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东航(600115)
icon
搜索文档
三大航这半年:国航、东航减亏,国际航线成“关键引擎”
北京商报· 2025-08-31 12:54
核心业绩表现 - 三大航2025年上半年共亏损47.7亿元 同比减亏20.08亿元 其中国航减亏9.76亿元 东航减亏13.37亿元 南航净亏损同比增亏3.05亿元但扣非后减亏14.31亿元 [1][3] - 营业收入方面 国航807.57亿元同比增长1.56% 东航668.22亿元同比增长4.09% 南航862.91亿元同比增长1.77% [2][3] - 东航成为三大航中亏损最少且减亏幅度最大的航司 净亏损14.31亿元 [3] 国际航线业务 - 国际航线成为业绩改善核心驱动 三大航国际客运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国航增16.09% 东航增20.34% 南航增15.74% [6][7] - 国际运力投入显著提升 东航国际航线客运运力投入增长24.38% 国航增长16.7% 南航增长22.5% [7] - 国际旅客周转量大幅改善 东航增长28.74% 国航增长16.99% 南航增长25.88% [7] - 东航新开国际地区航线14条 成为国际通航点最多的境内航司 [7] 成本管控成效 - 三大航营业成本增幅均控制在5%以内 其中国航增1.14% 东航增3.27% 南航增0.17% [11] - 航油成本显著下降 国航降低10.34% 东航降低8.08% 南航降低9.15% [11] - 国航财务费用减少9.36亿元至25.07亿元 东航通过优化运营节省客桥费用约1100万元 [12] 下半年经营策略 - 南航将聚焦四季度货运旺季效益 抓住电子新品上市和电商促销机遇 [15] - 东航计划开辟上海至南美航线 加强中东 非洲等新兴市场开拓 同时深化国内快线网络建设 [15] - 行业面临暑期票价同比下滑挑战 需通过优化销售节奏和产品创新提升效益 [13][15] 运营数据指标 - 东航客座率提升1.43个百分点至80.72% 但每收入客公里收益下降4.1%至0.5107元 [9] - 东航国际航线收入占比提升至26.28% 较上年同期增加3.63个百分点 [10] - 航空运输业务毛利率提升0.96个百分点 [10]
打工牛马,为什么痛恨飞机WiFi?
虎嗅· 2025-08-31 09:43
东航免费WiFi服务推出 - 东航于8月20日起在37条"空中快线"航线上推出免费基础版WiFi服务 覆盖上海虹桥至北京首都、广州、深圳等航线[2] - 服务面向宽体机超级经济舱或经济舱(N舱及以上)乘客 提供从起飞到落地的全程WiFi连接[2][4] - 此为国内航空服务技术突破 东航成为首家允许在3000米以下高度开放使用空中Wi-Fi的航空公司[5][34] 用户对机上WiFi的负面反应 - 部分用户视其为工作压力延伸 担心失去"合理离线"的借口[8][9][16] - 用户抱怨WiFi将侵占最后可逃避工作的物理空间 导致"精神月租"成本增加[9][13] - 存在对机舱秩序恶化的担忧 包括噪音干扰(外放视频/会议通话)可能降低乘机体验[21][24] 全球航空WiFi技术发展态势 - 星链(Starlink)正重塑行业格局 美联航、法航等多家航司已部署其低轨道卫星网络[27][28] - 星链硬件安装成本约30万美元/架波音737 目标将座位月费控制在120美元/旅客以内[31] - 传统运营商Viasat、SES等积极调整策略 竞争百亿美元级增量市场[29] 中国航空互联技术进展 - 中国推进"千帆星座"计划 2024年已发射首批18颗卫星 目标2027年完成1296颗组网 2030年达1.5万颗规模[35][36] - 东航免费WiFi策略聚焦商务出行刚需客群 部分企业强制要求员工搭乘东航以保证工作连续性[38][39] - 高净值旅客及商务人群成为航空消费核心驱动力 对联网需求高于硬件设施要求[40][41] 技术升级与用户需求的矛盾 - 欧美旅客普遍欢迎高空WiFi 而国内高压工作人群对其持警惕态度[14][15] - 用户期望保留"离线选择权" 理想状态是能自主控制连接自由而非强制在线[43][44] - 航司服务升级与用户心理期待存在错位 技术便利性可能削弱旅途休息价值[18][25]
中国东航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上升亏损收窄,短期债务压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31 07:2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668.22亿元,同比增长4.09%,第二季度营收334.16亿元,同比增长7.76%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收窄至-14.31亿元,同比改善48.3%,第二季度亏损-4.36亿元,同比大幅改善77.81% [1] - 毛利率提升至3.47%(+28.01%),净利率改善至-2.38%(+50.65%),三费占营收比下降至10.69%(-8.61%) [1] 资产负债结构 - 货币资金36.99亿元,同比减少4.02%,应收账款30.51亿元,同比增长14.66% [1] - 有息负债1170.76亿元,同比下降7.89%,但流动比率仅0.18显示短期偿债压力显著 [1][6] - 每股净资产0.59元,同比下降23.91%,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56元,同比增长17.06% [1] 现金流与特殊收益 - 经营活动现金流增长17.06%源于旅客运输量增长带动客运收入增加 [3] - 投资活动现金流改善47.8%因引进飞机架数增加及收到飞机预付款退回 [3]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增118.75%因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资产处置收益增长207.69%因固定资产处置收益增加 [3] 业务驱动因素 - 营业成本增长3.27%因航班量增加,财务费用下降26.89%通过压缩货币存量和置换高利率债务实现 [3] - 投资收益增长24.62%源于联营合营公司利润提升,国际业务拓展与成本管控推动利润总额增长46.11% [3] - 应收账款增长61.43%因运输生产量增加导致客运销售上升 [4] 基金持仓动态 - 工银可转债债券新进持仓5792.31万股成为最大持仓基金,广发睿毅领先混合A减持至4755.85万股 [7] - 富国中证旅游主题ETF增仓至4461.80万股,汇丰晋信中小盘股票增仓至2015.16万股 [7] - 华夏兴和混合A、广发多策略混合等产品均出现减仓操作 [7] 历史业绩与行业定位 - 公司近10年ROIC中位数仅2.83%,2022年最低达-13.7%,历史27份年报中出现9次亏损 [4] - 净利率长期偏低(去年-3.63%),ROIC仅0.2%反映资本回报能力较弱 [4] - 业务模式主要依赖营销驱动,业绩呈现周期性特征 [5]
三大航为何仍未扭亏?
第一财经· 2025-08-30 20:49
航空客运公司业绩分化 - 四家民营上市航司上半年均实现盈利 其中春秋航空净利润11.69亿元成为内地最赚钱上市航司[1] - 国有三大航持续亏损 中国国航/中国东航/南方航空分别亏损18.06亿元/14.41亿元/15.33亿元[2] - 春秋航空连续两年创盈利新高 2023年净利润22.57亿元 2024年净利润22.73亿元[2] - 国际航线恢复缓慢致业绩分化 上半年国际客运航班同比2019年下降12%[2] - 三大航因国际航线占比高受损更大 民营航司凭借日韩等周边航线及运营灵活性受影响较小[2] - 春秋航空日本航线运力投放同比增116.8% 较2019年同期增77.7%[3] - 国内市场竞争加剧致票价下滑 三大航国内航线收入同比下滑 春秋航空客公里收益同比下降4.8%[3] 机场上市公司业绩表现 - 7家机场上市公司中5家实现盈利 仅美兰空港和首都机场仍亏损[4] - 首都机场连续五年累计亏损超百亿 旅客吞吐量较2019年减少一半[4] - 上海机场和白云机场净利润同比增28.14%和71.32% 深圳机场净利润涨幅79.13%[4] - 北京大兴机场投运对首都机场分流效应显著 致其旅客吞吐量排名被上海广州超越[4] 航空货运公司盈利增长 - 主要货运公司盈利显著增长 国货航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86.15% 东航物流净利润12.89亿元同比增0.9%[5] - 南航物流净利润16.01亿元 成为南航业绩重要贡献者[5] - 全球航空货运需求保持增长 上半年全球货运吨公里同比增2.8% 亚太地区需求同比增8.4%[5] - 中国空运出口总货量267.0万吨同比增11.6% 国际航线货邮运输量203.7万吨同比增23.4%[5] - 出口市场呈现区域分化 中国至欧洲/亚太/其他市场增速分别为15.4%/12.2%/22.2% 至北美市场降8.2%[5] - 国际航协下调2025年货邮运输量展望 从7240万吨下调至6900万吨 增幅从5.8%下调至0.6%[6]
中国东航(600115.SH)上半年净亏损为14.31亿元
格隆汇· 2025-08-30 11:5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668.22亿元 同比增长4.0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4.31亿元 [1]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发布中期业绩 归母净亏损14.31亿元 同比收窄48.3%
智通财经· 2025-08-30 02:29
财务业绩 - 营业收入668.2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加4.09% [1] - 归母净亏损14.31亿元人民币 同比收窄48.3% [1] - 基本每股亏损0.06元人民币 [1] 运营数据 - 运输总周转量135.06亿吨公里 同比增长11.89% [1] - 客运量7316.96万人次 同比增长8.03% [1] - 货邮运输量53.07万吨 同比增长3.92% [1] 机队发展 - 上半年引进24架新飞机 退出12架飞机 [1] - 总运营机队规模达816架飞机 [1] - 运营11架C919国产客机 为全球首发用户 [1] 战略举措 - 持续优化机队结构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1] - 积累国产大飞机规模化运营经验 [1] - 统筹推进安全运行、成本管控及品牌服务 [1]
中国东航发布半年度业绩,归母净亏损14.31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30 00:33
财务表现 - 公司报告期实现营收668.22亿元 同比增长4.09%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14.31亿元 [1] - 扣非净利润亏损17.59亿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6元 [1]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00670)发布中期业绩 归母净亏损14.31亿元 同比收窄48.3%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23:2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8.22亿元 同比增长4.09% [1] - 归母净亏损14.31亿元 同比大幅收窄48.3% [1] - 基本每股亏损0.06元 [1] 运营数据 - 运输总周转量135.06亿吨公里 同比增长11.89% [1] - 客运量7316.96万人次 同比增长8.03% [1] - 货邮运输量53.07万吨 同比增长3.92% [1] 机队发展 - 上半年引进新飞机24架 同时退出12架飞机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共运营816架飞机 [1] - 运营11架C919国产客机 持续积累规模化运营经验 [1] 战略举措 -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持续优化机队结构 [1] - 统筹推进安全运行、生产经营、成本管控等多方面工作 [1] - 作为C919全球首发用户 推进国产大飞机运营 [1]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00670)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22:27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报告期收入为668.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5]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641.99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668.22亿元人民币,增长4.1%[33][36] - 公司合并收入同比增长4.1%至668.22亿元人民币[26][2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668.22亿元,同比增长4.09%[1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668.22亿元,同比增长4.09%[125] - 经营溢利大幅改善至4.84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0.4亿元[5] - 净亏损收窄至15.92亿元人民币,同比减亏48.6%[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间亏损14.31亿元人民币[9]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亏损人民币15.9亿元[18] - 公司合并亏损约人民币14.31亿元[45] - 归母净亏损14.31亿元人民币同比收窄48.3%[130] - 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前亏损1531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2841百万元收窄[103] - 公司归母净亏损14.31亿元,同比大幅减亏13.37亿元[112] 成本和费用变化 - 飞机燃料成本下降8.1%至214.11亿元人民币[5] - 工资及福利成本增长11.1%至140.2亿元人民币[5] - 飞机燃油成本214.11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8.08%[127] - 总营运成本697.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2%[127] - 公司利息支出同比下降18.6%至22.07亿元人民币[26][28] - 财务支出从2024年上半年的30.88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2.16亿元人民币,降幅达28.2%[40] - 租赁负债利息支出从2024年上半年的15.40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1.15亿元人民币,降幅27.6%[40] - 所得税费用从2024年上半年的2.58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0.61亿元人民币,降幅76.4%[40] - 公司折旧摊销费用同比增长0.9%至133.28亿元人民币[26][28] - 飞机及相关设备折旧费用55.01亿元[47] - 使用权资产折旧费用67.64亿元[48] - 公司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同比增长11.1%至3000万元人民币[26][28] - 永续债利息计提3.48亿元人民币[9] - 永续债利息费用同比增长18.4%至人民币3.48亿元[67] - 借款利息支出同比减少38.6%至人民币0.51亿元[67] - 存款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40%至人民币0.24亿元[67] - 飞机及发动机维修保养费用同比大幅增长28.6%至人民币20.74亿元[61] - 清偿飞机及发动机租赁负债同比减少50.3%至人民币32.33亿元[65] - 土地及房屋建筑物租赁付款额同比减少48.6%至人民币0.38亿元[65] - 公司向关联方采购餐食及机舱供应品支出人民币15.86亿元,同比增长2.7%[61] - 接受民航信息服务支出同比增长92.5%至人民币6.95亿元[63] 业务线收入表现 - 公司航空业务分部收入同比增长4.1%至666.5亿元人民币[26][28] - 公司其他业务分部收入同比下降2.7%至7.17亿元人民币[26][28] - 国际业务收入显著增长,从2024年上半年的174.07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09.47亿元人民币,增幅达20.3%[33][37] - 客运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593.38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618.13亿元人民币,增长4.2%[37][38] - 客运收入618.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7%占运输收入96%[126] - 国际航线客运收入18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78%[126] - 合作航线收入保持稳定,2025年上半年为23.35亿元人民币,与2024年同期的23.20亿元人民币基本持平[39] - 港澳台地区收入微增,从2024年上半年的18.31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8.39亿元人民币,增长0.4%[33][37] - 货运收入25.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9%[12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客机腹舱收入25.77亿元,同比增长8.69%[117] - 与东航物流的客机货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7%至人民币25.77亿元[6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线上销售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30%[11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新零售收入超22.58亿元,同比增长24.77%[116] 现金流和融资活动 - 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125.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1%[11] -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12547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10718百万元增长17.1%[103] - 投资活动使用净现金38.26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47.8%[11] - 融资活动使用净现金92.15亿元人民币[1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5.99亿元人民币[1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35.99亿元人民币[7] - 公司短期借款偿还347.07亿元人民币[13] - 公司回购库存股5.22亿元人民币[9] - 少数股东注资5.00亿元人民币[9] - 公司偿还35亿元人民币中期债券,利率均为2.92%[52] - 新发行80亿元人民币短期融资券,利率区间1.51%-1.81%[53] - 新增飞机及发动机租赁使用权资产大幅增长1345%至人民币66.78亿元[67] 债务和负债状况 - 总借款增加至1058.08亿元人民币[7][8] - 租赁负债增长至1151.59亿元人民币[7][8] - 净流动负债扩大至951.34亿元人民币[7]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约人民币951.3亿元[18] - 带息负债总额1814.3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3.11%[133][137] - 租赁负债758.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6%[135] - 公司外币带息债务总额为240.82亿元人民币,其中美元负债占比88.07%[138] - 人民币带息负债占比86.73%美元负债占比11.69%[133][137] - 短期银行借款(无抵押)为278.47亿元人民币,较年初357.28亿元减少22.1%[51] - 长期银行借款(有抵押)为157.81亿元人民币,利率区间1.87%-3.00%[51][52] - 无担保债券余额69.9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30亿元增长133.3%[51] - 长期借款中应付中国东航集团款项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0.01亿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69.04亿元,增长589.9%[85] - 中国东航集团提供的永续债规模为人民币254.15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4%[82] - 集团由中国东航集团担保的债券为人民币15.35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7%[86] 资产和权益变动 - 公司总权益从2024年末436.51亿元降至2025年6月末420.18亿元,减少3.7%[9]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2766.0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2824.85亿元人民币,增幅为2.1%[30] - 航空业务分部资产为2670.92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的94.5%[30]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值从年初1033.3亿元增至1055.72亿元[47] - 使用权资产账面值从年初1124.33亿元增至1157.81亿元[48] - 无形资产账面值从年初116.03亿元微增至116.13亿元[48][49] - 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总额从年初20.47亿元增至31.54亿元[50] - 90日内账龄应收账款占比96.2%(30.35亿元/31.54亿元)[50] - 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总额为156.1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45.15亿元增长7.5%[51] -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5.74亿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17.34亿元,增长10.2%[89][91] - 第三级金融工具(重要不可观察输入值)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2.13亿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13.68亿元,增长12.8%[89][91] - 衍生金融工具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0.56亿元降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0.27亿元,下降51.8%[89][91]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投资从2024年12月31日1213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1368百万元,增长155百万元[97] - 长期借款账面值55456百万元与公允价值55680百万元存在差异[101] - 公司抵押资产原值340.6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342.43亿元减少0.52%[140] 运营指标和运力 - 总可用座公里155022.29百万,同比增长7.48%,其中国际航线增长24.38%[104] - 总客运人公里131477.90百万,同比增长12.24%,国际航线增长28.74%[104] - 客座率84.81%,同比提升3.59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航线提升4.10个百分点[104] - 客运人公里收益0.488元,同比下降7.22%,其中国内航线下降7.92%[104] - 公司货邮运输量53.07万吨,同比增长3.92%[112] - 国际航线可用货邮吨公里(AFTK)达3,185.33百万,同比增长16.84%[106] - 国际航线货邮载运吨公里(RFTK)为1,452.17百万,同比增长11.54%[106] - 综合载运率达70.43%,同比提升2.46个百分点[107] - 公司机队规模达816架飞机,其中C919国产客机运营11架[109][108] - 公司C919机队规模达11架,安全飞行超3万小时[118] - 公司安全飞行135.08万小时,同比增长5.28%[113] - 上海主基地市场份额达43.1%,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115] - 国际中转旅客495.5万人次,同比增长25.3%[115] - 公司智慧控舱系统国内始发航线投产率达到45%[121] - 公司电子派工覆盖率71%[121] - 公司主要航站平均靠桥时间同比下降9.5%[117] - 公司通过成本管控措施节省客桥费及桥载设备费用约1100万元[117] 关联方交易 - 关联方交易涉及东航财务、东航物流等20余家关联企业[60] - 应收关联方款项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7.48亿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11.01亿元,增长47.2%[76] - 应付关联方款项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34.29亿元降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24.23亿元,下降29.3%[79] - 租赁负债中应付东航租赁款项为人民币334.41亿元,占关联方租赁负债总额的98.1%[82] - 短期存款于东航财务的平均利率从2024年的0.15%升至2025年的0.20%[85] - 飞机及发动机租赁支付金额为64.29亿人民币,额度上限为46亿美元或等值人民币[165] - 飞机及发动机租赁使用权资产总值为66.78亿人民币,额度上限为36.5亿美元或等值人民币[165] - 客机货运业务独家经营运输服务价款收取金额为25.77亿人民币,额度上限为88亿人民币[166] - 航空信息技术服务支付金额为6.95亿人民币,额度上限为10.5亿人民币[166] - 每日最高存款余额为75.37亿人民币,额度上限为170亿人民币[165] - 航空配套服务支付金额为2.3亿人民币,额度上限为20亿人民币[165] - 货站业务保障服务支付金额为2.96亿人民币,额度上限为9.2亿人民币[166] - 货运物流业务保障服务收取金额为2.67亿人民币,额度上限为7.8亿人民币[166] - 航空食品相关服务支付金额为15.86亿人民币,额度上限为48.4亿人民币[165] - 法荷航航空运输合作保障服务支付金额为0.43亿人民币,额度上限为4.7亿人民币[166] 资本支出和投资承诺 - 公司资本性支出同比增长55.9%至175.69亿元人民币[26][28] - 资本支出承诺总额745.5亿元人民币,其中飞机及相关设备718.78亿元[55] - 飞机设备承诺支出中1年内需支付225.67亿元人民币[56] - 2025年下半年计划引进飞机34架、退出12架,2026年引进36架退出24架,2027年引进41架退出26架[151] 股份回购和股东信息 - 公司回购A股和H股合计约1.73亿股,投入资金约人民币5.42亿元[123] - 公司累计完成回购股份数量203.56百万股,占总股份数的0.9132%[163] - 公司累计回购A股89.55百万股,成交总金额约336.80百万元人民币[163] - 公司累计回购H股114.01百万股,成交总金额约311.35百万港元[163] - 公司计划回购A股金额不低于2.5亿元人民币且不超过5亿元人民币[163] - 公司计划回购H股金额不低于2.5亿元人民币且不超过5亿元人民币[163] - 公司回购A股8,955.39万股,价格区间3.53-4.10元/股,总金额约3.37亿元人民币[154] - 公司回购H股8,367.80万股,价格区间2.26-3.03港元/股,总金额约2.22亿港元[154] - 中国东航集团直接持股39.74%,通过子公司间接持股14.51%[57] - A股流通股17,114,518,793股占比76.78%,H股5,176,777,777股占比23.22%[152] - 公司未派发2025年半年度中期股息[153] - 公司转让新上海国际大厦有限公司20%股权,交易价格约为286.44百万元人民币[163] 税务和地区优惠 - 西部地区的附属公司享受15%所得税优惠税率[42] 金融工具和风险管理 - 公司持有未交割远期外汇合约名义金额2.95亿美元(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末2.16亿美元有所增加[138] - 公司无未交割航油套期保值合约(2025年6月30日)[139] - 衍生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在2025年6月30日经信用估值调整后计量,账面值与公允价值相同[92] - 非上市股权投资采用市场估值技术,基于EV/EBITDA和P/E等乘数计算公允价值[94]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审计和风险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按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的综合业绩[157] - 公司确认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企业管治水平达到上市规则要求[156] - 公司董事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3关于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156] - 审计和风险委员会对公司采用的会计原则及方法无任何不同意见[158] 员工信息 - 公司员工总数85,196名,主要在中国工作[142] 每股数据 - 每股亏损从0.12元改善至0.06元人民币[5] - 每股基本亏损基于加权平均股数221.82亿股计算[45]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00670) - 海外监管公告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2025年第9次会议...
2025-08-29 22:22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 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 何責任。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00670) 海外監管公告 此海外監管公告是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第13.10B條作出。 茲載列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刊登的以下資料中文全文,僅供參 閱: 承董事會命 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李干斌 聯席公司秘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 2025年8月29日 於本公告日期,本公司董事包括王志清(董事長)、成國偉(董事)、孫錚(獨立非執行董事)、陸雄文(獨立非執行董 事)、羅群(獨立非執行董事)、馮詠儀(獨立非執行董事)、鄭洪峰(獨立非執行董事)及揭小清(職工董事)。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 Ltd. 证券代码:600115 证券简称:中国东航 公告编号:临 2025-061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25 年第 9 次会议决议公告 公司董事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