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博威合金(601137)
icon
搜索文档
博威合金跌2.04%,成交额4.1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798.4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6 10:3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6日盘中股价下跌2.04%至26.38元/股,成交额4.13亿元,换手率1.90%,总市值214.5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798.40万元,特大单买入占比6.81%(2810.42万元)且卖出占比11.52%(4758.88万元),大单买入占比23.49%(9698.88万元)且卖出占比30.39%(1.25亿元) [1] - 年初至今股价累计上涨33.24%,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0.11%、41.90%、54.81%,年内2次登上龙虎榜 [1] 财务业绩与业务构成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2.21亿元,同比增长15.21%,归母净利润6.76亿元,同比增长6.05%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新材料产品占比77.63%,新能源产品占比21.23%,其他业务占比1.14%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6.94亿元,近三年累计分红9.23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4.41万户,较上期减少5.61%,人均流通股18,439股,较上期增加6.19%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光伏ETF(515790)新进持股568.05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91.60万股(较上期减少168.31万股),诺安先锋混合A退出十大股东 [3] 行业属性与业务范围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有色金属-金属新材料-其他金属新材料,概念板块涵盖快充、高速连接器、IDC、新能源车及比亚迪概念 [2] - 公司主营高性能有色合金材料研发生产及太阳能电池片组件业务,精密切割丝、电子线、焊丝的设计研发与销售 [1]
博威合金上半年净利6.76亿元,同比增长6.05%
北京商报· 2025-08-24 12:1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净利润约6.76亿元 同比增长6.05% [1]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02.21亿元 同比增长15.21% [1] - 公司上半年实现扣非后归属净利润约6.55亿元 同比增长7.88% [1] 市场表现 - 公司股票8月22日收涨1.04% 收于27.23元/股 [1] - 公司总市值达221.5亿元 [1]
博威合金:关于“博23转债”预计满足赎回条件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8-22 23:44
公司股价表现与可转债条款触发条件 - 公司股票在2025年8月11日至8月22日的10个交易日内收盘价均不低于19.08元/股 达到"博23转债"当期转股价格14.68元/股的130% [2] - 若未来20个交易日内有5个交易日收盘价维持不低于19.08元/股 将触发可转债赎回条款 [2] - 触发条款后公司董事会有权按债券面值加当期应计利息价格赎回全部或部分未转股可转债 [2]
“以铝代铜”,电动车材料替代革命初现曙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17:01
行业背景与需求 - 铜材是应用最广泛的导电材料 纯电车辆单车用铜量达60公斤甚至更多 是传统燃油车的数倍[1] - 中国铜矿资源严重匮乏 储量仅占全球3% 每年面临80万吨缺口[1] - 中国铜精矿80%依赖进口 需求缺口持续扩大 汽车行业面临"铜荒"危机[4] - 原生铜冶炼碳排放是铝的3倍 铝代铜有利于缓解资源压力和减碳[4] 技术挑战与突破 - 铝材导电性能是退火铜材的三分之二左右 但存在熔点低、材质偏软、元素易活跃等问题 易导致电气事故[2] - TE泰科电子发布新一代低压铝芯载流线 宣称彻底解决铝铜间电化学腐蚀问题 并将铝抗蠕变性能提升至近纯铜水平[2] - 合作研发摒弃主流1系和6系铝线 1系存在蠕变且机械强度弱 6系在125℃以上机械强度骤降[3] - 采用焊接工艺替代压接工艺 解决铝材导体与铜材压接工艺不匹配问题 焊接时间与压接工艺趋同[3] 应用场景与进展 - "铝代铜"技术拟率先应用于汽车线束接口场景[1] - 电气系统占汽车耗铜量超过80% 线束与连接器是核心用铜部件[3] - TE泰科电子联合博威合金等企业举办闭门研讨会 邀请国内外十余家主流车企和超50家电池、电机、线束领域龙头企业[1] - 双方研发新品或于不久后发布[1] 企业合作与研发 - TE泰科电子作为连接领域技术领先企业 是用铜大户[3] - 博威合金是高端铜合金材料及解决方案提供商[3] - 合作研发过程经历波折 最终实现技术突破[3] - 合作方包括KOMAX和骄成超声等工艺设备企业[3]
博威合金(601137) - 博威合金关于“博23转债”预计满足赎回条件的提示性公告
2025-08-22 16:21
| 证券代码:601137 | 证券简称:博威合金 | 公告编号:临 2025-087 | | --- | --- | --- | | 债券代码:113069 | 债券简称:博23转债 | | 宁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博23转债"预计满足赎回条件的提示性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 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自2025年8月11日至2025年8月22日10个交易日中,宁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 司(以下简称"公司")股票已有10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博23转债"当期转股价格14.68 元/股的130%(19.08元/股)。若在未来20个交易日内有5个交易日公司股票收盘价不低于 "博23转债"当期转股价格14.68元/股的130%(19.08元/股),将触发"博23转债"的赎回条 款,届时根据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以下简称《募集 说明书》)有条件赎回条款的相关约定,公司董事会有权决定按照债券面值加当期应计 利息的价格赎回全部或部分未转股的可转债。 一、可转债发行上市概况 经中 ...
宁波博威合金:“博23转债”或触发赎回条款
新浪财经· 2025-08-22 16:02
公司可转债条款状态 - 公司于2023年12月22日发行17亿元"博23转债" 期限五年 2024年1月18日挂牌交易 [1] - 可转债自2024年6月28日起可转股 最新转股价格为14.68元/股 [1] - 自2025年8月11日至22日期间 公司股票已有10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格的130%(即19.08元/股) [1] - 若未来20个交易日内有5个交易日满足收盘价不低于19.08元/股的条件 将触发可转债赎回条款 [1]
博威合金最新股东户数环比下降5.61%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18:59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8月20日股东户数为44059户 较8月10日减少2618户 环比下降5.61% [2] - 筹码集中期间股价累计上涨43.43% 期间出现7次上涨和2次下跌 包含2次涨停 [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02.21亿元 同比增长15.21% [2] - 上半年净利润6.76亿元 同比增长6.05% [2] - 基本每股收益0.83元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81% [2] 机构评级 - 近一个月获得3家机构买入评级 [2] - 华泰证券8月19日给予目标价34.13元 为当前最高预期 [2]
“铝代铜”时代来了?博威合金、泰科电子称已打破技术魔咒
经济观察网· 2025-08-21 13:0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2.21亿元,同比增长15.21%,归母净利润6.76亿元,同比增长6.05% [1] - 新材料业务合计销量达12.56万吨,同比增长11%,成为业绩增长主力军 [1] -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主要源于销售量增长,数字化赋能提升产能利用率,新能源汽车、半导体、AI行业客户销量持续增长 [1] 技术创新与市场突破 - 公司与泰科电子联合开发汽车低压载流线束"铝代铜"复合材料,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预计开辟360-480亿低压线束市场空间,2026年底有望量产 [2][3] - 新材料在180℃下力学性能稳定,蠕变测试300小时后仅处于阶段1至早期阶段2,无连续空隙 [2] - 技术突破解决铝材蠕变和电化学腐蚀难题,1系铝存在机械强度弱问题,6系铝存在高温失效风险 [4] 行业背景与挑战 - 汽车行业年用铜量高压连接器约16万吨,低压线路信号回路和载流回路各22万吨,国内铜精矿80%依赖进口,面临"铜荒"危机 [3] - 铝价仅为铜的1/3且储量丰富,但过去20年因技术瓶颈无法规模替代,电化学腐蚀会导致材料消损而非生锈 [3][4] - 技术突破依赖先进材料、先进工艺及多元生态圈合作,博威合金凭借铜合金开发经验迁移至铝合金研发 [5] 战略合作与社会价值 - 泰科电子选择与博威合金进行铝合金正向研发,强调材料是"铝代铜"基础核心,需快速响应解决方案的能力 [4] - 博威合金定位高端合金材料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技术突破不仅解决资源问题,还可为社会减碳 [5] - 截至8月21日午间收盘,公司股价报27元/股,总市值219.62亿元,此前8月20日股价曾涨3.98%至27.4元/股 [3][5]
国信证券给予博威合金优于大市评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09:1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提升13% [2] - 上半年铜合金产品销量同比提升11% [2] -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提升10% [2] - 新能源板块利润同比提升4% [2] 项目进展 - 美国项目如期推进 [2] 评级信息 - 国信证券给予博威合金优于大市评级 [2]
博威合金(601137):25H1归母净利润同增6%,美国光伏产能有序推进
国信证券· 2025-08-20 21:50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基于铜合金产品壁垒和新能源业务在美国市场的布局 [4][3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02.21亿元(同比+15.21%) 归母净利润6.76亿元(同比+6.05%) [1][10] - 单Q2营收52.57亿元(环比+5.90%) 归母净利润3.59亿元(环比+13.44%) [1][10] - 2025H1毛利率14.61%(同比-1.12pct) 净利率6.62%(同比-0.57pct) [12] - 资产负债率55.98% 较2024年末提升4.66个百分点 [12] 铜合金业务 - 2025H1销量12.6万吨(同比+11%) 完成全年目标45% [2][22] - 棒材5.6万吨(+11.8%) 带材3.6万吨(+11.9%) 精密细丝1.8万吨(+14.9%) [2][22] - 板块营收79.35亿元(同比+23.83%) 净利润2.34亿元(同比+10.21%) [2][22] - 2万吨电子线材项目已投产 3万吨电子带材项目进入设备采购阶段 [2][22] 新能源业务 - 2025H1组件销量1,017MW(同比+4.5%) 净利润4.42亿元(同比+3.96%) [3][28] - 美国2GW N型组件已试产 新增1GW项目预计2025年8月试产 [3][28] - 美国电池片项目基建中 预计2026年底投产实现组件-电池片产能匹配 [3][28] 盈利预测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206.15/236.83/240.20亿元 增速10.5%/14.9%/1.4% [4][30] - 归母净利润预测13.90/14.96/16.78亿元 增速2.7%/7.6%/12.2% [4][30] - 当前股价对应PE为15.4/14.3/12.8倍 [4][30] 行业动态 - 美国"大而美"法案保留IRA补贴 同时限制海外组件使用量 [3][28] - 美国市场光伏组件价格自2025Q2起呈现上涨趋势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