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601916)
搜索文档
42上市银行信披考评出炉:5家升级1家降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20:08
监管政策与评价体系 - 沪深交易所于2025年3月修订发布《评价指引》,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聚焦加强信息披露监管、严惩财务造假、强化现金分红监管等工作[1] - 信息披露评价内容涵盖八项:信息披露的规范性、有效性、投资者关系管理、回报投资者、履行社会责任的披露情况、被处罚及采取监管措施情况、支持交易所工作情况等[3] - 评价结果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分别代表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5] 上市银行评价结果总体分布 - 42家A股上市银行的信息披露评级均在B及以上,无C或D级,其中22家银行获评A级,占比超过50%[1] - 上市银行评级普遍与上年保持一致,仅6家出现变动,其中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杭州银行和张家港行5家银行评级由B上升为A,仅上海银行1家由A下降为B[1][6] A级与B级银行具体构成 - 获评A级的22家银行包括6家国有大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8家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浙商银行)、5家城商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青岛银行、苏州银行)以及3家农商行(常熟银行、张家港行、沪农商行)[5] - 获评B级的20家银行包括1家股份制银行(民生银行)、12家城商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等)以及7家农商行(江阴银行、青农商行、无锡银行等)[5] 评价结果对上市银行的影响 - 信息披露评价结果将纳入交易所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并购重组等事项的审核考虑范围[6] - 上交所对评价结果为A的上市公司给予三项支持:原则上免于事后审查临时报告、在符合规定下对再融资等申请给予支持、邀请公司高管担任培训讲师[6] - 深交所对评价结果为A的上市公司给予四项支持:减少审核问询轮次、提供定向培训、邀请高管推广经验、优先推荐为专业委员会委员人选[7] 上市银行对评价的回应与未来计划 - 杭州银行表示近四年已三度获A级评价,将以此次评级为契机持续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和有效性[9] - 中信银行连续九年获评A类,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超人民币1,700亿元,并计划将2025年中期分红比例提升至30.7%[9][10] - 中信银行在ESG管理方面作为ISSB国际可持续信息披露准则"先学伙伴",推动国际准则在中国落地[10] - 常熟银行连续七年获评A级,表示下阶段将继续强化规范运作管理并提升信息披露质量[11] 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性 - 上市银行的信息披露质量是维系资本市场信心与银行自身公信力的基石,能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为市场提供清晰的价值判断依据[3] - 在金融监管趋严背景下,充分的信息披露是银行展示审慎经营能力、透明治理水平和长期发展潜力的关键途径[3]
上市银行信披考评出炉:光大、华夏、浙商提级,上海银行降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18:57
监管政策与评价体系 - 沪深交易所于2025年3月修订发布《评价指引》,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聚焦加强信息披露监管、严惩财务造假、强化现金分红监管等工作部署 [1] - 信息披露评价体系包含八项主要内容:信息披露的规范性、有效性、投资者关系管理、回报投资者、履行社会责任的披露、被处罚及监管措施情况、支持交易所工作情况及其他交易所认定情况 [3] - 评价结果从高到低划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 [5] 上市银行评价结果总体分析 - 42家A股上市银行2024至2025年度信息披露评价结果均在B以上,无C或D类评级,其中22家银行获评A类,占比超过50% [3][6] - 绝大多数银行(36家)评级与上年保持一致,仅6家出现变动,其中5家评级上升,1家评级下降 [3][6] - 评级上升的银行包括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杭州银行和张家港行,评级下降的银行为上海银行 [3][6] A类评级银行名单分析 - 获评A类的22家银行包括6家国有大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 [6] - 8家股份制银行获评A类,分别为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浙商银行 [6] - 5家城商行获评A类,分别为江苏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青岛银行和苏州银行,3家农商行获评A类,分别为常熟银行、张家港行和沪农商行 [6] B类评级银行名单分析 - 获评B类的银行共20家,包括1家股份制银行(民生银行) [6] - 12家城商行获评B类,分别为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成都银行、重庆银行、齐鲁银行、西安银行、厦门银行、长沙银行、兰州银行、郑州银行和贵阳银行 [6] - 7家农商行获评B类,分别为江阴银行、青农商行、无锡银行、渝农商行、瑞丰银行、紫金银行、苏农银行 [6] 评价结果的应用与激励 - 交易所将评价结果纳入上市公司再融资、并购重组等事项的审核考虑范围 [7] - 上交所对A类公司给予三项支持:临时报告原则上免于事后审查、在符合规定下对再融资等申请给予支持、邀请公司高管担任培训讲师 [8] - 深交所对A类公司给予四项支持:审核机构可减少问询轮次、提供定向培训、邀请高管推广经验、优先推荐高管为专业委员会委员人选 [9] 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性 - 上市银行的信息披露质量是维系资本市场信心与银行自身公信力的基石,通过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公开信息,可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为市场提供清晰的价值判断依据 [3] - 在金融监管趋严背景下,充分的信息披露是银行展示其审慎经营能力、透明治理水平和长期发展潜力的关键途径 [4] 代表性银行表态与举措 - 杭州银行近四年来已三度获得A级评价,表示将持续提升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有效性,强化价值创造理念 [10] - 中信银行连续九年获评A类,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超人民币1700亿元,2025年中期分红比例拟提升至30.7%,并发布了《估值提升计划》 [10][11] - 中信银行作为ISSB国际可持续信息披露准则"先学伙伴",严格遵循沪港两地交易所要求,推动国际准则在中国落地 [11] - 常熟银行连续七年信息披露工作获评A级,表示将继续强化规范运作管理,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12]
股份制银行板块11月3日涨1.41%,招商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6.6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1-03 16:43
板块整体表现 - 股份制银行板块在11月3日整体上涨1.41%,表现优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上涨0.55%,深证成指上涨0.19% [1] - 板块内个股普涨,招商银行以2.20%的涨幅领涨,收盘价为41.79元 [1] - 从资金流向看,板块整体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6.63亿元,但游资资金净流出4.41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出2.22亿元 [1] 个股表现及资金流向 - 招商银行不仅是板块涨幅第一的个股,也吸引了最多的主力资金,主力净流入2.41亿元,主力净占比达8.40% [1] - 光大银行涨幅为2.10%,主力资金净流入1.47亿元,主力净占比为11.58%,在板块中占比最高 [1] - 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分别上涨1.53%和1.63%,主力资金分别净流入1.10亿元和8275.20万元 [1] - 浦发银行是板块中唯一下跌的个股,跌幅为0.70%,但其获得了4599.61万元的游资净流入 [1] - 浙商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3629.88万元,是板块中唯一主力资金流出的个股 [1] 相关ETF动态 - A50ETF(159601)近五日上涨3.06%,其跟踪标的为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人民币指数 [3] - 该ETF最新份额为23.1亿份,较前期减少520.0万份,同时主力资金净流出719.2万元 [3]
42家上市银行信披考评出炉:22家获A,光大、华夏和浙商银行提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16:21
核心观点 - 沪、深交易所公布的2024-2025年度信息披露评价结果显示,上市银行整体信披质量较高,所有银行评级均在B及以上,其中22家获得最高A级评价 [1] - 上市银行信息披露评级表现出高度稳定性,绝大多数银行(40家)评级与上年保持一致,仅6家银行出现变动 [1] - 评级变动呈现积极态势,5家银行评级上升,仅1家银行评级下降 [1] 评级分布情况 - 在42家上市银行中,共有22家获得A级评价,占比超过半数 [1] - 获得A级评价的银行包括平安银行、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等大型国有银行和主要股份制银行 [2] - 获得B级评价的银行有20家,包括兰州银行、郑州银行、民生银行等 [2] 评级变动分析 - 评级上升的银行包括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杭州银行和张家港行共5家 [1] - 评级下降的银行仅有上海银行1家 [1] - 张家港行从B级上升至A级 [1][2] - 杭州银行评级获得提升 [1][2] - 光大银行和浙商银行评级均有所上升 [1][2]
掘金银行三季报:险资继续“扫货”
经济网· 2025-11-03 10:21
随着A股上市银行2025年三季报披露完毕,股东结构变化也随之曝光。 经历去年以来的银行股强势行情后,A股上市银行板块在今年三季度大幅回调,单季度整体最大跌幅超 过13%。但同时,作为长线资金的代表,保险资金继续增持银行股。 数据显示,三季度共有6家险企新进6家A股上市银行前十大股东序列。此外,此前已进入上市银行前十 大股东的多家险企三季度继续增持,提升持股比例,甚至争取董事席位。 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末,已有12家上市银行的前十大股东名单中出现至少两家险资。 其中,浙商银行云集4家险资股东以自有资金入股。 新进十大股东 10月30日,工商银行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 品"于三季度新进该行前十大股东,至9月末持有7.57亿股,持股比例为0.21%。 无锡银行、南京银行、常熟银行的前十大股东名单也在三季度分别迎来新的险资身影。 其中,除工商银行外,"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还在三季度新进南京银行前十 大股东序列。截至9月末,其持股数量约2.568亿股,持股比例为2.08%。 利安人寿也在三季度新进无锡银行前十大股东序列,至9月 ...
碑林区“金融助企”对接会精准服务小微企业融资
搜狐财经· 2025-11-01 23:44
活动概况 - 活动于10月31日举行 主题为“惠企直通车·服务零距离” [1] - 活动由碑林区委办公室 区工商联 区企促中心及柏树林街道联合主办 [1] - 20余家企业代表受邀参与 与政府相关部门 金融机构展开面对面交流 [1] 金融服务与产品 - 浙商银行西大街支行推介了“房抵点易贷” “余值点易贷”和“数易贷”等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 [3] - 中国农业银行钟楼支行推介了专注于硬科技领域的“千帆基金” 旨在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3] - 银行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流水和客户多维度行为提供授信额度 解决抵押物不足的融资难题 [5] 活动机制与成效 - 活动设置银企互动环节 银行客户经理与企业代表进行“一对一”定制化融资方案探讨 [5] - 碑林区工商联与企促中心落实“难题集中登记与协调解决”机制 对企业反馈问题记录并纳入台账 [5] - 柏树林街道办事处积极参与讨论 现场沟通坦诚务实高效 [5] 未来规划 - 碑林区将密切跟进对接成果 探索建立常态化的政银企沟通合作机制 [5] - 旨在持续优化区域金融服务生态 为小微企业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5]
浙商银行(601916):负债成本持续改善 资产质量夯实
格隆汇· 2025-11-01 21:13
业绩概览 - 1-3Q25累计营业收入同比下滑6.8%,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9.6% [1] - 3Q25单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滑8.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8.4% [1] - 3Q25业绩表现基本符合预期 [1] 净息差与规模增长 - 3Q25净息差为1.56%,同比下降10个基点,但降幅较二季度的17个基点有所收窄 [1] - 负债成本同比下降37个基点至1.8%,降幅较二季度扩大 [1] - 生息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45个基点至3.46%,降幅较二季度收窄 [1] - 3Q25末生息资产、贷款、存款分别同比增长1.6%、3.9%、7.6% [1] 非息收入表现 - 3Q25非息收入同比下滑18.5% [1] - 净手续费收入同比下滑33.6%,拖累营收约2个百分点 [1] -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下滑14.1%,拖累营收约3个百分点 [1] - 手续费收入同比下降10.7%,同时手续费支出同比增长99% [1] - 其他非息收入中,投资收益同比下滑55%,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下滑284%,主要受三季度债市利率上行压力影响 [1] 资产质量 - 3Q25末不良率为1.36%,与二季度末持平 [2] - 前三季度累计不良生成率为1.5%,同比下降17个基点 [2] - 资产质量整体稳健,带动3Q25信用成本同比下降10个基点至0.71% [2] - 3Q25末拨备覆盖率为159.56%,较二季度末下降10个百分点 [2] - 近两年积极处置不良资产,资产质量逐步夯实 [2] 资本与税务 - 3Q25末核心资本充足率为8.4%,环比提升1个基点,资本充足率为12.15%,环比下降16个基点 [2] - 3Q25单季所得税同比增长150%,成为利润的主要拖累项,主要因会计与税务上对不良资产核销的不同处置所致 [2] 估值与评级 -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和盈利预测不变 [2] - A股当前交易于0.40倍/0.40倍 2025年/2026年预期市净率,维持目标价3.55元人民币,对应0.50倍/0.50倍 2025年/2026年预期市净率,上行空间17.6% [2] - H股当前交易于0.28倍/0.28倍 2025年/2026年预期市净率,维持目标价3.01港元,对应0.35倍/0.35倍 2025年/2026年预期市净率,上行空间14.4% [2]
浙商银行三季报出炉,总资产增近2%,不良贷款率下降|看财报
钛媒体APP· 2025-11-01 19:55
核心观点 - 浙商银行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基本面表现稳定,在坚持审慎稳健风险偏好的同时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2][3] - 公司当前经营策略明确摒弃规模情结,转向追求质量优先、规模适度,资产结构调整为低风险、均收益 [2] 财务业绩 - 截至9月末总资产达3.3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1% [2][4] -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89.31亿元,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16.68亿元 [2]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78%,净利润同比下降9.59% [6] - 利息净收入344.38亿元,非利息净收入144.93亿元,成本收入比26.44% [6] 资产质量与风控 - 不良贷款率1.36%,比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2][6] - 资本充足率12.15%,一级资本充足率9.61%,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40% [6] - 公司夯实风控底座,加大风险处置力度并提升产业投研能力 [6] - 前三季度聚焦投向风险控制,加强AI赋能提升数智风控水平 [7] 资产负债结构 - 公司推动低风险均收益资产结构转型,以收益适中、风险可控的长久期资产为扩表抓手 [4]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8,962.7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91.56亿元,增长2.11% [4] - 负债总额31,822.7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0% [4] - 吸收存款20,597.7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15%,存款占负债比重65% [4] 息差表现 - 1-9月实现净息差1.67%,较上年全年下降4BP,但降幅较去年全年明显收敛 [5] - 行业层面,2025年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较一季度下降0.01个百分点 [4] 业务战略与实体服务 - 公司全面启动新一轮深耕浙江三年行动,浙江省内融资服务总量达1.16万亿元 [8] - 发布支持浙江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举措,承诺每年新增融资服务不少于100亿元 [8] - 推出善科陪伴计划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全年实现科技金融贷款新增100亿元 [8] - 实施跨境护航计划,2025年对民营企业跨境融资投放不低于170亿美元 [8]
以数为擎,向绿而行,企业可持续发展迎“智”变——第四届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官论坛暨年度最佳奖项评选结果隆重揭晓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31 22:58
论坛与奖项概况 - 第四届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官论坛暨年度最佳奖项评选在北京举办,主题为“数智绿动 创领新程” [1] - “安永可持续发展年度最佳奖项2025”获奖名单揭晓,共包含2项评委会特别奖、12家杰出企业、2位杰出个人、16个优秀案例以及1项科技创新赋能ESG发展特别贡献奖 [1] - 评选活动聚焦数智化创新动能,获奖实践勾勒出中国企业在ESG融合AI领域的前沿探索 [1] 核心趋势与行业观点 - “数智”与“绿色”双化协同推动企业ESG建设从理念倡导迈向系统化、智能化实践,“ESG+AI”融合创新成为企业重塑竞争格局、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 [1] - 人工智能正成为推动企业ESG能力系统性跃升的关键技术力量,将可持续发展转化为可量化、可运营的价值体系 [3] - 企业ESG发展正从书面承诺转化为行动实践,AI的价值不仅在于效率工具,更在于为ESG管理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推动ESG从“被动披露”走向“主动沟通” [4] 安永的AI工具与应用 - 安永于2024年6月引入DeepSeek模型,结合自研METIS人工智能平台,推出EYAai和ESGai两大智能问答产品 [4] - 产品覆盖生命医疗、零售与消费品、基础设施、科技通信、汽车等十余个垂直领域,旨在通过AI支持企业绿色转型 [4] - ESGai最新版本功能聚焦企业ESG问答、知识卡片输出、碳核算量化等闭环式智能解决方案,已完成三轮迭代升级 [4] 评选机制创新 - 本届评选特别设立“科技创新赋能ESG发展特别贡献奖”,重点关注人工智能等创新手段在绿色发展中的实际应用 [5] - 评审建立起覆盖技术创新、低碳效益、社会责任等九大维度的评估框架,重点关注技术的前瞻性和可推广性 [5] - 评选首次引入AI评审环节,基于“安永企业ESG信息库”的全维度数据辅助独立评委会评选 [5] 获奖名单亮点 - DeepSeek获得“科技创新赋能ESG发展特别贡献奖” [8] - 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者为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国泰航空有限公司 [8] - 年度杰出企业包括中远海运控股、中国中铁、贵州茅台、美团、立讯精密等12家公司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