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银行(600015)
搜索文档
上市银行三季报密集披露!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下降,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7 18:12
距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截止日越来越近,上市银行已开始密集披露三季度经营业绩。 记者注意到,继华夏银行率先披露三季度业绩后,重庆银行、平安银行、无锡银行近日也陆续披露最新业 绩。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等行的三季报也将在未来几个交易日内陆续出炉。 从已披露三季报银行的情况来看,部分银行营收、净利润实现双增长,部分银行净利润同比降幅有所收 窄,呈现出稳健增长态势,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均出现了大幅下降。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缩水 记者注意到,由于债券市场波动,各家银行债权投资等业务收入均受到影响,导致了非息收入的下滑。 10月23日,华夏银行发布了首份上市银行三季报。数据显示,华夏银行截至三季度末的总资产较去年底上 升4.8%至4.59万亿元。存、贷款总额均有增长,其中截至三季度末的贷款总额为2.4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 加 692.77亿元,同期存款总额为2.3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76亿元。 华夏银行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65.12亿元,同比增长7.62%。虽然利润实现较好增长,但第三季度华夏银行 营收同比降低15.02%,前三季度营收则同比降低8.79%。该行行长瞿纲在业绩会上介绍,主要是受债市波 动 ...
股份制银行板块10月27日跌0.37%,中信银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2.4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27 16:25
从资金流向上来看,当日股份制银行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2.42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6.73亿元,散户资 金净流入5.68亿元。股份制银行板块个股资金流向见下表: | 代码 | 名称 | 主力净流入(元) | 主力净占比 游资净流入 (元) | | 游资净占比 散户净流入 (元) | | 散户净占比 | | --- | --- | --- | --- | --- | --- | --- | --- | | 600016 | 民生银行 | 7459.93万 | 3.36% | 5078.44万 | 2.29% | -1.25 Z | -5.65% | | 600015 | 华夏银行 | -283.40万 | -0.38% | 2774.08万 | 3.71% | -2490.68万 | -3.33% | | 601916 | 浙商银行 | -2427.80万 | -3.48% | 1716.22万 | 2.46% | 711.58万 | 1.02% | | 601818 | 光大银行 | -3829.50万 | -2.44% | 3566.42万 | 2.28% | 263.08万 | 0.17% | | 6019 ...
行业深度报告:零售风险及新规影响有限,兼论信贷去抵押化
开源证券· 2025-10-27 13:44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2025年中期业绩后银行风险视角的三大关注点包括零售不良率及不良生成率指标双高、风险新规过渡期结束对拨备的影响、以及银行信贷去抵押化特征 [14] - 尽管零售不良拐点尚未呈现,但风险整体处于可控区间,且拨备计提对利润表的影响弱于2018年对公风险暴露时期 [3][15] - 风险新规过渡期结束带来的拨备补计提压力有限,政策端影响趋弱 [4][16] - 银行信贷去抵押化是业务特征和经营目标主动选择的结果,金融科技风控能力强的银行更具优势 [5][17] 零售风险分析 - 2025H1上市银行不良率为1.23%,环比基本持平,但零售风险持续反弹,样本行零售不良率为1.28%,边际抬升12bp [3][14][18] - 零售不良生成率仍居高位,例如邮储银行2025H1个贷不良生成率为1.53%,较2024年上行17bp,而对公不良生成率仅为0.34% [14] - 逾期率(1.44%,较2024年提高3bp)与不良率指标偏离,国有行和农商行逾期率分别上行7bp和1bp,反映零售风险尚存 [19] - 中小行零售不良率抬升幅度大于国股行,显示风险区域化特征 [29][30] - 按揭不良率绝对水平仍低,政策支持下违约概率保持平稳;个人经营贷不良率上行(部分银行超30bp)但反映风险更真实;消费类信贷不良率最高,其改善依赖于个贷不良转让业务 [3][15][30][31][32] 风险新规与拨备影响 - 风险新规过渡期将于2025年底结束,市场担忧已减值贷款计入不良后需补提拨备,以及非贷资产拨备计提比例需提升至100% [4][16] - 2025H1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为238.53%,环比上升0.46pct;拨贷比为2.93%,环比略持平 [40] - 国股行拨备覆盖率环比上升(不到1pct),而城商行和农商行分别下降6.13pct和1.53pct,但降幅较Q1趋缓 [40] - 部分银行报表减值资产口径与监管标准存在差异,且过渡期可能延长,因此拨备对利润冲击或低于市场预期 [4][16][40] 信贷去抵押化趋势 - 2025H1上市银行抵押类贷款占比为34.6%,呈逐年下降趋势 [5][17] - 区域性中小行抵押贷款不良率整体高于信用贷款,源于客群逆向选择效应 [5][17] - 去抵押化是银行在风险承压时的主动选择,通过提升非抵押类贷款占比以降低违约概率,但承受较高违约损失率 [5][17] - 金融科技赋能风控水平强的头部城农商行在去抵押化过程中具有优势 [5][17] 投资建议 - 部分国有银行客群优势赋予较高安全边际,零售风险压力可控且拨备同比少提 [6] - 部分股份行安全边际高、零售不良绝对水平低,风险有修复迹象 [6] - 部分城农商行在零售客群风险策略和贷款去抵押化过程中具备相对优势 [6] - 推荐中信银行,受益标的包括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渝农商行 [6]
上市银行三季报拉开帷幕华夏银行业绩会上高管回应营收变化、不良率等市场关切问题
新浪财经· 2025-10-27 12:01
蓝鲸新闻10月25日讯(记者 金磊)10月24日,华夏银行召开2025年三季度业绩发布会。财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华夏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48.81亿元,同比下降8.79%;实现归母净利润 单看第三季度业绩情况,该行实现营业收入为193.59亿元,同比下降15.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12亿元,同比增长7.62%。 对于营收下降的原因,该行行长瞿纲在业绩会上表示,主要是受债市波动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减少,利息净收入基本稳定。 他进一步称,未来,将扩大规模增长,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高收益资产和低成本负债占比,盘活低效资产,加强市场和客户分析,提升定价能力,稳定息差和收入来源。 拆解数据可以发现,该行前三季度营收较上年变化较大的指标因素主要来源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今年前三季度该项数据为-45.05亿元,较上年的33.26亿元下降78.31亿元。 瞿纲表示,2025年三季度末,华夏银行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拨备覆盖率较上半年末和年初略有下降。华夏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较高的行业领域主要有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采矿业、建筑 截至2025年9月末,华夏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 ...
银行股三季报陆续披露 多家银行业绩均有改善 银行业净息差或企稳(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10-27 10:12
A股上市银行2025年三季报披露拉开帷幕。继华夏银行"打头阵"后,重庆银行、平安银行、无锡银行近 日陆续披露了三季报。总体来看,这4家银行营收净利润或实现双增,或降幅有所收窄,资产质量均有 好转。接下来,南京银行、宁波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上市银行也将陆续披露三季报。银行业分析师预 计,得益于息差同比降幅收窄,净利息收入降幅收窄,资产质量维持平稳等因素,前三季度银行业整体 营收、净利增速仍能维持正增长,保持稳健态势。 财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华夏银行营业收入648.81亿元,同期下降8.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为179.82亿元,同比下降2.86%;比上半年降幅收窄5.09个百分点;净息差为1.55%,同比下降了 0.05个百分点,降幅也较上半年收窄。营收构成方面,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收益、汇兑损益、其 他业务收入、资产处置损益及其他收益均较去年同期增加,而利息净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均较去年 同期减少。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变动显著,去年前三季度为33.26亿元,而今年前三季度为-45.05亿 元,对营收造成了较大拖累。 2025年前三季度,重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17.40亿元,同比增长 ...
华夏银行单季净利65.12亿止跌回升 总资产4.59万亿不良率降至1.58%
长江商报· 2025-10-27 10:08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潘瑞冬 三季报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华夏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45.05亿元,同比减少78.31亿元, 2024年同期这一数字为33.26亿元。此外,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公司的利息净收入也有所承压,前三 季度为462.94亿元,有所下滑。 不过,非息收入中,该行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数据显示,华夏银行前三季度的手续费及佣 金净收入46.94亿元,同比增长8.33%。不过,该业务的规模较小,难以弥补利息净收入和公允价值变动 收益的下滑。 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华夏银行(600015.SH)季度业绩有所改善。 10月23日晚间,华夏银行发布三季报。公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93.59亿元,同比下降 15.02%;归母净利润为65.12亿元,同比增长7.62%。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这是华夏银行在2025年前两 个季度净利润下滑后的首次止跌回升。 除了净利好转外,公司的资产质量在第三季度也有所改善。三季报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的不 良贷款率为1.58%,较2025年6月末的1.6%,下降了0.02个百分点。 总资产方面,第三季度,华夏银行总资产继续增长至4. ...
本周在售部分纯固收产品近3月年化收益率逼近1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09:20
编者按:当前银行理财货架产品琳琅满目,诸如"增强""稳健""均衡"等名称相近、特征模糊的产品层出不穷,投资者应如何甄别 与选择?为降低投资者的选择成本,南财理财通课题组从代销机构角度入手,每周一聚焦各渠道当周在售的理财产品,搜罗其 中业绩表现优异者,并发布代销产品业绩榜单。 本期,课题组重点关注理财公司发行的纯固收产品,从代销渠道为投资者优选出在售产品。 为提供有效的选品参考,榜单展示了产品近一月、近三月及近六月的年化业绩,并按照近三月年化收益率进行排序,以此反映 其在近期市场波动中的多维度收益表现。 统计代销机构(28家):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 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广发银行、浙商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 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徽商银行、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百信银行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 本榜单对理财产品"在售"状态的判断基于其投资周期推算。但实际情况中,部分产品可能因额度售罄,或 银行针对不同客户展示的产品清单存在差异而无法购买。因此,建议投资者以代销银行APP的实际展示 ...
银行渠道本周在售最低持有期产品榜单(10/27-11/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09:20
编者按:当前银行理财货架产品琳琅满目,诸如"增强""稳健""均衡"等名称相近、特征模糊的产品层出不穷,投资者应如何甄别 与选择?为降低投资者的选择成本,南财理财通课题组从代销机构角度入手,每周一聚焦各渠道当周在售的理财产品,搜罗其 中业绩表现优异者,并发布代销产品业绩榜单。 本期,南财理财通重点关注最低持有期人民币公募产品的业绩表现,按照7天、14天、30天、60天持有期限分类对产品业绩进行 排名,业绩指标计算指标为年化收益率,计算区间与持有期限相同,如90天持有期产品的业绩计算区间为近三月年化收益率, 同机构同系列同投资周期产品保留一只。 统计代销机构(28家):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 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广发银行、浙商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 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徽商银行、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百信银行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 本榜单对理财产品"在售"状态的判断基于其投资周期推算。但实际情况中,部分产品可能因额度售罄,或 银行针对不同客户展示的产品清单存在差异而无法购买。因 ...
本周聚焦:黄金波动下的机遇与挑战:银行贵金属业务有望成重要增长极
国盛证券· 2025-10-27 08:58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黄金市场高波动性带来挑战,但未改变上市银行深化贵金属业务的趋势[1] - 在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等基本面支撑下,贵金属业务对上市银行盈利稳定性的贡献或将日趋凸显[1] - 贵金属业务有望成为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增长极[4] 政策与市场环境 - 截至2025年9月末,中国官方黄金储备为7406万盎司,已连续11个月增持,较8月末增加4万盎司[2] - 2025年二季度全球央行共增储黄金166吨,世界黄金协会调查显示2025年中有95%的受访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内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将进一步增加[2] - 2025年2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为上市银行创造新的对公服务机遇[2] - 2025年6月上海黄金交易所公布2025-2026年度银行间黄金询价市场做市商名单,正式做市商13家,尝试做市商4家,均为上市银行[3] 业务动态与收入贡献 - 2025年上半年我国黄金消费量505.205吨,同比下降3.54%[4] - 黄金首饰消费199.826吨,同比下降26%;金条及金币消费264.242吨,同比增长23.69%;工业及其他用金41.137吨,同比增长2.59%[4] - 金条及金币需求同比超两成增长,反映居民对黄金避险、保值功能的需求提升[4] - 银行作为金条销售、金币代销的核心渠道,叠加账户黄金、黄金积存等线上投资产品的持续普及,能够精准承接旺盛需求[4] 板块投资观点 - 关税政策或对出口短期带来冲击,但中长期看国内稳地产、促消费、加大民生保障等扩张性政策有望加速落地[8] - 银行板块受益于政策催化,顺周期主线的个股或有α;红利策略或仍有持续性[8] - 顺周期策略下建议关注宁波银行;红利策略下建议关注江苏银行、成都银行、上海银行、沪农商行、渝农商行[8] - 建议关注具备可转债转股预期的上海银行、兴业银行、重庆银行、浦发银行[8] 重点数据跟踪 - 权益市场:本周股票日均成交额17974.30亿元,环比上周减少3955.9亿元;两融余额2.44万亿元,较上周减少0.25%[9] - 基金发行:本周非货币基金发行份额160.96亿元,环比上周增加65.48亿元;10月以来共计发行267.74亿元,同比减少65.57亿元[9] - 同业存单:本周发行规模9623.40亿元,环比上周增加2347.70亿元;余额20.60万亿元,相比9月末增加6343.80亿元;发行利率1.65%,环比上周增加2bp[10] - 票据利率:半年国有大行+股份行转贴现平均利率0.63%,环比上周下降7bp;半年城商行银票转贴现平均利率0.79%,环比上周下降7bp[10]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本周平均为1.84%,持平上周[10] - 地方政府专项债:本周新发行1123.61亿元,环比上周增加922.70亿元,年初以来累计发行38096.76亿元[10] - 特殊再融资债:本周新发行214.00亿元,平均利率2.20%,全年累计发行20173.13亿元[10] 银行贵金属业务规模 - 上市银行贵金属资产规模合计从2024年中的6955.99亿元增长至2025年中的9705.39亿元,同比增长39.53%[15] - 工商银行2025年中贵金属资产规模2976.43亿元,同比增长65.92%;农业银行1684.87亿元,同比增长18.76%;建设银行1416.11亿元,同比增长71.29%[15] - 部分股份制银行增速显著:民生银行2025年中规模715.40亿元,同比增长131.89%;浦发银行288.98亿元,同比增长164.51%[15]
华夏银行VS北京银行:北京市属商业银行PK
数说者· 2025-10-27 07:31
文章核心观点 - 华夏银行与北京银行作为北京市属商业银行,规模接近且存在高层人员交流,具有可比性 [2] - 北京银行在总资产和归母净利润等关键规模指标上已显现出超越华夏银行的势头,尤其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反超 [12][15][21][38] - 华夏银行在营业收入和净息差方面保持优势,但其资产质量多项指标远逊于北京银行,制约了其利润表现 [12][13][28][30][33][39] - 两家银行业务结构相似,但北京银行持有的金融牌照更为多元 [10] 出身与级别 - 华夏银行由首钢总公司于1992年独资组建,1995年改制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前三大股东为首钢集团(21.68%)、国网英大(19.33%)和人保财险(16.11%),均为国有资本 [3] - 北京银行前身为1996年由90家城市信用社组建的北京城市合作银行,2005年引入荷兰ING集团作为第一大股东(13.03%),其他主要股东包括北京国资公司(9.12%)和京能集团(8.59%) [3][5] - 两家银行均属于正厅级行政级别,并存在高层人员交流,如华夏银行现任董事长曾任北京银行行长 [5] 资本市场与经营区域 - 两家银行均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华夏银行于2003年上市(600015),北京银行于2007年上市(601169) [6][7][8] - 截至2024年末,华夏银行作为全国性股份行,营业网点达963家,覆盖除西藏外全国30个省份,并在香港设有分行 [9] - 北京银行作为城商行,经营区域覆盖11个省市自治区及香港、荷兰,但主要业务仍集中在北京地区 [9] 子公司与员工情况 - 两家银行均控股金融租赁公司和理财子公司,但北京银行额外参股了保险公司(中荷人寿50%)、消费金融公司(北银消金35.29%)和基金管理公司(中加基金44%),牌照更为多元 [10] - 截至2024年末,华夏银行集团员工总数3.89万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16.70%;北京银行集团员工总数2.35万人,硕士及以上占比26%,且半数银行员工位于北京 [11] - 2024年北京银行人均平均薪酬49万元,高于华夏银行的41万元,但推测同城市同级岗位薪酬相近 [35][36] 主要财务指标对比 - 规模指标:2024年华夏银行总资产4.38万亿元、营业收入971.46亿元、归母净利润276.76亿元,均高于北京银行(总资产4.22万亿元、营收699.17亿元、净利润258.31亿元) [12] - 2025年6月末,北京银行总资产4.75万亿元反超华夏银行(4.55万亿元),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50.53亿元也高于华夏银行(114.70亿元) [12][15] - 盈利能力:华夏银行净息差高于北京银行(2024年:1.59% vs 1.47%;2025上半年:1.54% vs 1.31%),但北京银行利息净收入占营收比重更高(2024年:74.25% vs 63.89%) [12][22][27] - 资产质量:北京银行多项指标优于华夏银行,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1.31% vs 1.60%)、拨备覆盖率(208.75% vs 161.89%)、关注类贷款占比(1.79% vs 2.58%)和逾期贷款占比(1.62% vs 1.70%)均表现更好 [12][13][28][30][33] 长周期趋势与业务结构 - 近十年两家银行总资产持续增长,北京银行与华夏银行的资产规模差距显著缩小,从2021年相当于华夏银行的83.21%提升至2024年的96.46%,并于2025年上半年实现反超 [15] - 华夏银行营业收入近十年始终高于北京银行,但北京银行保持连续正增长,而华夏银行在2022和2023年出现营收同比负增长 [17] - 业务结构上,两家银行营收均以利息净收入为主,但华夏银行该占比波动较大,2024年降至63.89%;两家银行贷款占总资产比例近年均稳定在52%左右 [1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