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大银行(601818)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光大银行拟于11月14日召开董事会会议以审批建议派发2025年度中期股息
格隆汇· 2025-11-04 17:52
公司事件 - 中国光大银行计划于2025年11月14日星期五召开董事会会议 [1] - 董事会会议将审议并可能批准建议派发2025年度中期股息事宜 [1] - 2025年度中期股息的派发尚未确定 [1]
中国光大银行(06818.HK)拟于11月14日召开董事会会议以审批建议派发2025年度中期股息
格隆汇· 2025-11-04 17:42
格隆汇11月4日丨中国光大银行(06818.HK)公布,公司拟于2025年11月14日(星期五)召开董事会会议,藉 以审议并(如认为适当)批准建议派发2025年度中期股息(如有)等事宜。 ...
中国光大银行(06818) - 关於召开董事会会议的通知
2025-11-04 17:39
6818 關於召開董事會會議的通知 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謹此公佈,本公司擬於2025年11月14日(星期五) 召開董事會會議,藉以審議並(如認為適當)批准建議派發2025年度中期股息(如有)等事 宜。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 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 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China Everbright Bank Company Limited 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會 中國‧北京 2025年11月4日 於本公告日期,本公司執行董事為郝成先生、齊曄女士及楊兵兵先生;非執行董事為吳 利軍先生、崔勇先生、曲亮先生、朱文輝先生、姚威先生、張銘文先生及李巍先生;以 及獨立非執行董事為邵瑞慶先生、洪永淼先生、李引泉先生、劉世平先生、黃志凌先生 及黃振中先生。 ...
港股收评:午后跳水!恒指跌0.79%,黄金股、半导体股走低,内银股活跃,小米、京东跌近3%,阿里巴巴跌2.57%,光大银行涨3%
格隆汇· 2025-11-04 16:50
大型科技股表现 - 多数大型科技股下跌拖累市场情绪,小米和京东下跌近3%,阿里巴巴下跌2.57%,美团下跌2.35%,网易下跌1.54% [2] - 百度逆势上涨近3%,据报道其每周获得26万个自动驾驶出租车订单 [2] - 恒生科技指数一度大跌3%,最终收跌1.76% [3] 行业板块表现 - 黄金股领跌有色金属板块,主要受黄金增值税调整影响短期需求,紫金矿业和赤峰黄金等公司股价走低 [2] - 加密货币概念股集体下挫,因加密市场闪崩导致24小时内超过12亿美元头寸被平仓 [2] - 苹果概念股、生物医药股、纸业股、汽车股、半导体股、军工股等多个热门板块表现低迷 [2] - 影视娱乐股表现活跃,受益于前三季度全国电影总票房突破400亿元 [2] 银行股表现 - 内银股持续上涨,光大银行上涨3%领涨 [2] - 银行三季报显示投资收益表现分化,建设银行投资收益逆势增长150% [2] 主要指数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79%,国企指数下跌0.92% [3] - 市场情绪表现十分低迷 [3]
股份制银行板块11月4日涨2.44%,中信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17.6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1-04 16:48
板块整体表现 - 股份制银行板块在11月4日整体表现强劲,较上一交易日上涨2.44%,显著跑赢大盘指数[1] - 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41%,深证成指下跌1.71%,凸显银行板块的逆势上涨态势[1] - 板块整体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7.63亿元,而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10.99亿元和6.64亿元[1] 领涨个股表现 - 中信银行以3.31%的涨幅领涨板块,收盘价为8.12元,成交量为90.73万手,成交额为7.31亿元[1] - 招商银行上涨2.92%,收盘价为43.01元,成交量为134.00万手,成交额为57.31亿元[1] - 兴业银行上涨2.82%,收盘价为21.14元,成交量为168.49万手,成交额为35.53亿元[1] 个股资金流向 - 浦发银行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4.13亿元,净占比高达26.61%,为板块内最高[2] - 平安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入2.94亿元,净占比为16.91%[2] - 民生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入2.55亿元,净占比为10.57%[2] - 兴业银行和招商银行分别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2.46亿元和2.26亿元[2]
中国光大银行(06818) - 截至二零二五年十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1-04 16:31
股本与股份数据 - 截至2025年10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人民币59,085,551,061元[1] - 2025年10月,H股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12,678,735,500股,无增减[1] - 2025年10月,A股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46,406,815,561股,无增减[1] - 截至2025年10月底,H股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2,678,735,500股,无增减[2] - 截至2025年10月底,A股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6,406,815,561股,无增减[2] - 截至2025年10月底,优先股(证券代号360013)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00,000,000股,无增减[2] - 截至2025年10月底,优先股(证券代号360022)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00,000,000股,无增减[4] - 截至2025年10月底,优先股(证券代号360034)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50,000,000股,无增减[4] 可换股数据 - 2025年10月,根据优先股条款可换股的普通股A类可换股票据,上月底和本月底已发行总额分别为300亿和350亿人民币,本月内因此可能发行或自库存转让的股份数目分别为11,029,411,764股和8,557,457,212股[6] 股份变动数据 - 2025年10月,公司合共增加/减少(-)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总额和库存股份总额均为0[8] 上市相关情况 - 公司已收取证券发行或库存股份出售或转让应得全部款项[11] - 上市资格规定的上市先决条件已全部履行[11] - 批准证券上市买卖函件所载条件已履行[11] - 各类证券在各方面均相同[11] - 规定送呈公司注册处存档的文件已正式存档[11] - 所有权文件按规定已发送或准备发送[11] - 上市文件所示物业交易已完成且代价已缴付[11] - 债券等信托契约已制备签署并送呈存档[11] 股份事件日期 - 购回股份作库存时事件发生日期指购回并持有日期[12] - 购回或赎回股份注销时事件发生日期指注销日期[13]
港股内银股走高,泸州银行涨超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11:05
港股内银股市场表现 - 港股市场中资银行板块整体走高 [1] - 泸州银行股价涨幅超过5% [1] - 重庆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股价均上涨接近3% [1] - 民生银行、招商银行股价涨幅超过2% [1]
港股中资银行股走高 泸州银行涨超5%
证券时报网· 2025-11-04 11:04
港股中资银行股市场表现 - 泸州银行股价上涨超过5% [1] - 重庆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股价上涨超过2% [1] - 民生银行、中国光大银行等股价上涨超过1% [1]
零售贷款增速显著跑输对公,民生兴业平安个贷增速为负!哪家对公强?
新浪财经· 2025-11-04 09:00
贷款结构总体表现 - 对公贷款是银行信贷增速的主力军,前三季度增速显著高于零售贷款 [1] - 国有大行方面,邮储银行前三季度个人贷款较上年末增长1.9%,公司贷款则较上年末大增近18% [1] - 股份行方面,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前三季度个人贷款均为负增长,而公司贷款则均为正增长 [1] 国有大行贷款表现 - 截至前三季度末,六大行个人贷款增速虽然均为正,但仅农业银行增幅超过5% (5.89%),其他均不足5% [5] - 农业银行个人贷款规模在大行中排名第一,达93333.0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9% [3][5] - 建设银行个人贷款91074.8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65%;工商银行个人贷款91015.5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1% [3][5] - 中国银行个人贷款增幅在六家大行中垫底,为0.56% [3][5] - 邮储银行是唯一一家个人贷款规模(48623.37亿元)高于公司贷款(43027.05亿元)的国有大行 [3][5] - 与个人贷款相比,六大行公司贷款增速持续优化,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公司贷款增幅均超过10%,分别为11.71%和17.91% [3][7] 股份行贷款表现 - 公司贷款增速显著高于个人贷款,"零售拉垮、对公支撑"的格局在今年前三季度依旧存在 [11] - 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三家股份行零售贷款增速为负数,分别为-2.10%、-2.49%、-3.17% [9][11] - 招商银行零售贷款规模在股份行中排名首位,达36966.1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3% [9][12] - 平安银行个人贷款余额17291.9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1%,其中住房按揭贷款余额增长8.1%,但信用卡应收账款下降7.9%,消费性贷款下降3.0%,经营性贷款下降3% [11] 资产质量与收益率 - 交通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上升明显,从去年末的1.08%增至1.42%,其中信用卡不良率从2.34%增至2.91% [6] - 平安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较上年末下降0.15个百分点至1.24%,但企业贷款不良率上升0.16个百分点至0.86% [12] - 招商银行零售贷款不良率从去年末的0.98%增至1.05%,而公司贷款不良率则从1.01%降至0.82% [13] - 平安银行个人贷款平均收益率4.93%,较去年同期下降85个基点;企业贷款平均收益率3.10%,较去年同期下降54个基点 [12] - 招商银行前三季度净利差1.77%,净利息收益率1.87%,同比分别下降10和12个基点 [13] 零售AUM与客户增长 - 多家股份行零售AUM增长强劲,招商银行零售AUM高达16.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19% [1][15] - 浦发银行个人金融资产余额AUM(含市值)4.62万亿元,较上年末大增19.07% [1][15] - 招商银行零售客户2.2亿户,较上年末增长4.76%;金葵花及以上客户578.12万户,增长10.42%;私人银行客户191,418户,增长13.2% [15] - 平安银行零售客户数12758.8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6%,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42148.4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5% [15] - 民生银行前三季度零售AUM两万级以上的客户增量已超去年全年,私人银行客户增量达去年全年增量的1.6倍 [16]
42上市银行信披考评出炉:5家升级1家降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20:08
监管政策与评价体系 - 沪深交易所于2025年3月修订发布《评价指引》,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聚焦加强信息披露监管、严惩财务造假、强化现金分红监管等工作[1] - 信息披露评价内容涵盖八项:信息披露的规范性、有效性、投资者关系管理、回报投资者、履行社会责任的披露情况、被处罚及采取监管措施情况、支持交易所工作情况等[3] - 评价结果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分别代表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5] 上市银行评价结果总体分布 - 42家A股上市银行的信息披露评级均在B及以上,无C或D级,其中22家银行获评A级,占比超过50%[1] - 上市银行评级普遍与上年保持一致,仅6家出现变动,其中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杭州银行和张家港行5家银行评级由B上升为A,仅上海银行1家由A下降为B[1][6] A级与B级银行具体构成 - 获评A级的22家银行包括6家国有大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8家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浙商银行)、5家城商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青岛银行、苏州银行)以及3家农商行(常熟银行、张家港行、沪农商行)[5] - 获评B级的20家银行包括1家股份制银行(民生银行)、12家城商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等)以及7家农商行(江阴银行、青农商行、无锡银行等)[5] 评价结果对上市银行的影响 - 信息披露评价结果将纳入交易所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并购重组等事项的审核考虑范围[6] - 上交所对评价结果为A的上市公司给予三项支持:原则上免于事后审查临时报告、在符合规定下对再融资等申请给予支持、邀请公司高管担任培训讲师[6] - 深交所对评价结果为A的上市公司给予四项支持:减少审核问询轮次、提供定向培训、邀请高管推广经验、优先推荐为专业委员会委员人选[7] 上市银行对评价的回应与未来计划 - 杭州银行表示近四年已三度获A级评价,将以此次评级为契机持续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和有效性[9] - 中信银行连续九年获评A类,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超人民币1,700亿元,并计划将2025年中期分红比例提升至30.7%[9][10] - 中信银行在ESG管理方面作为ISSB国际可持续信息披露准则"先学伙伴",推动国际准则在中国落地[10] - 常熟银行连续七年获评A级,表示下阶段将继续强化规范运作管理并提升信息披露质量[11] 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性 - 上市银行的信息披露质量是维系资本市场信心与银行自身公信力的基石,能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为市场提供清晰的价值判断依据[3] - 在金融监管趋严背景下,充分的信息披露是银行展示审慎经营能力、透明治理水平和长期发展潜力的关键途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