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映恩生物(09606)
icon
搜索文档
映恩生物-B拟发行人民币股份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智通财经· 2025-10-17 18:19
公司资本运作 - 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10月17日决议拟发行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的普通股 [1] - 建议发行的人民币股份将以人民币进行买卖 [1] - 建议发行人民币股份取决于市场状况、董事会进一步批准、股东大会批准及必要监管机构批准 [1] 计划进展状态 - 除建议发行人民币股份的初步建议及公告披露的资料外,董事会尚无其他相关计划 [1] - 公司尚未就建议发行人民币股份向相关监管机构作出任何申请 [1]
映恩生物(09606) - 内幕消息 - 建议发行人民币股份及於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2025-10-17 18:11
未来展望 - 2025年10月17日董事会拟发行将在科创板上市的人民币普通股[3] - 发行取决于市场、董事会、股东及监管批准[3] - 初步建议可能变动,计划及时间受限,可能进行也可能不进行[4] 其他信息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3、2、3名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
港股生物科技股再度集体逆势走强,药捷安康-B飙升30%,康宁杰瑞制药-B涨7%,帝王国际投资、映恩生物-B涨5%
格隆汇· 2025-10-17 11:45
港股生物科技板块市场表现 - 港股市场生物科技股在10月17日集体逆势走强[1] - 药捷安康-B股价飙升超过30%,表现最为突出[1] - 康宁杰瑞制药-B上涨超过7%,帝王国际投资和映恩生物-B上涨超过5%[1] - 基石药业-B和三叶草生物-B上涨超过4%[1] 个股涨跌幅及市值详情 - 药捷安康-B(02617)涨幅31.25%,最新价218.000港元,总市值865.24亿港元,年初至今涨幅达1557.79%[2] - 康宁杰瑞制药-B(09966)涨幅7.15%,最新价14.680港元,总市值142.45亿港元,年初至今涨幅319.43%[2] - 帝王国际投资(00928)涨幅5.50%,最新价0.115港元,总市值2.13亿港元,年初至今涨幅155.56%[2] - 映恩生物-B(09606)涨幅5.00%,最新价336.000港元,总市值295.8亿港元,年初至今涨幅255.18%[2] - 基石药业-B(02616)涨幅4.66%,最新价7.190港元,总市值106.12亿港元,年初至今涨幅212.61%[2] - 三叶草生物-B(02197)涨幅4.39%,最新价2.140港元,总市值27.76亿港元,年初至今涨幅787.97%[2] 其他相关个股表现 - 百奥塞图-B(02315)上涨3.86%,最新价24.220港元,总市值96.73亿港元,年初至今上涨184.94%[2] - 来凯医药-B(02105)上涨3.71%,最新价14.540港元,总市值64.9217亿港元,年初至今上涨55.18%[2] - 君实生物(01877)上涨3.29%,最新价27.600港元,总市值283.37亿港元,年初至今上涨138.34%[2] - MIRXES-B(02629)上涨3.26%,最新价72.900港元,总市值201.45亿港元,年初至今上涨212.88%[2]
医药股延续涨势 荃信生物-B涨7.04%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12:13
医药股市场表现 - 医药股整体延续昨日上涨趋势 [1] - 荃信生物-B股价上涨7.04%至29.2港元 [1] - 复宏汉霖股价上涨6.84%至75港元 [1] - 映恩生物-B股价上涨5.41%至331港元 [1] - 荣昌生物股价上涨5.53%至96.3港元 [1] - 康方生物股价上涨5.25%至128.4港元 [1]
医药股延续涨势 四季度医药行业催化密集 机构称板块行情有望重启
智通财经· 2025-10-16 11:59
个股表现 - 荃信生物-B股价上涨7.04%至29.2港元 [1] - 复宏汉霖股价上涨6.84%至75港元 [1] - 映恩生物-B股价上涨5.41%至331港元 [1] - 荣昌生物股价上涨5.53%至96.3港元 [1] - 康方生物股价上涨5.25%至128.4港元 [1] 行业催化剂 - 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将于10月17日至21日在德国柏林召开,预计将汇集多项重磅临床研究成果并披露相关数据 [1] - 10月起行业催化剂增多,包括各项学术大会和利好政策落地,行情有望重启 [1] -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上公布的中国创新药临床数据预计成为市场主要关注点 [1] - 建议关注三季度业绩报告的披露和11月的国家医保谈判 [1] 资金流向与行业趋势 - 10月以来医药板块股价波动较大,内资通过港股通持有医药股的比例小幅下降 [1] - 外资持仓从年中起呈现回落态势,但内外资加大创新药布局的大方向不变 [1] - 中国创新药正在“量变引起质变”,看好创新药5-10年的产业趋势 [1] - BD出海、持续数据催化和新产品销售放量将依次推动创新药崛起 [1]
港股异动 | 医药股延续涨势 四季度医药行业催化密集 机构称板块行情有望重启
智通财经网· 2025-10-16 11:59
医药股市场表现 - 截至发稿 荃信生物-B涨7.04%报29.2港元 复宏汉霖涨6.84%报75港元 映恩生物-B涨5.41%报331港元 荣昌生物涨5.53%报96.3港元 康方生物涨5.25%报128.4港元 [1] 行业近期催化剂 - 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将于10月17日至21日在柏林召开 预计汇集多项重磅临床研究成果并披露相关临床数据 [1] - 10月起行业催化剂增多 包括各项学术大会和利好政策落地 行情有望重启 [1] -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公布的中国创新药临床数据预计成为市场主要关注点 [2] - 建议关注三季度业绩报告的披露和11月的国家医保谈判 [2] 资金流向与行业趋势 - 10月以来内资通过港股通持有医药股的比例小幅下降 外资持仓从年中起亦呈现回落态势 [1] - 内外资加大创新药布局的大方向不变 [1] - 中国创新药正在“量变引起质变” 看好创新药5-10年的产业趋势 [2] - BD出海、持续数据催化和新产品销售放量将依次推动创新药崛起 [2]
港股医药股走强 药捷安康涨超40%
新浪财经· 2025-10-16 11:38
股价表现 - 药捷安康股价截至发稿上涨42.82% [1] - 创胜集团-B股价截至发稿上涨8.15% [1] - 映恩科技-B股价截至发稿上涨6.18% [1] - 荣昌生物股价截至发稿上涨5.59% [1]
映恩生物20251015
2025-10-15 22:57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生物科技/制药行业,具体聚焦于抗体偶联药物领域[2] * 纪要涉及的公司为英论生物(映恩生物),一家专注于ADC药物研发的生物科技公司[1] 核心观点与论据 **估值与流动性** * 公司股份解禁释放流动性,流通股从0.13亿股增至0.88亿股[3] * 当前估值约250亿港币,被认为已跌至较低水平,具备投资价值[2][3] * 大部分财务投资者可能减持,但二级长线及部分一级长线投资者预计不会短期减持[3] **核心管线项目与进展** * 公司拥有多个确定性管线项目支撑估值,包括B7H3 ADC、HER2 ADC、HER3 ADC等[2][4] * **HER2 ADC项目**:针对子宫内膜癌和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适应症进展迅速[2][7] 在美国由BioNTech主导的二期临床试验结果预计2025年下半年披露,并可能向FDA递交上市申请[7] 该适应症年新增病例约1万人,治疗费用20-30万美元,有望达到10亿美元市场规模[7] * **B7H3 ADC项目**:在小细胞肺癌和CRPC(前列腺癌)适应症上具有潜力,此前在ESMO及ASCO会议上披露的数据显示BIC潜力[2][8] 若成功上市,有望达到超过10亿美元销售峰值[8] * **HER3 ADC项目**:设计优于默沙东和第一三共的同类产品,在突变非小细胞肺癌领域展示良好数据,默沙东认为其未来可能在乳腺癌方面取得突破[2][9] 该资产具备对外授权潜力[10] * 公司与GSK、百济神州及Avanza合作推进多个ADC项目,进度领先全球,若疗效突出将具有很好的对外授权潜力[4][15] **合作与联合疗法** * 合作方BioNTech正在通过联合ADC进行PD-L1、VEGF双抗的研究,已启动四项临床试验[4][11] * 在2025年5月份AACR会议上,BioNTech披露了PD-1、VEGF双抗加IN TOP2 ADC的数据,针对铂耐药卵巢癌后线显示出良好疗效和优异安全性[12] **早期资产与未来催化剂** * 公司拥有早期资产如全球首个针对SLE的BDCA2 ADC,预计2025年10月至12月发布初步安全性数据[5][13] * PD-L1 B7H3双抗ADC已于2024年启动中国一期临床试验,预计2026年披露初步数据[13] * 自研产品如ADAM9 ADC刚刚进入临床,预计2026年底或2027年初有初步数据读出[14] * 未来12至18个月内将有密集的数据读出,为公司带来估值提升[4][5][16]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管线还包括ADAM9 ADC、PD-L1 B7H3双抗ADC等潜在项目[4] * 与GSK合作的泛实体瘤和消化道肿瘤ADC已成功拿到批件并进入临床[15] * 与百济神州合作的B7H4 ADC预计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上半年披露POC数据并进入中国三期临床[15] * 与Avanza合作的EGFR和HER3双抗ADC已于2025年早些时候进入一期临床探索阶段[15]
创新药板块震荡BD行情告一段落了吗?港股再迎创新药企递表小高峰贝达药业、百利天恒等多家知名药企冲刺“A+H”|掘金创新药
新浪财经· 2025-10-15 05:08
一周行情表现 - 医药生物指数在10月6日至10月10日期间下跌1.66%,跑输上证指数0.72个百分点,为连续第三周跑输 [1] - 创新药指数(BK1106)周内下跌1.09%,同样为连续第三周下跌 [1] 港股IPO动向 - 港交所迎来涵盖小分子药物、溶瘤病毒、ADC、siRNA、放射性药物等前沿领域的医药IPO热潮 [1] - 贝达药业、长春高新、百利天恒、博瑞医药等已在A股上市的公司有望实现"A+H"股上市 [1][2] - A股公司密集赴港上市受政策支持及市场流动性改善推动,港交所在今年8月放宽了对"A+H"股公司的公众持股限制 [2] - 截至10月13日,恒生AH股溢价指数为118.33,处于近一年低位,部分公司在港股获得更高估值 [2] - 港股为创新药公司提供走向全球市场的跳板,外资机构通过基石投资方式锁定优质资产 [2] 临床试验动向 - 10月6日至10月1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共披露85条临床试验登记信息 [2] - 其中有29条为处于临床试验II期及以上的创新药新登记临床试验 [2] 创新药板块调整与BD行情 - 国庆中秋假期结束后,创新药板块未能延续前期涨势,出现大幅下挫 [2] - 10月9日及10月10日,港股创新药指数分别下跌5%以上 [2] - BD出海是今年港股创新药牛市及多只新股超预期发行的关键催化剂 [2] - 瑞银证券指出BD高热度将逐渐退去,市场关注点将转向基本面驱动的内生性营收及利润增长 [2] - 今年上半年中国相关BD交易总金额达608亿美元,比2024年全年交易总金额高出37亿美元 [3] - 部分BD交易落地后股价不涨反跌,根源在于市场预期透支 [3] - 在2020年已完成的62起对外授权交易中,有25起已明确终止合作,"退货率"为40% [3] - 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将有23项来自中国的研究入选最新突破摘要 [3] 产品研发进展 - 华奥泰生物的瑞西奇拜单抗(HB0034)于10月1日申报上市,用于治疗成人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发作,为国产首个IL-36R单抗 [3][4] - 截至今年3月,HB0034注射液项目已合计花费研发费用约2.1亿元 [4] - 全球目前仅有一款药物(勃林格殷格翰的佩索利单抗)获批用于治疗GPP,尚未有国内企业自研的IL-36R抗体获批上市 [4] 行业估值与展望 - 在多则BD消息刺激下,港股创新药指数在今年前9个月内从666.91点飙升到1660.66点,此后震荡至1397.7点 [4] - 有观点认为行业估值存在泡沫,但BD被视为手段而非目的,长远目标是出现能救治全球患者的顶尖企业 [4]
创新药板块震荡,BD行情告一段落了吗?港股再迎创新药企递表小高峰,贝达药业、百利天恒等多家知名药企冲刺“A+H” | 掘金创新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22:23
一周市场表现 - 医药生物指数周内下跌1.66%,连续三周跑输上证指数 [4] - 恒生医疗保健业指数周内下跌6.33%,为2025年下半年以来单周最大跌幅 [4] - 港股创新药ETF周内下跌3.98% [4] - 部分个股表现分化,A股万邦德周跌12.01%,南新制药周跌29.55%,港股华润医药周涨1.45%,晶泰控股周跌22.53% [2] 资本动向与IPO - 港交所迎来创新药企递表小高峰,涵盖小分子药物、ADC、siRNA等前沿领域 [5] - 贝达药业、长春高新、百利天恒、博瑞医药等A股公司有望实现"A+H"上市 [5] - 港交所于今年8月放宽对"A+H"股公司的公众持股限制,由双重要求改为满足"30亿港元预期市值"或"10%公众持股量"其中一项即可 [5] - 截至10月13日,恒生AH股溢价指数为118.33,处于近一年低位 [5] 临床试验进展 - 10月6日至10月10日,CDE共披露85条临床试验登记信息,其中29条为II期及以上的创新药临床试验 [6] - 临床试验涉及自身免疫疾病、肿瘤等多个领域,申办方包括恒瑞医药、天境生物、三生国健等公司 [7][8][9] - 部分试验为国际多中心研究,如UCB的掌跖脓疱病III期研究在美、中、欧等多国开展 [7] 创新药BD行情与市场观点 - 国庆假期后创新药板块大幅下挫,港股创新药指数在10月9日及10日分别下跌5.84%和3.13% [10] - 今年上半年中国相关医药交易总金额达608亿美元,同比激增129% [10] - 市场观点认为BD高热度将逐渐退去,新的价值锚点将转向"基本面驱动"和企业内生性增长 [10] - 截至2025年4月,2020年已完成的对外授权交易中有25起已终止,"退货率"为40% [11] 新药研发与申报 - 华奥泰生物的瑞西奇拜单抗申报上市,用于治疗成人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发作,为国产首个IL-36R单抗 [12] - 该药物研发已合计花费约2.1亿元,其关键II期研究达到主要终点 [12] - 目前全球仅有一款同靶点药物佩索利单抗获批用于治疗GPP [13] 行业领袖观点 - 映恩生物创始人认为行业估值存在泡沫不是坏事,BD是手段而非目的 [14] - 展望未来十年,中国有望出现一批全球顶尖的ADC企业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