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夏银行(600015)
icon
搜索文档
银行高管思辨“反内卷”: 在规范市场中提高客服硬实力
证券时报· 2025-08-31 00:46
政策背景与监管要求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的要求 [1] - 2024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1] 行业竞争现状与风险 - 非理性价格战导致银行业出现增量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现象 [1] - 长期收益无法覆盖成本的竞争被定义为自杀式竞争,可能带来颠覆性行业风险 [1] - 低价无序竞争削弱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持续能力,并可能积累风险影响宏观经济发展 [1] "反内卷"政策的积极影响 - 有利于构建更加公平且充满活力的市场,推动金融资源配置更加有效 [1] - 促进金融行业长远高质量发展,维护金融客户正当权益 [1] - 推动银行业净息差逐步趋稳,缓解资产收益下行压力 [2] - 近两个月行业恶意竞争现象明显减少,贷款定价恶意竞争势头得到规范 [2] 银行应对策略与转型方向 - 从价格竞争转向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和产品设计能力 [2] - 优化业务流程和结构,提升客户感受度和体验度 [2] - 从拼价格的内卷式竞争转变为差异化综合服务 [4] - 从聚焦单一产品收益转变为深耕客户全生命周期价值 [4] - 加强宣导和严格约束,从价格内卷回归价值服务 [4] 市场反应与实施挑战 - "反内卷"已成为银行业共识并从口号转化为切实行动 [3] - 相关政策话题在上市银行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被管理层屡屡提及 [3] - 政策实施可能存在不同区域、不同银行在推进进度和执行力度不一致的情况 [2]
上海大消息!20多家银行宣布:调整
中国基金报· 2025-08-30 09:53
新增房贷利率政策 - 上海新增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再区分首套和二套 利率水平根据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要求、银行经营状况及客户风险状况等因素确定 [2] - 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09% 较上一季度下降2个基点 [2] - 上海二套房房贷申请最低利率可达3.09% 与首套房贷利率持平 [3] 存量房贷利率调整规则 - 存量房贷利率加点值高于上季度全国新发放房贷利率平均加点值加30基点以上的 可申请调整加点值 [4][10] - 重新约定的加点值不低于上季度全国新发放房贷利率平均加点值加30基点 [4][10] - 具体加点值根据市场供求、客户资信情况、贷款担保变化等因素确定 [7][11] 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实施 - 以8月20日发布的5年期以上LPR 3.5%为基准 存量利率3.45%的二套房贷款可申请降至3.36% [5][6] - 自9月1日起借款人可通过手机银行或线下贷款服务行申请调整利率加点值 [7][12] - 利率调整不收取任何费用 审核通过后新利率加点值即日生效 [7][13] 银行执行情况 - 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23家银行上海市分行已发布利率调整公告 [1] - 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明确9月1日起启动调整工作 并提供全市29个贷款服务行联系方式及咨询时间 [12][15][17]
银行高管思辨“反内卷”:在规范市场中提高客服硬实力
证券时报· 2025-08-30 03:49
行业共识与政策背景 - "反内卷"已成为银行业共识并从口号转化为行动 上市银行管理层在业绩说明会中频繁提及该话题 [1]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的要求 [1] - 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1] 行业风险与影响 - 非理性价格战导致银行业出现增量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现象 对当期财务指标造成负面影响 [1] - 长期低价竞争可能削弱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积累风险并影响宏观经济发展 [1] - 收益无法覆盖成本的竞争被定义为"自杀式竞争" 可能对行业带来颠覆性风险 [1] 经营效益与息差稳定 - "反内卷"政策和息差中性货币政策推动银行业净息差逐步趋稳 [2] - 规范贷款定价恶意竞争后 近两个月行业无序竞争现象减少 缓解资产收益下行压力 [2] - 不同区域和银行在政策推进进度与执行力度上可能存在差异 [2] 竞争策略转型 - 价格竞争失效后 银行需比拼真实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 [2] - 行业从拼价格转向差异化综合服务 聚焦客户全生命周期价值挖掘 [2] - 通过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优化产品设计与业务流程增强客户体验 [2] - 银行从价格内卷回归价值服务 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 [2]
华夏银行: 华夏银行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1:25
利润分配方案 - 每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10元(含税)[1] - 以总股本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00元(含税)[1] - 母公司净利润105.20亿元加上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1,228.75亿元累计可供分配利润达1,333.95亿元[1] - 中期现金分红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比例待定[1] 决策程序 - 第九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于2025年8月27日审议通过利润分配方案[2] - 独立董事认为方案符合监管规定且决策程序完备[2] - 监事会认为方案兼顾资本监管要求与股东回报[2] - 方案尚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方可实施[1][2][3]
华夏银行: 华夏银行第九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1:02
监事会会议基本情况 - 华夏银行第九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以书面传签方式召开 表决截止日期为2025年8月27日 [1] - 会议发出书面传签表决票9份 收回有效表决票9份 全部议案均获9票赞成 无反对或弃权票 [1][2][3] - 会议召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 程序合法有效 [1] 半年度报告审议情况 - 监事会审议并通过《华夏银行2025年半年度报告》 认为报告编制和审议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 [2] - 确认半年度报告内容和格式符合监管要求 所载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反映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管理及财务状况 [2] - 未发现半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未发现编制人员违反保密规定 [2] 中期利润分配方案 - 监事会审议并通过《华夏银行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 方案符合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指引及公司章程规定 [2] - 利润分配方案兼顾资本监管要求、股东投资回报与未来持续发展需求 留存未分配利润将用于加强资本积累 [2] - 方案制定程序符合公司章程规定 会议同意将该议案提请股东大会审议 [2][3] 专项工作报告审阅 - 监事会书面审阅《华夏银行2024年度从业人员行为管理自我评估报告》及《2024年度监管通报及整改情况报告》 [3] - 审阅《华夏银行2024年度内控体系工作报告》和《数据治理工作报告》 [3] - 审阅《2025年6月末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模型投产前验证报告》及《2025年上半年流动性风险管理情况报告》 [3]
红包雨来了!8家上市银行拟中期分红超200亿元
国际金融报· 2025-08-29 23:18
中期分红实施情况 - 截至8月29日已有8家A股上市银行公布中期分红方案 合计分红金额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1][3] - 中信银行分红总额104.61亿元为最高 占中期净利润比例30.70% [3] - 上海银行分红比例升至32.22% 分红总额42.63亿元 华夏银行分红15.91亿元 比例15.18% [3] 首次分红银行动态 - 常熟银行 宁波银行 苏农银行和张家港行4家银行将实施上市以来首次中期分红 [1][3] - 常熟银行每股派现0.15元 合计分红4.97亿元 占净利润25.27% [4] - 宁波银行每10股派现3元 总额19.81亿元 占净利润13.41% 苏农银行每股派现0.09元 总额1.82亿元 [4] 分红政策趋势 - 江苏银行 南京银行等银行在业绩说明会明确表示将坚持实施中期分红 [4] - 2024年共有23家A股上市银行实施中期分红 重庆银行实施三季度分红 [6] - 监管层推动一年多次分红政策 要求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 [6] 行业盈利与分红前景 - 经济复苏改善银行业经营环境 盈利能力增强为分红提供基础 [1][7] - 大型银行长期分红率有望提升至43%-56% 显著高于当前30%水平 [7] - 银行通过利润留存和资本工具补充资本 减少外部股权融资依赖 支撑分红可持续性 [8]
华夏银行瞿纲谈反内卷:坚持理性定价、风险定价 回归价值服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23:16
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455.22亿元同比下降5.9% 较一季度降幅收窄11.8个百分点 [1] - 净利润117.45亿元同比下降7.6% 较一季度降幅收窄6.3个百分点 [1] - 利息净收入305.74亿元同比下降3.6% 非利息净收入149.48亿元同比下降10.16% [2] 资产负债结构 - 资产总额45,496.2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96% 贷款总额24,170.95亿元增长2.15% [2] - 存款总额23,231.5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99% [2] - 净息差1.54%同比下降0.07个百分点 低于股份行平均值1.55%但高于商业银行平均值1.42% [3]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1.60%与上年末持平 拨备覆盖率156.67%下降5.22个百分点 [2] - 公司贷款不良率1.36%下降0.23个百分点 个人贷款不良率2.27%上升0.47个百分点 [7] - 采矿业(2.70%)、批发零售业(2.61%)、房地产业(2.53%)、建筑业(2.37%)不良率居前但均较上年末下降 [7] 区域分布 - 京津冀(3.78%)、东北(2.19%)、粤港澳(1.51%)地区不良率较高 [8] - 长三角地区贷款余额7,582.89亿元居首 京津冀地区贷款余额下降7.54% [8][9] 经营策略 - 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强化综合服务、加强成本管控和风险防控四项措施稳定业绩 [5] - 坚持息差管控不放松 加强负债结构精细化管理 推动负债成本有序下降 [3][4][5] - 加大问题资产清收处置力度 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和化解 [6] 资本与分红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56% 一级资本充足率11.44% 资本充足率13.07% 较2024年末小幅下滑 [11] - 实施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 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00元 合计派发15.91亿元 [10] - 保持分红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 提升资本使用效率 [10][11]
管理层谈“反内卷”、下半年经营思路,华夏银行中期业绩会直击
新浪财经· 2025-08-29 17:33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55.22亿元 同比下降5.86% 较一季度降幅收窄11.87个百分点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70亿元 同比下降7.95% 较一季度降幅收窄6.09个百分点 [1] -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1.86亿元 较一季度亏损额减少22.87亿元 降幅达92.5% [2] 市值管理与股东回报 - 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并披露估值提升计划 通过提升经营效率、现金分红、公司治理等措施提升投资价值 [3]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00元 合计派发现金股利15.91亿元 [2] - 保持分红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 推动股东分享经营发展成果 [3] 业务战略与风险管理 - 推动资产规模结构优化 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 统筹负债总量与成本管控以稳定息差水平 [4][5] - 加强客群分类经营体系建设 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培育新增长动能 [5] - 不良贷款率1.60%与上年末持平 拨备覆盖率156.67%较上年末下降5.22个百分点 [5] - 深化全面风险统筹管理 严格管控新增资产质量 推动不良多元化处置 [5][6] 市场应对与政策响应 - 把握市场超调机会 在利率高点增加高收益类资产配置 稳定市场化业务收益 [2] - 积极响应"反内卷"号召 坚持理性定价和风险定价 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3] - 消费贷贴息政策对消费信贷增长产生正面影响 正在优化产品流程和服务 [4]
股份制银行板块8月29日跌1.03%,华夏银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3.9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9 16:48
板块整体表现 - 股份制银行板块当日下跌1.03% 跑输大盘 上证指数上涨0.37% 深证成指上涨0.99% [1] - 板块内9只个股全线下跌 跌幅区间为0.21%至1.94% 华夏银行领跌1.94%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3.93亿元 游资与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10.79亿元和13.14亿元 [1] 个股价格表现 - 招商银行收盘42.89元 跌幅0.21% 成交额58.97亿元 为板块最高 [1] - 平安银行收盘12.05元 跌幅0.25% 成交量180.51万手 [1] - 兴业银行跌幅1.58% 浦发银行跌幅1.66% 民生银行跌幅1.92% [1] - 浙商银行收盘3.24元 跌幅0.92% 光大银行收盘3.78元 跌幅1.82% [1] 资金流向特征 - 招商银行主力净流出5.93亿元 占比10.06% 游资净流入3.05亿元 [2] - 民生银行主力净流出5.43亿元 占比24.41% 为板块最高流出比例 [2] - 华夏银行主力净流出3.52亿元 占比23.34% 游资净流入2.04亿元 [2] - 兴业银行主力净流出2746.18万元 但散户净流入4550.76万元 占比1.83% [2] - 浦发银行主力净流出1.28亿元 散户净流入1.75亿元 占比9.89% [2]
在绿水青山中奏响“华夏乐章”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9 15:28
公司绿色金融战略与组织架构 - 将深化绿色金融特色作为全行战略 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 践行ESG理念[1] - 建立总分支三级联动绿色金融组织架构 董事会及经营层把控战略方向 总行设立碳达峰碳中和行动领导小组及绿色金融管理委员会 划定19家绿色金融重点分行[13] - 出台灯塔行动绿色金融实施方案 编制自身运营碳达峰路线图 建立绿色贷款差异化定价策略与授信审批权限[14] 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构建覆盖绿色贷款 租赁 投资 理财的集团化综合化产品服务体系 实现全链条全场景全周期覆盖[14] - 绿色信贷领域推出合同能源管理融资 光伏项目贷 户用光伏租赁等产品 落地银行业首笔碳远期交易履约保函 推出碳排放权质押融资产品[15] - 绿色租赁领域布局新能源 绿色船舶 清洁能源业务 拓展分布式光伏 风电 储能场景 创新户用光伏C端模式[15] - 绿色债券投资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20% 截至2025年6月绿色金融余额4555亿元 较年初增长513亿元增速12.7% 绿色贷款余额3335亿元增速16.79% 占比达14.48%[15][25] 产业绿色转型实践案例 - 采用转型项目+转型主体双重模式支持天津钢铁集团低碳改造 运用世界银行转贷款建设高效节能生产线[18] - 参与制定江苏省化工行业转型金融标准 发放首笔化工产业转型贷款助力高碳排放企业绿色转型[18] - 与亚洲开发银行合作促进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项目 建立碳足迹核算模型 制定园区低碳转型金融标准[19] 绿色建筑领域金融支持 - 累计为北京地区绿色建筑项目提供超百亿元资金支持 包括京投集团东坝车辆基地 北排集团吴家村再生水厂 天恒集团双新村棚改等重点项目[20] - 截至2025年6月末北京分行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贷款余额超百亿元 重点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张家湾生态小镇 环球影城交通枢纽等项目[20] - 通州新办公大楼作为全国最大超低能耗示范项目 集成地源热泵 光伏屋面等技术 预计年减碳8000吨相当于种植44万棵树[20]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价值转化 - 参与制定《项目级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通则》团体标准 开展中国人民银行生物多样性研究[21] - 构建生态价值量化评估模型 通过信贷支持德清下渚湖湿地保护 形成水生植物净化-青虾培育-朱鹮栖息立体生态链[21][22] - 支持浙江湖州2500年历史的桑基鱼塘全球农业文化遗产 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发放专项贷款 引导文旅融合新业态发展[11][23][24] 国际合作与行业认可 - 与世界银行 亚洲开发银行 法国开发署等国际机构深度合作 落地世界银行中国节能贷款 法国开发署绿色中间信贷等项目[24] - 借鉴国际ESG评级优化自身评价模型 参考国际碳足迹核算方法建立融资项目碳核算模型[25] - 获中国银行业协会最佳绿色金融成效奖 美国环球金融杂志最佳绿色能源发展银行等二十多个国内外奖项[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