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02007)

搜索文档
碧桂园(02007)发布年度业绩 实现收入2527.56亿元 累计交付面积约4608万平方米
智通财经网· 2025-03-30 18:20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明确保交房为第一要务,在保经营方面维持稳定性和持续性,通过费用管控、销售端精细化管控等措施提高经营效率并做好资产负债表管理 [1][2] 业绩情况 - 2024年收入2527.56亿元,97.2%来自物业销售,2.8%来自科技建筑及其他分部 [1] - 房地产开发收入约2457.19亿元,交付物业确认收入平均销售价格约每平方米7872元 [1] 保交房工作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及其合资企业和联营公司累计完成交付房屋超38万套,交付面积约4608万平方米,涉及31省242个城市 [1] - 执行极限收支运营策略,通过滚动预算管理控制开支并每月复盘调整,响应政策盘活资源支持交付 [1] 保经营举措 - 核心管理队伍团结稳定,集团连同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472亿元,销售面积约492万平方米 [2] - 适配市场变化和经营重心,持续优化组织架构,行政费用同比下降27.4% [2] - 销售端坚持“一盘一策”精细化管控,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销售价格和供货计划,做好资产负债表主动管理 [2]
碧桂园(0200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0 18:06
销售与交付数据 - 2024年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472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492万平方米[3][7] - 2024年集团及其合企和联营公司累计交付房屋超38万套,交付面积约4608万平方米[6] - 2023年全年交付超60万套房屋,2024年度交付超38万套[73] 集团收入数据 - 2024年集团总收入约2528亿元,同比减少约37.0%[3][6] - 2024年公司收入2527.56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010.15亿元下降36.97%[17] - 2024年集团总收入2527.56亿元,2023年为4010.15亿元[27] - 2024年与客户合同产生的收入为2627.1亿元,2023年为4426.74亿元,同比下降40.65%[29][30] - 2024年来源于外部客户的收入为2527.56亿元,2023年为4010.15亿元,同比下降36.97%[29][30] - 2024年度公司收入约为252,756百万元,较2023年度的约401,015百万元下降约37.0%,97.2%的收入来自物业销售[48] 集团损失数据 - 2024年集团净损失约351亿元,归属公司股东应占损失约328亿元[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净损失351.45亿元,归属股东应占损失328.35亿元[19] - 2024年公司本年度损失351.45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009.62亿元下降82.51%[17]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损失为 - 1.19元人民币,2023年为 - 6.49元人民币[17] - 2024年公司本年度综合损失总额353.81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025.38亿元下降82.52%[18] - 2024年分部业绩亏损159.8亿元,2023年亏损1617.82亿元,亏损幅度收窄9.87%[29][30] - 2024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损失328.35亿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77.05亿股,基本每股损失 - 1.19元,较2023年的 - 6.49元有所改善[46] - 2024年度归属公司股东的损失为约32,835百万元,较2023年度的约178,400百万元下降81.6%[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损失约人民币328亿元[77] 成本与费用数据 - 2024年集团营销及市场推广成本和行政费用约108亿元,同比下降40.2%[3] - 2024年行政费用同比下降27.4%[7] - 2024年按性质分类费用合计265.527亿元,较2023年的514.061亿元大幅减少,主要是已售物业等成本和在建物业减值净额减少[42] - 2024年度营销及市场推广成本和行政费用由2023年度的约18,033百万元下降40.2%至约10,783百万元[52] 债务相关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借贷约2535亿元[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净流动负债258.65亿元,优先票据等借款总额2534.88亿元,其中2267.95亿元为流动负债[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债务中有1881.93亿元发生违约或交叉违约[1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借贷约为253,488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249,649百万元上升[58]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由2023年12月31日的约67.7%上升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81.4%[5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借贷的加权平均借贷成本为5.17%,对比2023年12月31日下降56个基点[6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净流动负债约为人民币259亿元,总借贷约为人民币2535亿元,其中约人民币2268亿元为流动负债,总现金约为人民币299亿元[7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某些债务有人民币1882亿元发生违约或交叉违约[77] 境外债务重组提案 - 境外债务重组提案目标是减少债务最多116亿美元[10] - 境外债务重组提案目标是将到期时间延长至最多11.5年[10] - 境外债务重组提案目标是将加权平均借贷成本从重组前约6%降至约2%[10] 清盘呈请相关 - 2024年2月27日,呈請人向高等法院提出對公司的清盤呈請,涉及本金约16億港元的未支付定期貸款及應計利息,聆訊延期至2025年5月26日[12] - 2024年2月27日,集团一债权人在香港高院提交清盘申请,涉及约16亿港元定期贷款及应计利息,听证会推迟至2025年5月26日[19] 股份买卖相关 - 公司股份自2024年4月2日起暫停在聯交所買賣,2023年度業績及2024年中期業績於2025年1月14日刊發,2025年1月21日恢復買賣[13][14] 资产数据 - 2024年末非流動資產1189.58億元人民幣,較2023年末的1368.05億元下降13.04%[15] - 2024年末流動資產9168.85億元人民幣,較2023年末的11561.87億元下降20.70%[15] - 2024年末流動負債9427.50億元人民幣,較2023年末的11262.45億元下降16.29%[16] - 2024年末流動(負債)╱資產淨值為 - 258.65億元人民幣,2023年末為299.42億元人民幣[16] - 2024年抵銷分部間金額後的總分部資產为10214.34亿元,2023年为12724.22亿元,同比下降19.73%[29][30] - 2024年抵銷分部間金額後的總分部負債为6794.97亿元,2023年为8995.97亿元,同比下降24.47%[29][30]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 - 2024年出售物业收入2457.19亿元,2023年为3912.51亿元;提供科技建筑服务收入2024年为34.32亿元,2023年为53.91亿元[27] - 2024年租金收入10.51亿元,2023年为10.77亿元;其他收入2024年为25.54亿元,2023年为32.96亿元[27] - 2024年度房地产开发收入由2023年度的约391,251百万元下降37.2%至约245,719百万元,交付物业确认收入的平均销售价格约每平方米7,872元[49] - 2024年度对外科技建筑收入由2023年度的约5,391百万元下降36.3%至约3,432百万元[50] 应收应付款数据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账面价值为2684.32亿元,2023年为3001.42亿元,同比下降10.56%[31]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账面价值为3948.57亿元,2023年为4083.78亿元,同比下降3.31%[34] - 2024年应收账款净额为281.27亿元,2023年为317.03亿元,同比下降11.28%[31] - 2024年其他应收款净额为2168.03亿元,2023年为2353.4亿元,同比下降7.87%[31] - 2024年应付账款为2039.78亿元,2023年为1928.48亿元,同比增长5.77%[34] 债券相关数据 - 优先票据2024年1月1日为6.8367亿元,12月31日为7.3084亿元,利息费用36.04亿元,汇兑差额11.13亿元,2024年末所有优先票据均违约或交叉违约[36] - 公司债券2024年1月1日为1.9359亿元,12月31日为1.9759亿元,新增4.66亿元,归还8.74亿元,利息费用10.88亿元,汇兑差额9000万元,2024年新发行三只债券,利率分别为7.50%、7.00%、7.00%[37] - 可换股债券2024年1月1日负债部分为6.171亿元,12月31日为6.691亿元,利息费用3.81亿元,汇兑差额1.39亿元,2023和2026可换股债券2024年末分别违约和交叉违约[38][40] - 2018年12月5日,公司发行本金总额港币7,830百万元的2023可换股债券,该债券已在2023年12月5日到期违约[90] - 2022年1月28日,公司发行本金总额港币3,900百万元的2026可换股债券,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债券已发生交叉违约,未有人行使换股权,按最新换股价最高可转换为492,424,242股股份[91] - 2026可换股债券自2022年6月13日起换股价未变,最新换股价为每股股份港币7.92元[91] 其他收支及费用数据 - 2024年其他收入1.83亿元,其他损失23.9亿元,其他收入及损失净额为 - 22.07亿元,较2023年的 - 103.31亿元有所改善[41] - 2024年财务收益21.06亿元,财务费用129.37亿元,资本化77.23亿元,净汇兑亏损17.61亿元,财务费用净额 - 64.49亿元,较2023年的 - 54.58亿元有所增加[43] - 2024年当期所得税135.26亿元,递延所得税 - 7.5亿元,所得税费用127.76亿元,较2023年的337.09亿元大幅减少[43] 股息相关 - 董事会不建议或宣布2024年及2023年派付任何股息[44]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末期股息,2023年也未派末期股息[93] 现金余额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63.62亿元,受限制现金235.35亿元[1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现金余额约为29,897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63,816百万元减少,其中87.3%以人民币计值[56] 项目合作与出售数据 - 2023年完成出售珠海万达商管约1.79%股本权益,代价为30.6851897亿元[67] - 2024年3月23日签订广州白鹅潭国际金融中心合作协议,地块面积13968平方米[68] - 广州兴承思为项目提供资金31亿元,广东中为提供约28亿元[69] - 2023年发行17亿元于2025年到期的中期票据,用广州物业作担保[69] - 2024年完成出售长鑫科技约1.56%股本权益,总代价为20亿元[70] 人员相关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雇用约22794名全职雇员[72] 审计相关数据 - 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对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业绩数字进行核对[75] - 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对集团综合财务报表无法表示意见[76] 公司治理相关 - 公司审核委员会成员全部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王志健先生为现任主席[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仅举行1次全体董事会会议,并通过22次董事会书面决议[83] - 公司于2025年3月1日生效的投保协议,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于2024年5月22日至2024年12月31日的诉讼责任提供保障[84]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股东周年大会未能于该年度结束后六个月内举行[84] - 所有董事确认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遵守证券交易所需标准,公司未发现违规事件[85] 激励制度与股份计划相关 - 集团采纳两项激励制度,涉及内地及海外房地产开发项目,员工主要获现金奖励[86] - 部分现金奖励用作购股行权代价或购买股份代价[8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股份奖励计划项下已授出股份奖励的股份总数为165,434,000股,贵能累计持有283,259,032股可供股份奖励计划使用的股份[87] - 截至2024年1月1日及12月31日,根据购股计划可供授出的购股总权数为2,048,830,798股股份,2024年度未授出购股[88] - 2007年购股计划已在2017年3月19日届满,2017年购股计划将于2027年5月17日届满[88] 股份交易相关 - 公司2024年度未购买、回购、出售或赎回任何股份或上市证券[92] 股东大会相关 - 为确定股东出席股东大会资格,公司将在2025年5月29日至6月5日暂停办理
物企业绩筑底止跌,碧桂园服务净利润大涨262.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9 21:58
文章核心观点 - 碧桂园服务逐渐走出兄弟公司拖累阴霾,2024年业绩基本企稳,虽经营面仍存挑战,但2025年设定更高市场拓展目标,核心业务预期向好 [1][2][3][5] 2024年财报业绩情况 - 总收入439.9亿元,同比增长3.2%;毛利约84亿元,同比下降3.8%;净利润约18.7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62.8%;归母净利润为18.08亿元,同比大涨518.7% [2] - 净利润大幅上涨因商誉及其他资产减值规模大幅降低,2024年服务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减值9.9亿元,2023年同期为14.76亿元;金融资产及合同资产减值规模6.64亿元,2023年为25.94亿元 [2] - 关联交易发生额占总收入比例下降到0.9%,来自第三方业务占比接近99% [2] - 来自碧桂园控股及其附属公司贸易应收款项约23.65亿元,较2023年年底减少约3.92亿元,冲回已计提预期信用亏损准备总额约3.11亿元 [3] 各业务收入情况 - 物业管理服务、社区增值服务及“三供一业”业务收入均增长,合计收入较2023年同期增长9.4%,经调整收入增长10.2% [4]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259.1亿元,同比增长约4.9%,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58.9%,收费管理面积约10.37亿平方米,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0.8亿平方米 [4]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约7.05亿元,降幅约54.6%;城市服务收入41.68亿元,降幅约14.7%,占总收入比约9.5%;商业运营服务收入6.27亿元,降幅约38.1% [5] 现金流情况 - 货币资金总规模达181.8亿元,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38.7亿元,是归母核心净利润的1.3倍 [5] 2025年目标及规划 - 市场拓展提出更高目标,延续2024年势头,截至2月新进场超100个物业管理项目,到3月底预计实现全年既定目标25% [1][5] - 核心业务预期出现曙光和向好趋势,对整体财务报表形成支撑 [5] - 核心工作是“稳局面,保增长,谋突破”,把净现金流和净利润1:1作为长期目标 [5] - 深化运营力、AI能力、组织力,保证业绩增长 [6]
2024年收入增至近440亿元,碧桂园服务: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华夏时报· 2025-03-29 12:24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碧桂园服务业绩有增长有下降,核心业务收入和毛利持续增长,财务指标整体健康稳健,新增关联交易业务占比下降,基本实现新增风险客商业务出清,业务独立性增强 [2][3][9]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收入约439.93亿元,同比增长3.2%;毛利84.01亿元,同比下降3.8%;净利润18.75亿元,同比增长262.8%;股东应占利润18.0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18.7% [2] - 3月27日报收6.46港元/股,当天上涨0.94%,总市值为215.98亿港元 [2] 业务收入结构 - 主要业务线包括物业管理服务、社区增值服务、非业主增值服务、「三供一业」业务、城市服务及商业运营服务 [3] - 核心业务(物业管理服务、社区增值服务及「三供一业」业务)收入合计占总收入比重升至87% [3][5]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259.1亿元,同比增长约4.9%,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58.9%,收费管理面积约10.37亿平方米,较2023年增加约0.8亿平方米 [5]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41.94亿元,同比增长11.8%,占总收入比为9.5% [6] - 「三供一业」业务收入中,物业管理及其他相关服务收入约65.39亿元,同比增加31.0%,占总收入比约14.9%;供热服务收入16.17亿元,增幅约5.8%,占总收入比约3.7% [6]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由2023年的15.53亿元降至约7.05亿元,降幅约54.6%,占总收入比约1.6% [6] - 城市服务收入由2023年的48.84亿元降至约41.68亿元,降幅约14.7%,占总收入比约9.5% [6] - 商业运营服务收入由2023年约10.12亿元降至约6.27亿元,降幅约38.1%,占总收入比约1.4% [6] 技术创新 - 通过将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技术深度嵌入业务场景,构建「云端大模型+终端设备」协同生态,提升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 [7] - 保洁机器人「零号居民」无故障运行超500小时,电梯维保平台10秒完成自动下单,智能充电桩服务超340万用户,覆盖4148个项目 [7] - 推动1768个项目运营效率提升,业主满意度同比增加6个百分点 [7] 业务独立性 - 2024年上半年上市物企应收账款均值持续提升至17.5亿元,同比增长15.7%,应收账款占营收比例升至72%,近两成上市物企应收账款占营收比例突破100% [9] - 碧桂园服务关联方应收款原值压降4.5亿元,2024年持续关连交易实际发生额占总收入比例为0.9%,循环可持续第三方收入占比攀升至98.9% [9] 现金流与资金支出 - 截至2024年底货币资金总规模达181.8亿元,较2023年底增加约52.39亿元,其中万达商管投资收回37.9亿元,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38.7亿元 [9] - 筹资活动中,支出9.85亿元用于派息,5.5亿元通过境内信托购买股份用于股权激励 [9] 股东回报计划 - 2024年全年派息9.85亿元,超过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55% [10] - 2025年计划使用不少于5亿元用于境外回购或境内子公司通过信托购买公司股票 [10] - 未来两三年内计划维持现有现金回报水平并逐年提高分红,股价剧烈波动或极端低估时开展股票回购操作 [10]
碧桂园服务去年营收近440亿,集团关联交易总额降至1%以内
第一财经· 2025-03-28 22:09
文章核心观点 - 碧桂园服务认为业务和公司价值在2024年触底,2025年保底目标是收入规模和盈利一定比例增长 [1][2][7] 2024年业绩情况 - 全年总收入439.9亿元,同比增长3.2%;毛利约84亿元,同比下降3.8%;净利润约18.7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62.8% [2] - 核心业务物业管理服务、社区增值服务、“三供一业”业务合计收入约382.6亿元,同比增长10.2%,在总收入所占比重升至87% [2]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约为7.0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54.6%;商业运营服务收入6.27亿元,同比下降约38.1% [4] 现金流情况 - 截至2024年末,货币资金总规模达181.8亿元,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38.7亿元,是归母核心净利润的1.3倍 [3] - 2024年物业费综合收费率达到96.17%,2025年第一季度收费率对比去年略有提升 [3] 物业管理规模 - 截至2024年末,收费管理面积达到11.27亿平方米,共有7895项物业,全年净新增8200万平方米;不含“三供一业”业务,第三方收费面积占比超过51.2% [3] 市场拓展情况 - 2025年设定更高市场拓展目标,截至2月新进场超100个项目,3月底市场拓展约达全年既定目标的25% [4] - 住宅业态在市场拓展中占比提升近20个百分点,全国27个战略城市和46个重点城市落地项目占拓展项目一半以上 [3] 关联交易情况 - 2024年初封死关联交易上限,严格固化合规程序、支付和结算条件,关联交易发生额占收入总比例降至0.9%,业务基本来自第三方,占比接近99% [4] 风险客商及应收账款情况 - 2023年8月起对风险客商采用更严格确收口径,2024年风险客商造成应收账款敞口控制在千万元规模 [6]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约176.89亿元,较2023同期增加13.1亿元,公司将在2025年加大化债力度解决该问题 [6]
碧桂园服务等来曙光
华尔街见闻· 2025-03-28 21:53
文章核心观点 - 碧桂园服务走过艰难时刻,2024年度业绩向好,财务状况稳健,业务独立性增强且运营效率提升 [2][3][5] 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总收入439.9亿元,同比增长3.2%;核心业务合计经调整毛利增长6.4%至9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18.7%至18亿元 [2] - 2024年全年派息9.9亿元,超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55% [2] - 2025年计划使用不少于5亿元用于境外回购或境内子公司通过信托购买公司股票 [3] 收入结构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去年约259亿元,同比增长约4.9%,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58.9% [3]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约41.9亿元,同比增长11.8%,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9.5% [3] - 核心业务合计经调整收入同比增长10.2%,收入结构持续优化,核心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升至87% [3] 业务独立性 - 2024年关联方应收款原值压降4.5亿元,循环可持续第三方收入占比攀升至98.9%,业务独立性显著增强 [5] 精细化运营 - 2024年将AIoT技术嵌入业务场景,构建协同生态,推动1768个项目运营效率提升,业主满意度同比增加6个百分点 [5] - 通过整合营销促预缴等措施,收费率持续提升 [6] 现金流与规模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38.7亿元,截至去年底银行存款和现金总额达181.8亿元 [5] - 截至去年底,除“三供一业”业务外,收费管理面积达约10.4亿平方米 [6]
年报解读 | 碧桂园服务2024年营收利润双增长 管理层:已将关联交易上限封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3-28 19:55
文章核心观点 - 碧桂园服务2024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在收入、利润和现金流方面基本达成年初目标,虽部分业务下滑但整体向好,公司正从依赖关联方转向市场化独立发展,对2025年业务增长有信心并采取多项举措提升经营状况 [1][2][6] 业绩概况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439.93亿元,同比增长3.24%;股东应占溢利18.08亿元,同比增长518.59%;净利润18.75亿元,同比增长262.8%;毛利为84.01亿元,同比下降3.8% [1] 业务板块表现 增长业务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259.1亿元,同比上升4.9%,占总收入比例58.9% [2]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41.94亿元,同比增长11.8%,占总收入比例9.5% [2] - “三供一业”业务收入49.92亿元,同比增长31%,占总收入比例14.9% [2] - 上述三项业务合计经调整收入同比增长10.2%,核心业务收入占比升至87%,核心业务经调整毛利为92亿元,同比增长6.4%,占比升至87% [2] 下滑业务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同比下降54.6%至7.04亿元 [2] - 城市服务收入同比下降14.7%至41.68亿元 [2] - 商业运营服务收入下降38.1%至6.27亿元 [2] 在管规模情况 - 报告期内管理共7895项物业,除“三供一业”业务外收费管理面积约为10.37亿平方米,“三供一业”业务物业服务收费管理面积约为9030万平方米,年内净新增8200万平方米,来自关联方碧桂园交付面积达5000万平方米 [5] 业务发展挑战与应对 挑战 - 2025年碧桂园交房任务总量减少且公司有大量项目退出,维持核心业务增长需考验保盘和外拓能力 [5] 应对 - 截至今年2月新进场超100个物业管理项目,截至3月拓展目标约能实现2025全年既定目标的25% [5] 现金流与应收账款管理 现金流情况 - 2024年末货币资金规模为181.8亿元,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38.7亿元,2024年中期经营活动现金流仅为2.7亿元,半年抢收36亿元现金 [9] 应收账款管理 - 成立追讨欠款委员会采取积极回款措施,关联方贸易应收款项大幅回降,第三方应收账款增速回落,2024年关联方应收款计提减值金额下降至18.86亿元 [9][10] 关联交易与风险处理 关联交易 - 2024年初封死关联交易上限,严格固化合规程序和支付、结算条件,目前关联交易发生额占收入总比例降至0.9%,第三方业务占比接近99% [10] 风险处理 - 处理过去大规模收并购带来的商誉减值及风险客商影响减值问题,如对满国环境商誉减值约9.9亿元,对风险客商2024年已确认收入11.5亿元,未确认收入6.8亿元 [10] 特色业务发展 酒类业务 - 2024年在6个地区深化“1到N”试点,业务同比增长超88%,实现1.9亿元营业收入,发展3800位社区合伙人,复购率近50%,2025年将继续深化并扩展区域 [12][13] 充电桩业务 - 2024年开展两轮充电桩直营业务,落地5万台,预计2025年产生2亿元收入 [13] 未来展望与计划 - 2025年核心业务收入规模和盈利贡献要实现大单位数增长,目标是止住跌势、调整结构、优化资产报表,建立有效市场,驱动5条业务结构共同成长 [6][13] - 计划在2025年3月27日后一年内,使用不少于5亿元现有可用现金储备在公开市场购回或购买股份 [13]
碧桂园服务2024年营收约440亿元 压降关联方交易规模
中国经营报· 2025-03-28 11:07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碧桂园服务收入增长、毛利下降、净利润大幅增长,核心业务收入占比提升,关联交易风险基本出清,财务状况良好且注重股东回报 [1][2][7]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收入约439.93亿元,同比增长3.2%,毛利约84亿元,同比下降3.8%,净利润约18.75亿元,同比增长262.8%,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约30.38亿元,同比下降22.9% [1] 业务结构 - 公司主要从事物业管理服务、社区增值服务、非业主增值服务及"三供一业"业务、城市服务、商业运营服务 [1] - 2024年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259.1亿元,同比增长4.9%,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58.9% [1] - 2024年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同比下降54.6%至约7.05亿元,占比降至1.6%,主要因主动压降关联方交易规模 [1][6] - 2024年核心业务(物业管理服务、社区增值服务及"三供一业")收入占比升至87% [2] 管理面积 - 截至2024年年末,收费管理面积为11.27亿平方米,全年净新增8200万平方米(其中"三供一业"住宅收费管理面积新增200万平方米) [2] - 2024年除"三供一业"业务外收费管理面积新增约8000万平方米,源于碧桂园及其关联方物业储备转化和第三方外拓 [2] 服务覆盖 - 报告期内管理7895项物业,遍布国内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海外,重点覆盖五大经济发达城市群 [4][5] - 一二线城市项目收费管理面积约占40.7% [5] - 坚持以住宅为核心拓展战略,住宅业态新增签约及入场年化收入占比达48.8% [5] 关联交易 - 截至2024年年底,关联方应收账款原值压降4.5亿元,2024年持续关联交易实际发生额(3.9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仅为0.9%,加回未确认关联方收入占经调整总收入(446.7亿元)比例仅增0.3个百分点 [6] - 2024年循环可持续第三方收入占比达98.9% [6] - 商业运营服务业务毛利率由2023年的30.9%下降14.5个百分点至16.4%,因关联方项目终止合作和新第三方项目前期投入 [6] 市场拓展 - 2024年第三方拓展签约面积约7870万平方米(不包括"三供一业"板块),新拓展业务分布在190多个城市 [7]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年末,持有银行存款和现金总额约181.79亿元,较2023年年末增长40.5% [7] - 银行及其他借款约8.7亿元,年内到期借款均按时偿还 [7] - 流动资产净值约138.96亿元,流动比率约为1.5倍 [7] 股东回报 - 公司将至少使用2024年财政年度归母净利润的113%用于市值管理,留存资金用于发展新业务 [7]
碧桂园服务2024年收入439.93亿,徐彬淮:基本完成目标
36氪· 2025-03-28 09:55
文章核心观点 - 3月27日碧桂园服务发布2024年年报,核心指标基本达成年初目标,公司计划2025年进行业务结构调整和市值管理,核心工作是“稳局面,保增长,谋突破” [1][4][11] 财务数据 - 2024年全年收入439.93亿元,同比增长3.2%;毛利84亿元,同比下降3.8%;净利润18.75亿元,同比上涨262.8%;股东应占核心利润30.38亿元,不及上一会计年度 [1] - 2024年拟派发股息合计0.2961分人民币/股,总额约9.9亿元,约为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55% [4]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净额约176.89亿元,较2023年年底增加约13.11亿元;来自碧桂园控股及其附属公司的贸易应收款项为约23.65亿元,较2023年年底减少约3.92亿元 [7] - 2024年度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38.7亿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和现金总额约181.79亿元,较上一年增加约52.39亿元 [10] 业务情况 核心业务 - 2024年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259.1亿元,同比增长约4.9%,占总收入比例为58.9%;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约41.94亿元,同比增长约11.8%,占总收入比例为9.5%;“三供一业”业务收入约81.6亿元,同比增长25.1% [4] 其他业务 - 2024年城市服务收入约41.68亿元,同比下降约14.7%;商业运营服务收入约6.27亿元,同比下降约38.1% [4] - 截至2024年底,“智享楼下充电”累计运营约5万个充电桩,同比增长173%,累计运营近50万个充电插座,覆盖超4000个社区,注册用户超340万,充电861.9万人次,营销广告功能收益超170万元 [6] 业务调整与目标 - 2025年公司会继续对业务进行结构性调整,削减靠融资发展的业务投资,重点发展有造血能力的板块,优化财务指标 [6] - 2025年公司核心工作是“稳局面,保增长,谋突破”,把净现金流和净利润1:1作为长期努力目标,深化运营力、AI能力、组织力保证业绩增长 [11] 应收款管理 - 2024年公司将各类债务收追缴提到更高位置,成立专项小组,高层牵头,分解任务,针对不同风险分类应对,新增项目设置严格客户准入条件 [9] - 2025年应对长账龄应收账款仍是核心工作之一,可能采取变通资产处理方式,虽有一次性折损,但利于报表优化和现金流回升 [10]
去年营收439.9亿元,碧桂园服务拟用至少5亿元回购股票
国际金融报· 2025-03-27 23:57
文章核心观点 3月27日碧桂园服务发布2024年度业绩数据,公司在收入、利润和现金流方面基本达成年初目标,各业务板块表现有差异,且基于良好现金储备计划未来一年回购股份 [1][2][3] 业绩整体情况 - 2024年全年总收入439.9亿元,同比增长3.2%;毛利84.01亿元,同比下降3.8%;净利润18.75亿元,同比增长262.8%;股东应占利润18.0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18.7% [1] - 2024年公司从收入、利润到现金流基本达成年初管理团队内部设定的目标 [1] 收入构成情况 - 物业管理服务贡献259.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9%,占总收入比例进一步提升至58.9% [1] - 社区增值服务和非业主增值服务的收入分别为41.94亿元和7.05亿元,对应收入占比9.5%、1.6% [1] - 城市服务实现收入41.68亿元,同比下降14.7%,收入占比为9.5%,因退出环卫项目、市场竞争激烈及接管项目减少 [2] - 商业运营服务业务分部实现总收入6.27亿元,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38.1%,收入占比为1.4% [2] - “三供一业”业务中物业管理及其他相关服务收入65.39亿元,同比增幅为31%,占总收入比14.9%;供热服务收入16.17亿元,增幅5.8%,占总收入比3.7% [2] 管理规模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除“三供一业”业务外,收费管理面积约为10.37亿平方米;“三供一业”业务的物业服务收费管理面积约为9030万平方米 [1] - 截至去年底,管理物业数达7895项,遍布中国内地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海外,重点覆盖五大经济发达城市群,一二线城市项目的收费管理面积约占40.7% [2] 现金流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和现金总额约为181.8亿元,同比增加约52.4亿元,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38.7亿元 [2] 股份回购计划 - 公司计划在2025年3月27日后的未来一年内,使用集团不少于5亿元的现有可用现金储备在公开市场购回及/或购买股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