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
搜索文档
鑫科材料的前世今生:2025年Q3营收行业第六,净利润第十五,负债率高于行业均值
新浪财经· 2025-10-30 20:0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8年9月28日,于2000年11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注册地址与办公地址均位于安徽省芜湖市 [1] - 公司是国内高性能、高精度铜合金板带产品的重要企业,主营业务为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有色金属 - 金属新材料 - 其他金属新材料,概念板块包括股权转让、3D打印、高速连接器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34.16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6位,行业平均数为30.23亿元 [2] - 公司主营业务构成中,铜基合金材料收入20.29亿元,占比93.52%,辐照特种电缆收入1.39亿元,占比6.39%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2616.6万元,在行业中排名第15位,行业平均数为1.27亿元 [2] - 行业第一名博威合金营业收入达154.74亿元,净利润达8.81亿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9.24%,高于去年同期的55.87%,且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43.99%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6.63%,低于去年同期的8.06%,且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15.62% [3]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四川融鑫弘梓科技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 [4] - 董事长宋志刚2024年薪酬为161.46万元,较2023年增加26.96万元,总经理王生2024年薪酬为112.06万元,较2023年增加2.04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16.02万户,较上期减少6.19%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13万股,较上期增加6.60%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四,持股861.04万股,相比上期减少164.98万股 [5]
博威合金涨2.00%,成交额9200.57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692.7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9 10:31
10月29日,博威合金盘中上涨2.00%,截至09:53,报22.39元/股,成交9200.57万元,换手率0.50%,总 市值183.95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692.70万元,特大单买入258.84万元,占比2.81%,卖出113.83万元,占 比1.24%;大单买入2358.54万元,占比25.63%,卖出1810.85万元,占比19.68%。 今年以来博威合金已经2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登上龙虎榜为8月13日。 资料显示,宁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太平桥,成立日期1994年1 月22日,上市日期2011年1月27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高性能、高精度有色合金棒、线、板带新材料的 研发、生产和销售。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精密切割丝、精密电子线、焊丝的设 计、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新材料产品77.63%,新能源产品21.23%,其他1.14%。 博威合金今年以来股价涨13.09%,近5个交易日跌0.36%,近20日跌12.16%,近60日涨20.44%。 截至10月20日,博威合金股东户数4.54万,较上期减少1.03%;人均流通股1 ...
博威合金10月23日获融资买入4748.63万元,融资余额10.9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4 09:51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3日公司股价下跌1.25%,成交额为4.65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4748.63万元,融资偿还额为7147.60万元,融资净买入为-2398.97万元 [1] - 截至10月23日,公司融资融券余额合计为10.97亿元,其中融资余额10.95亿元,占流通市值的6.01%,处于近一年80%分位的高位水平 [1] 融券交易情况 - 10月23日公司融券偿还1200股,融券卖出0股,融券余量为7.03万股,融券余额为156.00万元,处于近一年50%分位的较高水平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94年1月22日,于2011年1月27日上市,总部位于浙江省宁波市 [1] - 主营业务包括高性能、高精度有色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太阳能电池片、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新材料产品占77.63%,新能源产品占21.23%,其他业务占1.14% [1]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10月2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4.54万户,较上期减少1.03%,人均流通股为18084股,较上期增加1.04% [2]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21亿元,同比增长15.21%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76亿元,同比增长6.05% [2] 分红与机构持仓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6.9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9.23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光伏ETF(515790)新进为公司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568.05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491.60万股,较上期减少168.31万股 [3] - 诺安先锋混合A(320003)退出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国创高新(002377.SZ)子公司拟1.52亿元投建新材料研发基地建设项目
智通财经网· 2025-10-20 21:32
项目投资 - 公司全资子公司国创科技拟在湖北省鄂州市投资建设新材料研发基地项目 [1] - 项目总用地面积为45亩 [1] - 项目总投资额预计约为1.52亿元 [1] - 项目将分两期推进 近期拟实施一期工程 投资额为3960万元 [1] - 二期项目建设将根据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另行决定 [1] 战略定位与业务发展 - 公司立足战略规划与现有业务发展需求 [1] - 项目精准聚焦高性能、绿色低碳交通建设材料研发领域 [1] - 项目深度契合交通建设行业向高性能、低能耗、可持续转型的发展方向 [1] - 项目可满足客户在不同场景下对道路材料的多样化、高品质需求 [1] 项目效益与影响 - 项目对优化公司产业结构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 - 项目符合公司长远发展战略 有利于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1] - 项目为公司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注入动力 [1] - 项目所在地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网络便捷 为原材料采购、研发成果及项目高效推广提供有力支撑 [1]
国创高新子公司拟1.52亿元投建新材料研发基地建设项目
智通财经· 2025-10-20 21:29
项目投资概况 - 公司全资子公司国创科技拟投资建设新材料研发基地项目,总投资额预计约为1.52亿元,项目用地45亩 [1] - 项目将分两期推进,近期拟实施一期工程,投资额为3960万元 [1] - 二期项目建设将在一期项目建成后,根据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另行决定 [1] 项目战略定位与行业背景 - 项目精准聚焦高性能、绿色低碳交通建设材料研发领域 [1] - 项目深度契合交通建设行业向高性能、低能耗、可持续转型的发展方向 [1] - 项目旨在满足客户在不同场景下对道路材料的多样化、高品质需求 [1] 项目预期效益与优势 - 项目所在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网络便捷,为原材料采购、研发成果及项目高效推广提供有力支撑 [1] - 项目对优化公司产业结构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符合公司长远发展战略 [1] - 项目有利于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并为公司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注入动力 [1]
博威合金股价跌5%,华泰柏瑞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568.05万股浮亏损失738.4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6 13:40
公司股价表现 - 10月16日公司股价下跌5% 报收24.68元/股 成交额5.80亿元 换手率2.82% 总市值202.76亿元 [1] - 股价下跌导致光伏ETF(515790)当日浮亏约738.47万元 [2] 公司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性能、高精度有色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以及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新材料产品占比77.63% 新能源产品占比21.23% 其他业务占比1.14% [1] 机构持仓情况 - 华泰柏瑞基金旗下光伏ETF(515790)于第二季度新进成为公司十大流通股东 持有568.05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0.7% [2] - 光伏ETF(515790)最新规模为99.84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为26.26% 近一年收益率为24.26% 成立以来亏损4.28% [2] 相关基金信息 - 光伏ETF(515790)基金经理为李茜和李沐阳 [3] - 李茜累计任职时间5年348天 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393.51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77.42% 最差基金回报-18.35% [3] - 李沐阳累计任职时间4年285天 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212.73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128.88% 最差基金回报-42.99% [3]
博威合金9月30日获融资买入1.79亿元,融资余额11.0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09 09:31
公司股价与市场交易 - 9月30日公司股价上涨1.77%,成交额为10.30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1.79亿元,融资偿还额为1.84亿元,融资净买入为-512.40万元 [1] - 截至9月30日,公司融资融券余额合计为11.06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11.04亿元,占流通市值的5.26%,融资余额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1] 融券交易情况 - 9月30日公司融券偿还200股,融券卖出500股,卖出金额为1.29万元 [1] - 融券余量为7.87万股,融券余额为203.28万元,超过近一年8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4年1月22日,于2011年1月27日上市,位于浙江省宁波市 [1] - 主营业务涉及高性能、高精度有色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新材料产品77.63%,新能源产品21.23%,其他1.14% [1]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截至9月19日,公司股东户数为4.36万,较上期减少1.79%;人均流通股为18625股,较上期增加1.82%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21亿元,同比增长15.21%;归母净利润为6.76亿元,同比增长6.05% [2] 分红与机构持仓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6.9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9.23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光伏ETF(515790)为新进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568.05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491.60万股,相比上期减少168.31万股;诺安先锋混合A(320003)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2025年中国涂层材料行业壁垒、市场政策、产业链图谱、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行业呈现“大行业、小企业”的格局[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08 08:42
行业概述与定义 - 涂层材料是通过特定工艺覆盖在基材表面形成薄膜的功能性物质,核心作用是保护基材、改善表面性能或赋予新功能 [2] - 行业产品类别繁多,按溶剂种类可分为油性、水性和无溶剂涂层材料,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工业涂层材料、建筑涂层材料等,其中工业涂层材料可进一步细分 [4] - 涂层材料是国民经济重要的配套工业,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多个行业 [1][14] 市场规模与构成 - 2024年中国涂层材料行业市场规模达4637.1亿元,同比增长2.62% [1][14] - 工业涂层材料是市场主要构成部分,占比达58.90% [1][14] - 汽车领域是工业涂层材料最大的消费市场,在工业领域需求结构中占比达16.8% [13] 产业链与下游需求 - 行业上游为树脂、溶剂、助剂、颜料等原材料及设备供应商,中游为研发生产环节,下游应用市场涵盖汽车、船舶、新能源、电子、建筑等诸多领域 [11] - 汽车、船舶、海洋工程、机械设备、新能源、3C、包装等工业领域是涂层材料最大需求市场,占比超50% [13] - 2025年1-8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6%,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962.5万辆和9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3%和36.7%,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渗透率达45.5% [13]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涂层材料市场集中度高,2024年全球销售额前十名均为外资企业,宣伟、PPG、阿克苏诺贝尔分别以184亿美元、182亿美元和116亿美元的销售额位居前三 [15] - 中国市场呈现“大行业、小企业”格局,外资品牌在高端市场优势明显,本土品牌数量多但集中于中低端,建筑涂层材料已实现进口替代,但工业涂层材料国产替代仍任重道远 [16] - 代表企业松井股份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3.48亿元,涂料产品占比90.98% [16] 东来技术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99亿元,汽车新车涂料与售后修补涂料合计占比超90% [18] 行业发展趋势 - 在新能源汽车、显示面板等高端产业自主可控需求驱动下,涂层材料将向功能多样化、性能高性能化方向发展 [1][20] - 随着环保政策推进,水性涂料、粉末涂料、辐射固化涂料等低VOCs环境友好型产品将成主流,高污染传统溶剂型涂料将逐渐被淘汰 [20] - 涂层材料行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需要多学科知识背景和长期的技术工艺积累 [6][7]
耗时四年、历经两次延期,野马电池5亿元募投终迎结项
36氪· 2025-09-30 07:16
募资项目概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3334万股,发行价17.62元,募资总额约5.8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资净额约5.45亿元,已于2021年4月6日全部到位 [2] - 募投项目包括年产6.1亿只碱性锌锰电池扩建及技改项目(总投资约2.54亿元)、研发检测中心及智能制造中心项目(总投资约1.34亿元)、智慧工厂信息化建设项目(总投资约4677.20万元)及补充流动资金(总投资约1.23亿元) [2] - 2021年8月公司将原年产6.1亿只碱性锌锰电池项目调整为年产8.1亿只,总投资额由约2.54亿元调整为约4.43亿元,拟投入募资额不变,不足部分以自有资金投入 [2] 项目建设进展与延期 - 研发检测中心及智能制造中心项目在2024年4月首次延期至2024年12月,后于2024年12月再次延期至2025年9月30日 [3] - 截至2025年9月27日,该项目已建成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公司决定对其予以结项 [1][3] 项目结项的战略意义 - 项目旨在提高公司对碱锰电池的自主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扩大整体规模,发挥技术产品客户品牌和管理资源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 [4] - 研发检测中心的投建将提升科研设施条件,改善办公条件,吸引人才,优化研发体系,巩固行业技术领先地位 [4] - 智能制造中心的落成将提高生产线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升生产效率,扩大产能,并通过减少对人工的依赖来优化生产成本,改善毛利率 [5][6] - 公司此前在碱性电池销售旺季面临产能饱和局面,生产排期紧张,项目结项后产能有效提升将满足未来业务增长需求 [7]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0至2021年呈现增收不增利状况,2022年营收同比减少但净利润增长约30%,2023年营收减少且净利润增长不足7% [8]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同比增幅均超30% [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约3062.61万元,同比大幅下降55.13%,重回增收不增利困境 [8] - 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应收账款约2.7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7.3%,反映回款管理与资金周转压力 [8] - 2025年9月初公司三位实控人因个人资金需求减持股份,按当时股价计算累计套现约2.22亿元 [9] 行业趋势与政策环境 - 锌锰电池行业呈现碱性化趋势,发达国家碱性电池占锌锰原电池市场份额60%至90%且仍在提高 [6] - 碱性电池出口数量占锌锰电池出口总量比例从2011年25.15%增长至2019年38.85% [6] - 2019年碱性电池全球市场规模达74.60亿美元,2018至2022年预计增加5.70亿美元 [6] - 2025年8月《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全面生效,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将于2026年覆盖电池产品,带来合规成本压力 [10] - 2024年11月公司出口电池产品退税率由13%下调至9%,对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11] 公司战略转型与应对 - 公司愿景从2020年致力于成为全球知名高性能锌锰电池制造商转变为2024年成为中国绿色能源的优秀企业,透露对传统业务增长空间的担忧及拓展新能源领域的迫切需求 [10] - 为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公司利用自有资金在越南打造生产基地,总投资约3.35亿元,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投入进度14.32% [11] - 公司需从单一电池制造商向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新研发制造中心对业绩的提振作用需要时间显现,短期内仍面临利润下滑压力 [12]
鑫科材料股价涨5.05%,平安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13万股浮盈赚取4473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13:39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25日股价上涨5.05%至4.37元/股 成交额6.09亿元 换手率7.93% 总市值78.93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8年9月28日 2000年11月22日上市 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永安路88号 [1]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高精度铜合金板带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收入构成:铜基合金材料93.52% 辐照特种电缆6.39% 其他业务0.09% [1] 基金持仓情况 - 平安中证2000增强策略ETF(159556)二季度持有2.13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0.25% 为第十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4473元 [2] - 基金成立于2023年12月27日 最新规模2872.67万元 [2] - 今年以来收益率27.38% 同类排名2003/4220 近一年收益率63.75% 同类排名1332/3820 成立以来收益率17.67%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俞瑶累计任职3年327天 管理规模1.31亿元 最佳回报16.07% 最差回报-20.06% [2] - 基金经理李严累计任职1年276天 管理规模126.11亿元 最佳回报68.92% 最差回报14.5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