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特科技(603009)

搜索文档
北特科技(603009):系列点评四:25Q2盈利高增,丝杠产能持续推进
民生证券· 2025-08-17 22:25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1.13亿元同比+14.71% 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45.14% [1] - 2025Q2营收5.71亿元同比+18.77%环比+5.33% 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48.83%环比+38.51% [1] - 2025Q2毛利率20.03%同比+0.66pct环比+1.86pct 归母净利率5.59%同比+1.13pct环比+1.34pct [2] -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12%/4.87%/5.05%/0.41% 同比分别-1.01/+0.22/-0.54/-1.22pct [2] 业务板块表现 - 转向器类零部件销售1,584万件同比+15.26% 减振器类零部件销售2,160万件同比+2.15% [3] - 空调压缩机及热管理产品销售68万台同比+20.95% 其中商用车应用49万台同比+15.76% [3] 战略布局与产能建设 - 行星滚柱丝杠产品涵盖螺母/行星滚柱/丝杆等关键零部件 应用于汽车后轮转向/智能刹车系统/人形机器人领域 [3] - 江苏昆山工厂主体工程有序施工 全资子公司北特新加坡投资及孙公司北特新加坡科技已设立 [3] 盈利预测 - 2025-2027年收入预测23.24/30.90/44.52亿元 归母净利润1.17/1.91/3.39亿元 [4] - 2025-2027年EPS预测0.35/0.56/1.00元 对应PE 125/77/43倍 [4][5] - 2025-2027年毛利率预测19.25%/19.79%/20.79% 净利润率5.05%/6.17%/7.62% [10]
北特科技(603009):2025年半年报点评:业绩符合市场预期,机器人贡献第二增长极
东吴证券· 2025-08-16 20:55
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核心观点 - 25Q2营收同比增长18.77%至5.7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8.83%至0.32亿元,业绩符合市场预期[7] - 主业汽车零部件收入预计25年维持5~15%稳健增长,底盘/压缩机/铝合金业务25H1营收分别为7.14/3.06/0.92亿元,毛利率23.52%/9.46%/17.19%[7] - 机器人业务成为第二增长极,配合特斯拉Gen3开发行星滚柱丝杠等产品,配套人形机器人及汽车后轮转向领域[7] - 25H1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2.45pct至12.44%,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下滑56.45%至0.58亿元[7]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22/2.02/5.65亿元,对应增速70%/66%/180%,PE 120x/72x/26x[1][7] - 2025年营收预计22.95亿元(同比+13.41%),2027年营收达62.24亿元(同比+108.72%)[1] - 毛利率从2024年18.45%提升至2027年22.69%,归母净利率从3.53%升至9.08%[8] - 2027年ROE预计25.85%,较2024年4.32%显著提升[8] 业务发展 - 汽车零部件: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及电动压缩机用PTC控制器已量产,研发400CC电动压缩机等新技术[7] - 机器人:江苏昆山工厂及泰国基地建设中,产品涵盖行星滚柱丝杠/梯形丝杠等关键零部件[7] - 特斯拉Gen3预计26年量产,公司丝杠产品有望配套其年产100万台目标[7]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43.19元,市净率8.71倍,总市值146.21亿元[5] - 一年股价区间14.67-60.28元,流通市值146.16亿元[5]
北特科技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16 07:0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1.13亿元,同比增长14.71%,归母净利润5500.05万元,同比增长45.14%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5.71亿元,同比增长18.77%,归母净利润3194.04万元,同比增长48.83% [1] - 毛利率19.12%,同比增5.37%,净利率5.13%,同比增31.38% [1] - 三费占营收比7.91%,同比减9.41%,每股收益0.16元,同比增53.88% [1] - 扣非净利润5174.37万元,同比增长61.28%,显著高于归母净利润增速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7元,同比减70.28%,主要因票据贴现减少 [1][12] 资产负债表变动 - 应收账款6.24亿元,同比增长13.58%,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达873.62% [1] - 有息负债9.58亿元,同比增长21.42%,有息资产负债率26.41% [1][18] - 货币资金1.82亿元,同比减6.23%,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仅为15.99% [1][18]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15.88%,因新业务产能投入和现有业务改善 [4]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8.37%,长期借款增长17.73%,公司调整贷款期限结构 [4] 业务驱动因素 -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来自各业务板块稳步增长,尤其是空调压缩机业务板块收入增加较多 [7] - 营业成本增长13.35%,低于收入增速,受益于规模效应和降本措施 [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67%,因新项目持续投入及新业务拓展 [11] - 财务费用同比减51.71%,因欧元汇率上升带来汇兑损益利好 [10] 基金持仓情况 - 被1位明星基金经理闫思倩持有,其在2024年证星公募基金经理顶投榜中排名前五十 [18]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持有1675.60万股,为持仓最多基金,近一年上涨168.91% [19] -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等6只基金新进十大持仓,兴全合远两年持有混合A等增仓 [19] 业务优势 - 底盘零部件业务为基石,产品结构丰富且多为汽车安全件,工艺标准要求高 [20] - 研发团队在精密加工、热处理等环节形成专业性强、体系化的工艺流程 [20] - 客户主要为细分领域头部知名tier1总成商,供应链关系稳定持续 [20] 历史表现 - 近10年中位数ROIC为3.7%,投资回报较弱,2019年ROIC为-4.22% [17] - 上市以来10份年报中亏损1次,净利率历史中位数为3.67% [17]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1.09亿元,每股收益0.32元 [18]
北特科技: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5.14%
证券日报· 2025-08-15 16:0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3,211,428.03元,同比增长14.71%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000,488.70元,同比增长45.14% [2] 业绩增长 - 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其中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 [2]
群益证券给予北特科技买进(Buy)评级,上半年利润增长45%,丝杠产线稳步推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16:00
公司评级与业务表现 - 群益证券给予北特科技买进(Buy)评级,最新股价为43 39元 [2] - 底盘业务表现稳固,空调压缩机和铝合金业务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2] - 上半年归母净利率同比提高1 0个百分点,降本增效成效显著 [2] 公司战略与产能建设 - 公司积极推进丝杠产线建设 [2]
北特科技(603009):上半年利润增长45%,丝杠产线稳步推进业绩概要
群益证券· 2025-08-15 14:45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买进(Buy)"评级 目标价49元 当前股价41 35元(2025 8 14) 潜在上涨空间18 5% [1][7] 核心观点 - 2025H1业绩符合预期:营收11 1亿元(YOY+14 7%) 归母净利润0 6亿元(YOY+45 1%) 其中2Q单季营收5 7亿元(YOY+18 8%) 净利润0 3亿元(YOY+48 8%) [8] - 产品结构优化:底盘业务收入占比64 1%但增速放缓至4 1% 空调压缩机业务收入3 1亿元(YOY+42 1%) 铝合金轻量化业务收入0 9亿元(YOY+35 0%) [10] - 盈利能力提升:H1毛利率同比提升1 0pcts至19 1% 归母净利率同比提升1 03pcts至4 94% 主要受益于新品放量及降本增效 [10] 业务发展 - 丝杠产线建设进展:江苏昆山工厂主体施工中(总投资18 5亿元) 2025年3月拟建泰国生产基地(投资额≤5000万美元) 产品应用于汽车转向/刹车系统及人形机器人 [10] - 研发投入持续:H1研发金额同比增长1 7% 聚焦电动压缩机/丝杠等新业务 [10] 财务预测 - 盈利预测: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 1/1 4/1 8亿元 对应EPS 0 31/0 42/0 54元 当前PE 132/99/77倍 [10] - 历史财务数据:2024年营收20 24亿元(YOY+7 6%) 净利润0 71亿元(YOY+40 43%) [12] - 资产负债表:2025F货币资金预计3 19亿元(YOY+112 7%) 在建工程3 11亿元(YOY+20 1%) [14] 市场表现 - 股价波动:近1年涨幅160 2% 但近3个月回调11 1% [2] - 估值水平:股价/账面净值8 34倍 显著高于行业平均 [2] - 机构持仓:基金仅持有流通A股0 1% 一般法人持仓为零 [4]
上海北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8-15 11:5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代码为603009 公司简称为北特科技[1] - 公司全称为上海北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 - 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1] 财务与股东信息 - 主要财务数据以人民币元为单位列示[1] -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以股为单位列示[1] - 报告期末无优先股股东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情况[1] 公司治理与经营 - 董事会监事会及董监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1]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1] - 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1] - 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1] - 半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无存续债券[1] 重要事项披露 - 报告期内无需要说明的重要事项[2] - 公司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经营重大变化及重大影响事项[1]
上海北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15 03:2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 投资者需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仔细阅读全文以全面了解经营成果 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 [1] - 公司董事会 监事会及董事 监事 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 准确性 完整性 不存在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1]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1]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1] -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1] 财务与股东情况 - 公司披露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人民币元 具体数据未在摘要中展示 [2] - 公司披露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单位股 具体持股数据未在摘要中展示 [2] - 截至报告期末无优先股股东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情况 [2] -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 [2] - 半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无存续债券情况 [2] 重要事项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无重大变化 [3] - 报告期内未发生对公司经营有重大影响或预计未来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3]
上市公司动态 | 中国电信上半年净利同比增5.5%,西安奕材科创板IPO过会
搜狐财经· 2025-08-14 22:49
中国电信2025年上半年业绩 - 营业收入2694亿元同比增长1.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0.17亿元同比增长5.5% [1] - 移动通信服务收入1066亿元同比增长1.3% 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收入641亿元同比增长0.2% [3] - 产业数字化收入749亿元 天翼云收入573亿元 智能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89.4% 安全收入91亿元同比增长18.2% [3] IPO及上市动态 - 西安奕材科创板IPO过会 专注12英寸硅片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41.83% 预计融资49亿元 [4] - 芯海科技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深化国际化战略布局 [5] - 顺灏股份筹划H股上市 促进业务转型及全球化布局 [6] 上市公司业绩亮点 - 和而泰净利润3.54亿元同比增长78.65% 营业收入54.46亿元同比增长19.21% [7] - 移远通信净利润4.71亿元同比增长125.03% 营业收入115.46亿元同比增长39.98% [8] - 继峰股份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189.51% 子公司格拉默整合效果显现 [9] - 东阳光净利润6.13亿元同比增长170.57% 第三代制冷剂量价齐升驱动增长 [31] - 华工科技净利润9.11亿元同比增长44.87% 营业收入76.29亿元同比增长44.66% [33] 细分行业表现 - 半导体材料:西安奕材12英寸硅片业务快速增长 [4] - 云计算:天翼云收入573亿元 产业数字化收入749亿元 [3] - 新能源:锦浪科技净利润6.02亿元同比增长70.96% 毛利率改善 [22] - 医药:达仁堂净利润19.28亿元同比增长193.08% 因股权转让收益 [11] 业绩下滑企业 - 重庆啤酒净利润8.65亿元同比下降4.03% 销量仅增0.95% [20] - 东方电缆净利润4.73亿元同比下降26.57% 产品结构变化影响 [25] - 南都电源亏损2.32亿元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1.67% [30] - 长亮科技亏损1910.85万元 数字金融业务中标50余项目 [28]
北特科技(603009)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14 17:2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1.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71%[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00.0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14%[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5174.3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28%[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625元/股,同比增长53.88%[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3025%,同比增加0.97个百分点[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1070%,同比增加1.13个百分点[19] - 利润总额为6808.1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05%[18] - 公司营业收入111,321.14万元,同比增长14.71%,主要受益于空调压缩机业务订单释放[30] - 公司归母净利润达5500.05万元,同比增长45.14%[3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1,321.14万元,同比增长14.71%[5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00.05万元,同比增长45.14%[59]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11.13亿元,同比增长14.72%[103] - 净利润为5.71亿元,同比增长50.6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亿元[10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625元/股,同比增长53.88%[104] - 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55,000,488.70元,同比增长45.1%[114] - 2025年半年度对所有者分配利润28,765,829.80元,同比增长38.3%[11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9.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35%,增幅低于营业收入增长[41] - 财务费用为698.9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1.71%,主要受欧元汇率上升带来的汇兑损益利好影响[41][42] - 营业总成本为10.47亿元,同比增长11.95%,其中营业成本为9亿元,同比增长13.35%[103]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08.1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1.95%[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08.1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1.95%,主要因票据贴现同比减少[41][42] - 2025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081,167.18元,同比下降71.95%[108] - 母公司2025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108,439.43元,同比下降96.07%[111][112] 业务线表现 - 底盘零部件业务在转向器齿条和减振器活塞杆细分市场占据主导地位[26] - 空调压缩机业务在商用车领域保持行业领先优势[26] - 转向器类零部件销售1584万件,减振器类零部件销售2160万件[35] - 空调压缩机及热管理产品销售68万台,其中商用车应用49万台[36] - 公司在研项目包括40CC电动压缩机、R290制冷剂技术压缩机等[31] - 公司已实现8-15KW功率范围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量产[31] - 公司丝杠产品涵盖行星滚柱丝杠、滚珠丝杠等,具备批量化生产条件[31] - 公司底盘零部件客户包括比亚迪、采埃孚、博世等知名企业[36] - 公司铝合金轻量化业务核心铝锻造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39] - 公司空调压缩机客户涵盖福田汽车、一汽奔腾等整车厂[37] 地区表现 - 公司持续推进江苏昆山工厂建设和泰国生产基地项目[32] - 公司计划在泰国设立生产基地,已取得相关境外投资备案和证书[49] - 公司在江苏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投资18.5亿元建设行星滚柱丝杠研发生产基地[51]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3,256,771.29元,其中政府补助贡献4,715,540.65元[21][22]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亏损243,537.80元,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亏损278,104.90元[21]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为1.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66%,主要因本期融资增加[45] - 应收款项融资为2.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4.02%,主要因业务增长带来的票据增加[46] - 存货为4.9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22%,显示库存有效控制[46] - 在建工程为3.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88%,反映公司在新业务产能投入和现有业务的持续改善[46] - 短期借款为8.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7%,主要因本期补充流动资金增加[46] - 非流动负债合计为1.14亿元,同比增长20.33%[101] - 负债合计为11.5亿元,同比增长18.94%[101]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5.01亿元,同比下降1.28%[101] - 货币资金从2024年底的149,894,619.21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82,355,194.24元,增长21.7%[95] - 应收账款从2024年底的606,775,864.88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624,075,686.85元,增长2.9%[95] - 应收款项融资从2024年底的73,928,845.10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217,368,643.99元,增长194.1%[95] - 存货从2024年底的528,678,170.78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90,488,979.79元,下降7.2%[95] - 短期借款从2024年底的773,184,550.31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837,929,365.66元,增长8.4%[96] - 应付票据从2024年底的167,596,034.08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208,008,490.66元,增长24.1%[96] - 长期借款从2024年底的69,650,000.00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82,000,000.00元,增长17.7%[96] - 未分配利润从2024年底的359,566,167.86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385,800,826.76元,增长7.3%[97]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2024年底的63,676,744.91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27,897,750.43元,增长100.8%[99] - 母公司短期借款从2024年底的423,651,250.00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567,268,208.33元,增长33.9%[100]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天津北特净利润625.22万元,重庆北特净利润2,118.75万元,长春北特净利润1,220.69万元,江苏北特净利润1,128.23万元[55] - 2025年上半年合并报表子公司共16家,合并范围较上年有变动[146]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8,079户,无优先股股东[84] - 第一大股东靳坤持股106,884,100股,占总股本31.57%,质押23,000,000股[87] - 第二大股东靳晓堂持股27,748,755股,占总股本8.20%,质押1,970,000股[87] - 中国建设银行旗下永赢基金持股16,755,991股,占总股本4.95%[87] - 招商银行旗下鹏华碳中和基金持股9,866,072股,占总股本2.91%[87] - 前十名股东中靳坤与靳晓堂为父子关系,构成一致行动人[88] - 公司回购专用账户持有104,641股,占总股本0.031%[89] - 有限售条件股东曹可强持有12,557股,因业绩承诺未完成受限[89]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靳坤及其一致行动人靳晓堂[144] 投资和筹资活动 - 2025年半年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7,261,868.94元,同比改善18.39%[108][109] - 2025年半年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6,802,829.92元,2024年同期为-14,453,176.88元[109] - 2025年半年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55,740,056.74元,2024年同期为-19,973,193.12元[109] - 母公司2025年半年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570,700,000元,同比增长94.78%[112] - 母公司2025年半年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11,521,867.96元,同比增长30.77%[112] 分红和利润分配 - 公司2024年度现金分红2,876.58万元,占净利润40.27%[59] - 公司2022-2024年度累计现金分红6,392.14万元,占年均净利润113.98%[59] - 2025年半年度未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64] 担保和承诺 - 公司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1.216亿元人民币,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7.24%[81]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为980万元人民币[81]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金额为6160万元人民币[81] - 靳春梅、靳春燕承诺江苏尔华杰2023-2025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00万元、1000万元和1700万元人民币[73] - 公司及实际控制人在报告期内不存在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或大额债务逾期情况[75] - 公司未发生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4] - 公司未发生违规担保情况[74] 诉讼和补偿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75] - 董巍等15名补偿义务人已按法院判决履行完毕业绩补偿[69] - 公司与李长明等17名补偿义务人达成一致并回购注销14名补偿义务人股份[69] - 2017-2019年承诺净利润分别为3000万元、4700万元、5800万元[69] - 公司对剩余1名补偿义务人曹可强提起诉讼并获一审胜诉[70] 会计政策和财务报告 - 公司设定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收入的确认与计量[149] - 公司财务报表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真实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150] - 公司营业周期为12个月,作为资产和负债流动性划分标准[152]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53] - 公司设定重要性标准:单项坏账准备应收款项≥500万元人民币,账龄超三年其他应收款≥100万元人民币,逾期应付账款≥80万元人民币,非全资子公司资产总额≥10,000万元人民币,重大在建工程预算≥1,000万元人民币[154]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账面价值计量,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55][156]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合并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小于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7]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以控制为基础,合并范围包括全部子公司[160] - 合并财务报表抵销内部交易影响,统一会计政策反映整体财务状况[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