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奥赛图(02315)
搜索文档
“ADC+小分子”组合疗法升温,百奥赛图再获全球资本青睐
新浪证券· 2025-09-23 17:44
核心观点 - 抗体偶联药物(ADC)与小分子药物联合治疗策略成为行业焦点 通过IDEAYA Biosciences引进中国恒瑞医药和百奥赛图项目体现国际分工和组合疗法趋势[1] - DDR抑制剂与ADC联合有望产生更强肿瘤杀伤效果 临床数据显示联合用药总缓解率提高近一倍且中进展生存期延长至8.1个月[2] - 双抗ADC技术平台推动靶点创新 B7-H3/PTK7双特异性设计通过RenLite平台实现 可提升选择性并降低脱靶风险 2025年底完成IND申报[3] - 中国Biotech企业通过技术平台参与全球研发链条 百奥赛图2025年上半年营收6.21亿元同比增长超50% 净利润48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4] - 平台型Biotech展现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产出优势 通过标准化抗体分子货架与规模化动物模型降低研发失败率[4] 研发策略与临床进展 - IDEAYA专注DDR通路小分子研发 其PARG抑制剂采用合成致死策略 但单用受耐药制约[2] - 引进百奥赛图B7-H3/PTK7 bsADC核心逻辑为DDR抑制剂与ADC联合增强疗效 交易金额近30亿元[2] - 双抗ADC在肺癌结直肠癌模型中显抑瘤效果 与PARG抑制剂联用展现协同潜力[3] - 现有单靶B7-H3 ADC如第一三共DS-7300a进入III期试验 但存在血液学毒性和剂量限制问题[3] 技术平台与国际合作 - 百奥赛图建立"千鼠万抗"分子库覆盖上百万全人抗体 配合RenMice系列平台具备快速输出多样化分子能力[4] - 公司与吉利德默克强生等跨国药企建立合作 形成稳定国际化收入来源[4] - 双抗ADC成为国际资本热点 百利天恒此前达成84亿美元交易[4] 市场与资本表现 - 百奥赛图2025年上半年营收6.21亿元同比增长超50% 净利润48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4] - 平台型Biotech通过标准化抗体货架降低早期研发失败率 提升合作交易数量和现金流稳定性[4] - 未来几年临床验证将决定"双抗ADC+小分子"模式的市场化前景[5]
BD浪潮下的中国力量:百奥赛图如何定义“抗体+”时代
新浪证券· 2025-09-23 17:44
全球医药BD交易趋势 - 跨国药企首付款超5000万美元授权交易中中国Biotech占比达40% 四年前不足5% [1] - 未来五年全球超千亿美元重磅药物将失去专利保护 大药企亟需补充管线应对仿制药竞争 [2] - 全球研发生产率持续下滑 新药从临床前到上市成功率降至不足10% [2] 百奥赛图财务表现 - 2024年首次实现全年盈利 营收9.8亿元 净利润3354万元 [3] - 2025年上半年营收6.21亿元同比增长51.5% 净利润4800万元超去年全年水平 [3] 商业模式与技术优势 - 通过"平台即产品"模式构建覆盖上千靶点、超百万抗体序列的分子货架 [3] - 研发周期从传统5年以上压缩至12-18个月 [3] - 累计签署约280项抗体分子授权或合作开发协议 2025年上半年新增80项 [3] 技术平台创新 - 基因编辑技术SUPCE®支撑RenMab、RenLite、RenNano等多个全人抗体小鼠平台 [4] - 累计开发超4000种基因编辑动物模型 含1000多种靶点人源化模型 [4] - 海外收入占比达70% 与全球前十大药企均建立合作 [4] 战略布局与发展方向 - 布局体内CAR-T与抗体偶联LNP递送方案 与默克三度达成核酸递送系统合作 [5] - 推行"更多、更全、更新"战略 将AI与自动化深度融合提升研发效率 [5] - 在双抗ADC等热门赛道快速占位并增强新兴领域先发优势 [5] 行业地位与影响 - 从CRO转型为"行业基础设施" 成为全球药企早期研发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3][4] - 代表中国Biotech从"license in"到"license out"的模式蜕变 [7] - 推动中国创新药实现由技术与效率驱动的全球化道路 [7]
创新药的“效率魔咒”,百奥赛图要来破一破?
新浪证券· 2025-09-23 17:41
行业趋势 - 全球创新药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但新药上市成功率连年下降 呈现"反摩尔定律"现象 [1] - 创新药研发成本越来越高但研发难度越来越大 成为跨国药企头号难题和中国Biotech生存考题 [1] 中国药企发展 - 中国药企在全球创新药BD交易中占比从四年前不足5%跃升至2025年上半年40%以上 实现从"陪跑"到"主角"的身份转变 [2] - 尽管美国政坛曾传出限制中国药企出海的声音 但跨国药企因专利到期潮急需新分子而依赖与中国企业合作 [2] 百奥赛图商业模式 - 公司通过靶点人源化小鼠和"千鼠万抗"抗体库平台起家 专注于提高临床前研发效率 [3] - 平台可将抗体分子从发现到PCC阶段的时间从5-6年缩短至12-18个月 显著提升研发速度 [3] - 已签署280多项合作协议 将抗体库技术推广至全球 [3] 技术平台拓展 - 公司平台正从传统抗体领域向"抗体+"新模式拓展 包括双抗、ADC和核酸递送系统等方向 [4] - 2024年9月与默克达成第三次合作 涉及核酸递送系统领域 [4] - 抗体平台与LNP、细胞疗法、AI研发工具结合探索新可能性 [4] 行业定位 - 公司被比喻为创新药行业的"台积电" 专注于底层技术开发并赋能行业制造重磅药物 [5] - 同时被视为"抗体超市" 为客户提供即取即用的抗体分子解决方案 [5] - 中国企业在全球创新药效率提升和差异化竞争中提供独特解决方案 [5] 核心技术 - 公司通过靶点人源化小鼠和全人抗体分子库技术破解创新药研发效率难题 [6]
跨国药企重押Ab-LNP,百奥赛图站上核酸药物递送新风口
新浪证券· 2025-09-23 17:41
合作与交易 - 百奥赛图与默克达成抗体评估协议 聚焦抗体偶联脂质纳米颗粒在核酸药物递送中的应用 百奥赛图提供全人源抗体 默克评估核酸定向递送潜力 若验证成功 默克获得独家权益 百奥赛图可能获得首付款 里程碑支付及销售分成 [1] - 双方合作是继早期合作后的第三次深化 标志着抗体与递送模式进入新阶段 [4] 核酸药物与递送技术 - 核酸疗法包括mRNA siRNA和基因编辑工具 应用前景广阔 但面临精准安全递送核酸分子的瓶颈 [2] - 脂质纳米颗粒是当前最广泛应用递送手段 全球LNP市场预计从2025年11亿美元增长至2034年35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13.3% [2] - 传统LNP主要富集于肝脏 对肝外适应症如肿瘤 中枢神经或心脏疾病效果受限 提高剂量可能引发免疫毒性和耐受性问题 [2] - 抗体修饰LNP在动物模型中展现突破性进展 抗TfR1抗体偶联寡核苷酸在小鼠肌肉组织递送效率提升逾15倍 EGFR抗体修饰后胎盘组织mRNA表达增加近两倍 [2] - LNP技术进入平台化模块化设计阶段 抗体 双特异性抗体 纳米抗体等新分子形式与LNP结合拓展递送维度 [4] - AI赋能递送设计兴起 剂泰科技推出AiLNP平台 基于器官特异性需求快速生成定制化LNP提高研发效率 [4] 资本市场动态 - 艾伯维2025年6月以21亿美元收购Capstan Therapeutics 获得其in vivo CAR-T核心管线CPTX2309 该项目利用CD8靶向Ab-LNP将CAR mRNA递送至体内T细胞 是Ab-LNP首次大规模走向临床的代表案例 [3] - Ab-LNP在肿瘤 罕见病及细胞治疗领域被认为是打破递送瓶颈的潜在解法 [3] - 核酸药物市场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临床 递送系统突破决定商业化深度 抗体偶联LNP被视为下一个高景气赛道 [5] - 跨国药企持续加码精准递送 中国Biotech更深层次参与全球新药递送技术体系重构 [5]
百奥赛图:从“千鼠万抗”到全球合作,中国Biotech的出海范本
新浪证券· 2025-09-23 17:37
行业背景与市场前景 - 全球ADC药物研发壁垒高 产业链外包率超过70% 催生CRDMO蓝海市场[1] - 预计2030年全球ADC外包服务市场规模达110亿美元 2022-2030年复合增长率28.4%[1] - 国内平台型Biotech企业凭借差异化技术路径成为跨国药企合作首选[1] 技术平台优势 - 公司建立4390种基因编辑动物模型 近三分之一为靶点人源化小鼠[2] - RenMice®全人抗体平台涵盖四大子平台 可生成高亲和力低免疫原性全人抗体[2] - "千鼠万抗"计划围绕1000多个靶点建立超百万全人抗体分子库 形成标准化抗体货架[2] 商业合作进展 - 与全球前十大药企中七家建立合作 累计签署约280项抗体分子协议[3] - 2025年上半年新增合作80项 同比增长60%[3] - 近期达成三项ADC领域国际合作:与Tubulis联合开发新一代ADC 与德国默克探索抗体偶联LNP递送系统 与IDEAYA推进双特异性ADC IDE034[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21亿元 同比增长51.5%[4] - 净利润4800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且超去年全年水平[4] - 毛利率保持74%以上 经营现金流净值超2亿元[4] - 靶点人源化小鼠业务收入2.74亿元(同比+56%)毛利率79% 抗体分子转让业务收入1.63亿元(同比+38.1%)毛利率近90%[4] 研发与出海战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超2亿元 同比增长近30% 资源聚焦高潜力抗体分子临床前开发[4] - 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2025年上半年总金额超600亿美元[7] - 公司股价自2024年底至2025年8月涨幅超400%[7] - 完成从"国内模式动物龙头"向"全球抗体源头分子供应商"转型[8]
百奥赛图的“破局密码”:从模式动物到ADC全球合作
新浪证券· 2025-09-23 17:37
行业趋势 - 抗体偶联药物(ADC)被视为"生物导弹" 具有精准靶向和强效杀伤的双重优势 成为各大药企重点押注的赛道[1] - 截至2025年6月 全球已累计有19款ADC药物获批上市 同时仍有数百个ADC分子处于研发或临床阶段[3] - ADC研发环节的外包比例超过70% 远高于整体生物制剂30%~40%的水平 预计到2030年全球ADC外包市场规模将达到11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28.4%[3] - 将一款ADC候选药物推向临床试验申请阶段平均需投入5000万至7000万元人民币 若采用定点偶联等新技术成本甚至逼近1亿元[3] 公司技术优势 - 百奥赛图已成功开发超过4390种基因编辑动物模型 其中1100多种为靶点人源化模型 为全球最大的靶点人源化小鼠模型库[5] - 公司以每年新增200~300种的速度增加模型数量 持续保持领先优势[5] - RenMice®全人抗体小鼠平台支持发现结构多样、全人源抗体分子 为ADC等复杂药物的开发提供源头分子[6] - "千鼠万抗"计划系统化收集并整理海量抗体分子 形成"货架式"抗体库 合作方可直接选取并进入后续研发[6] - 通过其平台部分合作项目在18个月内即可完成早期开发 大幅缩短传统流程可能耗时5年以上的周期[6] 国际合作进展 - 2025年9月16日向德国ADC企业Tubulis授权抗体 将获得首付款、里程碑付款以及净销售分成[7] - 2025年9月4日与德国默克在抗体偶联LNP递送领域展开合作 这是双方的第三次合作[8] - 与IDEAYA Biosciences联合推进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IDE034 靶向B7-H3与PTK7 IDEAYA计划在2025年第四季度提交IND申请[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新签对外授权80项 同比增长60% 累计授权项目数达到280项[9]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至6.21亿元 净利润为4800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 相比去年同期亏损5067万元[9] 战略定位 - 百奥赛图定位正在从"抗体发现平台"向"全球研发基础设施"转变[10] - 2025年上半年ADC领域的海外授权金额高达200亿美元 占出海交易总额的三成以上[10] - 公司通过提供差异化源头抗体分子 成为行业创新的"通用底座"[10]
百奥赛图授权管线IDE034进展提速,或成全球首个B7H3/PTK7双靶ADC
观察者网· 2025-09-23 16:06
核心观点 - 百奥赛图授权给IDEAYA Biosciences的肿瘤治疗药物IDE034项目取得进展 计划2024年四季度提交美国临床试验申请 该双靶点ADC药物在肺癌和结直肠癌中显示治疗潜力 [1] - 公司通过技术授权获得潜在交易金额接近30亿元人民币 若进展顺利有望成为双靶点领域首个临床阶段ADC产品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21亿元 同比增长51.3% 海外合作收入占比近70% 研发投入2.09亿元 同比增长29.3% [2] 药物研发进展 - IDE034是抗体偶联药物(ADC)采用双靶点设计 能同时识别B7H3与PTK7两个肿瘤标志物 搭载公司BLD1102连接子与载荷平台技术 [1] - 药物基于RenLite全人抗体共轻链平台开发 公司在双抗ADC领域还拥有RenNano全人纳米抗体平台 [1] - 公司依托RenMice全人抗体小鼠平台建立抗体分子库 为制药企业提供研发服务 [1] 业务合作与财务表现 - 双抗ADC领域合作伙伴包括SOTIO ABL Bio Radiance及ADC Therapeutics等公司 [2] - 抗体开发领域与吉利德 Merck KGaA 强生杨森等跨国药企建立合作关系 [2] - 截至报告期累计获得195项授权专利 提交496项专利申请 新签约对外授权80项 同比增长60% [2]
百奥赛图科创板IPO 弱盈利 虚收入 高投入难获认可
搜狐财经· 2025-09-23 15:25
核心观点 - 百奥赛图面临盈利能力可持续性、实控人高负债及股权稳定性、关联交易真实性三大核心问题,其科创板IPO审议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10][17][32] 财务表现与盈利质量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从5.3亿元增长至9.8亿元,归母净利润从-6亿元改善至3354万元,2025年1-9月盈利5799万元 [4][5] - 盈利改善主要依赖费用优化:研发费用从2022年6.99亿元缩减至2024年3.24亿元,研发人员从627人减至337人;管理费用从2.5亿元降至1.8亿元,人工费用从9130万元降至5521万元,合计贡献超8000万元利润 [8][9] - 2024年综合毛利率达77.67%,但净利润率仅3.42%,盈利质量低于同行;2025年上半年财务成本0.36亿元接近净利润0.48亿元,利息负担沉重 [20][33] 偿债能力与资金链风险 - 公司现金覆盖不足:2025年上半年现金4.21亿元,流动负债4.71亿元,流动比率1.53%和速动比率1.32%均低于行业均值(3.69%/3.27%) [19][20] - 实控人沈月雷夫妇背负约1亿元债务,2023-2025年需偿还1.15亿元,还款依赖H股减持;2026-2028年仍有4694万元待偿还 [13][16][17] - IPO募资额从18.93亿元缩水至11.85亿元(降37.4%),通过IPO缓解负债计划受阻 [20] 业务结构与关联交易 - 收入依赖模式动物销售(2024年占比39.71%)和抗体开发业务(占比32.43%),但抗体开发业务境外收入占比仅10%,主要依赖国内关联方 [24][26][28] - 关联交易集中:2022年抗体开发收入55.1%来自思道医药(曾为孙公司),2024年第二大客户多玛医药(思道医药母公司)贡献6101万元收入 [29] - 原始股东杨晓明(原国药总工程师)涉嫌违纪违法,万里明(长生生物前高管)受行政处罚,客户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与杨晓明存在历史关联 [30][32] 市场表现与竞争力 - H股股价表现不佳:2022年发行价25.22港元,2024年底跌至5.6港元低位,港股投资者损失严重 [21][22] - 抗体开发业务("千鼠万抗"计划)持续亏损,2021-2023年累计亏损超12亿元,盈利依赖模式动物和临床前服务补贴 [34][37] - 境外收入占比从2022年46.31%骤增至2024年67.97%,但第三方回款从2022年615.64万元激增至2024年3116.50万元,交易真实性存疑 [32] 行业与监管环境 - 科创板IPO审核强调盈利能力、股权稳定性及技术竞争力,2025年已有3家企业因业绩不稳定撤回申请 [2][38] - 注册制下监管通过"撤回/暂缓/否决"屏蔽高风险IPO,即便具备硬科技属性但盈利欠佳的项目难以过会 [1]
全球大变局下,中国创新药的集体拐点与百奥赛图的征途
新浪证券· 2025-09-23 10:13
中国创新药全球化进展 - 跨国药企首付款超5000万美元BD交易中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占比突破40% 四年前不足5% [1] - 跨国药企面临专利到期压力 未来五年超千亿美元销售额药物失去专利保护 [1] - 全球研发效率持续走低且临床试验成功率下降 跨国药企加大对中国市场关注 [1] 中国药企BD交易表现 - 恒瑞医药 礼新医药 三生制药等企业将创新药对外许可作为稳定收入来源 [2] - 百奥赛图2024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签署超280项药物合作/授权/转让协议 2025年上半年新增80项 [2] - 百奥赛图营收同比增长超50% 净利润超去年全年水平 [2] 百奥赛图技术平台优势 - 开发超过4390种基因编辑动物模型 含上千种靶点人源化小鼠 [3] - 建立"千鼠万抗"抗体发现平台 积累超百万条全人抗体序列 [3] - 将早期药物发现周期从5年以上缩短至12-18个月 [3] 抗体药物技术演进 - 行业进入"抗体+"时代 抗体与双抗 ADC 细胞疗法 核酸药物等技术结合 [4] - 百奥赛图与默克合作切入核酸递送领域 评估抗体偶联LNP递送系统 [4] 平台能力拓展方向 - 持续扩充抗体库满足不同类型抗体药物研发需求 [5] - 覆盖肿瘤 自免 神经等多个疾病领域 [5] - 将抗体库与AI 自动化研发体系结合 [5] 行业地位提升 - 中国创新药企业从追赶阶段发展为全球BD交易重要参与者 [6] - 通过技术平台加全球合作模式提供底层研发基础设施 [6]
百奥赛图“双业务线”再提速:国际合作频现,布局核酸递送与双抗ADC新赛道
新浪证券· 2025-09-23 10:11
核心观点 - 百奥赛图通过多项国际合作验证其双业务线战略的前瞻性与国际竞争力 在抗体偶联LNP递送 ADC开发和双抗ADC联合治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1][5][6] 合作进展 - 与默克签署抗体选择权评估协议 基于RenMice®平台提供全人抗体探索抗体偶联LNP递送 若行权将获得首付款、里程碑及分成收益 [2] - 德国ADC企业Tubulis正式引进一款RenMice®平台全人抗体用于ADC产品开发 百奥赛图将获得首付款、开发与商业化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 [3] - 合作伙伴IDEAYA在研发日展示B7-H3/PTK7双特异性ADC(IDE034) 该分子源自RenLite®平台 临床前数据显示与DDR小分子抑制剂具有显著协同效应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IND申报 [4] 技术平台优势 - RenMice®平台提供具备高亲和力与低免疫原性的全人抗体 拓展至核酸药物递送和ADC开发领域 [2][3] - RenLite®共轻链平台支持开发能同时靶向两个肿瘤相关抗原的双特异性ADC分子 [4] 战略布局 - 模式动物业务提供大规模靶点人源化小鼠与疾病模型 构建稳定收入来源 [5] - 抗体平台业务通过千鼠万抗计划输出全人抗体资产 以许可和合作研发方式实现价值转化 [5] - 双业务线布局既保持稳定现金流 又通过抗体资产授权获取潜在爆发式收益 [5] 行业影响 - 抗体偶联LNP有望解决核酸疗法精准递送瓶颈 提供更高效靶向解决方案 [2] - 公司通过构建基础设施级研发平台 深度融入下游药物研发与商业化 [6] - 在全球创新药行业多元化组合化背景下 公司成为国际合作核心节点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