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翔海运(02510)

搜索文档
智通港股解盘 | 观望不确定性事件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提前预热
智通财经· 2025-07-25 20:09
市场动态 - A股沪指在3600点受阻,港股恒指收盘跌1 09% [1] - 雅下退潮导致A股炸板增多,华新水泥(06655)、东方电气(01072)均跌超6% [2] - 市场关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览面积首破7万平方米,逾800家企业参展,3000余项前沿展品亮相 [2] - GPT5 0据传8月初推出,迈富时(02556)、亚信科技(01675)涨超5% [2] - 华为昇腾384超节点真机成为市场焦点 [3] - 光刻机产业发生质变,浸没式光刻机量产机台上产线验证,已向某逻辑客户交付第二台国产光刻机 [3] - 华虹半导体(01347)大涨超9%,中芯国际(00981)、上海复旦(01385)涨超4% [3] 行业趋势 - 光伏行业走反内卷方向 [1] - 东南亚市场成为开拓重点,吉宏股份(02603)净利润同比增长97 25%至108 21%,大涨超15% [4] - 狮腾控股(02562)与中国邮政香港合作打造AI数码商贸平台,互太纺织(01382)在越南建厂涨超3% [4] - 东南亚航运受重视,德翔海运(02510)收入增加38 5%至3 26亿美元 [4][8] - 创新药出海受追捧,康龙化成(03759)、昭衍新药(06127)、药明生物(02269)涨超7% [5] - 医疗板块受美股Meme股刺激,爱康医疗(01789)大涨近9% [5] - 中远海运港口(01190)可能收购巴拿马运河等港口资产,大涨超9% [5] - 辅助驾驶测试显示15类场景综合通过率低于50%,智驾行业仍需提升科技水平 [6] - 保险业协会公布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 99%,预计三季度新单保费将迎脉冲式增长 [7] - 众安在线(06060)、中国人寿(02628)、中国太保(02601)、中国太平(00966)等港股保险股受利好 [8] 公司聚焦 - 德翔海运(02510)第一季度收入增加38 5%至3 26亿美元,平均运费增加39 1%至776美元/标准箱 [8] - 公司专注于亚洲航线,2024年亚洲收入占比83%,中国大陆收入同比增长169 2% [8] - 持续扩展航线网络,覆盖全球20个国家及地区的61个主要港口 [8] - 布局中大型船市场,订造6艘7000TEU集装箱船,3艘14000TEU和3艘7092TEU集装箱船 [9] - 近期订造5+5艘5000TEU集装箱船,每艘造价6250万美元,总金额6 25亿美元 [10] - 中东股东赋能一带一路沿线业务,预计中东、印巴航线将成为未来增长动力 [11]
“北水”加仓 VS 汇丰、花旗席位大卖,谁在定价航运股的下一站?
智通财经网· 2025-07-15 14:55
外贸数据与航运板块表现 - 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13万亿元,同比增长7.2%,进口8.79万亿元,同比下降2.7% [1] - 二季度单季进出口增速升至4.5%,比一季度加快3.2个百分点,连续七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 [1] - 6月进出口规模达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出口2.34万亿元,同比增长7.2%,进口1.51万亿元,同比增长2.3% [1] - 外贸数据强劲推动港股航运与港口板块走强,中远海控、海丰国际、德翔海运自4月低点至阶段高点最大涨幅分别达35.4%、82.9%、233% [1] 关税政策与市场波动 - 6月航运板块高位横盘震荡,特朗普宣布对多国输美产品征收新关税引发市场对航运需求持续性的疑虑 [2] - 7月8日港股海丰国际、东方海外国际等多只航运个股盘中异动下跌 [2] 南向资金与多空博弈 - 南向资金在关税不确定性下加仓航运板块,中远海控港股通持股比例从5月22日的29.81%升至7月11日的34.68% [3] - 中远海能港股通持股比例从6月13日的55.90%升至7月11日的61.73%,太平洋航运持股比例从6.78%升至7.14% [3] - 空方力量显现,中远海控5月14日出现7.55亿港元转仓,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席位近10个交易日净卖出1208.91万股 [4][6] - 中远海能6月3日发生4.37亿港元转仓,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和花旗银行席位近20个交易日分别净卖出4840.25万股和2502.52万股 [8][10] 行业基本面与长期逻辑 - 2025年二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指数为120.81点,较上季度上涨14.77点,航运信心指数为123.22点,较上季度上升12.89点 [13] - MSC7月下半月下调运价,但市场对8月宣涨仍有预期,欧线旺季装载率好于预期且欧洲港口拥堵形成催化 [14] - 上半年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29万亿元,增长4.7%,占进出口总值51.8%,其中对东盟进出口增长9.6% [14] - 行业供给端优化,全球集装箱船运力增速放缓,头部企业注重运力与需求匹配,行业整合加速提升集中度 [15] - 环保政策与技术革新驱动行业转型,IMO碳排放新规推动环保船舶投资,数字化技术提升物流效率并降低成本 [15]
亚洲区域集运系列之:2025年上半年业绩追踪:锦江航运业绩大增,关注德翔海丰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5 10: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锦江航运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增超市场预期,受东北亚和东南亚市场表现强劲影响,公司实现量价齐升 [3] - 亚洲区域航线运价表现突出,领先于平均水平,且航线模式切换使期租价格攀升,为即期运价奠定基础 [3] - 东南亚集运上半年货运表现强劲,中长期亚洲区域内贸易需求有望受产业转移和东南亚经济发展支撑 [3] - 3k TEU以下集装箱船手持订单有限约束未来供给释放,老龄化严重推动运力退出 [3] - 建议关注亚洲区域内集装箱运输的海丰国际、德翔海运和中谷物流,预计它们业绩将有亮眼表现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锦江航运业绩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8 - 8.1亿元,同比增长145.86% - 155.32%;扣非归母净利润约7.6 - 7.9亿元,同比增长160.25% - 170.53% [3] - 2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4.2 - 4.5亿元,同比增长119% - 135%,环比增长19% - 27%;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4.1 - 4.4亿元,同比增长126% - 142%,环比增长19% - 28% [3] 亚洲区域航线运价表现 - 上半年CCFI中国 - 日本航线运价指数同比增长29%,中国 - 东南亚航线运价指数环比增长28%,CCFI综合指数同比下滑8% [3] - 2季度CCFI中国 - 日本航线运价指数同比增长33%,环比持平;中国 - 东南亚航线同比增长11%,环比下滑10%,CCFI综合指数同比下滑19%,环比下滑14% [3] 期租和二手船价格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11日,2000TEU集装箱船6 - 12个月期租价格较年初增长20%,录得28800美元/天 [3] - 2200TEU集装箱船10年船龄的二手船价格较年初增长15%,1900TEU集装箱船增长23% [3] 需求端情况 - 1 - 5月中国出口东盟国家商品金额累计同比增长13.5%,欧盟同比增长7.7%,美国同比下滑8.7% [3] - 今年1 - 6月美国进口集装箱数量同比增长4%,自中国进口数量同比下滑4%,自东盟国家进口同比增长20% [3] 供给端情况 - 3k TEU以下集装箱船手持订单有限,截至7月初手持订单占比约5.3% [3] - 3k TEU以下集装箱船今年计划交付12.2万,不考虑拆船将带来运力增长2.3%,2026年为1.6% [3] - 3k TEU以下集装箱船老龄化问题严重,25年以上船龄占比11%,20年以上船龄占比25% [3] - 2025年至今整体集装箱船市场拆解9艘船舶,均为3k TEU以下的集装箱船 [3] - 克拉克森预测2025年3k TEU以下集装箱船供给将增长1.8%,2026年将下滑1.3% [3] 重点公司估值情况 |证券代码|证券简称|投资评级|2025 - 07 - 14收盘价|总市值|PB(2024A)|申万预测归母净利润(2025E)|PE(2025E)| | ---- | ---- | ---- | ---- | ---- | ---- | ---- | ---- | |603565|中谷物流|买入|10.11元|212亿元|1.9|19.83亿元|10.7|[4] |1308.HK|海丰国际|买入|23.9港币|645亿港币|3.42|10.42亿美元|7.89|[5] |2510.HK|德翔海运|买入|9.27港币|154亿港币|0.99|3.78亿美元|5.20|[5]
智通港股解盘 | 证券保险迎新催化 光刻机提速助推芯片国产替代
智通财经· 2025-07-11 20:53
市场表现 - 港股收盘上涨0.46%,尾市因银行股回撤[1] - 中国铝业(02600)涨近4%,中铝国际(02068)涨超15%[1] - 金力永磁(06680)涨3.65%,北方稀土、包钢股份公告提价[1] 券商行业 - 高盛上调MSCI亚太(日本除外)指数12个月目标价3%至700点,预期美元回报率9%[2] - 中证协发布28条措施推动券商获取银行理财、保险销售牌照,简化审批流程[2] - A股IPO受理上半年同比增510.3%至177家,6月单月受理150家[3] - 中州证券(01375)涨超47%,国联民生(01456)涨超15%,国泰海通(02611)、申万宏源(06806)涨超8%[3] 保险行业 - 财政部优化国有险企考核机制,引入三年及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50%、20%[4] - 阳光保险(06963)涨5.64%,中国太保(02601)、新华保险(01336)、中国平安(02318)涨超3%[4] 医药与CXO - 药明康德(02359)上半年营收207.99亿元同比增20.64%,扣非净利润63亿元同比增44%[5] - 花旗预测药明康德CDMO项目2025-2027年收入贡献占比分别为23%、24%、25%[5] - 康龙化成(03759)、药明合联(02268)涨超6%,诺诚健华(09969)涨超15%[6] 科技与AI -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商汤(00020)涨超6%[6] - 伟仕佳杰(00856)管理40个国家智算中心,东南亚营收占比34%,今日涨超10%[6] - 国产光刻机进展:i线500nm光刻机进入验证阶段,物镜系统价值量提升至500-600万[8] - 中芯国际(00981)、华虹半导体(01347)、晶门半导体(02878)受关注[9] 消费与娱乐 - 周杰伦入驻抖音粉丝达1300万,巨星传奇(06683)涨近10%[7] - 广汽集团(02238)与华为合作高端品牌华望汽车,首款车型预计2026年推出,今日涨超4%[7] 航运与德翔海运 - 德翔海运Q1收入增38.5%至3.26亿美元,平均运费增39.1%至776美元/TEU[10] - 亚洲收入占比83%,中国大陆收入同比增169.2%[10] - 拥有46条航线覆盖61个港口,2024年新增4300TEU集装箱船订单[10][11] - 中东股东赋能一带一路业务,预计印巴和中东航线驱动增长[12]
港股收盘(6.20) | 恒指收涨1.26% 内银、内险全天走强 德翔海运(02510)放量大涨
智通财经网· 2025-06-20 17:06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1.26%至23530.48点,成交额2224.23亿港元,恒生国企指数涨1.38%,恒生科技指数涨0.88% [1] - 花旗调高恒指目标价,认为中东局势影响有限,全球央行减息降低资金成本,预期明年港股盈利增长更佳 [1] - 李宁领涨蓝筹股,涨4.8%至15.72港元,贡献恒指2.68点,非凡领越斥资2.75亿港元增持李宁0.7%股权至11.23% [2][9] - 中国人寿涨4.74%至18.58港元,贡献恒指9.9点,舜宇光学科技涨3.99%至65.15港元,贡献恒指2.78点 [2] - 信义玻璃跌3.81%至7.06港元,拖累恒指0.97点,中石油跌1.32%至6.71港元,拖累恒指0.34点 [2] 热门板块表现 - 内银股走强,民生银行涨3.39%至4.57港元,工商银行涨2.82%至6.2港元,建设银行涨3.34%至7.73港元 [3] - 6月LPR报价维持不变,业内人士预计下半年央行或继续降息,5年期以上LPR可能单独下调以推动房贷利率下降 [3] - 内险股表现强劲,中国人寿涨4.74%,新华保险涨4.22%至39.5港元,中国太保涨2.8%至25.7港元 [4] - 航运股午后走高,德翔海运涨35.68%至10.04港元,中远海运港口涨3.43%至5.12港元,油轮租赁价格从19998美元/日飙升至47609美元/日 [6] - 光伏股冲高回落,信义玻璃跌3.81%,福莱特玻璃跌3.41%至7.92港元,网传"限产保价"会议被协会否认 [7][8] 行业动态与政策 -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预计二季度GDP增速达5%以上,下半年政策或根据经济变化加大稳增长力度 [4] - 陆家嘴论坛强调金融开放合作,东海证券预计政策将深化外资机构沟通机制,推动行业高质量创新 [5] - 合资险企同方全球人寿推出1.5%预定利率分红险产品,中泰证券预计新产品切换期或提前释放投保需求 [5][6] - 光伏行业协会否认"限产保价"会议传闻,高盛认为一线企业维持价格水平的预期过于乐观 [7][8] 个股异动 - 非凡领越增持李宁股权至11.23%,股价大涨17.65%至0.4港元 [9] - 经发物业股价重挫51.08%至9.5港元,基石投资者解禁时间差异引关注 [10] - 中国中免涨2.19%至53.55港元,公司称已开业4家市内免税店,9家正在筹备中 [11]
德翔海运(02510.HK):大亚洲区域领先玩家 兼具周期和成长
格隆汇· 2025-06-11 15:17
公司发展 - 经营布局从亚洲走向全球,以日韩和东南亚航线为基本盘,灵活部署澳新、印巴、中东及南美等高利润航线 [1] - 2001-2024年控制运力年复合增速28%,2015-2024年自有运力年复合增速50%,手持订单占比71%居行业高位 [1] - 中东股东Sharafuddin赋能"一带一路"沿线业务,中东、印巴航线将成为未来业绩增长动力 [1] 行业趋势 - 美国关税政策加速中国产业转移,东南亚地区因经济发展和地理优势成为主要转移对象,支撑区域内贸易需求 [2] - 双子星联盟推动航线从钟摆式转向轴辐射式,小船运输需求增加,一条周班欧线干线需40艘2千TEU小型船 [2] - 美国301调查豁免非中国船东的4千TEU以下船舶,凸显小船灵活性优势 [2] 供给格局 - 3千TEU以下小型集装箱船手持订单占比4%,20年以上老龄船占比24%,过去4年拆船中小船占比75% [2] - 2025年3千TEU以下集装箱船供给增速仅0.6%,2026年预计下滑3%,供给端格局最优 [2]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营业收入预计13.51亿、12.99亿、15.39亿美元,同比+0.8%、-3.9%、+18.5% [3] - 同期毛利3.18亿、2.76亿、3.92亿美元,毛利率23.5%、21.2%、25.5% [3] - 归母净利润3.78亿、3.34亿、4.49亿美元,同比+3.3%、-11.5%、+34.3% [3] 估值分析 - 2025-2027年PE分别为4.2、4.8、3.6倍,显著低于海丰国际(8.5-11.2倍)、锦江航运(16.8-17.3倍)和中远海控港股(7.1-9.3倍) [3] - 对标中远海控和海丰国际,估值向上空间67%-102% [3]
德翔海运(02510):大亚洲区域领先玩家,兼具周期和成长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10 20:5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经营布局从亚洲走向全球,成长迅速,未来中东、印巴等航线潜力大,且受益于产业转移、联盟新模式和供给端格局,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利润有增长,PE估值低于可比公司,有向上空间 [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亚洲集运为基本盘,灵活经营放大上行周期弹性 - 主营亚洲区域内集运,2001年成立后不断扩张运力与航线范围,目前经营46条航线 [21] - 创始人家族合力控股公司,陈氏家族集团持股37.17%,第二、三大股东不干涉经营 [24] - 以亚洲区域为基本盘,船队运力发展快,排名全球第22位,手持订单占比71%,船龄结构年轻,适配亚洲业务 [27][31] - 灵活经营策略放大上行周期弹性,可灵活调整租出或自营运力,2024年租出运力贡献6800万美金租金收入;还能灵活布局航线,2024年增加高运价航线货运量,曾灵活退出欧美航线 [39][42][45] 市场竞争充分,中东股东赋能,提高竞争力 - 亚洲区域内市场集中度低,竞争激烈但无价格战风险,德翔海运是东南亚市场主要参与者且手持订单占比高 [49][57] - 中东股东Sharafuddin持股37.17%,其家族企业业务广泛,与德翔海运成立合营企业,提供代理服务,赋能“一带一路”业务拓展 [60][61] - 财务表现优异,2024年多项指标位于行业前列,账上现金充足,有息负债为0,积极回报股东,未来资本开支压力不大 [67][70][72] 产业转移继续加速,市场变化加剧反而彰显小船灵活性优势 - 2018 - 2023年中美贸易摩擦后产业转移加速,东南亚国家投资和出口增长,东盟中转货量增加,亚洲区域内运输需求增长 [75][77][89] - 去全球化和关税壁垒下,生产链碎片化增加物流运输需求,东南亚仍是产业转移主要方向,支撑亚洲区域内集运需求 [93][96] - 联盟变化催生航线模式切换,“双子星”联盟提高大船周转效率,增加对中小型支线集装箱船需求,小型船运价和船价更坚挺 [101][104][113] - 301调查行动方案豁免小型集装箱船,利好小船,其灵活性可应对事件变化,平滑周期波动 [119][121] 运力供给格局好,明年净运力或出现负增速 - 亚洲区域间集运主要用小型集装箱船,3千TEU以下支线型集装箱船占比73%,供给端受新船订单有限和老龄化严重约束,手持订单占比4% [124][127] - 2025 - 2028年交付量逐年有限,新增供给压力小于大型集装箱船 [130]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51亿、12.99亿、15.3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0.8%、 - 3.9%、 + 18.5%;毛利分别为3.18亿、2.76亿、3.92亿美元,毛利率分别为23.5%、21.2%和25.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8亿、3.34亿和4.49亿美元,分别同比 + 3.3%、 - 11.5%和 + 34.3% [7][8] - 德翔海运2025 - 2027年PE分别为4.2、4.8和3.6倍,低于可比公司,若2025年对标中远海控港股和海丰国际,向上有67% - 102%空间 [8]
异动盘点0604| AI, 健康, 物流齐爆发, 多股创新高;优趣汇暴涨24%;Corewave再涨25%;HIMS跌超3%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6-04 11:57
港股市场表现 - 优趣汇控股(02177)涨超24%,公司布局大健康领域,推出含麦角硫因活性成分的抗衰老健康食品品牌Vanpearl [1] - 布鲁可(00325)涨超5%,参与墨西哥CCXP展会并在上海首发小黄人积木人产品 [1] - 长飞光纤光缆(06869)涨近10%,武汉基地首片6寸碳化硅晶圆下线 [1] - 华南职业教育(06913)涨超10%,运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及技师学院 [1] - 顺丰控股(06936)涨超5%,4月全国快递件量同比增长19.1%至163.2亿件 [1] - 阿里影业(01060)涨超4%,拟更名大麦娱乐并聚焦线下演出及IP衍生 [2] - 信达生物(01801)涨超4%,IBI343药物获NMPA和FDA认定 [2] - 康耐特光学(02276)涨超4%,计划在日本投资400万美元建设树脂镜片产线 [2] - 佑驾创新(02431)午后急升17%,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国标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2] - H&H国际控股(01112)涨近5%,中国口服美容市场2024年规模达240亿元 [3] - 德翔海运(02510)涨近6%,东南亚航线运价最高涨幅达75% [3] - 中国抗体-B(03681)涨近24%,配股筹资1.24亿港元用于新药布局 [3] - 理想汽车-W(02015)涨超6%,5月交付新车40856台同比增长16.7% [4] - 联易融科技-W(09959)涨超7%,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立法 [4] - 大唐黄金(08299)涨超9%,合资公司推进矿业AI应用 [4] 美股市场表现 - Ferguson(FERG.US)涨2.9%,Q3销售额76.21亿美元超预期 [5] - 美国达乐公司(DG.US)涨超15%,Q1净利润同比增长7.9%至3.92亿美元 [5] - SharpLink Gaming(SBET.US)跌超9%,完成4.25亿美元定向增发 [5] - 博通(AVGO.US)涨3.2%,费城半导体指数涨1.5% [5] - 黄金股走低,现货黄金跌1.2% [5] - Credo Technology(CRDO.US)涨超14%,Q4收入1.703亿美元同比增179.7% [6] - CoreWeave(CRWV.US)涨近25%,AI数据中心协议预计创收70亿美元 [6] - 英伟达(NVDA.US)涨2.8%,"星际之门"项目或带来200亿美元GPU收入 [6] - Hims & Hers Health(HIMS.US)跌超3%,收购欧洲数字健康平台ZAVA [7] - 核电股分化,Energy Fuels(UUUU.US)涨超14% [7]
德翔海运(0251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7 16:30
公司上市信息 - 公司于2024年11月1日在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7] - 公司2024年11月1日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27.7百万美元,2024年12月31日约114.9百万美元尚未动用[37] - 公司上市日期为2024年11月1日,自该日至2024年12月31日一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适用守则条文,但主席及首席执行官由陈德胜先生一人担任偏离了第C.2.1条[148] - 公司于2024年11月1日在联交所上市,上市至2024年12月31日举行1次董事会会议,全体董事出席率100%[157] 船队与航线情况 - 2024年度公司接收8艘新船,截至2024年12月31日自有船隊41艘,投入營運航線43艘,總運力113,427 TEU,较2023年增长约26.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營運航線數達46條,包括自營航線11條、聯營航線22條等[9] - 2024年公司利用市场旺季加开加班船,澳洲11航次、印度巴基斯坦3航次、中東9航次、東非2航次[9] - 2024年公司船隊专注亚太地区航運服务,也着重经营跨太平洋、东非和中东地区航线[1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度公司營業額收入约1,340.4百萬美元,同比增加约53.3%[9] - 2024年度公司毛利達约315.0百萬美元,除稅前利潤约365.9百萬美元,较2023年度增加约2,544.3%[9] - 2024年度公司權益股東應佔利潤约365.9百萬美元,每股盈利约0.220美元[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110美元(等于0.858港元)[9] - 集团收入由2023年约874.6百万美元增加约53.3%至2024年约1,340.4百万美元[21] - 集团销售成本由2023年约908.4百万美元增加约12.9%至2024年约1,025.4百万美元,每TEU销售成本维持稳定于约每TEU 620美元[22] - 集团2024年毛利约为315.0百万美元,2023年毛损约为33.8百万美元,2024年毛利率约为23.5%,2023年负毛利率约为3.9%[23]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利润由2023年约20.7百万美元大幅上升约1,666.9%至2024年约365.9百万美元[30] - 集团权益回报率从2023年的1.1%增至2024年的19.5%,主要因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利润大幅上升[31][33] - 集团总资产回报率从2023年的0.8%增至2024年的16.3%,因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利润增幅高于总资产增幅[31][34] - 集团流动比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3.2倍降至2024年12月31日的2.5倍,速动比率从3.1倍降至2.4倍,主要因现金及约当现金减少[31][3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353.1百万美元(2023年:561.4百万美元),现金及约当现金约为422.1百万美元(2023年:716.3百万美元)[36]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率为零(2023年:零),集团2023年及2024年未产生银行借款[3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资本支出总额约为543.4百万美元,主要与购买船舶有关[41] - 2024年12月31日,收购不动产、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约为599.1百万美元(2023年12月31日:361.5百万美元)[4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908名雇员(2023年:914名),截至该日止年度薪酬成本总额约为70.1百万美元(2023年:66.5百万美元)[4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可分派储备约820.7百万美元[100] - 公司承诺2024年及2025年每年派付不少于7000万美元的年度股息,2025年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110美元,派息比率约为50.0%,目标年度股息分派为权益股东应占综合净利润的30%至50%[101] - 公司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向慈善项目或机构捐款约60万美元[10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总航运量为1,652,222 TEU,较2023年增加约12.7%,货柜航运服务总收入约为1,270.8百万美元,较2023年成长约58.5%[17] - 2024年亚洲区域内航运市场总航运量达1,189,429 TEU,较2023年提升约1.2%,营收达约634.1百万美元,较2023年成长约13.7%[17] - 2024年亚洲-大洋洲市场总航运量达129,923 TEU,较2023年增长约25.5%,营收达约195.3百万美元,较2023年成长约96.5%[18] - 2024年亚洲-印度次大陆市场总航运量达202,775 TEU,较2023年成长约31.8%,收入达约240.1百万美元,较2023年大幅增长约107.9%[18] - 2024年新增跨太平洋、东非及中东市场航线,航运量分别达32,944 TEU、68,880 TEU及26,812 TEU,合计占同期总航运量约7.8%,营收分别为约70.7百万美元、41.8百万美元及87.8百万美元,合计占同期航运总收入约15.8%[18] 市场预测 - 预计2025年全球货柜市场需求增长率维持在3%至4%之间,运价可能波动[14] 公司人员信息 - 陈德胜先生73岁,于2001年3月创立集团,2023年4月25日任执行董事、CEO兼董事会主席,在航运业有逾43年经验[50] - 陈劭翔先生41岁,2022年9月27日加入集团,2025年3月28日任副主席,在航运业有逾16年经验[51] - 庄壮丽女士70岁,2001年3月加入集团,2023年4月25日任执行董事,在航运业有逾24年经验[53] - 涂鸿麟先生52岁,2015年5月13日加入集团,2023年4月25日任执行董事,在航运业有逾28年经验[55] - 周航敏先生55岁,2001年4月加入集团,2023年4月25日任执行董事,在航运业有逾29年经验[55] - 吴荣贵先生74岁,2024年10月15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教育及航运业有逾46年经验[58] - 陈德胜先生于1975年6月获国立政治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51] - 陈劭翔先生于2007年7月获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管理学学士学位,2008年10月获英国伦敦大学贝叶斯商学院能源、贸易及金融硕士学位[52] - 涂鸿麟先生于1994年6月获台湾东吴大学商学(国际商务)学士学位,2008年6月获国立台湾海洋大学商学(航运管理)硕士学位[55] - 周航敏先生于1995年12月在香港获香港中文大学统计学学士学位[57] - 张山辉和杨豊彥于2024年10月1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61][64] - 黄仁傑于2022年9月加入公司担任高级副总裁[66] - 陈仲戟于2022年5月加入集团担任财务总监,2022年9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68] 公司业务性质与报告信息 - 公司主要业务为提供货柜航运服务及投资控股,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业务性质无重大改变[70]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表现和财务状况载于年报第63至69页综合财务报表[71] - 集团过去五个财政年度的业绩以及资产及负债概要载于年报「五年财务概要」一节[72]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业务回顾及未来发展载于年报第3至4页「主席报告」一节[73] - 财务及业务表现分析于年报第5至14页「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一节披露[73] - 对集团业绩及业务造成影响的主要风险及不明朗因素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0[73] - 公司在环境及社会相关的关键绩效指标及政策方面表现的详情载于董事会报告第37页「环境政策及表现」内[73] 关联交易信息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Cross Strait Holding向公司提供船舶租赁服务的交易金额为14,640千美元,年度上限为16,000千美元[7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向德胜航运提供德翔台湾舱位租赁的交易金额为3,157千美元,年度上限为4,000千美元[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德胜航运向公司提供德翔香港舱位租赁的交易金额为2,806千美元,年度上限为3,000千美元[8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向德胜航运提供销售及营销服务的交易金额为641千美元,年度上限为830千美元[86] - 船舶租赁总协议、德翔台湾舱位租赁总协议、德翔香港舱位租赁总协议和销售及营销服务协议期限均自2024年11月1日起至2026年12月31日,经双方同意可续期[77][80][83][85] - Cross Strait Holding为德胜航运全资附属公司,德胜航运由陈先生及其家族成员占多数控制权,相关交易构成公司持续关连交易[77] - 上述持续关连交易须遵守上市规则第14A章申报、年度审阅及公告规定,获豁免遵守通函及独立股东批准规定[78][80][83][85] - 德翔船務代理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为公司提供台湾代理服务,2024年交易金额2597千美元,年度上限4000千美元[87][88] - 公司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向德勝航運提供貨櫃租賃,2024年交易金额2945千美元,年度上限4000千美元[89][90] - Sharafuddin代理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为公司提供代理服务,2024年交易金额6590千美元,年度上限8100千美元[91][94] - Diamond Shipping和Sharaf Tanzania Agency为Sharafuddin先生30%受控公司[92] - TS Pakistan由公司拥有51%,Sharafuddin先生间接拥有49%[92] - TS India由Sharafuddin先生间接拥有60%[92] - TS UAE由公司直接拥有51%,Sharafuddin先生间接拥有49%[92] - Sharaf Oman Agency由Sharafuddin先生间接拥有70%[92] - 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持续关连交易符合公司股东整体利益[94] 股权结构信息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陈先生、陈劭翔先生、陈太太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分别持有618,902,420股普通股,概约股权百分比为37.17%;涂鸿麟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300,000股,概约股权百分比为0.018%,通过配偶权益持有60,000股,概约股权百分比为0.004%[108] - 2024年12月31日,主要股东Prevalence实益拥有176,829,400股普通股,概约股权百分比为10.62%;TS Investment实益拥有162,073,020股,概约股权百分比为9.73%;Providence实益拥有140,000,000股,概约股权百分比为8.41%;AM Holding实益拥有140,000,000股,概约股权百分比为8.41%[111] - 2024年12月31日,主要股东Maritime Legacy、TS Chen Holding、Search & Search、JC Righteous、Chen Wei女士、Avermay、陈依琦女士、Liu Ting - Jui先生、Vision Investments Limited、The Nova Foundation、Sharafuddin先生、Zubaida M Taherwali女士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或配偶权益分别持有618,902,420股普通股,概约股权百分比为37.17%[111] - 2024年12月31日,主要股东Kentship Holding Limited实益拥有97,720,000股普通股,概约股权百分比为5.87%;吴尚鹰先生实益拥有30,328,820股,概约股权百分比为1.82%,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拥有97,720,000股,概约股权百分比为5.87%;吴黄月琼女士通过配偶权益拥有128,048,820股,概约股权百分比为7.69%[111]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陈先生在TS Investment、Maritime Legacy、TS Chen Holding、Search & Search担任董事;陈劭翔先生在JC Righteous、Providence担任董事;陈太太在Prevalence、Search & Search担任董事[112] - Maritime Legacy由Search & Search、TS Chen Holding、JC Righteous及Avermay分别拥有28.57%、26.19%、22.62%及22.62%股权[110] - 基于家庭关系,陈先生、陈太太、陈劭翔先生及陈依琦女士为一致行动人士,他们及相关公司被视为在TS Investment、Prevalence、Providence及AM Holding持有的股份中拥有权益[110] 公司运营相关其他信息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已发行债权证、权益挂钩协议
德翔海运(0251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2:4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全年收入约13.404亿美元,较2023年增加约53.3%[3] - 2024年毛利约3.15亿美元,2023年毛损约3380万美元[3]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利润约3.659亿美元,较2023年增加约1666.9%[3]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每股基本盈利约0.254美元,2023年为0.015美元[3] - 2024年宣派末期股息为每股0.110美元,按汇率折合0.858港元[3] - 2024年不动产、厂房及设备为15.9762亿美元,2023年为11.81249亿美元[6] - 2024年现金及约当现金为4.22134亿美元,2023年为7.16337亿美元[6]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81494亿美元,2023年为1.64136亿美元[6] - 2024年公司来自外部客户的总收入为1340398千美元,2023年为874602千美元,其中中国内地收入从2023年的228838千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616134千美元[16] - 2024年除税前利润相关财务成本净额为 - 18972千美元,2023年为 - 44369千美元;员工成本2024年为70091千美元,2023年为66504千美元[17] - 2024年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入表内所得税即期税项-香港利得税为 - 356千美元,2023年为665千美元;即期税项-香港以外地区2024年为 - 134千美元,2023年为824千美元;递延税项2024年为 - 286千美元,2023年为 - 6544千美元[18] - 2024年宣派及派付的中期股息为300000千美元,2023年为400000千美元;报告期末后建议末期股息2024年为183153千美元,2023年为零[21]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根据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利润365913000美元及股份加权平均数1443132000股计算,2023年分别为20709000美元和1400000000股[22]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总计269734千美元,2023年为233218千美元;其中贸易应收账款扣除损失拨备2024年为106391千美元,2023年为64143千美元[25]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以及合约负债总计185607千美元,2023年为167235千美元;其中贸易应付款项2024年为140269千美元,2023年为133238千美元[27] - 2023年公司上市开支中资本化部分为380000美元,于2024年全部确认为权益减少;2024年预期一年后收回或确认为开支的预付款项及按金为5838000美元,2023年为5232000美元[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初期计入集团合约负债的金额确认为收入3099000美元,2023年为4784000美元[27] - 公司收入由2023年约874.6百万美元增加约53.3%至2024年约1,340.4百万美元[37] - 公司销售成本由2023年约908.4百万美元增加约12.9%至2024年约1,025.4百万美元,每TEU销售成本在2023年及2024年均约为每TEU 620美元[38] - 2024年公司毛利约为315.0百万美元,2023年毛损约为33.8百万美元,2024年毛利率约为23.5%,2023年负毛利率约为3.9%[39] - 公司其他收入由2023年约12.3百万美元上升约478.1%至2024年约71.0百万美元,其他收益净额由2023年约34.2百万美元下跌至2024年约0.4百万美元[40][41] - 公司分佔聯營公司及一間合營企業利潤減虧損由2023年约1.0百万美元增加至2024年约2.0百万美元[44] - 公司所得稅抵免由2023年约6.5百万美元減少至2024年约0.3百万美元,暫時性差異由2023年约7.4百万美元變為2024年约0.2百万美元[45] - 公司權益股東應佔利潤由2023年约20.7百万美元大幅上升约1,666.9%至2024年约365.9百万美元[46] - 公司權益回報率由2023年约1.1%增加至2024年约19.5%,總資產回報率由2023年约0.8%增加至2024年约16.3%[47][48] - 公司流動比率由2023年的3.2倍下降至2024年的2.5倍,速動比率由2023年的3.1倍下降至2024年的2.4倍[4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動資產淨值约為353.1百万美元(2023年:561.4百万美元),現金及約當現金约為422.1百万美元(2023年:716.3百万美元)[51] - 公司2024年全球發售所得款項淨額约為127.7百萬美元,2024年12月31日约114.9百萬美元尚未動用[5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資本負債率為零(2023年:零),無銀行借款[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資本支出總額约為543.4百萬美元,主要用於購買船舶及貨櫃[5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僱員有908名(2023年:914名),薪酬成本總額约為70.1百萬美元(2023年:66.5百萬美元)[6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提供货柜航运服务收入为12.70845亿美元,2023年为8.01727亿美元[11] - 2024年其他货柜航运相关服务收入为6955.3万美元,2023年为7287.5万美元[11] - 2024年货柜租金收入3234千美元,租船租金收入-船舶67797千美元,2023年分别为2954千美元和9334千美元[17] - 2024年公司总航运量为1,652,222 TEU,较2023年增加约12.7%,货柜航运服务总收入约为1,270.8百万美元,较2023年成长约58.5%[33] - 2024年亚洲区域内航运市场总航运量达1,189,429 TEU,较2023年提升约1.2%,营收达约634.1百万美元,较2023年成长约13.7%[33] - 2024年亚洲-大洋洲市场总航运量达129,923 TEU,较2023年增长约25.5%,营收达约195.3百万美元,成长率达约96.5%[34] - 2024年亚洲-印度次大陆市场总航运量达202,775 TEU,较2023年成长约31.8%,收入达约240.1百万美元,较2023年大幅增长约107.9%[34] - 2024年新增跨太平洋、东非、中东市场航线,航运量分别达32,944 TEU、68,880 TEU及26,812 TEU,合计占同期总航运量约7.8%,营收分别约为70.7百万美元、41.8百万美元及87.8百万美元,合计占同期航运总收入约15.8%[34] - 货柜航运服务收入由2023年约801.7百万美元上升约58.5%至2024年约1,270.8百万美元[37] 公司运营及合规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5] - 2024年12月31日后,无影响集团的重大事项[66] - 董事确认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公告日期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67] - 自2024年11月1日上市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基本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仅主席及CEO由同一人担任[68] - 审核委员会认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业绩符合准则并已适当披露[69] 公司未来计划及安排 - 公司拟于2025年5月29日股东周年大会建议分派末期股息每股0.110美元(0.858港元),总额183.2百万美元[71]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29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相关文件2025年4月刊发[72] - 2025年5月26 - 29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以确定出席股东大会资格[72] - 2025年6月4 - 9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以确定获派末期股息资格[72]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报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刊于网站[73] 公司资本支出计划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承诺资本支出总额约599.1百万美元,用于购置7艘新造船舶,1艘7,000 TEU预计2026年交付,其余6艘2027年交付[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