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众股份(603037)
搜索文档
11月24日盘前停复牌汇总
上海证券报· 2025-11-24 14:59
临时停牌公司概览 - 2025年11月24日有3家公司临时停牌,分别为超卓航科(688237.SH)、凯众股份(603037.SH)和佳华科技(688051.SH)[1] - 超卓航科停牌原因为刊登重要公告[2] - 凯众股份停牌原因为拟筹划重大资产重组[2] - 佳华科技停牌原因为拟筹划重大资产重组[2] 继续停牌公司概览 - 2025年11月24日有9家公司处于继续停牌状态[2] - 其中5家公司停牌原因为拟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包括东兴证券(601198.SH)、信达证券(601059.SH)、中金公司(601995.SH)、爱克股份(300889.SZ)和第27(301148.SZ)[2] - 3家公司停牌原因为刊登重要公告,包括*ST元成(603388.SH)、*ST广道(920680.BJ)和杭汽轮B(200771.SZ)[2] - 1家公司*STIE平(603843.SH)因交易异常波动而继续停牌[2]
24日投资提示:威海广泰实控人拟减持不超2%股份
集思录· 2025-11-23 22:08
山石网科:公司自主研发ASIC安全专用芯片功能及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2026年有望规模化交付 晶科能源:公司组件产品飞虎3(Tiger Neo3.0)正式量产下线 | 转债代码 | 转债名称 | 现价 | 强赎价 | 最后交易日 | 最后转股日 | 转股价值 | 剩余规模 | 转债占正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亿元) | 流通市值比 | | 127020 | 中金转债 | 125.474 | 100.700 | 2025-11-20 | 2025-11-25 | 125.64 | 0.410 | 0.18% | | 127086 | 恒邦转债 | 111.350 | 100.280 | 2025-11-24 | 2025-11-27 | 111.53 | 4.665 | 3.25% | | 113047 | 旗滨转债 | 108.034 | 101.174 | 2025-11-27 | 2025-12-02 | 108.10 | 5.404 | 3.23% | | 127073 | ...
凯众股份拟收购安徽拓盛60%股权 标的实控人是上市公司元老之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3 20:29
11 月 21 日,凯众股份(603037)(SH603037,股价13.08元,市值35.06亿元)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 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安徽拓盛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拓盛)的控制 权。 凯众股份称,公司股票及可转债于2025年11月24日(星期一)开市起停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公司此次拟购标的安徽拓盛年产值超过5亿元,且拥有比亚迪 (002594)、蔚来等"豪华"客户朋友圈。记者通过梳理凯众股份的历史公告发现,安徽拓盛的法定代表 人及实际控制人朱成,与凯众股份的一位股东、公司创始元老黄月姣系母子关系。 凯众股份表示,因本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有关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公司股票及可转债自2025年11 月24日(星期一)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5个交易日。 此次凯众股份相中的标的——安徽拓盛,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并非无名之辈。据公开资料,该公司成立于 2013年,注册资本3000万元。 安徽拓盛官网介绍称,其位于安徽省广德市经济开发区文正路387号,占地84.46亩,年产值超过5亿 元,主要从事汽车、家电橡胶减震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安徽拓盛官网介绍称,其客户包 ...
停牌!603037,重大资产重组!
中国基金报· 2025-11-22 00:28
交易概述 - 凯众股份正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安徽拓盛60%股权,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1] - 交易价格将以评估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确认的评估值为基础协商确定,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支付本次交易对价 [3] - 本次交易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不构成重组上市 [3] - 公司股票及可转债自11月24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5个交易日 [1] 收购标的情况 - 安徽拓盛成立于2013年,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主要从事影响汽车NVH性能的橡胶基弹性体减震、密封元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 - 安徽拓盛官网显示其年产值超过5亿元,核心优势在于橡胶类NVH减震与密封元件 [7] 交易战略意图 - 此次收购是公司应对行业激烈竞争、进行产业链整合的关键一步,旨在寻求新的增长曲线 [5] - 通过并购,公司能够迅速将产品线从原有的核心减震部件延伸至更为广阔的NVH领域,未来可为整车厂客户提供更完整的“底盘与NVH系统解决方案” [8][9] - 此举有助于公司从单一零件供应商升级为系统化服务商,提升单车价值量,增强与主机厂谈判的话语权和业务黏性 [9] 公司近期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64亿元,同比增长5.43%;实现归母净利润5828.76万元,同比下降5.12% [5] - 公司核心业务受细分市场规模有限与行业竞争加剧制约,增长动能已明显减弱,业绩增速显著放缓 [5]
停牌!603037 重大资产重组!
中国基金报· 2025-11-21 23:40
交易概述 - 凯众股份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安徽拓盛60%股权 [2][3] - 交易价格将以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值为基础协商确定 [3]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资金全部用于支付交易对价 [4] - 本次交易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公司股票及可转债自11月24日起停牌,预计不超过5个交易日 [2][5] 收购标的背景 - 安徽拓盛成立于2013年,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法定代表人朱成 [5] - 标的公司主要从事影响汽车NVH性能的橡胶基弹性体减震、密封元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5] - 安徽拓盛官网显示其年产值超过5亿元 [9] 交易战略动机 - 凯众股份主营汽车底盘悬架减震元件和操控系统轻量化踏板总成,传统优势在于聚氨酯材料应用 [6] - 公司受核心业务细分市场规模有限及竞争加剧制约,增长动能减弱,业绩增速显著放缓 [6]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64亿元,同比增长5.43%,归母净利润5828.76万元,同比下降5.12% [7] - 汽车NVH减震密封领域被认为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8] - 通过并购,公司产品线可从核心减震部件延伸至更广泛的NVH领域,实现从零件供应商到系统化服务商的升级 [12] 协同效应预期 - 凯众股份与安徽拓盛在技术路径上有差异,但在应用场景上高度互补 [12] - 并购后有能力为整车厂客户提供更完整的“底盘与NVH系统解决方案包”,提升单车价值量和客户业务黏性 [12] - 此举旨在增强与主机厂谈判的话语权,构建更宽阔的护城河 [12]
停牌!603037,重大资产重组!
中国基金报· 2025-11-21 23:36
【导读】凯众股份拟收购安徽拓盛 60% 股权 中国基金报记者 夏天 11 月 21 日晚间, 凯 众股 份(证券代码: 603037 ) 公告称,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 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安徽拓盛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安 徽拓 盛) 6 0% 股 权, 并向不超过 35 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经初步测算,本次交易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公司股票及可转债将自 11 月 24 日起停牌,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 5 个交易日。 拟收购 安 徽拓 盛 60% 股权 同时, 凯众股份 拟向不超过 35 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 支付本次交易对价。 经初步测算,本次交易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不构 成重组上市。 根据公告, 11 月 21 日, 凯众股份 与朱成、曾昭胜等 9 名交易对手签署了《收购意向协 议》,约定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方式购买 安徽拓盛 60% 股权,交易价格以公司 聘请的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评估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确认的评估值为基础,由各方 协商确定。 公告显示,安徽拓盛成立于 2013 年,注册资本为 300 ...
凯众股份下周一停牌 拟收购安徽拓盛!标的实控人是上市公司元老之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1 22:54
交易概述 - 凯众股份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安徽拓盛60%股权以实现控制权[2][4] - 公司计划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且资金将全部用于支付交易对价[3] - 交易价格将以评估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为基础协商确定初步测算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6] - 公司股票及可转债自2025年11月24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5个交易日[2][6] 标的公司业务概况 - 安徽拓盛成立于2013年注册资本3000万元占地84.46亩年产值超过5亿元[6] -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家电橡胶减震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客户包括比亚迪、蔚来、上汽通用、吉利等主流汽车厂[6] - 部分产品远销美国、德国、巴西、墨西哥、日本、泰国及印度等国际市场[6] 标的公司资质与荣誉 - 安徽拓盛于2016年、2019年、2022年三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7] - 2017年至2019年连续三年获得广德县综合实力二十强及综合效益十强企业称号[7] - 2020年至2023年获广德市综合实力二十强企业称号显示其持续的经营实力[7] 交易关联方关系 - 安徽拓盛法定代表人及实际控制人朱成系凯众股份股东及创始元老黄月姣之子[2][8][12] - 黄月姣持有凯众股份约619万股持股比例2.31%为公司第八大股东[12] - 黄月姣自2000年凯众股份前身成立时即为出资人之一并于2008年至2020年作为一致行动人参与公司治理[12][13]
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下周一起停牌
中国证券报· 2025-11-21 22:36
11月21日晚间,凯众股份公告,公司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安徽拓盛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安 徽拓盛")60%股权,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公司股票及可转债自11月24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不超过5个交易日。本 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亦不构成重组上市。 11月21日,凯众股份跌3.47%,收报13.08元/股,总市值35.06亿元。 拟收购安徽拓盛60%股权 公告称,凯众股份正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安徽拓盛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60%股权,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 套资金,募集资金全部用于支付本次交易对价。 本次交易标的安徽拓盛成立于2013年4月,注册资本3000万元,核心业务聚焦影响汽车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的橡胶基弹性体减震、 密封元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营范围涵盖汽车零部件制造、橡胶制品研发销售、货物及技术进出口等多个领域。 经初步测算,本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不构成重组上市。 强化核心竞争力 11月14日,凯众股份在最新的投资者关 ...
603037,重大资产重组,下周一停牌
证券时报· 2025-11-21 22:21
交易概述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安徽拓盛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60%股权控制权 [1][3] - 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公司股票自2025年11月24日起停牌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5个交易日 [1][4] - 交易将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募集资金全部用于支付交易对价 [1] 交易标的与协同效应 - 安徽拓盛为同行公司 主要从事影响汽车NVH性能的橡胶基弹性体减震、密封元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成立于2013年4月 [3] - 公司主营减震元件及踏板总成两大核心业务 产品已应用于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上汽通用、福特、保时捷等主流车企 [3] - 交易双方已签署《收购意向协议》 该协议为意向性文件 不构成正式交易协议的预约合同 [3] 公司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64亿元 净利润5829万元 [4] - 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盘 公司股价为13.08元/股 总市值为35.06亿元 [4]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未来将稳步推进减震元件及踏板业务两大核心业务发展 强化核心竞争优势并优化市场布局 [6] - 公司计划进一步拓展国际业务版图 加快海外研发中心布局和生产基地建设 积极发展新业务培育新增长点 [6] - 公司持续推进国际市场布局 已在墨西哥、美国、欧洲德国、摩洛哥设立海外子公司 在日本设立办事处实现全球化经营 [7] - 墨西哥工厂已通过多家主机厂及Tier1客户认可 缓冲块项目和踏板项目已实现量产交付 [7]
A股重磅!603037、300620 重大资产重组!
证券时报· 2025-11-21 22:16
凯众股份重大资产重组 - 公司正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安徽拓盛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60%股权以取得其控制权 [2][4] - 交易同时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募集资金全部用于支付本次交易对价 [2] - 经初步测算 本次交易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2] - 公司股票及可转债自2025年11月24日起停牌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5个交易日 [3][4] 凯众股份与标的公司业务 - 凯众股份是掌握先进减震系统材料配方和产品设计开发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 主要产品为汽车悬架系统减震元件、踏板总成及高性能聚氨酯承载轮 [3]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上汽通用等国内主要轿车生产厂和通用全球、福特等国外主流汽车厂 [3] - 安徽拓盛主要从事影响汽车NVH性能的橡胶基弹性体减震、密封元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4] 光库科技重大资产重组 - 光库科技拟通过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安捷讯99.97%股份 [6] - 交易同时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6] - 本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 但不构成重组上市 [6] 光库科技交易协同效应 - 光库科技与安捷讯同属光通信领域 光库科技专业从事光纤激光器件、光通信器件等 安捷讯主营业务为光无源器件 [8] - 交易有利于拓宽公司产品与技术布局 迅速形成规模化高效制造能力 建立更完备产品矩阵 提升客户覆盖与产品交付能力 [8] - 交易后上市公司总资产、净资产规模显著提高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有利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整体经营业绩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