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达汽车(03669)

搜索文档
永达汽车(03669):传统品牌销量承压,新能源渠道扩张提速
华泰证券· 2025-04-08 19: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基于可比公司平均PE给予公司25E 13x PE,对应目标2.78港币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下滑,或因传统品牌降价超预期致单车盈利下滑;看好25年新能源车销售比例提升,配合数字营销和网点优化带动业绩改善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营业绩 - 24年营收634亿、归母净利2亿,同比-15%、-65%;24H2营收323亿、归母净利1亿,同比-46%、-20%;24年净利低于Wind一致预期(3.6亿元) [1] - 24年新车销量17.1万辆,同比-12%,销售及相关服务收入494亿元,同比-16%;新能源品牌收入30亿元,同比+85%,销售占比由3%提升至6%,单车平均售价同比提升4万元至28万元;新能源相关售后业务同比提升,独立新能源品牌维修收入3亿元,同比+95%;二手车销售和整体售后服务业务收入分别为97亿、38亿元,同比-28.4%、-0.1% [2] - 24年公司毛利率为8.3%,同比-0.7pct;新车销售及相关服务毛利率同比-1.8pct至1.7%;二手车、售后、汽车经营租赁服务毛利率分别为6.4%、42.2%、15.2%,同比-0.9、-0.3、-7.6pct;24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为5.3%、2.4%、0.5%,同比-0.1pct、-0.1pct、基本持平 [3] 未来展望 - 预计25年新能源汽车业务比重进一步提升,问界M8、小米YU7等新车或提升单车售价和盈利,新能源品牌替换部分小规模门店有助提升单店销量及效率,高产值新能源汽车成售后服务业务新增长极;预计公司深化组织机构精简,降本增效,终端加强数字营销,带动线索总量提升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5/26年净利58%/57%至3.9/5.4亿元,预计27年净利7.1亿元 [5] 关键假设调整 - 下调25E/26E营业收入18%/3%至670.3/819.2亿元 [14][17] - 略上调25/26E新车销售业务毛利率至8.7%/8.8%,较前次提升1.65/1.68pct [14][17] - 调整25/26E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预期至0.2/0.3亿元,前值为22.5/24.7亿元 [14][17]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74,295|63,420|67,026|81,916|93,944| |+/-%|3.15|(14.64)|5.69|22.22|14.6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572.64|200.80|394.89|544.72|708.80| |+/-%|(59.83)|(64.93)|96.66|37.94|30.12|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0.29|0.10|0.20|0.28|0.36| |ROE (%)|4.08|1.44|2.83|3.85|4.92| |PE (倍)|7.02|20.20|10.27|7.45|5.72| |PB (倍)|0.29|0.29|0.29|0.28|0.28| |EV EBITDA (倍)|4.81|4.04|3.38|2.87|2.48| [7]
永达汽车(03669.HK)连续2日回购,累计斥资932.67万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4-01 22:00
文章核心观点 - 永达汽车近期进行多次回购,今年以来已累计回购一定数量股份并花费相应金额,且回购期间股价有一定波动 [2] 回购情况 - 4月1日公司以每股2.630 - 2.680港元的价格回购150.00万股,回购金额达399.77万港元,当日收盘价2.650港元,下跌1.49%,全天成交额1550.06万港元 [2] - 自3月31日以来公司连续2日回购,合计回购350.00万股,累计回购金额932.67万港元,其间该股累计下跌0.75% [2] - 今年以来公司累计进行9次回购,合计回购1425.10万股,累计回购金额3481.63万港元 [2] 回购明细 | 日期 | 回购股数(万股) | 回购最高价(港元) | 回购最低价(港元) | 回购金额(万港元) | | --- | --- | --- | --- | --- | | 2025.04.01 | 150.00 | 2.680 | 2.630 | 399.77 | | 2025.03.31 | 200.00 | 2.690 | 2.590 | 532.90 | | 2025.01.24 | 67.10 | 2.590 | 2.590 | 173.79 | | 2025.01.23 | 200.00 | 2.570 | 2.510 | 508.84 | | 2025.01.22 | 215.00 | 2.520 | 2.460 | 540.57 | | 2025.01.21 | 13.00 | 2.430 | 2.430 | 31.59 | | 2025.01.17 | 180.00 | 2.370 | 2.310 | 422.50 | | 2025.01.15 | 200.00 | 2.300 | 2.090 | 434.52 | | 2025.01.14 | 200.00 | 2.210 | 2.160 | 437.16 | [2]
中金:维持永达汽车“跑赢行业”评级 上调目标价至3.00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3-31 11:55
文章核心观点 中金维持永达汽车2025年净利润基本不变,首次引入2026年净利润4.62亿元,维持跑赢行业评级,上调目标价29.9%至3.00港元,2024年业绩符合预期 [1]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收入634.20亿元,同比-14.64%;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64.94% [2] - 2H24实现营收323.84亿元,同比-16.13%,环比+4.35%;归母净利润0.89亿元,同比-46.20%,环比-19.85% [2] 营收分析 - 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主因传统燃油车市场承压,豪华/中高端品牌新车销量同比-12.79%/-13.59%,收入同比-20.83%/-20.87% [3] - 新能源业务表现亮眼,独立新能源品牌新车销量同比+23.4%,平均售价+50%,收入同比+84.63%,占比提升3.62pct至6.52% [3] - 预计2025年随着小米SU7放量等,新能源销量占比有望突破15%,驱动整体营收回暖 [3] 盈利分析 - 2024年毛利率同比-0.69pct至8.32%,主因终端价格竞争激烈,新车销售及相关服务毛利率同比-1.77pct,二手车经销毛利率同比-0.92pct [4] - 维保业务毛利率超40%,保持稳健,费用端管控显效,销管费用率同比-0.22pct至7.71% [4] - 随着新能源高毛利车型放量及售后业务增长,公司盈利水平有望逐步改善 [4] 分红与战略 - 2024年公司全年分红总额2.4亿元,派息率高达120%,持续强化股东回报 [5] - 公司计划2026年新能源销量占比提升至50%,豪华车占比40%,同步推进新业态布局,有望巩固渠道优势,实现高质量增长 [5]
永达汽车公布2024年业绩 全年营收634.2亿元
中金在线· 2025-03-28 22:01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永达汽车服务控股有限公司公布2024年全年业绩,虽收入和毛利下降,但其他营运指标较健康,各业务板块有不同表现,未来将优化品牌网络结构,发展新能源和传统豪华业务,布局创新业务,践行社会责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10][11] 业绩情况 - 2024年集团收入634.20亿元,同比下降14.6%;毛利52.73亿元,同比下降21.2%;净利润和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分别为1.65亿元和2.01亿元;每股基本盈利0.11元 [1] - 全年共计派发股息每股0.128元,股息额占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比率提升至120% [1] - 存货余额41.50亿元,较2023年末下降4.9%,存货周转天数25.8天;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15.18亿元,净负债比率10.2%,较2023年末下降2.0个百分点 [2] 业务回顾 新车销售业务 - 期内新车销量171,236辆,新车销售及相关服务收入494.55亿元;2024年下半年新车销售及相关服务毛利率1.83%,环比较上半年提升0.19个百分点 [3] - 新车周转天数25.2天,各品牌企业通过数字化系统提升新车周转效率 [3] 新能源汽车业务 - 独立新能源品牌期内销量达18,485台,占总体销量超10%,新车毛利率好于传统油车品牌;新车平均售价从2023年24.3万元提升到28.3万元;旗下主要经营品牌有超一个月订单深度 [4] - 独立新能源汽车品牌售后业务增长快,维修收入31,005万元,同比增长95.2%;平均单车产值3,114元,同比增长27.1%;年末售后保有客户量57,400,增长率134.3%,新增量超全年新车销售总销量,当前月均增速11% [5] 售后业务 - 维修保养相关服务收入94.67亿元,较2023年同期上升0.1%,下半年环比上半年提升3.4%;剔除企业关停并转因素,较上一年提升2.5%;毛利率40.45%,与2023年同期持平;零服吸收率79.2%,较2023年同期上升12.5个百分点 [6] - 用户运营方面,保持黏性产品高渗透率,延长保养业务招揽周期,开展非管理内用户售后业务营销,管理内用户数持续增长 [6] - 机电维保业务提升高毛利养护业务占比,加强车间成本及结算管控,毛利率同比提升 [6] - 事故车业务通过全员营销等措施,2024年下半年钣喷台次环比上半年提升 [7] - 库存控制方面,年末零部件用品库存金额较2023年末同比下降8.0% [7] 二手车业务 - 2024年新旧比43.8%,二手车交易规模74,969台,同比下降19.4%;经销规模36,488台,经销收入37.78亿元,同比下降28.4%;经销毛利2.11亿元;平均单台经销收入10.4万元,经销毛利率5.59% [8] - 深化「2+1」二手车新零售商业模式,强化数字化运营,建立区域集中化整备中心,10月发布「永达官方认证新能源二手车品牌」 [8] - 探索存量市场增量机会,推出多项创新业务模式,如与新能源品牌合作、布局新渠道、集中定价处置、推进出口等 [9] 网络变化 - 2024年关停并转18家4S店和4家展厅,新增12家网点,获取不少新能源品牌授权 [10] - 未来着力推进品牌代理网络结构优化,预计到2026年,新能源占总体新车销量50%,豪华车占比约40% [10][11] 创新业务 - 布局「电池循环产业」领域业务,打造新能源电池健康管理平台 [11] - 孵化发展智慧机器人业务,探索在销售、租赁、维修保养等场景落地 [11] 股东回报与企业信念 - 上市以来连续派息,派息率持续提升,2024年投入逾7700万港币回购超4400万股 [11][12] - 坚持做优做精重点豪华品牌,拥抱新能源头部品牌,参与国家「低碳」战略,践行ESG社会责任 [11][12]
永达汽车(0366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17:0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634.20亿元,较2023年的742.95亿元下降14.6%[3][8] - 2024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融资成本总额为51.87亿元,较2023年的62.19亿元下降16.6%[6][8] - 2024年净利润为1.65亿元,较2023年的5.86亿元下降71.8%[6][8]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为2.01亿元,较2023年的5.73亿元下降64.9%[6][8] - 2024年末净负债比率为10.2%,较2023年末的12.2%下降2.0个百分点[6][9] - 2024年货物及服务收入为62,965,292千元,2023年为73,833,363千元[26] - 2024年租赁收入为454,937千元,2023年为462,136千元[26] - 2024年总收入为63,420,229千元,2023年为74,295,499千元[26] - 2024年毛利为5,273,470千元,2023年为6,694,430千元[26] - 2024年经营溢利为405,823千元,2023年为961,472千元[26]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208,568千元,2023年为740,317千元[26] - 2024年年内溢利为165,370千元,2023年为585,751千元[26] - 2024年每股盈利(基本和摊薄)为人民币0.11元,2023年为人民币0.29元[26] - 年内溢利为165,370千元(2024年)和585,751千元(2023年),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63,136千元(2024年)和584,460千元(2023年)[28]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14,888,752千元,较2023年的15,202,109千元有所减少;流动资产为20,157,511千元,较2023年的17,490,942千元有所增加[29] - 2024年流动负债为17,138,557千元,较2023年的14,559,392千元有所增加;流动资产净额为3,018,954千元,较2023年的2,931,550千元有所增加[29]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3,691,028千元,较2023年的3,735,208千元有所减少;净资产为14,216,678千元,较2023年的14,398,451千元有所减少[30] - 2024年总收入为62,965,292千元,较2023年的73,833,363千元有所减少[34] - 2024年除税前溢利208568千元,2023年为740317千元[42] - 2024年其他收入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总计21338千元,2023年为158455千元[42] - 2024年政府补贴19485千元,银行存款利息收入44523千元;2023年对应收入分别为34779千元、37415千元[47] - 2024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及其他无形资产亏损17673千元,就商誉确认的减值亏损40453千元等;2023年对应亏损分别为25259千元、41286千元等[47] - 2024年乘用车销售及服务分部收入约630.13亿元,2023年为739.59亿元,同比下降约14.8%[49] - 2024年乘用车销售及服务分部成本约577.99亿元,2023年为672.40亿元,同比下降约14.0%[49] - 2024年即期税项为1.41亿元,2023年为2.69亿元,同比下降约47.6%[50] - 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为22.41亿元,2023年为26.29亿元,同比下降约14.8%[50]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溢利为2.01亿元,2023年为5.73亿元,同比下降约64.7%[51]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8.52亿元,2023年为9.83亿元,同比下降约13.4%[53] - 2024年预付款及其他应收款项为53.65亿元,2023年为62.17亿元,同比下降约13.7%[54] - 2024年存货为41.50亿元,2023年为43.63亿元,同比下降约4.9%[56] - 2024年用作借款抵押品的存货账面价值为6.33亿元,2023年为7.48亿元,同比下降约15.3%[57] - 2024年用作应付票据抵押品的存货账面价值为28.52亿元,2023年为24.97亿元,同比增长约14.2%[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12个月,公司收入为634.202亿元,较2023年的742.955亿元下降14.6%[61]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72.5649亿元,2023年为96.7416亿元;应付票据2024年为116.22602亿元,2023年为73.80234亿元[58] - 2024年销售及服务成本为58146.8百万元,较2023年的67601.1百万元下降14.0%[67] - 2024年毛利为5273.5百万元,较2023年的6694.4百万元下降21.2%,毛利率从9.01%降至8.32%[70] - 2024年其他收入、其他收益及亏损净收益为21.3百万元,较2023年的158.5百万元下降86.5%[71] - 2024年分销及销售费用和行政费用为4889.0百万元,较2023年的5891.4百万元下降17.0%,销管费用率从7.93%降至7.71%[72] - 2024年经营利润为405.8百万元,较2023年的961.5百万元下降57.8%[73] - 2024年融资成本为297.6百万元,较2023年的327.4百万元下降9.1%,融资成本率基本持平[74]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208.6百万元,较2023年的740.3百万元下降71.8%[75]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43.2百万元,较2023年的154.6百万元下降72.1%[76] - 2024年溢利为165.4百万元,较2023年的585.8百万元下降71.8%[77]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00.8百万元,较2023年的572.6百万元下降64.9%[78] - 2023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384亿元,主要包括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等14.183亿元,部分被出售相关资产所得款项等抵销[81] - 2024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0.052亿元,主要包括净偿还借款、支付股息、利息等[81] - 2023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2.786亿元,主要包括支付股息、利息等[82] - 2024年末存货余额为41.499亿元,较2023年末的43.632亿元减少4.9% [83] - 2024年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为25.8天,2023年为23.0天[84] - 2024年资本开支总额为4.931亿元,包括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等开支[84][85] - 2024年末借款余额为29.141亿元,较2023年末的39.606亿元下降26.4% [86] - 2024年末净负债比率为10.2%,2023年末为12.2% [88] 新车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新车经销收入为464.07亿元,较2023年的564.39亿元下降17.8%[3] - 2024年独立新能源新车经销收入为30.24亿元,较2023年的16.36亿元增长84.8%[3] - 2024年新车销售相关佣金收入为23.71亿元,较2023年的13.99亿元增长69.5%[3] - 2024年新车销量171,236辆,同比下降11.7%,新车销售及相关服务收入494.55亿元,同比下降16.0%,下半年毛利率为1.83%,环比上半年提升0.19个百分点[10] - 2024年新车周转天数为25.2天[11] - 2024年独立新能源品牌销量达18,485台,其中经销模式11,085台,直销模式7,400台,新车平均售价从23年的24.3万元提升到28.3万元[13] - 2024年独立新能源品牌新车销量占总体销量已超10%,且新车毛利率大幅好于传统油车品牌[10] - 2024年新车销售及相关服务收入为49,410,449千元,较2023年的58,758,814千元有所减少[34] - 2024年豪华及超豪华品牌新车销售收入为38,204,693千元,较2023年的48,220,668千元有所减少;中高端品牌新车销售收入为5,139,581千元,较2023年的6,463,300千元有所减少[34] - 2024年独立新能源品牌新车销售收入为3,017,783千元,较2023年的1,634,500千元有所增加;与新车销售相关的佣金收入为2,370,695千元,较2023年的1,398,715千元有所增加[34] - 2024年新车销售及相关服务收入49410449千元,2023年为58758814千元[39] - 2024年乘用車銷售及服務分部新車經銷銷售數量為163,836台,较2023年的184,550台下降11.2%[62] - 2024年豪華及超豪華品牌新車銷售收入為382.167亿元,较2023年的482.739亿元下降20.8%[63] - 2024年獨立新能源品牌新車銷售收入為30.239亿元,较2023年的16.362亿元增长84.8%[63] - 2024年乘用車銷售及服務分部與新車銷售相關的佣金收入為23.707亿元,较2023年的13.987亿元增长69.5%[63] 二手车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二手车交易量为74,969台,较2023年的93,012台下降19.4%[3] - 2024年新旧比43.8%,二手车交易规模74,969台,同比下降19.4%,其中经销规模36,488台,经销收入37.78亿元,同比下降28.4%,经销毛利2.11亿元,平均单台经销收入10.4万元,经销毛利率为5.59%[16] - 2024年下半年新旧比45.4%,环比提升3.3个百分点,二手车交易规模39,733台,环比提升12.8%,其中经销规模19,463台,环比提升14.3%,经销毛利率5.57%,环比持平[17] - 2024年二手车销售收入为3,777,640千元,较2023年的5,277,148千元有所减少;与二手车销售相关的经纪收入为32,431千元,较2023年的43,967千元有所减少[34] - 2024年二手车销售及相关服务收入为3,810,071千元,较2023年的5,321,115千元有所减少[34] - 2024年二手车销售及相关服务收入3810071千元,2023年为5321115千元[39] - 2024年二手車經銷數量為36,488台,较2023年的44,590台下降18.2%[64] - 2024年乘用車銷售及服務分部二手車銷售收入為37.776亿元,较2023年的52.771亿元下降28.4%[64] 售后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独立新能源汽车品牌售后维修收入31,005万元,同比增长95.2%,平均单车产值3,114元,同比增长27.1%,年末售后保有客户量达57,400,较23年末增长134.3%,月均增速11%[13] - 2024年维修保养相关服务收入94.67亿元,较23年同期上升0.1%,下半年环比上半年提升3.4%,剔除相关因素持续经营企业收入提升2.5%,毛利率为40.45%与23年持平,零服吸收率为79.2%,较23年上升12.5个百分点[14] - 2024年售后服务收入为9,744,772千元,较2023年的9,753,434千元略有减少[34] - 2024年售后服务收入9744772千元,2023年为9753434千元[39] - 202
永达汽车(03669)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6 16: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310.36亿元,毛利25.84亿元,较2023年同期分别下降13.0%及24.5%[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1.01亿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1.11亿元,较2023年同期分别下降76.1%及72.6%[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310.36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13.0%[2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人民币25.84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人民币8.38亿元,下降24.5%[2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行政及融资成本总额为人民币25.68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4.74亿元,下降15.6%[2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及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1.01亿元和人民币1.11亿元,较2023年同期分别减少人民币3.23亿元及人民币2.95亿元,下降76.1%及72.6%[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310.3584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356.8438亿元下降13.0%[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及服务成本为28,451.6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1.8%[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2,584.2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4.5%;毛利率为8.33%,较去年同期下降1.26个百分点[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其他收益及亏损为净收益60.1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9.4%[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分销及销售费用和行政费用为2,420.2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5.8%;销管费用率为7.80%,较去年同期下降0.25个百分点[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利润为224.2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6.4%[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148.0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2.2%;融资成本率为0.48%,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为1262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55200万元下降77.1%[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所得税开支为247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12720万元下降80.6%[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溢利为1015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42480万元下降76.1%[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69920万元,2023年同期为109940万元[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2990万元,2023年同期为13060万元[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04550万元,2023年同期为134300万元[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存货余额为39.547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3.632亿元减少9.4%[4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借款余额为34.182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9.606亿元下降13.7%[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净负债比率为12.5%,2023年12月31日为12.2%[53] - 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3.1035834亿元,2023年同期为3.5684382亿元,同比下降约13.03%[103] - 2024年上半年毛利2584.244万元,2023年同期为3422.636万元,同比下降约24.50%[103]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224.178万元,2023年同期为667.771万元,同比下降约66.43%[103]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126.176万元,2023年同期为552.004万元,同比下降约77.14%[103]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101.451万元,2023年同期为424.824万元,同比下降约76.12%[103]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和摊薄盈利均为0.06元,2023年同期均为0.21元,同比下降约71.43%[103]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5033951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202109亿元,同比下降约1.11%[10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5284606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490942亿元,同比下降约12.61%[10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2491341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559392亿元,同比下降约14.19%[105] - 2024年6月30日净资产为3519.763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3735.208万元,同比下降约5.76%[106] - 2024年1月1日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总计为14398451千元人民币,2024年6月30日为14307453千元人民币[107] - 2024年期内溢利为111450千元人民币,期内其他全面亏损为1603千元人民币,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99848千元人民币[107] - 2023年1月1日(经重列)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总计为14722596千元人民币,2023年6月30日为14462525千元人民币[108] - 2023年期内溢利为406544千元人民币,期内其他全面收益为184千元人民币,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425008千元人民币[108] - 2024年股份回购及注销确认以权益结算的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使总计减少41789千元人民币[107] - 2023年股份回购及注销使总计减少72808千元人民币,确认以权益结算的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使总计增加26991千元人民币[108] - 2024年6月30日特别储备主要包括向集团附属公司拥有人视作分派333647000元及储备减少约299096000元[109] - 2023年特别储备储备减少约299054000元[109] - 2024年非控股股东注资100千元人民币,支付予非控股权益的股息为30370千元人民币[107]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126,176千元,2023年同期为552,004千元[110]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为825,489千元,2023年同期为1,419,826千元[110]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699,211千元,2023年同期为1,099,422千元[110]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29,935)千元,2023年同期为(130,627)千元[111]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045,510)千元,2023年同期为(1,343,017)千元[112]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576,234)千元,2023年同期为(374,222)千元[112] - 2024年1月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201,077千元,2023年同期为2,185,797千元[112]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24,843千元,2023年同期为1,811,575千元[112] - 2024年上半年新筹集的银行借款为9,977,647千元,2023年同期为11,035,847千元[112] - 2024年上半年偿还借款为(10,520,007)千元,2023年同期为(10,939,109)千元[112] - 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30820150千元,2023年同期为35442779千元[115] - 2024年上半年按时间点确认收益26167691千元,按时间段确认收益4652459千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30240160千元和5202619千元[115]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总计6.01亿元,2023年同期11.89亿元[120][122] - 2024年上半年分销及销售费用15.71亿元,2023年同期18.53亿元[120][122] - 2024年上半年行政费用8.49亿元,2023年同期10.21亿元[120][122]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1.48亿元,2023年同期1.69亿元[120][122]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1.26亿元,2023年同期5.52亿元[120][122]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总额9.83亿元,2023年同期11.47亿元[129] - 202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48,929千元,2023年为196,614千元;递延税项24,725千元,2023年为127,180千元[130] - 2024年中期已宣派及支付2023年末期股息总额约1.02493亿元(2023年同期:5.75981亿元);董事会拟定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0.059元(2023年同期:0.105元)[13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111,450千元,2023年为406,544千元;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927,921千股,2023年为1,949,066千股[133]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约6.70064亿元(2023年同期:8.83162亿元);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值约4.71265亿元(2023年同期:3.19367亿元),获现金4.78639亿元(2023年同期:3.08638亿元),收益737.4万元(2023年同期亏损1072.9万元)[134] - 2024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2,815,19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01,480千元;上半年确认使用权资产约1.7912亿元(2023年同期:1.60085亿元)[135] - 2024年上半年集团以现金5357.7万元收购其他无形资产(2023年同期:6613.2万元)[136] - 2024年6月30日存货3,954,71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4,363,154千元[137]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1,029,35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982,857千元;应收票据93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62千元[139]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7,424,22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7,202,559千元[140] - 2024年6月30日,0至9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1,030,28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985,819千元[141]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贸易应付款项为917,951千元,应付票据为6,292,718千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967,416千元和7,380,234千元[142]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7,734,00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9,125,044千元[142]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借款为3,208,339千元,其他借款为209,901千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3,590,954千元和369,646千元[146] - 2024年6月30日,借款总计3,418,24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960,600千元[146] - 2024年6月30日,借款实际利率介乎每年2.90%至6.30%,2023年为3.00%至6.30%[148] - 2024年6月30日,以集团资产作抵押的借款为1,683,40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45
永达汽车(03669)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17:54
财务业绩 - 收入为人民币310.3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0%[2] - 新车经销收入为人民币229.1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3%[2] - 维修保养相关收入为人民币46.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2%[2] - 二手车交易量为35,236台,较上年同期下降14.2%[2]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融資成本总额为人民币25.6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6%[2] - 净利润为人民币1.0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6.1%[2]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为人民币1.1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2.6%[3] - 存货周转天数为26.7天[3]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6.99亿元[3] - 净负债比率为12.5%,与去年末基本持平[3] - 新车销量同比下降7.4%,销售及相关服务收入为239.84亿元,毛利率为1.64%[7] - 售后服务收入为47.78亿元,维修保养相关服务收入为46.54亿元,毛利率为40.69%[8] - 二手车交易规模为35,236台,同比下降14.2%,经销收入为20.64亿元,毛利为1.16亿元[9] - 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4,467台,同比下降10.9%,平均售价为27.4万元,单车毛利为1.31万元[12] - 独立新能源品牌售后业务快速增长,维修保养收入为12,265万元,同比增长73.2%[1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310.36亿元,同比下降12.9%;实现净利润10.15亿元,同比下降76.1%[22]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本集團新車銷售及相關服務收入為239.56億人民幣,其中豪華及超豪華品牌新車銷售收入為191.00億人民幣[34]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本集團二手車銷售及相關服務收入為20.87億人民幣[34]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本集團售後服務收入為47.76億人民幣,其中維修保養相關服務收入為46.52億人民幣[34]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本集團與新車銷售相關的佣金收入為7.48億人民幣[34]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本集團獨立新能源品牌新車銷售收入為10.91億人民幣[34] - 乘用车销售及相关服务收入约为人民币23,983,885,000元[36] - 二手车销售及相关服务收入约为人民币2,087,418,000元[36] - 售后服务收入约为人民币4,777,967,000元[36] - 新车销售及相关服务成本约为人民币23,590,120,000元[39] - 二手车销售及相关服务成本约为人民币1,948,034,000元[39] - 售后服务成本约为人民币2,760,345,000元[39] - 政府补贴收入为人民币10,077,000元[40] -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人民币21,982,000元[40] - 出售附属公司的收益为人民币14,829,000元[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人民币31,035.8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3.0%[5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豪华及超豪华品牌新车销量为55,268台,较去年同期下降11.2%[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豪华及超豪华品牌新车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9,106.3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9.3%[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与新车销售相关的佣金收入为人民币747.8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9%[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独立新能源品牌直销车辆代理销量为2,625台,较去年同期下降43.7%[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与新车相关的其他收入为人民币325.2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9.1%[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二手车经销数量为17,025台,较去年同期下降14.5%[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二手车销售收入为人民币2,063.8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5.8%[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新车销售及相关服务收入共计为人民币23,983.9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5.1%[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乘用车销售及服务分部的收入为人民币31,035.8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3.0%[58] - 乘用车销售及服务分部与二手车销售相关的经纪收入下降13.2%[61] - 乘用车销售及服务分部售后服务收入下降0.3%[61] - 维修保养相关服务收入增长0.2%[61] - 佣金收入下降16.3%[62] - 汽车经营租赁服务分部收入下降10.6%[62] - 销售及服务成本下降11.8%[63] - 毛利下降24.5%,毛利率下降1.26个百分点[64] - 新车销售及相关服务毛利下降64.8%,毛利率下降2.32个百分点[65] - 二手车销售及相关服务毛利下降25.4%,毛利率下降0.9个百分点[65] - 其他收入、其他收益及虽损下降49.4%[66] - 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699.2百万元[74] - 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29.9百万元[74] - 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045.5百万元[75] - 公司存货
永达汽车(03669)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17:2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3年新车销量为193,945辆,收入为725.95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6.9%[4] - 公司存货余额为43.63亿元人民币,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8.32亿元人民币[14] - 公司在逆境中保持了稳健经营,现金流和资产负债结构保持健康[15] - 公司在二零二三年的綜合收入為人民幣742.95億元,同比增長1.1%[32] - 公司淨利潤及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淨利潤分別為人民幣5.86億元和人民幣5.73億元,同比減少60.2%和59.4%[32] - 公司的净负债比率为12.2%[107]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抵押或质押资产包括存货、物业、土地使用权和附属公司股权等,总额达到人民币1362.7百万元[109] - 公司按照持股比例提供人民币2.59亿元的借款本金担保,除此之外,公司无其他重大或然负债[110] - 公司面临的利率风险来自借款的利率波动,浮动利率借款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挂钩,利率上升可能导致公司的借款成本增加[111] - 公司的大部分收入、成本和开支以人民币计值,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没有以外币计价的金融借款[112] - 公司展望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变革和挑战,市场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汽车产销突破3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持高速增长,但市场竞争加剧,终端价格持续下降,公司将在激烈竞争中保持稳健经营[113] - 公司将持续推进各项降本控费措施,落实各项成本和费用管控,构建用户、财务和人力的共享化平台,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步伐[121] - 公司持续加大在人才引进、培养和绩效考核方面的工作力度[179] 销售业务 - 二零二三年全年乘用車零售銷量達2,169.9萬台,同比增長5.6%[26] - 豪華車銷量達429.4萬台,同比增長14.7%[26] - 新能源汽車零售銷量達773.6萬輛,同比增長36.2%[26] - 預計二零二四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將達到約1,150萬台,同比增長20%左右[28] - 二零二三年中國二手車交易量達到1,841.3萬輛,同比增長14.9%[29] - 全國汽車保有量已達4.35億輛,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佔比4.7%[30] - 預計二零二六年中國汽車售後市場收入將達到1.6萬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8.0%[30] 二手车业务 - 2023年二手车交易规模为93,012台,經銷收入为52.77亿元人民币,經銷毛利为3.44亿元人民币[12] - 二手车销售数量为44,590台,较上一年增长167.3%[67] - 二手车销售收入为5,277.1百万人民币,较上一年增长56.6%[68] - 二手车交易规模为93,012台,同比增长15.1%,经销收入增长56.6%,经销毛利增长16.9%[45] - 公司加速布局新能源新渠道二手车赛道,与多家新能源厂家展开合作,加强二手车核心能力建设[47] 新能源汽车业务 - 公司将持续优化品牌结构,提升售后业务稳健发展,做大做强二手车业务,精准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17] - 二零二三年独立新能源品牌销量达32,919台,同比增长33.8%,占整体销量17.0%[50] - 独立新能源品牌销量中经销销量达8,981台,直销销量达9,395台[50] - 独立新能源品牌售后业务全年维修收入为人民币1.59亿元,同比增长255.3%[51] - 独立新能源品牌管理内客户数从7,339名增长到了24,497名,增长率总体达到了234%[51] - 公司将精准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与中国头部新能源品牌车企开展深度合作,推动售后业务成为新能源的收入重要组成部分[118] - 公司将持续布局电池循环产业领域业务,逐步将电池业务打造为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价值链上的新的增长亮点[119] 售后服务业务 - 2023年售后服务业务收入为105.43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41.53%[11] - 售后服务业务收入为105.43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维修保养收入增长11.5%,售后服务毛利率为41.53%[37] 公司治理与管理团队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层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教育背景,为公司的战略规划和决策提供支持[126][127][129] - 公司副董事长负责管理公司战略、薪酬和资本市场专业机构工作,指导财务管理和法律事务[129] - 公司首席执行官具有超过20年的汽车行业经验,负责整体业务策略和监督公司的运营和业务策略[130] - 陈昳是公司的执行董事,负责汽车金融业务的经营管理工作[131] - 陈昳在银行金融业拥有超过20年的经验[131] - 唐亮是公司的副总裁,负责协助总裁落实汽车
永达汽车(03669)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6 12:09
2023年各类收入情况 - 2023年包括代理服务收入在内综合收入为742.95亿元较2022年增长1.1%[2] - 2023年新车经销收入为564.39亿元较2022年下降3.0%[2] - 2023年售后服务收入为105.43亿元较2022年增长4.4%[2] - 2023年代理服务收入为17.00亿元较2022年增长13.6%[2] - 2023年金融代理业务收入达12.39亿元同比提升9.0%[7] - 2023年售后服务业务收入105.43亿元较2022年增长4.4%[8] - 2023年末永达汽车APP注册用户165万较2022年末增长65%[8] - 2023年二手车经销收入为52.77亿元同比增长56.6%[9] - 2023年经销毛利3.44亿元同比增长16.9%[9] - 2023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收入为72595.5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0.8%[60] - 2023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豪华及超豪华品牌新车经销销售收入较2022年下降4.3%[61] - 2023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二手车经销数量较2022年增长167.3%[61] - 2023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二手车经销收入较2022年增长56.6%[61] - 2023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销售及服务成本较2022年增长3.0%[63] - 2023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毛利较2022年下降21.8%[64] - 2023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毛利率较2022年下降1.99个百分点[64] - 2023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其他收入和其他收益及亏损较2022年增长19.9%[66] 2023年利润相关情况 - 2023年净利润为5.86亿元较2022年下降60.2%[2] - 2023年公司拥有者应占净利润为5.73亿元较2022年下降59.4%[3] - 2023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8.32亿元较2022年下降56.7%[3] - 2023年公司拥有者应占年内溢利为57.2579亿元2022年为141.1824亿元[19] - 2023年非控股权益应占年内溢利为1.3172亿元2022年为5.9472亿元[19] - 2023年公司拥有者应占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57.1288亿元2022年为141.057亿元[20] - 2023年非控股权益应占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3172亿元2022年为5.9472亿元[20] - 2023年基本每股盈利为0.29元2022年为0.72元[19]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74.0317亿元2022年为207.2667亿元[19] - 2023年年内溢利为58.5751亿元2022年为147.1296亿元[19] - 2023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经营利润较2022年下降58.3%[68] - 2023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融资成本327.4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2.1%融资成本率0.45%与2022年持平[69] - 2023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除税前溢利740.3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64.3%[70] - 2023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所得税开支154.6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74.3%[71] - 2023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溢利585.8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60.2%[72] - 2023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572.6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59.4%[73] - 2023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1832.2百万元2022年同期为4232.5百万元[74] 2023年业务运营数据 - 2023年新车销量193945辆同比上升1.5%[7] - 2023年新车经销毛利率为0.31%同比下降2.16个百分点[7] - 2023年二手车交易量为93012台较2022年增长15.1%[2] - 2023年本集团整体新旧比48.0%较2022年增长5.7个百分点[9] - 2023年二手车经销周转天数控制在14.9天同比下降4.4天[9] - 二零二三年所有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2919台同比增长33.8%占整体销量17.0%[11] - 二零二三年独立新能源品牌销量达18376台同比增长91.6%[11] - 二零二三年独立新能源品牌总销量中经销销量达8981台直销量达9395台[11] - 二零二三年独立新能源品牌售后业务维修收入为1.59亿元同比增长255.3%[11] - 二零二三年独立新能源品牌维修毛利率为41.7%[11] - 二零二三年独立新能源品牌管理内客户数从7339名增长到24497名增长率达234%[11] - 2023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乘用车销售及服务分部新车经销销售数量较2022年下降1.5%[60] 2023年公司网点相关情况 - 二零二三年公司共关闭网点36家[12] - 二零二三年公司新增传统品牌网点3家[13] - 二零二三年公司新增开业6家新能源品牌网点新获授权7家[13] - 二零二三年公司累计关停并转网点达36个[15] 2023年财务相关其他数据 - 2023年库存周转天数为23.0天与2022年基本持平[3] - 2023年净负债比率为12.2%与2022年基本持平[3] - 2023年存货余额4363.2百万元较2022年减少4.2%[76] - 2023年12月31日借款及债券余额3960.6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6.0%[79]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982857千元二零二二年为976182千元[51] - 2023年应收票据为2962元二零二二年无此项[51] - 2023年预付款及其他应收款项为6216740元二零二二年为7041458元[51] - 2023年存货汽车为3837663千元零部件及配件为525491千元二零二二年分别为4007158千元548233千元[54]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应付票据为967416元7380234元二零二二年为926892元6537661元[55] - 2023年其他应付款项为777394元二零二二年为926066元[55] 2023年公司其他事务 - 2023年公司于联交所购回24581500股普通股总代价约为110453724.05港元[93] - 2023年1月至10月各月购回股份数目金额等数据[94] - 2023年不同时段购回股份的注销情况[95] - 审核及合规委员会成员构成及职能[96] - 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记录日相关安排[97] - 2023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052元预计金额约100百万元[98] - 2024年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相关事宜[99] - 公告日无2023年12月31日后重大事项[100] - 年度业绩公告及报告的刊布情况[100] - 董事会致谢各方支持[101] - 董事会成员构成情况[101] 2023年行业相关情况 - 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3000万辆[83] - 2023年汽车出口创新高新能源汽车保持高速增长[83] 2024年公司发展规划 - 2024年公司新车销售业务在规模增长基础上力求实现价格的维稳回升[83] - 公司将持续优化品牌结构提升单店效能保障售后业务稳健[83] - 公司将做大做强二手车业务[83] - 公司将精准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83] - 公司将加快推进电池循环产业布局[83] - 公司将落实各项成本和费用管控降低销售管理费用[88] - 公司将构建用户财务和人力共享化平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88]
永达汽车(03669)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1 16:32
公司业绩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公司綜合收入為人民幣356.84億元,同比增長11.6%[26] - 新車經銷銷量85,759輛,同比增長11.7%[29] - 金融代理業務收入達到人民幣6.10億元,同比增長39.4%[32] - 二手車交易規模41,084台,同比增長30.6%[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汽车经营租赁服务毛利率为29.56%,较去年同期提升4.86个百分点[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其他收入和其他收益及亏损为净收益941.3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2.6%[8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利润为667.8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7.6%[8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溢利为424.8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8.9%[9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存货余额为4,054.5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1.0%[99] 新能源汽车业务 - 公司在二零二三年上半年所有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6,240台,同比增长116.5%,占整体销量18.0%[44] - 公司独立新能源品牌销量同比增长169.8%,其中经销模式销量为3,024台,直销模式销量为4,663台[46] - 公司新能源汽车小程序总注册用户数达到6.16万,车主会员达到1.05万,注册用户裂变留资数达到2.52万[48] - 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相关的动力电池循环产业,初步形成和规划电池租赁、电池维修、电池回收、电池监测和保障四个业务发展方向[49] 网点布局与优化 - 公司自建新开业了6家网点,其中3家豪华品牌,3家新能源品牌,另外获得2家新能源品牌授权[51] - 公司运营的网点共计260家,已授权待开业网点9家,其中豪华品牌占比63.1%,中高端品牌占比17.7%,独立新能源品牌占比14.6%[52] - 公司持续优化传统汽车品牌与网点,提升核心资产效率,加快推进关停并转对规模较小、盈利能力弱的网点[55] 股权结构 - 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持有公司股份的情况:张德安先生持有405,509,500股,占20.849%;蔡英杰先生持有35,788,000股,占1.840%;王志高先生持有8,660,000股,占0.445%;徐悦先生持有3,158,000股,占0.162%;陈昳女士持有537,000股,唐亮先生持有1,005,000股[117] - 公司主要股东持有公司股份的情况:柏丽万得持有405,509,500股,占20.849%;麗晶万利持有405,509,500股,占20.849%;匯豐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持有405,509,500股,占20.849%;Asset Link持有167,080,000股,占8.590%;FIL Limited持有194,674,188股,占10.009%;Pandanus Partners L.P.持有194,674,188股,占10.009%;Pandanus Associates Inc.持有194,674,188股,占10.009%;Brown Brothers Harriman & Co.持有178,318,098股,占9.168%;富达基金持有165,729,470股,占8.521%[123]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于2023年6月1日採納一項新购股权计划,有效期为十年,目的是表彰合资格人士为促进公司利益所作的贡献[129]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前员工奖励计划的目的是向合资格人士提供奖励,以表彰他们对公司的贡献和努力[137] - 公司于2022年6月1日采纳股份奖励计划,旨在表彰对公司持续经营和发展做出贡献的员工,并吸引适合公司发展的人才[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