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气(601727)
搜索文档
赛道掘金之可控核聚变利好频出!5只概念股获融资资金大幅买入!
证券时报网· 2025-10-06 12:00
项目与技术进展 - 安徽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交付安装 项目主体工程建设进入新阶段 [1] - BEST装置采用紧凑高场超导托卡马克技术路线 运用高性能超导磁体和氘氚聚变燃料新技术 目标在2025年启动总装 两年后建成并全球首次演示聚变发电 计划2030年实现核聚变点亮第一盏灯 [1] - 德国政府通过"德国迈向核聚变发电站"行动方案 目标建造世界首座核聚变发电站 计划到2029年累计投入超20亿欧元资助研究和技术示范 [1] - 注册资本150亿元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亮相工博会 展示技术路线和业务布局 公司瞄准2050年聚变能源商用目标 在上海和成都联动研发 [1] 政策与行业动态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子能法》于9月12日通过 自2026年1月15日起施行 这是中国首部原子能领域基础性法律 [2] - 《原子能法》第十四条明确国家鼓励和支持受控热核聚变科研与技术开发 第三十九条提出建立适合聚变特点的监督管理制度 对聚变燃料和装置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2] - 全球可控核聚变行业政策信号明确 融资规模提升 装置建设加速 技术进展显著 大国竞争背景下长期成长趋势确立 [2] - 国内裂变堆年核准建设量达10GW级 若核聚变商业化成功 未来批量建设年投资额或达数千亿元 [2] 市场表现与机构观点 - 三季度融资净买入额超3亿元的可控核聚变概念股有5只 上海电气融资净买入16.38亿元 西部超导、永鼎股份、中国能建、豫光金铅融资净买入均超3亿元 [3] - 中信证券认为可控核聚变成交量占比趋近底部 9-10月或有多台装置开启招标 国际国内装置加速建设将释放零部件企业订单 [2] - 开源证券指出全球可控核聚变竞赛已开始 各国公司融资频繁 美国科技巨头积极投资 [2] 公司业务与产品 - 上海电气自2000年参与"人造太阳"项目 已成为国内核聚变主机系统核心装备主要供货商 产品包括真空室、冷屏、线圈盒和杜瓦等关键设备 [5] - 西部超导积极对接国内重大可控核聚变项目 其超导线材产品已应用于聚变项目 公司通过性能、成本和研发保持市场优势 [5] - 合锻智能参与BEST装置核心部件真空室的研制 [7] - 永鼎股份子公司东部超导产品应用于可控核聚变等领域 并在欧洲应用超导大会发表MOCVD技术新突破相关报告 [6] 机构关注与盈利预测 - 机构关注度前五的概念股为中国核电(25家)、应流股份(19家)、西部超导(17家)、中国广核(15家)和纽威股份(12家) [5] - 机构预测永鼎股份2025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51.02% 上海电气增长82.2% 西部材料、东方钽业、佳电股份、东方电气和应流股份增长均超40% [5] - 合锻智能和中广核技2025年净利润有望扭亏为盈 [5] - 多家公司2025年净利润预期增长显著 包括西部材料(49.79%)、东方钽业(44.56%)、佳电股份(44.31%)、东方电气(42.20%)和应流股份(41.98%)等 [6]
【赛道掘金之可控核聚变】利好频出!5只概念股获融资资金大幅买入!
证券时报· 2025-10-06 11:48
项目与技术进展 - 安徽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取得关键突破,其主机关键部件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完成交付安装,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进入新阶段 [1] - BEST装置采用紧凑高场超导托卡马克技术路线,计划于2025年5月启动总装,目标在两年后建成并全球首次演示核聚变发电,预计2030年实现点亮第一盏灯 [1] - 德国政府通过“德国迈向核聚变发电站”行动方案,目标建造世界首座核聚变发电站,计划至2029年累计投入超20亿欧元资助相关研究与基础设施建设 [1] - 注册资本150亿元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亮相,展示其技术路线与业务布局,瞄准2050年聚变能源商用目标,在上海、成都两地联动研发 [1] 政策与行业观点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子能法》于9月12日通过,自2026年1月15日起施行,这是中国首部原子能领域基础性法律,明确国家鼓励和支持受控热核聚变的科研与技术开发 [2] - 中信证券观点认为可控核聚变行业长期成长趋势确立,国际国内装置加速建设将释放零部件企业订单,对行业坚定看好 [2] - 开源证券表示全球可控核聚变竞赛已开始,各国公司融资频繁,美国科技巨头踊跃入局,若核聚变商业化,未来年投资额或达数千亿元 [2] 相关公司与市场表现 - 上海电气自2000年参与核聚变项目,已成为国内核聚变主机系统核心装备供货业绩最全面的企业之一,展出产品包括真空室、冷屏、线圈盒、杜瓦等关键设备 [5] - 西部超导积极对接国内重大可控核聚变项目,其超导线材产品已应用于相关项目,并凭借性能与成本优势保持市场地位 [5] - 机构预测多只概念股2025年净利润显著增长,例如永鼎股份预测同比增长451.02%,上海电气预测同比增长82.2%,西部材料、东方钽业等预测同比增长超40% [5][6] - 合锻智能参与了BEST装置核心部件真空室的研制 [7]
核聚变大利好 牛股半个月涨超80% 产业链曝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4 08:51
项目进展 - 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主机核心部件杜瓦底座成功研制和落座,标志项目主体工程进入部件研制和工程安装加速新阶段 [2] - BEST项目总装工作正式拉开序幕,需将超导磁体系统等聚变堆部件精确安装至主机基坑内 [3] - BEST项目杜瓦底座安装运用航天级姿态控制系统,重达400吨的底座实现毫米级精准落位,为后续6700吨主机稳定运行打下基础 [3] - 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实现1亿摄氏度高温下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1066秒,刷新稳态运行时长纪录 [4] - 新一代托卡马克装置“中国环流三号”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电子温度1.6亿℃的“双亿度”运行,正式进入聚变燃烧实验阶段 [4] - 新奥“玄龙-50U”球形环氢硼聚变装置实验实现百万安培氢硼等离子体放电,迈出氢硼聚变商用化重要一步 [5] - 业内对于核聚变商业化时间点逐渐清晰,目标在2030年点亮第一盏“核聚变灯” [5] 行业与资本 - 过去五年全球聚变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当前总投资金额已接近百亿美元 [3] - 中国核聚变产业化进程呈现重大科研突破和核心工程推进的“双轮驱动”式前行 [4] - 中国主要可控核聚变装置累计达到15个,形成“国家战略资本+地方产业资本+民营创新资本”共驱结构 [5] - 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初始注册资本50亿元,在2024年6月增至145亿元,股东涵盖国有平台、中央企业、中国科学院及社会资本 [7] - 聚变新能股东包括合肥产投新能科技合伙企业(持股20.5%)、安徽皖能丰禾聚变科技合伙企业(持股20.5%)、合肥科学岛控股有限公司(持股20%)、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持股20%)、安徽省科创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4%)及蔚聚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持股5%) [8] - 由中核集团牵头成立的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包含33家中央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民营企业 [10] -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研究牵头成立聚变产业联盟,联合合肥合锻等相关企业、科研院校 [10] 供应链与市场反应 - BEST装置的供应链由16家A股上市公司构成,上海电气供应TF线圈盒,西部超导批量供应超导线材,百利电气参与杜瓦结构研发与制造,安泰科技子公司研制钨铜复合片 [10] - 港股核电核能概念股逆势集体爆发,中核国际涨21.30%,上海电气涨14.19%,中国核能科技涨13.79%,哈尔滨电气涨7.42%,东方电气涨6.61% [10] - 中核国际自9月16日以来涨幅已近81% [11] - 国际原子能机构预计到2050年全球核电运营容量将增加一倍以上,达到2024年水平的2.6倍 [11]
核聚变大利好,牛股半个月涨超80%,产业链曝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4 08:40
项目进展与工程突破 - 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主机核心部件杜瓦底座成功落座,重达400吨,安装精度达毫米级,运用航天级姿态控制系统,每调整0.1毫米需同步校验12个支撑点受力数据[1][3] - BEST项目总装工作于2025年5月1日正式开始,计划于2027年完成建设并首次演示聚变发电,目标在2030年点亮第一盏“核聚变灯”[3][5][6] - 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在2025年1月实现1亿摄氏度高温下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1066秒,刷新稳态运行时长纪录[5] - 中核集团新一代托卡马克装置“中国环流三号”在2025年3月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电子温度1.6亿℃的“双亿度”运行,正式进入聚变燃烧实验阶段[5] - 新奥“玄龙-50U”球形环氢硼聚变装置在2025年4月实现百万安培氢硼等离子体放电,迈出氢硼聚变商用化的重要一步[5] 产业生态与资本投入 - 全球聚变行业过去五年呈现爆发式增长,总投资金额已接近百亿美元[3] - 中国主要的可控核聚变装置累计达到15个,分布在多个省市,形成“国家战略资本+地方产业资本+民营创新资本”共驱的结构[6] - 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作为BEST项目主导建设方之一,初始注册资本50亿元,在2024年6月增至145亿元,股东涵盖安徽省与合肥市国有平台、中央企业、中国科学院及蔚来汽车旗下资本等社会资本[6] - 由中核集团牵头成立的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包含33家中央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民营企业,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研究所也牵头成立了聚变产业联盟[8] 供应链与市场表现 - BEST装置的供应链由16家A股上市公司构成,上海电气供应TF线圈盒,西部超导批量供应超导线材,百利电气参与杜瓦结构研发与制造,安泰科技子公司研制钨铜复合片[8] - 10月3日港股核电核能概念股逆势集体爆发,中核国际涨21.30%,上海电气涨14.19%,中国核能科技涨13.79%,哈尔滨电气涨7.42%,东方电气涨6.61%[8][9] - 中核国际自9月16日以来涨幅已近81%[9] - 国际原子能机构连续第五年上调核电扩张预测,预计到2050年全球核电运营容量将达2024年水平的2.6倍[9]
港股氢能概念股多数走强,上海电气大涨1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3 16:14
港股氢能概念股市场表现 - 10月3日港股氢能概念股多数走强 [1] - 上海电气(02727 HK)股价大涨13% [1] - 亿华通(02402 HK)股价上涨超过11% [1]
上海电气大涨超18%,承接的罗马尼亚帕劳二期光伏项目正式落地
新浪财经· 2025-10-03 14:46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逆势大涨超过17%至5.04港元,创下2015年7月以来新高 [1] 业务发展 - 公司在罗马尼亚签约帕劳二期342兆瓦光伏总承包项目 [1] - 此次合作标志着双方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战略协同进入新阶段 [1] - 该项目是公司在罗马尼亚承接的第四个光伏项目 [1] - 公司在罗马尼亚已完成帕劳一期91.4兆瓦和斯库尔图56兆瓦光伏项目 [1] - 公司位于罗马尼亚的奥维迪60兆瓦光伏总承包项目目前正在建设中 [1]
港股异动丨上海电气大涨超18%,承接的罗马尼亚帕劳二期光伏项目正式落地
格隆汇APP· 2025-10-03 14:44
公司股价表现 - 上海电气(2727 HK)股价逆势大涨超17% 报5 04港元 [1] - 股价创2015年7月以来新高 [1] 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在罗马尼亚帕劳二期342兆瓦光伏总承包项目签约 [1] - 此次合作标志着双方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战略协同迈入新阶段 [1] - 截至目前公司已在罗马尼亚承接四个光伏项目 [1] - 帕劳一期91 4兆瓦光伏项目和斯库尔图56兆瓦光伏项目已完成 [1] - 奥维迪60兆瓦光伏总承包项目正在建设中 [1] - 帕劳二期342兆瓦项目是公司在罗马尼亚落地的第四个光伏项目 [1] 行业与战略影响 - 合作将为区域能源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1]
港股异动 | 上海电气(02727)涨超13% 近一个月股价累涨超四成 市场追捧其多重概念
智通财经网· 2025-10-03 10:40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单日上涨13.02%至4.86港元,成交额2.06亿港元 [1] - 近一个月公司股价累计上涨超过40% [1] 海外业务进展 - 公司在罗马尼亚签约帕劳二期342兆瓦光伏总承包项目 [1] - 截至目前,公司已在罗马尼亚承接四个光伏项目,总容量达549.4兆瓦,其中两个项目已完成,一个在建 [1] 核聚变技术突破 - 安徽合肥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建设取得关键突破 [2] - 在核聚变领域,公司成功交付全球首台ITER项目磁体冷态测试杜瓦,并将交付CRAFT项目、BEST项目等多个主机系统核心部件 [2] 市场传闻 - 市场上有关上海微电子“借壳”传闻再度发酵 [2] - 公司的母公司上海电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上海微电子第一大股东 [2]
上海电气承接的罗马尼亚帕劳二期光伏项目正式落地
证券时报网· 2025-10-02 22:16
项目签约 - 上海电气于当地时间10月1日签约罗马尼亚帕劳二期342兆瓦光伏总承包项目 [1] - 此次合作标志着双方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战略协同进入新阶段 [1] - 该项目为区域能源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1] 公司在罗马尼亚的业务布局 - 帕劳二期项目是公司在罗马尼亚承接的第四个光伏项目 [1] - 公司在该国已完成帕劳一期91.4兆瓦和斯库尔图56兆瓦光伏项目 [1] - 公司在该国另有奥维迪60兆瓦光伏总承包项目正在建设中 [1] - 帕劳二期项目规模达342兆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