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恒为科技(603496)
icon
搜索文档
华为算力概念午后活跃 直真科技、恒为科技双双涨停
快讯· 2025-07-18 13:18
华为算力概念股表现 - 午后华为算力概念股活跃 直真科技和恒为科技双双涨停 青云科技、华宇软件、优刻得、高新发展、亚康股份等跟涨 [1]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动态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7月26日至7月29日举办 [1] - 华为将首次线下展出昇腾384超节点真机 [1] - 昇腾超节点技术实现业界最大规模384卡高速总线互联 [1]
2025年中国大模型一体机行业研究:DeepSeek大模型一体机,如何破局行业发展
头豹研究院· 2025-07-16 20: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大模型一体机作为集成化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应运而生,中国大模型一体机行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2025年主流厂商产品呈现多样化配置与功能定位,价格受四大因素影响;不同类型厂商通过差异化定价策略构建竞争优势;大模型一体机适用于特定企业或机构 [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分析 定义与组成结构 大模型一体机是集成化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以“软件 + 硬件 + 运维”构建,覆盖完整链条;架构分为部署及管理能力、AI软件平台、硬件底座和全栈运营/运维能力四部分,具备多层安全体系、软件硬件协同、全栈运维体系等特点 [14][16]。 部署特点 大模型一体机部署以极致性能、本地数据闭环与高度可控性为优势,适用于对实时性和数据安全要求高的专有场景,与私有云、公有云部署在部署架构、算力资源、资源调度等多方面存在差异 [19]。 主要厂商及具体产品价格 2025年主流厂商产品价格覆盖50万至500万元,如华为FusionCube A3000价格200万 - 500万元,浪潮信息元脑RI推理服务器价格50万 - 200万元等,不同厂商产品在核心配置、功能定位等方面各有特点 [7][21]。 价格区间 大模型一体机分高、中、基础三个层级,高端型号150万 - 500万元,支持超大模型预训练与推理;中端型号50万 - 150万元,适配行业主流大模型应用;基础型号10万 - 50万元,赋能轻量级模型推理与边缘部署 [22][26]。 价格影响因素 价格由“硬件性能基础 + 系统集成能力 + 行业定制化服务 + 合规安全交付”四大因素决定;核心硬件配置是基础,GPU类型与数量、高速互联结构等影响成本;系统集成与软硬协同能力影响溢价空间;定制化服务与行业应用适配形成差异化定价 [30][31]。 定价策略对比 硬件主导型厂商硬件成本占比80% - 90%,靠规模降本,定价“硬件贴近成本、服务带动附加值”;软件服务溢价型厂商软件与服务占比30% - 40%,靠模型与服务溢价;垂直场景定制化厂商依赖行业Know - how实现高附加值 [34][35]。 用户画像 大模型一体机适用于无专业AI基础设施和团队、以模型推理或轻量训练为主、预算有限、对上线效率要求高的企业或机构,如中小企业、本地化需求行业或初期AI探索阶段的用户 [36][37]。 典型厂商分析 未提及具体分析内容 业务合作 头豹研究院提供会员账号、定制报告/词条、定制白皮书、招股书引用、市场地位确认、行研训练营等业务合作服务 [40]。
恒为科技(603496) - 2025 Q2 - 季度业绩预告
2025-07-14 15:50
收入和利润(同比) - 2025年半年度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600万元至2000万元,同比减少5173.57万元至5573.57万元,下降72.12%至77.70%[3][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380万元至1780万元,同比减少5066.40万元至5466.40万元,下降74.00%至79.84%[3][5] -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3%左右[9] 上年同期利润相关数据 - 上年同期利润总额为7454.83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7173.57万元[7]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846.40万元[7] - 上年同期每股收益为0.2261元[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智能系统平台业务受智算业务订单减少影响,收入同比下滑较多[9] - 网络可视化业务收入增长,但整体毛利率因产品结构原因下降[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坚持智算升级战略,加大算力一体机研发及行业场景应用投入[9] 成本和费用(同比) - 公司期间费用保持谨慎控制策略,整体费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9]
计算机周报20250713:金融科技之后,国产算力与AI应用怎么看?-20250713
民生证券· 2025-07-13 21: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新一轮AI“军备竞赛”开启,Grok4、Kimi K2等大模型发布催化国内算力需求与应用生态,看好国产算力与AI应用发展 [4][10][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观点 新一轮AI“军备竞赛”开启 - Grok4发布,xAI估值有望冲击2000亿美元,相比24年初提升10倍,Grok 4在HLE基准测试中准确率达38.6%,Grok 4 Heavy达44.4%,远超谷歌和OpenAI模型 [10] - Kimi K2发布刷新开源模型性能上限,采用大规模Agentic数据合成策略,开发综合pipeline生成高质量数据,引入通用强化学习 [12][13] - 全球科技巨头在AI底层模型、算力、应用层、AIOT等展开多轮交锋,如亚马逊考虑追加对Anthropic投资、CoreWeave收购Core Scientific等 [16] - AI应用生态蓬勃发展,OpenAI、Anthropic的ARR分别达100亿美元、30亿美元,国内AI应用如deepseek、豆包等有巨大商业化潜力 [22] 投资建议 - 国产AI算力方面,关注寒武纪、海光信息等AI芯片龙头,中芯国际等先进晶圆制造领军企业,高澜股份、英维克等国产AI算力液冷企业 [4][29] - AI Agent方面,办公关注金山办公等;编程关注卓易信息等;终端AI关注汉朔科技等;ERP/CRM关注金蝶国际等;OA关注泛微网络等;司法关注金桥信息等;金融/财税关注同花顺等;教育关注科大讯飞等;医疗关注讯飞医疗等;客服关注梦网科技等;AIGC关注美图等 [4][29] 行业新闻 - 工信部加大5G演进和6G技术创新投入,推进两化融合,为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提供支撑 [30] - 上海浦东将启动万卡规模智算中心、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建设,构建创新体系,助力AI企业发展 [31] - 截至6月30日,439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上线应用需公示使用情况 [32] - 国办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稳妥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 [33] 公司新闻 - 卓易信息股东中恒企管拟减持不超2,271,445股,占比不超1.88% [3][34] - 中新赛克南京众诀在4月9日至7月8日减持82,500股,占比0.0483% [34] - 启明星辰法定代表人由魏冰变更为袁捷 [34] - 京北方股东和道(天津)企业管理合伙企业计划减持不超26,000,000股,占比不超3.00% [34] - 万集科技及控股子公司取得9项《发明专利证书》 [3][35] 本周市场回顾 - 本周(7.7 - 7.11)沪深300指数涨0.82%,中小板指数涨0.73%,创业板指数涨2.36%,计算机(中信)板块涨3.37% [2][36] - 计算机板块个股涨幅前五为大智慧、上海钢联、中科金财、新开普、金证股份;跌幅前五为海航科技、旋极信息、正元智慧、汇金股份、汇金科技 [2][36]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训推一体机行业全景分析:随着AI泛应用,企业对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需求不断增加,训推一体机市场规模将迎来显著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1 09:33
训推一体机行业定义及分类 - 训推一体机是一种集成了AI模型训练和推理部署功能的专用计算设备或系统,具有软硬件一体化、本地化闭环及动态资源分配等特点 [1] - 根据部署位置可分为云端一体机、边缘一体机、混合一体机;根据垂直化程度可分为通用型、行业专用型 [1]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AI训推一体机市场空间为168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主要受AI大模型需求爆发、国产化替代加速、政策支持等因素驱动 [3] - 政务、金融、医疗等领域渗透率提升是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 [3]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芯片(CPU、GPU、存储器)、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硬件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 [5] - 中游为训推一体机研发生产及系统集成 [5] - 下游应用于政务、金融、医疗、制造业、能源、教育等领域 [5] 电子政务领域应用 - 训推一体机在电子政务领域覆盖智慧城市、政务决策、公共安全、民生服务等场景,凭借数据本地化处理、高效模型迭代、隐私安全保护等优势加速落地 [7] - 2024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市场规模约4732亿元,其中硬件规模1440亿元,预计2025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5000亿元 [7]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国产化主导、头部集中、垂直细分加速"特点,主要参与者包括ICT巨头、AI芯片厂商、云计算服务商及垂直领域解决方案商 [10] - 代表企业包括阿里巴巴、浪潮信息、中科曙光、科大讯飞、华为、中兴通讯、软通动力、恒为科技、云天励飞、云从科技等 [10] 代表企业动态 - **浪潮信息**:2024年营业收入1147.67亿元,同比增长74.24%,推出适配不同行业场景的大模型一体机产品 [12] - **中科曙光**:2024年营业收入131.48亿元,同比下降8.40%,净利润19.11亿元,同比增长4.10%,发布全国产DeepSeek大模型超融合一体机 [14] - **科大讯飞**:联合华为发布星火一体机,支持全栈国产化部署 [11] - **华为**:推出FusionCube A3000训推超融合一体机,适配DeepSeek私有化部署 [11]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融合、场景下沉、国产替代、绿色计算是行业四大变革方向 [16] - 未来将向高性能国产化(如Chiplet技术)、轻量化训练(LoRA微调)、多模态融合(文本+视觉一体机)方向发展 [16]
恒为科技(603496) - 关于2021年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即将届满的提示性公告
2025-07-09 17:30
员工持股计划情况 - 2021年12月28日2760030股非交易过户至持股计划账户[2][3] - 2021年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48个月,分三期解锁,比例30%、40%、30%[3][7] - 截止公告日,持股计划持有公司股份630042股,占总股本0.1968%[4] 员工持股计划规则 - 锁定期满后至存续期满前,管理委员会择机处置股票[4] - 公司年度报告等公告前特定日期不得买卖股票[5] - 发生实际控制权变更等情形,董事会5个交易日内决定是否终止计划[8] - 存续期内变更须经出席持有人会议2/3以上份额同意并经董事会审议通过[9] - 存续期满自行终止,特定情况可提前或延长[10] 其他 - 公司关注计划进展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1]
恒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全资子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28 04:28
全资子公司减资及工商变更 - 恒为科技对全资子公司恒益智慧进行减资5700万元,减资后注册资本降至300万元 [1] - 恒益智慧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最新营业执照显示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00万元,经营范围涵盖新兴能源技术研发、节能服务及信息系统集成等 [1] - 子公司法定代表人仍为沈振宇,经营期限至2042年10月20日 [1] 董监高减持计划实施结果 - 监事顾海东原计划减持10万股(占总股本0.0312%),实际减持6万股(0.0187%)[4][5] - 高管黄明伟原计划减持58万股(0.1811%),实际减持15万股(0.0468%)[4][5] - 高管秦芳原计划减持5万股(0.0156%),实际减持3万股(0.0094%)[4][5] - 三位减持主体均提前终止减持计划,未完成原定减持上限 [5][7] 董监高持股基本情况 - 顾海东持股443,811股(占总股本0.1386%),黄明伟持股2,320,477股(0.7247%),秦芳持股273,900股(0.0855%)[3] - 减持价格按市场价格执行,计划期间未发生股本除权除息调整 [4]
碧兴物联: 关于诉讼进展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8 00:29
诉讼基本情况 - 公司作为原告就买卖合同纠纷案向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被告为恒为科技的全资子公司上海恒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1] - 涉案金额包括订金53325万元及合同违约金 [1] - 案件目前处于一审判决阶段,公司拟在收到判决书后15日内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 诉讼判决内容 - 一审判决要求恒为智能在生效后10日内向公司支付以53325万元为基数的资金占用利息(违约金),按同期一年期LPR计付 [2] - 利息计算分为三笔:第一笔自2024年4月26日至5月20日,第二笔自4月26日至6月27日,第三笔自4月26日至9月8日 [2] - 法院驳回了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 [2] 诉讼影响 - 本次诉讼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 [1] - 对公司本期或后续利润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最终影响需以法院生效判决执行情况为准 [2] - 公司将持续关注诉讼进展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
恒为科技(603496) - 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提前终止减持计划暨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2025-06-27 18:18
人员持股 - 监事顾海东持股443,811股,占总股本0.1386%[2] - 高管黄明伟持股2,320,477股,占总股本0.7247%[2] - 高管秦芳持股273,900股,占总股本0.0855%[2] 减持计划 - 顾海东原计划减持不超100,000股,占0.0312%[3] - 黄明伟原计划减持不超580,000股,占0.1811%[3] - 秦芳原计划减持不超50,000股,占0.0156%[3] 减持情况 - 截至公告日,顾海东减持60,000股,占0.0187%[4] - 截至公告日,黄明伟减持150,000股,占0.0468%[4] - 截至公告日,秦芳减持30,000股,占0.0094%[4] 计划终止 - 2025年6月27日,三人提前终止减持计划[12]
恒为科技(603496) - 关于全资子公司完成注册登记的公告
2025-06-27 18:15
公司决策 - 2025年4月11日审议通过全资子公司减资议案[1] - 对全资子公司恒益智慧减资5700万元[1] 子公司情况 - 减资后恒益智慧注册资本减至300万元[1] - 恒益智慧近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1] 公告信息 - 公告发布日期为2025年6月28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