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峰股份(603997)

搜索文档
汽车零部件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优质赛道穿越周期,机器人转型星辰大海
长江证券· 2025-07-07 19:43
报告核心观点 - 智电变革下行业持续成长,中国有望涌现世界一流零部件企业,2025 年零部件投资有三条主线,即国内智能化升级及国产替代、海外全球化布局企业收获、汽车零部件企业向人形机器人行业转型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6][19] 引言:如何看待当下汽车零部件的投资机会 - 智电变革下行业成长,中国有望涌现世界一流零部件企业,2025 年下半年及后续零部件有数倍成长空间,投资有国内、海外、机器人三条主线 [19] - 从估值看,近期零部件长短期估值均处历史中枢之下,2021 年以来产业环境变化推动估值中枢提升;从盈利能力看,规模效应和降本增效使零部件板块盈利平稳提升 [21][23] 国内:智能化打开新空间,国产替代格局改善 - 智能科技化带来零部件增量空间,本土 Tier1 崛起,智驾系统相关零件随渗透率提升市场空间扩大,科技化配置升级带动相关领域放量,国内企业有望大幅配套 [25] - 部分细分赛道国产化率开始提升,未来诸多零部件行业国产化率有望从约 10%提升至约 30%以上,国内头部企业在部分行业市占率有提升空间 [29] - 智能化成整车厂胜负手,消费者更关注汽车智能化程度,预计 2030 年国内乘用车 L2 及以上智能汽车智驾功能标配市场渗透率超 90%,NOA 标配搭载量超 2300 万辆 [29] - 中国汽车电动化进入下半程,智能化平价时代已至,随着相关因素推动,国内智驾渗透率将加速提升 [32] - 激光雷达渗透率和装载数量上升,国内市场由国内厂商主导,2024 年市场空间 37.9 亿元,2028 年有望达 127.5 亿元,CAGR 为 35.4% [34] - 智驾芯片市场规模随智驾渗透率提升而扩大,2024 年市场规模 217 亿元,2028 年预计达 496 亿元,CAGR 为 23.0%,国产智驾芯片具备挑战海外龙头的竞争力 [39] - 线控制动在新能源车中渐成标配,市场空间有望扩大,2024 年为 146 亿元,2028 年预计达 261 亿元,CAGR 为 15.6%,国内伯特利等本土供应商已开始突破 [41] - 汽车座椅单车价值量提升推动市场空间扩大,2024 年为 1195 亿元,2028 年有望达 1442 亿元,CAGR 为 4.8%,继峰股份有望成新头部企业 [50] - 车灯智能化升级和个性化发展开辟增量,市场空间有望扩大,2024 年为 1205 亿元,2028 年有望达 1706 亿元,CAGR 为 9.1%,国内市场由华域视觉、星宇股份主导 [56] - 汽车玻璃产品升级,市场有望扩容,2024 年市场空间为 265.3 亿元,2028 年有望达 447.0 亿元,CAGR 为 13.9%,福耀玻璃国内龙头地位稳健 [60] 海外:优质零部件出海打开新篇章 - 国内零部件企业凭借优势切入全球供应链,加速海外扩张,2015 - 2024 年海外业务收入增长,占总营收比重上升,未来中国汽零有 2 倍以上成长空间 [64] - 美国加征关税未使整体进口波动,中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在高关税下仍具竞争力,零部件企业海外盈利能力较好 [68][72] - 中国和墨西哥出口美国关税情况不同,符合美墨加协议的企业仍处零关税,利好全球产能布局企业 [74][76] - 墨西哥产量增加,美国产能向其转移,整车新增投资超百亿,符合美墨加贸易协定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将受益 [76][82] - 中国零部件企业广泛开启全球化布局,在北美多在墨西哥布局产能,在欧洲主要选择德国、波兰等地,通过并购和建厂布局市场 [89][106] - 欧洲轻型车 2025Q1 销量同比下降,新能源短期冲高,碳排放政策延缓和取消企业燃油车补贴将影响新能源发展 [97][103] 人形机器人:即将实现 0→1,打开汽零中长期广阔成长空间 - 2024 年人形机器人发展百花齐放,2025 年迎来加速发展期,在量产、成本、技术上有突破,技术路线多样,场景应用积极 [109][111][123] - 减速器以谐波、行星为主,探索新型减速器,三者应用领域成熟稳定,可替代性低 [126][132] - 国内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发展多样,多种技术路线并行,企业快速追赶,腱绳传动式中 UHMWPE 纤维是主流腱绳材料 [135][139] - 机器人轻量化可提高运动和续航能力,材料优化是主要方式,镁铝合金和 PEEK 材料受关注,LCP、PPS、PA 等塑料材料也有应用 [141][146][150] - 汽车零部件企业具备能力助力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 1500 亿元,特斯拉人形机器人 2025 年量产,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 [151][157] 投资建议:把握国内优质赛道、全球化以及人形机器人转型机遇 - 看好汽车零部件板块,国内推荐伯特利、福耀玻璃等,海外推荐新泉股份、敏实集团等,人形机器人领域推荐拓普集团等 [10][161]
继峰股份(603997) - 继峰股份定向可转债转股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
2025-07-01 17:33
可转债转股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继峰定01”累计36934万元已转股,股数51226019股,占转股前总额5.02%[3][6] - 2025年4 - 6月,1396万元“继峰定01”转股,股数1936197股[3][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转股可转债金额3066万元,占发行总量2.74%[3][6] 发行与限售情况 - 公司向宁波东证继涵等发行可转债,募资718200000元[4] - “继峰定01”限售期2019.11.18 - 2025.11.17,票面利率3.00%[4][5] - 定向可转债2022.12.26解除限售并挂牌转让[5] 股份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无限售流通股从1266076241股增至1268012438股[8] - 转股后,继弘集团等持股比例从42.26%降至42.20%[11] - 转股后,余万立持股比例从6.82%降至6.81%[11]
继峰股份: 继峰股份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第一次持有人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9 16:25
员工持股计划会议决议 - 公司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第一次持有人会议于2025年6月19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出席持有人共91人 [1] - 会议审议通过设立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委员会的议案,同意票数31,578,000份,占出席持有人所持份额总数的100% [1][2] - 管理委员会由3名委员组成,设主任1名,任期与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一致 [1] 管理委员会选举结果 - 选举张畅、吴建东、刘大刚为管理委员会委员,张畅同时当选主任,任期均为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 [1] - 管理委员会委员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董监高不存在一致行动关系 [1] 管理委员会授权事项 - 持有人大会授权管理委员会全权办理员工持股计划相关事项,包括持有人份额变动、资产分配及日常事务管理 [2] - 授权范围涵盖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内全部相关事项,有效期自会议决议日起至计划终止日止 [2] - 授权议案获全票通过,同意票数31,578,000份,占出席持有人份额的100% [2]
继峰股份: 继峰股份关于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非交易过户完成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9 16:25
员工持股计划实施进展 - 公司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实际参与员工91人,认购份额31,578,000份(每份1元),对应认购资金31,578,000元,资金来源为员工自筹 [2] - 持股计划通过非交易过户方式获得公司回购专用账户库存股5,700,000股,过户价格为5.54元/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45% [2] - 参与人员、认购规模及资金来源与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情况一致,未出现调整 [2] 持股计划结构设计 - 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为36个月,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且最后一笔股票过户完成之日起计算 [3] - 标的股票分两批解锁:首批解锁50%需满12个月,第二批解锁50%需满24个月 [3] - 具体解锁比例与数量将结合公司业绩指标及持有人考核结果动态调整 [3] 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 - 持股计划实施依据《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试点指导意见》及上交所自律监管指引完成 [1][2] - 公司已按规定披露董事会决议(第五届第十七次会议)、股东大会决议(2024年年会)及草案摘要等文件 [1] - 后续将根据计划进展持续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
继峰股份(603997) - 继峰股份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第一次持有人会议决议公告
2025-06-19 16:00
员工持股计划会议 - 公司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第一次持有人会议于6月19日召开[2] - 出席会议持有人91人,代表份额3157.8万份,占总份额100%[2] 管理委员会设立 - 同意设立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委员会,委员3名,主任1名[2] - 设立管理委员会表决同意3157.8万份,占比100%[3] 委员选举 - 选举张畅、吴建东、刘大刚为委员,张畅为主任[4] - 选举委员表决同意3157.8万份,占比100%[5] 事项授权 - 授权管理委员会办理相关事项,有效期至计划终止[6][7] - 授权事项表决同意3157.8万份,占比100%[7]
继峰股份(603997) - 继峰股份关于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非交易过户完成的公告
2025-06-19 16:00
员工持股计划情况 - 2025年实际参与认购员工91人[2] - 认购份额31,578,000份,缴纳资金31,578,000元[2] - 对应认购库存股5,700,000股[2] 股票过户与持股比例 - 2025年6月18日5,700,000股过户,价格5.54元/股[3] - 截至披露日持股5,700,000股,占总股本0.45%[3] 存续期与解锁安排 - 存续期36个月[3] - 过户满12、24个月分两批解锁,比例各50%[4]
继峰股份: 继峰股份关于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3 18:07
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 - 公司于2025年6月13日通过上证路演中心以视频录播和网络互动形式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 [1] - 公司董事、财务总监及独立董事出席并与投资者互动交流 [2] 2024年业绩亏损原因 - 德国宏观经济下行及汽车市场需求疲软导致较大亏损 [2] - 格拉默在欧洲区实施人员优化措施并出售多年亏损的美国TMD公司 [2]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达50.37亿元,去年同期为45.12亿元,同比增长11.6% [2] - 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去年同期0.1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47% [2] 应对行业压力的措施 - 公司通过降低固定成本和提高经营效率应对海外汽车市场产量下滑的影响 [2] - 未来将密切关注国际市场环境变化,采取多种措施规避行业波动风险 [2] 2025年二季度经营情况 - 生产经营总体稳定,业务有序推进 [2] - 新增订单符合业务发展规划,公司持续关注客户需求并积极开拓市场 [2] 投资者沟通渠道 - 公司通过电话、邮箱、上证e互动等多种形式保持与投资者沟通 [2]
继峰股份(603997) - 继峰股份关于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2025-06-13 17:30
业绩总结 - 2024年公司大幅亏损,因德国经济下行等[4] - 2025年Q1营收50.37亿元,同比降4.73%[5] - 2025年Q1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大增[5] 未来展望 - 目前生产经营总体稳定,二季度新增订单符合规划[5] 其他新策略 - 2024年以来采取降本增效措施应对行业压力[5]
继峰股份(603997) - 继峰股份关于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6-04 16:15
业绩说明会信息 - 2025年6月13日15:00 - 16:00举行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4] - 召开地点为上证路演中心(http://roadshow.sseinfo.com/)[6] - 召开方式为上证路演中心视频录播和网络文字互动[4] 投资者参与 - 2025年6月6日至6月12日16:00前可提问[4] - 2025年6月13日15:00 - 16:00可在线参与说明会[6] 报告发布 - 2025年3月29日发布2024年度报告,4月30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4]
继峰股份(603997):公司深度研究:乘用车座椅放量+格拉默整合向上,公司2025年有望进入收获期
国海证券· 2025-06-03 20: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过去受乘用车座椅业务投入和格拉默全球整合影响,公司收入增长但利润承压,2024年多个积极变化使公司2025年有望进入业绩释放新周期,包括乘用车座椅2025年进入收获期、格拉默业绩释放拐点或至、隐藏式电动出风口和车载冰箱成新增长点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介绍 - 发展历程:分三阶段,1996 - 2018年奠定基石业务,2019 - 2020年品类拓展与全球化布局,2021年至今战略新业务突破,截至2025年2月28日累计21个乘用车座椅在手项目定点 [15] - 公司治理:股权结构集中,王义平、邬碧峰及其子王继民合计持有公司42.26%股份,间接持有格拉默88.11%股份 [17] - 历史财务:2019年收购格拉默并表后收入倍增,2024年战略新业务发展迅速,交付33万套乘用车座椅,收入28.96亿元;2024年末剥离格拉默TMD资产,业绩或迎拐点;收购后产品线拓展,头枕营收占比下降,格拉默毛利率低拖累整体盈利,整合推进后逐步恢复,2024年研发费用率提至2.36% [19][22][31] 乘用车座椅 - 市场空间:座椅升级和轻量化使单车价值提升,预计2025/2027年单车价值涨至5000/5200元,我国市场规模达1391/1497亿元,全球达3496/3820亿元 [34][44] - 竞争格局:产业链分三级,总成曾被外资垄断,全球5家头部企业占78%份额,国内延锋安道拓占32%居首;行业有多重壁垒,自主品牌崛起带来国产化替代机遇,公司可拓展客户多 [46][60][63] - 继峰股份:格拉默商用车座椅技术可迁移至乘用车领域,利于吸纳人才,收购后进入众多客户配套体系;公司管理层投入资源,具备技术和管理优势;已获多个订单,2024年交付33万套,收入28.96亿元,预计2025年收入50 - 70亿元 [67][76][79] 格拉默 - 组织架构调整+人员调整+降本增效:组织架构调整为三区域独立决策,内部架构优化;任命中国籍高管,优化人员配置;落实降本增效措施,经营效率提升,推进产能布局整合 [80][84][91] - 剥离美洲区不良资产:2024年上半年收入和利润下滑,欧洲区扭亏后调整业务结构,美洲区剥离TMD资产后盈利或改善,亚太区EBIT利润率高且有望保持高位 [93] 基本盘 - 座椅头枕:头枕功能多样化带动单车价值提升,2027年市场规模近120亿元;公司是领先本土供应商,国内配套份额增加;收购格拉默后成全球龙头,预计2025/2027年业务收入40/43亿元 [96][98][104] - 战略新业务:电动出风口有望成智能车标配,2025年我国市场规模或达62亿元,公司收入快速增长;乘用车隐藏式门把手和车载冰箱订单积累,2024年车载冰箱收入1.21亿元,有望成新增长点 [107][108][109] 盈利预测与评级 - 核心逻辑:看好乘用车座椅总成业务放量及格拉默恢复,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259.92、290.50、321.08亿元,归母净利润6.31、10.33、14.49亿元,EPS为0.50、0.82、1.14元,对应PE估值27、17、12倍,维持“增持”评级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