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技术

搜索文档
凯尔达:公司控股子公司凯维力近期获得的可自校准的SOI基MEMS三维力传感器及其制备工艺发明专利
证券日报网· 2025-09-26 19:41
证券日报网讯凯尔达9月26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凯维力近期获得的可 自校准的SOI基MEMS三维力传感器及其制备工艺发明专利,是公司重要技术之传感器技术的体现和延 伸。 ...
智慧庭院:泳池机器人
新财富· 2025-09-24 17:46
0 1 从导入阶段进入快速放量阶段 对国内消费者来说,扫地机器人这个品类已经逐渐成为了刚需家电,国内厂商凭借出色的产品力在海外市场也击败老牌龙头iRobot,除此之外,专门针 对欧美市场,国内厂商的庭院机器人三大件也在逐步占领市场。 庭院机器人三大件即割草机器人、泳池机器人、除雪机器人,欧美私家庭院、泳池的保有量规模大,在 割草机器人能否复刻扫地机器人的路? 中我们介 绍了割草机器人的情况,本文主要介绍泳池机器人,根据嘉程资本的统计,2021 年全球有 2888 万个泳池,美国1060万个,欧洲754.2万个,2026 年全 球泳池数量预计增至 3692 万个,CAGR5%,这其中大多数都是私人泳池,私人地上泳池的增长速度更快,CAGR达到7.57%,而泳池机器人主要面向的 也正式私人泳池。IDC统计全球泳池机器人销量有望从2025年不到300万台增至2029年400万台。 目前的泳池机器人全球龙头以色列Maytronics统计全球泳池机器人渗透率从2020年16%提升到2024年25%,头豹研究院预计2030年泳池机器人渗透率有 望达50%。国内厂商元鼎智能的创始人汪洋认为:"泳池机器人将来有机会做到双70 ...
技术与政策助力传感器行业加速发展
证券日报· 2025-09-20 00:07
我国传感器技术创新再传捷报。 在脑机接口等神经接口系统中,电极是连接电子设备和生物神经系统的核心界面传感器。9月18日,中 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官网消息显示,该院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了如头发丝般纤细柔软可拉伸、 可自由驱动的神经纤维电极——NeuroWorm(神经蠕虫)。这一成果是生物电子学领域的重要突破,将 使传统的被动固定式植入电极首次迈向可主动控制、智能响应、与生物组织协同运动的全新阶段,为神 经系统功能的长期动态监测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尤政表示,传感器是信息技术的"神经末梢",是实现万物互联、智 能制造、人形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前沿科技的底层支撑。 行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传感器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核心元件以及生产设备供应;中游主要包括各类传感器的设计、制造以及 封装测试;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智慧医疗等。 根据数据统计,近一个月内,已有35家传感器概念股上市公司接受机构调研,与此同时,产业链上市公 司在传感器领域的应用落地、量产进展、订单情况等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9月18日,浙江福莱新材(605488)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 ...
收藏 | SENSOR CHINA2025保姆级逛展攻略来啦!一起打卡天花板级传感大展!
是说芯语· 2025-09-19 14:48
展会规模与参与情况 - 展览面积达30000平方米 汇聚超过600家传感上下游企业 [1] - 设置8大热门展示专区 举办30多场高规格同期活动 [1] - 吸引500多位产业领袖共聚 包括院士 行业领袖 技术大咖和科研学者 [1][18] 参展企业阵容 - 展商阵容星光熠熠 涵盖全球传感产业硬核进展与前沿场景 [13] - 知名参展企业包括Infineon 京瓷 YAGEO 汉威科技 奥松电子 纳芯微电子等 [14]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CETC) 中航传感等国内重要企业参与展示 [14] 技术论坛与活动安排 - 同期举办30多场活动 覆盖传感器全产业链技术讨论 [18] - 论坛主题包括MEMS传感器设计与制造 汽车智驾感知技术 气体感知前沿技术等 [20][21] - 特设中国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作为开幕论坛 [20] - 举办第二届具身机器人感知技术创新发展论坛 [21] 创新竞赛与展示专区 - 国际智能传感新质创新大赛总决赛于9月24日举行 30个优秀项目进入决赛 [25] - 设置8大特色展区 包括机器人感官互动 欧洲先进传感器 汽车传感器场景展示等 [25] - 创新成果专区展示产业最新技术突破和应用解决方案 [25] 媒体传播与未来规划 - 新华社客户端对开幕论坛进行直播 提供远程参与渠道 [32] - 展会宣布2026年活动将于9月16-18日在同一场馆举办 [34] - 主办单位为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和上海科技会展有限公司 [34]
奥迪威(832491):2025年中报点评:业绩稳中有升,液冷赛道新品值得期待
东吴证券· 2025-08-31 18:3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30亿元,同比增长16.26%,归母净利润5046.86万元,同比增长7.81%,扣非净利润4666万元,同比增长12.20% [1] - 传感器业务营收2.76亿元,同比增长28.77%,毛利率37.27%,执行器业务营收4376.44万元,同比下降33.16%,毛利率21.43% [7] - 液冷技术相关新品取得突破,AI服务器液冷散热专用流量传感器采用超声波与涡街双技术架构,测量精度达+3%,响应速度达毫秒级 [7] - 新一代AKII车载超声波传感器实现批量应用于国产品牌汽车主机厂 [7] - 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02/1.24/1.50亿元(前值1.01/1.15/1.37亿元),对应PE分别为43.73/35.89/29.61倍 [7]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617.16百万元,同比增长32.13%,2025E为746.40百万元,同比增长20.94%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87.66百万元,同比增长13.87%,2025E为101.65百万元,同比增长15.96% [1] - 2024年EPS 0.62元/股,2025E为0.72元/股 [1] - 当前股价31.90元,市净率4.40倍,总市值4502.47百万元 [5] - 2024年毛利率34.81%,2025E为33.41% [8] 行业前景 - 2024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2085.9亿美元,同比增长8.1%,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4061.2亿元,同比增长11.4%,预计2027年达5793.4亿元 [7] - 传感器技术向智能化、微型化、低功耗和高效率方向发展 [7] - 2028年行泊一体装配率预计提高至25% [7] - 液冷技术因散热能力优势应运而生,但存在动态流量匹配失衡等技术痛点 [7]
华培动力(603121.SH)发布2025半年度报告,聚焦传统业务实现突破,布局具身智能打开新空间
新浪财经· 2025-08-27 11:1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78亿元 实现归母净利润2017.59万元 [1] 动力总成业务进展 - 动力总成事业部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 遵循老客户挖掘新项目、新客户寻求突破的市场规划 [2] - 持续开拓博格华纳、盖瑞特、Scania、三菱重工、利纳马、克诺尔、石川岛播磨、捷温科技等客户新项目 [2] - 基于订单及客户销售预测 预计2025上半年新项目在生命周期内实现总销售额约8亿元人民币 [2] 传感器业务突破 - 传感器事业部实现乘用车领域量产项目0到1突破 中标国内某头部新能源车企传感器产品项目 [2] - 定点上海某新能源车企新车型PTC水加热器项目 预计2026年开始量产 [2] - 新获项目生命周期内销售金额共计约1.9亿元人民币 [2] - 积极推动传感器业务海外拓展 与Stellantis集团、大众集团等海外车企保持密切项目接触 [3] - 与康明斯的海外项目预计2025年内实现量产交付 [3] 具身智能战略布局 - 完成全资子公司上海华培数能具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组建 加快传感器业务在具身智能和工业领域的战略布局 [4] - 重点研发六维力传感器、柔性传感器等前沿技术 金属应变片和硅基技术同步布局 [4] - 一代六维力产品已完成 正在积极对接客户测试 计划通过结构、标定等方面改进推出更具竞争力产品 [4] - 以传感器技术为核心实现从单一部件供应到系统解决方案提供的升级 实现单品价值突破 [5] 战略发展前景 - 构建汽车关键部件+机器人核心传感器的双增长曲线 [1] - 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形成稳增长+高弹性的黄金组合 [5] - 海外项目逐步落地、具身智能业务进展提速、新能源热管理产品持续放量将推动特色发展之路 [5] - 技术积淀深厚且布局前瞻的企业将率先享受万亿级传感器市场与具身智能爆发的红利 [5]
机器人的功能触角:灵巧手
2025-08-21 23:05
行业与公司 **行业**:机器人灵巧手技术及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公司**:特斯拉、兆威机电、鸣志电器、捷昌驱动、鼎智科技、隆盛科技、雷赛智能、禾川科技、英石机器人、强脑科技、腾讯Robotex实验室、Shadow Robot(英国)、Strank(德国) --- 技术层面 **驱动系统** - 主流方案为空心杯电机(体积小)[1] - 替代方案包括普通直流无刷电机、新型轴向磁通电机(提升功率密度)[1][4] - 特斯拉Optimus第一代用空心杯电机+涡轮蜗杆,第二代改用直流无刷电机+微型丝杠+腱绳[1][5][9] **传动系统** - 主流方式:键绳、微型丝杠、精密减速器(组合应用)[1][4] - 键绳需解决自张紧机制(否则误差增大)[16] - 齿轮+微型丝杠适用于高刚性工业场景(负载1~5kg)[16] - 特斯拉验证直驱及微型谐波减速器方案[6][9] **感知系统** - 触觉传感器技术壁垒高,压阻式传感器应用广泛(结构简单、成本低)[1][4] - 未来或发展为电磁电子皮肤[1][4] - 传感器分为内部(编码器、温度传感器)和外部(压力、力传感器)[18][19] **分类与设计** - 按传动结构:键绳、齿轮、蜗轮蜗杆、连杆、混合、液压传动[10] - 按自由度:主动自由度(全驱动)和部分欠驱动(键绳/连杆可能欠驱动)[10] - 内置vs外置电机:外置拟人化但控制难,内置模块化但灵活性低[13] --- 市场与竞争格局 **海外企业** - Shadow Robot(英国)、Strank(德国):产品成熟但价格高(单只5万美元)、维修周期长[3][11] - 德国宇航中心:四指灵巧手(12电机驱动19自由度)[5] **国内企业** - 哈工大HIT Hand:首个工业测试国产灵巧手(降低电机数量及成本)[5] - 兆威机电:发布ZW hand系列(DM17工业用,LM06服务类)[22] - 鸣志电器:空心杯电机领先(与特斯拉合作,成本优势)[22] - 雷赛智能、禾川科技:布局关节模组/电机电控[21] **特斯拉进展** - 第一代:空心杯电机+涡轮蜗杆+编码器 - 第二代:直流无刷电机+微型丝杠+腱绳[9][12] - 计划11月发布第三代产品,技术路线未完全收敛[2][9] --- 关键挑战与趋势 **成本与性能** - 电机重量和成本是降本关键(占系统重量50%以上)[3][14] - 高能量输出密度需求(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仍存挑战)[14] - 自由度越高,传感器成本/算法难度越大[9] **技术趋势** - 多指灵巧手是未来方向(模仿人类生理结构,支持复杂操作)[7][8] - 短期多种方案并行(键绳、丝杠、减速器组合)[9][16] - 长期或收敛至头部企业主导方案[9] **供应链布局** - 电机电控企业倾向布局零销售(如鸣志电器)[11] - 丝杠/减速器企业倾向布局关节执行器[11] --- 数据与细节 - 德国宇航中心灵巧手:12电机驱动19自由度,单只售价5万美元[5] - 特斯拉Optimus技术迭代:从涡轮蜗杆到微型丝杠+腱绳[9][12] - 主流传动负载能力:齿轮+微型丝杠方案支持1~5kg[16] --- 注:未提及文档(如15、20)无实质性内容,已跳过
四方光电: 四方光电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8 00:1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08亿元,同比增长49.36%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12.38万元,同比增长103.41% [2] - 扣非净利润7655.63万元,同比增长88.13% [3] - 基本每股收益0.84元/股,同比增长104.88% [3] - 研发投入5813.69万元,占营收比例11.45%,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 [3][43] 业务发展 - 构建七大业务领域:暖通空调、工业及安全、汽车电子、医疗健康、智慧计量、科学仪器、低碳热工 [5] - 工业及安全业务快速增长,冷媒泄漏监测传感器表现突出 [3] - 2024年收购的诺普热能和精鼎电器贡献收入增长 [3] - 汽车电子领域布局高温气体传感器和热失控监测传感器 [23] - 智慧计量领域深耕超声波技术,国际市场稳步拓展 [23] 技术创新 - 拥有光学、超声波、MEMS等多元技术平台 [31] - 报告期内新增18项知识产权,累计543项 [43] - 开发四通道红外C3H8传感器、NMP气体泄漏报警器等新产品 [42] - 冷媒泄漏监测传感器AM4205获2025中国制冷展创新产品奖 [21] - 家用激光甲烷气体传感器获燃气安全创新成果一等奖 [21] 行业趋势 - 传感器向高精度、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8][9] - "双碳"政策推动气体分析仪器及传感器需求增长 [13][14] - 新能源汽车普及带动电池安全监测技术发展 [17][18] - 高端科学仪器领域国产替代需求迫切 [19][20] - 燃气安全监管趋严促进监测设备市场扩容 [15][16] 全球化布局 - 设立匈牙利生产基地、美国子公司和韩国孙公司 [24] - 产品出口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12] - PM传感器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12] - 与国际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24] - 通过本地化实体运营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33] 管理优化 - 从职能制转向事业部制,划分七大业务事业部 [26] - 完成治理结构调整,精简为"两会一层"架构 [24] - 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CRM、MES等系统 [25] - 实施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30] - 发布首份ESG报告,建立可持续发展框架 [28][29]
你不一定知道的传感器巨头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11 09:11
公司发展历程 - 纳芯微成立于2013年,2014年发布首款三轴加速计信号调理芯片,2015年推出首款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芯片,2016年进军汽车电子市场 [2] - 2018年汽车压力传感器芯片实现批量装车,温度传感器芯片量产,2019-2021年持续推出新产品包括MEMS压力传感器、磁传感器调理芯片和霍尔电流传感器 [2] - 2022年4月上市时汽车芯片出货量已超1亿颗,同年集成式线性电流传感器、磁角度传感器等产品开始批量出货 [2] - 2023年持续丰富磁传感器产品品类并开拓海外市场,设立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分支机构 [2] - 2024年成为AEC汽车电子委员会成员,完成对磁传感器芯片厂商麦歌恩100%股权收购 [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专注于传感器芯片和传感器信号调理芯片设计生产,而非传统传感器模组制造 [4] - 已打造压力传感器、磁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三大产品线,料号多达上千种 [5] - 压力传感器产品覆盖80%市场,磁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实现全品类市场覆盖 [5] - 创下多个"国内第一":小尺寸集成式磁电流传感器、功能安全ASIL B(D)的AMR轮速传感器、容式压力传感器调理芯片等 [6] - 与大陆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联合研发汽车级压力传感器芯片 [7] 市场应用与战略布局 - 传感器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车身底盘、座舱、热管理和内燃机动力系统等关键领域 [7] - 采用平台化研发策略,开发通用底层电路IP后进行二次开发和优化,提高研发效率和产品鲁棒性 [8] - 通过收购麦歌恩补充磁传感器产品线,成为国内唯一同时具备角度、速度、开关、电流等多品类磁传感器产品的公司 [9] - 磁传感器产品将应用于工业控制、安防、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无人机、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9]
汉威科技:以传感器入局,为机器人“画皮” | 供应链隐形冠军
钛媒体APP· 2025-07-29 09:16
人形机器人感知系统发展 - 运动控制是人形机器人走向通用的第一步 感知决策是紧随其后的第二步 通过传感器实现外界感知系统 [2] - 人形机器人硬件技术围绕传感器 执行器和驱动器 能源管理及新型材料开展 传感器在精度 响应速度和集成度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2] - 视觉传感器让机器人具备视觉能力 但其他维度感知能力仍欠缺 [2] 汉威科技技术优势 - 汉威科技是国内气体传感器领域龙头企业 成立于1998年 2009年创业板上市 [2] - 公司是国内最早涉足柔性触觉传感器领域的企业 具备量产能力 柔性触觉传感器厚度<0.3mm 灵敏度达0.1kPa [3] - 柔性触觉传感器已整合到机器人灵巧手部位 可感知物品形状 硬度及抓取力度 实现精准安全操作 [3] - 公司产品矩阵覆盖"触觉-平衡-力控-嗅觉"多维感知 具备压阻 压电 电容等多种技术路线 [4] - 拥有四大技术平台:气体传感(市占率国内70%) 光电传感 高精度姿态传感器 柔性微纳传感 [4] 行业增长前景 - 2025年上半年人形机器人行业融资87起 金额109亿元 较2024年全年56起50亿元近乎翻倍 [5] - 预计2030年量产能力达500-600万台 市场规模超4500亿元 [6] - 人形机器人传感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61.6% 力传感器占比最高(2030年585亿元) 视觉传感器200亿元 触觉传感器105亿元 [7] 汉威科技市场布局 - 苏州能斯达年产千万只柔性传感器产线产能饱和 新扩建产线预计下半年投入使用 [8] - 已与多家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合作 向部分厂家小批量供货 [7] - 国内传感器企业以老牌为主(成立超5年占比85%) 汉威科技等具备技术储备的厂商正加速抢占市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