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为科技(603496)

搜索文档
恒为科技(603496) - 2024 Q2 - 季度财报
2024-08-27 17:53
利润分配与股东权益 - 公司2024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元(含税),不转增,不送红股[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173.57万元,同比增长325.79%[1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846.40万元,同比增长562.98%[1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206.37%,达到0.2261元/股[1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377.43%,达到0.2158元/股[1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增加3.86个百分点,达到5.17%[1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增加4.13个百分点,达到4.94%[1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409,229,996.72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53,841,360.91元增加了4.09%[9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71,734,374.65元,同比增长343.8%[9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261元/股,同比增长206.4%[9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加55,388,635.81元,主要由于综合收益总额增加71,735,693.51元[10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资本公积增加1,090,211.86元,主要由于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10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增加54,124,183.95元,主要由于综合收益总额增加71,735,693.51元[10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增加55,213,076.95元,达到1,409,987,388.07元[10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收资本增加92,409,305.00元,主要由于资本公积转增资本91,488,355.00元[10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资本公积减少72,904,539.01元,主要由于资本公积转增资本91,488,355.00元[10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增加16,858,244.48元,主要由于未分配利润增加16,847,788.96元[10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增加19,504,765.99元,主要由于普通股投入16,669,195.00元[10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利润分配减少16,010,462.16元,主要由于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10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286,156,057.94元[1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31,555,734.36元[11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金额为1,090,211.86元[11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利润分配金额为-17,611,509.56元[11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资本公积为528,111,057.53元[11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378,816,629.55元[11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283,976,447.09元[11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1,764,664.64元[11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金额为19,504,765.99元[11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利润分配金额为-16,010,462.16元[113] 财务数据与业绩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6.36亿元,同比增长99.42%[1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4亿元,上年同期为-951.74万元[18]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09亿元,同比增长4.09%[18] - 报告期末总资产为19.58亿元,同比下降19.78%[1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6.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5%[96] - 营业总成本为5.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1%[96] - 净利润为715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3%[97] - 研发费用为591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97] - 流动资产合计为10.9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8%[94] - 非流动资产合计为7.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3%[94] - 负债合计为5.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5]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2.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95] - 长期股权投资为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4%[94] - 固定资产为1.3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9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31,367,954.29元,同比增长14.4%[9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为227,324,254.46元,同比增长4.1%[9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32,507,379.71元,同比增长19.4%[9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85,332,003.68元,同比增长187.2%[10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80,553,592.73元,同比增长67.5%[10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到的税费返还为8,494,917.19元,同比增长25.4%[10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490,095,617.45元,同比增长200.3%[10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利润为31,166,265.26元,同比增长175.6%[10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4,352,285.79元,同比下降995.8%[10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252,171.32元,同比下降219%[10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3,398,553.05元,同比下降557.5%[10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15,577,762.80元,同比下降26%[10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04,445,619.93元,同比增长14.5%[10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05,344,552.25元,同比增长6.3%[10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12,820,574.43元,同比下降40.1%[10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44,900,000.00元,同比增长74.6%[10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104,971,723.00元,同比增长61.7%[10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355,212,680.96元,同比增长1405.8%[10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货币资金为217,065,961.00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42,636,967.54元减少了50.96%[8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应收账款为471,257,169.46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30,390,914.79元增加了9.50%[8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预付款项为95,650,909.84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19,692,176.41元减少了81.59%[8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存货为377,069,570.89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66,972,362.74元增加了2.75%[8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流动资产合计为1,360,022,511.21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31,592,041.04元减少了29.59%[8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非流动资产合计为597,704,657.90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08,818,043.51元增加了17.47%[9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资产总计为1,957,727,169.11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440,410,084.55元减少了19.78%[9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流动负债合计为478,395,942.72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57,963,255.06元减少了54.78%[9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负债合计为547,739,781.04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85,635,773.43元减少了49.54%[91] 业务与技术发展 - 公司主要业务涉及网络功能虚拟化(NFV)、软件定义网络(SDN)、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技术领域[10] - 公司致力于工业4.0和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应用[10] - 公司提供智算服务,利用CPU与GPU、FPGA、ASIC等加速芯片的异构组合,实现高精度通用算力和低精度专用算力的融合供应[11]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增加,主要得益于智算相关业务落地和网络可视化业务收入增长[19] - 公司是国内最早进入网络可视化领域的厂商之一,技术概念与产品创新领先[22] - 公司是国内最早提出从网络可视化延伸到智算可视化的厂商,提供算力集群的组网调优和动态监测分析解决方案[22] - 公司智能系统平台业务在信创领域具有较完整的技术体系和技术储备,市场份额领先[24] - 公司设计和研发了智算可视化系统,全面实时采集和处理CPU、GPU等计算资源及网络交换、存储等系统节点数据,提升智算系统运行效率和无故障运行时间[27] - 公司推动网络可视化向智算可视化方向演进,加大算网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研发投入,增加国产算力集群组网优化、AIGC智能监管等技术研发方向[28] - 公司智能系统平台业务聚焦国产化和智能化结合,开发出一系列全国产信息化产品和技术平台,覆盖计算、网络、存储、安全等IT基础设施需求[29] - 公司智能系统平台业务受益于智算行业快速发展,AI一体机等产品逐步落地并确认收入,实现高速增长[29] - 公司积极参与AIGC监管相关标准和技术的探讨,助力AIGC行业健康安全发展[35] - 公司智能系统平台业务受益于国产信息化趋势,产业链上下游快速发展并走向成熟[37] - 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和行业智能化趋势推动智能系统行业发展,尤其在能源、轨道交通、电力等关键行业[38] - 智慧运维、智慧场馆等智慧系统成为新基建重点,推动智能系统平台产品持续快速发展[39] - AI技术的爆发式进步推动算力需求增长,公司智能系统平台业务中的智能计算板块将受益[40] - 公司在网络可视化领域具备全系列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覆盖多种部署场合和应用场景[41] - 公司在智能系统平台领域具备技术积累和产品布局优势,尤其在国产信息化领域[42] - 公司核心团队稳定专业,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是公司竞争优势的基础[43] - 公司在网络可视化和智能系统平台领域具备领先的技术能力和优秀创新能力[44] - 公司产品覆盖网络可视化全流程,提供灵活优化的系统级解决方案[4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3,588.98万元,同比增长99.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173.57万元,同比增长325.79%[49] - 网络可视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268.38万元,同比增长40.43%,主要受益于政府侧网络可视化业务收入增长[49] - 智能系统平台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5,126.31万元,同比增长141.34%,主要得益于智算一体机和服务器等业务的落地[49] - 公司研发费用为59,190,061.68元,同比增长3.86%,主要用于算网一体化和国产自主信息化技术的研发[50] - 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161项,专利59项(其中发明专利48项),注重自主研发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49] 风险与合规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2]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3] - 公司未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5] - 公司未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5] - 公司未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5] -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具体内容见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的"可能面对的风险"部分[5] - 公司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指出,未来计划和发展战略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5]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风险,可能导致盈利水平下降和市场占有率降低[59] - 公司面临行业和技术变革风险,可能导致产品与市场需求不匹配[60] - 公司面临政策风险,可能影响市场和业务规模[61] - 公司及其子公司在报告期内未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67] - 公司承诺规范关联交易,确保关联交易的公平、公正、公允[69] - 公司实际控制人承诺不从事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同或构成竞争的业务[71] - 公司承诺招股说明书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71] -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不无偿或以不公平条件向其他单位或个人输送利益[72] - 公司承诺未来股权激励方案的行权条件将与公司填补回报措施的执行情况相挂钩[73]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5,000,000元[78]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21,000,000元[78] - 公司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1.49%[78]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0,238户[81] - 股东沈振宇持有公司股份44,096,777股,占总股本的13.77%[81] - 股东胡德勇持有公司股份22,102,562股,占总股本的6.90%[81] - 股东王翔持有公司股份17,374,944股,占总股本的5.43%[81]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行业景气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公司股份14,039,513股,占总股本的4.38%[81] - 沈振宇持有公司44,096,777股,占总股本的13.77%[84] - 胡德勇持有公司22,102,562股,占总股本的6.90%[84] - 王翔持有公司17,374,944股,占总股本的5.43%[84]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行业景气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公司14,039,513股,占总股本的4.38%[84] - 张诗超持有公司10,635,443股,占总股本的3.32%[84] - 上海添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添橙MAD恩慧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有公司6,000,000股,占总股本的1.87%[84] - 陈绪光持有公司5,772,800股,占总股本的1.80%[84] - 黄琦持有公司5,444,754股,占总股本的1.70%[84] - 上海迎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迎水合力12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有公司5,260,264股,占总股本的1.64%[84] -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社保基金四二二组合持有公司2,951,252股,占总股本的0.92%[84] 关联交易与承诺 - 公司预计2024年与关联方的采购业务不超过600万元,销售业务不超过9,900万元[7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际向关联方采购商品及加工服务共计89.46万元[7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际向关联方销售商品合计1,870.17万元[75]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每年转让的股份不超过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5%[69] - 公司承诺规范关联交易,确保关联交易的公平、公正、公允[69] - 公司实际控制人承诺不从事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同或构成竞争的业务[71] - 公司承诺招股说明书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71] -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不无偿或以不公平条件向其他单位或个人输送利益[72] - 公司承诺未来股权激励方案的行权条件将与公司填补回报措施的执行情况相挂钩[73] 子公司与投资 - 上海恒为云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净利润为3,084.38万元,营业收入为4,674.12万元[58] - 上海恒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788.09万元,营业收入为30,847.20万元[58] - 浙江恒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274.30万元,营业收入为7,206.21万元[58]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恒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中贝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的销售合同总金额为5.46亿元,已完成执行金额为3.06亿元[79]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包括母公司及8家子公司和2家孙公司[116] 会计政策与财务报告 - 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编制基础,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117][119] - 公司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120] - 公司营业周期小于12个月,以12个月作为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划分标准[121]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22] - 重要在建工程的标准为1,000.00万元,重要应收款项坏账准备收回或转回金额的标准为500.00万元[123] - 公司对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124][125]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包括
恒为科技:关于2023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回复(1)
2024-08-26 20:11
恒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监管工作函回复 众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关于《关于恒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 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回复 上海证券交易所: 众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会计师")作为恒为科技 (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公司"或"恒为科技")2023年度的年审 会计师,根据贵所上证公函【2024】0801号《关于恒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以下简称"监管工作函")的要求, 对涉及本次特定事项进行了认真核查,并在此基础上,出具了《众华会计师事务 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关于恒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的 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回复》(以下简称"本监管工作函回复")。 本监管工作函回复中所称"报告期"指2023年度,本监管工作函回复中部分 合计数与各加数直接相加之和在尾数上可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是因四舍五入造 成的。 现对监管工作函回复如下: 1、年报显示,公司报告期末预付款项余额 5.20 亿元,较上期期末 0.11 亿元大 幅增长,主要是预付合同款增加所致;合同负债余额 5.3 ...
恒为科技:关于控股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登记的公告
2024-08-21 16:52
公司设立 - 恒科智算2024年8月20日完成工商注册,注册资本1000万元[2] - 恒为科技认缴700万元占股70%,泓成远略认缴300万元占股30%[4] 出资与权益 - 双方2025年12月31日前按持股比例完成实缴出资[5] - 新增资时任意一方有权优先认购新发股权[6] 公司治理 - 恒科智算不设董事会和监事会,部分职位由恒为科技委派或提名[7] 协议条款 - 泓成远略变更相关合伙人需恒为科技书面同意[9] - 恒为科技售股时泓成远略享有随售权(部分除外)[9] - 协商一致可书面解除协议,违约方需赔偿损失[10] - 投资方逾期出资需支付利息并赔偿损失[10] - 协议争议协商不成向上海徐汇区法院起诉[11]
恒为科技:关于公司控股股东股份解除质押的公告
2024-07-19 15:34
股东持股 - 沈振宇持股44,096,777股,占总股本13.77%[2] - 王翔持股17,374,944股,占总股本5.43%[2]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89,574,283股,占总股本27.97%[5] 股份解押 - 沈振宇2024年7月19日解押5,510,400股,占其所持12.50%,占总股本1.72%[3] - 王翔2024年7月19日解押5,593,700股,占其所持32.19%,占总股本1.75%[3] - 解押后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无质押股份,暂无后续质押安排[3][5]
恒为科技(603496) - 2024 Q2 - 季度业绩预告
2024-07-09 17:47
业绩预告 - 公司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为6,800万元至7,300万元,同比增长303.61%至333.29%[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为6,473万元至6,973万元,同比增长526.82%至575.23%[6] - 公司不存在影响本次业绩预告内容准确性的重大不确定因素[9] 经营情况 - 公司自去年起围绕"算力+数据"布局新质生产力,报告期内智算相关业务开始落地,以及网络可视化业务收入增长,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增加,带来毛利润大幅增加[8] - 公司在期间费用方面依然保持谨慎控制策略,预计同比增长幅度在8%以内[8] 财务数据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利润总额为1,760.40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684.78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32.68万元,每股收益为0.0738元[7]
恒为科技:关于2024年二季度获得政府补助的公告
2024-07-09 17:47
证券代码:603496 证券简称:恒为科技 公告编号:2024-033 恒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4 年二季度获得政府补助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一、获得政府补助的基本情况 2024 年 4-6 月,恒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公 司")及全资和控股子公司合计收到政府补助 3,397,465.06 元,具体明细如下: | 序号 | 项目内容 | 收到补助时间 | 补助金额(元) | | | 补助依据 | | --- | --- | --- | --- | --- | --- | --- | | | 软件产品增 | | | | |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软件 | | 1 | 值税即征即 | 年 | 3,377,273.35 2024 | 4-5 | 月 | 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 | | | 退 | | | | | [2011]100 号) | | 2 | 就业补贴 | 年 | 17,443.00 2024 | 4-6 | 月 | 《省人力资源和社 ...
恒为科技:关于设立控股子公司的公告
2024-07-02 18:4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拟与泓成远略共同设立控股子公司恒科智算[3] - 恒科智算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司出资700万元占比70%[3] - 恒科智算注册地点为上海市徐汇区番禺路1028号相关室[6] - 恒科智算经营范围包括技术服务、软件开发等[6] - 恒科智算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7] - 新子公司设立将使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变更[9] - 新子公司未来经营可能面临不确定因素,投资收益不确定[10]
恒为科技:关于设立全资子公司的公告
2024-07-02 18:4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拟设立境外全资子公司恒为科技(香港)有限公司[3] - 香港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为10万元港币[3] - 公司持有香港全资子公司100%股权[6] 其他新策略 - 2024年7月2日会议审议通过设立议案[4] - 交易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5] - 子公司经营范围为进出口贸易等[6] - 设立需取得相关文件,存在不确定性[8] - 经营面临政策、市场等风险[8] - 公司将加强管理和风控应对风险[8]
恒为科技:第四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07-02 18:43
公司决策 - 2024年7月2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2] - 审议通过设立控股子公司议案[3] - 审议通过设立全资子公司议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