拉考沙胺片、琥鉑酸美托洛爾緩釋片)中選第七批全國藥品集中採購[30] - 本集團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藥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片(25毫克)和抗血栓藥替格瑞洛片(60毫克及90毫克)已獲國家藥監局頒發的藥品註冊批件[31] - 本集團自主研發生產的童顏水凝(商品名:嘉樂妍)(2毫升╱支)正式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的醫療器械生產許可[33] - 本集團旗下控股子公司軒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超過人民幣600百萬元B輪融資,由陽光人壽領投[35] - 四環醫藥在2023年獲評「年度轉型先鋒公司」,表彰其創新求變的經營策略及
四环医药(00460)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4 12:11
财务表现 - 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2181.2百万元,同比下降28.2%[2] - 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1487.6百万元,同比下降38.8%[3] - 年内由溢利转为亏损2283.3百万元[4]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914.9百万元[5] - 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5百万元[5] - 公司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年度亏损为2,319,572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242,894千元人民币盈利大幅下降[34] - 2022年公司总亏损为2,283,276千元人民币,而2021年实现盈利232,770千元人民币[34] - 公司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为20.52分,相比2021年的每股盈利4.42分显著恶化[35] - 公司2022年全年亏损为人民币1,914,918千元,较2021年盈利人民币416,509千元大幅下滑[39]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46,493千元,较2021年的665,293千元大幅下降[40] - 公司2022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661,121千元,较2021年的337,569千元大幅增加[40] - 公司2022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238,934千元,而2021年为产生现金流量净额750,660千元[41] - 公司2022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人民币3,828,863千元,较2021年末的5,682,425千元减少32.6%[41] - 公司2022年非控股股东出资为人民币980,000千元,较2021年的788,215千元增加24.3%[41] - 公司2022年员工股份奖励计划支出为人民币89,666千元,较2021年的59,350千元增加51.1%[39] - 公司2022年支付股息总额为人民币1,315,530千元,较2021年的123,054千元大幅增加968.9%[39] - 公司2022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为人民币402,459千元,较2021年的601,017千元减少33.0%[40] - 公司2022年总收益为2,181,189千元,同比下降28.2%[51][52] - 公司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税前亏损为2,122,778千元,较2021年税前盈利496,013千元大幅下降[51][52] - 公司2022年除税前亏损为2,086,341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溢利486,049千元人民币大幅下降[71] - 公司2022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亏损为2,122,778千元人民币,而2021年为溢利496,013千元人民币[71] - 公司2022年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溢利为36,437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亏损9,964千元人民币有所改善[71] - 公司2022年所得税开支为196,935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253,279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71] - 公司2022年派付股息为1,315,530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123,054千元人民币大幅增加[78] - 公司2022年建议末期现金股息为298,560千元人民币,每股普通股3.2分,相比2021年的121,290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80] - 公司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914,918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每股基本溢利416,509千元人民币大幅下降[80] - 公司2022年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每股基本盈利为0.38分,相比2021年的每股基本亏损0.07分有所改善[77] - 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1,914,918千元,相比去年盈利416,509千元,亏损显著增加[82] - 每股基本亏损为20.52分,相比去年每股盈利4.42分,业绩大幅下滑[84] - 公司2022年保留盈利为1,306,486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4,546,223千元人民币大幅下降[117] - 公司2022年年度亏损为1,914,918千元人民币[117] - 公司2022年附屬公司股份之贖回負債为2,804,261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662,783千元人民币增加68.7%[119] - 公司2022年贸易应付账款为205,782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18,906千元人民币增加73.1%[121] - 公司2022年银行借款总额为1,135,458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013,216千元人民币增加12.1%[123] - 公司2022年有抵押银行借款为808,383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813,216千元人民币略有下降[123] - 公司2022年递延政府补助为142,068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80,052千元人民币增加77.5%[118] - 公司2022年售后租回负债为42,200千元人民币,2021年无此项负债[119] - 公司2022年研究及开发开支应付账款为71,377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9,295千元人民币增加269.9%[121] - 公司2022年应付分銷商的應計補償为527,179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968,498千元人民币下降45.6%[121]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3,828,863千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5,682,425千元有所下降[153]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存货金额约为人民币606.7百万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715.3百万元减少了约人民币108.6百万元[154]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约为人民币1,118.6百万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1,234.4百万元有所下降[155]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账面净值为约人民币2,301.0百万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3,304.9百万元减少,主要由于减值拨备约人民币1,130.6百万元[156]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商誉的账面净值约为人民币1.9百万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14.2百万元减少,主要由于减值拨备约人民币8.8百万元[157]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净值为约人民币626.5百万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610.1百万元有所增加,年内有减值拨备约人民币113.1百万元[158]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账款约为人民币1,926.9百万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1,971.3百万元有所下降[159]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资本承担总额约为人民币294.9百万元,主要预留给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无形资产[162] - 公司年内资本开支为人民币594.0百万元,其中物业、厂房及设备开支为402.5百万元,购买或自研无形资产开支为191.5百万元[166] - 公司研发投入的资本开支为318.3百万元,其中物业、厂房及设备开支为149.1百万元,购买及自研无形资产相关开支为169.2百万元[166] - 公司年内处置了联本科技、联本化学、吉林佳辉及北京轩升的权益[167]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雇用了3,313名员工,年内薪金总额及相关成本为718.2百万元,其中包括奖金及非现金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分别为49.1百万元和89.7百万元[169] 医美业务 - 医美板块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149.8百万元,同比下降62.5%[3] - 公司医美平台渼颜空间成功推进2.0营销版本的业务升级,覆盖310个城市及超过3,500家医疗美容机构[9] - 公司医美平台渼颜空间在2022年完成三个高效率、低成本生产基地的设立,总面积为16,000平方米,共设立10条生产线[9] - 公司医美平台渼颜空间在2022年实现多个产品的注册上市,包括独家代理的韩国Hugel的玻尿酸产品铂安润®及自研的近20款Ⅱ类皮肤护理敷料类产品[9] - 公司医美平台渼颜空间通过引进韩国VIOL的黄金微针产品Sylfirm XTM及收购深圳易美部分股权,拓展光电设备领域布局[9] - 公司预计2023年医美行业将快速复苏,企业业绩实现强劲反弹[6] - 医美业务板块收入达人民币149.8百万元,同比下降62.5%,经营性利润为人民币3.6百万元[16] - 渼顏空間年內完成渠道庫存清理任务,覆盖城市数量累计310个,覆盖医疗机构数量累计超过3,500家[17] - 渼顏空間独家代理的注射用修饰透明质酸钠凝胶(商品名:铂安润®)于2022年4月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7] - 公司获得Cellbooster®系列产品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的独家代理权,该产品为瑞士高端透明质酸复合溶液,包括四款产品,分别用于提亮肤色、抚平皱纹、局部塑形、防止脱发和头发花白[18] - 公司与韩国VIOL达成独家代理协议,获得SYLFIRM XTM黄金微针产品在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的独家代理权,该产品为世界上第一台双波作用的射频微针仪器[18] - 公司投资深圳易美,持有其部分股份权益,借助该平台在光电设备领域进行研发及生产[19] - 公司自主研发的近20款皮肤敷料敷贴类产品取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涵盖皮肤修复、疤痕修复及妇科敷料等多个领域[19] - 公司在国内设立三个生产基地,总面积达16,000平方米,设立10条生产线,覆盖预灌充类、冻干粉针类、有源设备和敷料等产品[19] - 公司医美产品分部2022年收益为149,780千元,同比下降62.5%[51][52] - 公司2022年医美产品分部业绩为3,576千元,同比下降98.6%[51][52] 创新药及生物制药 - 创新药及其他药品板块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60.9百万元,同比上升47.5%[3] - 公司与北京蓝晶微生物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下一代再生材料PHA微球及基于生物制造的再生医学材料[9] - 公司生物制药平台轩竹生物和惠升生物在2022年分别在产品研发、独立融资及轩竹生物的上市申请方面取得积极进展[10] - 軒竹生物已完成吡羅西尼聯合氟維司群的二線治療III期臨床入組,並正在進行聯合AI的一線治療III期臨床試驗入組[11] - 軒竹生物共有近10個產品獲批進行臨床試驗,並有十餘個候選藥物處於臨床前研發階段[11] - 軒竹生物已向香港聯交所提交分拆上市申請,並獲得批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申請上市[11] - 惠升生物年內共9款藥物的上市申請已獲受理,包括1類創新藥SGLT-2抑制劑加格列淨等[12] - 惠升生物成功完成A及A+兩輪融資,共獲得人民幣10.8億元投資,投後估值達人民幣55.8億元[12] - 公司创新药及其他业务板块的经营性亏损为人民币1,400.2百万元,其中研发开支为人民币722.7百万元,较2021年同期上升21.3%[20] - 公司旗下轩竹生物在肿瘤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并推进科创板分拆上市进程,已获得上海交易所受理[20] - 公司旗下惠升生物的重磅产品第四代德谷胰岛素成为首个申报NDA的国产产品,进一步巩固其在糖尿病及并发症领域的领先地位[20] - 轩竹生物已开发20余款候选创新药产品,涵盖小分子化药、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抗体偶联药物等多种类型[22] - 吡罗西尼(Birociclib,XZP-3287 CDK4/6抑制剂)正在进行III期临床入组,联合氟维司群的二线治疗I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入组[22] - KM501(注射用重组抗HER2结构域II和结构域IV双特异性抗体-MMAE偶联物)的IND申请已获受理,是国内首个申请专利的双抗-ADC[22] - 氟维司群注射液的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用于雌激素受体阳性(ER+)的局部晚期和转移性乳腺癌治疗[22] - 安纳拉唑钠肠溶片的新适应症成人反流性食管炎(RE)的II期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23] - XZB-0004胶囊的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默示许可,用于晚期实体瘤、血液系统恶性肿瘤[23] - XZP-KM257(重组抗HER2结构域II和结构域IV双特异性抗体注射液)的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24] - 轩竹生物与上药新亚就两款抗感染新药产品百纳培南及Plazomicin达成独家授权许可,预付款为人民币2100万元,里程碑付款最高不超过人民币4.19亿元[25] - 轩竹生物已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拟A股上市申请,并收到受理通知[25] - 惠升生物拥有近40款产品的产品管线,涵盖二代、三代、四代胰岛素及各类口服降糖药等[26] - 惠升生物年内有五款重磅产品的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一款处于pre-NDA阶段[27] - 惠升生物研发的第四代胰岛素类似物德谷胰岛素注射液的NDA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27] - 惠升生物的SGLT-2抑制剂加格列净NDA已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27] - 惠升生物的门冬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及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的NDA也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27] - 惠升生物的生物一期和生物二期规划产能过亿支,产能规划位居国内前列[27] - 惠升生物年内完成A轮及A+轮两轮融资,共融资人民币10.8亿元,投后估值达人民币55.8亿元[28] - 公司创新药及其他药品分部2022年收益为60,913千元,同比增长47.5%[51][52] - 公司2022年创新药及其他药品分部亏损1,400,204千元,亏损同比扩大59.2%[51][52] 仿制药业务 - 仿制药分部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1970.5百万元,分部经营亏损为16.0百万元[3] - 公司逐步剥离业绩不达预期的仿制药业务及其他非核心大健康业务,提升运营效率[8] - 仿製藥分部實現收入約人民幣1,970.5百萬元,同比下降24.2%[14] - 公司年内资产减值亏损约人民币1,727.1百万元,主要涉及仿制药、原料药及大健康业务[15] - 公司仿制药业务作为“现金牛”,将持续带来稳健且充沛的现金流[30] - 公司计划剥离盈利能力持续走低、受政策影响较大的传统仿制药业务,以改善整体盈利结构[30] - 公司仿制药分部2022年收益为1,970,496千元,同比下降24.2%[51][52] - 公司2022年仿制药分部亏损16,009千元,较2021年盈利1,307,001千元大幅下降[51][52] 研发投入 - 研发开支为936.6百万元,同比增加68.5百万元[3] - 公司年内研发开支为人民币936.6百万元,较2021年同期上升约人民币68.5百万元[15] - 公司研发开支增加约人民币68.5百万元至人民币936.6百万元,主要由于轩竹生物及惠升生物的研发管线进入二期或三期临床试验及医美分部的开发[145] - 公司2022年研发开支为936,58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66] 资产减值 - 资产减值亏损合计为1727.1百万元[3] - 公司年内资产减值亏损约人民币1,727.1百万元,主要涉及仿制药、原料药及大健康业务[15]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除税前亏损约人民币2,122.8百万元,其中包含非现金的减值亏损约人民币1,727.1百万元[148] - 公司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为610,103千元,较去年减少131,297千元,主要由于减值损失[85] - 公司确认了正在进行的产品开发账面价值的全部减值损失,金额为3,912,000元[86] - 公司递延开发成本账面净值为32,358千元,较去年减少131,941千元,主要由于减值损失[86] - 公司商標及软件账面净值为41,786千元,较去年减少5,310千元,主要由于减值损失[86]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账面净值为约人民币2,301.0百万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3,304.9百万元减少,主要由于减值拨备约人民币1,130.6百万元[156]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商誉的账面净值约为人民币1.9百万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14.2百万元减少,主要由于减值拨
四环医药(00460)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6 22:51
股份奖励计划概述 - 公司采纳了2022年股份奖励计划,旨在激励和吸引关键人才,计划有效期为10年[3][4] - 2022年股份奖励计划不涉及发行新股或新证券,因此不构成上市规则第十七章项下的股份期权计划[2] - 2022年股份奖励计划不涉及发行新股或新证券期权,因此不构成上市规则第十七章项下的股份期权计划[16] 股份奖励计划的股份来源与限制 - 计划项下可授予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的3%,即约2.5亿股股份[7] - 任何12个月期间内,个别承授人可能获得的奖励股份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7] - 公司已预留或指示受托人在联交所购买现有股份,以满足计划要求,不会为落实奖励而发行新股[9] - 2021年年报日期,根据该计划可供发行的证券总数为98,776,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的约1.06%[16] 股份奖励计划的管理与参与者 - 计划由董事会管理,执行董事陈燕玲女士及缪瑰丽女士被授予管理计划的权力[5] - 合资格参与者包括董事、高级及中级管理层、专业技术人员等[6] - 向董事、最高行政人员或主要股东授出奖励需经独立非执行董事事先批准[11] 股份奖励的授予与归属条件 - 奖励授予需考虑承授人对公司的贡献、公司财务状况及集团整体业务目标[10] - 奖励分阶段归属,首批33.33%的奖励应于首个归属日期归属,第二批33.33%于第二个归属日期归属,最后33.33%于第三个归属日期归属[12] - 奖励归属条件包括持续服务、承授人履行归属条件及奖励协议所述的其他适用条件[12] - 未达到公司或承授人表现目标时,已归属奖励金额可按一定比例进一步调减[12] - 奖励协议中规定的奖励期限应与奖励协议一致,管理人有权调整归属时间表[12] 股份奖励的归属后处理 - 奖励归属后,股份将以信托名义转让给承授人,或通过市场交易出售并以现金支付[13] - 承授人在奖励归属前不享有股东权利,包括投票权和获得股息的权利[14] - 奖励归属后,承授人将拥有作为股东的所有权利,包括投票权和获得股息的权利[14] 股份奖励计划的终止与失效 - 董事会可自行决定终止该计划,未归属奖励在特定情况下自动失效及撤销[15]
四环医药(00460)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3 16:31
公司概况 - 四環醫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並於2010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2][3] - 公司致力於打造中國領先的醫美及生物製藥企業,堅持全速推進四環醫美及生物製藥雙輪驅動戰略[2][3] - 公司擁有獨立領先的自主研發技術平台,豐富的全球化產品管線,強大的產品註冊能力,高效率及低成本的全劑型生產平台和成熟卓越的銷售體系[2][3] - 公司董事會由執行董事和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包括主席車馮升醫生、副主席兼行政總裁郭維城醫生等[5] - 公司的主要營業地點位於香港灣仔會展廣場辦公大樓4309室[13] - 公司的註冊辦事處位於百慕達漢密爾頓的Clarendon House[6][12] - 公司的獨立核數師為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位於香港鰂魚涌太古坊一座27樓[11] - 公司的薪酬委員會由朱迅博士擔任主席,成員包括車馮升醫生、辛定華先生和曾華光先生[7] - 公司的提名委員會由曾華光先生擔任主席,成員包括郭維城醫生、辛定華先生和朱迅博士[9] - 公司的風險管理委員會由蔡耀忠先生擔任主席,成員包括郭維城醫生、辛定華先生和曾華光先生[10] 市场环境与行业影响 - 2022年上半年,全球通胀高企,市场流动性紧缩,外资加速减持中概股,导致港股表现受压[14] - 2022年下半年,预计外部风险因素影响将逐步消退,流动性逐步改善,市场逐渐回暖[14] - 2022年上半年,医美行业受疫情影响,下游终端机构运营停摆或大幅缩减,导致上游企业产品供应受影响[14] - 2022年下半年,随着疫情稳定,医美业务预计将逐步回暖,业绩实现强劲反弹[14] - 2022年上半年,医药行业受疫情影响,上游生产和发货受阻,下游医院诊疗服务量下降,整体业绩承压[15] - 2022年下半年,随着疫情缓解,医院门诊量恢复,医药行业经营状况将逐渐改善[15] - 第七批集采中选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48%,给相关制药企业带来持续向下压力[16] 业务战略与调整 - 公司计划剥离未达经营预期或不符合长期战略发展目标的仿制药及其他非核心医药或大健康类业务及资产,聚焦医美和生物医药板块[1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通过医美及生物制药双轮驱动战略,推动业务转型与发展,加快新产品研发和已获批产品的商业化[18] - 公司计划在未来12-24个月内逐步剥离未达经营预期或不符合长期战略发展目标的仿制药及其他非核心医药或大健康类业务和资产,以优化资产结构和改善长期财务表现[75][77][78] - 公司已以1.18亿元人民币出售北京轩升制药99.9%的股权,该交易有助于公司聚焦高增长性的生物医药板块并提升整体盈利水平[79][81] - 公司仿制药业务已完成其“历史使命”,未来将重点发展医美和生物制药两大战略板块,提升资源配置效率[79][80][8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出售北京轩升制药,该企业在2021年录得净亏损9.5万元人民币,且亏损情况可能持续[81] 医美业务 - 医美平台整体销售收入受疫情影响较大,主要因线下消费受限[19] - 乐提葆®销售渠道覆盖29个省、280个城市、2,920家医疗机构[19] - 乐提葆®50U品种于2022年开始销售,增加市场小剂量选择[19] - 独家代理的玻尿酸产品铂安润®及近20款II类皮肤护理敷料产品获批上市[19] - 引进韩国VIOL的黄金微针产品Sylfirm XTM并收购深圳易美60%股权[19] - 与蓝晶微生物成立合资公司,开发PHA微球及再生医学材料[19] - 医美业务板块渼颜空间收入为人民币98.6百万元,同比减少61.8%,占公司整体收入的6.7%[32][33] - 医美业务板块经营性利润为人民币41.6百万元,同比减少79.1%[32][33] - 公司销售模式升级,截至2022年7月31日,销售团队约80人,覆盖城市超过280家,医疗机构超过2,920家[35] - 公司通过“直营+经销”模式提升客户对接能力,头部500医疗机构覆盖率达到100%[35] - 公司持续完善医美产品矩阵,提供轻医美综合解决方案[35] - 公司截至2022年7月31日拥有约80名销售人员,大多数曾在跨国或国内领先医美和制药公司担任关键职位,平均拥有超过10年的医美行业经验[36] - 公司已在全国280多个城市与超过25家代理商合作,覆盖超过2,920家医美机构,其中前500家领先医美机构已全面覆盖[36] - 公司独家代理的注射用修饰透明质酸钠凝胶(商品名:铂安润®)于2022年4月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39] - 公司旗下渼颜空间与瑞士Suisselle SA达成独家代理协议,获得Cellbooster®系列产品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的独家代理权[39] - 公司旗下渼颜空间与韩国VIOL达成独家代理协议,获得SYLFIRM XTM黄金微针产品在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的独家代理权[39] - 公司与蓝晶微生物签署协议,将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PHA微球及基于生物制造的再生医学材料[40] - 公司预计合成生物学市场到2025年将以30%的复合年增长率高速增长[40] - 公司通过受让股权及增资的方式投资深圳易美,完成后将持有深圳易美60%的股份权益[40] - 深圳易美拥有准直型超声和浅表聚焦型超声二合一的专利技术,并成功应用于已批准上市的医疗器械[40] - 公司通过股权转让和增资方式投资深圳医美,完成后将持有60%股权[42] - 深圳医美拥有双合一专利技术,并成功应用于获批的医疗器械[42] - 公司自主研发的近20款皮肤敷料敷贴类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43][44] - 公司在国内设立了三个生产基地,总面积达16,000平方米,设有10条生产线[45] - 2022年公司医美业务将进一步扩展,实现全产品覆盖[46] - 医美平台渼颜空间将加速2.0营销版本的升级,目标是成为覆盖爱美人士生命周期的全产品矩阵的国际化医美平台[83][86] - 公司计划通过全面的产品矩阵、自研+BD双引擎驱动及海外高质量并购,打造国内医美产业领先平台[83][86] - 公司将持续优化医美业务的产能布局、营销服务内容及渠道赋能,确保收入、盈利、团队及网络覆盖的高增长[83][86] 创新药与生物制药 - 轩竹生物和惠升生物在肿瘤创新药及糖尿病新药研发方面取得积极进展[21] - 轩竹生物拥有超过25个在研创新药,涵盖小分子和大分子领域,聚焦肿瘤、代谢和消化等领域[22] - 吡罗西尼(CDK4/6抑制剂)正在进行联合氟维司群的二线治疗及联合AI的一线治疗III期临床试验[22] - 安纳拉唑钠治疗消化道溃疡适应症的新药上市申请(NDA)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22] - 轩竹生物预计未来每年将有1-2个产品申报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22] - 轩竹生物与SignalChem合作开发的AXL抑制剂IND已获批,将与派安普利PD-1单抗展开联合探索试验[22] - 集团已向联交所提交申请并获批分拆轩竹生物,计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22] - 分拆上市将增加轩竹生物的财务灵活性,增强其筹集外部资金的能力[22] - 轩竹生物在乳腺癌赛道布局全面,具备持续自主创新和产业化的能力[22] - 轩竹生物的产品管线布局完善,涵盖长中短期,具备持续创新能力[22] - 轩竹生物引入多个具备同类最优(FIC)潜力的重磅品种,进一步推进抗肿瘤领域发展[22] - 惠升生物完成A轮融资,投后估值达到人民币50亿元[24] - 惠升生物拥有超过40款不同阶段的糖尿病及并发症产品管线[24] - 惠升生物的5款产品上市申请已获受理,包括SGLT-2抑制剂加格列净等[24] - 四环医药CDMO业务板块整合了优质原料药/高级中间体生产基地,打造近百人专业研发团队[24] - 惠升生物完成A轮股权融资,吸引超过人民币5亿元投资,投后估值达人民币50亿元[27][29] - 惠升生物在糖尿病及并发症领域拥有40余款产品的研发管线,涵盖二代、三代、四代胰岛素及多种口服降糖药[61] - 惠升生物在2022年中期报告期内研发支出达1.308亿元人民币,并推进了多个产品的研发进展[61] - 惠升生物的四款重磅产品新药上市申请(NDA)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包括第四代胰岛素类似物德谷胰岛素注射液[61] - 惠升生物的加格列净NDA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是国内第二个申请并获受理的国产1类创新SGLT-2抑制剂[62] - 惠升生物的门冬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及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的NDA也获国家药监局受理,是国内唯一一家全品类门冬胰岛素同步申请并获受理的公司[64] - 惠升生物的生物一期和生物二期建设完成后,产能将达1.2亿支,支持近100亿元人民币的年产值[65] - 惠升生物成功完成A轮融资,融资金额为人民币5亿元,投后估值为人民币50亿元[66] - 轩竹生物将加快在科创板的分拆上市,并持续推动产品研发,目标是成为国内肿瘤药领域的领先创新药公司[83][87] - 惠升生物已完成5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估值为50亿元人民币,未来将快速推进糖尿病管线的研发[88][89] - 公司将继续推进糖尿病管线的研发,目标是成为糖尿病及并发症领域的生物医药领导者[88][89] 财务表现 - 四环医药2022年上半年总收益为人民币1,464.2百万元,同比下降23.2%[26] - 四环医药医美业务板块收入为人民币98.6百万元,同比下降61.8%[26] - 四环医药仿制药业务板块收入为人民币1,233.0百万元,同比下降18.3%[26] - 四环医药2022年上半年经营性利润为人民币203.2百万元,同比下降77.1%[26] - 四环医药2022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人民币457.3百万元,同比增长37.1%[2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加理财产品结余为人民币5,246.0百万元,扣除计息借款后为人民币4,049.0百万元[27][30] - 公司负债与资本比率为16.5%,持续维持低位[27][30] - 公司期内收益减少23.2%至约人民币1,464.2百万元,主要由于仿制药和医美产品销售下降[93] - 仿制药销售收入减少18.3%至约人民币1,233.0百万元,占总收益的84.2%[93] - 医美产品收益减少61.8%至约人民币98.6百万元[93] - 创新药及其他药品收益减少4.9%至约人民币132.6百万元[93] - 公司期内研发开支增加37.1%至约人民币457.3百万元,主要由于投入更多研发活动[94] - 公司期内亏损约人民币95.9百万元,去年同期为溢利人民币594.2百万元[9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约人民币5,095.6百万元,净现金为约人民币3,898.6百万元[101] - 公司负债与权益比率为16.5%[101] - 公司期内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约人民币136.3百万元,主要由于创新药及其他药品分部研发活动增加[96] - 公司期内投资总额约为人民币8,514.1百万元,主要用于购买国有银行的财务计划产品[103][10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确认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合计约人民币150.3百万元,其中投资本金约人民币149.5百万元,利息收入约人民币0.8百万元[103][10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5,095,645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682,425千元有所减少[10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存货金额约为人民币700.7百万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715.3百万元略有减少,存货周转期为277天[107][10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约为人民币1,493.9百万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234.4百万元有所增加,主要由于应收第三方款项增加[109][11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账面净值约为人民币3,337.0百万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304.9百万元有所增加,主要由于厂房兴建及购置新设备[109][11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无形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635.9百万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95.9百万元有所增加,主要由于药品研发项目的收购及自主开发[109][11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约为人民币2,234.6百万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971.3百万元有所增加,主要由于应付按金及其他应付款项增加[109][11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商誉的账面净值约为人民币28.4百万元,与2021年12月31日持平[110][113] - 公司资本开支总额约为人民币3.466亿元,其中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开支约为2.647亿元,购买或自研无形资产的开支约为8190万元[122] - 公司研发投入的资本开支约为1.319亿元,其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开支约为6900万元,购买及自研无形资产的开支约为6290万元[122]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资本承诺总额约为人民币3.923亿元,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无形资产[116]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总资本开支约为3.466亿元,其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开支为2.647亿元,无形资产的开支为8190万元[122]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研发资本开支为1.319亿元,其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开支为6900万元,无形资产的开支为6290万元[122]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员工总数为3896人,期内薪金总额及相关成本约为3.782亿元,其中包括奖金约1420万元[126]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资本承诺总额为3.923亿元,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无形资产[116]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资本开支为3.466亿元,其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开支为2.647亿元,无形资产的开支为8190万元[122]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研发资本开支为1.319亿元,其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开支为6900万元,无形资产的开支为6290万元[122]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员工总数为3896人,期内薪金总额及相关成本为3.782亿元,其中包括奖金1420万元[126]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共有3,896名员工,总薪资及相关成本约为3.782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3.426亿元人民币增长10.4%[13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收益为1,464,19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2%[199]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1,003,68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6%[199] - 2022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457,26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1%[199]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203,17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7.1%[19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40,37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3.4%[19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51,94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5%[19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财务开支为99,40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0.1%[19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净额为234,25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0%[19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为98,097千元人民币[19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为136,277千元人民币[199]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董事车冯升医生持有公司55.02%的股份(好仓),并持有0.05%的淡仓[134] - 公司董事郭维城医生持有公司55.02%的股份(好仓)[135] - 公司董事张炯龙医生持有公司55.02%的股份(好仓)[135] - 公司董事蔡耀忠先生持有公司0.06%的股份(好仓)[135] - 公司董事陈燕玲女士持有公司0.04%的股份(好仓)[135] - 辛定华先生持有3,000,000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