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沪光股份(605333)
icon
搜索文档
客户销售亮眼,盈利能力强改善
国盛证券· 2024-05-07 14:07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收入40亿元,同比增长22%,归母净利润0.54亿元,同比增长32.2%[1] - 2024Q1实现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134%,归母净利润1亿元,同比增长505%[1] - 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12.89%和1.35%,2024Q1的毛利率为13.96%,净利率为6.58%[1] 用户数据 - 新能源客户销售亮眼,公司与上汽大众等新能源车企合作,收入规模提升显著[1] 未来展望 - 公司盈利能力强改善,2023Q4/2024Q1毛利率分别为14.5%/13.96%,净利率提升至4.7%/6.58%[1] - 公司重视研发,推动零部件国产化,未来盈利能力有提升空间[1] - 公司全面布局高、低压线束产品,产能储备充足,有望受益行业扩容及国产替代趋势[1] - 公司轻量化产品已量产,新订单不断拓展,未来增长可期[1]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5.5/7.3亿元,对应PE分别为29/23/17倍,维持“买入”评级[1]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重视研发,推动零部件国产化,未来盈利能力有提升空间[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全面布局高、低压线束产品,产能储备充足,有望受益行业扩容及国产替代趋势[1] 其他新策略 - 风险提示包括宏观经济下行、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可能影响公司业绩[1] - 公司不对报告中的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3] - 公司可能会随时调整报告中的资料、意见和预测[4] - 本报告的投资评级标准包括买入、增持、持有、减持和中性等五个等级[7] - 评级标准是根据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基准指数的相对市场表现来确定的[7] - 不同市场(A股、新三板、香港市场、美股)有不同的基准指数用于评级[7]
自主线束龙头,盈利拐点已至,迎量价利齐升
中泰证券· 2024-05-06 10:00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成套线束,2023年业务收入占比77.38%[1] - 公司主营业务中,成套线束业务占比持续提升,营收CAGR20-23约为44.03%[10] - 公司2024-2026年整车线束业务收入预计分别为62.16、76.09、89.25亿元[3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2026年营收预计为78.53、95.87、112.89亿元,同比增长96.19%、22.08%、17.75%[37] - 公司2024-2026年PE分别为25.03X、17.00X、13.69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38] - 公司2026年净利润将达到8.59亿元,较2023年增长了419.4%[44] 行业趋势 - 电动化带动高压线束价值量提升,智能化带动低压线束价值量提升,国内供应商逐步崛起[3] - 电动化趋势推动高压线束单车价值量提升,智能化发展带动低压线束ASP提升[23] - 日系占主导地位,国产供应商逐步在自主品牌客户中占据一席之地[24] 公司优势 - 公司核心竞争力之一是响应速度快,员工效率高、质量优,具备完备的招聘管理机制[16] - 公司核心竞争力之二是稀缺进口设备为基石,智能制造降低人工成本,通过智能制造实现工厂的智能化改进[18] - 公司精准把握大客户,持续扩大在大客户的份额,平滑固定成本[21]
核心客户放量,2024一季度业绩改善明显
东吴证券· 2024-05-05 16:3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4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达到15.33亿元,同比增长134%[1] - 公司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01亿元,同比增长504.6%[1] - 公司2023年Q4毛利率为14.51%,同比增长2.2%[4] - 公司2024年Q1毛利率为13.96%,同比增长3.2%[5] - 公司2024年Q1期间费用率为6.93%,同比下降8.2%[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新能源项目拓展顺利,陆续实现多个高压线束项目的定点和量产[6] 未来展望 - 公司上调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7/6.4亿元,2026年预测为8.7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765.43%/36.42%/36.89%[7]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后续客户新车型和新项目将逐步落地放量[7] 市场扩张和并购 - 风险提示包括核心客户销量不及预期和新客户及新产品开拓不及预期等[8] - 沪光股份2026年预计营业总收入将达到115.78亿元,较2023年增长了189.1%[8] - 预计2026年每股净资产将达到8.22元,较2023年增长了132.1%[8] - 2026年预计ROE-摊薄率为24.34%,较2023年增长了595.1%[8] 其他新策略 - 东吴证券对公司投资评级标准中,买入表示预期未来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在15%以上[11] - 行业投资评级中,增持表示预期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强于基准5%以上[12]
中小盘信息更新:本土线束龙头,受益电动化Q1业绩超预期
开源证券· 2024-04-28 19:00
业绩总结 - 沪光股份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22.1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17%[1] - 公司2024Q1营收同比增长134.1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04.60%[2] - 2024年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1/6.21/8.2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08/1.42/1.88元/股[1] - 公司2024Q1毛利率为13.96%,同比增加3.23pct,费用率同比明显下降[2] 产品和技术 - 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开拓新客户资源,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3] - 公司产品结构优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下特种线束成为新业务增长点[3] 市场展望 - 资产总计在2026年预计将达到15142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237.4%[5]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将达到11886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262.6%[5] - 预计2026年净利润将达到820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1900%[5] - 营业利润率在2024年预计将达到708.9%,2025年略有下降至31.9%[5] - 净利率在2024年预计将达到6.8%,2025年略有上升至7.0%[5]
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大幅改善
西南证券· 2024-04-28 15: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报及24年一季报显示,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大幅改善[1] - 主要客户销量增长,盈利能力大幅回升,24Q1毛利率和净利率均有显著提升[1]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1.05/1.32/1.62元,对应PE为23/19/15倍,维持“买入”评级[1]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预计为6960.91百万元,2024年预计为8167.95百万元,2025年预计为9075.84百万元[3] - 2023年净利润为54.10百万元,2024年预计为459.68百万元,2025年预计为576.33百万元[3]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新能源高压线束占比提升,产品销量不断增长,各类线束产品销量均实现较快增长[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行业规模增长,市占率有望提升,公司有望实现规模扩张及国产替代[1] 未来展望 - 沪光股份关键假设包括新能源客户开拓、燃油车销量下滑、公司产能利用率提升等,预测公司2024-2026年分业务收入及毛利率[2]
沪光股份:关于签署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的公告
2024-04-26 16:51
募资情况 - 公司非公开发行35,776,081股A股,募资702,999,991.65元,净额691,941,419.69元[2] 项目进展 - 2024年2 - 3月募投项目结项及新设专户议案通过[3] 资金监管 - 2024年4月26日公司与招行苏州分行、中信建投签三方监管协议[5] - 专户用于“沪光股份上海技术研发中心”项目[7] - 各方有资金使用调查、通知、对账等责任[8][9]
系列点评二:Q1业绩符合预期 盈利拐点已至
民生证券· 2024-04-26 12:3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营收为40.0亿元,同比增长22.1%[1]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为15.3亿元,同比增长134.1%,环比下降6.3%[1]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0亿元,同比扭亏,环比增长31.2%[1] - 沪光股份2026年预计营业总收入将达到12,701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217.5%[5] - 预计2026年净利润将达到915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1591.7%[5] - 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预计在2026年将达到25.48%,较2023年有所增长[5]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76.2/101.6/127.0亿元,归母净利为5.1/7.1/9.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16/1.63/2.09元,维持“推荐”评级[2]
沪光股份:独立董事2023年度述职报告(张玉虎)
2024-04-25 19:14
会议召开情况 - 2023年召开5次董事会、2次股东大会[3][4] - 2023年召开1次战略、3次审计、3次提名、1次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会议[7] 议案审议情况 - 2023年多次董事会会议审议多项议案并获独立董事同意[4][5][6] - 2023年审议通过年度日常性关联交易预计议案[9] 公司合规情况 - 报告期对外担保无违规,无特定关联方担保[11] - 公司、股东及实控人承诺正常履行[17] - 未发现内控重大缺陷,信息披露合规[18][19] 其他事项 - 续聘立信为2023年度财务审计机构[13] - 2022年度不派现、不送股、不转增股本[14] - 完成新一届董事会换届选举[15] - 独立董事2024年继续履职[23]
沪光股份: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昆山沪光汽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的鉴证报告
2024-04-25 19:14
您可使用手机"扫一扫"或进入"注册会计师行业统一监管平台(http://ace.mof.gov.cn)" 您可使用手机"扫一扫"或进入"注册会计师行业统一监管平台(http:///ac.mof.gov.cn)"在营 Ü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DO CHINA SHU LUN PAN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I 关于昆山沪光汽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募集资金存 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的鉴证报告 信会师报字[2024]第ZB10583号 昆山沪光汽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我们接受委托,对后附的昆山沪光汽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 简称"沪光股份") 2023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以 下简称"募集资金专项报告")执行了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 昆山沪光汽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鉴证报告 信会师报字[2024]第 ZB10583 号 一、董事会的责任 沪光股份董事会的责任是按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 司监管指引第2号 -- 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 (2022年修订)》(证监会公告〔2022〕15号)、《上海证券交易所 ...
沪光股份(605333)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4-25 19:1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为昆山市张浦镇沪光路388号,办公地址同样为该地址[10] - 公司股票种类为A股,股票代码为605333,股票简称为沪光股份[11]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达到了4,002,754,622.27元,同比增长了22.11%[12] - 公司2023年净利润为54,096,877.56元,同比增长了32.17%[12] - 公司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9,934,785.00元,同比增长了26.12%[12] - 公司2023年末净资产为1,543,939,095.48元,同比增长了3.89%[12] - 公司2023年总资产为5,598,693,084.50元,同比增长了24.83%[12] - 公司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3元,同比增长了30%[12] - 公司2023年稀释每股收益为0.13元,同比增长了30%[12] - 公司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58%,较上年下降了0.14个百分点[12] - 公司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64%,较上年下降了0.32个百分点[12]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通过降本增效和规模效应保证了效益的稳步增长,面向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化转型成效显现[14] - 公司优化客户结构,加快新能源高压线束客户资源开发,陆续取得多个项目定点和项目量产[18] - 公司积极推进智能制造、打造智慧化工厂,继续推进更多工序的装配自动化生产落地[19] - 公司在高压线束方面实施自动化产线成功,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19] - 公司在智慧物流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和升级,提升了物流系统的灵活性和效率[19] - 公司加大数字化建设投入,布局数字化智能工厂,构建数据治理架构,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建设[19] - 公司通过不断优化产品设计、改善制造工艺,在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方面保持高效研发及投产能力[20] - 公司将全面布局特种线束产品的研发生产,建设智能化的特种线束自动化生产线,提升公司盈利水平[20] - 公司在高压连接器领域聚焦核心技术能力,实现了全系高压连接器、充电插座、定制高压部件的产品研发,并提供整车高压连接器选型设计全套解决方案[20] - 公司将进一步优化连接器产品结构,提升市场份额,满足市场需求,形成新的业绩增长点[21] 汽车行业发展 - 汽车行业发展推动上游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发展前景广阔[22] - 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增长11.6%和12%[23] - 本土汽车线束企业整体实力增强,国产替代趋势明显[23] - 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发展,高压线束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3] - 汽车智能化趋势推动特种线束广泛应用[24] 公司产品销售及生产 - 公司致力于汽车高低压线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应用在整车制造领域[25] - 公司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加大布局高压线束等产品的产能,提升公司汽车线束产品的设计升级[25] - 公司致力于为高端汽车整车制造商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全球化、智慧化为战略目标[25] 公司财务风险 - 公司销售费用增加主要是因为公司营收规模扩大,销售人员增加导致销售费用中的职工薪酬增加,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增加售后服务费投入[39] - 公司管理费用增加主要因为公司为实现长期战略发展目标储备中高层管理人员,导致管理费用中的职工薪酬增加,规模扩大,相应管理支出也增加[40] - 公司财务费用增加是因为产能及营收规模扩大需较多资金投入,通过债务融资导致利息费用增加[41] - 公司研发费用增加主要是因为新项目、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落地而增加研发人员导致研发费用中职工薪酬增加[34]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主要是因为收入规模提升,客户回款情况良好所致[34]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情况总结[66] - 公司高管金成成历任工程师、销售工程师、国际业务部经理、采购部总监,现任公司董事、总经理[68] - 沈勇独立董事历任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副教授,2018年取得上海证券交易所独立董事资格证书,担任公司独立董事[69] - 程小芯独立董事历任律师,2018年取得上海证券交易所独立董事资格证书,担任公司独立董事[70] - 张玉虎独立董事历任会计师,2011年取得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资格,担任公司独立董事[70] - 陈翌独立董事历任同济大学教职,现任公司独立董事[71] - 陶奕独立董事历任律师,2021年取得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资格,担任公司独立董事[72] - 朱