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航(600115)

搜索文档
中国东航(600115):持续推进成本费用控制 国际航线经营步入新格局
格隆汇· 2025-09-04 12:0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668亿元 同比增长4.1% 归母净亏损14.3亿元 较2024年上半年27.7亿元亏损大幅收窄 扣非归母净亏损17.6亿元 较2024年上半年29.7亿元改善明显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334亿元 同比增长7.8% 归母净亏损4.4亿元 较2024年第二季度19.7亿元亏损显著减少 扣非归母净亏损6.5亿元 较2024年第二季度20.0亿元大幅改善 [1] - 单位扣油成本同比小幅上涨2.4% 油价下降带动单位总成本同比下降3.9% 成本费用控制成效显著 [2] 运营指标 - 2025年上半年整体座收同比下降3.1% 其中国内座收同比下降4.4% 国际港澳台座收同比增长0.5% [2] - 2025年第二季度整体座收同比持平 其中国内座收同比下降1.3% 国际港澳台座收同比增长4.9% 国际客座率持续改善 [2] - 国际航线运力达2019年同期118% 服务国际中转旅客496万人次 同比增长25% [3] 战略布局 - 国际航线网络聚焦远程洲际航线和新兴市场 形成"往远处飞 往国际飞 往新兴市场飞"新格局 提升宽体机经营效益 [3] - 强化上海国际枢纽地位 构建日韩中转到欧亚 欧洲中转到东南亚和澳洲的双向中转通道 [3] - 调整2026-2027年机队引进计划 净增飞机数量减少39架和13架 聚焦现有机队运营效益提升 [4] 资本结构 - 美元债务占比降至11.7% 持续压降美元计价债务敞口 [2] - 2024年发行50亿元永续债 资产负债率控制良好 尽管亏损但债务结构持续优化 [2] - 人民币汇率升值产生900万元汇兑亏损 对盈利影响有限 [2]
285万人次出行!东航江苏暑运旅客运输量、航班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民航网· 2025-09-03 20:01
核心运营数据 - 暑运期间执行航班19666班 运送旅客285.8万人次 平均客座率88.36% 三项指标同比分别提升5.31%/6.38%/1.83% 均创历史新高 [1] 运力网络优化 - 恢复加密江苏至新疆/云南/东北/闽粤等热门方向航线 新开无锡-鄂尔多斯/大连-鄂尔多斯/常州-乌鲁木齐等多条航线 [2] - 成功执飞8班南京-巴黎直达航线 系江苏省近年首条直飞欧洲核心枢纽客运航线 去程经济舱平均客座率超90% 带动韩国等地旅客经南京中转 [2] - 优化南京-澳大利亚航线为西安-南京-悉尼/墨尔本模式 提升客源补充能力 [2] 安全生产管理 - 单日最高航班量达353班(7月12日) 暑运期间应对6次台风及系统性天气 仅启动1次大面积延误响应 [6][8] - 飞行部完成安全飞行51297小时 同比增长6.3% 机长人均飞行159小时 平均驻外16天 妥善应对7次恶劣天气 调整航班运行600余人次 [8] - 加强飞机关键系统检查维护 全面核查航材备件状态 空保训练733人次 管理证照7876本 检查货物35万余件 邮件近7000件 消防巡查4次 [10] 服务创新实践 - 联合推出无锡-深圳"儿童友好航班" 常州基地开通"宠物进客舱"服务 [11] - 客舱部收到旅客表扬信20封 保障无成人陪伴儿童109人次 轮椅旅客59人次 推出"空中青年学习线"主题航班 [13] - 航空食品公司配餐119万份 完成14班备降延误航班加餐保障 举办巴黎航线餐食品鉴会及"江苏城市美食季"活动 [14] - 地服部保障特殊旅客4132人次 处置不正常航班196班 取消航班74班 为备降国际航班外籍旅客提供临时入境便利 [14] 市场拓展举措 - 参与"苏超"消费嘉年华活动 推广"球迷惠享"及"旅游集市"产品 现场销售机票400余张 [4]
航空机场板块9月3日跌1.25%,中信海直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3.4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3 16:40
板块整体表现 - 航空机场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1.25% 领跌个股为中信海直(-4.93%)[1] - 当日上证指数下跌1.16%至3813.56点 深证成指下跌0.65%至12472.0点[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中仅春秋航空实现上涨(+0.56%) 其余9只个股均下跌[1] 个股价格表现 - 跌幅最大前三只个股:中信海直(-4.93%) 海航控股(-3.16%) 白云机场(-1.63%)[1][2] - 唯一上涨个股春秋航空收报52.29元 成交量3.47万手 成交额1.81亿元[1] - 大型航司表现:中国东航(-1.25%) 中国国航(-0.81%) 南方航空(-1.35%)[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3.45亿元 游资净流入1.35亿元 散户净流入2.09亿元[2] - 主力资金净流出最大个股:白云机场(-3048.16万元 占比-16.28%) 南方航空(-2514.73万元 占比-8.99%) 上海机场(-1911.96万元 占比-3.80%)[3] - 游资净流入突出个股:南方航空(2597.00万元 占比9.28%) 中国东航(1756.69万元 占比6.05%) 华夏航空(948.28万元 占比7.89%)[3] 成交活跃度 - 成交额最高个股:上海机场(5.03亿元) 海航控股(7.39亿元) 中信海直(6.74亿元)[1][2] - 成交量最大个股:海航控股(478.93万手) 中国东航(73.09万手) 中国国航(53.05万手)[1][2] - 成交活跃度显示资金重点关注海航控股、三大航及机场龙头[1][2]
350元往返曼谷 400元内飞首尔?多地机票大跳水 网友:不买就亏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3 14:56
机票价格动态 - 山西大同云冈国际机场推出部分国际航班极低价机票 曼谷直飞单程最低294元 首尔直飞单程最低350元 莫斯科单程600元 [1][2] - 杭州飞北京票价从8月初千元以上降至397元(不含税) 杭州飞广州从1200元降至380元(1.9折) 杭州飞香港最低516元 飞澳门690元 [6][10] - 北京至曼谷往返机票通过大同中转总成本仅600-700元 较北京直飞2300-2400元降低约70% [5] - 9月机票价格普遍较暑期下降20%-30% 国内航线票价集中在300-600元区间 部分航线价格低于高铁二等座 [6][11] 航空公司财务表现 - 三大航司2025年上半年合计亏损47.7亿元 其中国航、东航、南航虽营收增长但未能扭亏 较去年同期减亏20.08亿元 [1][12] - 民营航空公司逆势盈利 春秋航空2023年净利润22.57亿元 2024年净利润22.73亿元 2025年上半年盈利能力持续领先 [14] - 三大航司航空油料成本显著下降 国航同比下降10.34% 东航下降8.08% 南航下降9.15% [13] - 东航通过成本管控措施 财务费用同比减少26.89% 客桥费用节省约1100万元 航油单位耗油持续下降 [13] - 国航财务费用同比减少9.36亿元 达25.07亿元 通过节支航油、起降、餐食等大项成本深化管控 [13] 行业运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民航旅客运输量约3.7亿人次 同比增长5.9% 国内经济舱平均含税票价740元 同比2024年下降6.9% 较2019年下降7.8% [11] - 2025年暑运国内经济舱平均票价846元(含燃油费) 同比下滑6.4% 较2019年下降8.6% [12] - 暑运国际客运航班量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9% 东南亚与东亚航线占国际出港总量75.1% [12] - 大同机场国际航班客座率提升显著 暑期外国游客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9倍 [5] 市场竞争环境 - 高铁网络扩展对民航产生显著冲击 2023年底高铁运营里程达4.5万公里 较2019年增长29% 预计2025年超4.7万公里 [15] - 民航与高铁重合线路达1900余条 约25%航线与高铁直接竞争 2023年国内1000公里以内航线航班量较2019年下降20% 客流量下降33% [15] - 春秋航空低成本模式优势凸显 无宽体机运营成本较低 国际航线集中于日韩等周边市场 受国际航线波动影响较小 [14] 股价表现 - 三大航司股价表现疲软 9月3日齐跌超1% 年初至今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15] - 中国国航A股9月3日交易时段下跌1.07% 报7.37元 总市值1286亿元 [16][17] - 中国东航A股同期下跌1.00% 报3.98元 总市值884.96亿元 [18]
350元往返曼谷,400元内飞首尔?多地机票大跳水,网友:不买就亏了!三大航半年净亏47亿元,国航节支餐食、机务等成本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3 14:50
机票价格大幅下跌 - 山西大同云冈国际机场出发的部分航班价格极低 如飞往曼谷最低294元 飞往首尔最低350元 飞往莫斯科8小时航班单程仅需600元 [1][2] - 北京旅客可通过高铁加大同航班组合降低成本 北京至大同高铁最快2小时 组合后往返曼谷价格仅600-700元 比北京直飞节省一半以上 [5] - 多地机票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 暑期结束后国内机票价格普遍降低两三成 部分热门目的地票价降至500元以下 杭州飞北京从千元以上降至397元 杭州飞广州从1200元降至380元(1.9折) [7] - 港澳游机票价格同步走低 杭州飞香港最低516元 飞澳门最低690元 [11] - 9月为传统出游淡季 机票价格处于"洼地" 部分热门航线折扣力度大 为错峰出行提供高性价比选择 [12] 航空公司经营表现分化 - 三大航司(国航/东航/南航)2025年上半年合计亏损47.7亿元 尽管较去年同期减亏20.08亿元 但仍未实现扭亏 [13] - 民营航空公司逆势突围 全部实现盈利 其中春秋航空连续两年成为内地最赚钱航空公司 2023年净利润22.57亿元 2024年净利润22.73亿元 2025年上半年盈利能力继续领先 [15] - 2025年上半年民航国内经济舱平均含税票价740元 同比2024年下降6.9% 同比2019年下降7.8% [13] - 暑运期间(2025年)民航国内经济舱平均票价846元 同比下滑6.4% 同比2019年下降8.6% 呈现"旺丁不旺财"局面 [13] 航司成本控制措施 - 东航首次制定"成本硬仗"工作计划 通过精细管控实现主要航站平均靠桥时间同比下降9.5% 客桥费用节省约1100万元 飞机燃油成本同比下降8.08% 财务费用同比减少26.89% [14] - 国航节支航油/起降/餐食/机务等大项成本 上半年财务费用25.07亿元 同比减少9.36亿元 [14] - 航油价格下降使三大航油料成本显著减少 国航/东航/南航航空油料成本同比分别降低10.34%/8.08%/9.15% [14] - 春秋航空凭借低成本运营模式优势 无宽体机运营成本更低 国际航线主要布局日韩等周边市场 受国际航线波动影响较小 [15] 行业竞争环境变化 - 国际航线恢复进度不及预期 2025年暑运国际客运航线航班约12.2万班次 仅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9% 其中东南亚与东亚航线占国际出港总量75.1% [13] - 高铁网络加密对民航产生显著挤出效应 高铁运营里程2023年底达4.5万公里(较2019年增长29%) 预计2025年将超4.7万公里 国内1000公里以内短航线航班量较2019年下降20% 客流量下降33% [16] - 民航与高铁重合线路达1900余条 约25%航线与高铁产生直接竞争 [16] - 三大航股价表现疲软 9月3日齐跌超1% 年初至今均不同程度下跌 [16]
350元往返曼谷,400元内飞首尔?多地机票大跳水,网友:不买就亏了!三大航半年净亏47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3 14:50
机票价格大幅下跌 - 山西大同机场部分国际航班出现极低价票 曼谷单程最低294元 首尔单程350元 莫斯科单程600元[1][2] - 北京旅客通过"高铁+大同出境"方式可实现曼谷往返仅600-700元 较北京直飞节省50%以上成本[5] - 暑期结束后国内航线普遍降价2-3成 杭州-北京票价从千元降至397元 杭州-广州出现1.9折380元特价票[7] - 9月为传统出行淡季 港澳航线同步降价 杭州-香港516元 杭州-澳门690元[9] 航空公司业绩分化 - 三大航司上半年合计亏损47.7亿元 其中国航/东航/南航通过成本控制同比减亏20.08亿元[10] - 民营航司逆势盈利 春秋航空2023年净利润22.57亿元 2024年净利润22.73亿元 2025上半年盈利能力持续领先[12] - 国内经济舱票价持续承压 2025上半年平均含税票价740元 同比降6.9% 较2019年降7.8%[10] - 暑运期间国内经济舱平均票价846元 同比降6.4% 较2019年降8.6%[10] 航司成本控制措施 - 东航成立成本管理委员会 通过优化靠桥时间节省客桥费1100万元 航油成本降8.08% 财务费用降26.89%[11] - 国航重点控制航油/起降/餐食成本 财务费用减少9.36亿元至25.07亿元 航油成本降10.34%[11] - 南航航油成本同比下降9.15% 三大航通过债务置换降低利息支出[11] - 春秋航空凭借单一机型(无宽体机)和日韩航线为主的结构 受国际航线波动影响较小[12] 行业竞争环境变化 - 高铁网络持续加密 运营里程达4.5万公里(较2019年增29%) 与民航重合航线超1900条[13] - 1000公里以内短航线受冲击最严重 2023年航班量较2019年降20% 客流量降33%[13] - 国际航线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9% 东南亚与东亚航线占国际出港总量75.1%[10] - 大同机场国际航线客座率提升显著 暑期外国游客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9倍[6]
350元往返曼谷,400元内飞首尔?多地机票大跳水,网友:不买就亏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3 14:49
机票价格动态 - 山西大同机场推出部分国际航线超低价机票 曼谷单程最低294元 首尔单程350元 莫斯科单程600元[1][2] - 北京旅客通过"高铁+大同飞"模式实现低成本出境 往返曼谷总成本仅600-700元 较北京直飞节省50%以上[5] - 暑期结束后多地国内机票价格大幅跳水 杭州飞北京降至397元(不含税) 杭州飞广州低至380元(1.9折) 普遍降幅达20-30%[7][9] 航空公司业绩表现 - 三大航司2025年上半年合计亏损47.7亿元 其中国航/东航/南航虽同比减亏20.08亿元 但国内航线客公里收益均同比下滑[1][10] - 民营航司逆势盈利 春秋航空2023年净利润22.57亿元 2024年净利润22.73亿元 2025年上半年继续领跑盈利能力[12] - 航油成本显著下降 三大航航空油料成本同比降幅达8.08%-10.34% 东航财务费用同比减少26.89% 国航财务费用减少9.36亿元[11] 行业运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民航旅客运输量3.7亿人次 同比增长5.9% 国内经济舱平均含税票价740元 同比2024年下降6.9%[10] - 暑运期间国内经济舱平均票价846元 同比下滑6.4% 国际航班量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9% 东南亚与东亚航线占比75.1%[10] - 高铁网络扩张对民航产生挤出效应 2023年国内1000公里以内航线航班量较2019年下降20% 客流量下降33%[13] 成本控制措施 - 东航实施"成本硬仗"专项计划 通过优化靠桥时间使主要航站平均靠桥时间同比下降9.5% 节省客桥费用约1100万元[11] - 航司普遍推行精细化成本管控 包括优化飞行高度/单发滑行降低油耗 压缩货币存量/置换高利率债务减少财务支出[11] - 春秋航空凭借单一机型(无宽体机)及聚焦日韩周边国际航线的低成本运营模式 在行业低迷期保持盈利优势[12]
民生证券给予中国东航推荐评级,持续推进成本费用控制,国际航线经营步入新格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3 11:55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座公里收入同比降幅有限 [1] - 油价回落及成本费用控制出色推动半年减亏 [1] - 汇率升值对半年度盈利影响有限 [1] 战略布局 - 加强上海国际枢纽地位 [1] - 深化国际航线网络布局以助力盈利改善 [1] 机队规划 - 半年报调整机队规划并调减2026年及2027年飞机引进数量 [1]
中国东航(600115):持续推进成本费用控制,国际航线经营步入新格局
民生证券· 2025-09-03 11:48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当前东航A股价对应2026-2027年26/17倍市盈率 [4][6] 核心财务表现 - 25H1营收668亿元同比+4.1% 归母净亏14.3亿元较24H1净亏27.7亿元大幅减亏48% [1] - 25Q2营收334亿元同比+7.8% 归母净亏4.4亿元较24Q2净亏19.7亿元收窄78% [1] - 25H1单位扣油成本同比小幅上涨2.4% 油价下降带动单位总成本同比-3.9% [2] - 美元债务占比降至11.7% 人民币升值仅确认900万元汇兑亏损 [2] 运营指标分析 - 25H1整体座收同比-3.1% 其中国内座收-4.4% 国际港澳台座收+0.5% [2] - 25Q2整体座收同比持平 其中国内座收-1.3% 国际港澳台座收+4.9% [2] - 国际航线运力达2019年同期118% 服务国际中转旅客496万人次同比+25% [3] - 调减2026-2027年飞机引进数量 2026年净增12架较原规划下调39架 [3] 盈利预测 - 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至-10.7亿元 维持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34.7/51.8亿元 [4]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1430/1524/1557亿元 增长率8.3%/6.6%/2.1% [5][10] - 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4.26%提升至2027年11.30% ROE从-10.43%转正至10.77% [10]
上海电气与东方航空围绕深化合作领域、推动绿色协同发展等方面展开交流
证券时报网· 2025-09-03 07:36
公司合作动态 - 东方航空与上海电气集团举行高层会谈 围绕深化合作领域和推动绿色协同发展进行交流 [1] - 东方航空期待整合自身市场应用场景优势与上海电气技术研发能力 [1] - 双方计划共同推动绿色燃料在航空领域的规模化及商业化应用 [1] 技术能力与产业布局 - 上海电气已在绿色氢基燃料领域形成全产业链能力 包括绿电 绿氢 生物质气化及绿色燃料合成 [1] - 公司具备核心技术 关键设备 工程设计及总承包能力 [1] - 上海电气可为航空业提供清洁可持续的燃料供给方案 [1] 战略发展方向 - 双方将以技术创新为纽带共同推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合作聚焦绿色燃料在航空领域的商业化推广 [1] - 通过技术研发与市场应用场景的深度整合实现协同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