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02007)

搜索文档
碧桂园(02007)8月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29.6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03 17:52
合同销售表现 - 2025年8月单月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29.6亿元人民币 [1] - 2025年8月单月实现权益合同销售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 [1]
碧桂园(02007) - 於2025年8月份之未经审核营运数据
2025-09-03 17:46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 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 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COUNTRY GARDEN HOLDINGS COMPANY LIMITED 碧 桂 園 控 股 有 限 公 司 承董事會命 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 總裁兼執行董事 莫斌 中國廣東省佛山市, 2025年9月3日 於本公告日期,本公司的執行董事為楊惠妍女士(主席)、莫斌先生(總裁)、楊子莹女士、程光煜博士及 伍碧君女士。本公司的非執行董事為陳翀先生。本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為韓秦春博士、王志健先生及 脱脱先生。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2007) 於2025年8月份之未經審核營運數據 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公佈,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本集 團」),連同其合營公司和聯營公司於2025年8月單月共實現歸屬本公司股東權益的合同銷售金額 約人民幣 29.6 億元,歸屬本公司股東權益的合同銷售建築面積約 35 萬平方米。 上述已披露初步數據取自本集團及其合營公司和聯營 ...
港股异动丨内房股普跌 8月百强房企销售额环比继续下降
格隆汇· 2025-09-03 11:15
港股内房股市场表现 - 万科企业跌2.23%至5.260港元 新城发展跌2.04%至2.400港元 越秀地产跌2.25%至4.770港元 雅居乐集团跌2.22%至0.440港元 [1] - 华润置地跌1.94%至30.400港元 远洋集团跌1.68%至0.117港元 绿城中国跌1.79%至9.310港元 [1] - 世茂集团跌1.54%至0.320港元 中国金茂跌1.35%至1.460港元 龙湖集团跌1.23%至10.410港元 龙光集团跌1.15%至0.860港元 碧桂园跌1.12%至0.440港元 [1] 房地产行业销售数据 - 1-8月TOP100房企操盘销售金额20708.6亿元 同比降低13.1% 较上月降幅扩大0.5个百分点 [1] - 1-8月权益销售金额16197亿元 同比降低14.4% 较上月降幅扩大0.9个百分点 [1] - 8月单月操盘销售金额2069.5亿元 同比降低17.6% 环比降低2.0% [1] 房企分化格局 - TOP40房企中48%实现8月环比正增长 前十房企中八家实现环比正增长 [1] - 绿城中国以195.0亿元居8月单月操盘销售榜首 其次为招商蛇口 中海地产 保利发展 华润置地 [1] - 中海地产 绿城中国 华发股份 招商蛇口等头部房企环比增幅显著 [1]
房企债务重组加速落地 多家取得积极进展
证券日报· 2025-09-03 07:22
房企债务重组进展 - 碧桂园、佳兆业及禹洲集团等多家房企债务重组加速落地 通过展期、削债及债转股等方式优化资本结构 [1] - 佳兆业境外债务重组预计9月底生效 实现削债规模约86亿美元 债务期限平均展期5年 2027年底前无刚性还本压力 [1] - 禹洲集团境外债重组于8月底正式生效 化解约66.8亿美元债务风险 降债约35亿美元 获超99%债权人投票支持 [1] 债务重组规模与方式 - 碧桂园境外重组获持有77%票据本金的债权人加入协议 预计年内完成整体重组 足额认购情况下降债规模约117亿美元(对应840亿元有息债务) [2] - 截至2025年8月 共20家房企完成债务重组或重整 涉及总规模超1.2万亿元 包括融创中国、富力地产等企业 [2] - 重组方式从展期转向削债、债转股等实质性负债调整 债权人倾向于接受重组以提高清偿率及保全权益 [2] 行业影响与后续挑战 - 债务重组为房企赢得时间窗口 但需通过稳住现金流、确保交付及恢复市场信心实现经营良性回归 [3] - 行业逐渐走出艰难阶段 未来格局或加速分化 仅完成转型且具备经营韧性的企业将留存 [3]
房企债务重组加速落地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03 00:39
房企债务重组进展 - 多家房企债务重组取得积极进展 包括碧桂园 佳兆业和禹洲集团等公司[1] - 债务重组方式包括展期 削债和债转股等多种形式 系统性优化债务结构[1] - 行业整体风险化解的重要信号 房企通过市场化手段改善资本结构[1] 佳兆业债务重组 - 境外债务重组计划取得关键性进展 预计9月底正式落地[1] - 重组方案实现削债规模约86亿美元 债务期限平均展期5年[1] - 2027年底前无刚性还本压力 通过债务展期 债转股和资产处置等方式优化结构[1] 禹洲集团债务重组 - 历时三年的境外债重组正式生效 整体化解约66.8亿美元债务风险[1] - 成功降债约35亿美元 方案获得境外债权人超过99%投票支持[1] - 近乎全票通过 显示债权人高度认可重组方案[1] 碧桂园债务重组 - 债务重组取得突破性进展 持有现有公开票据本金总额逾77%的持有人已加入重组协议[2] - 预计年内完成境外债务整体重组工作[2] - 在足额认购情况下 重组后预计降债规模约117亿美元 对应约840亿元有息债务[2] 行业债务重组规模 - 截至2025年8月 共有20家房企完成债务重组或重整 涉及总规模超过1.2万亿元[2] - 融创中国和广州富力地产已完成境内外债务重组 中梁控股完成境外债务重组[2] - 碧桂园等房企重组方案已获批 行业重组进程加速[2] 债务重组方式演变 - 债务重组不仅限于展期 越来越多企业采取削债 债转股等更彻底的方式[2] - 债权人更倾向于接受重组方案以提高债务清偿率 争取更大程度权益保全[2] - 房企从缓解流动性压力走向实质性负债规模调整[2] 行业发展趋势 - 债务重组为房企赢得时间窗口 但需稳住现金流 确保交付和恢复市场信心[3] - 房地产行业逐渐走出最艰难阶段 修复过程仍需时间[3] - 未来行业格局加速分化 能完成转型和保持经营韧性的房企将留下来[3]
碧桂园服务(06098.HK)9月2日耗资251.41万港元回购39.1万股
格隆汇· 2025-09-02 17:48
公司回购动态 - 2025年9月2日耗资251.41万港元回购39.1万股 [1] - 回购价格为每股6.43港元 [1]
碧桂园服务(06098)9月2日斥资251.4万港元回购39.1万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17:44
公司回购行为 - 公司于2025年9月2日斥资251.4万港元进行股份回购 [1] - 公司回购股份数量为39.1万股 [1]
碧桂园(02007)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月份之月报表

2025-09-02 14:08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FF301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2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2007 | 說明 | 普通股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0 | HKD | 0.1 | HKD | | 10,0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HKD | | 0 | | 本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0 | HKD | | 0.1 HKD | | 10,00 ...


2025年1-8月中国典型房企销售业绩TOP150研究报告【第134期】
搜狐财经· 2025-09-01 10:49
2025年1-8月中国房企销售排名 - 保利发展以1428亿元销售金额位列榜首 [1] - 中海地产以1382.8亿元位居第二 [1] - 销售金额超千亿房企仅3家,第三名在海量地915.7亿元 [1] 梯队门槛值分化 - TOP10房企门槛值705.3亿元,同比增长8% [8] - TOP30房企门槛值164亿元,同比下降10% [8] - TOP100房企门槛值28.2亿元,较TOP50门槛值86.2亿元(同比下降18%)呈现显著梯度分化 [8] 限购政策调整效果有限 - 北京取消五环外住房限购,上海取消外环外限购,但未对楼市形成明显影响 [10][14] - 政策调整后上海出现两个"日光盘":保利海上印认筹率超170%,金茂棠前认筹率超164% [11] - 同期其他外环项目去化率参差:保利西郊和煦领墅61套房仅40组客户选房,招商序96套房仅47组客户选房 [13] 土地规划调整案例 - 深圳宝安地块经调规后由招商蛇口&华润置地联合体以86.4亿元竞得,溢价率34.81%,成为年度总价地王 [17] - 宁波江北地块经指标调整后由宁波城宏置业以19.3亿元底价竞得,较2022年成交价30.3亿元下降36% [18] - 广州南沙两宗商业用地调整为商住用地,上海、武汉、长沙等多城出现类似调规案例 [18] 行业政策转向 - 房地产政策重点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 [16] - 土地调规通过降低容积率(如深圳地块从5.7降至3.4)、调整用地性质等方式提升开发价值 [17][18] - 政策松动为改善型客户提供购房条件,但行业仍需更大力度政策支持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