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材料(04336)
搜索文档
应用材料(AMAT.US)与格芯(GFS.US)合作,推进AI和AR光子技术
智通财经网· 2025-09-24 19:05
公司合作 - 应用材料与格芯宣布建立全新合作伙伴关系 共同推动光子技术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发展 [1] - 双方将在格芯新加坡基地共建尖端波导制造工厂 [1] - 应用材料公司负责开发波导元件 格芯作为大规模制造合作伙伴 [1] 技术发展 - 合作重点聚焦增强现实与数字体验方向的AI应用 [1] - 将强化新加坡光子技术生态系统 [1] - 为多元应用场景与前沿技术提供支撑 [1]
错过泛林(LRCX.US)暴涨不必慌?KeyBanc:应用材料(AMAT.US)才是当下“性价比之选”
智通财经网· 2025-09-24 14:48
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KeyBanc将泛林集团评级从增持下调至与大盘持平 [1][2] - KeyBanc将应用材料目标价从200美元上调至220美元并维持增持评级 [1][2] 泛林集团分析 - 泛林集团股价在过去一周已超过此前目标价 今年表现显著优于同行 过去一个月涨幅进一步拉大 [2] - 股价上涨由三因素推动:存储芯片终端市场乐观情绪升温 多个市场拐点前对其竞争地位看法更积极 AI相关企业动态引发的整体市场乐观 [2] - 市场普遍盈利预期或实际盈利能力短期内不会出现相应增幅 股价上涨更多由估值扩张而非盈利增长推动 股价持续性面临风险 [2] 应用材料分析 - 应用材料今年股价表现明显落后于同行 [3] - 表现落后原因包括:市场担忧其在中国成熟制程芯片需求面临压力 中国是其设备销售额占比最大市场 公司提及先进制程需求不稳定导致下半年业绩可预见性降低 [3] - 应用材料在先进制程领域催化因素与行业其他企业相似 但股价受情绪拖累 市场更关注其中国成熟制程业务挑战 该挑战已为市场所知 使其估值更合理 [3] 行业前景 - 对半导体行业未来数年前景持积极态度 [1] - 乐观预期源于AI驱动下强劲且快速增长的支出 行业技术迭代 全球电子产品市场长期增长趋势 [1]
大摩半导体设备股最新评级出炉:应用材料、泛林集团获上调,科磊遭下调
智通财经· 2025-09-23 21:16
文章核心观点 - 摩根士丹利上调2026年全球晶圆制造设备市场规模预测,并将增长驱动力主要归因于存储设备领域 [1][2] - 基于修订后的行业预测和个股分析,公司调整了三只核心半导体设备股的投资评级:上调应用材料至增持,上调泛林集团至中性,下调科磊至中性 [1] WFE市场预测调整 - 将2026年全球WFE市场规模预测从1220亿美元(同比增长5%)上调至1280亿美元(同比增长10%)[2] - 预测上调几乎完全由存储设备领域贡献,当前存储设备WFE基准预测487亿美元已接近此前500亿美元的乐观预期 [2] - 将2026年DRAM相关WFE预测上调至349亿美元,接近350亿美元的乐观预期 [2] - 将2026年NAND闪存相关WFE预测上调至138亿美元,略低于150亿美元的乐观预期 [2] - DRAM价格走强可能转化为更激进的资本支出计划,而NAND闪存资本支出改善可能存在滞后性 [2] 应用材料评级调整 - 评级从中性上调至增持,目标股价从172美元上调至209美元 [3] - 公司估值较泛林集团低25%,而2023年以来平均估值差距仅为10%,新目标价意味着折价将收窄至15% [3] - 公司在新建DRAM晶圆厂项目上的收益弹性最大,且中国市场、ICAPS领域及先进制程逻辑芯片业务风险已显著降低 [3] - 将公司2026年每股收益预测从9.58美元上调至10.45美元 [3] 泛林集团评级调整 - 评级从减持上调至中性,目标股价从92美元上调至125美元 [4] - 此次调整源于此前对存储终端市场判断存在偏差,目前存储市场已明显回暖 [4] - 将公司2026年每股收益预测从5.12美元上调至5.43美元 [4] - 尽管预测2026年中国市场WFE需求下降3%,但已上调NAND相关WFE需求预测(同比增长34%)及非中国地区逻辑芯片WFE需求预测(同比增长16%)[4] - 预计公司业绩将连续第三年跑赢WFE行业整体水平(增速15% vs 行业10%)[4] 科磊评级调整 - 评级下调至中性,主要原因为估值偏高,其估值较应用材料和泛林集团高出30% [5] - 公司经营状况持续改善,核心增长驱动力(台积电、DRAM业务及先进封装业务)表现强劲 [5] - 将公司2026年每股收益预测从37.11美元上调至39.03美元,反映出对其基本面的认可 [5]
看好DRAM支出与晶圆厂扩产 大摩上调应用材料(AMAT.US)评级至“增持”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14:57
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摩根士丹利将应用材料股票评级从“持股观望”上调至“增持” [1] - 目标价由172美元大幅上调至209美元 [1] - 该股当前被评估为极具吸引力 [1] 估值与同业比较 - 应用材料股价较同业公司泛林集团存在25%的折价空间 [1] - 2023年以来平均折价水平为10% [1] - 本次目标价调整后隐含折价将为15% [1] 业绩预期与增长驱动力 - 2026年每股收益预期由9.58美元提升至10.45美元 [1] - 公司在DRAM资本支出领域的高敞口布局是关键支撑因素 [1] - 全球新晶圆厂扩产为公司带来潜在收益 [1] 风险回报分析 - 该股牛市与熊市情景比例为3:1 [1] - 在摩根士丹利覆盖的半导体设备板块中,应用材料对绿地DRAM项目的杠杆率最高 [1] - 分析认为中国、ICAPS及前沿逻辑领域的风险敞口相对可控 [1] 公司业务概览 - 公司是材料工程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军企业 [1] - 专注于为半导体、显示器及相关行业提供制造设备、专业服务及配套软件 [1]
大摩半导体设备股最新评级出炉:应用材料(AMAT.US)、泛林集团(LRCX.US)获上调,科磊(KLAC.US)遭下调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10:06
摩根士丹利WFE市场预测及个股评级调整 - 将2026年全球晶圆制造设备市场规模预测从1220亿美元上调至1280亿美元,同比增长预期从5%上调至10% [2] - 存储设备是预测上调的核心驱动力,当前对存储设备WFE的基准预测487亿美元已接近此前500亿美元的乐观预测 [2] - 将应用材料评级上调至“增持”,目标股价从172美元上调至209美元 [3] - 将泛林集团评级上调至“中性”,目标股价从92美元上调至125美元 [4] - 将科磊评级下调至“中性” [1] 存储设备市场细分预测 - 将2026年DRAM相关WFE预测上调至349亿美元,接近350亿美元的乐观预期 [2] - 将2026年NAND闪存相关WFE预测上调至138亿美元,略低于150亿美元的乐观预期 [2] - DRAM价格走强可能转化为更激进的资本支出计划 [2] - NAND闪存资本支出的改善可能存在滞后性,部分原因是资本支出向DRAM倾斜以及厂商希望保持审慎的资本纪律 [2] 应用材料投资亮点 - 公司估值较泛林集团低25%,而2023年以来两者平均估值差距仅为10%,新目标价意味着折价将收窄至15% [3] - 公司股票乐观预期与悲观预期比例为3:1,且在新建DRAM晶圆厂项目上的收益弹性最大 [3] - 中国市场、ICAPS领域以及先进制程逻辑芯片业务的风险已显著降低 [3] - 将公司2026年每股收益预测从9.58美元上调至10.45美元 [3] 泛林集团评级调整依据 - 存储市场已明显回暖,促使评级上调 [4] - 将公司2026年每股收益预测从5.12美元上调至5.43美元 [4] - 预计公司业绩将连续第三年跑赢WFE行业整体水平,增速15%对比行业增速10% [4] - 尽管预测2026年中国市场WFE需求将下降3%,但已上调NAND相关WFE需求预测和非中国地区逻辑芯片WFE需求预测 [4] - 若要进一步看好该股,需其营收达到240亿美元、每股收益达到6美元的水平 [4] 科磊评级下调原因 - 公司经营状况持续改善,核心增长驱动力台积电、DRAM业务及先进封装业务表现强劲 [5] - 公司估值较应用材料和泛林集团高出30%,后续相对收益优势难以延续 [5] - 尽管评级下调,仍将公司2026年每股收益预测从37.11美元上调至39.03美元,反映出对其基本面的认可 [6] 个股市场反应 - 在摩根士丹利报告发布后的周一盘前交易中,应用材料股价上涨约2% [1] - 泛林集团股价在盘前交易中上涨约1% [1] - 科磊股价在盘前交易中下跌近2% [1]
美股异动|应用材料股价飙升突破技术瓶颈迎来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9-23 06:45
股价表现 - 9月22日股价单日上涨5.48% 实现连续六天上涨 近六天累计涨幅达19.50% [1] - 盘中最高价创2024年10月以来新高 显示市场高度关注 [1] 技术突破与合作 - 与上海显耀显示科技(JBD)及雷鸟创新(RayNeo)合作 在全彩光波导AR眼镜显示画质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1] - 技术成果应用于雷鸟X3 Pro眼镜 大幅提升消费级光波导AR眼镜视觉表现力 [1] - 通过整合MicroLED微显示、画质校正、光波导制造及整机设计优势 实现全面技术升级 [1] 技术演进历程 - 第一代LCoS/DLP光引擎搭配多层光波导因背光源及设计架构限制导致显示质量欠佳 [2] - 第二代MicroLED光引擎在尺寸、功耗、对比度和解析度表现优异 但纳米压印工艺未解决性能瓶颈 [2] - 第三代刻蚀工艺实现单层全彩设计 显著减轻镜片厚度与重量 提高光栅精度和一致性 [2] 核心技术贡献 - 应用材料公司提供单层刻蚀光波导技术 优化光效、杂散光和解析度性能 [2] - JBD提供高亮度低功耗MicroLED微显示器 结合系统级校正技术提升画面纯净度和视觉舒适度 [2] - 系统级实时画质校正技术大幅提高亮度均匀性与色彩准确性 [2] 行业影响与前景 - 解决全彩光波导AR眼镜长期存在的色彩失真、亮度不均和低画质等技术瓶颈 [1][2] - 产业链协同创新为彩色AR光波导大规模应用提供新思路 [2] - 三方将继续在显示画质和视觉体验方面深入合作 推动消费级市场发展 [2]
应用材料AMAT:AI全在涨,何时轮到AI Capex“全家桶”?
36氪· 2025-09-18 19:55
公司概况与历史沿革 - 应用材料成立于1967年 是全球半导体设备行业龙头之一 市值超过千亿美元[1] - 公司近50年仅经历3任CEO 管理层稳定 发展战略聚焦半导体设备领域[2][9] - 业务构成中半导体系统占比75% 应用全球服务占比22% 显示及相关产品占比3%[4][6] - 地区收入变迁遵循半导体制造业转移节奏:1970-1980年代以日本为主 1990年代转向韩国和中国台湾 当前中国大陆成为最大收入来源 占比超30%[10] 核心产品与技术优势 - 薄膜沉积设备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覆盖PVD/CVD/ALD三大技术[21] - PVD设备全球市占率超80% 市场空间45亿美元 拥有1200+项相关专利[22] - CVD设备全球市占率约30% 市场空间130亿美元 与LAM(21%)、TEL(19%)同属第一梯队[22] - ALD设备全球市占率约10% 市场空间30亿美元[24] - CMP设备全球市占率超60% 与日本荏原合计占9成以上市场份额[29] - 支持3nm制程工艺 覆盖铜、钨、低k介电等多种材料[31][32] - 刻蚀设备全球市占率约15% 落后于LAM和东京电子[26] - 通过Endura平台整合PVD/CVD与刻蚀工艺 提供整体解决方案[28] 行业地位与竞争格局 - 与阿斯麦并列为全球前两大半导体设备企业 合计占行业销售额两成以上[18] - 是全球唯一能提供整线解决方案的设备商 覆盖扩散炉、刻蚀、沉积、CMP、离子注入等全流程设备[33] - 设备具备产线兼容能力 IMS系统可提升良率并降低客户生产成本[33] - 客户涵盖台积电、三星、英特尔等全球主要晶圆制造厂[33] 下游市场与资本开支关联 - 半导体设备收入与晶圆制造厂资本开支高度相关 设备成本占晶圆厂总投资的70-80%[13][14] - 逻辑市场(台积电、英特尔等)占收入70% 存储市场(三星、海力士等)占20-30%[35] - 在逻辑类晶圆厂资本开支中占比10-20%[40] - 在存储类IDM厂资本开支中占比约10%[44] - 2025年核心逻辑厂商资本开支预计760亿美元 同比增长1.9%[38] - 2025年三大存储厂商资本开支预计600亿美元 同比增50%[42] AI周期影响与业务表现 - AI需求带动台积电2025年资本开支增至400亿美元(年增近百亿美元)[37] - 存储端受HBM需求推动 海力士和美光大幅提升资本开支 三星保持平稳[42] - 公司设备在AI周期中景气度不明显:存储设备优势不足 逻辑端产线复用手机芯片产能[47]
应用材料:美国政府支持芯片制造商的举措不会改变公司的需求预测
格隆汇APP· 2025-08-29 10:16
美国政府芯片激励措施对需求影响 - 美国政府激励措施不会改变高端芯片制造工具需求预测 [1] - 政府支持可能改变芯片工厂建设地点但不会增加整体需求 [1] - 更多竞争可能略微降低工厂平均使用率但不足以改变五年预测 [1] 应用材料公司与客户关系 - 美国政府收购英特尔约10%股权 英特尔为公司客户 [1]
应用材料Q3营收73亿美元,中国区占比35%
搜狐财经· 2025-08-18 18:22
财务业绩 - 2025财年第三季度营收73亿美元 同比增长8%创历史新高 [2] - GAAP毛利率48.8% Non-GAAP毛利率48.9% GAAP营业利润率30.6% Non-GAAP营业利润率30.7% [2] - GAAP每股收益2.22美元 同比增长8% Non-GAAP每股收益2.48美元 同比增长17%创历史新高 [2] 区域市场表现 - 第三财季中国区营收占比35% [2] - 中国业务预计持续下降多个季度 因2023-2024年出货设备处于消化期 [2] - 第四财季营收预计下滑 受中国客户产能消化及先进制程需求波动影响 [3] 战略布局与产能建设 - 在亚利桑那州投资超2亿美元建设专业零部件制造工厂 强化美国制造基础设施 [3] - 先进封装市场为高份额领域 计划未来几年业务增长一倍以上至超30亿美元 [3] - 拥有强大新技术管道 与领先客户开展共同创新 [3]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财年第四季度净收入67亿美元±5亿美元 Non-GAAP毛利率48.1% Non-GAAP每股收益2.11美元±0.20美元 [3] - 预计2025财年全年营收实现中个位数增长率 [3] - 公司对半导体行业及自身长期增长机遇保持信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