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浙商银行(601916)
icon
搜索文档
浙商银行积极开展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支持资本市场发展
快讯· 2025-04-09 22:34
文章核心观点 - 浙商银行开展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支持资本市场发展 [1] 相关要点总结 业务合作情况 - 截至4月9日浙商银行与近60家上市公司及股东达成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意向合作 [1] - 储备拟回购增持金额超80亿元,授信资金规模超50亿元 [1] 业务开展情况 - 去年12月27日浙商银行成功落地首笔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 [1] - 浙商银行通过绿色审批通道实现需求摸排、方案设计、贷款投放全流程提速 [1] 业务意义 - 浙商银行支持上市公司及大股东回购增持、市值管理需求,稳定市场预期,助力资本市场稳健发展 [1]
浙商银行去年净利151.86亿 不良贷款率连续3年下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08 23:20
文章核心观点 浙商银行董事长展示掌舵3年经营成效,2024年营收增长、不良率下降,未来将优化结构、强化投研保持营收,提升资产质量 [1][2][3][7] 经营成效 - 总资产站稳3.3万亿元新台阶,近3年营收复合增长率7.5%,高于上市股份制银行同业约10个百分点 [1]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1.38%,连续3年下降 [1][7]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76.50亿元,较上年增长6.19%,增速居股份行前列;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151.86亿元,较上年增长0.92%,2024年度分红比例保持30%以上 [1] 营收与息差管理 稳住营收和息差的方面 - 加强量价管理,2024年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同比增长11%,优化资产结构,降低存款付息率,管控息差 [2] - 提升综合服务,手续费净收入跑赢大市,降幅小于同业 [2] - 抓住债市机遇,2024年非利息净收入224.9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3.25% [2] 净息差情况 - 2024年净息差为1.71%,较上年下降30个基点,收窄幅度优于同业 [3] - 主动将资产定位调向“低风险、均收益”,大零售和大公司板块调整资产配比 [3] - 2025年预计净息差仍处下行通道,但降幅明显降低 [3] 应对措施 - 资产端夯实弱敏感资产,做大“低风险、均收益”资产;负债端优化结构,压降高成本负债,做大低成本存款 [3] - 强化投研攻坚,提升非息收入 [3] - 2024年四季度起实施外币资产和负债专项治理,提升净息差 [4][5] - 负债端3年期以上高成本负债今年到期规模高于去年,助于息差稳定 [6] 资产质量 不良贷款率情况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1.38%,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公司贷款、个人贷款不良率分别下降0.01、0.13个百分点,房地产不良贷款率大幅下降0.93个百分点 [7] 归因因素 - 风险处置力度较大 [7] - 风控策略更加稳健,加强授信全流程管理,严控集中度,深化重点风险领域化解 [7] - 产业投研能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 [7] 未来计划 - 聚焦产业投研、风险处置、专业评审、数字风控四个“提升深化” [7] - 加强授信全流程管理,严控新增领域风险;加快出清存量风险,推进智慧清收 [7]
浙商银行(601916) -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自愿增持本公司股份计划的公告
2025-04-08 18:18
增持计划 - 部分董事、监事等拟增持公司A股不少于2000万元[3][5] - 增持主体包括陆建强、陈海强等[3][4][7] - 实施期限自2025年4月9日起6个月内,特殊情况顺延[6] 增持详情 - 方式为上交所集中竞价交易,不设价格区间[4][6] - 股份为无限售流通股A股,资金为自有资金[5][8]
浙商银行(601916) -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估值提升计划暨“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2025-04-08 18:15
业绩数据 - 2024年公司股票收盘价在2.45 - 3.22元/股,低于2022、2023年度经审计每股净资产[1] - 2024年集团总资产站稳3.3万亿,全省融资服务总量首破万亿[4] - 自2019年A股上市,除特殊事项外年度现金分红比例超30%[12] 未来规划 - 2025年是“四五”规划收官和“五五”规划谋划之年[5] - 2025年加快实施四大工程,坚持“三个优先,四个提升”[7] - 2025年全面开启新一轮“深耕浙江”三年行动[10] 新策略 - 2025年3月28日审议通过估值提升计划[2] - 深化综合协同改革,构建不同客群经营机制[8] - 深化推进系统基础攻坚,推进“焕芯强基”工程[11] - 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和效率,丰富披露内容和维度[15] 计划说明 - 董事会认为估值提升计划合理可行,不损害股东权益[16] - 至少每年评估估值提升计划效果,完善后经董事会审议披露[17] - 触发长期破净等情况在业绩说明会专项说明计划执行情况[17] - 估值提升计划不代表对业绩、股价等承诺[18] - 公司业绩及表现受多种因素影响,目标实现有不确定性[19]
深耕供应链金融 浙商银行引领链式生态金融新模式
经济观察网· 2025-04-07 13:43
文章核心观点 - 浙商银行2024年度业绩报告显示营收和净利润稳步增长,公布的利润分配方案展现对股东的丰厚回报和稳健财务状况,且在服务实体经济、供应链金融和产业生态构建等方面表现出色,彰显发展决心与战略定力 [1][2] 业绩表现 - 截至2024年末,浙商银行营业收入达676.50亿元,较上年增长6.19%;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为151.86亿元,较上年增长0.92% [1] - 浙商银行将向A股和H股股东每10股派息1.56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42.84亿元,分红占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的比例达30.12% [1] 服务实体经济 - 行业下行期银行应聚焦重点领域,浙商银行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做好重大领域风险防范化解,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2] - 自2022年初确立“深耕浙江”战略,截至2024年末,浙江省内融资服务总量达10,205亿元,首次突破万亿,三年增长超2,300亿元;累计服务省内重大项目82个,融资余额三年增长10倍 [2] - 浙商银行依托长三角区域优势,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支持大量中小微企业,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3] 供应链金融 - 浙商银行打造“全链条、全场景、全产品、全生态”的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应用,构建“四通一链多场景”产品体系 [4] - 截至2024年末,已在多个行业形成特色化供应链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服务超3500个数字供应链项目,累计发放融资超7000亿元,服务上下游客户超7万家,普惠小微企业占比超75%,平均融资利率较年初下降 [5] - 浙商银行建立“1 + 3”信用评价体系,围绕五大标准化场景为链上企业提供线上化、纯信用融资支持,如2024年推出电费场景融资模式,截至年末业务余额突破300亿元 [5][6] - 2025年2月推出铁路运费场景融资,与国铁集团开展专属金融服务 [6] - 以“平台 + 核心”模式畅通链上信用传导,推出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业务,截至2024年末累计服务链上企业超3万户,平均融资利率约3.1% [7] 产业生态构建 - 浙商银行通过“数据 + 实体”模式,从资金中介向生态构建者转型,依托产业数字化平台形成企业数字画像,构建多方共赢产业生态体系 [8] - 探索发展“脱核”大数据供应链模式,整合行内外数据,挖掘超1亿条交易记录,构建超600万个企业间近2000万条交易关系网络 [8] - 与南方电网合作形成“电链通”供应链解决方案,截至2024年末,南网供应链项目累计投放超180亿元,“南网e链”业务累计投放破百亿元,市场份额占比超70%,电费场景融资业务累计投放超28亿元 [9] 创新举措 - 浙商银行不断升级供应链金融数智化服务模式,通过流程重构、授信创新、技术赋能、服务跃迁四大创新举措,打造供应链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10][11]
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参加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申购补差费率优惠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07 02:18
文章核心观点 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决定旗下部分基金参加浙商银行的申购补差费率优惠活动,公告具体情况 [1] 费率优惠内容 - 自2025年4月7日起,投资者通过浙商银行办理适用基金转换业务,转出与转入基金的原申购费补差费率公司后台不设折扣限制,以浙商银行上报为准 [1] - 具体参与费率优惠的基金名称、折扣费率、费率优惠期限以浙商银行官方网站所示公告为准 [1] - 基金原费率详见各基金《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及公司发布的最新业务公告 [1] 重要提示 - 费率优惠期限内,公司所管理的尚未开通转换业务的开放式基金及今后新增通过浙商银行销售的开放式基金,自该基金开通转换业务当日起,将同时参与上述费率优惠活动 [2] - 优惠活动规则以浙商银行规定为准,仅适用于基金转换业务中转出与转入基金的原申购费补差费率,不包括基金赎回等其他业务手续费 [2] - 基金转换指基金份额持有人按规定条件,申请将其持有某一基金的基金份额转为同一注册登记机构办理注册登记的其他基金基金份额的行为,业务规则与转换费用需阅读相关法律文件及公告 [2] - 基金申购补差费用是基金转换费用一部分,按转换金额对应的转出与转入基金的申购费率差额补差,从申购费用低的基金向申购费用高的基金转换时收取,反之不收取 [3] 投资者咨询途径 -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客户服务热线95527,公司网址www.czbank.com [4] - 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客户服务热线400 - 821 - 0588(免长途话费),公司网址www.scfund.com.cn [4]
浙商银行20250403
2025-04-06 22:35
纪要涉及的公司 浙商银行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经营业绩** - 营收增长领先:近三年累计营收1924亿,同比增439亿,复合增长率7.5%,高于股份制银行约10个百分点;2024年营收676.5亿,增长39.5亿,同比增长6.19% [4][78] - 资产负债结构优化:三年累计压降无效低效资产近千亿、高成本存款三千亿,负息率下降37个基点;2024年末发放贷款和垫款1.86万亿,增幅8.2%,吸收存款1.92万亿,增幅2.9% [4][19] - 盈利能力提升:2024年交易性金融资产业务收益较快增长,资本充足率稳步提升,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38%,较上年提升0.16个百分点,成本收入比30.25%保持合理水平 [18] - 资产质量稳定:2024年不良贷款率1.38%,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78.67%,较上年末略降3.93个百分点 [19] 2. **战略执行** - 善本金融实践:提出并探索善本金融实践新范式,包括举齐三本金龙推动四大转变,探索金融顾问、综合金融生态建设、善本信托、善本信用等六大实践支柱 [7][8][9] - 智慧经营策略:提出智慧经营组合打法,推动经营从资产驱动向负债驱动转变,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推进数字化转型,调整经营策略,实现客群和规模双增长 [47][48][49] - 人文资源建设:提出并丰富人文资源价值提升工程,打造年轻人喜欢的银行、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先行者两大文化品牌,提升企业内部人文气息和精气神 [11] 3. **业务发展** - 大零售板块:重点建设八大客群,推进财富管理全新启航,2024年末个人客户数1167万户,较年初增长21%,私行客户1.45万户,私行金融资产余额超2000亿,个人存款余额3046亿,较年初增加13%,财富管理业务规模效益双增,信用卡收入17.28亿元,同比增长4.28%,小企业业务数字化、场景化转型,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稳步增长 [24][25] - 大公司板块:基础不断夯实,结构持续优化,2024年末高粘性客户增幅达219%,带动存款余额超600亿;深化科技金融服务,全年服务科技型企业超3万户,提供融资3674亿元,服务高层次人才近4000人;推动场景金融建设,散融资产池场景金融余额3502亿元,开通客户31506户;数字赋能供应链服务体系,为近30多个行业提供定制化生态服务方案,服务核心企业超3500家,累计投放7420亿,服务上下游客户超七万户 [26] - 大投行板块:聚焦价值资产策略,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的产业投行转型,金融市场业务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债券交易规模同比增长133.7%,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外汇交易量同比增长36%,证金债做市排名前三,销售能力稳步提升,信用债销售量连续5年超5000亿,利率债成销规模同比增长20.15%,对客服务能力不断加强,柜台债业务金融机构交易全国综合排名第三,同业业务实现非息收入86.67亿元,同比增长84%,发行金融债券共计630亿元,助力实体经济,托管业务规模达到2.51万亿,较年初增长11.73%,实现托管收入6.37亿元,同比增长7.24% [27][28][29][30] - 大资管板块:致力于打造管理专业、客户至上、差异竞争、效率优先的品牌,2024年末理财产品余额1445.74亿元,净值化率达到百分之百,累计发行理财产品2315.72亿元,实现资产管理服务手续费收入5.18亿元,2025年1月浙银理财有限责任有限公司获批开业 [30] - 大跨境板块:持续打造国际化服务体系,2024年末国际业务资产余额1820亿,其中跨境融资余额1073亿元,流动性投放余额747亿,提供对客外汇交易服务1800亿美元,对客外汇交易量上升至同业领先地位 [31] 4. **应对挑战** - 息差收窄挑战:推动经营从资产驱动向负债驱动转变,开展负债结构优化专项行动,压降负债成本,存款付息率连续四年下降,2024年为2.10%;调整资产配置策略,向低风险均收益转变,加大对五篇大文章、小额分散资产和目标一二级客户的资源倾斜;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系统改革,聚焦客户价值,优化客群结构;加强投研能力建设,成立内部研究机构,赋能全行经营管理 [47][48][49] - 资产质量挑战:加大风险处置力度,2024年全年处置不良资产为历年来最多,比上一年多35%,新计提减值准备比上一年多提21亿,增加近8%;前瞻性压退房地产行业授信,成立房地产风险组织专班,在国家化债政策支持下压降重点债务省份授信余额,支持发达区域和好的主体;提升产业投研能力,优化资产配置和客群定位,深化风险处置,统筹不良类和关注类资产、不良贷款和其他不良资产、对公和对私不良资产,提升专业评审能力,推动风控逻辑从门槛式静态把关向陪伴式动态风控转变 [52][53][5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人事变动**: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决定,陈海强同志任浙商银行党委副书记,提名行长,其曾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担任过两家重要分行行长和总行首席风险官 [2] 2. **深耕浙江战略**:第二轮三年深耕浙江,省内融资服务总量突破万亿大关,连续九年获支持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优秀单位一等奖,连续五年获浙江省民营企业最满意银行,省内各项存款超5600亿元,累计与16个省级部门签约,实现省内11个地市政府签约全覆盖,累计获取各类资格专户215个,承销浙江地方债403亿元位居同业第一,2024年新增落地重大项目35个 [6][20] 3. **数字化改革成效**:打造数字化营收场景31个,健全数字化营销体系,构建一体化运营渠道,拓展数字金融服务生态,获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二等奖;以金融科技研究院为抓手,推进AIGC大模型、数字人等科技前沿探索应用;全面开启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系统改革,首批认定的十二大综合协同场景全面落地,亮点显现 [22][23] 4. **科技金融发展**:可追溯到2016年,形成以人才银行为底座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2024年末服务科技型企业超3万户,融资余额接近3700亿,服务高层次人才近4000人,融资余额约350亿元,科技金融不良率0.35%,人才银行不良率0.66%,近三年陪伴超百家企业A股上市,200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阶段;探索提出六专的科技金融差异化体系,包括专营组织架构、专业队伍、专项产品、专属风险政策等 [84][85][86][87] 5. **善本金融实践案例**:金融顾问制度已在16个省推广,累计超十万家企业落实融资超过万亿;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在全国74个县铺开,省内11个地市县域综合生态建设工作全面推广,杭州、宁波、衢州已率先实现县域全覆盖;善本信托2023年开始,2024年完成备案96单,占全国新增的一定比例 [9][21]
历史包袱加速出清 浙商银行如何平衡收益与风险?
中国经营报· 2025-04-06 06:10
文章核心观点 浙商银行在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展示资产质量稳中向好、应对风险能力加强成果,归因于风险处置、风控策略和产业投研能力提升,还提出“智慧经营”理念推动收益风险平衡 [1][2][5]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控 - 2024年不良贷款率连续三年下降,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等指标逐步提升 [1] - 2024年处置不良资产比上一年多30%,主动压退房地产贷款 [1] - 2024年房地产不良贷款率1.55%,较年初下降0.93个百分点 [2] - 资产质量稳中向好归因于风险处置力度大、风控策略稳健、产业投研能力提升 [2] - 今年聚焦产业投研、风险处置、专业评审、数字风控四个“提升深化”,保持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2] “智慧经营”理念 - 将“智慧经营”作为经营法宝,实现服务、金融模式、获客方式和业务导向转变 [5] - 经营上做三方面调整:经营策略从“资产端发力”到“负债端发力”,资产结构从“高风险高收益”到“低风险均收益”,从追求“单项收益”到“追求场景化的综合收益” [5] - 2024年吸收存款余额较上年年末增长2.87%达到1.9万亿元,付息率4年连降至2.10% [5]
浙商银行业绩会:不良贷款历史包袱基本出清;未来再也不走“垒大户”老路,不“挣快钱”
搜狐财经· 2025-04-04 13:52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浙商银行核心指标稳健增长,营收连续三年增长,不良贷款率连降三年,虽面临内外部挑战,但通过调整经营策略、加强投研能力等举措应对,预计2025年息差降幅收窄,将坚持长期主义推动高质量发展 [3] 分组1:业绩整体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76.50亿元,同比增长6.19%,连续三年保持增长;实现归母净利润151.86亿元,同比增长0.92% [3] - 截至2024年末,资产规模突破3.33万亿元,同比增长5.78%;总负债达3.12万亿元,同比增长5.70% [3]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降至1.38%,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 [3] 分组2:非息收入与息差情况 - 2024年利息净收入451.57亿元,同比降4.99%;非利息净收入224.93亿元,同比增长39.05%,占营业收入比重升至33.25%,推动营收增长 [5] - 推动非息收入高增的主要因素是债券投资收益提升,2024年投资收益113.38亿元,同比增长28.21%;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35.16亿元,净增长32.22亿元 [6] - 2024年净息差为1.71%,较上年下降30个基点,降幅在同业股份行中略高,是行业共性和业务转型主动调整的结果 [7] - 2025年预计息差仍下行,但降幅较2024年明显降低 [8] 分组3:不良贷款与风控工作 - 2024年末公司贷款不良贷款率1.36%,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个人贷款不良贷款率1.78%,较上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 [11] - 2024年风险工作特点为风险处置力度加大、风控策略更稳健、产业投研能力提升,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81.95亿元,比上年多提近21亿元 [12] - 2024年末房地产业不良率大幅下降0.93个百分点至1.55%,城投不良贷款率0.03%,较上年末下降0.85个百分点 [12] - 2025年对公业务关注房地产行业稳定、商业地产景气度不足、小微企业和个人信贷等领域风险 [12] 分组4:经营理念与策略调整 - 将“智慧经营”作为经营法宝,实现从服务企业到服务产业生态、从当铺金融到场景金融、从传统关系营销到数字获客、从对公为主垒大户到普惠导向小额分散的转变 [14] - 经营策略从“资产端发力”调整为“负债端发力”,资产结构从“高风险高收益”调整为“低风险均收益”,追求“场景化的综合收益” [14] - 从重视财务指标向重视社会口碑转变,从门槛式审批向陪伴式服务转变,从把关式静态分工向过程式动态风控转变 [15] - 不追求规模情结,不走“垒大户”老路,不“挣快钱”,坚持长期主义穿越周期 [15]
浙商银行“智慧经营”理念再提质:不求规模、不垒大户、不挣快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4 13:47
文章核心观点 浙商银行在新领导班子带领下,以“智慧经营”为理念,调整经营策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化解历史风险,提升资产质量,增厚非息收入,应对净息差收窄挑战,争取在2025年保持优良营收表现 [1][2][10] 人事变动 - 陈海强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有丰富银行及经营管理经验,任浙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被提名任行长,4月3日业绩说明会是其面向投资者“首秀” [1] 经营成果 营收与资产负债 - 2024年末营收增速6.19%保持股份行领先,总资产站稳3.3万亿台阶,存款付息率降14个BP [1] - 2024年吸收存款余额增2.87%达1.9万亿元,付息率4年连降至2.10% [3] 资产质量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1.38%,较上年末降0.06个百分点,连续3年下降,拨备覆盖率178.67%,较上年末降3.93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46%,较上年末降0.17个百分点 [1] 客户群体 - 2024年个人客户数达1167万户,增幅20.75%;服务公司客户数超26万户,较年初增14.92%,新批公司授信客户中科技型企业占比超30% [4] 科技金融 - 科技金融领域为超3万户科创企业、近4000户高层次人才客户提供融资超3600亿元 [4] 非息收入 - 2024年非利息净收入224.93亿元,占营收比例提至33.25%,其他非息收入增长快 [9] 零售业务 - 2024年末零售AUM增量创近四年新高,增幅近10%,财富代销规模和手续费收入同比增超20% [9] 经营策略调整 智慧经营 - 以“智慧经营”为理念,从服务企业到服务产业生态、从当铺金融到场景金融、从传统营销到数字获客、从垒大户到小额分散转变 [2] - 2024年经营上做三方面调整:经营策略从资产端发力到负债端发力,压降存款付息率;资产配置从高风险高收益到低风险均收益,布局长久期资产;从追求单项收益到追求场景化综合收益,通过“四大工程”拓宽收入来源 [3] 风险化解 - 三年来把风险化解作为头等大事,2024年整体资产质量稳中向好,基本指标、重点领域风险压降、历史风险化解三方面均有改善 [5][6] - 2024年风险处置力度大,处置不良资产规模同比增35%,新计提减值准备较2023年增近8%,占营收比例超41% [6] - 风控策略更稳健,确立审慎风险收益均衡策略,加强授信全流程管理,严控集中度,深化重点领域化解 [7] - 提升产业投研能力,新设产业研究院,坚持“小额、分散”授信原则 [7] 应对净息差挑战 - 2025年预计净息差仍处下行通道但降幅降低,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资产端夯实弱敏感资产,负债端压降高成本负债;强化投研,提升非息收入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