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特科技(603009)

搜索文档
北特科技: 北特科技关于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6 16:14
业绩说明会安排 - 会议将于2025年8月18日15:00-16:00通过上证路演中心网络互动方式召开[1] - 投资者可在2025年8月11日至8月15日16:00前通过官网预征集栏目或公司邮箱touzizhe@beite.net.cn提前提问[1][2] - 说明会结束后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会议内容及主要情况[2] 参会人员 - 总经理靳晓堂、独立董事包维义、财务总监张艳及董事会秘书刘功友将出席说明会[1] - 公司联系人邹丽娟提供会务咨询 联系电话021-62190266-666[2] 会议内容 - 公司将针对2025年半年度经营成果及财务指标与投资者进行互动交流[1] - 重点回应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在信息披露允许范围内进行解答[1] - 半年度报告计划于2025年8月15日正式发布[1]
北特科技(603009) - 北特科技关于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8-06 16:00
报告与会议时间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将于2025年8月15日发布[2] - 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8月18日15:00 - 16:00召开[2][5] 会议相关信息 - 业绩说明会地点为上证路演中心,方式为网络互动[2][5] - 参会人员有总经理等四人[5] - 投资者可在8月11 - 15日提问,18日参会[2][5] - 联系人邹丽娟,电话邮箱已公布[6] - 会后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情况及内容[7] 交流内容 - 公司将与投资者就2025年半年度经营成果及财务指标互动交流[4]
汽车行业周报: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在即,乐道L90+理想i8发布-20250804
华鑫证券· 2025-08-04 22:31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汽车行业"推荐"评级,重点关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带来的投资机会 [1][9] 核心观点 机器人产业催化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8日在北京开幕,220家企业参展,展出1500余件展品,其中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达50余家,创同类展会之最 [4] - 智元机器人发布业界首个具身智能操作系统"智元灵渠 OS",采用分层开源模式,计划Q4逐步开源,或重塑产业格局 [5] - 人形机器人正经历从虚拟走向现实、由被动执行转向主动行动的变革,板块有望开启新场景应用和订单驱动的上升行情 [6] 新能源汽车动态 - 乐道L90发布:蔚来首款轻量化大三排SUV,整车重量比同级轻200-300公斤,后驱版2250公斤,四驱版2360公斤,售价27.99万元起 [7] - 理想i8发布:首款纯电SUV,CLTC续航670-720km,智驾系统升级为VLA架构,具备强化学习能力,售价32.18万-36.98万元 [8] 市场表现与数据 行业指数 - 汽车(申万)指数近1月/3月/12月涨幅分别为2.3%/3.5%/36.5%,跑赢沪深300指数(2.2%/8.0%/20.3%) [2] - 中信汽车指数近一年涨幅35.5%,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17.7pct [17] 原材料成本 - 钢铁/铜/铝/橡胶周度价格环比变化-0.4%/-1.1%/-1.2%/+0.7%,月度环比分别为+7.0%/+0.6%/+0.8%/+0.1% [43] 重点推荐标的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1. **丝杠赛道**:双林股份(PE 31.92x)、嵘泰股份(PE 25.88x) [9][11] 2. **线性关节总成**:德昌电机控股、捷昌驱动 [9] 3. **灵巧手与微型丝杠**:雷迪克(PE 42.08x)、浙江荣泰 [9][11] 4. **传感器**:开特股份(PE 21.87x) [9][11] 整车与零部件 - **华为合作车企**:赛力斯(PE 27.69x)、江淮汽车 [47] - **轻量化**:嵘泰股份、文灿股份 [47] - **智能化**:伯特利、保隆科技 [47] 行业数据跟踪 - 7月乘用车零售144.5万辆,同比+9%,累计零售1234.6万辆,同比+11% [38] - 批发数据150.5万辆,同比+17%,累计批发1478.5万辆,同比+13% [40]
北特科技(603009)8月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669.31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4 00:49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截至2025年8月1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38.89元,下跌0.97% [1] - 当日换手率为1.8%,成交量6.08万手,成交金额2.3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669.31万元,占成交额11.3% [1] - 超大单净流出1677.38万元(占7.1%),大单净流出991.93万元(占4.2%) [1] - 中单净流出954.63万元(占4.04%),小单净流入1714.68万元(占7.26%)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5.42亿元,同比增长10.73% [1] - 归属净利润2306.01万元,同比增长40.31% [1] - 扣非净利润2070.23万元,同比增长40.75% [1] - 流动比率1.000,速动比率0.695,资产负债率50.24%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2年,位于上海市 [1] - 主要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33852.6168万人民币,实缴资本7700.44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为靳坤 [1] 公司投资与知识产权 - 对外投资12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11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2条,专利信息96条 [2] - 持有行政许可93个 [2]
汽车行业深度报告:智能汽车产业链与具身智能产业链协同发展
国元证券· 2025-08-01 19:12
行业投资评级 - 智能汽车产业链与具身智能产业链协同发展进入加速落地阶段 [6][12] - 2025年成为具身智能量产元年,行业从技术验证迈入规模化生产 [16] 核心观点 具身智能发展沿革 - 2020年OpenAI发布ChatGPT3开启智能化周期,具身智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8][11] - 2020-2025年为初级智能化阶段,特斯拉、小米、比亚迪等企业密集入局形成产业链雏形 [11] - ChatGPT3推动具身智能从机械执行升级为具备认知能力的智能体 [11] 供给端进展 - 2025年多家厂商量产计划落地:特斯拉年产5000台、优必选1000台、智元机器人1万台产能 [13][16] - 工业场景为优先攻坚领域,技术成熟度与需求适配性较高 [16] 政策端支持 - 2025年深圳、北京、广东等地出台专项政策,聚焦技术攻关与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 [17][18] - 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差异化布局,形成研发-制造-应用全链条发展 [21] 需求端潜力 - 制造业到2035年替代率预计达59%,机器人需求547.6万只 [23][26] - 住宿餐饮业替代率73%,教育行业机器人需求137.1万只 [26] - 2027-2035年机器人需求年均复合增长率31.5% [27] 整车产业链与具身智能结合 布局原因 - 硬件趋同:传感器、芯片、电机等组件复用率达70%以上 [43][49] - 软件趋同:自动驾驶VLA模型与具身智能架构高度一致 [59][64] - 生产场景优势:车企工厂提供天然数据采集环境 [76][82] 企业动态 - 特斯拉Optimus成本有望降至2-3万美元,小鹏IRON已实现工厂实训 [36][78] - 华为、比亚迪等车企研发团队超4000人,云端算力达10EFlops [84][86] 具身智能核心硬件 丝杠技术 - 行星滚柱丝杠传动效率90%,寿命为滚珠丝杠10倍以上 [90][92] - 2023年中国丝杠市场规模31.2亿,行星滚柱丝杠占比4% [94][98] - 本土产品在精度、承载能力上与国际仍有差距 [99]
北特科技:8月1日接受机构调研,国鑫投资、国泰海通证券等多家机构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8-01 19:07
核心业务板块 - 底盘零部件业务是公司基石业务 产品主要为汽车安全件 工艺标准高 客户为头部tier1总成商 供应链关系稳定[2] - 压缩机业务在保持传统商用车基础上 积极拓展新能源车市场 开发新能源空调压缩机及集成式热管理系统 已开始受益于新项目增长[3]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底盘零部件 铝合金轻量化 空调压缩机三大板块 在细分转向器齿条和减振器活塞杆行业占主导地位 商用车空调压缩机保持领先[5] 丝杠业务布局 - 公司开发多种丝杠产品包括行星滚柱丝杠 滚珠丝杠 梯形丝杠及微型丝杠 涵盖螺母 行星滚柱 丝杆 齿圈等关键零部件[3] - 丝杠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后轮转向 智能刹车系统及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市场领域[3] - 参与丝杠业务基于汽车零部件技术工艺延伸 生产工艺具有高度同源性 符合国家政策支持方向[3] 产能建设进展 - 上海嘉定工厂已建设齐全产线设备 能实现全工序独立生产及单工序自动化[4] - 昆山行星滚柱丝杠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工程80亩土地于2025年3月2日开工奠基[4] - 2025年3月29日公告设立泰国生产基地 实现产业链延伸和扩展[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5.42亿元 同比增长10.73%[6] - 归母净利润2306.01万元 同比增长40.31% 扣非净利润2070.23万元 同比增长40.75%[6] - 毛利率18.17% 负债率50.24% 财务费用466.63万元[6] 机构关注与预测 - 90天内8家机构给出评级 其中4家买入 4家增持[6] - 多家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区间1.00-1.22亿元 2026年1.29-2.02亿元 2027年1.57-5.65亿元[7]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11亿元 融券净流入14.14万元[7] 融资进展 - 2025年6月27日披露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5] - 已取得上海市发改委《境外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和商务委《企业境外投资证书》[5]
北特科技(603009)7月2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565.39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30 01:16
公司股价及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29日收盘 北特科技报收于39 81元 下跌1 56% 换手率2 13% 成交量7 22万手 成交金额2 8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565 39万元 占比成交额12 38%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1345 47万元 占比4 67% 大单净流出2219 93万元 占比7 71% [1] - 中单净流出1815 32万元 占比6 3% 小单净流入5380 71万元 占比18 68%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一季报显示 公司营业总收入5 42亿元 同比增长10 73% 归属净利润2306 01万元 同比增长40 31% [1] - 扣非净利润2070 23万元 同比增长40 75% 流动比率1 000 速动比率0 695 资产负债率50 24% [1] 公司基本信息 - 上海北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 位于上海市 从事计算机 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 - 企业注册资本33852 6168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7700 44万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为靳坤 [1] 公司商业活动 - 公司对外投资12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11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2条 专利信息96条 行政许可93个 [2]
大制造中观策略行业周报:周期筑底、驭势而上、主题轮动-20250722
浙商证券· 2025-07-22 13:31
报告核心观点 - 本周报汇总大制造中观策略组内部每周重要深度报告、重要点评报告与边际变化观点,给出团队核心标的和核心组合,展示上周板块跟踪指数表现、公司深度报告、行业观点、各行业及大制造内部涨跌幅情况等内容 [1] 团队核心标的及核心组合 - 团队核心标的包括华大九天、上海沿浦、浙江荣泰等 [1] - 核心组合有三一重工、徐工集团、山推股份等 [1] 上周板块跟踪指数表现 - 截至2025/07/18,上周表现最好的五大板块跟踪指数为通信(申万)(+8%)、医药生物(申万)(+4%)、汽车(申万)(+3%)、机械设备(申万)(+3%)、国防军工(申万)(+2%) [2] - 截至2025/07/18,上周大制造板块跟踪指数中表现最好的三大指数为长江锂电设备指数(+5%)、汽车零部件(申万)(+4%)、汽车(申万)(+3%) [2] 上周公司深度报告 旭光电子 - 国产真空器件领军者,可控核聚变、电子材料打开增长空间,行业评级看好(维持) [2] - 可控核聚变布局兆瓦级大功率电子管,2024 - 2027E营收CAGR约35%,兆瓦级电子管是ICRH核心器件,公司是国内兆瓦级电子管头部供应商,还可应用于广播电视和光刻机等领域 [4] - 电力设备业务深耕真空灭弧室领域,2024 - 2027E营收CAGR约10%,全球真空灭弧室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29.3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37.8亿美元,CAGR约5%;国内需求量从2023年的超500万只预计增长至2028年的760万只,CAGR约9%,国内产业集中度较高、CR2约60%,该业务2024年占营收54%,2022 - 2024年CAGR达12% [4][5] - 军工业务布局“弹、机、舰”领域,受益于国防开支预算持续提升,精密结构件24年营收占军工业务营收58%,嵌入式计算机系统24年占42%,该业务2024年占营收23%,2022 - 2024年CAGR达22% [5] - 电子材料业务是国内氮化铝材料领军者,受益于国产替代,公司具有全产业链规模化生产能力,德山化工占全球氮化铝市场75%份额,该业务2024年占营收5%,2022 - 2024年CAGR达86% [5]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19.5、23.9和30.3亿元,2024 - 2027年CAGR为24%;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7、2.1和2.7亿元,2024 - 2027年CAGR为39%,对应PE为73X、58X、44X(截至2025年7月14日) [5] 麦迪科技 - 国内医疗信息化龙头,携手优必选/华为共拓康养机器人百亿赛道 [5] - 核心逻辑为光伏剥离迎盈利拐点、智慧医疗新品放量、布局康养机器人 [5] - 公司是急危重症场景医疗信息化龙头,医信板块毛利率远高于同业,测算24年末公司医信产品覆盖约60%三甲医院(最新约65%),医信板块毛利率超70%,较同业高10pct以上 [5] - 光伏板块出表,2025年一季度公司业绩扭亏并创历史新高 [5] - 医疗信息化产业升级,预计国内医疗软件行业24 - 29年CAGR为11.5%,“全链路数据互联 + AI大模型”推动医信产业升级,公司已有卡位,如与华为联合发布全场景智能化生命通道信息平台、联合华为开发急危重症大模型一体机、完成AED急救无人机首飞 [5] - 协同华为、优必选等头部厂商,共谋康养机器人百亿市场落地,已开启康养机器人百人试用计划,行业受政策加码、老年人护理需求增长驱动,中期有百亿级市场,公司有数据采集、医院/养老机构渠道入口优势 [5] - 预计25 - 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2、0.83、1.24亿元,同比扭亏、+34.7%、+47.9%,PE倍数分别为83、62、42倍(数据截至2025年7月18日),公司估值水平低于同业总体均值,看好公司发展 [5] 上周行业观点 - 机械行业总投资约1.2万亿元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工程机械内外双驱 [3] - 国防行业军贸引领战略重估,中东等地区订单值得期待 [3] 上周重点公司点评 中际联合 - 中报业绩预告超预期,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8% - 114% [6] - 风电高空安全作业设备龙头,国内风电高景气 + 海外及多领域拓展打开成长空间,国内风电市场需求向上,产品单机价值量提升,海外市场拓展有望带来增量业绩空间,产品向多领域拓展,新兴领域推出多款新品,物料输送机、爬塔机有望成为拳头产品 [6] - 预计2025 - 2027归母净利润为5.0、6.2、7.4亿,同比增长60%、23%、20%,CAGR = 21%,2025年7月14日收盘价对应PE为13、11、9倍 [6] 中船防务 - 中报业绩预告超预期,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3% - 268% [6] - 船舶行业换船周期、环保政策、产能紧张,共促行业周期景气向上,周期景气上行,多船型下单需求上行,船厂盈利能力改善,新增订单增速或将放缓,但船价有望持续上行,集团船舶总装资产整合有序推进,竞争格局改善,效率提升可期 [6]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约9.0、16.6、27.0亿元,同比增长139%、84%、63%,2025年7月14日收盘价对应PE为44、24、15X,PB为2.1、1.9、1.7X [6] 金沃股份 -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5上半年预计实现营收6.1 - 6.2亿元,同比增长7% - 9%;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25 - 0.29亿元,同比增长90% - 121%,业绩中枢为0.27亿元,同比增长106% [6] - 公司发布定增预案,聚焦升级产能、完善国际化布局等事宜,2025年4月18日发布预案,限售期6个月,募集资金拟投入轴承套圈智能智造生产基地改扩建、墨西哥生产基地建设、锻件产能提升等项目 [8] - 公司为技术领先、研发配套能力强劲的轴套龙头,丝杠、绝缘轴套等有望构建新增长极,人形机器人行业爆发在即,丝杠业务有望放量,绝缘轴套应用前景广阔 [8]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为13、17、21亿元,同比增长16%、25%、27%;归母净利润为0.60、0.86、1.27亿元,同比增长131%、42%、48%,24 - 27年复合增速为69%,对应PE为125、88、59倍(截止2025年7月16日) [8]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 - 报告给出华大九天、上海沿浦、浙江荣泰等多家公司的市值、24EPS、25EPS(E)、26EPS(E)、24PE、25PE、26PE、ROE(2024)等盈利预测数据 [11]
闫思倩二季报调仓出炉:押注“制造业+AI”应对全球重构,隆盛科技、北特科技新进重仓股
新浪基金· 2025-07-21 18:32
基金业绩表现 -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达57.35%,稳居二季度权益类基金榜首,近一年收益超131% [1] - 鹏华碳中和主题A类近两年收益50.42%(同类排名前2%),C类近一年收益129.96%(同类前15%) [5] - 旗下鹏华新能源汽车混合近一年收益66.44%,但近六月排名滑落至1500名左右 [5] 投资策略与市场观点 - 全球产业链重构对市场冲击显著,关税等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制造业压力,家电、汽车、光模块及军工等出海板块承压明显 [1] - 光伏、锂电等新能源行业经历四年下行周期后已触底反弹 [1] - 长期投资需聚焦业绩确定性与全球竞争力,短期盈利改善、需求增长及出海挑战仍存不确定性 [1] - 策略重心转向制造业的"供给侧改革"与"技术升级",技术升级是提升全球竞争力的核心路径 [1] - 工业节能降碳对中国至关重要(工业占70%碳排放) [1] 持仓结构调整 - 二季度重仓股大幅调整:肇民科技、隆盛科技、北特科技、祥鑫科技、浙江荣泰、斯菱股份新进前十大重仓 [2] - 双林股份、中大力德、华辰装备、捷昌驱动、兆威机电、绿的谐波退出前十大重仓 [2] - 增持震裕科技(增持65.65%)、中坚科技(增持46.88%)、汉威科技(减持1.83%)、五洲新春(减持6.41%) [3] - 前十大重仓股合计持仓市值4,238,021,313.32元 [3] 行业配置方向 - 配置聚焦"制造业+AI"与"低碳+AI"融合领域,包括固态电池、钙钛矿光伏、飞行汽车、无人驾驶、绿色数据中心及具身智能(如工业机器人) [1] - 新进祥鑫科技涉及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增持震裕科技服务于锂电产能升级 [5] - 退出兆威机电等与反内卷趋势下的产能出清相关 [5] - 整体组合转向更高效的"制造业+AI"标的 [5] 产品表现分化 - 鹏华科技驱动混合成立时间短,业绩有待验证 [5] - 鹏华创新未来混合近三月涨26%,但近两年仅10%收益而波动较大 [5] - 碳中和赛道超额收益能力突出,但旗下产品分化明显 [5]
人形机器人从概念到量产,核心零部件机遇梳理-20250718
东海证券· 2025-07-18 20: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策叠加资金推动人形机器人加速落地,产业迎来重要转折点和变革机遇 [3] - 人形机器人量产启动,市场空间倍增,预计到2029年全球产能数量最少达100万台,市场规模将达1500亿元 [3] - 重视核心零部件发展机遇,相关核心机械零部件的市场需求预计将迎来显著增长 [3] - 建议关注国内已获重点人形机器人客户定点和合作的机械零部件企业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人形机器人行业兴起 - 人形机器人正进入产业化落地阶段,借助AI大模型赋能,产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6] - 国内外巨头纷纷入局,注入资金与资源,加速行业技术进步与成熟,推动产业链标准化和批量化发展 [8] - 政策明确人形机器人发展方向,各地陆续出台产业集群发展政策,催化产业链上相关公司发展 [10] - 人形机器人落地应用场景持续扩散,使用成本极具性价比,替代人成本优势明显 [12][15] - 2025年或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未来市场潜力巨大,产业链上下游广泛受益 [17][21] 谐波减速器:国产量产提速 - 谐波减速器可在精密传动领域广泛适用,工业机器人为其最大下游,2024年国内工业机器人谐波减速器消费量达到79.55万台 [39] - 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多点开花,谐波减速器市场需求大增,预计2029年全球市场增量将达84亿元 [40][43] - 全球谐波减速器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哈默纳科占全球市场较大份额,国内企业逐渐展现强劲竞争力和进口替代趋势 [47] - 哈默纳科谐波减速器扩产幅度较小,不能覆盖人形机器人量产需求,国内厂商有望凭借快速扩产优势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51][52] 行星滚柱丝杆:国产突破量产 - 行星滚柱丝杠应用持续拓展,目前全球市场空间仍较小,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7亿美元 [56] - 行星滚柱丝杠量产存在原材料、工艺流程与加工设备三大壁垒 [62] - 受益人形机器人产业兴起,滚柱丝杠市场空间抬升,预计2029年全球市场增量空间将达112亿元 [66] - 行星滚柱丝杠市场主要以欧洲公司为主导,国产替代预期显现,国内企业得到客户认可,加大产能投入力度 [68][75] 无框力矩电机:国产性能超越 - 无框力矩电机可实现系统集成度的跃升,与人形机器人关节高度契合,已成为该领域主流驱动方案 [82][85] - 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方案采用无框力矩电机,预计2029年全球无框力矩电机市场增量空间将达140亿元 [87] - 国内无框力矩电机厂商发展迅速,替代进程将持续 [91] 灵巧手:技术迭代升级 - 灵巧手是衡量机器人成熟度与商业落地价值的核心标尺,由驱动、传动和感知三大系统构成 [107] - 灵巧手技术路线向轻量化、更灵活和多模态感知发展,未来增量空间巨大,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300亿元 [108][114] - 建议关注技术迭代迅速、成本控制优秀、已有落地应用的灵巧手企业 [115] 六维力矩传感器:成本不断压降 - 六维力矩传感器主要用于机器人末端控制,在机器人领域应用占比高达72% [120] - 人形机器人将为六维力传感器贡献主要增量,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120亿元 [126] - 六维力矩传感器研发生产壁垒高,全球三大厂商占主要份额,国内企业已开始国产替代 [129][133] - 建议关注已有产品突破且有成本下降预期的传感器企业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