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CF估值法
icon
搜索文档
康诺亚-B(02162):CM512初战告捷,BIC潜力初步验证
华泰证券· 2025-11-05 16:53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维持对公司的“买入”投资评级 [1] - 报告设定的目标价为 9108 港币 [1][5][7]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CM512的I期临床结果已充分展现其成药性,并初步验证了其同类最优潜力,全球竞争力进入验证期 [1] - 核心观点基于CM512在治疗特应性皮炎的I期临床中展现出的全方位优势,包括安全性、长效潜力、快速起效和深度缓解的持续性 [2] - 报告看好CM512在2型炎症多适应症领域的探索前景及其海外合作潜力 [4] I期临床结果总结 - CM512治疗特应性皮炎的I期临床结果显示安全性良好,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及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当 [2] - 药物显示出长效潜力,在健康人和患者中半衰期达70天 [2] - 药物起效快速,300mg剂量组在6周时EASI-75应答率即达到50%,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7% [2] - 在12周时,300mg剂量组的EASI-75和EASI-90应答率分别为583%和417%,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214%和0%,且在24周时仍显示深度缓解的持续性 [2] 同类最优潜力分析 - 与标准疗法IL-4Rα单抗度普利尤单抗相比,CM512在12周的EASI-90结果(417%)优于度普利尤单抗在16周的结果(36%/30%) [3] - 与IL-13单靶点药物相比,CM512的EASI-90结果优于礼来的lebrikizumab(383%/307%)和Apogee的APG-777(339%) [3] - 相较于JAK1抑制剂等小分子药物,CM512的EASI-90结果与乌帕替尼(452%)和阿布昔替尼(377%)相比具有竞争力 [3] 多适应症拓展与海外潜力 - CM512在海外I期临床近期或完成健康人入组,哮喘患者入组已展开 [4] - 国内已启动针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和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四个适应症的II期临床 [4] - 基于其长效性(半衰期70天 vs 赛诺菲lunsekimig的10天)、海外数据潜力及初步疗效,报告认为其再合作潜力可期 [4] 盈利预测与估值调整 - 报告下调公司2025年至2027年净利润预测至-679亿元、-670亿元和-282亿元(前值:-742亿元、-604亿元、100亿元) [5][11] - 报告下调2025年至2027年收入预测至571亿元、772亿元和1554亿元(前值:727亿元、1143亿元、2262亿元) [11] - 基于CM512优异的早期数据,报告上调了其开发成功率假设及2027年以后的远期收入假设,并据此将基于DCF模型的目标价上调至9108港币(前值9089港币) [5][11] - DCF估值关键假设包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90%,永续增长率为25% [5][12]
禾迈股份 _3Q25业绩疲软,储能项目交付延迟+微型逆变器出货量下滑致不及预期_ (买入)
2025-11-03 10:36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禾迈股份,主营业务为微型逆变器及工商业、户用储能系统,属于电力生产和供应业 [5][10] * 行业为微型逆变器及储能行业 [10][11] 核心观点与论据 近期业绩疲软 * 2025年前9个月公司录得净亏损5900万元,而2024年同期为净利润2.46亿元,第三季度单季净亏损7500万元 [1] * 业绩不及预期主要源于储能项目交付延迟、微型逆变器出货量下滑,以及销售、管理费用与研发费用增高 [1] 各业务板块表现 * **微型逆变器**:2025年前9个月营收同比下滑40%至6亿元,销量同比下降30%至54万台,但毛利率仍保持在47-48% [2] * **工商业及大型储能**:2025年前9个月贡献营收2-3亿元,但受电芯供应紧张影响,超1亿元的项目交付延迟至第四季度,该业务毛利率低于10% [2] * **户用储能及分布式光伏项目**:2025年前9个月户用储能业务营收1亿元,分布式光伏项目业务营收3亿元 [2] 未来业绩指引与战略目标 * **2025财年指引**:微型逆变器营收或达8亿元,占总营收近50%;工商业及大型储能贡献5亿元,户用储能贡献1.5亿元 [3] * **2026财年指引**:考虑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交付的4亿元合同订单,工商业及大型储能营收或翻倍至超10亿元;户用储能营收有望实现3-5倍增长 [3] * **海外市场拓展**:管理层目标在2026年将工商业及大型储能业务的海外占比从2025年的不足20%提升至30%,重点布局欧洲与拉美市场;户用储能则主要瞄准欧洲与亚太市场 [3] 投资评级与估值 * 瑞银给予公司"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为127.00元,较2025年10月29日股价108.71元有16.8%的预测上涨空间 [5][9] * 瑞银对公司的每股收益预测低于市场一致预期,例如2025年预测为2.39元,而市场预测为3.30元 [5] 其他重要内容 量化研究观点 * 量化研究评估显示,未来六个月公司所处的行业结构和监管环境预计将改善(评分均为4分),但过去3-6个月公司各方面情况被认为有所恶化(评分为2分) [13] * 未来3个月的正面催化剂被认定为"储能出货进一步爬坡" [13] 潜在风险 * 行业风险包括分布式光伏及储能需求低于预期、政策出台慢于预期、微型逆变器渗透速度慢于预期 [11] * 公司特定风险包括市占率扩张慢于预期、产品升级慢于预期、经销网络扩张慢于预期 [11]
中微公司(688012):合同负债创新高,薄膜设备放量
东方证券· 2025-11-02 19:26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报告对中微公司维持“买入”评级,并给予目标价324.77元,当前股价为279.36元 [3][6] - 采用DCF估值法,关键假设包括永续增长率3.00%和WACC为7.85% [12]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3.19元、5.40元和7.17元 [3] 核心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90.65亿元,同比增长45%,预计2025年营收将增长33%至120.49亿元 [5] - 2024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6.16亿元,同比下滑10%,但预计2025年将恢复增长,增幅达24%至19.97亿元 [5] - 公司毛利率从2023年的45.8%降至2024年的41.1%,但预计将逐步回升,2026年及2027年预计均超过45.7% [5] 业务运营亮点 - 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46%至80.63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长约33%至12.11亿元,合同负债同比增长47%至43.9亿元,显示强劲订单需求 [10] - 刻蚀设备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同比增长38%至61.01亿元,在先进逻辑和存储器件制造领域应用深入 [10] - 薄膜设备(LPCVD和ALD)业务显著放量,前三季度收入同比激增13倍至4.03亿元,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0] 研发投入与技术进步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前三季度研发支出同比增长63%至25.23亿元,占营收比例约31% [10] - 在刻蚀设备方面,下一代90比1超高深宽比介质刻蚀设备即将进入市场,ICP刻蚀设备加工精度已达单原子水平 [10] - 在薄膜设备领域,硅和锗硅外延EPI设备已进入客户端量产验证阶段,并获得客户高度认可 [10]
研报掘金丨华泰证券:上调中国财险目标价至21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 2025-10-20 13:45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净利润按年增长40%至60% [1] - 第三季单季度净利润或按年增长57%至122% [1] - 公司总投资收益按年增幅较大 [1] - 承保利润大幅增长 [1] 业绩驱动因素 - 公司承保表现改善,第三季可能延续上半年COR改善趋势 [1] - 投资端受益于前三季度资本市场上涨及股市结构性行业,表现亮眼 [1] 分析师预测与估值 - 华泰证券维持对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由19.8港元上调至21港元 [1] - 基于DCF估值法进行估值 [1] - 2025年每股盈利预测提高至1.93元 [1] - 维持2026年及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2.14元和2.32元不变 [1]
龙源电力20251008
2025-10-09 10:00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新能源电力行业,特别是风电与光伏板块,核心公司为龙源电力[2][4]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周期性及前景 * 新能源板块呈现周期性波动,大约每五年一个周期,受政策、技术和消纳问题影响[2][4] * 当前负面因素如消纳问题和补贴拖欠已基本反映在股价中,未来政策支持可能带来向上贝塔效应[2][4] * 未来新能源行业可能经历更短、更小振幅的周期,从五年大周期变为两年周期,提高行业相对稳定性[9] * 136号文颠覆了中国电力系统原有的政府信用体系,迫使市场寻找新的平衡点,短期内投资开发会放缓[8] * 行政手段无法完全抹平周期,只能通过市场手段弱化周期、缩小振幅[10] 风电与光伏的比较优势 * 风电因技术进步迅速和资源禀赋明显优于光伏,有资源的公司能显著拉开收益率差距[2][5] * 市场化改革如136号文等政策出台,进一步凸显了风电的竞争优势,市场调节速度更快[2][5] * 风电资源分布不均,优势风区与劣势风区间差异巨大,优质资源有限,容易出现少数低成本供给者[11] * 根据2024年各省现货市场数据及2025年预测,各地风电均价普遍高于光伏[12] * 光伏资源在同一省内差异不大,资源近乎无穷尽,例如测算显示新疆柴达木盆地全铺光伏板发电量可达30万亿度电,远超全国当前10万亿度电的用电量[12] 龙源电力的投资价值 * 公司具备强大的资源禀赋和技术优势,老项目多,早期占据了最优质的资源[6][12] * 即使在没有政策支持的情况下也具有较高的内在价值,DCF估值法显示其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2][6] * 通过“以大带小”策略改造老项目,能显著提升装机容量和发电效率,例如同样面积土地上容量可从5兆瓦提升至15兆瓦甚至20兆瓦[3][12][13] * 项目内部收益率较高,经“以大带小”改造后项目利用小时数从2000多增加到3,200小时,项目IRR接近10%,资本金IRR达20%[14] * 公司现金流水平在全A股样本中处于领先地位,每年有上百亿自由现金流,若补贴拖欠问题在未来三年内解决,公司现金流价值将增厚约40%-50%[3][15][16] * 公司业绩底部明确,2024年未计提资产减值时利润为80亿元,即使最差情况下也有60亿元利润[17] * 预计市值可重估至1,100亿至1,200亿港元,较当前股价有较大空间,催化剂包括136号文落地、政策纠偏及公司加速资产注入计划[18] 其他重要内容 政策影响 * 136号文进展越快,行业利空出尽越快,政府政策底可能早于市场底出现[19] * 根据过去五年周期复盘,2026年预计会有强有力政策纠偏,对绿能板块及龙源电力产生积极影响[19][20] 集团支持与行业地位 * 根据国家能源集团与龙源签订的协议,到2026年底前,将有20多万千瓦风电竞争项目租给龙源,进一步巩固其行业领先地位[13] * 龙源当前拥有约30吉瓦装机容量,加上集团支持,总规模可达50吉瓦[13]
中金:首予来凯医药-B(02105)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27.02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04 10:31
公司评级与估值 - 中金首次覆盖来凯医药-B给予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27.02港元 较当前股价有43.7%上行空间 基于DCF估值法 [1] - 公司是一家全球化的生物医药科技公司 深耕代谢和肿瘤等疾病领域 是国内减脂增肌赛道的新锐 [1] 核心产品管线优势 - 公司LAE102是自主研发针对ActRIIA的单克隆抗体 具备促进肌肉再生和减少脂肪的潜力 开发静脉注射和皮下注射 [4] - LAE102在选择性 给药便利性和安全性方面有望形成差异化优势 [1] - LAE102中国和美国I期临床研究正在全速推进 2024年11月与礼来签订协议合作推进美国针对肥胖的临床试验 [4] - 中国临床进度领先 预计2025年9月取得多剂量递增试验初步数据 [4] - 潜在催化剂包括LAE102多剂量递增研究数据读出和海外临床数据读出 [4] 行业市场前景 - 全球以GLP-1受体激动剂为代表的减重药物市场快速扩容 2024年GLP-1RA市场规模达147亿美元 占全球肥胖超重药物市场的86.6% [2] - 预计到2034年GLP-1RA市场规模将达到541亿美元 占比提升至93.9% [2] 靶点机制与临床价值 - GLP-1RA减重存在潜在肌肉流失问题 研究显示使用GLP-1RA减肥患者所减体重中瘦体重占比或高达40%以上 [3] - 激活素受体II靶点具备减脂加增肌的潜力 瞄准更高质量的减重临床需求 [3] - 礼来2023年以19.25亿美元收购Versanis Bio公司获得ActRIIA/B抗体Bimagrumab 2025年6月Bimagrumab读出数据 其单药或联用GLP-1RA减脂增肌疗效优异 [3] - ActRII靶点减脂增肌的成药潜力已得到验证 [1]
信也科技1Q25:利润环比+9.7%,质量略改善
华泰证券· 2025-05-22 09: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2美元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信也科技1Q25业绩良好,归母净利润7.5亿人民币,同比/环比+41.4%/+9.7%,好于Bloomberg预期 公司维持谨慎经营,质量改善,轻资本占比提升有望促进利润增长,海外业务未来或贡献更多业绩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Q25业绩表现 - 归母净利润7.5亿人民币,同比/环比+41.4%/+9.7%,好于Bloomberg预期的6亿元 [1] - 新增放款量521亿人民币,同比/环比+7.9%/-8.4%;国内放款491亿人民币,同比/环比+6.5%/-9.1%;海外业务新增放款量30亿人民币,同比/环比+36.4%/+3.4%,海外业务收入7.1亿人民币,占总收入的20.4% [2] 业务结构变化 - 轻资本业务的余额占比提升至43.0%(4Q24:37.2%),放款量占比为35.3%(4Q24:35.0%),未来有望短期内促进公司利润增长 [2] 贷款质量情况 - 贷款质量略有改善,首日逾期率降至4.6%(4Q24:4.70%),30天回款率稳于89%,C - M2比例0.51%(4Q24:0.52%),90天以上逾期率降至2.04%(4Q24:2.13%)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调整25/26/27年归母净利润的预测至32.2/39.1/40.2亿(调整幅度:+8%/0%/0%),维持目标价12美元,基于DCF估值法(权益成本:14.50%) [4]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收入及其他收益(人民币百万)|12,547|13,066|14,825|16,646|17,800| |+/-%|12.69%|4.13%|13.46%|12.28%|6.9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2,341|2,383|3,216|3,910|4,025| |+/-%|3.29%|1.81%|34.93%|21.60%|2.93%|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8.34|9.03|12.18|14.81|15.24| |PE(倍)|4.17|5.49|5.14|4.23|4.11| |PB(倍)|0.67|0.83|0.89|0.75|0.64| |ROE(%)|17.92|16.46|19.31|19.76|17.14| |股息率(%)|4.84|4.08|4.99|6.06|6.24| [6] 基本数据 - 目标价12美元,截至5月19日收盘价8.81美元,市值2,229百万美元,6个月平均日成交额7.97百万美元,52周价格范围4.47 - 10.71美元,BVPS8.23美元 [8] 估值方法 - 使用三阶段DCF估值法对信也科技进行估值,假设2025 - 2027年派息率约为25%(2024:22%),得出每ADS目标价为12美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