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培动力(603121)
icon
搜索文档
华培动力: 华培动力: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00:20
行业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汽车销量达到4632万辆,同比增长5.5%,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92万辆,同比增长31%,第二季度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攀升至23% [4] - 欧美国家汽车电动化进程有所延缓,英国将混动新车禁售令推迟到2035年,德国取消购车补贴,美国放宽排放标准 [4] - 中国汽车产业表现强劲,2025年1-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44.3%,汽车出口达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 [4] - 2025年全球车身感知传感器市场规模约为41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约为127.8亿元人民币,新能源车传感器需求增速是传统燃油车的2.3倍,全球商用车车身感知传感器市场规模约为12亿美元,乘用车约为29亿美元,中国商用车车身感知传感器市场规模约为34.1亿元人民币,乘用车约为93.7亿元人民币,单车传感器数量从2020年平均28个增至目前平均42个 [5] - 汽车传感器市场仍由外资主导,但随着全球贸易格局重塑、国内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动化升级及政策红利释放,国产汽车传感器市场份额将逐步提升 [6] - 2025年出台《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和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利于汽车零部件行业规范有序良性发展,避免内卷式不良竞争 [6] 公司业务 - 公司业务分为动力总成业务及传感器业务 [6] - 动力总成业务主要产品为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系统核心零部件,包括放气阀组件、涡轮壳和中间壳及其他零部件,用于避免涡轮壳内部压强过大温度过高,稳定涡轮增压器进气端压强,作为涡轮增压器工作腔体和轴承壳体,最终装配到汽车整车 [7] - 产品最终应用于福特、沃尔沃、戴姆勒-奔驰、长城、东风、宝马、上汽、大众、捷豹、比亚迪、理想等终端汽车整车品牌,作为二级供应商供应给博格华纳、盖瑞特、三菱重工、石川岛播磨、博马科技等全球知名涡轮增压器整机制造商,或作为三级供应商供应给美达工业、科华控股等涡轮增压器零部件制造商 [7] - 传感器业务以子公司华培无锡、华培传感无锡、盛美芯为基础,主要产品涵盖全压力量程范围的压力传感器、速度位置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尿素品质传感器等多品类传感器及部分核心芯片 [7] - 传感器业务主要服务于国内商用车前装市场,客户涵盖一汽解放、中国重汽、陕汽、三一重工等商用车主机厂,潍柴动力、康明斯、玉柴、锡柴、云内、常柴等国内外主流发动机厂商以及Bosch、洛特福等汽车尾气排放系统厂商,已在乘用车市场获得初步突破 [7] 经营表现 - 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78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0.32%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17.59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7.08%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81.13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1.05% [12] - 营业成本4.38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93% [19] - 销售费用1485.7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8.41% [19] - 管理费用6021.4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25% [19] - 财务费用440.89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1.07% [19] - 研发费用3313.33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0.40% [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493.71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3.82% [1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3亿元,较去年同期变化不适用 [1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615.2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7.65% [19] 战略进展 - 动力总成事业部持续开拓博格华纳、盖瑞特、Scania、三菱重工、利纳马、克诺尔、石川岛播磨、捷温科技等客户新项目,预计新项目在生命周期内实现总销售额约8亿元人民币 [12] - 传感器事业部实现乘用车领域量产项目0到1突破,中标国内某头部新能源车企传感器产品项目和定点上海某新能源车企新车型的PTC水加热器项目 [13] - 新获取国内C平台尿素压力传感器项目,二季度开始小批交付,巩固公司在该品类汽车传感器市场领先地位 [13] - 与法士特汽车传动有限公司深度合作的新能源变速箱传感器簇项目预计年内实现量产供货 [13] - 竞标获得博世排气温度传感器项目预计年内实现批量供货 [13] - 与Stellantis集团、大众集团等海外车企保持密切项目接触交流,与康明斯的海外项目预计年内实现量产交付 [13] - 拓展热管理系统传感器业务,新获取多家热管理系统厂商新项目定点并稳定实现量产交付 [13] - 完成全资子公司上海华培数能具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组建,加快传感器业务在具身智能领域和工业领域战略布局 [14] 运营效率 - 动力总成事业部打造端到端数字化价值链,整合营销、采购、研发、制造及服务等核心业务流程,部署MES与IoT平台,实现生产工单全生命周期可视化管理与追踪、关键生产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控与预警、全链路质量数据精准追溯 [14] - 传感器事业部完成华培无锡、华培传感无锡及盛美芯深度整合,全面部署OA、ERP、PLM等信息化系统,构建全流程一体化管理体系,跨部门协同效率显著提升 [15] - 2025年一季度完成客户端寄售仓流程梳理及系统重新搭建,实时监控客户端库存消耗情况并高效支持月度对账开票,对现金流起正向促进作用 [15] 投资活动 - 报告期内新增对外股权投资金额20900万元 [20] - 参与设立无锡晟睿创业投资合伙企业,认缴出资总额52400万元,公司认缴出资21800万元,占41.60%,报告期内支付剩余认缴资金20600万元,共计实缴出资21800万元 [20] - 参与认购嘉兴石雀癸酉创业投资合伙企业,认缴出资总额2561万元,公司认缴出资300万元,占11.71%,报告期内完成实缴出资300万元 [20] - 参与认购上海具身智创创业投资合伙企业,认缴出资总额56510万元,公司认缴出资500万元,占0.885%,报告期内实缴出资150万元 [22] 财务结构 - 货币资金1.6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43.16% [19] - 应收票据1494.09万元,较上年末减少35.51% [19] - 应收款项融资2730.55万元,较上年末增长62.03% [19] - 长期股权投资3.1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9.56% [19] - 短期借款2.4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4.32% [19] - 应付票据6665.67万元,较上年末增长48.63% [19]
华培动力: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175905.94元
证券日报· 2025-08-25 22:05
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5.78亿元 同比下降10.3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17.59万元 同比下降67.08% [2] 业绩变动 -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呈现同比下降趋势 [2] - 净利润降幅显著大于营业收入降幅 [2]
华培动力(603121.SH)发布上半年业绩,归母净利润2017.59万元,下降67.08%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17:41
财务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为5.78亿元 同比减少10.3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17.59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67.08%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6元 [1] 盈利能力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81.13万元 同比下降71.05% [1] - 净利润降幅显著高于营收降幅 显示盈利能力承压 [1]
华培动力:计提减值准备合计减少2025年半年度利润总额约131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16:58
财务影响 - 公司计提应收款项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合计减少2025年半年度利润总额约1310万元 [1]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构成中制造业占比99.82% 其他业务仅占0.18% [1] 市场表现 - 公司当前收盘价为18.31元 市值为62亿元 [1]
华培动力(603121) - 华培动力:关于2025年半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2025-08-25 16:45
业绩影响 - 2025年半年度计提资产和信用减值准备,减少利润总额13,101,317.05元[5] 减值准备数据 - 2025年对合并报表范围内有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2] - 存货跌价年末余额20,046,502.24元[3] - 应收账款坏账年末余额25,890,625.33元[3] 公告信息 - 公告发布于2025年8月26日[6]
华培动力(603121)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5 16:4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5.78亿元,同比下降10.32%[24]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5.78亿元,同比减少10.32%[47] - 营业收入为5.7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32%[61]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0.3%至5.78亿元人民币(2024年半年度:6.45亿元人民币)[1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17.59万元,同比下降67.08%[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17.59万元,同比减少67.08%[4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67.1%至2017.59万元人民币(2024年半年度:6129.08万元人民币)[134] - 净利润同比下降74.6%至1365.87万元人民币(2024年半年度:5385.78万元人民币)[133] - 净利润大幅下滑至亏损679.3万元,同比下降139%,2024年同期为盈利1753.5万元[138] - 利润总额为1439.34万元,同比下降77.61%[24] - 营业利润由盈转亏,2025年半年度亏损943.3万元,而2024年同期盈利1925.6万元[13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6元/股,同比下降66.67%[25] - 基本每股收益下降66.7%至0.06元/股(2024年半年度:0.18元/股)[13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05元/股,同比下降70.59%[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1681.13万元,同比减少71.05%[4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4%,同比下降3.23个百分点[2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4.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93%[61]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6.9%至4.38亿元人民币(2024年半年度:4.71亿元人民币)[133]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8.8%,从2024年半年度1.57亿元降至2025年半年度1.12亿元[138] - 销售费用为1485.7万元人民币,同比上升38.41%[61]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8.4%至1485.71万元人民币(2024年半年度:1073.45万元人民币)[133] - 研发费用为3313.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40%[61]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0.4%至3313.33万元人民币(2024年半年度:3697.96万元人民币)[133] - 研发费用减少6.7%,从2024年半年度1002.0万元降至2025年半年度934.6万元[138] - 财务费用为440.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07%[61] - 财务费用激增113%,从2024年半年度270.6万元增至2025年半年度576.3万元[138]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93.71万元,同比下降73.82%[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93.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3.82%[6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3.8%,从2024年半年度1.72亿元降至2025年半年度4493.7万元[14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显著改善,从2024年上半年的-9031.02万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9596.39万元[14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减少18.1%,从2024年半年度6.63亿元降至2025年半年度5.43亿元[14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大幅增长165.3%,从9513.64万元增至25248.58万元[144]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34.4%,从12916.19万元降至8474.23万元[14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555.89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7544.87万元进一步恶化[14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净流出额从2024年半年度6148.2万元扩大至2025年半年度2.23亿元[142] - 投资支付的现金大幅增加902.4%,从2100万元增至21050万元[144]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37.7%,从2024年半年度3352.9万元增至2025年半年度4615.3万元[14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60.3%,从27360万元降至10876万元[144]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激增2371.4%,从292.32万元增至7223.23万元[14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8390.61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5479.12万元大幅下降[14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下降53.1%,从2024年半年度2.99亿元降至2025年半年度1.40亿元[142]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21.49亿元,同比增长1.47%[24] - 总资产从211.76亿元增至214.86亿元,增长1.46%[127][1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1.84亿元,同比下降3.86%[24] - 货币资金为1.6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下降43.16%[62] - 货币资金为1.62亿元人民币,较年初2.85亿元下降43.2%[126]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1.09亿元降至2485万元,减少77.2%[130] - 应收账款为3.5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3.63亿元下降1.1%[126] - 存货为2.5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2.65亿元下降4.4%[126] - 长期股权投资为3.1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大幅增长199.56%[62] - 长期股权投资为3.1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05亿元增长199.5%[126] - 固定资产为5.5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5.77亿元下降4.2%[126] - 短期借款为2.4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94.32%[62] - 短期借款从1.26亿元大幅增至2.46亿元,增长94.3%[127] - 短期借款大幅增长167.4%至1.07亿元人民币(2024年半年度:4003.22万元人民币)[131]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7113.1万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78.72%[62]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从2552万元增至7113万元,增长178.7%[127]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激增202.1%至6852.40万元人民币(2024年半年度:2267.82万元人民币)[131] - 长期借款从3.32亿元降至2.88亿元,减少13.2%[127] - 长期借款同比下降19.7%至1.78亿元人民币(2024年半年度:2.22亿元人民币)[131] - 在建工程从1335万元降至798万元,减少40.2%[127] - 使用权资产从465万元降至356万元,减少23.4%[127] - 无形资产从1.09亿元降至1.01亿元,减少6.9%[127] - 应付账款从2.15亿元降至1.72亿元,减少19.9%[127] - 未分配利润从3.09亿元降至2.62亿元,减少15.4%[12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未分配利润减少4753.08万元,从30907.30万元降至26154.21万元[146] - 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5404.81万元,从125315.92万元降至119911.12万元[146] 业务表现和项目进展 - 动力总成事业部新项目生命周期总销售额预计约8亿元人民币[49] - 传感器事业部新能源车项目生命周期销售金额共计约1.9亿元人民币[49] - 国内C平台尿素压力传感器项目二季度开始小批交付[50] - 新能源变速箱传感器簇项目预计2024年内实现量产供货[50] - 博世排气温度传感器项目预计2024年内实现批量供货[50] - 康明斯海外项目预计2024年内实现量产交付[50] - 公司采用MTO(按订单生产)模式组织生产[46] - 公司产品涉及微熔硅应变片(MSG)及正温度系数水加热设备(WPTC)等核心技术[14]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现代汽车、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宝马、斯堪尼亚、长城汽车、比亚迪、福特、沃尔沃、东风汽车集团及上汽集团等知名企业[14][15] 投资和股权投资活动 - 公司报告期内新增对外股权投资金额为20,900万元[65] - 公司认缴无锡晟睿创业投资基金总额21,800万元,占认缴总额41.60%[66][73] - 公司实缴无锡晟睿出资21,800万元,占期末实缴出资额41.97%[66][68][73] - 无锡晟睿基金认缴总额增至52,400万元,公司新增认缴7,800万元[66] - 公司认缴嘉兴石雀基金300万元,占认缴总额11.71%[67][74] - 公司实缴嘉兴石雀基金300万元[67][74] - 公司认缴上海具身智创基金500万元,占认缴总额0.885%[70][74] - 公司实缴上海具身智创基金150万元[70][74]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85.10万元[72]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17.27万元[72] 子公司和参股公司情况 - 公司控股子公司华培传感无锡旗下拥有全资子公司无锡盛邦汽车电子系统有限公司[14] - 公司参股子公司包括西安中科阿尔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创星中科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无锡晟睿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嘉兴石雀癸酉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4]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江苏华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华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华煦国际贸易(武汉)有限公司及盛美芯科技(无锡)有限公司[14] - 公司控股子公司包括上海华培芮培工业系统有限公司及华培数能传感技术(无锡)有限公司[14] - 上海华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资产34,900.38万元,净资产8,698.67万元,营业收入40,094.47万元,净利润84.67万元[78] - 武汉华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86,073.71万元,净资产53,924.14万元,营业收入30,725.74万元,净利润4,257.99万元[78] - 华煦国际贸易(武汉)有限公司净资产-570.25万元,营业收入5,700.48万元,净利润-557.10万元[78] - 华培数能传感技术(无锡)有限公司总资产27,943.55万元,净资产5,706.60万元,营业收入9,627.54万元,净利润-1,295.58万元[78] - 无锡晟睿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总资产52,131.75万元,净资产52,131.75万元,净利润194.68万元[78]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公司于2023年12月7日更名,现全称为上海华培数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4] - 华培无锡于2024年8月更名,原为无锡盛迈克传感技术有限公司[14] - 华培传感无锡于2024年8月更名,原为无锡盛邦电子有限公司[14]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上海华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19年12月更名,原为上海帕佛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4]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7,451户[117] - 控股股东上海华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39,540,400股占比41.22%[119] - 上海华涧投资持有1.40亿股无限售流通股,占比41.2%[120] - 实际控制人吴怀磊直接持有2469.26万股,与吴佳为一致行动人[120] - 安瑜腾飞1号私募基金合计持有258.85万股,其中信用账户持有258.85万股[121] - 廖满妹合计持有233.73万股,其中信用账户持有186.03万股[121] - 银岳智选私募基金通过信用账户持有223.27万股[121] - 公司注册资本为338,533,715元,股份总数338,533,715股[151] 关联交易和承诺事项 - 公司向华涧新能源销售商品166.54万元[106] - 公司向华涧新能源采购服务21.91万元[106] - 公司2025年4月23日通过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议案[106] - 控股股东华涧投资承诺未生产或开发任何与公司构成竞争的产品且未投资竞争性法人[92] - 控股股东承诺若未来业务产生竞争将以停止生产、业务纳入公司或转让给第三方方式避免[92] - 实际控制人吴怀磊承诺关联交易遵循公正公平原则并确保交易价格公允[93] - 公司制订《关联交易管理制度》明确关联方界定、交易审核权限和表决程序[93] - 华培传感无锡2023至2025年度累计承诺净利润为1.29亿元人民币[102] - 业绩承诺方应补偿金额计算公式为(累计承诺净利润-累计实际净利润)*50.2%[102] - 控股股东华涧投资承诺华培传感无锡2023至2025年度累计净利润为12,900万元人民币[108] - 华培传感无锡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1,263.33万元人民币[108] - 因未履行承诺获得收益需在5个工作日内支付给公司[98][99] - 控股股东承诺全额承担社保公积金补缴费用及罚款[101] - 未履行承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需依法赔偿[98][99][100] - 公司承诺若未能履行公开承诺事项将在指定媒体公开说明原因并道歉[97] - 公司未能履行承诺时负有个人责任的董事及高管将被调减或停发薪酬[97] - 公司承诺若违反填补回报措施将依法承担对投资者或公司的赔偿责任[96] - 公司董事及高管承诺职务消费行为受约束且不动用公司资产从事无关投资[95] - 报告期内公司及控股股东诚信状况良好无不良记录[105] - 公司因风险提示不足被上交所给予口头警示[104] 担保和融资情况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44,000万元人民币[112]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57,658.60万元人民币[112] - 公司担保总额(A+B)为57,658.60万元人民币[112] - 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48.70%[112]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担保金额28,658.60万元人民币[112] - 2025年度公司为子公司银行授信提供担保额度不超过115,000万元人民币[113] -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使公司净资产总额和每股净资产规模大幅增加[94] - 募投项目产生效益需要一定时间导致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存在摊薄风险[94] 市场环境和行业趋势 - 全球汽车销量达4632万辆同比增长5.5%[30] -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992万辆同比增长31%渗透率23%[30]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41.4%和40.3%渗透率44.3%[30] - 中国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30] - 全球车身感知传感器市场规模41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127.8亿元人民币[31] - 新能源车传感器需求增速是传统燃油车2.3倍[31] - 单车传感器数量从2020年平均28个增至目前42个[31]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新能源汽车发展风险,纯电动汽车可能影响涡轮增压器市场需求[80] - 公司主要原材料为镍钴铬钼钨等,价格波动将影响生产成本和盈利稳定性[81] - 公司国外销售收入占比较高,汇率波动可能导致汇兑损益影响经营业绩[82] - 收购华培无锡、华培传感无锡形成的商誉存在减值风险[83] - 美国对中国产品关税税率曾达145%,后续政策变动可能间接影响公司业绩[84] 会计政策和财务报告编制 - 公司确定重要性标准为单项金额超过资产总额0.5%[159][160] - 重要子公司收入标准为超过集团总收入15%[160] -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68]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169]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按公允价值计量[170] - 公司营业周期以12个月为流动性划分标准[157]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的投资[165] - 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无重大不确定性[153] - 合并财务报表按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编制[164] - 金融资产按摊余成本计量 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损益[171] - 债务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利息和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71] - 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股利收入计入当期损益[171] - 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自身信用风险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73]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 将账面价值与对价及累计公允价值变动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7] - 公允价值计量分三个层次 优先使用活跃市场报价[178] - 金融工具减值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 计算全部现金短缺现值[180] - 租赁应收款和部分应收款项 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准备[181] - 信用风险显著增加时 按整个存续期计量预期信用损失[181] - 资产负债表日重新计量预期信用损失 增减值计入当期损益[182
华培动力(603121.SH):上半年净利润2017.59万元 同比减少67.08%
格隆汇APP· 2025-08-25 16:37
业绩表现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5.78亿元 同比减少10.3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17.59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67.08%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1,681.13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71.05% [1] 影响因素 - 行业竞争加剧对公司业绩形成压力 [1] - 部分客户因生产规划和技术方案调整延迟原定量产计划 [1] - 公司战略转型阵痛对短期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1]
华培动力: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017.59万元,同比下降67.08%
新浪财经· 2025-08-25 16:29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5.78亿元,同比下降10.3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17.59万元,同比下降67.08% [1] - 基本每股收益0.06元 [1]
华培动力跌2.05%,成交额9369.71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699.4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2 12:3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2日盘中股价下跌2.05%至18.68元/股 成交金额9369.71万元 换手率1.47% 总市值63.2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699.49万元 其中特大单卖出406.06万元占比4.33% 大单买入928.48万元占比9.91%同时卖出2221.91万元占比23.71%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72.48% 但近期呈现调整态势 近5日涨2.30% 近20日跌18.11% 近60日跌16.72% [1] 龙虎榜交易情况 - 今年以来3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8月7日 当日龙虎榜净卖出5461.55万元 [1] - 8月7日龙虎榜买入总额3893.92万元占总成交额7.40% 卖出总额9355.47万元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2.03万户 较上期减少9.16% 人均流通股16665股较上期增加10.09% [2] -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016530)新进成为第五大流通股东 持股271.33万股 [2]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76亿元 同比下降19.1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96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29亿元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上海华培数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6月22日成立 2019年1月11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涡轮增压器关键零部件 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 [1] - 概念板块包括DeepSeek概念、长三角一体化、氢能源、燃料电池、汽车零部件等 [1]
六维力传感器成机器人关键部件 多家上市公司掀起“军备竞赛”
证券时报· 2025-08-19 05:53
六维力传感器行业概况 - 六维力传感器是人形机器人解决运动控制难题的关键零部件,被称为"神经末梢" [1] - 目前已有十几家A股上市公司在该领域展开"军备竞赛" [1][2] - 当前单价基本在2万元以上,量产后有望降至2000元左右 [1][10] 上市公司布局动态 - 九鼎投资拟以2.13亿元收购南京神源生53.29%股权,标的公司估值从2亿元提升至3亿元 [2] - 东华测试六维力传感器处于小批量试制阶段,正与机器人厂家开展样品试用 [2] - 敏芯股份启动六维力传感器研发立项,积极推动产品应用 [2] - 昊志机电实现六维力传感器全国产化,2025年上半年相关销售收入1221.03万元(同比+127%) [3] - 中鼎股份合资设立公司研发六维力传感器,将应用于人形机器人手腕和脚踝 [3] 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人形机器人产业爆火直接带动六维力传感器需求 [4] - 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商用出货量约2000台,2025年全球出货量或达1.8万台 [7] - 中金公司预测六维力传感器在人形机器人中渗透率或超30% [7] - MIR预计2030年中国六维力传感器年出货量将突破百万台,市场规模达数十亿元 [8] 技术应用场景 - 六维力传感器可解决人形机器人步态不稳问题,实现非平整地面稳定行走 [6] - 特斯拉Optimus Gen 2配置4个六维力传感器,优必选Walker搭载4个 [7] - 智元机器人末端设置六维力传感器,可识别物品重量和卡住情况 [7] 成本与产业化挑战 - 进口品牌单价2-10万元,国产中高端产品1-5万元 [9] - 高成本源于高精度应变计、复杂解耦算法、航空铝/钛合金材料 [9] - MEMS技术有望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单个硅晶圆可生产上万片应变片 [9] - 冰零科技规划生产线产能200万只,目标将成本降至工业产品价格的1/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