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601008)
搜索文档
连云港海州再添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扬子晚报网· 2025-11-06 20:36
公司入选与资质 - 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功入选第七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 公司是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科技型骨干企业,前身为化学工业部化工矿山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62年1月 [1] - 公司业务覆盖化学矿山工程、环境工程、化工工程等多个领域,核心聚焦科研开发、设计咨询、勘察测绘等服务 [1] 区域企业培育成果 - 海州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达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59家 [1] - 2024年海州区“专精特新”企业产值占全区中小企业总产值的22% [2] - 海州区17家“专精特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亿元,70%的企业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50% [2] 区域培育体系与支持 - 海州区搭建“市级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的全链条动态培育体系 [2] - 区域创新推出专精特新服务专员制度,通过“一企一策”提供精准辅导 [2] - 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可在技术改造、研发能力提升等关键环节优先获得省、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 [1]
连云港海州“村字号”文体矩阵 “融”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扬子晚报网· 2025-11-06 19:40
基层治理层面,"村字号"活动更成为凝聚力量的纽带。从 "村 BA"策划执行、安全维护,到"村晚"节目 遴选、"村集"摊位管理,村民主动参与其中,基层党组织统筹协调,曾经"干部干、群众看"的局面,逐 步转变为"我们一起干" 的生动场景。村民归属感、责任感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提升,乡村治理效 能持续优化。 从"村 BA"激情四射,到"村晚"温情满满,再到"村跑""村集"多元联动,新坝镇以"村字号"文体品牌为 抓手,将乡村文化、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这组充满乡土气息与时代活力的实践,不仅让乡村更热 闹、经济更活跃,更勾勒出乡风淳朴、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图景,为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借 鉴的经验。 "村字号"品牌的价值,远不止于文体娱乐。其核心魅力在于"融"——突破单一活动边界,推动文化、体 育、旅游、治理、产业深度融合,释放"1+1>2"的聚合效应,探索出一条激发内生动力的乡村振兴新路 径。 产业赋能上,"村集"成为助农增收关键平台。每逢"村字号"活动举办,"村集"同步开张,本地稻米、新 鲜瓜果、手工农产品通过线下展销、线上直播走向市场。曾经"藏在深闺"的农副产品,借活动人气打开 销路,让村民腰包实实在在鼓 ...
连云港等投资成立互连滚装物流公司
搜狐财经· 2025-11-06 13:5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连云港互连滚装物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 [1][2] - 公司登记状态为存续,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所属行业为水上运输业 [2] - 注册地址位于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 [2] - 经营范围包括供应链管理服务、报关业务、二手车交易市场经营、汽车销售等 [1][2] 股权结构与股东信息 - 公司由江苏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连云港,601008.SH)持股60% [1][3] - 公司由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有限公司持股40% [1][3] - 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有限公司的股东包括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港集团,600018)等 [1][3]
连云港天马云仓“火力全开”迎战“双十一” 智慧物流助力订单“当日达”
扬子晚报网· 2025-11-06 13:00
公司运营与准备 - 连云港天马云仓作为区域物流枢纽企业,正通过智能化、高效率运作全力保障双十一期间商品快速准确送达 [1] - 公司提前两个月启动全环节推演和资源调配,通过算法预测爆款品类、优化库位布局,并新增临时作业人员强化人机协同 [3] - 公司云仓日出库处理能力已提升至平时的三倍,力争实现订单当日达或次日达 [3] 行业数智化转型 - 海州区快递企业全面升级全自动分拣线,日均处理量突破120万件,同比增长20% [6] - 快递无人车配送网络覆盖高校、社区、乡镇等重点区域,全区已有5家品牌企业投入使用19台无人车,开通12条无人配送线路 [6] 外部支持与监管 - 海州邮政管理局成立挂钩服务工作组,深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隐患,确保寄递渠道安全畅通 [5] - 建立申诉处理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全力保障消费者权益 [5]
连云港海州新登记企业量居全市首位
扬子晚报网· 2025-11-06 12:48
"以前办执照要专门跑市区,现在镇便民服务中心十分钟就能拿到!"板浦镇创业大学生何先生的体验,正是连云港海州"板浦模式"的生动写照。通过"区 局授权+镇街受理"改革,将审批权限下沉、配齐基层服务力量,把政务服务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目前该模式正加速在全区镇街推广,彻底打通个体工 商户登记"最后一公里"。 从"家门口办照"的便民创新,到"选址预警"的源头治理,从"一网通办"的退出便利,到"容错帮扶"的监管温度,每一项改革都直击市场主体发展痛点。下 一步,海州区将继续聚焦企业"急难愁盼",推动审批流程再优化、监管方式再创新、帮扶服务再精准,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通讯员李丹王洪亮丁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凌飞 校对胡妍璐 在规范行业发展上,海州的"靠前服务"机制同样成效显著。准备开小吃店的李女士,因提前收到区里发放的《餐饮选址风险警示手册》,及时避开居民楼 下的高风险选址。针对餐饮行业油烟扰民痛点,海州区在经营者咨询阶段就同步开展合规指导、引导签订承诺书,从源头规范经营行为,推动餐饮行业实 现全流程有序发展。 市场主体"进得来",更要"退得出"。某文印店负责人苗先生深刻感受到注销改革的便利,"原来要 ...
连云港倍集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1-06 10:2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连云港倍集新材料有限公司 [1] - 法定代表人为苗利军 [1] - 注册资本为200万人民币 [1] 公司经营范围 - 主营业务包括新材料技术研发、塑料制品制造与销售 [1] - 业务涵盖日用木制品制造与销售、针纺织品销售、五金产品批发 [1] - 涉及金属材料、机械电气设备、文具及办公用品的销售 [1] - 提供信息咨询服务、货物与技术的进出口及代理服务 [1] - 包括劳务服务(不含劳务派遣)、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 [1] - 业务还涉及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销售、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销售、合成材料销售 [1]
连云港市人才发展集团与智联招聘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新华日报· 2025-11-06 05:55
合作事件概述 - 连云港市人才发展集团与智联招聘于10月24日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 - 连云港市委组织部及金融控股集团相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 [1] 合作核心内容 - 合作聚焦“招、测、培、用”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建设 [1] - 重点围绕精准引才、科学育用、就业促进与品牌建设、智库资源共享等关键领域开展合作 [1] - 依托智联招聘全国人才数据库及精准岗位匹配优势推进人才引进工作 [1] 合作意义与影响 - 此次合作是地方政府精准引才与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的创新之举 [1] - 合作将开启港城人才工作的新篇章 [1] -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汇聚更多智慧与力量 [1]
连云港11月4日获融资买入781.63万元,融资余额1.3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1-05 12:45
公司股价与交易数据 - 11月4日公司股价下跌0.87% 成交额1.55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781.63万元 融资偿还1366.26万元 融资净卖出584.62万元 [1] - 截至11月4日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34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1.33亿元 占流通市值的1.88% 融资余额超过近一年60%分位水平 [1] - 当日融券卖出600股 金额3426元 融券余量3.73万股 融券余额21.30万元 低于近一年50%分位水平 [1] 公司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10.14万 较上期减少20.48% [2] - 人均流通股12234股 较上期增加25.76%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持股583.28万股 较上期增加1.56万股 [3]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8.70亿元 同比减少3.45% [2] - 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1.06亿元 同比减少25.90% [2] 公司业务与分红 - 公司主营业务为港口货物装卸、堆存及港务管理 主要货种包括煤炭、红土镍矿、铁矿砂等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装卸及相关业务76.88% 综合物流及其他17.98% 财务公司之利息3.55% 其他(补充)1.58%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16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99亿元 [3]
连云港:关于控股子公司完成工商登记并取得营业执照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11-04 19:11
合资公司设立 - 连云港公司与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有限公司合资成立连云港海通滚装物流公司(暂定名)[2] - 合资公司于2025年4月28日经第八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设立[2] - 合资公司已完成工商登记并取得连云港市连云区市场监管局颁发的营业执照[2]
连云港市区“南大门”通车进入倒计时
扬子晚报网· 2025-11-04 19:02
项目工程进展 - 连云港市海州区瀛洲南路改造及南延工程(一期)最后一联现浇箱梁顶板施工结束,项目主体结构取得突破性进展 [1] - 南互通节点和宁海节点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宁海街道段主线拼宽完成总量的70% [3] - 项目建设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后续将加快推进剩余工程建设 [3] 项目后续计划与影响 - 计划在元旦前完成南互通节点、宁海街道剩余工程量,其中宁海街道段主车道部分将具备与高速同步通车条件 [5] - 工程建成后将大幅提升主城区南向交通通行能力,有效缓解当前交通压力 [5] - 项目将进一步完善海州交通路网结构,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