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座椅

搜索文档
天成自控股价跌5.03%,永赢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462.14万股浮亏损失254.1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9 14:10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9日股价下跌5.03%至10.38元/股 成交额1.29亿元 换手率3.08% 总市值41.22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车辆座椅及配件收入占比85.92% 航空座椅及配件占比12.26% 其他业务占比1.82% [1] - 公司主营乘用车座椅、航空座椅、工程机械与商用车座椅及儿童安全座椅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1] 机构持仓情况 - 永赢低碳环保智选混合A(016386)二季度增持9.52万股 当前持有462.14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1.25%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254.17万元 最新规模1.77亿元 [2] 基金业绩表现 - 永赢低碳环保智选混合A今年以来收益8.24% 近一年收益65.12% 成立以来亏损9.53% [2] - 基金经理胡泽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129.08% 现任管理规模26.39亿元 [3]
继峰股份20250907
2025-09-08 00:19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继峰股份(公司)[1] * 汽车零部件行业(行业)[2] 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公司通过2019年收购德国格拉默实现了全球化布局 产品线从传统头枕扶手扩展至乘用车及商用车座椅领域 客户群体与生产基地显著扩展[2][8] * 公司2024年乘用车座椅业务收入近30亿元 中控及内饰业务收入超过70亿元 交付了33万套乘用车座椅产品[2][10] * 公司新兴业务如隐藏电动出风口和车载冰箱逐步成为新增长点 2024年底车载冰箱订单达12个[2][21] * 公司预计2025年进入业绩释放周期 2025年至2027年收入有望分别达260亿 291亿和321亿元 利润有望实现6亿元 10亿元及14亿元左右的增长[3][25] * 乘用车座椅单车价值量高 在4000至10000元之间 舒适性 功能多样化 智能化和轻量化是重要升级趋势 智能化座椅价值量比传统座椅提高约50%[12] * 预计2025年乘用车座椅单车价值量相比2022年上涨约5000元 至2027年可能达5200元左右[2][13] * 预计2025年和2027年中国乘用车座椅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1391亿元和1497亿元 全球市场规模则接近3500亿元和3800亿元[2][13] * 国内乘用车座椅市场格局正经历变化 自主品牌崛起和供应链重塑为国产替代提供机会 本土供应商在响应速度和成本控制方面具优势[2][16] * 公司客户包括理想 蔚来 上汽大众等品牌 截至2024年年报在手订单21个 并从新能源车企拓展至传统高端合资车企及头部传统主机厂[17][18] * 收购格拉默后 公司对其组织架构 人员及供应链进行了整合优化 并剥离了其美洲TMD不良资产 实现降本增效和轻装上阵[11][19]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发展历程分为三阶段:1996-2018年奠定基石业务 2019-2020年拓展收购 2021年至今为战略新业务突破期[6] * 公司2020年因全球疫情和收购整合影响出现业绩亏损 2021年后通过降本增效措施扭亏为盈[2][11]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2][10] * 截至2024年底 公司实控人通过直接和间接持股比例达42.22% 股权结构集中稳定 并间接持有格拉默88%股权[7] * 汽车座椅行业主要被外资垄断 全球五家头部企业占据78%份额 中国市场延峰安道拓占32%份额[15] * 2020年4月至2022年9月 公司因整合格拉默导致营收出现下滑[22]
天成自控(603085)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短期债务压力上升
搜狐财经· 2025-08-27 06:22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11.56亿元,同比增长31.4%,主要因乘用车座椅订单增加及工程机械、商用车与飞机座椅市场回暖 [1][3] - 归母净利润2327.09万元,同比增长47.55%,但第二季度单季度净利润235.16万元,同比下降59.11% [1] - 扣非净利润1715.05万元,同比小幅下降2.55%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16.63%,同比下降18.75个百分点,反映成本上升压力 [1] - 净利率2.01%,同比提升12.29%,主要受益于费用控制 [1] - 三费占营收比8.14%,同比下降34.76%,其中销售费用因薪酬及招待费增加上升54.66%,财务费用因汇兑收益增加下降412.76% [1][3] 现金流与资产质量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47元,同比大幅增长7536.42%,主因票据保证金净额增加 [1][5] - 货币资金2.42亿元,同比增长28.33%,但承兑保证金减少导致货币资金整体变动幅度为-36.61% [1][3] - 应收账款大幅增长46.89%至约5.51亿元,与营收增长同步 [1] 债务与流动性 - 有息负债8.23亿元,同比微增2.57%,其中短期借款因归还质押借款下降15.81%,长期借款因质押借款增加上升14.54% [1][3] - 流动比率0.9,显示短期偿债压力 [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141.86%,因偿还债务支付现金增加 [5] 业务运营与投资 - 存货同比增长12.56%,因销量上升导致原材料及库存商品增加 [3]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22.53%,因武汉天成生产基地建设投入 [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7.26%,因研发人员薪酬增加 [5] 历史业绩特征 - 公司ROIC(资本回报率)去年为0.33%,历史中位数为4.85%,2019年最低为-30.51% [4] - 上市以来9份年报中亏损3次,显示业务模式存在周期性波动 [4]
天成自控: 天成自控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00:12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达到11.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40%,主要受益于乘用车座椅业务订单增加及工程机械与航空座椅市场回暖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27.0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55%,反映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252.64万元大幅改善,主要因票据保证金净额增加 [2][11] 业务板块分析 - 乘用车座椅业务收入5.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65%,占比45.93%,成为最大收入来源 [8] - 工程机械与商用车座椅业务收入4.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01%,占比40.36% [8] - 航空座椅业务收入1.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01%,占比12.48% [8] 行业背景与驱动因素 - 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增长12.5%和11.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41.4%和40.3% [6] - 工程机械行业复苏,挖掘机销售120,520台,同比增长16.8%,其中国内销量增22.9% [7] - 航空业需求回暖,波音交付280架飞机同比增60%,但空客交付306架同比减5.26% [8] 战略布局与竞争优势 - 在低空经济领域积极布局,与峰飞、沃飞长空等企业合作,利用碳纤维及铝合金复合材料技术优势 [5] - 拥有完整的汽车座椅产业链,涵盖研发、核心部件生产至总装,强化成本控制和品质保障 [9] - 客户资源优质稳定,包括上汽、比亚迪、卡特彼勒、波音、空客等全球知名企业 [10][11] 资产与投资状况 - 货币资金2.4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减36.61%,主要因承兑保证金减少 [12] - 存货5.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12.56%,反映业务增长带来的原材料及库存增加 [12] - 在建工程1.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22.53%,主要投入武汉生产基地建设 [12]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费用6954.9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26%,持续投入轻量化、减震技术及航空座椅研发 [11] - 在碳纤维复合材料、铝合金骨架等领域掌握多项关键技术,产品具备国际竞争力 [9] 子公司表现 - 郑州天成实现净利润3347.87万元人民币,武汉天成净利润534.21万元人民币,贡献显著 [14] - 英国Acro Holdings收入1.42亿元人民币但净亏损681.51万元人民币,仍处整合阶段 [14]
新泉股份2025082320250822
2025-08-24 22:47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2011-2015年收入稳定在5到10亿元之间[3] 2016-2017年收入从10亿元增长至约30亿元[3] 2018-2020年营收停滞在30至35亿元区间[5] 2021-2024年收入从30亿元增长至超过130亿元[5] * 与吉利汽车合作分为三阶段 销量增长期份额和营收快速增长[2] 2019-2021年销量和份额保持稳定[8] 2022-2024年销量重回快速增长 收入和份额提升[8] * 与奇瑞汽车合作分为三阶段 2012-2017年销量稳定 收入和份额保持稳定[10] 2018-2020年销量约50万辆 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份额提升[10] 2021-2024年奇瑞进入快速增长期 营收显著增加且份额大幅提升[10] * 与特斯拉合作自2021年起开始供货 收入和供应份额持续提升[11] 与上汽集团合作在2015-2018年受益于荣威I5和名爵6车型放量 收入和份额快速提升[11] 市场份额与客户结构 * 乘用车仪表板市占率从2012-2016年的2%-3%提升至2017-2018年的约5.7%[4] 2022年后市占率有明显提升但未单独披露数据[4] * 客户结构经历显著变化 早期奇瑞和吉利均为第一大客户 占比22%[9] 中期吉利成为最大客户占比29% 上汽占比25% 奇瑞降至10%[9] 近期奇瑞 特斯拉 吉利和理想为重要客户[9] * 未来预计通过全球化发展与大众 沃尔沃 奥迪等海外OEM合作实现增长[7]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整体毛利率从2013年的接近30%下降至2024年的约20%[4] 乘用车业务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4] * 全流程毛利率在2018-2019年明显下滑 因资本开支加速但收入增长失速 产能利用率下降导致摊销占比提升 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5] * 2024年销售费用因质保金影响同比明显下降 管理费用因海外布局及特斯拉Model Y海外改款项目提前量产而上升[6] * 预计2025至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3.37亿 17.25亿和21.02亿元[13] 产能扩张与资本开支 * 固定资产从2016年的约4亿元增至2023年的45亿元[12] 通过多轮再融资完善国内产能布局[2] * 设立墨西哥 苏尔法 美国及德国工厂实现全球扩张[12] 产能利用率表现良好 折旧占收入比例维持稳定[12] * 全球布局有助于成本控制和服务响应能力提高 包装运输及仓储费用占营收比例持续下降[12] 产品线与竞争优势 * 基于主副仪表板 门板等核心工艺拓展新产品线 包括外饰件和乘用车座椅等领域[13] 有望成为汽车内饰领域品类全覆盖的自主龙头企业[13] * 在成本控制和响应效率上相比竞争对手具有明显优势[14]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且新进入者数量较少[14]
继峰股份系列十一-中报点评:上半年座椅业务翻倍增长,海外盈利持续改善【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8-21 18:0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05.2亿元,同比下降4.39%,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189.51% [3][10] - 2025年Q2收入54.86亿元,同比下降4.08%,环比增长9%,归母净利润0.49亿元,同比增长45%,扣非归母净利润1亿元,同比增长808% [3] - 格拉默二季度贡献约2800万元正向利润影响,降本增效措施持续落实 [3][10] 盈利能力提升 - 2025年Q2销售毛利率14.39%,同比提升0.02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0.89%,同比提升0.30个百分点 [5][17] - 费用率变化:销售费用率7.91%(同比-0.76pct)、管理费用率3.34%(同比+1.10pct)、研发费用率0.62%(同比-0.24pct)、财务费用率1.93%(同比+0.57pct) [5][17] - 盈利能力提升主要受益于格拉默整合带来的降本增效措施 [5][25] 乘用车座椅业务进展 - 乘用车座椅行业为千亿级市场,单车价值从4000元至8000元乃至上万元提升,目前外资占据绝大多数市场份额 [6] - 2025年上半年乘用车座椅业务收入19.8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0%(去年同期8.97亿元),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去年同期-0.23亿元) [6][27] - 截至2025年7月31日,累计乘用车座椅在手项目定点24个,包括德国宝马等全球型客户突破 [6][28] - 2024年全年交付座椅产品33万套,实现营业收入31.10亿元 [27] 产能与全球化布局 - 合肥、常州、芜湖、福州、义乌、天津、长春座椅基地已建成投产,宁波、北京、重庆基地建设中 [28] - 与格拉默在德国设立合资公司,拓展宝马等欧洲主机厂全球座椅业务 [28] - 格拉默继峰(德国)成为宝马乘用车座椅总成供应商,为欧洲市场开发前后排座椅总成 [28] 新业务发展 - 隐藏式电动出风口2025年上半年收入1.36亿元,受个别客户销量影响略有下降,下半年更多项目进入量产 [33] - 隐藏式门把手已获不同客户项目定点 [8][33] - 车载冰箱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7700万元,同比增长数倍(去年同期约2200万元),在手项目定点13个 [8][33] 行业与竞争格局 - 乘用车座椅80%以上市场份额被安道拓、李尔、丰田纺织、佛吉亚、延锋座椅、麦格纳等占据 [30] - 本土民营座椅总成商规模较小,主要活跃在二级配套市场,具有成本优势和快速反应能力 [30] - 公司通过进入新能源车企供应体系,有望突破现有座椅配套格局,伴随国内造车新势力成长 [30]
继峰股份(603997):上半年座椅业务翻倍增长,海外盈利持续改善
国信证券· 2025-08-21 13:24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1][6][2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05.2亿元,同比-4.39%,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189.51%[1][8] - Q2收入54.86亿元,同比-4.08%,环比+9%;归母净利润0.49亿元,同比+45%[1][8] - 扣非归母净利润1亿元,同比+808%,环比+12%[1] - 销售毛利率14.39%(同比+0.02pct),归母净利率0.89%(同比+0.3pct)[2][11] - 费用率:销售7.91%(同比-0.76pct)、管理3.34%(同比+1.10pct)、研发0.62%(同比-0.24pct)、财务1.93%(同比+0.57pct)[2][11] 乘用车座椅业务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9.84亿元(同比翻倍增长),净利润-0.63亿元(研发及量产费用前置)[3][19] - 累计在手项目定点24个,包括德国宝马等全球客户[3][20] - 单车价值量达1万元以上,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外资占据80%市场份额)[22] - 已建成7个国内生产基地,德国合资公司拓展欧洲市场[20] 新业务进展 - 隐藏式电动出风口:2025年上半年收入1.36亿元,获多个客户定点[23] - 车载冰箱:收入7700万元(同比翻数倍),在手订单13个[25][28] - 隐藏式门把手:获不同客户项目定点[23] 盈利预测调整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下调至5.9/10.3/13.9亿元(原6.60/10.34/13.94亿元)[26] - 2025E营业收入249.1亿元(同比+11.9%),2026E净利润10.33亿元(同比+75.8%)[5][26] - EBIT Margin预计从2025年5.3%提升至2027年9.1%[5] 行业分析 - 乘用车座椅为千亿级市场,单车价值从4000元向万元升级[3] - 新势力崛起加速国产替代,本土企业具成本与响应优势[22] - 智能电动化趋势催生隐藏式出风口、门把手等新产品需求[23][25]
继峰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大增189% 格拉默整合显效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14:28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5.23亿元,同比下降4.39%,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189.51%,扣非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598.63% [1] - 子公司格拉默实现营业收入76.01亿元,同比下降11.89%,但净利润0.93亿元,较去年同期-0.35亿元成功扭亏为盈 [1] - 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对格拉默的成功整合及乘用车座椅等战略新兴业务的爆发式增长 [1] 业务发展 - 乘用车座椅业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84亿元,同比翻倍增长,累计获得24个项目定点,生命周期总销售额超700亿元 [1] - 隐藏式电动出风口营收1.36亿元,车载冰箱业务营收7700万元,同比增长250% [2] - 智能座舱中控系统获得某头部新势力品牌定点 [2] 研发投入 - 上半年研发费用3.40亿元,同比增长42.26%,重点突破智能座舱技术、新能源座椅轻量化及生物基材料应用 [2] - 轻量化座椅较传统产品减重30%,续航提升8-10公里,生物基聚氨酯材料应用比例达20%,碳排放降低15% [2] 全球化布局 - 公司通过输入中国效率与全球资源协同,已构建起覆盖20个国家、80余家子公司的全球化运营网络 [1] - 合肥、常州、芜湖等7大国内基地已投产,欧洲、东南亚基地建设顺利推进,形成"国内+海外"双循环产能布局 [1] 行业展望 - 在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下,公司凭借"整椅+内饰"一体化解决方案,持续受益于豪华车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 [2] - 通过"本土+海外"双轮驱动,公司有望成长为全球座舱内饰领域领军企业 [2]
继峰股份(603997):25H1业绩点评:乘用车座椅加速放量,全球布局持续推进
甬兴证券· 2025-08-19 14:3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8] 业绩表现 - 25H1实现营收105.23亿元(同比-4.39%),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189.51%) [1] - 25Q2营收54.86亿元(同比-4.08%,环比+8.91%),归母净利润0.49亿元(同比+45.06%,环比-52.68%) [1] - 乘用车座椅业务25H1营收19.84亿元(同比+121.18%),占继峰分部营收63.92%(24H1为36.11%) [2] 核心业务进展 - 乘用车座椅下游客户蔚来EC6、ES6和理想L6合计产量14.25万辆(同比+64.15%) [2] - 累计获得24个乘用车座椅项目定点,生命周期总销售额983亿元 [4] - 东南亚座椅基地25H1投产,欧洲座椅基地建设中 [4] 盈利能力分析 - 25Q2毛利率14.39%(同比+0.02pct,环比-1.93pct),净利率0.65%(同比+0.11pct,环比-1.44pct) [3] - 期间费用率13.28%(同比+0.29pct,环比-0.75pct),其中研发费用率环比+0.25pct [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44.78亿元(+10.0%)、287.91亿元(+17.6%)、316.28亿元(+9.9%)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7亿元、9.85亿元(+76.7%)、12.31亿元(+25.0%) [5]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7.66倍、15.66倍、12.52倍 [5] 财务数据 - 25H1继峰分部营收31.04亿元(同比+24.97%) [2] - 2025E净资产收益率10.1%,2027E提升至15.9% [16] - 2025E资产负债率73.3%,2027E降至69.5% [16]
继峰股份(603997):2025年半年报点评:格拉默扭亏为盈,座椅总成业务高速成长
西部证券· 2025-08-19 14:1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05.23亿元,同比-4.39%;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189.51%;扣非归母净利润1.89亿元,同比+598.63% [1][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4/10.45/13.30亿元,对应增长率218.9%/55.0%/27.3% [2][4] - 2025年预测营业收入25.48亿元(同比+14.5%),毛利率15.3%,ROE 13.4% [4][11] 业务分部表现 继峰分部 - 2025H1收入31.04亿元(同比+24.97%),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19.68%) [1] - 乘用车座椅业务营收19.84亿元(同比+121%),当前净亏损0.63亿元(同比多亏0.4亿元)系量产前置费用增加 [2] 格拉默分部 - 2025H1收入76.01亿元(同比-11.89%,主因出售美国TMD公司),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去年同期-0.35亿元) [1] - 通过管理团队调整和激励机制优化实现降本增效 [2] 业务进展与战略 - 乘用车座椅累计定点项目24个(7个已量产,10个预计2025H2量产) [2] - 格拉默整合加速,协同效应助力欧洲市场拓展及全球化布局 [2]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 22.9倍,P/B 2.9倍,P/S 0.6倍 [4][11] - 2025年预测EPS 0.53元,BVPS 4.24元 [11] 行业与市场表现 - 近一年股价涨幅跑赢行业基准(车身附件及饰件指数)和沪深30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