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恩生物(09606)

搜索文档
映恩生物-B(09606.HK)8月26日举行董事会会议考虑及批准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4 16:49
格隆汇8月14日丨映恩生物-B(09606.HK)公布,公司将于2025年8月26日(星期二)举行董事会会议,藉以 (其中包括)考虑及批准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及其发布。 ...
映恩生物(09606) - 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8-14 16:31
业绩总结 - 董事会会议将于2025年8月26日考虑及批准公司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及发布[3] 公司治理 - 截至2025年8月14日,董事会由3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4]
MSCI全球小型股指数调整在即 映恩生物等企业将被纳入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8 17:41
MSCI指数调整 - 全球知名指数公司MSCI宣布2025年8月份季度审议结果,映恩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将被纳入MSCI全球小型股指数 [1] - 此次调整将于8月26日收盘后生效 [1] 市场影响 - 新纳入公司当日尾盘集合竞价成交将放大,系被动资金集中买入 [1] - 短期股价影响有限,但长期将在资金、估值和品牌端持续受益 [1]
MSCI全球小型股指数调整在即 映恩生物-B(09606)等将被纳入
智通财经· 2025-08-08 14:21
MSCI指数调整 - 全球知名指数公司MSCI宣布2025年8月份季度审议结果,映恩生物-B(09606)等多家企业被纳入MSCI全球小型股指数 [1] - 调整将于8月26日收盘后生效,新纳入公司当日尾盘集合竞价成交将放大 [1] 市场影响 - 短期股价影响有限,因被动资金集中买入 [1] - 长期来看,公司在资金、估值和品牌端将持续受益 [1]
映恩生物(09606)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6 16:46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映恩生物 (「本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6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1. 股份分類 普通股 股份類別 不適用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是 證券代號 (如上市) 09606 說明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面值 法定/註冊股本 第 1 頁 共 10 頁 v 1.1.1 FF301 上月底結存 200,000,000 USD 0.0001 USD 20,000 增加 / 減少 (-) USD 本月底結存 200,000,000 USD 0.0001 USD 20,000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USD 20,000 FF301 II. 已發行股份及/或庫存股份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9606 | 說明 | ...
智通港股早知道 | 纳指、标普再创新高 贵金属、金属与采矿板块涨幅居前
智通财经· 2025-07-22 07:55
港交所交易规则调整 - 港交所宣布下调股票最低上落价位的第一阶段将于2025年8月4日推出 市场数据平台OMD-C及OMD-CMMDH的价位表代码将同步更新 [1] 恒生指数编算方法更新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将修改选股范畴 删除主题和基本因子要求 调整成份股挑选方法及比重上限 新方法于2025年6月30日生效 成份股变动9月8日实施 [2] 美股市场表现 - 纳指涨0.38%至20974.17点 标普500涨0.14%至6305.6点 均创新高 贵金属板块领涨 世纪铝业涨超9% 美洲白银和泛美白银涨近5% [3] - 纽约期金涨1.6%重上3400美元 费城金银指数收涨3.5% [3]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28% 虎牙大涨16% 蔚来涨近3% [3] 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567.4万辆 同比增长33% 动力电池装机量288.1GWh 同比增44% [5] 医药行业动态 - 映恩生物靶向HER3的ADC药物DB-1310获FDA快速通道资格 用于治疗特定非小细胞肺癌 [20] - 美中嘉和拟折让16.94%配售4872万股 净筹2.59亿港元 [7] 企业并购与重组 - 环球新材国际6.65亿欧元收购默克表面解决方案业务获股东批准 预计7月底完成 [17] - 东阳光药与东阳光长江药业合并协议获通过 东阳光药预计8月7日上市 [13] 企业盈利预告 - 美图公司预计中期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65%-72% [10] - 中国龙工预计上半年纯利5.9亿-6.65亿元 同比增29%-45% [11] - 恒投证券预计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2.39亿元 同比大幅提升 [14] - 惠理集团预期中期利润2.5亿港元 去年同期为3700万港元 [15] - 阜丰集团预计中期净溢利同比增加7亿元 [18] - 中泰期货预计中期净利润同比增长5415% [19] - 哈尔滨电气预期中期净利润10.2亿元 同比大幅提升 [21] 金融与资产管理 - 海南自贸港跨境资产管理试点细则发布 支持境外投资者投资理财产品及资管产品 [6] 企业资本运作 - 比亚迪拟每10股送红股8股并转增12股 派发现金红利每股39.74元 [16] - 中国水务及段传良持有康达环保超54%股权 触发全面现金要约 [12] 科技与创新 - 时富投资开发AI量化交易平台Quantphemes [9] 航空运输数据 - 国泰航空6月载客量290万人次 同比增23.3% 货运量13万公吨 同比增6.3% [8]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早盘涨0.33% 内银板块延续涨势
智通财经网· 2025-06-10 12:10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0 33%至24261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 33%,早盘成交额达1270亿港元 [1] - 内银股延续涨势,民生银行(01988)涨3 47%,中国光大银行(06818)涨1 86%,工商银行(01398)涨1 68%,机构认为港股银行估值修复空间较大 [1] - 航空股集体上涨,中国国航(00753)涨4 5%,东方航空(00670)涨4 42%,南方航空(01055)涨4 18%,中银航空租赁(02588)涨3 42%,受益于油价下行及人民币升值 [1] 医药生物行业 - 三生制药(01530)涨超11%创新高,与辉瑞达成707重磅授权,ASCO数据表现亮眼 [1] - 信达生物(01801)再涨3 42%,年内累计涨幅逾1 2倍,小摩预期临床催化剂将推动股价 [1] - 映恩生物-B(09606)涨13%,DB-1310临床数据吸引国际医药巨头关注 [1] 其他行业及个股 - 中国稀土(00769)再涨17%,昨日飙升60%,稀土出口或迎积极信号 [1] - 泡泡玛特(09992)涨2 47%创新高,旗下Labubu产品全球热销 [1] - 赤子城科技(09911)涨7%逼近历史前高,将在香港设立全球总部,机构看好利润率提升 [2] - 德康农牧(02419)涨4 97%创新高,5月销售生猪86 94万头,市场关注产能调控 [2] - 实德环球(00487)一度涨近140%,澳博有意收购十六浦娱乐场物业 [2]
映恩生物-B(09606):首次覆盖:ADC行业领军龙头,有望持续成长为中国“第一三共”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6-09 16: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映恩生物“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 269.7 港元/股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映恩生物是 ADC 行业领军龙头,核心管线具备国际竞争力,临床开发进度有竞争优势,有望持续成长为中国“第一三共” [1][3] - 公司技术底蕴扎实、价值创造能力强,体现在全球临床布局前瞻、管理团队国际化且执行力高、BD 与融资效率领先 [6] - 基于公司商业化进度和合作收入,预计 FY25 - 27 营收分别为 9.7/11.7/16.1 亿元,净利润为 - 5.7/- 4.7/- 0.4 亿元 [7] 各部分总结 国际合作加速创新,有望成为全球领先的 ADC 公司 - 公司致力于研发新一代 ADC 创新药,有两款核心产品,5 款临床阶段 ADC,2 款预计 2025 - 2026 年进入临床的双抗 ADC 及多款临床前 ADC [8] - 拥有 DITAC、DIBAC、DIMAC、DUPAC 四大 ADC 技术平台,获多家跨国药企认可 [9][11] - 核心管理层投资和产业资源丰富,创始人朱忠远、首席科学官邱杨、全球首席医学官牟骅经验深厚,还有知名科学顾问委员会支持 [19][20] - 与 BioNTech、百济神州等多家药企达成合作,交易总价值逾 60 亿美元,海外累计入组患者数量国内排名前列 [22] 聚焦成熟靶点与新兴靶点,适应症布局差异化 - **DB - 1303(HER2 ADC)**:子宫内膜癌有望 2025 年向 FDA 递交上市申请,2L + HER2 低表达乳腺癌全球进度前二,全球峰值有望达 20 亿美元 [31] - 临床前数据显示安全性好、治疗窗口宽,在食蟹猴中 HNSTD 高于 Enhertu,未观察到间质性肺炎 [37] - 2023 年全球 EC 新发患者 40.2 万人,DB - 1303 有望覆盖超 70%的 EC 患者群体,在晚期/转移性 EC 患者中抗肿瘤活性和疾病控制效果好 [40][41] - 2023 年全球 BC 发病人数约 240.8 万例,DB - 1303 在 2L + HER2 低表达 BC 治疗上进度领先,显示出初步抗肿瘤活性和良好安全性 [45][56] - **DB - 1311(B7 - H3 ADC)**:海外进度前三,一线 SCLC 等适应症进度全球第一,CRPC 数据具备 BIC 潜力,全球峰值有望达 10 亿美元 [68][69] - B7 - H3 在多种癌症中过度表达,全球尚无获批的 B7 - H3 靶向疗法,DB - 1311 选择性高,有良好安全性和治疗窗口 [68][70] - 2022 年全球肺癌新发患者 250 多万例,SCLC 患者化疗易耐药,DB - 1311 在 SCLC 和 mCRPC 中展现初步抗肿瘤活性和可控安全性 [72][75] - 2023 年全球 B7 - H3 过度表达的 CRPC 新发患者约 18.3 万人,DB - 1311 单药 PFS 和核药接近,有抢占核药市场潜力 [74][79]
港股异动 | 映恩生物-B(09606)涨超13%创上市新高 公司自研ADC管线丰富 已吸引多家国际医药巨头关注
智通财经网· 2025-06-09 11:11
股价表现 - 映恩生物-B(09606)早盘涨超13%,盘中高见243.2港元,创上市新高,截至发稿涨10.82%,报237.6港元,成交额8244.2万港元 [1] 产品管线 - DB-1303/BNT323(HER2 ADC)首个适应症为HER2表达的子宫内膜癌,管理层预计最快今年向FDA申请加速上市 [1] - DB-1311/BNT324(B7-H3 ADC)正在开发单药及联合治疗用于小细胞肺癌 [1] - DB-1310(HER3 ADC)采用差异化开发策略,聚焦与奥希替尼联合用于EGFR突变NSCLC及KRAS突变NSCLC患者 [1] - DB-1305/BNT325(TROP2 ADC)聚焦于其他TROP2 ADC尚未深入布局的适应症领域如卵巢癌 [1] 公司战略 - 公司秉持全球化战略,已建立多项战略合作加速产品线在全球关键市场的开发 [2] - 尽管成立于2019年运营历史较短,其创新型ADC资产已吸引诸多国际生物医药公司高度关注 [2] - 致力于成为全球生物医药公司在ADC领域的首选合作伙伴 [2] - 一系列高质量合作验证了公司平台和产品线价值,体现了合作模式的高度可复制性 [2]
映恩生物朱忠远:不做“中国版第一三共”,要做全球药企
经济观察报· 2025-06-01 13:08
公司概况 - 映恩生物成立于2020年,5年内完成其他创新药企10年的发展历程,成为ADC赛道明星企业[1][2] - 公司定位为全球化药企,目标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ADC领先企业而非"中国版第一三共"[2][16] - 2025年4月港股IPO募资2.1亿美元,创18A生物科技板块多项纪录:首日涨超110%、暗盘涨80%、国际配售超额认购13.52倍[2][7] 研发与团队 - 研发团队核心成员来自第一三共、GSK、强生等国际药企,首席科学官邱杨曾主导第一三共ADC项目开发[10][11] - 科学顾问委员会包含第一三共前高管Antoine Yverb,其主导开发过重磅ADC药物DS-8201[11] - 团队规模约200人(美国30人),前100号员工均由创始人亲自面试,强调"不按套路出牌"的人才标准[11][12] 业务发展 - 选择HER-2等成熟靶点验证ADC平台技术,开发子宫内膜癌等未充分开发适应症[14][15] - 已达成5项BD合作(BioNTech、百济神州等),总金额超60亿美元,预付款及里程碑收入达5亿美元[15][16] - 与BioNTech合作涉及3款ADC药物,首笔交易含1.7亿美元预付款和超15亿美元里程碑款[15] 资本市场表现 - 港股IPO引入15家基石投资者,包括BioNTech、富国基金、易方达等头部机构[7] - 招股期间遭遇全球关税战冲击,散户最终超额认购140倍,认购额度从10%回拨至50%[5][6] - 成为近4年18A板块唯一现象级IPO,募资额远超同期21家上市企业的中位数3.73亿元[7]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朱忠远为医疗健康行业资深投资人,曾参与孵化基石药业、荣昌生物等企业[18][19] - 结合科学家(分子生物学博士)与投资人双重背景,主导研发立项和融资决策[19][20] - 提出"Find and Found"模式,强调通过BD交易实现自我造血能力[15][19] 行业定位 - ADC领域聚焦下一代创新疗法,瞄准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精准医疗市场[20] - 区别于国内PD-1同质化竞争,选择差异化技术路径实现全球竞争力[14][16] - 临床开发效率显著,首个BD合作从接触到签约仅用42天(行业平均6-12个月)[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