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奥赛图(02315)
搜索文档
百奥赛图的转型样本:从CRO到创新药平台的十年征程
新浪证券· 2025-09-23 10:10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起步于基因编辑小鼠定制化服务 2013年时为客户按需制造小鼠模型 该模式轻资产风险小但利润空间有限[1] - 2013年全球药企聚焦PD-1靶点 公司决定转型 自建动物房并投入超5000万元建设动物中心 搭建小鼠模型与抗体产品货架[1] - 公司自主研发出人源化抗体小鼠RenMice 2020年启动千鼠万抗计划 将业务重心提升至研发效率和产业链核心环节[1] 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5年中期财报显示营收同比增长逾五成 净利润扭亏为盈 毛利率超过74% 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 - 目前约七成营收来自跨国药企 收入结构逐步国际化[2] - 2022年公司登陆港交所 市值被投资人认为低估[2] 战略定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定位为行业底层技术供应商 类似芯片产业中的台积电角色 避免与客户竞争并保持不可替代性[2] - 通过技术平台提升议价能力 人源化小鼠成为临床前验证核心工具[2] - 聚焦提升研发效率 提供系统化验证工具应对抗体药物多靶点多组合的发展趋势[2] 行业影响 - 中国药政改革推动创新药研发提速 大量企业需要临床前验证模型[2] - 中国生物医药企业以更高研发效率进入全球竞争格局 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2] - 国内外合作伙伴不断增加 反映中国创新药产业加速融入全球舞台[1][2]
百奥赛图IPO:募资缩水超7亿,要融资11.85亿,实控人外债不低
搜狐财经· 2025-09-22 20:39
核心观点 - 百奥赛图科创板上市将上会 保荐机构为中金证券 公司为临床前CRO及生物技术企业 基于基因编辑技术提供模式动物及临床前研发服务 与全球前十制药企业均有合作[1] - 实控人表决权比例较低且存在大额偿债压力 募资规模较首版缩水7.08亿元 研发投入及人员持续缩减 面临专利侵权诉讼索赔100万元[1][3][5][6][7][8][13][15] - 公司收入保持增长并于2024年实现扭亏 但资产负债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应收账款及存货规模持续走高 相关减值损失侵蚀利润[16][19][20][21]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沈月雷、倪健夫妇合计控制公司27.03%表决权 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强化控制[3][4] - 实控人存在大额偿债压力 2024-2025年需偿还借款本息及纳税合计1.13亿元 其中2025年为偿债高峰金额达7,943.61万元[5][6] - 实控人持股比例较低 若通过减持H股或质押方式偿债可能导致控制权进一步稀释[5] 融资与募投项目 - 本次IPO拟募集资金11.85亿元 较首版招股书募资规模18.93亿元缩水7.08亿元[7][8] - 募投资金主要用于药物早期研发服务平台建设(4.54亿元)、抗体药物研发及评价(3.16亿元)、临床前研发(1.65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2.5亿元)[7][8] - 药物早期研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中建筑工程款占比70.70% 抗体药物研发及评价项目中工程建设费用占比68.40%[9][10][11] - 公司于2022年9月在港交所上市募资约5亿元 本次为二次融资[9] 研发投入与人员 - 研发费用持续下滑 2022-2024年分别为6.99亿元、4.74亿元、3.24亿元 研发费用率从130.96%降至33.04%[11][12] - 2024年研发费用率33.04%略低于行业均值38.42% 但高于南模生物(19.67%)、药康生物(12.69%)及昭衍新药(4.6%)[12] - 研发人员数量持续减少 从2022年627人降至2024年337人 占比从47%降至30.78%[13][14] - 公司拥有192项发明专利 其中境内97项、境外95项 核心技术包括ESC/HR、CRISPR/EGE、SUPCE及RenMice平台[14][15]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持续增长 2022-2024年分别为5.34亿元、7.17亿元、9.8亿元 同比增长50.58%、34.28%、36.76%[16] - 2024年实现净利润0.34亿元 扭亏为盈 2022-2023年分别为亏损6.02亿元、3.83亿元[16]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21亿元同比增长51.27% 净利润0.48亿元同比增长194.72%[16] - 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 2022-2024年分别为58.9%、67.73%、65.28% 显著高于行业均值17.33%、24.26%、30.53%[16][19] - 2024年末货币资金4.04亿元 短期借款1.81亿元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0.71亿元 长期借款1.56亿元[19] 资产质量与运营风险 - 应收账款余额持续增长 2022-2024年分别为1.15亿元、1.54亿元、2.50亿元 坏账准备分别为706.80万元、1,139.57万元、2,089.15万元[19][20] - 存货规模2022-2024年分别为1.08亿元、0.98亿元、1.1亿元 跌价准备分别为346.59万元、957.31万元、675.59万元[20] - 信用减值损失主要来自应收账款 2022-2024年分别为138.44万元、431.28万元、945.22万元[21] - 资产减值损失主要来自存货跌价 2022-2024年分别为338.74万元、942.20万元、613.37万元[21] 法律风险 - 2024年9月因RenNano平台涉嫌专利侵权被和铂医药起诉 索赔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100万元[15] - 公司认为赔偿金额较小且具备支付能力 预计不会对生产经营及上市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5]
百奥赛图:以“千鼠万抗”重构分子发现生态,乘“双业务线”东风引领双抗与ADC新时代
新浪证券· 2025-09-22 14:08
产业趋势 - 双特异性抗体及双抗ADC等复合型疗法凭借更强选择性与机制冗余 在对抗耐药和拓展适应症方面带来突破[2] - 中国创新药进入对外BD时代 2025年上半年对外授权笔数与交易总额均创历史新高[2] - 跨国药企面临专利悬崖与中国企业在早期发现及临床效率上的优势 共同重塑全球管线来源与合作格局[2]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通过模式动物+抗体平台双业务线与千鼠万抗计划 成为全球创新药分子的发源地和行业加速器[1] - 公司以对外BD为导向 定位为分子发现与验证的基础设施供应商 不押注单一自研管线[7] - 平台化商业模式通过首付款、里程碑与销售分成构筑长期多元可持续的价值捕获机制[7] 技术平台优势 - RenMice系列全人抗体/TCR小鼠平台针对上千可成药靶点预制模式小鼠 产出百万量级高质量全人抗体分子库[3] - RenLite共同轻链平台统一轻链 显著降低双抗装配复杂性 使生产更接近单抗工艺[5] - 平台提供货架式供给 合作方可立等可取进入体内快速验证与概念验证 显著缩短从发现到PCC周期[3] 业务协同效应 - 模式动物业务提供标准化人源化与疾病模型 形成稳健现金流与规模化服务能力[4] - 抗体平台业务基于RenMab/RenLite/RenNano平台产出可开发全人抗体与组合骨架 通过授权转让实现价值转化[4] - 双业务线协同推动公司在产业链上游形成基础设施级地位 前者保证验证工具广度深度 后者承担分子供给增量[4] 前沿领域合作 - 与IDEAYA、SOTIO、ABL Bio在双抗/双抗ADC赛道合作 B7-H3/PTK7双抗ADC(IDE034)预计2025年Q4申报IND[5] - 与德国Tubulis签署抗体许可协议 提供全人抗体用于其专有连接子/载荷体系的ADC开发 获得首付款里程碑及销售分成[6] - 与默克签署抗体选择权评估协议 探索抗体偶联LNP的精准递送解决方案 拓展抗体在传统疗法外的应用边界[6] 竞争壁垒 - 在规模化标准化提供全人抗体与模型方面建立高技术门槛[8] - 平台+资产+BD组合形成强协同效应 增强抗风险能力并绑定国际级伙伴[8] - 千鼠万抗作为开放平台让分子在不同伙伴不同适应症下获多次验证机会 提升单体成功概率[7]
百奥赛图“双业务线”持续放量:多项国际合作开启新阶段
新浪证券· 2025-09-22 14:08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近期连续发布三项合作消息 涵盖核酸药物递送 ADC研发与双抗ADC合作项目进展 展现双业务线战略的纵深布局与国际竞争力[1] - 公司通过平台+资产双重盈利模式建立 包括许可收入 里程碑付款和销售分成[4] - 公司实现从传统CRO到创新型平台企业的跨越 依托国际合作和技术积累推动差异化产品落地[4] 核酸药物递送合作 - 公司与默克合作基于RenMice®平台提供全人抗体 用于评估抗体偶联脂质纳米颗粒在核酸药物递送中的应用潜力[2] - LNP是核酸药物领域关键技术 抗体偶联可提升递送精准度为下一代核酸疗法打开新空间[2] - 协议赋予默克独家选择权 公司可获得费用 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2] ADC研发进展 - 德国生物技术公司Tubulis引入公司自主开发的全人抗体用于新一代抗体偶联药物研发 分子源自RenMice®平台具备高亲和力[3] - 合作推进使公司抗体资产进入临床开发与商业化通道 公司将获得首付款 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3] 双抗ADC项目突破 - 公司与IDEAYA联合开发B7-H3/PTK7双特异性ADC 分子源自RenLite®共轻链平台具备双靶点协同作用[4] - 临床前数据显示在多种实体瘤模型中显着抑瘤 适应症覆盖肺癌和结直肠癌等高发肿瘤[4] -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递交IND申请 展现公司在双抗ADC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国际合作地位[4]
百奥赛图:从“抗体超市”到全球合作热单,双业务线越跑越顺
新浪证券· 2025-09-22 13:56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采用双业务线模式 包括模式动物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和标准化能力 以及抗体平台业务通过RenMice平台持续产出抗体并通过授权转让联合开发实现分子出海[3] - 公司通过千鼠万抗计划面向上千潜在可成药靶点预先建立海量候选抗体库 使合作方无需从零立项 将时间成本从几年压缩至12-18个月[2] - 公司定位为行业加速器而非单挑者 专注分子发现与验证工具 开放平台供全行业使用 通过首付款+里程碑+销售分成实现长期现金流[7] 技术平台优势 - RenMice平台包含RenMab/RenLite/RenNano等全人抗体小鼠技术 能高效产出低错配风险的双特异性抗体(如IDE034)且CMC工艺更友好[6] - 抗体偶联LNP核酸递送技术与默克合作 结合全人抗体与LNP递送技术 提升mRNA/siRNA等核酸药物的靶向投递能力[4] - RenLite共轻链平台开发的双抗ADC药物IDE034能同时靶向B7-H3和PTK7两个肿瘤靶点 临床前显示与DDR小分子联用具有协同效应[6] 合作与商业化进展 - 与Tubulis达成抗体许可协议 提供全人抗体用于新一代ADC开发 公司获得首付款+里程碑+销售分成[5] - IDEAYA基于公司平台开发的双抗ADC药物IDE034计划2025年Q4申报IND 瞄准多种实体瘤适应症[6] - 与默克的LNP合作包含独家选择权+里程碑+分成条款 体现合作深度与技术协同潜力[4] 行业趋势定位 - 行业从单靶点比拼转向多靶点+递送系统的立体作战模式 具备可靠分子和验证工具供给能力的企业将成为基础设施[8] - 全球药厂面临专利悬崖急需新管线 中国创新药凭借效率与成本优势推动BD交易热潮[7] - 双抗/ADC/核酸递送成为行业热点 组合式技术方案(如双抗ADC)成为提升疗效的关键路径[1]
百奥赛图:双业务线构建“价值金字塔”,中国创新药BD潮中的潜在赢家
新浪证券· 2025-09-21 18:55
行业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药企签署超过70笔管线授权协议 总交易额突破600亿美元 刷新历史纪录 [1] - 跨国药企迫切需要填补"专利悬崖" 中国企业凭借高效研发和成本优势成为全球管线重要来源 [1] - BD交易成为未来长期主旋律 受跨国药企专利悬崖与中国创新药效率红利双重驱动 [9] 公司商业模式 - 形成双业务线结构:模式动物业务提供标准化产品及服务产生稳定现金流 抗体平台业务通过授权与合作实现高成长潜力 [2] - 采用开放式平台模式 分子可多次授权给不同伙伴 提高单体成功概率 [9] - 价值捕获模式采用首付款加里程碑加销售分成的长期价值金字塔结构 [9] 技术平台优势 - 拥有RenMice®系列抗体发现平台 能在上千个潜在靶点上预先制备抗体库 形成货架式供给 [2] - 2020年提出千鼠万抗计划 使公司站到创新药研发链条源头位置 [2] - RenLite®共轻链平台可开发双抗ADC分子 在炙手可热赛道上具备技术抓手 [7] 近期合作成果 - 与默克合作探索抗体偶联LNP核酸递送 协议包含选择权里程碑与分成条款 [5] - 与Tubulis签署抗体许可协议 获得首付款和潜在销售分成 体现抗体超市模式 [6] - 与IDEAYA合作开发双抗ADC IDE034 分子即将进入临床申报 临床前数据显示与小分子药物联合有明显协同作用 [7] 资本市场定位 - 平台型Biotech具备更强抗风险能力 通过合作授权与分成共享收益而不自己承担全部临床风险 [3] - 平台复购率和国际合作拓展构成估值体系中更稳定的锚 [3] - 被视为新药研发加速器 为不同体量药企提供即取即用候选分子降低创新门槛 [9]
百奥赛图:当“千鼠万抗”遇上BD大潮
新浪证券· 2025-09-21 18:55
中国创新药行业BD交易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药企签署超过70笔授权协议 总交易金额超过600亿美元[1] - 跨国药企因专利悬崖急需新管线补充 中国企业凭借效率与成本优势成为全球新药重要来源[1] - 行业进入系统性对外授权时代 百奥赛图定位为行业加速器[1][5] 百奥赛图商业模式 - 采用双业务线模式 包括模式动物业务和抗体平台业务[2] - 模式动物业务基于人源化小鼠和疾病模型 为药企提供临床前验证工具 带来稳定现金流[2] - 抗体平台业务依托千鼠万抗计划 建立百万级抗体分子库 通过授权合作获取首付款、里程碑和销售分成[2] - 商业模式兼具稳定性与成长性 基础盘稳固且授权业务提供上升弹性[2][5] 近期合作进展 - 与默克合作探索抗体偶联LNP核酸递送 拓展抗体在核酸药物应用[3] - 授权德国Tubulis公司使用RenMice®平台开发ADC 获得首付款与里程碑分成[3] - 与IDEAYA推进IDE034双抗ADC项目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申报IND 适应症覆盖多种实体瘤[3] - 合作覆盖核酸递送、ADC和双抗ADC三大热门赛道 证明平台通用性和国际影响力[3] 企业竞争优势 - 风险分散于多个抗体资产而非单一管线 持续产出药物开发原材料[4] - 收入模式多元 结合模式动物现金流和抗体授权分成[5] - 获得跨国药企重复合作 平台质量获得国际认可[5] - 定位为创新药行业基础设施 提供先进研发工具而非直接淘金[5] 资本市场定位 - 缺乏短期爆点但具备长期价值股特性 具有持续兑现确定性[5] - 在全球药企追求高效低成本研发背景下 平台价值将进一步提升[5] - 在中国创新药BD大潮中可能成为长期赢家[5]
百奥赛图科创板IPO将于9月24日上会
北京商报· 2025-09-19 21:21
公司业务与定位 - 百奥赛图是一家临床前CRO及生物技术企业 基于自主基因编辑技术提供创新模式动物和临床前医药研发服务 [1] - 公司利用RenMice全人抗体小鼠平台(包括RenMab、RenLite、RenNano、RenTCR及RenTCR-mimic系列)针对近千个潜在药物靶点进行规模化药物开发 [1] - 业务模式包括将有潜力的抗体分子对外转让、授权或合作开发 [1] 上市进程 - 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2025年9月24日召开第38次审议会议 审议公司科创板首发事项 [1] - 公司科创板IPO于2023年6月20日获得受理 [1] 公司背景 - 百奥赛图成立于2009年 [1]
百奥赛图:从“千鼠万抗”到全球新药研发加速器
新浪证券· 2025-09-19 15:59
核心观点 - 百奥赛图作为全球新药开发基础设施供应商 凭借RenMice平台和千鼠万抗计划构建抗体分子货架 显著缩短研发时间并提升成功率 成为行业不可或缺的赋能者[2][6] - 公司RenLite平台通过共同轻链技术解决双抗开发链错配痛点 使双抗生产简化至单抗水平 已吸引多家全球合作伙伴探索双抗ADC领域[3] - 百奥赛图商业模式包含授权费、里程碑付款和销售分成 形成多元价值金字塔 技术稀缺性赋予其强大产业链议价权[6] 技术平台优势 - RenMice平台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通过千鼠万抗计划构建百万量级抗体分子货架 被默克、吉利德、百济神州等全球药企验证为研发基础设施[2] - RenLite平台解决双抗链错配问题 使双抗生产近乎单抗简便 支持快速组合验证和PoC实验 极大提升研发效率与成功概率[3][4] - RenNano平台聚焦纳米抗体研发 凭借小分子量和穿透力优势攻克实体瘤 可与RenLite协同探索多特异性抗体 拓展自免和肿瘤领域解决方案[5] 行业合作与商业价值 - 公司近期与多家跨国药企达成合作 获得可观预付款和里程碑付款 验证技术平台稀缺性[1] - 商业模式使药企规避早期研发风险 将资源集中于临床开发与商业化 构建长期稳固的价值金字塔[6] - 作为全行业加速器而非单纯管线Biotech 百奥赛图持续为全球新药研发赋能 构筑全球价值金字塔[7]
百奥赛图模式重塑早期研发,站上全球创新药BD潮头
新浪证券· 2025-09-19 15:45
行业概览与交易数据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行业签订超过70项管线授权协议 总交易金额突破600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 [1] - 三生制药PD-1/VEGF双抗SSGJ707以首付款12.5亿美元 总价值逾60亿美元授权辉瑞 刷新中国创新药单项对外授权纪录 [1] - 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40年源自中国的创新药年销售额达2200亿美元 FDA批准新药中约三分之一来自中国管线 [2] 行业驱动因素 - 跨国药企面临未来3-5年超千亿美元重磅药物专利到期危机 包括默沙东Keytruda等明星产品 [2] - 中国药企凭借更快研发节奏和成本优势积累大量早期项目 但缺乏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资金与人才 [2] - 供需高度契合推动中国创新药出海BD井喷 成为行业长期增长引擎 [2] 企业发展模式 - 恒瑞医药采用"重型打法":拥有数千人研发团队 覆盖所有热门靶点 2025年以173个项目位居全球药企管线第13位 上半年BD首付款收入近20亿元人民币 [3] - 百奥赛图采用"轻型路径":通过"千鼠万抗"计划及RenMice平台建立千余靶点、百万级候选抗体序列资源库 实现早期研发"货架化" [3] - 百奥赛图2025年上半年累计签署约280项抗体资产合作 合作方包括Merck、Gilead、IDEAYA Biosciences及翰森制药等全球药企 [3] 行业模式创新 - 百奥赛图开放平台使未成功分子可换适应症重新尝试 理论上每个抗体分子有多次开发机会 大幅提升成功率 [4] - 该模式成为行业基础设施:Biotech公司依赖资源库完成早期研发 大型药企作为内部研发补充加速器 [4] - 百奥赛图被誉為"全球新药发源地" 其开放式BD模式被视为创新药BD时代潜在最大赢家 [5] 行业趋势展望 - 资本市场评估标准从单纯关注自主研发转向持续产出具备对外授权潜力管线 [5] - 全球医药巨头持续面临专利悬崖 中国企业持续积累研发资源 推动中国创新药对外BD浪潮成为未来二十年核心发展动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