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顶科技(603160)

搜索文档
汇顶科技(603160) - 关于部分股票期权注销完成的公告
2025-04-01 17:48
股票期权注销 - 公司注销2021 - 2023年多期未行权股票期权3163802份[1][3] - 2021年第一期注销643145份,第四个行权期行权比例0%[1] - 2021年第二期注销93007份,第四个行权期行权比例0%[2] - 2021年第三期注销2340968份,第三个行权期行权比例0%[2] - 2022年第一期1名离职注销4293份[3] - 2023年第一期8名离职注销82389份[3] 注销完成情况 - 3163802份期权注销于2025年3月31日完成,对股本无影响[3]
汇顶科技(603160) - 关于股票期权2025年第一季度自主行权结果暨股份变动的公告
2025-04-01 17:48
股票期权行权与过户 - 2025年1 - 3月2022年第一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行权并完成股份过户登记3,608股,占可行权总量0.60%[1] - 2025年1 - 3月2023年第一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行权并完成股份过户登记75,809股,占可行权总量1.93%[1] - 2025年第一季度行权股票上市流通数量合计79,417股[3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2022和2023年激励计划累计过户登记股份3,942,759股[36] 股票期权授予与注销 - 2022年4月25日向494名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期权3,831,062份,行权价74.57元/份[6] - 2022 - 2025年多次注销2022和2023年第一期股票期权[8][12][13][14][25][26] - 2023年8月7日授予1,143名激励对象19,606,675份股票期权,行权价55.95元/份[23] 行权价格调整 - 2022年7月25日因2021年度利润分配,2022年激励计划行权价由74.57元/份调为74.35元/份[7] - 2024年5月14日因2023年度利润分配,2022年激励计划行权价由74.35元/份调为74.17元/份[12] - 2024年因2023年度利润分配,2023年激励计划行权价由55.95元/份调为55.77元/份[25] 行权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2022年激励计划第二个行权期239人参与行权,累计行权402,051份,占比66.60%[18][2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2023年激励计划第一个行权期936人参与行权,累计行权3,540,708份,占比90.03%[28][29] 其他要点 - 两次激励计划行权股票来源为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增发的A股普通股[18][28] - 2022和2023年第一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采用自主行权模式[30] - 2022年第一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参与行权的高级管理人员行权新增股份锁定6个月[33] - 2023年第一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行权后股份转让不受比例和时间限制[33] - 本次变动后无限售条件股份为461,944,673股[3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激励计划共募集资金227,285,407.83元[36] - 募集资金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37] - 第一季度新增股份对公司财务和经营成果无重大影响[38]
汇顶科技20250321
2025-03-23 23:02
纪要涉及的公司 汇顶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经营情况** - 2024 年净利润 6.04 亿元,同比增长 265.8%,营收 43.75 亿元,同比下降 0.8%,芯片出货量 12.5 亿颗,同比增长 5.5%,毛利率从 40.5%提升至 41.8%,资产减值约 1500 万元,销售、管理及研发费用同比减少 1.61 亿元,下降 10.9% [2][4][5] - 新产品规模化商用助力智能手机单个产品价值量提升,2024 年推出超声波指纹传感器、新一代屏下传感器、NFCESE 芯片等新产品 [5] 2. **超声波指纹传感器** - 已在小米、vivo、OPPO 等安卓高端机型商用,并扩展至中高端机型,2024 年商用约十款机型,预计 2025 年更多机型采用,未来 2 - 3 年市场空间显著扩展 [2][7] - 厚度约 100 微米,释放手机内部空间,摆放灵活,无需屏幕补光,识别速度快、灵敏,在极端状态下识别能力好,甚至可水下操作和导航,预计全球搭载该技术的安卓手机渗透率达 15% - 20% [8] - 通过硅基 SOI 技术创新解决方案,缩小尺寸、降低成本、提升性能,支持贴膜,增强信号质量 [2][9] 3. **业务规划** - 终止收购云星宇因交易价格未达成一致,与总裁人事变动无关,终止后整合显示驱动和触控板,目标 TDDI 成为市场主要供应商之一 [2][6][10] - 2024 年非手机业务收入占比 33.2%,较 2023 年增加 4.5 个百分点,未来 2 - 3 年聚焦手机领域,拓展 IOT 和汽车电子领域,如车规级 BOX SOC、中大功率音频等产品 [2][11] 4. **技术创新** - 使命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技术进步创造独特客户价值,重点关注智能传感器(显示、触控、音频),通过 AI 算法提升传感器智能化 [4][15][16] - 新一代音频芯片已规模商用,配合自研 AI 算法,在中大功率产品、便携式移动音箱及汽车上展现高效能,即将推出全球性能最好的 haptics 芯片 [17][18] - 在生物识别领域致力于身份识别及隐私数据安全管理,在连接领域关注 NFC 和 BRP 连接技术及高效、低功耗数据传输 [19] - 拥有大量算法运行在 SOC 上,为解决方案提供支持,未来针对不同应用场景适配不同硬件和算法,在成本与性能间达成统一 [20] 5. **市场应用与趋势** - 主要面向手机、PC 等智能终端设备及汽车市场,手机占比较大 [21] - 手机是移动智能终端核心,带动各种形态产品应用,公司将专注该市场并扩展到机器人领域,研究适配新需求 [22] 6. **新产品展望** - 光线传感器、健康传感器、安全芯片、ToF 芯片均已量产并出货,预计随着技术迭代和市场需求增加,贡献将增大 [23][24] 7. **毛利率与成本控制** - 预计 2025 年综合毛利率继续提升,基于产品架构、售价判断和供应链成本情况分析 [25] - 致力于开发高性能产品,通过技术进步降低成本,如超声波产品,保持较高毛利率 [26] 8. **供应链管理** - 多年前布局供应链管理,探索 RISC - V 和 ARM 应用,触控芯片控制建设 RISC - V 内核累计出货量超 8 亿 [27] 9. **机器人领域规划** - 在智能传感器、连接技术、计算能力及安全技术四个方面有应用需求,未来持续研究并与客户交流,适应机器人应用需求,关注 AI 相关新技术 [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新任总裁刘玉平 2005 年 3 月加入汇顶科技,有丰富研发等方面经验,参与多项重要产品开发,对公司价值观和企业文化高度认同,董事会任命其为总裁以推动公司长期成功 [3] - 与映兴控股合作终止是正常结果,不影响公司发展战略决策 [12]
汇顶科技:2024年年报点评:新品规模商用,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0250322
民生证券· 2025-03-22 19: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终端需求回暖叠加降本控费,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新品规模商用,拓客与下沉有望推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看好公司新品量能逐渐释放推动业绩进一步提升 [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3月21日汇顶科技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实现营收43.75亿元,YoY - 0.8%;归母净利润6.04亿元,YoY + 265.8%,扣非归母净利润5.58亿元,YoY + 322.3%;24Q4实现营收11.52亿元,YoY - 4.9%,QoQ + 19.2%;归母净利润1.56亿元,YoY + 2.0%,QoQ + 18.9% [1] 盈利能力提升原因 - 出货量受益于市场需求增加、新产品商用及OLED渗透率提升达12.5亿颗,同比增长5.5%;ASP受市场环境和竞争因素影响下降;毛利率从40.5%提升至41.8%得益于芯片采购成本下降及产品迭代;三费总支出同比下降10.9%,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35%/4.05%/21.71%;实现归母净利润6.04亿元,YoY + 265.8%,对应净利率13.80%,YoY + 10.06 pcts [2] 分业务情况 - 指纹识别芯片/电容触控芯片/其他芯片分别实现营收16.79/16.77/8.96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5.08%/51.25%/44.62%,在总营收中占比分别为38.4%/38.3%/20.5% [2] 营运效率情况 - 2024年末存货账面价值为5.70亿元,较2023年末7.16亿元下降20.4%,存货周转率从2.1次提升至4.0次;25年2月完成孙公司100%股权出售,交易价格为4250万欧元 [2] 新品商用情况 - 指纹传感器推出超声波指纹方案,商用于10款知名手机品牌中高端机型,24年出货量超800万颗,25年有望更广泛商用;光线传感器新一代产品首创2.5D堆叠式架构,已在vivo、iQOO多款旗舰机型商用,24年出货量约500万颗,25年有望在更多OLED屏幕终端设备商用;NFC/eSE芯片在国内知名品牌客户机型规模出货,24年出货量约300万颗,受支付宝“碰一下”支付方式影响,有望提升智能手机NFC渗透率;音频产品新一代智能音频放大器已量产并商用于荣耀、REDMI、moto等品牌高端机型,2025年有望扩大商用规模 [3] 投资建议及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5 - 27年实现营收53.96/62.89/69.90亿元,归母净利润8.45/9.87/11.15亿元,对应PE分别为42/36/32倍 [4][5] 财务指标预测 - 包含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每股指标、估值分析等多方面指标在2024A、2025E、2026E、2027E的预测数据 [5][8][9]
汇顶科技:经营情况持续改善,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0250322
太平洋· 2025-03-21 22: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汇顶科技经营情况持续改善,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虽受价格拖累营收略有下降,但出货量增长、毛利率提升,且重视费用管控,运营效率优化,同时深耕四大核心技术领域,全球化战略布局与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1][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票数据 - 总股本/流通为 4.62/4.62 亿股,总市值/流通为 357.39/357.39 亿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 100.5/55.03 元 [3] 经营业绩 - 2024 年全年公司实现营收 43.75 亿元,同比下降 0.75%;实现归母净利润 6.04 亿元,同比增长 265.76%;单 Q4 实现营收 11.52 亿元,同比下降 4.89%;实现归母净利润 1.56 亿元,同比增长 1.95% [4] 营收与盈利能力分析 - 出货量达 12.50 亿颗,同比增长 5.5%,但受市场环境和竞争因素影响产品平均销售价格下降,导致营收下降;毛利率从 40.5%提升至 41.8% [5] 费用管控情况 - 2024 年销售费用 1.90 亿元,销售费率 4.35%,同比下降 0.59 pcts;管理费用 1.77 亿元,管理费率 4.05%,同比下降 0.75 pcts;研发费用 9.50 亿元,研发费率 21.71%,同比下降 2.09 pcts;财务费用 -1.04 亿元,同比下降 0.20 亿元 [5] 核心技术与市场布局 - 全力投入“传感、AI 计算、连接、安全”四大核心技术领域,产品面向智能终端、物联网及汽车电子领域;下游智能终端市场预期稳定增长,有望带动相关产品出货量提升;汽车消费逐步恢复,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公司车规级产品将实现更多商用;产品广泛应用于海内外知名品牌,全球化战略布局与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6]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实现营收 58.34、69.54、78.95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8.54、10.67、12.66 亿元,对应 PE 41.86、33.48、28.22x [7]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375|5,834|6,954|7,895| |营业收入增长率(%)|-0.75%|33.34%|19.21%|13.53%| |归母净利(百万元)|604|854|1,067|1,266| |净利润增长率(%)|265.76%|41.41%|25.03%|18.63%| |摊薄每股收益(元)|1.33|1.85|2.31|2.74| |市盈率(PE)|60.56|41.86|33.48|28.22| [10]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预测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货币资金(百万)|3,068|3,480|2,688|3,637|4,025| |应收和预付款项(百万)|625|541|822|1,023|1,175| |存货(百万)|716|570|2,014|1,845|2,373|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5,553|6,577|7,511|8,504|9,587| |资产总计(百万)|9,727|10,304|11,239|12,232|13,315| |负债合计(百万)|1,682|1,583|1,908|2,155|2,352| |归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8,045|8,721|9,330|10,077|10,963| |营业收入(百万)|4,408|4,375|5,834|6,954|7,895| |营业成本(百万)|2,624|2,547|3,379|3,957|4,474| |销售费用(百万)|218|190|292|348|395| |管理费用(百万)|212|177|233|278|316| |财务费用(百万)|-84|-104|-16|-25|-108| |净利润(百万)|165|604|854|1,067|1,266| |经营性现金流(百万)|1,786|1,073|-595|1,220|709| |投资性现金流(百万)|-1,728|-1,018|48|49|59| |融资性现金流(百万)|-310|7|-257|-321|-381| |毛利率|40.46%|41.79%|42.08%|43.09%|43.34%| |销售净利率|3.74%|13.80%|14.63%|15.35%|16.04%| |销售收入增长率|30.26%|-0.75%|33.34%|19.21%|13.53%| |净利润增长率|122.08%|265.76%|41.41%|25.03%|18.63%| |ROE|2.05%|6.92%|9.15%|10.59%|11.55%| |ROA|1.72%|6.03%|7.93%|9.10%|9.91%| |ROIC|5.55%|5.32%|8.57%|9.91%|10.23%| |EPS(X)|0.36|1.33|1.85|2.31|2.74| |PE(X)|191.94|60.56|41.86|33.48|28.22| |PB(X)|3.93|4.27|3.83|3.55|3.26| |PS(X)|7.18|8.50|6.13|5.14|4.53| |EV/EBITDA(X)|53.48|42.76|36.09|28.17|24.88| [13][14]
汇顶科技:经营情况持续改善,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0250321
太平洋· 2025-03-21 21:4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汇顶科技经营情况持续改善,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虽受价格拖累营收略有下降,但出货量增长,毛利率提升,且重视费用管控,运营效率优化,同时深耕四大核心技术领域,全球化战略布局与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1][5][6] 相关目录总结 股票数据 - 总股本/流通为 4.62/4.62 亿股,总市值/流通为 357.39/357.39 亿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 100.5/55.03 元 [3] 经营业绩 - 2024 年全年公司实现营收 43.75 亿元,同比下降 0.75%;实现归母净利润 6.04 亿元,同比增长 265.76%;单 Q4 实现营收 11.52 亿元,同比下降 4.89%;实现归母净利润 1.56 亿元,同比增长 1.95% [4] 营收与盈利分析 - 受市场环境和竞争因素影响,产品平均销售价格下降致营收下降,但出货量达 12.50 亿颗,同比增长 5.5%;毛利率从 40.5%提升至 41.8% [5] 费用管控 - 2024 年销售费用 1.90 亿元,销售费率 4.35%,同比下降 0.59 pcts;管理费用 1.77 亿元,管理费率 4.05%,同比下降 0.75 pcts;研发费用 9.50 亿元,研发费率 21.71%,同比下降 2.09 pcts;财务费用 -1.04 亿元,同比下降 0.20 亿元 [5] 核心技术与市场前景 - 公司全力投入“传感、AI 计算、连接、安全”四大核心技术领域,产品面向智能终端、物联网及汽车电子领域;下游智能终端市场预期稳定增长,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加速,公司产品应用广泛,全球化战略布局与品牌影响力将持续提升 [6]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实现营收 58.34、69.54、78.95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8.54、10.67、12.66 亿元,对应 PE 41.86、33.48、28.22x [7]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375|5,834|6,954|7,895| |营业收入增长率(%)|-0.75%|33.34%|19.21%|13.53%| |归母净利(百万元)|604|854|1,067|1,266| |净利润增长率(%)|265.76%|41.41%|25.03%|18.63%| |摊薄每股收益(元)|1.33|1.85|2.31|2.74| |市盈率(PE)|60.56|41.86|33.48|28.22| [10]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 包含货币资金、应收和预付款项、存货等资产项目,短期借款、应付和预收款项等负债项目,以及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等利润表项目和经营性现金流、投资性现金流、融资性现金流等现金流量表项目在 2023A - 2027E 的数据 [13][14][15]
维信诺、汇顶科技发布2024年财报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3-21 13:42
维信诺财报分析 - 2024年营业收入79.29亿元,同比增长33.80% [2][3]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5.05亿元,同比增加12.21亿元 [2][3] - OLED产品营收74.94亿元,同比增长46.01%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65.696.012.62元,同比下降83.12% [3] - 总资产38.085.286.148.14元,同比下降2.58%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549.372,070.54元,同比下降31.81% [3] 维信诺业务发展 - 巩固新兴显示领域领先优势,优化产品结构,头部客户OLED显示产品出货量大幅增长 [3] - 拓展多元化品牌客户群体,海外子公司加速开拓市场,深化与头部品牌客户合作 [4] - 合作范围涵盖智能手机、智能穿戴、平板、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等中尺寸AMOLED产品 [5] - 全球首款14.2英寸车载滑移卷曲AMOLED屏幕量产,应用于"红旗·国雅"高端行政轿车 [5] - 智能家居、教育、工控、游戏机等领域已量产供货 [5] - 投资布局第8.6代AMOLED生产线,打造全球首条智能像素化技术产线 [5] 维信诺技术创新 - 发布全新发光材料体系Foremost(F1)、业界先进调光护眼方案 [5] - 业内首发MLA+COE和UBA+COE的低功耗高性能组合解决方案 [5] - 全球首发中尺寸宽频LTPS技术,智能分区多频LTPO技术 [5] - 参股公司合肥维信诺布局智能像素化技术,满足全尺寸AMOLED生产需求 [5][6] - 参股公司成都辰显发布全球首台108尺寸P0.7 TFT基Micro-LED显示屏 [6][7] 汇顶科技财报分析 - 2024年营收43.75亿元,同比减少0.75% [8][9]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04亿元,同比增长265.8% [8][9] - 毛利率从40.5%提升至41.8% [1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72.673.062.78元,同比下降39.93% [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721.494.961.75元,同比增长8.41% [9] 汇顶科技业务发展 - 出货量达12.50亿颗,同比增长5.5% [9] - 超声波指纹传感器被vivo、小米、iQOO、REDMI、一加等国内手机品牌采用 [11] - 屏下光线传感器商用于坚果N1S系列、O2 Ultra高端投影仪及联想拯救者Y900平板电脑 [12] - NFC/eSE芯片在国内知名品牌客户机型实现规模出货 [13] - 转让DCT GmbH和DCT B.V.的100%股权,初始交易价格4,250万欧元 [13]
汇顶科技(603160) - 关于注销部分股票期权的公告
2025-03-20 21:33
股票期权注销 - 2025年3月19日决定注销3,163,802份股票期权[1][2] - 涉及2021 - 2023年多期激励计划[1][2] - 部分因激励对象离职或业绩考核不达标注销[9][11] 影响说明 - 本次注销对财务和经营无实质性影响[12]
汇顶科技(603160) - 2024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2025-03-20 21:32
财务审计 - 毕马威华振审计公司2024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2] - 毕马威华振认为公司该日在重大方面保持有效财务报告内部控制[7] 审计相关说明 - 建立健全和实施内部控制并评价有效性是公司董事会责任[3] - 毕马威华振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并披露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4] - 内部控制存在固有局限性,推测未来有效性有风险[5]
汇顶科技(603160) - 国浩律师(深圳)事务所关于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销部分股票期权之法律意见书
2025-03-20 21:32
激励计划会议 - 2021年5月6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一次会议等审议2021年第一期激励计划议案[12] - 2021年10月11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等审议2021年第二期、第三期激励计划议案[13][14] - 2022年4月7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等审议2022年第一期激励计划议案[16][17] - 2023年7月20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2023年第一期激励计划议案[18] - 2025年3月19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等审议注销部分股票期权议案[22] 投票权征集 - 2021年5月7日公告独立董事公开征集投票权,时间为5月19日[12] - 2021年10月13日公告独立董事公开征集投票权,时间为10月22日[15] 名单公示 - 2021年5月7日至5月18日公示2021年第一期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13] - 2021年10月12日至10月21日公示2021年第二期、第三期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名单[15] 激励计划考核 - 2021年激励计划以2018 - 2020年三年平均营业收入为基数设复合增长率得分标准[24] - 2021年激励计划以2018 - 2020年三年平均净利润为基数设复合增长率得分标准[24] - 2021年激励计划设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得分标准[24] - 公司层面绩效得分设行权比例标准[24] 股票期权注销 - 本次合计注销股票期权3,163,802份,涉及激励对象1,481人[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