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衍生品
搜索文档
B站发布2025年Q3财报:营收76.9亿元 同比增长5%
搜狐财经· 2025-11-15 01:22
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总营收达7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 [1] - 调整后净利润为7.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33% [1] - 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资总额为234.9亿元人民币 [1] 收入结构 - 增值服务业务收入达30.2亿元,同比增长7%,占总营收39% [3] - 广告业务收入达25.7亿元,同比加速增长23%,占总营收33% [3] - 游戏业务收入达15.1亿元,占总营收20% [3] - IP衍生品及其他业务收入占总营收8% [3] - 大会员人数达2540万人,约80%为年度订阅或自动续费用户 [3] - 广告业务贡献前五的行业分别是游戏、网服、数码家电、电商和汽车 [3] 用户数据 - 本季度日均活跃用户达1.17亿,月均活跃用户达3.76亿 [5] - 日均使用时长提升至112分钟 [5] - 正式会员数同比增长10%,达2.78亿,第12个月留存率稳定在80% [5] - 5分钟以上视频播放时长增长近20% [5]
哔哩哔哩第三季度总营收76.9亿元 同比增长5%
中证网· 2025-11-13 20:12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总营收为76.9亿元,同比增长5% [1] - 调整后净利润同比提升233%,达到7.9亿元 [2] - 增值服务业务收入达30.2亿元,占总收入39%,同比增长7% [2] 用户指标 - 三季度日均活跃用户达1.17亿,同比增长9% [1] - 月均活跃用户达3.76亿,同比增长8% [1] - 日均使用时长增至112分钟,同比提升6分钟 [1] - 月均付费用户超过3500万,同比增长17% [1] 内容生态 - 游戏内容播放时长同比增长22% [1] - AI内容播放时长同比增长近50% [1] - 国创内容播放时长同比提升104%,《凡人修仙传》单集播放量超1.8亿 [1] - 万粉以上"UP主"数量同比增长超20% [1] 商业化进展 - 广告收入达25.7亿元,同比加速增长23%,占总收入33% [2] - 游戏收入达15.1亿元,占总收入20% [2] - 前三季度近250万名"UP主"通过多种渠道获得收入,"UP主"人均收入同比增长22% [1] - IP衍生品及其他业务收入占比8% [2]
港股异动 | 巨星传奇(06683)一度涨20% 与宇树科技成立合资公司 涉及消费级IP机器人及衍生品
智通财经网· 2025-11-12 13:43
公司股价表现 - 巨星传奇午后股价直线拉升,一度上涨20%,截至发稿时上涨15.35%,报9.62港元 [1] - 成交额达到4.04亿港元 [1] 合资企业合作协议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星创艺与宇树科技全资附属公司灵翌科技于11月11日订立合资企业合作协议书,双方同意共同成立宇星娱乐科技有限公司 [1] - 星创艺与灵翌科技将各自持有合资公司50%的权益 [1] 合资公司业务范围 - 合资公司将主要负责消费级IP机器人的打造、开发、运营、推广与销售,包括宠物四足机器人和演艺人形机器人 [1] - 合资公司也将负责IP衍生产品的相关业务 [1] - 合资公司成立后,将独家销售、运营和推广基于双方IP资源开发的艺人IP机器人及衍生品 [1] 合作双方职责分工 - 巨星传奇集团将负责机器人IP规划、设计、AI交互、明星IP授权、媒体宣传与渠道开发 [1] - 集团同时负责演艺内容的策划、制作及商业化客户开发 [1] - 宇树科技将负责机器人设计与生产或供应,以及基于演艺内容的技术及场景研发 [1] - 宇树科技还负责机器人设备技术研发、运维、操控及相关培训 [1]
电影总票房已超去年全年,现存影院相关企业超9.2万家
环球网· 2025-11-10 16:11
行业经营策略升级 - 多家影院加大拓展力度并提升资产质量,其单影城产出远超行业均值 [3] - 部分影院通过前沿视听技术升级和服务标准化,构建全场景服务体系以打造高品质观影体验 [3] 收入结构多元化转型 - 电影产业正从单一票房经济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型,今年暑期档IP衍生品销售总额几乎翻番 [3] - 影院开展主题营销活动以提升坪效和会员粘性,与游戏IP联名活动获认可 [3] - 长期可持续的IP联动带来非票收入,对优化盈利结构意义重大,潮玩产品为影院升级带来新方向 [3] 企业数量与区域分布 - 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影院相关企业超9.2万家,2025年截至目前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1.1万余家 [3] - 近五年间除2022年稍有下降外,影院相关企业注册数量呈逐年增长态势,并在2024年达到顶峰 [3] - 从区域分布看,北京市和广东省影院相关企业数量总和超2.1万余家,占企业总数的23%,其后为山东省、江苏省和四川省 [3]
晨光股份(603899):科力普恢复较快增长,期待零售业务改善
长江证券· 2025-11-06 21:16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总收入为173亿元,同比增长1%,归母净利润为9.5亿元,同比下降7%,扣非净利润为8.0亿元,同比下降14% [2][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收入为65亿元,同比增长8%,归母净利润为3.9亿元,同比增长1%,扣非净利润为3.4亿元,同比下降6% [2][4] - 预计2025至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0亿元、15.4亿元、17.0亿元,对应市盈率(PE)分别为18倍、17倍、15倍 [11] 分业务表现 - **科力普业务**: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7%,相较第一季度同比下降5%和第二季度同比增长5%恢复较快增长,毛利率为6.54%,同比下降0.56个百分点,净利润预计实现同比正增长,净利率环比提升 [5] - **零售大店业务**:2025年第三季度新开门店40家,前三季度累计新开91家,全年100家开店目标达成概率高,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6.6%,利润仍待扭亏,主因九木产品结构调整及营销费用投入 [5] - **传统核心业务(含晨光科技)**: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3.6%,降幅较上半年收窄,其中晨光科技收入同比增长3%,传统核心业务(不含晨光科技)收入同比下降4.7% [6] - **盈利能力与成本控制**:2025年第三季度书写、学生、办公文具合计毛利率达35.3%,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得益于强功能和IP赋能产品推新及生产端降本增效 [6] 战略布局与渠道发展 - **IP赋能与衍生品拓展**:公司以旗下潮玩品牌“奇只好玩”为核心,在谷子、毛绒等产品上加大布局,通过IP赋能推动传统文具革新和衍生品拓展 [11] - **出海与线上渠道**:公司深化出海布局,外销有望保持较好增长,线上渠道在淘系、京东、拼多多、抖音等平台拥有上千家授权店铺,并开发平台专供款、联合共创款等多维度新品 [6][11] 利润率与费用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归母净利率、扣非净利率同比分别下降0.6、0.4、0.7个百分点,毛利率下降主因低毛利率的科力普业务收入占比提升 [11]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变化+0.2、-0.1、-0.1、+0.1个百分点,各项费用率表现相对平稳 [11]
晨光股份(603899):传统主业跌幅收窄,科力普单季收入增速超预期,看好持续恢复
中泰证券· 2025-10-31 14:31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晨光股份的投资评级为“买入”,且为“维持”状态 [4]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晨光股份作为文具龙头,虽短期业绩承压,但已出现明显积极变化,看好其传统核心业务与新业务双轮驱动,实现长期稳健发展 [6] - 报告指出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显示传统主业跌幅收窄,科力普单季收入增速超预期,看好持续恢复 [1][4]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65.2亿元,同比增长7.5% [4]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0.6% [4]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3.4亿元,同比下降5.7% [4]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率为6.2%,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4] 分业务表现 - 传统核心业务(含线上):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25.4亿元,同比下降3.6%,但较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滑7.2%的跌幅有所收窄 [4][5] - 办公直销(科力普):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35.6亿元,同比增长17.3%,增速恢复超预期,主因新增中标多家大型央国企、政府、金融客户等项目 [4][6] - 生活馆(含九木杂物社):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4.1亿元,同比增长6.6%,经营态势稳健,报告期末公司在国内拥有超过870家零售大店 [4][6] 业务转型与调整 - 传统核心业务方面,公司积极开发强功能、情绪价值类新品,外延营销方式和IP赋能多元化,内部组织机构同步调整,并将IP化重要度提升,从功能型产品向“功能+情绪”产品转型 [5] - 生活馆业务今年聚焦组织结构调整、产品定位优化及加速处理长尾产品,看好明年表现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53亿元、16.63亿元、19.26亿元 [4][6]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58元、1.81元、2.09元 [4][6] - 基于2025年10月30日收盘价27.69元,对应2025年预测市盈率(P/E)为17.6倍 [4]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3.93亿元、284.72亿元、313.9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5%、12%、10% [4]
「长镜头」净利润增长超10倍,分红近9000万元,横店影视票房之外解锁“副业”赚钱
华夏时报· 2025-10-24 07:55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8.95亿元,同比增长17.28% [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6亿元,同比增长1084.80% [2][3] - 第三季度营收5.22亿元,同比增长15.90%,归母净利润383.93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5]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4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8878.80万元,占前三季度净利润比例为43.10% [2][4] 行业市场表现 - 2025年1-9月全国电影综合票房419.52亿元,观影人次9.85亿,同比分别增长21.13%和21.16% [3] - 截至2025年10月2日,2025年度总票房(含预售)突破425.022亿元,超越2024年全年票房成绩 [3] - 2025年国庆档(10月1日-10月8日)总票房18.35亿元,观影人次5007万,表现不及预期 [5] - 公司下属院线拥有528家影院,银幕3305块,2025年1-9月院线实现票房(不含服务费)16.21亿元,观影人次4569.31万 [3] 业务多元化探索 - 公司创新营销场景,开展主题观影活动,并针对特定节日营造多维节日体验氛围 [7] - 自营饮品“横店味道”结合热映影片推出新品,线上销售渠道已形成规模化 [7] - IP衍生品业务扩充合作品牌与商品类型,产品覆盖幼儿至成人全区段 [7] - 公司利用影厅功能直播体育赛事,并与XR技术公司合作落地沉浸式体验项目 [7] 新业务发展 - 全资子公司横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以短剧为新的增长点,已设立“大横小竖”短剧品牌 [8] - 多部短剧已在红果、番茄、爱奇艺等平台播出,并积极引进海外短剧项目合作拍摄 [8] - 发展短剧的核心优势在于深厚的影视产业链资源与实景拍摄场景的独占性 [9][10] - 公司可围绕观影人群行为拓展餐饮、零售、游戏互动等增值服务,并探索会员制经济模式 [7][8]
孤独假日,cos委托走红
虎嗅· 2025-10-10 20:35
新兴消费模式:Cos委托 - 一种新兴消费形式,即消费者付费雇佣个人扮演其喜爱的虚拟角色,以朋友或恋人的形式提供线下陪伴服务,被称为“cos委托”[4] - 该服务主要消费者和提供者均为女性,定价通常按小时计费,约100元/小时,部分知名coser定价更高,超时需单独计费[7] - 服务提供者会制作清晰的“求职”简历,详尽描述可提供的服务和个人技能,并明确自身要求,部分coser甚至会为自己设置“见习期”以练习未扮演过的角色[8][9] 产业链与平台发展 - cos委托逐渐发展出成熟产业链,被线上线下平台关注,部分平台提供更精准的筛选服务,用户可筛选角色类型、委托形式、性别要求等[5][9] - 服务范围不再局限于虚拟角色,出现了“妈妈委托”、“姐姐委托”等衍生品,消费者借此寻求年长同性的关怀或亲情代偿[9] - 为增强约会代入感,coser会提前将微信头像换成角色,以角色口吻与消费者聊天,并在约会过程中全身心投入扮演,甚至忽略个人喜好[7] 线下商业赋能 - cos委托相关的线下活动能为商场带来显著客流,例如一场七夕线下活动在不到4小时内为北京凯德MALL大峡谷店增加近200人客流量[11][13] - 此类活动多由爱好者自主组织,现场多为女性,形成一个对女性友好的空间,参与者自觉排队与coser合影,并相互关照[11][12] - 商场通过举办角色主题活动吸引特定客群,活动中设置关注社媒账号、带关键词发布内容等条件,以提升商场曝光度[17] 零售业态表现 - 凯德MALL业务的出租率虽保持高位(2025年6月为96.9%),但对比2024年的97.8%有所下降,零售租金回调率为-2.7%,新签租约平均租金低于旧租约[15] - 2025年上半年客流量增长仅为1%,对比2023年同期增长31.7%和2024年同期增长14.1%大幅放缓,租户销售额同比增长仅0.1%[16] - 2025年上半年凯德食品与饮料销售额同比增长4.3%,低于信息技术(+17.8%)和珠宝手表(+18%)的增长,但均不及“玩具与爱好”业务46%的增速[16] 联名活动与IP衍生品 - 万达电影在2025年暑期档与乙女游戏《光与夜之恋》的联名活动中,IP衍生品销售额达1.06亿元,比去年同期几乎翻倍,吸引超40万玩家走入影院[16] - 联名爆米花桶售卖数量超30万个,活动的购票转化率达30%,显示IP联名对线下消费的强劲拉动作用[16] - 线下活动中常提供免费周边(称为“无料”),领取条件包括关注商场社媒账号并带指定关键词发布内容,以促进商场宣传[17] 柔性供应链支持 - 无料生意的背后是能迅速反应并精准执行的柔性供应链,消费者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定制各类无料,品类涵盖亚克力、徽章、纸质品等9大类40余种细分品类[21][22] - 定制徽章单价在2元至5元不等,纺织品如帆布包、毛毯等价格最高,约20元至50元,遵循做得越多、单价越低的原则[22] - 小程序发货时间约10至15天,但实际可能缩短至三四天,同时平台兼具社区功能,用户分享设计图纸和创意[21][23]
新零售行业生态重塑 把握结构性机遇
中国证券报· 2025-09-18 04:19
行业核心观点 - 新零售行业正处于多维变革叠加期,消费者需求、技术创新、政策导向共同推动行业价值重构,板块内结构性机遇凸显[1] - 投资者需穿越短期市场波动,聚焦赛道性价比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以把握长期投资价值[1] 行业发展动能 - 线下与线上融合的创新业态成为业绩增长核心抓手,以IP衍生品、硬折扣零售为代表的线下业态加速扩张,线上线下结合的即时零售市场增长尤为突出[1] - 行业发展的核心动能源于消费者精神需求蜕变、平台技术迭代与商业模式创新形成的三重合力[1] - 与传统零售相比,新零售更能精准匹配当下大众对情绪价值、性价比及便利性的多元需求[1]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已形成三类主体差异化竞争的态势:传统零售企业核心优势在于实体网络、供应链及品牌信任度,转型关键在于数字化改造与供应链提质增效[2] - 互联网巨头依托技术壁垒、数据资源及平台基础设施,通过卡位流量入口与生态布局实现低成本获客,并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驱动优化运营[2] - 新兴品牌擅长捕捉垂类需求,凭借敏捷商业模式、强大IP运营及高效社交营销,具备更强的非线性增长潜力[2] 技术赋能与市场新空间 - AI技术赋能核心体现在降本与增效,降本层面如AI客服已成为行业标配,增效层面通过细化用户画像优化推荐与交互[2] - 绿色消费与新零售结合孕育新机遇,“二手经济”成为核心切入点,年轻消费群体将二手交易变成“二手时尚”[3] - 下沉市场和县域经济是关键增长点,零食量贩、杂货类闪电仓等垂类业态加速对传统零售供应链进行深层次改造[3] 投资关注要点 - 线下折扣零售、即时零售同时契合“高景气新零售”、“线下流量回归”、“顺周期复苏”三大主线,在增长弹性与估值安全边际之间实现良好平衡[4] - 消费出海赛道具备更高增长弹性,但需警惕跨境业务成本端波动剧烈及出海目的地政策性风险[4][5] - 投资评估需结合企业生命周期、商业模式可持续性,重点关注企业财务状况与转型成效,如稳定的现金流和数字化转型成效[5] 投资者策略建议 - 个人投资者可侧重选择产品与业态发展成熟、行业竞争格局良性、现金流状况稳健的标的[6] - 机构投资者可关注行业渗透率低、可复制性强的创新商业模式,或增配估值水平处于低位的互联网平台公司[6] - 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可布局高弹性赛道,风险偏好保守的投资者应侧重现金流稳定、转型成效明确的企业[6]
名创优品偷师泡泡玛特,谁更懂年轻人的钱包?
虎嗅· 2025-09-05 11:05
公司战略转型 - 名创优品从十元店转型为IP衍生品集合店 主动向泡泡玛特学习运营模式 [1] - 公司目标是从十元店逆袭为年轻人追捧的IP乐园 [1] 行业发展趋势 - 潮玩IP正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新载体 形成国人集体自豪感 [1] - 行业呈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文化输出转变的发展趋势 [1] 市场竞争格局 - 名创优品与泡泡玛特在IP衍生品赛道形成直接竞争关系 [1] - 公司面临能否赶上泡泡玛特市场地位的战略挑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