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鄂尔多斯(600295)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能源集团在鄂尔多斯地区各单位全力打好防汛保供主动仗
中证网· 2025-07-29 22:45
7月23日至25日,包神铁路集团利用智能监测"天网"等科技手段,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对重点区域开展机 动性巡视巡查,结合当日报警记录与降水实况,精准锁定关键地段,针对性增加监控设备巡视频次,实 时掌握区域内设备设施运行状态及车辆通行安全。截至7月28日,已累计完成防洪重点地段视频巡查600 余次,降雨时段单日最高轮巡达12次,全力保障汛期设备运行安全稳定。 为组织好汛期煤炭外运工作,国家能源集团负责煤炭销售工作的销售集团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成立采购专项工作组迅速进驻晋陕蒙核心矿区,紧盯矿区市场动态变化,科学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有效 稳定供应商发运计划,一线员工冒雨抢装车抢装船稳供应,抓住间歇性降雨量小的关键窗口期,争分夺 秒组织上煤补库,确保煤炭外运不受影响。7月以来,国家能源集团一体化煤炭出区外运日均超100万 吨,在防洪防汛保供关键时期,有力保障了一体化煤炭资源稳定供应。 集团所属神东煤炭严格执行雨季"三防"预警"叫应""响应"机制,采用"人巡+机巡"相结合的方式,持续 做好重点部位、关键环节、重大风险的动态监测,对乌兰木伦河周边矿井山体护坡、厂区来水、河内排 水等重大隐患进行24小时巡查及时掌握雨情水 ...
冶钢原料板块7月29日涨0.68%,鄂尔多斯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7495.37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7-29 16:33
证券之星消息,7月29日冶钢原料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68%,鄂尔多斯领涨。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 3609.71,上涨0.33%。深证成指报收于11289.41,上涨0.64%。冶钢原料板块个股涨跌见下表: | 代码 | 名称 | 收盘价 | 涨跌幅 | 成交量(手) | 成交额(元) | | --- | --- | --- | --- | --- | --- | | 600295 | 鄂尔多斯 | 10.30 | 3.83% | 29.43万 | 3.01亿 | | 000923 | 河钢资源 | 14.50 | 0.97% | 9.10万 | · 1.31亿 | | 600516 | 方大炭素 | 4.94 | 0.82% | 25.65万 | 1.26亿 | | 600382 | 广东明珠 | 5.50 | 0.73% | 7.54万 | 4107.30万 | | 696109 | 海南矿业 | 8.21 | 0.24% | 36.55万 | 3.01亿 | | 000655 | 金岭矿业 | 8.43 | 0.00% | 15.20万 | 1.28亿 | | 601121 | 宝地矿业 | 6.51 ...
“指尖技艺”变富民产业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传统手工艺焕发生机
内蒙古日报· 2025-07-23 15:50
非遗手工艺产业发展 - 准格尔旗传统手工艺促就业服务中心(匠心坊)构建了技艺传承+人才培养+文化创新+产业孵化的综合性平台 [3] - 通过分级培养和以师带徒模式培养出100多名学员 涵盖初级班4期 中级班2期和高级班1期 [8] - 开发出笔记本 驾驶证套 刀套 手表皮链等多款符合潮流的文创产品 并与黄河大峡谷等景区达成战略合作设立非遗文创专柜 [8] 商业模式与就业促进 - 采用培训与售卖一体化模式 通过线上电商平台 线下沙龙研学 私人定制和批量订单实现产品推广 [8] - 提供掌握技能-优先就业-免费创业指导-实现增收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将指尖技艺转化为富民产业 [8] - 帮助农牧民 手工艺爱好者 待业青年等多个群体实现就业 案例显示首批学员已蜕变为项目负责人 [6][8] 技艺传承与创新 - 皮雕制作需经历切皮 拓图 雕刻 錾刻 染色 缝制等工序 单件作品耗时近一周 [3] - 培训体系邀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坐镇 强调对唐草纹路等古老技艺的复刻与匠心传承 [1][6] - 提出传承不守旧 创新不离根的发展理念 计划通过学校社团平台扩大非遗文化影响力 [5][8]
2025年上半年鄂尔多斯市经济稳中向好
内蒙古日报· 2025-07-22 16:05
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鄂尔多斯市地区生产总值2900.7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 [3] - 经济顶住压力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 [1] - 随着各项政策效应深度释放 全市经济迎难而上、稳中向好 [7] 分产业表现 - 第一产业增加值18.2亿元 同比增长6.2% [3] - 第二产业增加值2049.1亿元 同比增长7.4% [3] - 第三产业增加值833.4亿元 同比增长3.4% [3] 行业数据 - 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5.3亿元 同比增长6.3% [5]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 [5]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3% [5]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0.5亿元 同比增长8.5% [5] - 全社会用电量522.1亿度 同比增长6.1% [5] 居民收入 -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63元 同比增长4.9% [5] -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46元 同比增长4.4% [5] - 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74元 同比增长5.7% [5]
内蒙古鄂尔多斯推动能源生产和生态修复有机结合 采煤沉陷区结出甜果子(经济聚焦·关注资源型城市转型)
人民日报· 2025-07-22 05:56
从空中俯瞰,库布其沙漠北缘、黄河以南,一条总长约400公里、平均宽约5公里的"光伏长城"正不断延 伸。 "光伏发电项目规划建设面积约2400平方公里,容纳1亿千瓦装机容量,目标实现光伏治沙400万亩、生 态治沙800万亩。"鄂尔多斯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此外,在毛乌素沙地南缘布局建设长约150 公里'一廊多点'风电光伏项目,容纳5000万千瓦装机容量,可实现风电光伏治沙70万亩、生态治沙230 万亩。" 站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的一处坡地上,成片的杏树枝繁叶茂。脚下400余 米深处,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布尔台煤矿的综采设备正在奋力掘进。 放眼望去,4.2万亩的土地被112万块太阳能光伏板覆盖,阳光照耀,熠熠生辉;板下是茁壮生长的紫花 苜蓿,坡上满是沙棘、苹果树、杏树,绿意盎然,生机勃发。 刚刚巡检完项目区的内蒙古圣圆能源集团新能源公司副总经理薛峰摘下几颗杏,分给同事们:"土壤条 件越来越好。搁以前,谁能想到,采煤沉陷区能结出这么甜的果子?" 这里是伊金霍洛旗天骄绿能5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项目采用"光伏+储能+生 态治理"的创新模式,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植、 ...
追风逐光,行稳致远——鄂尔多斯构筑“风光氢储车”全产业链矩阵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1 17:41
新能源产业布局 - 鄂尔多斯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突破口,全力打造国内标杆性新能源汽车生产和应用基地 [1] - 当地风能、太阳能开发潜力达1.5亿千瓦以上,已批复风电光伏大基地超6000平方公里,获批新能源装机超8000万千瓦,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2] - 新能源产业和防沙治沙有机结合,"光伏长城"总长400公里、平均宽5公里、场址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建成后可实现光伏治沙300万亩 [3] 新能源装备制造 - 风电产业拥有中车和株洲时代2家公司,形成以整机和叶片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大功率智能风机、百米级叶片生产等领域"智造"水平全国领先 [3] - 光伏产业拥有晶澳、亿利新能源、晶旭新能源3家公司,全力构建光伏垂直一体化产业链生态 [3] - 形成风电装备10GW、光伏电池及组件85GW、储能装备37GWh、正负极材料70万吨、氢能装备超2万台套产业体系 [6] 氢能产业发展 - 全球首套"千标方级别的方形插片式带压制氢系统"在鄂尔多斯正式下线,目前全市共有氢能装备制造项目12项 [3] - 实现绿电开发潜力在16.5亿千瓦时以上,绿电消纳总能力在36亿千瓦时以上,通过绿电变绿氢 [3]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 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落地,园区80%能源来自风电、光伏和储能,20%通过电网回购绿电,实现100%绿电供给 [4] - 园区打造以远景为龙头的电池及储能产业链,以隆基绿能为龙头的光伏产业链,以美锦国鸿为龙头的氢燃料电池及绿氢设备制造产业链,以上汽红岩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链 [4] - 引进奇瑞、厦门金龙、东风柳汽等7家龙头企业,吸引配套企业150余家,涵盖动力电池、电机电控、销售维保、回收利用等全产业链 [7][8]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 康巴什区建成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开放测试道路355.75公里,打造全息感知智能化路口110个,部署智能网联车辆33辆,测试里程突破4万公里 [10] - 国内自动驾驶头部企业卡尔动力部署166辆自动驾驶测试车辆用于煤炭运输,累计运力达680万吨,平安运营590万公里 [10] - 成功获批全国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组织开展无人重卡、无人出租车、无人物流配送车等无人驾驶试验 [11] 产业规模与目标 - 今年一季度鄂尔多斯汽车制造业增长35.8%,全市力争2025年底形成50万辆整车生产能力 [8] - 高新区入驻企业2398家,拥有专利数2386件,2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0家高新技术企业 [9] - 以奇瑞、金龙为代表的头部企业累计申报各类专利650余件,授权发明专利60余件、实用新型专利近500件 [9]
鄂尔多斯地区出现较强降雨天气
内蒙古日报· 2025-07-20 12:58
转自:草原云 记者在7月19日上午探访伊金霍洛旗低洼地段,暂未发现明显积水。 鄂尔多斯 市应急管理局调拨救灾物资(资料图)。 7月18日午后开始,在鄂尔多斯地区出现较强降雨天气,部分地区降雨量达99.5毫米。为切实做好本轮 降雨过程防范应对工作,鄂尔多斯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于7月18日9时启动了全市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旗区方面,杭锦旗应急管理局及时调拨防汛物资,将水泵、防洪挡板、编织袋等一批急需的防汛物资配 发至各苏木镇,全力做好应急物资调运保障工作。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受持续降雨影响,部分街道已出现 少量积水,积水在路面上形成水洼,给过往行人和车辆带来了些许不便。当地的工作人员正在加紧工 作,确保群众出行方便。 准格尔旗应急管理局防汛抗旱和地质灾害救援股负责人陶彦昕:"物资保障方面,储备编织袋超14万 条、救生衣1140件、抽水泵30台、发电机43台、帐篷2600余顶、橡皮艇2艘、大型排涝泵2台等。23支 637人专业抢险队伍全员备勤,确保'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 记者在鄂尔多斯市交通部门了解到,由于准备充分,尽管有些区域和地段出现险情,但都得到了及时处 理,暂无人员伤亡的报告。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布音 ...
“调解高手”暖城齐过招,鄂尔多斯这场“大比武”赛出真功夫,更赛出人情味儿!
内蒙古日报· 2025-07-20 10:19
活动概述 - 鄂尔多斯市妇联与市司法局联合举办"石榴花开耀北疆·暖城守护万家安"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大比武"活动 10支代表队30名调解骨干参与竞赛 [1] - 活动设置笔试环节、模拟调解、知识竞赛三大关卡 全面检验调解员的法律知识储备和实战调解能力 [2] - 邀请内蒙古大学法学院专家及资深调解员组成"调解智囊团" 通过真实案例传授调解技巧 [4][6] 竞赛内容 - 笔试环节侧重考核法律条文运用、案例分析和调解流程规范操作 [2] - 模拟调解环节要求6分钟内处理高仿真案例 需兼顾法理与人情化解矛盾 [2] - 知识竞赛包含必答、抢答、风险题 考察调解员反应速度和法律知识熟练度 [2] 活动成果 - 评选出个人奖6名(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和集体奖10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组织奖4个) [6] - 获奖选手表示将把竞赛经验转化为调解实践 集体奖单位计划开展基层调解员培训 [6] - 活动被评价为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举措 提升基层矛盾纠纷化解能力 [6] 社会影响 - 活动结束后调解员将新技能投入基层治理 推动家庭纠纷调解专业化 [7] - 通过"法理+人情"的调解方式 提升鄂尔多斯市家庭和谐度 [7]
2025第二届“乐桥”中欧青少年音乐沙龙在鄂尔多斯闭幕
央视网· 2025-07-19 16:00
活动概况 - 第二届"乐桥"中欧青少年音乐沙龙于2025年7月1日至7月17日举办,覆盖北京怀柔区、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厦门湖里区、鄂尔多斯市四个地区 [1] - 活动由北京市怀柔区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威海)、厦门湖里区委宣传部等7家单位联合主办 [1] - 参与总人数超过3500人,目标群体涵盖大中小学生及退休人员 [1] 活动内容 - 以音乐大师课、音乐交流和展演为核心形式 [1] - 鄂尔多斯站包含与当地老年大学及青少年的同台展演环节 [2] 战略意义 - 中国欧洲人文交流协会主席李羚明确活动将扩展至更多城市,强化其作为中欧人文交流核心渠道的定位 [2] - 通过音乐促进文化理解,体现"和而不同"理念,推动中欧民间友谊深化 [2] 历史背景 - 活动代表曾参与2024年"中法建交50周年—青少年友谊林"项目,显示连续性 [3]
内蒙古首票业务通过!进口危化品“白名单”管理制度在鄂尔多斯落地
内蒙古日报· 2025-07-18 23:11
进口危险化学品"白名单"管理制度落地 - 呼和浩特海关首次应用"白名单"管理制度快速验放进口危险化学品 货值8 75万元的光刻胶顺利通关进入鄂尔多斯源盛光电有限公司仓库 [1] - "白名单"制度显著降低查验比例 大部分进口危化品可直接通关 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且成本降低 [3] - 鄂尔多斯源盛光电物流部部长表示 该政策解决了批批查验的痛点 尤其适应公司研发生产规模扩大后原料进口批次数量大幅增加的需求 [3] 政策实施效果与企业受益 - 海关通过"关长送政策上门""一站式服务包"机制向辖区企业宣传政策 明确适用企业和产品范围 [3] - 政策实施后企业可减少运输车辆等待费用 货物直接卸至危化品库强化安全管理 同时节省海关监管人力资源 [4] - 光刻胶作为生产必需原料 此前因危化品属性需批批查验 现通过信用及质控水平综合考察纳入"白名单"享受便利 [3] 制度创新与行业影响 - "白名单"管理制度是海关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创新举措 通过优化检验模式构建差异化监管机制 [3] - 制度在"监管有效 风险可控"前提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便利化措施 保障高质量发展 [3] - 鄂尔多斯海关作为内蒙古首个实践案例 标志着该政策在自治区顺利落地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