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控制权争夺
icon
搜索文档
宗馥莉没有朋友
36氪· 2025-10-13 08:37
宗馥莉辞职获批,但娃哈哈"宫斗"并未结束,相反,这场各方势力围绕娃哈哈千亿资产争夺战的局面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据多家媒体报道,宗馥莉已于9月12日向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辞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及董事长等全部职务,且辞职程序已通过集团股东会和董事会批 准。娃哈哈集团后续已确认该消息属实。 这并不意味着馥莉将娃哈哈集团的控制权拱手让人。娃哈哈集团10月10日任命的总经理许思敏,从其在娃哈哈的轨迹来看,应该是宗馥莉的"心腹"之一。 据公开资料显示,许思敏曾在宗馥莉的嫡系宏胜集团担任法务部长,在宗馥莉实际控制的浙江启力投资有限公司也担任高管职务,自2024年8月宗馥莉接 班后,许思敏进入娃哈哈集团核心管理层,担任娃哈哈集团监事,随后在多家娃哈哈关联公司占据董事、法定代表人、总经理等关键职位。 宗馥莉辞去娃哈哈集团所有职务,究竟是被逼无奈,还是又一次以退为进,目前不得而知;但作为心腹的许思敏占据目前娃哈哈集团的最高管理职位,说 明宗馥莉并未认输,更没打算放弃娃哈哈。 一边安排心腹守塔,另一边宗馥莉"另起炉灶",经营起新品牌"娃小宗"。 对家族,宗馥莉表现强势,拒绝妥协。宗庆后生前的财产分配未能得到落实,宗馥莉被家族长辈斥 ...
宗馥莉与娃哈哈的“大乱斗”
中国经营报· 2025-10-12 17:49
公司核心管理层变动 - 宗馥莉于2025年10月10日卸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 [1] - 这是自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后,宗馥莉第二次辞职 [1] - 接替宗馥莉总经理职务的是原宏胜集团法务部长、娃哈哈集团监事许思敏 [5] 宗馥莉的战略举措与影响 - 宗馥莉任职期间主要行动包括更换集团管理层、将经销商及销售业务转移至其控制的宏胜系、关闭转移由杜建英控股的旗下分公司产能、试图转移娃哈哈商标 [2] - 上述行为导致内部事件,包括去年7月辞职后完成高管"大换血"、员工及经销商因重新签约至宏胜系而维权、娃哈哈产能不足寻求代工、宗继昌和宗婕莉就遗产问题起诉宗馥莉 [3] - 娃哈哈集团对外投资15家企业中3家已注销,剩余12家实际控制人均为宗馥莉 [3] - 宏胜系旗下7家公司因使用"娃哈哈"商标需全体股东一致同意而面临法律风险,能够反对的只有大股东杭州上城区国资委 [3] 业务与品牌格局演变 - 从2026年开始,宗馥莉将抽身娃哈哈,专注于自创品牌"娃小宗" [5] - 娃哈哈西藏、青海经销商调整为与拉萨宏胜销售公司合作,黑龙江、吉林等12个市场经销商调整为与宏胜系旗下公司合作 [5] - 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拒绝宗馥莉的停产命令,宣布使用自有品牌"沪小娃" [5] - 宗泽后宣传创立全新品牌"娃小智",产品全面对标娃哈哈且价格更低 [6] - 分析认为类似"娃小某"品牌将层出不穷,娃哈哈品牌影响力可能受损,情况类似红牛之争 [6] 公司股权与控制权背景 - 娃哈哈从本质上讲国家是大股东 [2] - 宗馥莉为娃哈哈的二股东,大股东为杭州上城区国资委 [3]
155亿债务压垮豪门?杉杉股份2年股权战落幕,船王携资本财团夺得控制权
搜狐财经· 2025-10-11 17:48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创始人郑永刚于2023年2月猝然离世,引发公司控制权之争 [2] - 2023年3月,长子郑驹当选董事长,但继母周婷以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监护人身份主张实控权,内斗持续数月 [2] - 2023年5月董事会换届后,郑驹与周婷均进入董事会,郑驹续任董事长,内斗暂告段落 [2] - 2024年9月30日,任元林旗下新扬子商贸牵头财团以32.84亿元获得杉杉股份23.36%股权,重整后任元林将成为新实际控制人 [2] 公司财务状况与债务危机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息负债总额高达155.92亿元,其中90.58亿元将于一年内到期 [2] - 公司账面现金仅为28.22亿元,面临巨大的短期偿债压力 [2] - 债务危机于2024年下半年集中爆发,公司于2024年6月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 [2] 业务基本面与市场表现 - 公司锂电及偏光片业务表现强势 [2] - 公司股价从2024年6月初的7.64元/股一路上涨至9月30日的15.13元/股,涨幅接近100% [3] - 国庆假期后股价出现下行,截至10日收盘报14元/股 [3] 新任实际控制人背景 - 新任实控人任元林有“中国民营船王”之称,多次上榜胡润全球富豪榜 [3] - 其投资版图横跨金属、船舶、化工等多个领域,共投资了57家企业 [3] - 此次投资由任元林旗下新扬子商贸牵头,并联合了TCL产投等资本财团 [2]
宗馥莉“夺权”扳回一局,娃哈哈天猫店“换马甲”
华夏时报· 2025-08-18 19:36
公司控制权变动 - 娃哈哈天猫官方旗舰店更名为同源康食品专营店 但该店铺目前无法在淘宝及天猫平台搜索到[2][3] - 天猫平台新开设娃哈哈旗舰店 由宗馥莉控制的杭州恒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运营[2][3] - 同源康食品专营店注册企业为同源康电子商务(杭州)有限公司 实际控制人为宗馥莉弟妹三人的母亲杜建英[3] 公司战略调整 - 宗馥莉通过关闭杜建英关联工厂并新建生产基地强化控制权 关闭陕西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和衢州娃哈哈启力饮料有限公司等10余家分厂生产线[5] - 在西安投资10亿元建设新生产基地 由宗馥莉嫡系宏胜集团全资运营 项目包含多条生产线及配套设施[5][6] - 调整经销商体系 砍掉年销300万元以下的经销商 进行动态优化[6] 遗产纠纷进展 - 宗馥莉三位同父异母弟妹向香港高等法院申请临时禁令 核心争议为汇丰银行账户18亿美元净资产处置[4] - 法院要求宗馥莉方面公开账户流动细节 并禁止从汇丰银行账户提款或转账资产[4] - 禁令持续有效至杭州中级人民法院及浙江高级人民法院作出最终裁决[4] 行业竞争环境 - 饮料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西安经开区聚集百事、康师傅等头部品牌形成成熟产业生态圈[5][6] - 娃哈哈品牌面临老化问题 缺乏爆款产品 需向现代化企业转型[7]
宗馥莉的继承之战
投中网· 2025-07-17 11:34
核心观点 - 宗馥莉对娃哈哈的控制权面临严峻挑战,主要源于350亿元遗产争夺战及复杂的股权结构 [3][4][6] - 娃哈哈股权结构呈现46%国有股、29.4%宗氏家族股与24.6%职工持股的三足鼎立格局,宗馥莉尚未完全掌握平衡术 [10][11][15] - 宏胜饮料集团是宗馥莉的关键底牌,掌控娃哈哈核心代工资源并推动战略转移 [29][32][40] - 商标归属问题成为双方博弈焦点,杭州国资叫停387件商标转让暴露信任裂痕 [46][48][54] 股权结构分析 - 娃哈哈集团改制后形成46%国有股、29.4%宗氏家族股、24.6%职工持股的混合所有制结构 [16] - 宗庆后通过"体外娃哈哈帝国"(200多家关联公司)和职工持股会实现实际控制,但该体系依赖个人威望难以复制 [18][19][22] - 三名非婚生子女主张分割29.4%股权及21亿美元离岸信托资产,争议标的总额达350亿元 [5][6] - 若股权变更,宗馥莉持股比例将大幅下降,控制权根基被动摇 [26][27] 宏胜系战略转移 - 宏胜集团由宗馥莉通过离岸公司全资控股,拥有20个生产基地、100多条生产线,承担娃哈哈1/3代工业务 [32][34][35] - 宗馥莉推动宏胜系人员接管娃哈哈13个核心部门,12省经销商合同主体变更为宏胜系公司 [38] - 关停18家工厂同时加大宏胜系产能投资(如河源10亿元项目、武汉5亿元扩产) [39][42] - 员工劳动合同转移至宏胜系并取消干股分红,引发老员工不满 [39] 商标权博弈 - 宗馥莉试图将387件商标转移至子公司被杭州国资叫停,暴露与最大股东的战略分歧 [46][48] - 宏胜集团快速注册"娃小宗""宗小哈"等新商标,推出"娃小宗"无糖茶产品应对潜在品牌割裂 [48][55] - 商标归属源于1996年达娃之争历史遗留问题,宗庆后通过实际运营权间接控制品牌 [50][52] 潜在控制权风险 - 元老杜建英可能接手46%国有股份,叠加股权诉讼或使宗馥莉失去实控人地位 [7][25] - 体外帝国股东涉及宗家亲戚、元老及地方合作方,利益分化增加过渡期变数 [24] - 渠道商与供应商信心受遗产纠纷影响,旺季价格战加剧经营压力 [12][13]
分红280亿背后 谁的科兴
经济观察报· 2025-07-12 15:55
分红事件 - 科兴生物宣布每股55美元现金股息,总分红达39.5亿美元(约280亿元人民币)[5] - 股息率高达850%(按停牌价6.47美元/股计算)[1][2] - 至少四个投资方分别获得超20亿元现金回报,包括强新资本、赛富基金、尹卫东等[2][9] 股东分红明细 - 强新资本及相关方获约6.88亿美元(49.3亿元人民币)[9] - 赛富基金获约5.93亿美元(42.5亿元人民币)[9] - 尹卫东获约3.5亿美元(25亿元人民币)[9] - 鼎辉投资获约3.3亿美元(23.6亿元人民币)[9] - 尚珹资本与维梧资本各获约3.2亿美元(23.3亿元人民币),但暂未发放[1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1-2022年营收超1300亿元,净利超960亿元[2] - 分红后账面仍余超10亿美元现金[11] - 新冠疫苗业务贡献主要利润,科兴中维是主要供应商[2] 控制权争夺 - 公司存在两个董事会同时宣称掌权(李嘉强董事会和阎焱董事会)[3][16] - 争夺焦点包括维梧资本与尚珹资本的投票权问题[17][18] - 特别股东大会出现54.71%投票支持新董事会[16]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尹卫东主导研制SARS、甲流、新冠等多款疫苗[10] - 2016年私有化引发买方A团与B团之争[21] - 2018年控制权争夺导致七年诉讼,2025年1月英国枢密院终审判决[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