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阅文集团(00772)
icon
搜索文档
8点1氪|理想汽车回应网传李想年薪6.39亿;公积金贷款利率降0.25个百分点;茅台文旅官宣代言人张艺兴
36氪· 2025-05-08 08:04
理想汽车高管薪酬争议 - 理想汽车澄清创始人李想2024年实际薪酬为266万元,6.39亿元为股份支付薪酬费用(按美股会计准则记账)[1] - 公司解释6.36亿元股份支付费用与年销量50万辆目标挂钩的1800万股奖励相关[1]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调整 - 央行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1万亿元流动性,政策利率下调0.1个百分点[1] -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5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降至2.6%[1] 品牌营销动态 - 茅台文旅官宣张艺兴为代言人,市场猜测此举旨在拓展年轻消费群体[2] - 奈雪的茶启用雪花形新Logo并简化品牌名称为"奈雪",或为欧美市场扩张做准备[5][6] 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 斯凯奇宣布私有化退市,中国业务不受影响[2] - 吉利汽车提议以每股2.57美元私有化极氪,较纽交所收盘价溢价13.6%[7] - 阅文集团与日本CCC集团合作,推动《全职高手》等IP进入日本市场[8] 科技与AI进展 - 谷歌发布Gemini 2.5 Pro "I/O"多模态模型,在LMArena排行榜多项指标领先[9] - 联想推出"超级智能体"技术,具备感知交互、认知决策和自主演进功能[9] - 腾讯元宝升级文生图功能,支持混元和DeepSeek模型生成复杂图像[10] 投融资事件 - 宠物食品品牌"派特鲜生"获25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11] - 北斗导航服务商宇疆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12] 企业财报数据 - 优步Q1营收115.33亿美元(同比+14%),净利润17.76亿美元(扭亏)[13] - 迪士尼Q2营收236.21亿美元(同比+7%),调整后每股收益1.45美元(同比+20%)[13] - 诺和诺德Q1净销售额780.87亿丹麦克朗(约110.1亿美元),司美格鲁肽收入占比超70%[14] 知识产权与产品创新 - 百度公布动物语言转换专利,通过AI技术实现人宠情感交流[14] - "胖东来"近似商标遭抢注,包括"胖西来""胖南来"等均被驳回[5]
对话新丽传媒田甜:市场增量在新的选题丨消费新浪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5 20:19
电影行业现状 - 2025年春节档票房和观影人次创历史最佳纪录 主要受《哪吒之魔童闹海》推动 [2] - 2025年清明档票房同比下滑55.1% 档期内缺乏爆款 [2] - 在短视频冲击下 电影市场两极分化越发显著 [3] 公司战略与项目节奏 - 公司选题经过重重评审后才进入创作 项目节奏保持稳步前进 未出现疯狂扩张或减少 [6] - 电影投资绝对值相对往年持平 但选题部分更丰富 [7] - 项目周期变长 剧本打磨时间更久 制作环节通过精细化方式压缩成本 [8] 演员市场变化 - 整体开机数量下降 演员工作机会减少 [11] - 市场呈现两极分化 头部艺人和表现好的新人机会较多 腰部项目和演员机会同比减少 [12] - 头部演员筛选剧本更谨慎 合作方式转向"后验"模式 回报往后放以支持作品进入下游市场 [13] 宣发策略调整 - 宣发总预算未收缩 但投放策略更专业化细致化 视频类投放细分为多个小项 [14] - 宣发期后移 前期宣发周期从三个月缩短至一个月 后期宣发周期增长 [15] 项目风险控制与增量机会 - 公司通过专业投资过会体系、制作和宣发团队把控项目风险 项目话语权未完全交给导演 [16] - 市场增量在于创新 包括新类型、新选题、新故事和独特视听 公司依托阅文IP库拥有丰富选题选择 [17]
阅文集团(00772.HK)连续5日回购,累计回购99.94万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4-23 20:26
公司回购活动 - 4月23日以每股25.900港元至26.250港元回购20.00万股 金额达522.24万港元 当日收盘价26.050港元上涨2.16% 成交额9768.50万港元[2] - 自4月15日起连续5日回购合计99.94万股 累计金额2546.00万港元 期间股价累计上涨1.17%[2] - 今年以来进行21次回购合计433.88万股 累计金额达1.07亿港元[2] 近期回购明细 - 4月22日回购19.94万股 价格区间25.100-25.500港元 金额505.79万港元[2] - 4月17日回购20.00万股 价格区间25.050-25.250港元 金额503.37万港元[2] - 4月16日回购20.00万股 价格区间24.750-25.000港元 金额498.43万港元[2] - 4月15日回购20.00万股 价格区间25.650-25.900港元 金额516.18万港元[2] 历史回购操作 - 1月10日回购40.00万股 为单日最大规模 价格区间23.650-24.250港元 金额959.32万港元[2] - 1月2日至1月16日期间连续进行11次回购 每次20.00万股 价格区间集中在23.350-25.050港元[2][3] - 4月7日回购30.00万股 为近期较大规模 价格区间22.550-23.400港元 金额682.43万港元[2]
4月22日港股回购一览
证券时报· 2025-04-23 09:46
港股市场股份回购概况 - 4月22日40家香港上市公司合计回购2922.10万股,总金额3.56亿港元 [1] - 友邦保险以单日回购450.00万股、金额2.44亿港元成为当日回购规模最大企业 [1] - 中国宏桥单日回购269.15万股耗资3606.18万港元,太古股份公司A回购22.00万股耗资1418.04万港元 [1] 重点公司回购表现 - 友邦保险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64.41亿港元,回购价格区间为53.750-54.650港元 [1][2] - 中国宏桥年内累计回购金额16.58亿港元,回购价格区间13.280-13.440港元 [1] - 太古股份公司A年内累计回购金额13.83亿港元,回购价格区间63.700-64.800港元 [1] 回购数量与金额排名 - 嬴集团以740.00万股成为单日回购数量最多公司,太平洋航运以400.00万股位列第三 [1] - 瑞声科技单日回购30.00万股耗资1025.27万港元,太古地产回购60.00万股耗资969.68万港元 [2] - 锅圈单日回购317.44万股耗资696.29万港元,蒙牛乳业回购30.00万股耗资576.50万港元 [2] 细分企业回购特征 - 阅文集团回购19.94万股耗资505.79万港元,名创优品回购9.24万股耗资286.49万港元 [2] - 元征科技回购16.70万股耗资163.60万港元,金山科技工业回购97.90万股耗资51.34万港元 [2] - 乐华娱乐回购33.00万股耗资20.33万港元,天鸽互动回购20.00万股耗资11.80万港元 [2]
阅文集团(00772)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2 17:2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81.21081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70.11785亿元人民币增长15.82%[7] - 2024年公司经营亏损3.36116亿元人民币,而2023年经营盈利7.09309亿元人民币[7]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2.09595亿元人民币,2023年则盈利8.03547亿元人民币[7] - 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额为229.45442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末的231.88455亿元人民币下降1.05%[9] - 公司2024年总收入同比增加15.8%至8121.1百万元,2023年为7011.8百万元[25] - 收入成本较2023年的3640.3百万元同比增长15.4%至4199.1百万元[30] - 2024年毛利同比增加16.3%至39.219亿元,毛利率为48.3%,2023年毛利率为48.1%[32] - 2024年利息收入同比增长7.2%至1.783亿元[32] - 2024年录得其他亏损净额9.739亿元,2023年为其他收益净额0.115亿元[32] - 2024年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增加31.5%至22.61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24.5%增至27.8%[32] - 2024年一般及行政开支同比略微减少1.5%至11.435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16.6%减至14.1%[33] - 2024年经营亏损为3.361亿元,2023年经营盈利为7.093亿元[33] - 2024年财务成本同比减少85.8%至0.018亿元[33] - 2024年分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盈利净额同比增加16.6%至2.39亿元[35]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1.107亿元,2023年为0.979亿元[35]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2.092亿元,2023年为盈利8.049亿元[35] - 2024年经营亏损336,116千元,2023年经营盈利709,309千元;2024年经营利润率为-4.1%,2023年为10.1%[45] - 2024年年内亏损209,595千元,2023年年内盈利803,547千元;2024年纯利率为-2.6%,2023年为11.5%[45] - 2024年资产总额为22,945.4百万元,2023年为23,188.5百万元;2024年资产负债率为19.9%,2023年为18.0%[47] - 2024年现金净额为9,935.7百万元,2023年为8,101.4百万元;2024年自由现金流量为2,333.2百万元[48] - 2024年杠杆率为零,2023年为0.1%;2024年无借款,2023年借款为10.0百万元[49] - 2024年未动用银行融资为2,120.0百万元[49] - 2024年资本开支及长期投资共计366.5百万元,2023年共计274.8百万元,同比增加91.7百万元[5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人民币12,299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3,372百万元[8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实际纯利为3.047亿元,高于参考最低纯利3亿元[57] - 2024年获利计酬发行最多发行1,839,860股代价股份,最多向管理层卖方支付现金代价1.242亿元[57] - 董事会已议决不建议分派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2023年为零[7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新增33万名作家和65万部文学作品,总创作量超420亿字[10] - 2024年AI翻译作品占据WebNovel畅销榜前100名作品的约四成[10] - 公司将DeepSeek - R1模型集成到“作家助手”,使其日活用户数增长30%,AI功能周使用率超50%[10] - 2024年公司推出《热辣滚烫》等爆款影视,IP运营收入同比增长34%至40亿元人民币[10] - 2024年公司IP衍生品业务总GMV突破5亿元人民币[10] - 2024年新增约33万名作家、65万本小说,新增字數超420亿[16] - 2024年达成5万均订的新书数量同比增长约50%,年收入超50万人民币的新人作家数量同比增长超70%[16] - 2024年投出千张月票的用户数量同比增长超60%,月付费用户增长至910万,同比提升4.6%[16] - 2024年文化产业IP价值综合榜Top 5中,公司IP占3席;全網霸屏Top 30剧集中,16部改编自公司IP;全網国产动画热度Top 20作品中,14部改编自公司IP[17] - 2024年电影《热辣滚烫》斩获35亿人民币票房[18] - 2024年完成对腾讯动漫的资产收购,《一人之下》在腾讯动漫平台收入居国产漫画之首,《狐妖小红娘》获年度收入增长第一[19] - 2024年上线100多部短剧,单部作品最高流水接近4000万人民币,2025年开年一部新作7天流水破5000万人民币[19] - 2024年衍生品GMV突破5亿人民币,其中卡牌GMV突破2亿人民币,与150多家授权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20] - 2024年海外阅读平台WebNovel新增AI翻译作品3200多部,占中文翻译作品总量的47%,在畅销榜Top 100中占比约4成,AI翻译的非英语作品收入增长超350%[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WebNovel向海外用户提供约6800部中文翻译作品和约70万部当地原创作品[21] - 自有平台产品在线业务收入同比增加3.4%至3531.0百万元,腾讯产品渠道收入同比减少28.2%至245.3百万元,第三方平台收入同比增加32.0%至254.2百万元[26][28] - 在线业务收入同比增加2.1%至4030.6百万元,占总收入49.6%;版权运营及其他收入同比增加33.5%至4090.5百万元[27][30] - 自有平台产品及自营渠道平均月活跃用户由205.6百万人同比减少19.0%至166.6百万人,平均月付费用户由8.7百万人同比增加4.6%至9.1百万人[29] - 付费阅读业务每名付费用户平均每月收入由32.5元同比减少1.5%至32.0元[30] - 版权运营收入同比显著增加34.2%至3991.2百万元,其他收入同比增加10.5%至99.3百万元[30] - 2024年内容成本1673.1百万元,占收入20.6%;电视剧等制作成本1039.5百万元,占收入12.8%[31] - 2024年平台分销成本726.3百万元,占收入8.9%;存货成本133.9百万元,占收入1.6%[31] - 2024年无形资产摊销120.9百万元,占收入1.5%;其他成本505.4百万元,占收入6.3%[31] - 2024年新丽传媒收入1,638.9百万元,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340.7百万元[5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上海宏文、上海阅文、新丽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收入为74.38亿元,较2023年的65.3亿元增加13.9%[19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上海宏文等公司收入占集团年内收入约91.6%[197] 公司人员与管理层信息 - 侯晓楠45岁,2020年4月27日加入集团,现任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总裁等职[61] - 黄琰41岁,2021年11月加入公司,现任高级副总裁[65] - 谢晴华先生46岁,2023年5月22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2003年12月加入腾讯集团[70] - 余楚媛女士62岁,2017年10月2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1] - 梁秀婷女士57岁,2017年10月2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2] - 刘骏民先生75岁,2017年10月2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4] - 蒲海涛先生于2024年10月9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等职,James Gordon Mitchell先生同日辞任相关职务[88][91] - 侯晓楠先生和黄琰先生分别于2023年5月10日和2023年6月30日与公司订立服务合约,任期三年[93] - 蒲海涛先生、谢晴华先生和曹华益先生分别于2024年10月9日、2023年5月22日和2022年5月23日与公司订立委任书,任期三年[93]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于2023年6月30日与公司订立委任书,任期三年[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有1740名全职雇员[53] 公司股权结构信息 - 截至公告日期腾讯持股577,643,604股,占比57.01%;紧随2024获利计酬发行完成后持股占比56.90%[59] - 截至公告日期创办人特殊目的公司持股33,095,078股,占比3.27%;紧随2024获利计酬发行完成后持股34,212,753股,占比3.37%[59] - 截至公告日期曲女士特殊目的公司持股9,537,966股,占比0.94%;紧随2024获利计酬发行完成后持股10,040,998股,占比0.99%[59] - 截至公告日期管理层特殊目的公司持股4,582,787股,占比0.45%;紧随2024获利计酬发行完成后持股4,801,940股,占比0.47%[59] - 截至公告日期其他股东持股388,417,226股,占比38.33%;紧随2024获利计酬发行完成后持股占比38.27%[59]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013,276,661股;紧随2024获利计酬发行完成后为1,015,116,521股[59] - 2024年12月31日,侯晓楠先生持有公司股份5,188,674股,占本公司股权0.51%[99] - 2024年12月31日,黄琰先生持有公司股份3,377,821股,占本公司股权0.33%[99] - 2024年12月31日,曹华益先生持有公司股份40,179,333股,占本公司股权3.96%[99] - 蒲海涛先生持有腾讯控股有限公司股份54,848股,占相联法团股权0.00%[100] - 侯晓楠先生持有腾讯控股有限公司股份138,550股,占相联法团股权0.00%[100] - 黄琰先生持有腾讯控股有限公司股份17,500股,占相联法团股权0.00%[10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015,676,661股[102][104] - 2024年12月31日腾讯已发行股份总数为9,224,914,953股[102] - 2024年12月31日侯晓楠先生权益涉及股份为5,188,674股(20,872 + 1,000,000 + 4,167,802)[102] - 2024年12月31日黄琰先生权益涉及股份为3,377,821股(257,844 + 469,346 + 2,650,631)[102] - 2024年12月31日曹华益先生在C - Hero Limited及X - Poem Limited权益涉及股份分别为34,931,550股和5,247,783股,分别拥有100%及43.63%权益[102] - 2024年12月31日蒲海涛先生权益涉及腾讯股份为54,848股(23 + 54,825)[102] - 2024年12月31日谢晴华先生权益涉及腾讯股份为115,781股(22,006 + 93,775)[102] - 2024年12月31日腾讯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577,643,604股,占股56.87%[104] - 2024年12月31日THL A13 Limited持有公司268,600,500股,占股26.45%[104] - 2024年12月31日Qinghai Lake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公司230,705,634股,占股22.71%[104] 公司股份计划相关信息 - 2014年12月23日授出18,552,500股相关股份的受限制股份单位,归属期五年,各五分之一分别于2015 - 2019年12月23日归属[116] - 2017年1月17日授出5,782,500股相关股份的受限制股份单位,归属期五年,各五分之一分别于2018 - 2022年1月17日归属[117] -
2025年中国IP经济(谷子经济)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市场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创新融合×生态升级,谷子经济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2 09:10
行业定义与核心概念 - IP经济又称谷子经济 是以知识产权为核心 通过内容创作 品牌授权 衍生开发及跨媒介运营实现商业价值的经济形态[2] - 谷子指二次元周边商品 按产品属性分为徽章 亚克力 公仔等材质 按版权性质分为官谷 同人谷 盗版谷 按获取方式分为通贩 限定 盲盒 按IP来源分为日漫 国创 虚拟偶像[3] - 亚克力制品和官方授权商品占据市场主流 限定款和国创IP周边增长迅猛[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 同比增长超40% 被业界公认为谷子经济元年[1][12] - 市场构成以二次元实体衍生品(45%) IP授权商品(30%)和数字藏品(25%)为支柱[1][12] - 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300亿元 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稳定在15%左右[1][12]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涵盖IP创作 运营 生产 终端渠道等多个环节[4] - 上游IP创作端以国产IP(占比35%)和日本IP(45%)为主导[4] - 中游运营生产端分化明显 头部企业采用自建产能 中小厂商依赖珠三角代工集群[4] - 下游销售渠道多元化 除传统二次元门店外 潮玩店 文创集合店等新兴渠道增速达40%[4] - 产业链价值主要向两端集中 上游IP授权溢价可达300% 下游限量款销售利润率超60% 中游制造环节利润普遍低于15%[4] IP来源分析 - IP来源主要集中于动漫和游戏两大核心领域[5] - 2023年动漫产业总规模突破3000亿元[5] - 2023年中国游戏IP市场销售收入2459.2亿元 同比增长12.97%[5] - 2024年游戏IP市场预计达2841.1亿元 增速14.43%[5] - 动漫与游戏IP协同效应显著 头部作品如《原神》通过跨媒介开发实现IP价值最大化[5] 消费群体特征 - 泛二次元用户达5.03亿人 同比增长2.65% 其中核心二次元用户约1.2亿人 占比23.9%[8] - Z世代占据泛二次元用户的95% 其中30%为高黏性核心二次元用户[10] - 女性消费者占比达61.39% 超50%分布在一线城市[10] - 主力消费群体月收入集中在5001-15000元区间 占比62.98%[10] - 72%消费者购买动机源于情感满足和圈层认同 对限量版商品溢价接受度达普通商品3-5倍[10] 渠道分布 - 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多元化渠道格局[14] - 截至2025年1月 全国39个城市拥有30家以上谷子专门店 总门店数达3239家[14] - 上海(308家) 北京(221家) 成都(211家)三大城市领跑[14] - 华东地区以1344家门店 占比41.49%成为核心区域 西南地区以16.58%占比位居第二[14] 竞争格局 - 泡泡玛特以15%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卡游以12%份额成为卡牌领域领导者 奥飞娱乐以8%份额主导儿童娱乐市场[16] - 广博股份以6%份额深耕学生群体 头号玩家以4%份额在核心二次元用户中建立优势[16] - 行业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 泡泡玛特以潮玩零售+盲盒订阅制领跑 卡游 阅文好物依托IP矩阵构筑壁垒[18] - 新兴企业通过中古市场策略 锁盒机制创新 以及餐饮+场景 三坑+二次元等跨界模式突围[18] 发展趋势 - AIGC技术预计降低30%内容生产成本 数字藏品与元宇宙结合使虚拟衍生品市场2025年有望突破500亿[21] - 3D打印技术推动柔性生产 实现小批量快迭代供应链转型[21][22] - IP+文旅模式加速渗透 预计2025年主题乐园 沉浸式展览等业态规模达800亿[23] - 直播电商衍生品销售占比预计提升至25% AR试穿 虚拟收藏等体验式消费成为新增长点[23] - 国创IP出海进入快车道 头部IP海外授权收入年增速超60%[24] - 跨国IP联名产品预计2025年占据30%市场份额 非遗创新类衍生品年增长率达45%[24]
阅文集团(00772.HK)连续2日回购,累计回购40.00万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4-16 21:51
文章核心观点 - 阅文集团近期连续回购股份,今年以来已进行多次回购 [1][2] 分组1:4月16日回购情况 - 4月16日公司以每股24.750 - 25.000港元价格回购20.00万股,回购金额498.43万港元 [1] - 4月16日该股收盘价24.900港元,下跌4.05%,全天成交额1.30亿港元 [1] 分组2:连续2日回购情况 - 自4月15日以来公司连续2日回购,合计回购40.00万股,累计回购金额1014.61万港元 [1] - 连续2日回购期间该股累计下跌3.30% [1] 分组3:今年以来回购情况 - 今年以来公司累计进行18次回购,合计回购373.94万股,累计回购金额9158.41万港元 [2] 分组4:回购明细 - 2025年1月2 - 16日、4月7 - 11日及4月15 - 16日各日期有具体回购股数、最高价、最低价及金额 [2]
阅文集团连续5日回购,累计回购93.94万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4-11 22:41
文章核心观点 - 阅文集团在港交所进行股份回购,呈现一定的回购频率和规模,且回购期间股价有下跌情况 [1] 公司回购情况 - 4月11日公司以每股25.000 - 25.400港元的价格回购20.00万股,回购金额达504.01万港元,当日收盘价25.150港元,下跌0.40%,全天成交额1.60亿港元 [1] - 自4月7日以来公司已连续5日进行回购,合计回购93.94万股,累计回购金额2250.87万港元,其间该股累计下跌5.81% [1] - 今年以来公司累计进行16次回购,合计回购333.94万股,累计回购金额8143.80万港元 [1] 公司回购明细 | 日期 | 回购股数(万股) | 回购最高价(港元) | 回购最低价(港元) | 回购金额(万港元) | | --- | --- | --- | --- | --- | | 2025.04.11 | 20.00 | 25.400 | 25.000 | 504.01 | | 2025.04.10 | 20.00 | 25.500 | 25.150 | 507.76 | | 2025.04.09 | 3.94 | 23.500 | 23.350 | 92.46 | | 2025.04.08 | 20.00 | 23.400 | 22.700 | 464.21 | | 2025.04.07 | 30.00 | 23.400 | 22.550 | 682.43 | | 2025.01.16 | 20.00 | 25.050 | 24.650 | 498.51 | | 2025.01.15 | 20.00 | 25.000 | 24.600 | 494.67 | | 2025.01.14 | 20.00 | 24.900 | 24.300 | 494.32 | | 2025.01.13 | 20.00 | 24.350 | 23.900 | 482.16 | | 2025.01.10 | 40.00 | 24.250 | 23.650 | 959.32 | | 2025.01.09 | 20.00 | 24.800 | 24.300 | 491.27 | | 2025.01.08 | 20.00 | 24.800 | 24.250 | 491.74 | | 2025.01.07 | 20.00 | 24.950 | 24.550 | 495.04 | | 2025.01.06 | 20.00 | 25.100 | 24.750 | 499.75 | | 2025.01.03 | 20.00 | 24.850 | 24.600 | 493.87 | | 2025.01.02 | 20.00 | 24.700 | 24.500 | 492.31 | [1]
阅文集团:IP创作与可视化持续推进,加码布局AI技术-20250402
天风证券· 2025-04-02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非必需性消费/媒体及娱乐,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长期有望凭借良好内容生态、丰富IP储备及多元商业链拓展能力构筑壁垒并提升盈利能力,鉴于持续优化内容分发机制,预测2025E - 2027E Non - IFRS净利润分别为12.3/14.5/17.3亿元(25 - 26前值为15.3/18.7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年财务概览 - 全年总收入81.2亿元,超越彭博一致预期(77.3亿元),yoy + 15.8%;毛利率48.3%,不及彭博一致预期(50.4%),yoy + 0.2pcts;Non - IFRS归母净利润11.4亿元,略超彭博一致预期(11.3亿元),yoy + 1.0% [1] 分收入情况 在线业务收入 - 在线业务收入40.3亿元,yoy + 2.1% [2] - 自有平台收入35.3亿元,yoy + 3.4%,因提升核心产品运营和生产高质量内容 [2] - 腾讯产品渠道收入2.5亿元,yoy - 28.2%,因优化内容分发机制和优先核心付费阅读产品分发致广告收入减少 [2] - 第三方平台收入2.5亿元,yoy + 32.0%,因扩展与第三方分销合作伙伴合作 [2] IP运营及其他收入 - IP运营及其他收入40.9亿元,yoy + 33.5% [2] - IP运营收入39.9亿元,yoy + 34.2%,得益于爆款剧集、电影和动画上线数量增加及IP授权业务规模扩大,短剧和IP衍生品等新业务显著增长 [2] - 其他收入1.0亿元,yoy + 10.5%,主要来源于纸质图书销售 [2] IP创作 在线阅读内容生态 - 2024年在线阅读平台新增约33万名作家及65万本小说,新增字数超420亿,均订过5万的新书数量同比 + 50%,年收入超50万元人民币的新晋作家数量同比 + 70% [3] - 全年投出千张月票的用户数量同比 + 60%,用户参与感与作品互动增强 [3] - 2024年MPU达910万,同比 + 4.6% [3] IP可视化 - 影视方面,《热辣滚烫》票房35亿元为年度票房冠军,《与凤行》等多部剧集上线 [3] - 动画方面,《斗破苍穹》年番登顶腾讯视频年度畅销榜,获“年度会员挚爱动漫” [3] - 漫画方面,完成腾讯动漫资产收购后,《一人之下》收入位居国产漫画第一,《狐妖小红娘》收入增长最快 [3] - 短剧方面,全年上线超100部作品,单部最高流水近4000万,2025年初一部新作7天流水破5000万 [3] IP商品化和变现 - 2024年IP衍生品GMV超5亿元,其中卡牌GMV突破2亿元,主力IP创下历史收入新高 [4] - 授权合作已与150 + 家品牌建立合作,覆盖多品类 [4] - 渠道建设搭建10 + 线上自营直播间及电商平台,开设8家线下门店,通过分销模式触达6000 + 线下与3000 + 线上销售网点 [4] 新技术领域的探索 创作工具 - “作家助手”集成DeepSeek - R1大模型向全行业作家开放,接入后日活用户增长超30%,AI功能周使用率超50%,智能问答功能日均使用作家数增长10倍 [5] 出海 - 2024年WebNovel新增AI翻译作品超3200部,占中文翻译总量的47%,畅销榜Top 100中占比约40%,AI翻译语种扩展至多语种,非英语作品收入同比增长超350%,截至2024年底,平台共提供6800部中文翻译作品及约70万部当地原创内容 [5] 内容融合 - AI正应用于有声书、广播剧、动漫画、视频等多种IP形态,并探索在内容推荐、用户互动等环节的使用 [5]
阅文集团(00772):IP创作与可视化持续推进,加码布局AI技术
天风证券· 2025-04-02 16: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非必需性消费/媒体及娱乐,6 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长期有望凭借良好内容生态、丰富 IP 储备及多元商业链拓展能力构筑壁垒并提升盈利能力,鉴于持续优化内容分发机制,预测 2025E - 2027E Non - IFRS 净利润分别为 12.3/14.5/17.3 亿元(25 - 26 前值为 15.3/18.7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 年财务概览 - 全年总收入 81.2 亿元,超越彭博一致预期(77.3 亿元),同比增长 15.8%;毛利率 48.3%,不及彭博一致预期(50.4%),同比增加 0.2pcts;Non - IFRS 归母净利润 11.4 亿元,略超彭博一致预期(11.3 亿元),同比增长 1.0%[1] 分收入情况 在线业务收入 - 在线业务收入 40.3 亿元,同比增长 2.1%。自有平台收入 35.3 亿元,同比增长 3.4%,因提升核心产品运营和生产高质量内容;腾讯产品渠道收入 2.5 亿元,同比下降 28.2%,因优化内容分发机制致广告收入减少;第三方平台收入 2.5 亿元,同比增长 32.0%,因扩展与第三方分销合作伙伴合作[2] IP 运营及其他收入 - IP 运营及其他收入 40.9 亿元,同比增长 33.5%。IP 运营收入 39.9 亿元,同比增长 34.2%,得益于爆款剧集等上线数量增加及 IP 授权业务规模扩大,短剧和 IP 衍生品等新业务显著增长;其他收入 1.0 亿元,同比增长 10.5%,源于纸质图书销售[2] IP 创作 在线阅读内容生态 - 2024 年在线阅读平台新增约 33 万名作家及 65 万本小说,新增字数超 420 亿,均订过 5 万的新书数量同比增长 50%,年收入超 50 万元人民币的新晋作家数量同比增长 70%;全年投出千张月票的用户数量同比增长 60%,用户参与感与作品互动增强;2024 年 MPU 达 910 万,同比增长 4.6%[3] IP 可视化 - 影视方面,《热辣滚烫》票房 35 亿元为年度票房冠军,多部剧集上线;动画方面,《斗破苍穹》年番登顶腾讯视频年度畅销榜;漫画方面,《一人之下》收入位居国产漫画第一,《狐妖小红娘》收入增长最快;短剧方面,全年上线超 100 部作品,单部最高流水近 4000 万,2025 年初一部新作 7 天流水破 5000 万[3] IP 商品化和变现 - 2024 年 IP 衍生品 GMV 超 5 亿元,其中卡牌 GMV 突破 2 亿元,主力 IP 创下历史收入新高;已与 150 + 家品牌建立合作;搭建 10 + 线上自营直播间及电商平台,开设 8 家线下门店,通过分销模式触达 6000 + 线下与 3000 + 线上销售网点[4] 新技术领域的探索 创作工具 - “作家助手”集成 DeepSeek - R1 大模型向全行业作家开放,接入后日活用户增长超 30%,AI 功能周使用率超 50%,智能问答功能日均使用作家数增长 10 倍[5] 出海 - 2024 年 WebNovel 新增 AI 翻译作品超 3200 部,占中文翻译总量的 47%,畅销榜 Top 100 中占比约 40%,AI 翻译语种扩展至多语种,非英语作品收入同比增长超 350%,截至 2024 年底,平台共提供 6800 部中文翻译作品及约 70 万部当地原创内容[5] 内容融合 - AI 正应用于有声书等多种 IP 形态,并探索在内容推荐、用户互动等环节的使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