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食品(00506)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推动行业科技创新 做好中国食品“大文章”
消费日报网· 2025-04-22 10:46
核心观点 -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荣获"全国轻工行业先进集体"称号,标志着其在推动食品产业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得到国家认可 [1] - 学会通过党建引领、学术转化、人才强基三大方向,持续深化产学研融合,提升中国食品科技水平 [3][5][7] - 未来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整合资源,助力中国食品产业科技自立自强 [2][9] 党建引领 - 学会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将党建工作与业务深度融合,团结科技工作者 [3] - 通过功能型党委加强政治思想引领,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讲党课,提升会员对二十大精神的理解 [3] - 创新党建特色活动,如科技服务团和科普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3] 学术转化 - 学会成功召开21届年会,2022年线上年会累计观看量达520万人次,展现强大影响力 [5] - 发布多项共识、科学综述、白皮书等学术成果,通过《中国食品学报》提升科技话语权 [5] - 主办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提升中国食品科技的国际影响力 [6] - 组织品牌会议如益生菌与健康研讨会、方便食品大会,促进科技创新 [6] 人才强基 - 组建3支由院士牵头的专家咨询团队,近50位专家参与,提升汇智资政能力 [7] - 推荐19名中国科学家当选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5名青年人才获IUFoST青年科学家奖 [8] - 秘书处人员平均年龄不到40岁,党员占比66.7%,高级技术资格人员占比41.7%,研究生学历占比45.8% [8] 社会责任 - 疫情期间组织方便食品行业会员单位复工复产,获中国科协"优秀抗疫学会"称号 [6] - 连续13年举办"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6年发布"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11年承办全国食品安全周活动 [6] - 修订《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大纲》,优化科普传播方式,打造"微信端+政务号"传播矩阵 [6]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长曹德荣:我国冰雪经济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新华财经· 2025-04-20 14:03
冰雪经济与冰雪服饰产业 - 中国冰雪经济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得益于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和"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的实现 [1] - 冰雪服饰产业是冰雪产业链重要一环,融合科技与时尚,成为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的新引擎 [1] - 中国冰雪服饰产业凭借完整产业链、技术创新和快速市场响应能力,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 [1] 中国冰雪服饰产业现状 - 中国是冰雪服装生产大国,年出口额超25亿美元,高端品类占比显著提升 [1] - 自主品牌出口占比从2019年8%提升至目前15%左右 [1] - 山东省嘉祥县是全国最大滑雪手套生产基地,年产手套超1.2亿双,国内市场占比超60%,出口量占全国80%,产品销往60个国家和地区 [1] 产业升级与未来发展方向 - 中国冬季服装产业正迈向新质生产力,科技赋能推广石墨烯保暖材料和可降解环保面料应用,打造"功能性+可持续"双引擎 [2] - 品牌出海和跨境电商将提升溢价能力 [2] - 建设"数字化设计中心"和"跨境选品平台"以增强产业链 [2] - 随着品牌影响力提升和产业链增强,全行业高质量发展已临近突破点 [2]
伊利、农夫山泉、统一们11年财报拆解:存量市场时代,增长该从哪里"抢"?
36氪· 2025-04-14 10:25
文章核心观点 2013 - 2024年中国主要食品饮料企业营收整体增长但有波动,企业通过围绕核心业务布局新增长曲线、打造大爆品、因品制宜建设渠道、用利润换营收、拓展海外市场等方法实现持续增长,同时遵循聚焦核心业务、打造大爆品、保持强渠道力、适时用利润换市场、寻找新市场等法则提升竞争力穿越经济周期 [7][9][24][67] 各部分总结 2024年部分食品饮料企业营收情况 - 统一企业中国2024年总营收303.32亿元,同比增长6.1%;农夫山泉总营收428.96亿元,同比增长0.5%;康师傅总营收806.51亿元,同比增长0.3%;中国食品总营收414.92亿元,同比增长0.21%;海天味业总营收269.01亿元,同比增长9.53% [1] - 看似微小增幅背后增量体量不小,如统一企业中国增加17.41亿元,康师傅增加2.33亿元,农夫山泉增加2.29亿元 [1] 2013 - 2024年14家食品饮料巨头营收趋势 - 统计样本为预包装食品饮料企业(不含白酒),多元化业务企业只统计预包装食品饮料业务营收,需满足已披露2013 - 2024年营收数据且至少连续两年年营收超200亿元,共14家企业 [11][12][13] - 14家企业增长曲线整体上升,但大多经历阶段性营收下滑和增速放缓,如2016年伊利营收增速放缓至0.75% [14] - 引入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观察2013 - 2023年增长情况,除娃哈哈和中国旺旺为负,其他12家为正,均值6.48%,能比肩全球顶级企业 [16][19] - 以6.48%为界分为持续领跑型(伊利、蒙牛等7家)和复苏型(康师傅、娃哈哈等7家),部分企业不同阶段增速有变化,如农夫山泉后发优势明显,康师傅等部分企业后期重回增长 [19][20][23] 企业保持持续增长的方法 围绕核心业务提前布局“新增长曲线” - 农夫山泉即饮茶类产品成新增长曲线,自2020年起水类产品营收下滑,即饮茶类上升,2024年分别贡献37.19%和39.04%营收,此前还布局功能、果汁饮料业务 [26][28][29] - 14家企业最少有两条业务线,如康师傅拓展饮品业务且在细分赛道布局,但达利食品业务多元化未带来增长 [30][35][37] - 成功打造新增长曲线需围绕核心业务,有“关联性抓手”,如伊利蒙牛围绕乳制品,农夫山泉围绕水和饮料 [37] 集中资源打造“大爆品” - 大爆品是企业营收增长关键,光明莫斯利安、蒙牛纯甄、伊利安慕希在常温酸奶品类打造爆品,安慕希增长迅猛,2020年伊利近三成营收来自安慕希 [39][40][44] - 打造爆品要关注品类变化,集中资源持续打造,如安慕希口味包装创新、重金营销 [44][45][47] 因“品”制宜建设渠道 - 娃哈哈宗馥莉通过线下渠道“再构造”和“重构”适配渠道使2024年营收增长,农夫山泉两次渠道改革使销售额增长,元气森林重视线下渠道 [48][52][53] - 软饮企业“重仓”线下渠道因产品属性,不同品类企业侧重渠道不同,如乳品和软饮强调渠道下沉,海天味业侧重餐饮渠道 [54][56] 用利润换营收 - 旺旺2021/2022财年营收创新高但利润下滑,主动营销和渠道投入换营收,农夫山泉也有类似手段,该策略常见于存量市场竞争阶段 [58][60] - 长期依赖低价策略可能损害品牌溢价和陷入恶性循环,旺旺后期营收和利润同步增长 [62] 寻找新市场,走向国际化 - 万洲国际2013年收购美国史密斯菲尔德,肉制品业务营收跃升,增强国际议价和品牌影响力;蒙牛收购东南亚艾雪和澳大利亚Lion - Dairy & Drinks,实现业务增长 [63][64][66] - 国内食品饮料企业海外扩张分出口商品、投资并购、本地化、海外建厂四步 [66] 持续增长背后的5条法则 - 针对核心业务运营投资,增强抗风险能力,围绕主营业务深耕细作实现稳健增长 [68][69][70] - 聚焦资源打造大爆品,占领市场、降低成本、提升利润率,未来需精准创新和洞察市场 [71][72] - 持续保持强渠道力,根据产品特性建设渠道,未来注重精细化运营和全渠道融合 [73][74] - 适时用利润稳定市场份额,在“保份额”和“保利润”间找平衡,掌握竞争主动权 [75][76] - 扩大市场份额,通过国际化扩张或产品创新寻找新市场,战略定位清晰并整合资源 [77][78]
全产业链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六个核桃荣膺“中国食品工业70年领军企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4-10 13:57
公司荣誉与行业地位 - 养元饮品旗下六个核桃荣获"中国食品工业发展70年领军企业"称号 [1] - 作为植物蛋白饮料行业领军品牌,推动核桃产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创新 [1] - 入选Brand Finance 2024年"全球软饮料品牌价值50强" [3] - 位列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轻工领域十强,多次登上《胡润品牌榜》 [3] 全产业链布局与原料优势 - 公司在新疆、云南、太行山建立三大黄金产区专属原料基地 [2] - 实施"3·6·36"采购标准,涵盖6大检测指标和36项理化指标 [2] - 年核桃使用量超1亿公斤,2024年获弗若斯特沙利文"核桃采购量全国第一"认证 [2] - 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带动超10万农户增收 [2] - 联合政府建立《三大核桃黄金产区高产示范园》和《原产地工作站》,提升核桃产量与品质 [2] 研发创新与技术突破 - 累计投入数亿元打造国家级科研平台及产学研体系 [3] - 联合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江南大学等攻克核桃乳涩腻口感与营养流失难题 [3] - 开发"5·3·28"工艺、"全核桃CET冷萃工艺"和"五重细化研磨技术"三大核心工艺 [3] - 创新技术将核桃研磨至纳米级,大幅提升营养利用率 [3] - 形成精品型、养生系列、五星级、2430、无糖高钙等多元化产品矩阵 [3] 行业发展趋势与战略定位 - 公司实践体现中国食品工业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的战略转型 [1] - 以全产业链筑牢品质根基,科技创新驱动价值升级,产业融合践行社会责任 [4] -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下,重新定义全球植物蛋白产业格局 [4]
中国食品(00506):下半年收入增速改善明显,盈利能力继续稳步提升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3-28 22: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继续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5][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总营收同比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下半年收入增速改善明显,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2] - 汽水品类韧性十足,功能饮料表现优异,各创新业务也取得一定成绩 [2] - 公司持续优化客户结构,扩大直营比例,线上业务增长良好 [4][5]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将持续增长,给予14倍的PE(2025E)估值,对应目标价5.27港元/股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数据及预测 - 2023 - 2027E总营收分别为215.11/214.92/231.33/246.17/260.49亿元,增速分别为2.3%/0%/8%/6%/6% [2] - 2023 - 2027E净利润分别为8.33/8.61/9.75/11.03/12.35亿元,增速分别为26.2%/3%/13%/13%/12% [2] - 2023 - 2027E毛利率分别为35.18%/37.79%/38.50%/39.00%/39.50%,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3.8%/13.32%/15.11%/17.10%/19.19% [2] 2024年业绩情况 - 实现总营业收入214.92亿元(YOY+0.2%),归母净利润8.61亿元(YOY+3.36%),建议派息合计分红4.14亿元 [2] - 营收同比基本持平,主要因销量下滑但产品平均价格提升,24H2营收增速改善显著 [2] - 毛利率同比增加2.61pct至37.79%,毛利额同比增加7.65% [2] - 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1.81pct,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0.03pct,财务费用率基本稳定 [2] - 所得税率同比下降1.08pct,其他收入1.62亿元(YOY - 50.70%),归母净利润率同比上升0.12pct [2] 分品项表现 - 汽水品类:24年营收163.73亿元(YOY+2.50%),市占率行业第一,推出多种新包装和主题 [2] - 果汁品类:24年营收31.34亿元(YOY - 7.46%),聚焦利润包装发展,平均价格、毛利率及利润率均有改善 [2] - 水品类:24年营收8.91亿元(YOY - 28.57%),推出新口味和新产品,未来将聚焦高端水产品 [3] - 其他产品:24年营收10.94亿元(YOY+30.26%),即饮咖啡和功能饮料表现优异 [3] 客户结构与营销网络 - 24年持续优化客户结构,直营服务客户数量显著增长,可控业务收入占比约90% [4] - 现代渠道:优化品类和包装结构,提升毛利率及盈利能力 [4] - 传统渠道:“可乐GO”平台推广,客户自主活跃度增加,销售效率提高 [4] - 学校渠道:开展营销活动,培养Z世代消费习惯 [4] - 餐饮渠道:结合餐饮趋势,开发高质量和头部连锁餐饮客户 [4] 在线业务 - 持续提升在线业务数字化、智慧化水平,通过小程序和平台店精准营销,收入同比双位数增长 [5] - 中粮悦享会业务覆盖全国,24年快乐会小程序会员数目、有购用户、复购率及订单量均增加 [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31.33/246.17/260.4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75/11.03/12.35亿元 [5] - 给予14倍的PE(2025E)估值,对应每股价4.90元/股,目标价5.27港元/股 [5] 财务报表分析和预测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展示了2024 - 2027E的财务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 [7] - 成长能力、获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等指标呈现一定变化趋势 [7]
中国食品(00506):公司年报点评:下半年收入增速改善明显,盈利能力继续稳步提升
海通证券· 2025-03-28 16:4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公司“优于大市”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下半年公司收入增速改善明显,盈利能力继续稳步提升,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31.33/246.17/260.4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75/11.03/12.3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5/0.39/0.44元/股,给予公司11 - 14倍的PE(2025E)估值区间,对应每股价值区间为3.85 - 4.90元/股,按港元兑人民币0.93汇率计算,对应合理价值区间4.14 - 5.27港元/股 [5][6][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1M、2M、3M绝对涨幅分别为12.26%、8.52%、20.08%,相对涨幅分别为12.24%、 - 10.21%、1.00% [4] 财务数据及预测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总营收(百万元)|21511|21492|23133|24617|26049| |(+/-)YoY(%)|2.3%|0%|8%|6%|6%| |净利润(百万元)|833|861|975|1103|1235| |(+/-)YoY(%)|26.2%|3%|13%|13%|12%| |全面摊薄EPS(元)|0.30|0.31|0.35|0.39|0.44| |毛利率(%)|35.18%|37.79%|38.50%|39.00%|39.50%| |净资产收益率(%)|13.8%|13.32%|15.11%|17.10%|19.19%| [6] 年度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214.92亿元(YOY + 0.2%),归母净利润8.61亿元(YOY + 3.36%),建议派息合计分红4.14亿元 [7] 收入毛利及费用情况 - 收入毛利端,营收同比增长0.2%基本持平,销量跌但产品平均价格升,24H2营收增速改善显著,受益于部分原材料采购价格下降,24年毛利率同比增2.61pct至37.79%,毛利额同比增7.65%;费用端,销售费用率同比升1.81pct,管理费用率同比升0.03pct,财务费用率基本稳定,所得税率同比降1.08pct,实现其他收入1.62亿元(YOY - 50.70%),最终归母净利润率同比升0.12pct,归母净利润同比增3.36% [7] 分品项表现 - 汽水品类:2024年营收163.73亿元(YOY + 2.50%),市占率行业第一,新增248毫升口袋瓶包装,推出可口可乐龙年主题及雪碧沙发电影节包装,芬达利用“高分必达”主题 [7] - 果汁品类:2024年营收31.34亿元(YOY - 7.46%),聚焦利润包装发展,平均价格、毛利率及利润率均改善,“美汁源”品牌标签更新 [7] - 水品类:2024年营收8.91亿元(YOY - 28.57%),推出纯悦pH9.0 + 苏打水白桃口味,“悦活”推出“LOHAS天然苏打水”,未来将聚焦高端水产品 [8] - 其他产品:2024年营收10.94亿元(YOY + 30.26%),即饮咖啡丝绒新品销量领跑中国区,功能饮料方面,魔爪品牌收入及销量达最高,“猎兽”能量饮料上市,“魔爪”推出新口味 [8] 客户结构及营销网络 - 2024年公司优化客户结构,重塑营销网络,直营服务客户数量增长,可控业务收入占比约90%;现代渠道优化品类和包装结构,提升毛利率;传统渠道“可乐GO”平台推广使客户自主下单金额创新高;学校渠道开展营销活动培养Z世代消费习惯;餐饮渠道开发高质量及头部连锁餐饮客户 [9] 在线业务情况 - 公司提升在线业务数字化、智慧化水平,通过快乐会小程序和D2C管道各平台店精准营销,收入双位数增长,中粮悦享会业务覆盖全国,24年快乐会小程序会员数目、有购用户、复购率及订单量均增加 [10] 可比上市公司估值 |上市公司|证券代码|收盘价(港元)|PE(倍,2025E)| | ---- | ---- | ---- | ---- | |康师傅控股|0322.HK|12.60|15.84| |统一企业中国|0220.HK|8.85|16.98| |中国旺旺|0151.HK|4.88|12.44| |农夫山泉|9633.HK|34.10|25.17| |平均PE(倍,2025E)| - | - |17.61| [11] 财务报表分析和预测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呈现公司2024 - 2027E年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现金流等情况,主要财务比率显示成长、获利、偿债、营运等能力变化 [12]
中国食品行业趋势发布,70家企业获颁“70品牌”
贝壳财经· 2025-03-27 18:35
文章核心观点 2025(春季)中国食品行业趋势发布会在春糖会期间举办,发布食品行业最新成果,包括运行趋势与数据、投资报告等,还公布“大国食匠”名单和70品牌,同时指出2024年食品工业表现及2025年发展面临的内外部情况和消费提振方向 [1] 发布会信息 - 2025(春季)中国食品行业趋势发布会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组委会联合主办,在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期间举办,是春糖会官方发布会 [1] - 发布会发布我国食品行业最新运行趋势与数据、投资报告、招商政策、新产品、新技术等众多成果,还发布10位“大国食匠”名单和致敬中国食品工业发展70年品牌(70品牌) [1] 2024年食品工业表现 - 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资产占全部规上工业的4.7%,完成占比6.6%的收入,实现占比8.7%的利润,对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1] 2025年食品工业发展情况 - 2025年食品工业经济增长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有效需求逐步回升 [1] 食品消费提振方向 - 扩大和提振食品消费,从供给端要提供更安全、更丰富的食品满足不同消费者需要;从需求端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以提高消费潜力;扩展消费场景,结合文旅项目、夜色经济等打造新消费模式 [1] “大国食匠”名单 - “致敬食品工业发展70年——大国食匠”获奖者为陈泽民、丹志民、万隆、孙孟全、郑思敏、张铁山、罗建纯、杨君敏、曹永梅、刘兆辉 [2] 70品牌名单 - 伊利、蒙牛、飞鹤、双汇、福临门、得利斯、茅台、五粮液、汾酒、旺旺、盐津铺子等企业入选中国食品工业发展70品牌 [2]
中国食品行业趋势发布会成功举办,旺旺集团荣膺“双70”殊荣
搜狐财经· 2025-03-26 13:31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食品行业趋势发布会发布“全国糖酒会70年,中国食品工业发展70人(企业家)、70品牌”,旺旺集团“旺旺”品牌入选“中国食品工业发展70品牌”,集团生产研发群总处长曹永梅获“中国食品工业发展70人”称号,这是对其多年深耕食品行业、持续创新发展及突出贡献的肯定,未来旺旺将继续秉承“传承与创新”理念推动行业发展 [1][11] 行业动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举办70周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等联合召开“中国食品行业趋势发布会”并发布相关荣誉 [1] 公司荣誉 - 旺旺集团“旺旺”品牌入选“中国食品工业发展70品牌”,集团生产研发群总处长曹永梅荣获“中国食品工业发展70人”称号 [1] - 集团及旗下工厂先后获“中国工业大奖”“国家级绿色工厂”“零碳工厂”“乳业科技创新企业”等荣誉称号 [7] - “旺旺”品牌多次获“消费者十年之选”,旗下旺仔牛奶等多款产品在权威评比中屡获殊荣 [5] 公司发展 - 旺旺集团发展60余年,秉持“产品由里到外绝对完美”理念,从米果产品发展到多元化产品矩阵,投入研发推出多系列产品满足不同消费人群需求 [5] - 旺旺集团20世纪90年代初期赴大陆投资设厂,业务遍布60余个国家和地区,跨足媒体、保险等多个行业领域向多元化发展 [11] 人物贡献 - 曹永梅毕业于江南大学,有食品科学博士学位等,任旺旺集团生产研发群总处长,深耕食品行业数十载,带领团队突破技术瓶颈,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8] - 曹永梅坚持质量是产品生命,在集团导入世界级管理理念,打造旺旺标准管理体系,推动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升级 [10]
中国食品(0050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5 12:2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214.92亿元,较2023年的214.46亿元增长0.2%[4] - 2024年毛利率为37.8%,较2023年的35.2%提升2.6个百分点[4] - 2024年经调整EBIT为18.659亿元,较2023年的17.574亿元增长6.2%[4] - 2024年经调整EBITDA为27.224亿元,较2023年的26.071亿元增长4.4%[4] - 2024年年内溢利14.22577亿元,2023年为13.85562亿元[7] - 2024年归属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30.76分,2023年为29.76分[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103.25141亿元,2023年为102.50427亿元[1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72.73226亿元,2023年为59.7518亿元[1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额101.98216亿元,2023年为96.86956亿元[12]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溢利为860535元,2023年为832577元;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0.76分,2023年为29.76分[33] - 2024年公司收入21,491.8百万元,2023年为21,446.4百万元,同比增长0.2%;销量同比下降9.7%;毛利率同比增加2.6个百分点[55] - 其他收入、收益及支出净额由2023年的3.284亿元减至2024年的1.619亿元,同比减少51%[71] - 融资成本由500万元下跌至470万元,同比下跌4.5%[73] - 所得税支出为4.44亿元,较2023年减少3%[74] - 2024年12月31日无抵押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约为40.14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22.93亿元)[76]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额约为2.36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0.16亿元)[76] - 2024年12月31日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净资产约为64.62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60.15亿元)[7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净现金约为40.14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22.93亿元)[7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客户合约收入总计21,491,81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1,446,436千元人民币,其中汽水2024年为16,372,97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5,973,126千元人民币;果汁2024年为3,133,67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386,144千元人民币;水品类2024年为890,66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246,932千元人民币;其他2024年为1,094,49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40,234千元人民币[24] 股息相关信息 - 公司董事会建议向股东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153元,2023年为0.148元[4] - 2024年确认分派的本公司普通股股东股息为413989元,2023年为337361元;报告期末后,董事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153元[43] - 2025年3月25日董事会建议派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153元,2023年为0.148元,待2025年6月11日股东大会批准,预计7月9日或前后向6月20日在册股东派发[82] - 公司向非居民企业股东派2024年末期股息时,有义务代扣代缴10%的企业所得税,自然人股东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85] 收购相关信息 - 2023年1月1日公司以554179000元收购五家附属公司股权,有权获得现金支付124843000元,处置联营公司投资录得91606000元处置收益[45] - 收购五家附属公司的收购对价为554179000元,已收购可识别资产净值为554179000元[4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收购五家附属公司现金流入净额为51,064元,应收贸易款项公平值为44,883,000元,五家被收购附属公司贡献收入32,000元、纯利15,290,000元[49] 业务经营相关信息 - 集团收入及综合业绩主要来自加工、装瓶及分销汽水及不含气饮料,视为单一经营分部[25] - 集团全部收入源于中国内地经营的客户,除递延税项资产外的非流动资产主要位于中国内地[27] - 两个年度均无来自单一客户之收入占集团收入的10%或以上[28] - 集团授予关键客户7至90天信贷期,其他客户通常须预付款项或交货时收款;集团无应收贸易款项抵押品或信用增级[39] - 公司获授权经营可口可乐系列产品范围覆盖19个省级行政区,提供10大品类、25个品牌产品,约有1万名销售人员,可控业务占比近90%[51] - 2024年公司以“重塑”为重点工作,延续并深化“提质、增效、创新、体系、开放、绿色”经营理念[52] - 可控业务收入占整体业务约90%[64] 各业务线产品动态 - 2024年汽水品类新增248毫升口袋瓶包装,可口可乐与奥利奥跨界合作推限定款汽水[57] - 2024年果汁品类聚焦利润包装发展,重塑“美汁源”品牌[58] - 2024年水品类推出纯悦pH9.0 + 苏打水白桃口味和“悦活”LOHAS天然苏打水[60] - 2024年即饮咖啡丝绒拿铁系列推出两款新口味,丝绒新品销量领跑中国区[61] - 2024年功能饮料上市新品牌“猎兽”,“魔爪”推出新口味,该品牌收入及销量达上市以来最高[62] 财务准则相关信息 - 本年度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集团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7] - 集团未提早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等准则修订本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9][20][21] 其他财务收支及成本信息 - 2024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为161,91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28,414千元人民币,其中2024年政府补助90,64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75,737千元人民币[29] - 2024年融资成本中租赁负债之利息为4,74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971千元人民币[30] - 2024年所得税支出为443,82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58,428千元人民币,其中即期所得税2024年为653,21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77,206千元人民币;递延税项(抵免)/支出2024年为 - 209,38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1,222千元人民币[30] - 中国即期所得税法定税率为25%,集团若干中国实体按优惠所得税税率9%及15%缴税[30] - 2024年确认开支的存货成本为13370967元,2023年为13902630元;2024年工资、薪金及福利费用为2774066元,2023年为2975345元[31] 联营公司相关信息 - 2024年集团在联营公司的净资产份额为194623元,2023年为252371元;集团持有可口可乐装瓶商生产控股21.0%股权,持有CBPC Limited 33.3%股权[34] - 2024年可口可乐装瓶商生产控股流动资产为1574668元,流动负债为673560元,净资产为901108元;2024年年内溢利为25009元,2023年为4591元[37] 应收应付账款信息 - 2024年应收贸易款项为361976元,信贷亏损拨备为22566元,净额为339410元;2023年应收贸易款项为404506元,信贷亏损拨备为34533元,净额为369973元[39] - 2024年应付贸易账款为802896元,应付票据为1351元,合计804247元;2023年应付贸易账款为751893元,应付票据为22461元,合计774354元[42] 宏观经济数据 - 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34.90万亿元,同比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49.20万亿元,增长5.3%,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扣除价格因素后同比增长5.1%[54] 股份及股东相关信息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797,223,396股,保持不变[7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雇用17,533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18,889名)[79] - 为确定股东出席2025股东周年大会投票资格,2025年6月5日至6月1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相关文件需在6月4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87] - 为确定股东获派2024年末期股息权利,2025年6月19日至6月2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除净日为6月17日,相关文件需在6月18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89] 公司治理及合规信息 - 公司整个年度采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并遵守适用守则条文,除偏离合规条文C.2.1外,自2025年1月6日起重新遵守[90] - 公司采用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所有董事确认年度内遵守规定标准[91] - 本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92]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有购股权计划[81] 财务报表审核相关信息 - 审核委员会审阅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与核数师讨论审核、内控及财务报告事宜[94] - 天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确认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损益表等数字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数字相符,不构成核证聘用,不发出核证声明[95] 公告及公司人员信息 - 公司2024年业绩公告已在港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刊登[96] - 公司2024年年报将在适当时候在上述网站刊登并寄发给股东[96] - 公告日期为2025年3月25日[96] - 董事会主席及非执行董事为庆立军先生[96] - 执行董事为展在中先生及沈新文先生[96] - 非执行董事为曹高峰先生及陈刚先生[96]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李鸿钧先生、莫卫斌先生及梁家丽女士[96]
中国食品(0050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2 16:44
公司业务及产品 - 公司通过中粮可口可乐在19个省级行政区域生产和销售可口可乐系列产品,覆盖中国内地约50%的人口[2][3][10] - 公司提供10大品类、25个品牌的饮料产品,包括汽水、果汁、水、乳饮料、能量饮料、茶、咖啡、功能型营养饮料、运动饮料及植物蛋白饮料[2][3][10] - 公司拥有约10,000名销售人员,服务超过250万家客户,可控业务占比接近90%[10] - 2024年上半年,汽水品类收入同比下跌,无糖产品收入占比同比提升[25] - 2024年上半年,汽水品类在经营区域内市占率保持逾50%[25] - 2024年上半年,“美汁源”品牌推出全新视觉系统,品牌形象及产品包装更新[27] - 2024年上半年,“纯悦pH9.0+白桃味苏打水”及“冰露”天然苏打水推出,水品类收入达数千万[28] - 公司即饮咖啡收入同比取得双位数增幅[31][32] - 公司计划持续丰富水品类包装结构,拓宽饮用场景,强化健康饮水沟通[30] - 公司将重点推广主流水品牌“纯悦”产品,并积极开拓高端水产品,以增强水品类盈利能力[30] 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113.3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00%[2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2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利润率有所改善[22]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113.3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99%[86]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39.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33%[86]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12.6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4%[86]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9.6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05%[86]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20.21人民币分,同比下降5.87%[86] - 公司销售量和收入分别同比减少15.7%和9.0%,收入下降主要由销售量减少所致[38][42] - 公司毛利率同比有所下滑,主要由于国际及国内铝价大幅上涨导致易拉罐采购价格高于去年同期[39][43] - 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同比减少41%,主要由于上期一次性出售资产收益人民币9,161万元[40][44] - 公司通过效率提升有效降低了分销及销售费用比率,行政费用比率保持不变[41][45] - 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1,335,111千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同期的12,455,896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09] - 2024年上半年汽水收入为8,577,161千元人民币,果汁收入为1,661,095千元人民币,水品类收入为532,392千元人民币,其他收入为564,463千元人民币[109]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收益及虧損淨額为125,499千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同期的214,131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11] - 2024年上半年政府補助为73,993千元人民币,销售副產品及廢料項目淨收入为3,443千元人民币,利息收入为17,281千元人民币,其他收入为40,129千元人民币[111] - 2024年上半年出售物業、廠房及設備虧損为3,760千元人民币,匯兌差額淨額为-1,915千元人民币,其他虧損为3,672千元人民币[111] - 2024年上半年融資成本为2,572千元人民币,主要为租賃負債之利息[114] - 2024年上半年稅前溢利为7,423,252千元人民币,已售出存貨成本为7,423,252千元人民币,工資、薪金及花紅为1,027,389千元人民币[116] - 2024年上半年無形資產攤銷为8,136千元人民币,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为368,539千元人民币,使用權資產折舊为33,932千元人民币[116] - 2024年上半年應收貿易款項減值虧損为927千元人民币,其他應收款項減值虧損为33千元人民币,存貨減值撥回为-5,966千元人民币[116] - 2024年上半年主要客戶資料显示,并无单一客户收入达到公司收入的10%或以上[10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所得税支出为人民币303,757,000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310,735,000元有所下降[117] - 2024年上半年已付利息为2,572千元人民币,同比减少35.6%[96] - 2024年上半年已付所得税为261,60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96] - 2024年上半年已付予非控股权益的股息为34,76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1.4%[98] - 2024年上半年出售物業、廠房及設備所得款項为63,000千元人民币[96]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商品收入为556,00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642,000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51] - 2024年上半年购买商品支出为855,40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950,074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51] - 2024年上半年租金支出为7,91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7,945千元人民币基本持平[151] - 2024年上半年服务费支出为13,88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3,826千元人民币略有增加[151] - 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5,90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6,195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51] - 2024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的总薪酬为8,42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9,185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57] - 2024年上半年短期员工福利为4,04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4,598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57] - 2024年上半年退休计划供款为53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587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57] - 2024年上半年酌情花红为3,84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4,000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57] 市场及行业环境 - 智慧零售业务收入保持高速增长,设备台数在行业名列前茅[11] - 中粮悦享会收入同比增长,毛利率持续改善,D2C业务实现逾倍增长[11] - 智慧零售业务设备台数稳居行业前列,覆盖全国31个省份,超过280个城市,同比收入保持高速增长[35][36] - 2024年上半年,中国GDP达到61.6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19] - 2024年上半年,中国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3.6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19]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6.7%,非酒精即饮行业销售保持稳定[19]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公司愿景是成为世界一流食品饮料集团[11] - 公司将利用现有规模优势,继续打造盈利能力优势,为股东带来更好的回报[36] - 公司预计2024年下半年主要原材料价格保持平稳,将通过产品结构升级和业务组合优化改善毛利率[37] 公司治理与组织结构 - 公司于2024年6月11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通过了选举曹高峰先生为非执行董事的普通决议[72][74] - 陈志刚先生辞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辖下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成员,曹高峰先生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辖下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成员,均自2024年4月26日起生效[71][74] - 庆立军先生获委任为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的非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自2024年5月22日起生效[71][74] - 公司于2024年7月22日举行的股东特别大会上任命天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核数师[75] - 公司董事会辖下的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76][77] - 公司董事确认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内一直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73][74] - 公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包括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简明综合财务状况表及截至该日止六个月的相关简明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简明综合权益变动表及简明综合现金流量表[79] - 公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的审阅工作是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审阅工作准则第2410号进行[80][83] - 公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均按照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的规定编制[81][84] 股东与股权结构 - 中国食品(控股)有限公司持有2,072,688,331股,占已发行股份的74.10%[60] - 中粮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持有2,072,688,331股,占已发行股份的74.10%[61] - 中粮持有2,072,688,331股,占已发行股份的74.10%[62] - Brown Brothers Harriman & Co.持有195,900,559股,占已发行股份的7.00%[62] - FIL Limited持有197,734,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的7.07%[63] - Pandanus Partners L.P.持有197,734,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的7.07%[63] - Pandanus Associates Inc.持有197,734,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的7.07%[64]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期间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65] - 公司未有购股权计划[65] - 公司未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77][78]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无抵押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约为人民币36.62亿元,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22.93亿元有所增加[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额约为人民币4.27亿元,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0.16亿元大幅增加[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保持不变,仍为2,797,223,396股[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净资产约为人民币61.67亿元,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60.15亿元有所增加[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净现金(无抵押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款)约为人民币36.62亿元,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22.93亿元有所增加[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杠杆比率为零,与2023年12月31日相同[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共雇用17,821名员工,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18,889名有所减少[50] - 公司主要货币资产、货币负债及交易以人民币计值,外币风险不重大[49]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有购股权计划[54]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797,223,396股[6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值为10,203,025千元人民币[94]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03.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86%[88]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66.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68%[88]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62.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1%[88] - 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07.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7%[88] - 2024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102.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3%[9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值为10,203,025千元人民币[94]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639,72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9%[96]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11,619千元人民币,同比减少4.6%[96]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9,536千元人民币,同比减少59.5%[98]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增加净额为1,368,56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9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3,661,58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9%[9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974,88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774,354千元人民币增加25.9%[1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负债总额为4,061,03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3,528,879千元人民币增加15.1%[1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计营销及促销开支为994,95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15,034千元人民币减少1.9%[1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计工资为650,06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