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鄂尔多斯(600295)
icon
搜索文档
游客接待创历史新高!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引爆”假日亲子游热潮
内蒙古日报· 2025-06-02 22:27
客流表现 - 端午假期与"六一"叠加期间公司接待游客4.8万人次,同比增长37.56% [1] - 6月1日单日接待游客2.3万人次,突破同期历史峰值 [1] 主题活动 - 以"粽情童趣,萌兽狂欢"为主题,融合端午民俗与童趣元素打造"文化+萌兽"亲子盛宴 [3] - 推出"少儿科普艺术节"包含舞蹈、歌唱、乐器比赛及"动物过端午"主题绘画活动 [7] - 设计"泡泡水球大作战""摸鱼钓虾争霸赛"等亲水互动项目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7] 产品创新 - 新开放的萌宠乐园成为人气焦点,安哥拉巨兔、细尾獴等动物成为游客拍摄热点 [5] - 熊猫馆展示萌态可掬的大熊猫吸引家庭客群 [5] - 规划"逛吃一体"动线实现游玩与餐饮无缝衔接 [7] 营销策略 - 推出1.4米以下儿童免费游玩动物园及海洋馆的惠民政策,有效降低家庭出游门槛 [5] - 通过传统节日文化赋能现代娱乐体验,形成可复制的文旅产品创新模式 [7]
特写:端午节假期,林丹邂逅鄂尔多斯
中国新闻网· 2025-06-02 18:41
体育明星活动 - 林丹在鄂尔多斯体育馆亮相 引发观众热烈欢呼 [1] - 林丹与观众互动 表达希望更多小朋友参与羽毛球运动的愿望 [1] - 林丹参与2025"林丹暖城行"世界冠军交流赛 展示招牌技术并与青少年选手搭档 [2] 体育赛事与互动 - 交流赛包括巅峰对抗赛环节 林丹与当地运动员组队对阵世界冠军郑雨领衔的球队 [2] - 林丹为2025内蒙古青少年羽毛球邀请赛获奖选手颁奖 并与世界冠军共同参与冠军留印仪式 [2] - 林丹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第一小学与孩子们交流 分享羽毛球技术要领和心态调整经验 [3] 体育精神与基层推广 - 交流赛通过冠军互动、文化融合、全民参与等形式 促进体育精神与民众深度碰撞 [3] - 活动对内蒙古推动基层体育事业具有特别意义 [3]
鄂尔多斯擘画高端肉牛新蓝图
新华财经· 2025-05-29 08:40
行业发展趋势 - 鄂尔多斯市将高端肉牛产业作为破局关键 坚持走差异化 高端化发展道路 全力打造全国高端肉牛产业标杆 [1] -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将鄂尔多斯肉牛产业作为全区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区域 支持其打造高端化产业链 [1] - 鄂尔多斯市以"优质+高端"双轮驱动为抓手 推进高端肉牛产业规模化生产 产业化经营 高质量发展 [2]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鄂尔多斯市出台《优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支持产业发展 [2] - 鄂尔多斯市持续以区位优势 普惠政策 科技人才三方面为抓手 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 [2] 产业规模与结构 - 鄂尔多斯市当前肉牛存栏达到58 6万头 其中安格斯 和牛等高端肉牛存栏12 4万头 [2] - 鄂尔多斯市逐步构建"良种繁育+标准化育肥+精深加工+品牌销售"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2] 行业活动与合作 - 鄂尔多斯市举办"内蒙古肉牛产业产供销对接赋能峰会暨鄂尔多斯市高端肉牛推介会" 吸引全国27个省(区 市)的760余位行业代表参会 [3] - 同步举办2025鄂尔多斯市现代农牧业精准招商产销对接恳谈会 搭建政企合作平台 [3]
开源节流 鄂尔多斯地下水位连续三年上升
内蒙古日报· 2025-05-28 21:08
水资源现状与挑战 - 鄂尔多斯市人均水资源量仅1299立方米,远低于全国和全区平均水平 [1] - 年均降水量190-300毫米,年均蒸发量高达2000-3000毫米,属于资源性、工程性、结构性、指标性缺水并存地区 [1] 政策与法规支持 - 2022年11月印发《"四水四定"方案》,全面落实"四水四定"原则 [1] - 2024年1月《鄂尔多斯市水资源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为水资源规范化管理提供法律支撑 [1] - 2024年7月通过"拦沙换水"工程取得每年2800万立方米黄河取水指标 [1] - 2025年3月印发《鄂尔多斯市节水行动方案》 [1] 工业节水与循环利用 - 乌审旗中天合创化工分公司构建三级网格化节水管理体系,用水责任精准分解到车间和设备 [2] - 3000立方米/小时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完全替代黄河水,高含盐水分质制盐项目每年减少5.2万吨危废 [2] - 余热蒸汽发电项目年回收64万吨蒸汽、发电1.2亿度,形成6200万元经济效益 [2] - 2024年交易闲置黄河水指标1186.86万立方米,支持34个大型工业项目开工 [4] 农业节水与高效灌溉 - 鄂托克前旗推行水浇地置换大棚措施,每置换一栋大棚全年可节省灌溉用水1500多立方米 [6] - 全旗已置换617栋大棚,年压缩地下水开采量超过95万立方米 [6] - 小流量滴灌技术节水30%-50%,节肥30%,增产15% [9] 城市节水与中水回用 - 康巴什区城市绿化用水80%为回用中水,日均处理1.2万吨一级A类中水 [11] - 使用中水浇灌每年节约资金上千万元,相比自来水成本从9.45元/吨降至0.8元/吨 [11] - 中心城区铺设中水管网3051.4公里,园林绿化中水灌溉率达83%,年均节约常规水资源1574.5万立方米,降低浇灌成本1.3亿元 [12] 经济与资源效益 - 鄂尔多斯以全区1/20的水资源支撑了1/4的经济总量,万元GDP用水量持续下降 [4] - 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市地下水水位同比上升1.84米,连续3年上升 [1]
鄂尔多斯康巴什区的“云警务”革新
中国新闻网· 2025-05-27 16:00
智慧交通系统升级 - 康巴什区交管大队指挥中心采用AI算法自动调整信号灯配时方案,实现从人工调灯到智能决策的转变[1] - "城市大脑"系统覆盖30平方公里核心城区,优化60公里城市道路和96个信号控制路口[1] - 实施"三横三纵"路网双向绿波和信号自适应调控,针对主次干道、校园、医圈商圈等场景制定差异化配时方案[1] 警务模式创新 - 推出"后台2民警+现场N辅警"等远程执法组合模式,破解警力时空限制[1] - 通过"云警务"实现执法资源精准匹配,提升基层勤务效率[1] 校园交通治理 - 采取护学岗、巡逻力度加强、车道压缩、护学通道设置等组合措施改善校园周边拥堵[2] - 增设临时停车位和升降阻车隔离桩,部署远程智能劝导系统[2] 企业服务优化 - 对商砼园区实行"边审批边制证"的通行证办理模式,民警送证上门并现场讲解交规[2] - "保姆式"服务帮助企业规避违规风险,优化区域营商环境[2]
通讯:鄂尔多斯“锁”千万亩黄沙的背后逻辑
中国新闻网· 2025-05-26 17:08
光伏治沙模式 - 达拉特旗"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已完成200万千瓦光伏建设,治理沙化土地6万亩,形成"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养殖"的循环模式 [1] - 库布其沙漠已建成1002万千瓦光伏项目,实现光伏治沙60万亩,带动5万余名群众增收,形成400公里"光伏长城"防风固沙带 [2] - 光伏板可减少水分蒸发并为沙柳生长创造条件,实现生态与能源协同发展 [1] 锁边林生态屏障 - 库布其沙漠边缘建成420公里绿色锁边林带,与绿化带、淤地坝、光伏带构成"四道防线",成功阻止沙漠北侵黄河数十公里 [3] - 采用"微创气流植树法"和"螺旋钻孔植树法"使植树效率提升10倍,1981年至今累计种植30万株沙柳 [3] - 锁边林技术从人工挖坑升级为机械化种植,显著提升防沙治沙效率 [3] 跨区域协同治理 - 毛乌素沙地实施三省区联防联治工程,通过人工造林种草和工程固沙建设35.5万亩防风固沙林草带,年底将全面建成 [4][6] - 改变"各扫门前雪"的传统模式,建立内蒙古与陕西、宁夏协同治理机制,有效固定流动沙丘 [6] 科技治沙创新 - 应用全智能植树机器人、飞播无人机等2000余台设备,机械化率达75%,机器人可自动调整种植参数提升效率 [6] - 可降解营养袋造林技术实现80%以上成活率,单次浇水可抗旱3个月,节约生态用水并突破时空限制 [6] - 治沙模式从"人海战术"升级为"机械靶向治理",科技应用使整体效率进入"倍速模式" [6] 生态修复成效 - 治理区域生物多样性显著恢复,野兔、刺猬等动物重现,吸引遗鸥、天鹅等珍稀鸟类栖息 [6] - 库布其沙漠治理形成光伏带与林带双重防护体系,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2][3]
在延链强链中渐入佳境——记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暨第二届鄂尔多斯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大会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6 10:13
5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暨第二届鄂尔多斯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大会大幕开启,内蒙古"追风逐日"的新能源开始"上车", 沿着产业集群化发展、绿色化转型、智能化示范方向正式"上路"。 强化预期 提振信心 事实上,这次产业盛会就是鄂尔多斯2024年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大会"延链"的结果:由鄂尔多斯市延伸到内蒙古自治区,由传统汽车延伸到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 息化厅副厅长胡瑞芬在致辞中表示,从产业发展来看,全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初具规模。现有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2家,总产能9.5万辆;动力电池、电 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链条正在形成。在创新发展方面,持续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支持力度。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 构合作,共建研发平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等领域,企业积极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近几年来,汽车产业在一系列稳增长、促消费政策组合效应带动下,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活力。"我国汽车产销连续两年超 ...
通讯:清华博士在鄂尔多斯“象牙塔”育人记
中国新闻网· 2025-05-22 18:28
"没课的情况下,我会一直在这里搞学术研究,乐在其中。"5月22日,在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内蒙古 大飞机学院办公室,夏前锦对记者说道。 毕业于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流体力学专业的夏前锦,在完成博士阶段的学习后,于2019年和爱人一起 来到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参与内蒙古大飞机学院的筹建工作。目前他是该学院的航空系教授、机械 工程专业(机务方向)专业带头人。 "我喜欢学校里相对简单和自由的工作环境,所以毕业后,从一个'象牙塔'来到另一个'象牙塔'。这份工 作让我有机会感受年轻学子们的思想活力,能够帮助和引导他们成长,让我很有成就感。"夏前锦告诉 记者。 得益于鄂尔多斯市的人才政策,以及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对高层次引进人才的重视,夏前锦几乎没有 太多的"水土不服",很快便进入工作状态。 从事流体力学及航空发动机研发相关工作的他,目前,已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公开发明专利2项,授 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 中新网鄂尔多斯5月22日电 题:清华博士在鄂尔多斯"象牙塔"育人记 中新网记者李爱平 夏前锦的一天工作是从进入办公室开始的。他惯常的动作是开启电脑、打开网页,翻阅办公桌右侧的一 本物理书。他的杯子虽灌有热水,可一旦进入工 ...
清华博士鄂尔多斯生活记:从“水土不服”到“入乡随俗”
中国新闻网· 2025-05-21 21:05
煤制油技术研发 - 李志飞主导完成千吨级煤基α-烯烃中试装置工艺包设计与示范装置建设 实现全流程贯通并稳定产出合格产品 [6] - 目前开始建设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万吨级煤基α-烯烃工业化装置 [6] - 参与攻关的煤基特种蜡相关技术被列为2023年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会前沿成果 高端相变蜡、热转印蜡等部分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6] 产学研合作 - 承担多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级重大科技专项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6] - 组织完成内蒙古自治区煤基新材料重点实验室 并通过优化重组 [6] 行业战略方向 - 工作以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为导向 致力于实现煤制油产业的延链、补链、强链 [7] - 目标是在双碳背景下实现煤炭高效清洁利用 [7]
鄂尔多斯两级工会12年持续包联帮扶,推动麻黄套村产业升级
环球网· 2025-05-20 07:54
产业升级与集体经济 - 麻黄套村集体经济从零增长至年收入145万元,成为"自治区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样板村" [1] - 人均纯收入从全旗倒数第一提升至3.45万元,获评"乡村振兴示范村" [1] - 两级工会累计投入700万元帮扶资金,争取各级专项资金4000余万元 [1] - 建成占地200亩的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集仓储、冷链、物流、加工于一体 [3] - 2024年产业园区总产值达8亿元,集体经济纯收入124万元 [4] 白萝卜产业链发展 - 2019年引进白萝卜种植技术,2024年每亩纯收入达1.2万元 [3] - 2023年签约酱菜厂和晾干厂项目,2024年建成日处理2400吨的清洗晾晒厂 [2] - 投资500万元的酱菜厂已完成厂房建设,等待设备调试 [2] - 采用"五统共赢"经营模式实现标准化生产,种植大户达20户 [4] - 户均收入超50万元的常住户占比达20% [4] 土地流转与村民收入 - 土地流转费从2013年每亩280元增至2024年1500元 [5] - 村民通过土地承包可实现年纯收入10万元(以75亩为例) [5] - 村内现代化生活设施普及,包括自来水、天然气、电取暖等 [5] 组织与运营模式 - 实施"七化联动"工作法,包括组织牵动、产业驱动等七大措施 [1] - 通过"单位包村、干部包户"机制压实帮扶责任 [1] - 成立白萝卜种植协会,由致富带头人担任会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