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银行(600015)
搜索文档
华夏银行涨2.12%,成交额7.1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605.7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11:47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6月30日,华夏银行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六大流 通股东,持股5.13亿股,相比上期增加4065.50万股。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位居第十大流通 股东,持股1.13亿股,相比上期增加902.65万股。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华夏银行所属申万行业为:银行-股份制银行Ⅱ-股份制银行Ⅲ。所属概念板块包括:低市盈率、长期破 净、破净股、证金汇金、大盘等。 截至6月30日,华夏银行股东户数8.15万,较上期增加3.46%;人均流通股188707股,较上期减少 3.34%。2025年1月-6月,华夏银行实现营业收入0.00元;归母净利润114.70亿元,同比减少7.95%。 分红方面,华夏银行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07.9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86.52亿元。 10月14日,华夏银行盘中上涨2.12%,截至11:27,报6.75元/股,成交7.13亿元,换手率0.70%,总市值 1074.26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6605.76万元,特大单买入8346.77万元,占比11.71%,卖出1.64亿元, 占比22.95%;大单买入1.93亿元,占 ...
股份制银行板块10月13日涨0.86%,浦发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9484.54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3 20:45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13日股份制银行板块整体上涨0.86%,表现强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19%,深证成指下跌0.93% [1] - 浦发银行领涨板块,涨幅达5.66%,收盘价为12.51元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9只个股中5只上涨,2只持平,2只下跌 [1] 个股价格与成交 - 浦发银行成交量最大,为209.59万手,成交额为25.80亿元 [1] - 招商银行成交额最高,达42.66亿元,但股价微跌0.17% [1] - 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成交量均超过500万手,但股价变动较小,分别为上涨0.25%和持平 [1] - 兴业银行和光大银行的成交额单位原文为“Z”,根据上下文推断应为“亿”元,分别为23.30亿元和16.95亿元 [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9484.54万元,但游资资金净流入1.63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出6848.72万元 [1] - 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分别为1.37亿元和6918.81万元,主力净占比分别为5.87%和2.68% [2] - 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显著,分别净流出1.01亿元、1.09亿元和1.33亿元 [2] - 浦发银行游资净流入额最高,达1.31亿元,游资净占比为5.07% [2]
首现国有大行关停信用卡App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20:35
行业趋势:信用卡App整合与渠道集约化 - 中国银行宣布逐步关停独立信用卡App“缤纷生活”,并将其功能迁移至手机银行App,标志着国有大行加入App整合行列[1] - 自去年以来,上海农商银行、北京农商银行、渤海银行等多家银行已先后宣布关停信用卡App,将其功能整合至手机银行[5] - 银行渠道运营呈现集约化管理趋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文要求金融机构加强移动应用统筹管理,对用户活跃度低、体验差的App进行优化整合或终止运营[16] 市场竞争格局:月活跃用户高度分化 - 信用卡类App月活跃用户规模呈现明显梯队分化,2025年6月TOP20榜单中,招商银行“掌上生活”月活达4899.45万人,遥遥领先[7][8] - 国有大行中,工商银行“工银e生活”月活1468.25万人,建设银行“建行生活”月活822.47万人,而将被关停的中国银行“缤纷生活”月活仅154.54万人,排名第13[7][8] - 月活排名前6的App用户规模均在1400万人以上,而榜单后10名App月活均低于60万人,市场集中度高[8] 业务规模对比:国有大行与股份行各具优势 - 建设银行信用卡贷款规模达10549.48亿元,是唯一破万亿的银行,在贷款规模上具有显著优势[8][10] - 招商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达9244.89亿元,位列行业第二,且占该行信贷总额比重高达12.99%[9][10] - 六家国有大行信用卡资产余额占商业银行信用卡资产总额比重达46.83%,12家股份行占比为46.52%,城农商行及农信社合计占比不足8%[10] 信用卡App的功能演变与当前困境 - 信用卡App最初承担链接线上与线下渠道的任务,通过生活服务触达消费场景,并基于用户行为分析形成数字化标签体系[4][12] - 行业进入存量时代后,信用卡App从“重获客”转向“重留存”,新客拓展难度加大,一位股份行推广人士发现消费者普遍已持有2张以上信用卡[12][13] - 面对美团、抖音、高德地图、小红书等互联网平台扎堆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信用卡App通过生活服务权益抢占新增流量的空间较小[14] 银行运营策略调整 - 多家银行在组织架构上进行调整以支持集约化运营,建设银行在合肥成立平台运营中心,负责手机银行、建行生活等平台运营,近三年校招人数累计超120人[16] - 兴业银行在科技条线下新设数字运营部,将远程经营、用户体验等职能调整至该部门,以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17] - 银行运营部门负责人指出,基于单个综合App做好“千人千面”的服务规划比盲目建设多个App更能事半功倍,缺乏竞争力的信用卡App关停是大势所趋[17]
银行渠道本周在售纯固收理财产品榜单(10/13-10/19)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09:16
研究背景与方法 - 南财理财通课题组每周发布代销理财产品业绩榜单,以降低投资者的选择成本 [1] - 榜单筛选标准包括产品类型(纯固收、"固收+"、混合类)和业绩稳定性(成立至少满3个月) [1] - 榜单按近三月年化收益率排序,展示近一月、近三月及近六月年化业绩,反映近期市场波动中的多维度收益表现 [1] - 本期重点关注理财公司发行的纯固收产品 [1] - 统计范围涵盖28家代销机构,包括主要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及互联网银行 [2] 国有大行渠道在售纯固收产品表现 - 中银理财“稳富高等级纯债180天持有期-A份额”近一月年化收益率达8.53%,近三月为6.71%,近六月为5.31% [5] - 兴银理财“管理制量营品利86号日开-C份额”近三月年化收益率为6.98% [5] - 中银理财“稳富高等级纯债7天持有期2号-A份额”近一月年化收益率为6.92%,近三月为6.63% [5] - 民生理财“富竹固收30天持有期3号(A份额)”近一月年化收益率达7.80%,近三月为5.46%,近六月为5.36% [5] - 中银理财“ESG优享固收增强18个月持有期-A份额”近一月年化收益率为7.63%,近三月为5.36%,近六月为5.09% [5] 股份行渠道在售纯固收产品表现 - 光大理财“阳光金创利稳健乐享日开10号D”近一月年化收益率高达20.24%,近三月为9.72%,近六月为6.35% [7] - 民生理财“成和纯债3个月持有期1号(A份额)”近三月年化收益率为9.67%,近六月为6.16% [7] - 信银理财“安盈象固收稳利六个月持有期9号-H份额”近三月年化收益率为9.50% [7] - 民生理财“富竹纯债369天持有期6号(A份额)”近三月年化收益率为8.78% [7] - 光大理财“阳光金添利稳健日开定制2号A”近一月年化收益率为15.65%,近三月为8.72%,近六月为5.42% [7] - 民生理财“富竹纯债91天持有期27号(A份额)”近三月年化收益率为8.07%,近六月为6.43% [8] 城商行渠道在售纯固收产品表现 - 光大理财“阳光金创利稳健乐享日开10号D”通过宁波银行代销,近一月年化收益率20.24%,近三月9.72%,近六月6.35% [10] - 信银理财“安盈象固收稳利六个月持有期9号-H份额”通过上海银行、宁波银行等代销,近三月年化收益率9.50% [10] - 兴银理财“禮容利昌盈福利86号日开-B份额”通过上海银行代销,近一月年化收益率6.30%,近三月7.04% [10] - 华夏理财“百度收益纳债型日开31号-A份额”通过北京银行、华夏银行代销,近一月年化收益率1.94%,近三月6.52%,近六月6.11% [10] - 交银理财“稳享鑫荣日日开9号B”通过宁波银行代销,近一月年化收益率2.16%,近三月5.78%,近六月5.88% [10] 互联网银行渠道在售纯固收产品表现 - 民生理财“富竹纯债7天持有期22号(E份额)”通过微众银行代销,近一月年化收益率7.52%,近三月7.28% [11] - 信银理财“慧盈象固收增强一个月持有期8号-L份额”通过网商银行代销,近一月年化收益率3.83%,近三月6.16% [11] - 民生理财“富竹纯债60天持有期1号A”通过微众银行代销,近一月年化收益率5.72%,近三月4.51%,近六月5.63% [12] - 信银理财“安盈象固收稳利日开33号-B份额”通过百信银行等代销,近一月年化收益率1.54%,近三月5.67%,近六月4.56% [12] - 交银理财产品通过网商银行等代销,近一月年化收益率2.03%,近三月5.67% [12]
银行渠道本周在售最低持有期产品榜单(10/13-10/19)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09:09
文章核心观点 - 南财理财通课题组发布银行理财市场代销产品业绩榜单,旨在帮助投资者在名称相近、特征模糊的众多产品中甄别选择,降低选择成本 [1] - 榜单重点关注最低持有期人民币公募产品,按7天、14天、30天、60天持有期限分类排名,业绩指标为与持有期限相同的计算区间的年化收益率 [1] - 统计涵盖28家主要代销银行机构,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及部分城商行 [1] 7天持有期产品业绩表现 - 华夏银行代销的民生理财“盈7天持有期40号”以16.86%的近7日年化收益率位列榜首 [4] - 民生理财产品表现突出,在前三甲中占据两席,“富竹纯债7天持有期28号(A份额)”和“贵竹固收增利周周发7天持有期4号”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3.12%和12.94% [4] - 中银理财产品占据多个席位,其中“稳富高等级纯债7天持有期2号A份额”年化收益率为11.45%,“智富指数跟踪策略7天持有期A份额”为10.85% [4] - 7天持有期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主要集中在1.20%-2.80%区间 [4] 14天持有期产品业绩表现 - 民生银行代销的民生理财“贵竹固收增利双周盈14天持有期12号(A份额)”以13.71%的近14天年化收益率排名第一 [7] - 民生理财另一产品“富竹纯债14天持有期17号(A份额)”年化收益率为10.97% [7] - 中银理财产品在榜单中数量居多,“稳富固收增强信用精选14天持有期A份额”收益率为9.67% [7] - 14天持有期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区间为1.40%-2.60% [7][8] 30天持有期产品业绩表现 - 民生银行代销的民生理财产品包揽前三名,“贵竹固收增利月月盈30天持有期16号”年化收益率为9.51%,“富竹纯债28天持有期21号”为8.99% [9][10] - 中银理财“稳富优嘉30天持有期”产品收益率为7.13% [10] - 30天持有期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范围较宽,在1.45%-4.50%之间 [10] 60天持有期产品业绩表现 - 中银理财“智富指数跟踪策略60天持有期A份额”以23.99%的近两月年化收益率遥遥领先,该产品为混合类,业绩基准与科创创业50指数及中债指数挂钩 [12] - 民生理财“富竹纯债60天持有期5号(Q份额)”收益率为7.48% [12] - 中银理财多只固收类产品收益率在5.70%-6.31%区间 [12][13] - 60天持有期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限为1.45%,上限可达3.25% [12][13]
三季度金融机构被罚没超10亿,四家机构收超6000万大罚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1 23:02
三季度金融机构处罚总体情况 - 第三季度金融机构共收到2133张罚单,罚没金额达10.24亿元,分别环比大增36.12%和190.91%,相比去年同期也明显增加 [1] - 从今年前三季度整体情况看,一季度处罚力度不小,二季度有所回落,三季度处罚力度再次大增 [4]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第三季度开出1141张罚单,合计罚没金额6.5亿元,罚单数量同比略减20.82%,但罚没金额同比增加46.4% [3] - 央行第三季度处罚力度明显大增,开出718张罚单,罚没金额2.84亿元,罚单数量和金额均同比大增超3倍,增幅分别为357.32%和353.34% [3] 不同类型机构处罚详情 - 银行第三季度收罚单1448张,同比增加18.3%,罚没金额8.29亿元,同比大增84.63% [8] - 保险公司(含保险经纪公司)第三季度罚单数量471张,同比略增7.29%,罚没金额9385.98万元,同比增41.57% [8] - 券商第三季度收罚单45张,同比减少30.77%,但环比增加40.63% [8] - 三季度有3家保险资管公司被处罚,分别为太平资产、太保资产、交银保险资管,合计罚没金额893万元,违规事项主要涉及债权投资计划操作不符合监管要求及投资违规 [8] - 有2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被罚,分别为工银金融资产投资和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涉及服务收费定价程序不规范及债转股项目开展不审慎 [8] - 有3家理财公司在三季度被处罚,分别为华夏理财、广银理财、信银理财,涉及投资运作不规范及理财产品投资比例不符合监管要求 [8] 大额罚单案例 - 三季度金融机构有4张6000万元以上大额罚单 [13] - 华夏银行领罚没金额最大的罚单,金额为8725万元,因相关贷款、票据、同业等业务管理不审慎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 [13] - 广发银行领第二大罚单,罚没金额6670万元,因相关贷款、票据、保理等业务管理不审慎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 [14] - 恒丰银行领第三大罚单,罚没金额6150万元,违规行为除贷款、票据业务管理不审慎外,还涉及理财业务管理不审慎 [14] - 东海证券因在担任金洲慈航集团2015年重大资产重组独立财务顾问时未勤勉尽责,被罚没6000万元 [13] 三季度金融合规特点 - 互联网展业违规处罚增多,三季度有15张罚单处罚互联网展业违规,环比二季度增加275% [19] - 涉及互联网贷款业务违规的金融机构包括邮储银行、浙商银行、中信百信银行、建设银行等,其中邮储银行被罚没2791.67万元,浙商银行被罚没1130.80万元,中信百信银行被罚款1120万元 [19] - 部分券商和期货公司因互联网展业违规被处罚,如大同证券未对互联网投资顾问人员进行有效管理,东方汇金期货互联网营销合规管控不足 [20] - 三季度贷款被挪用问题突出,相关罚单有60张,环比增加130.77%,挪用领域以归还贷款、买股票/基金、办理质押贷款为主,部分银行被查出贷款被挪用于归还他行不良贷款 [21] 金融机构处罚排名 - 三季度部分股份制银行被罚没金额居前,华夏银行以9161.93万元排第一,广发银行以7284.15万元排第二,恒丰银行以6555万元排第三 [23] - 国有大行中以邮储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合计罚没金额较多,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罚没金额也进入前十 [23] - 非银机构中,东海证券以6000万元罚没金额排第一,两家理财公司华夏理财、广银理财分别以1200万元和1159.88万元排第二、第三 [25] - 保险资管公司太平资产罚没金额为678万元,也进入非银机构罚没金额前十 [25]
三季度金融机构被罚没超10亿,四家机构收超6000万大罚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1 22:05
三季度金融机构处罚总体情况 - 第三季度金融机构共收到2133张罚单,罚没金额达10.24亿元,分别环比大增36.12%和190.91%,同比也明显增加 [1]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第三季度开出罚单1141张,罚没金额6.5亿元,罚单数量同比减少20.82%,但罚没金额同比增加46.4% [3] - 央行第三季度处罚力度显著增强,开出罚单718张,罚没金额2.84亿元,罚单数量和罚没金额均同比大增超3倍,增幅分别为357.32%和353.34% [4] - 从季度趋势看,一季度处罚力度较大,二季度回落,三季度处罚力度再次大增 [7] 不同类型机构处罚情况 - 银行是受罚主体,第三季度收罚单1448张,同比增加18.3%,罚没金额8.29亿元,同比大增84.63% [10] - 保险公司(含保险经纪公司)第三季度罚单数量471张,同比略增7.29%,罚没金额9385.98万元,同比增41.57% [10] - 券商收罚单45张,同比减少30.77%,但环比增加40.63% [10] - 3家保险资管公司被罚,合计罚没金额893万元,违规事项主要涉及债权投资计划操作不符合监管要求和投资违规 [10] - 2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被罚,涉及服务收费定价程序不规范和债转股项目开展不审慎 [10] - 3家理财公司被处罚,涉及投资运作不规范和理财产品投资比例不符合监管要求 [10] 大额罚单情况 - 第三季度出现4张罚没金额超6000万元的大额罚单 [14] - 华夏银行因贷款、票据、同业等业务管理不审慎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被罚没8725万元,为金额最大罚单 [14] - 广发银行因类似违规行为被罚没6670万元 [14] - 恒丰银行除类似违规外,还涉及理财业务管理不审慎,被罚没6150万元 [14] 金融合规典型案例 - 华安证券员工向客户推介虚假金融产品,给客户造成重大损失,营业部因未对员工廉洁从业情况予以考察评估被采取监管措施 [16][17] - 东华期货通过不合规采购流程使控股股东占用资金60万元,反映出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公司及相关负责人被采取监管措施 [18] 三季度金融合规特点 - 互联网展业违规处罚显著增多,相关罚单环比增加275%,违规行为包括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不审慎、对营销人员监督不足等 [20] - 涉及互联网贷款业务违规的金融机构包括邮储银行、浙商银行、中信百信银行等,其中邮储银行被罚没合计2791.67万元 [20] - 部分券商和期货公司因互联网营销管控不足被处罚,如未对投资顾问人员进行有效管理、营销内容审核不到位等 [21] - 贷款被挪用问题突出,相关罚单环比增加130.77%,挪用领域转向归还贷款、投资理财等,原因包括贷后管理不尽职、资金用途监控不严等 [22][23] 金融机构处罚排名 - 股份制银行罚没金额居前,华夏银行、广发银行、恒丰银行因收到超6000万元大额罚单,分列前三,罚没金额分别为9161.93万元、7284.15万元、6555万元 [25] - 国有大行中邮储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罚没金额较多,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罚没金额也进入前十 [25] - 非银机构中,东海证券以6000万元罚没金额排第一,两家理财公司华夏理财和广银理财分列第二、第三,罚没金额分别为1200万元和1159.88万元 [28]
三季度金融机构被罚没超10亿 四家机构收超6000万大额罚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1 15:54
三季度金融机构处罚总体情况 - 第三季度金融机构共收到罚单2133张,罚没金额达10.24亿元,罚单数量和金额分别环比大增36.12%和190.91%,同比也明显增加 [1] - 从季度趋势看,一季度处罚力度不小,二季度有所回落,三季度处罚力度再次大增 [4] 监管机构处罚力度分析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第三季度开出罚单1141张,合计罚没金额6.5亿元,罚单数量同比略减20.82%,但罚没金额同比增加46.4% [2] - 央行处罚力度显著增强,第三季度开出罚单718张,罚没金额2.84亿元,罚单数量和金额均同比大增超3倍,增幅分别为357.32%和353.34% [2] 银行机构处罚情况 - 银行第三季度收罚单1448张,同比增加18.3%,罚没金额8.29亿元,同比大增84.63% [7] - 部分股份制银行被罚没金额居前,华夏银行以9161.93万元排第一,广发银行以7284.15万元排第二,恒丰银行以6555万元排第三 [19] - 国有大行中邮储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合计罚没金额较多,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罚没金额也进入前十 [19] 非银金融机构处罚情况 - 保险公司第三季度罚单数量471张,同比略增7.29%,罚没金额9385.98万元,同比增41.57% [7] - 券商收罚单45张,同比减少30.77%,环比增加40.63% [7] - 3家保险资管公司被处罚,合计罚没金额893万元,违规事项包括债权投资计划操作不符合监管要求及投资方面违规行为 [7] - 2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被罚,涉及服务收费定价程序不规范及债转股项目开展不审慎 [7] - 3家理财公司被处罚,涉及投资运作不规范及理财产品投资比例不符合监管要求 [7] 大额罚单典型案例 - 三季度有4张6000万元以上大额罚单,华夏银行因贷款、票据、同业等业务管理不审慎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被罚没8725万元 [11] - 广发银行因类似违规行为被罚没6670万元,相关责任人被处以警告并罚款 [12] - 恒丰银行除类似违规外还涉及理财业务管理不审慎,被罚没6150万元,相关责任人被处罚 [13] - 东海证券因在重大资产重组项目中未勤勉尽责被罚没6000万元 [11] 互联网展业违规处罚趋势 - 三季度互联网展业违规罚单有15张,环比二季度增加275%,处罚违规行为包括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不审慎、未对营销人员有效监督等 [15] - 邮储银行因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不审慎等被罚没2791.67万元,浙商银行被罚没1130.80万元,中信百信银行被罚款1120万元 [15] - 部分券商和期货公司被查出在互联网展业过程中违规,如未对投资顾问人员有效管理、互联网营销合规管控不足等 [16] 贷款资金挪用问题 - 三季度贷款资金被挪用相关罚单有60张,环比增加130.77% [17] - 贷款资金被挪用的领域以归还贷款、买股票/基金、办理质押贷款等为主,部分银行被查出贷款被挪用于归还他行不良贷款 [18] - 贷款被挪用与贷款管理不审慎、贷后管理不尽职、资金用途监控不严等因素有关 [18] 其他合规典型案例 - 华安证券员工向客户推介虚假金融产品,给客户造成重大损失,营业部因未按规定考察评估员工廉洁从业情况被采取监管措施 [13] - 东华期货因向控股股东采购二手车辆导致资金被占用60万元,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相关责任人被采取监管措施 [13][14]
三季度金融机构被罚没超10亿,四家机构收超6000万大额罚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1 15:47
三季度金融机构处罚总体情况 - 第三季度金融机构共收到罚单2133张,罚没金额达10.24亿元,罚单数量和金额分别环比大增36.12%和190.91%,同比也明显增加 [1] - 从前三季度整体趋势看,一季度处罚力度大,二季度回落,三季度处罚力度再次大增 [3] 监管机构处罚力度分析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第三季度开出罚单1141张,合计罚没6.5亿元,罚单数量同比减少20.82%,但罚没金额同比增加46.4% [1] - 央行第三季度处罚力度显著增强,开出罚单718张,罚没金额2.84亿元,罚单数量和金额均同比大增超3倍,增幅分别为357.32%和353.34% [1] 银行机构处罚情况 - 银行第三季度收罚单1448张,同比增加18.3%,罚没金额8.29亿元,同比大增84.63% [6] - 部分股份制银行罚没金额居前,华夏银行以9161.93万元排第一,广发银行以7284.15万元排第二,恒丰银行以6555万元排第三 [17] - 国有大行中邮储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合计罚没金额较多,政策性银行中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罚没金额也进入前十 [17] 非银行金融机构处罚情况 - 保险公司(含保险经纪公司)第三季度罚单数量471张,同比略增7.29%,罚没金额9385.98万元,同比增41.57% [6] - 券商第三季度收罚单45张,同比减少30.77%,但环比增加40.63% [6] - 三家保险资管公司被处罚,合计罚没金额893万元,违规事项包括债权投资计划操作不符合监管要求及投资违规 [6] - 两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被罚,涉及服务收费定价程序不规范及债转股项目开展不审慎 [6] - 三家理财公司被处罚,涉及投资运作不规范及理财产品投资比例不符合监管要求 [6] 大额罚单详情 - 第三季度出现4张6000万元以上大额罚单 [11] - 华夏银行因贷款、票据、同业等业务管理不审慎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被罚没8725万元,为金额最大罚单 [10][11] - 广发银行因类似违规行为被罚没6670万元 [10][11] - 恒丰银行除类似违规外还涉及理财业务管理不审慎,被罚没6150万元 [10][11] - 东海证券因在财务顾问业务中未勤勉尽责,出具文件存在重大遗漏、虚假记载被罚没6000万元 [10] 金融合规典型案例 - 华安证券员工向客户推介虚假金融产品,造成客户重大损失,营业部因未对员工廉洁从业情况予以考察评估被采取监管措施 [12] - 东华期货向控股股东采购二手车辆导致资金被占用60万元,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相关责任人被采取监管措施 [13] 互联网展业违规处罚特点 - 第三季度互联网展业违规处罚增多,相关罚单有15张,环比二季度增加275% [14] - 违规行为包括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不审慎、管理不到位、未对互联网营销人员进行有效监督与管理、合规管控不足等 [14] - 邮储银行、浙商银行、中信百信银行等因互联网贷款业务违规被重罚,罚没金额分别为2791.67万元、1130.80万元和1120万元 [15] - 部分券商和期货公司也存在互联网展业违规,如未对互联网投资顾问人员进行有效管理、互联网营销合规管控不足等 [15][16] 贷款资金挪用问题 - 第三季度贷款资金被挪用相关罚单有60张,环比增加130.77% [17] - 资金挪用领域出现新特点,较少用于房地产,更多用于归还贷款、购买股票/基金、办理质押贷款,部分银行贷款被挪用于归还他行不良贷款 [17] - 主要原因包括贷款管理不审慎、贷后管理不尽职、资金用途监控不严、未严格执行受托支付规定等 [17]
股份制银行板块10月10日跌0.01%,招商银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4.2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0 16:46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10日股份制银行板块微跌0.01%,表现略强于上证指数(下跌0.94%)和深证成指(下跌2.7%)[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浙商银行领涨,涨幅为1.00%,招商银行领跌,跌幅为0.37%[1] - 从成交额看,招商银行成交38.53亿元,民生银行成交35.00亿元,兴业银行成交24.18亿元,为板块内成交最活跃的个股[1] 个股价格变动 - 浙商银行收盘价3.02元,上涨1.00%[1] - 华夏银行收盘价6.56元,上涨0.46%[1] - 浦发银行收盘价11.84元,上涨0.34%[1] - 平安银行收盘价11.43元,上涨0.26%[1] - 兴业银行收盘价19.69元,上涨0.10%[1] - 中信银行收盘价7.26元,涨跌幅为0.00%[1] - 民生银行收盘价3.95元,涨跌幅为0.00%[1] - 光大银行收盘价3.35元,下跌0.30%[1] - 招商银行收盘价40.18元,下跌0.37%[1] 板块资金流向 - 当日股份制银行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14.22亿元[1] - 游资资金净流入4.57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9.64亿元[1] - 中信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入6415.40万元,主力净占比14.26%,为板块内唯一主力资金净流入的个股[1] - 浙商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入1437.04万元,主力净占比2.54%[1] - 民生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4.93亿元,主力净占比-14.09%,为板块内主力资金净流出最多的个股[1] - 光大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3.84亿元,主力净占比-16.20%[1] - 华夏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2.93亿元,主力净占比-19.31%[1] 相关ETF动态 - A50ETF(159601)跟踪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人民币指数[3] - 该ETF最新份额为24.4亿份,较此前减少2080.0万份[3] - 近五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363.2万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